【服貿協議 懶人包】
看到立法院這麼多朋友在當中抗議,希望你們都平安。但是,我認為公共事務並不是Fashion,抱歉,我是支持服貿協議的,這次所謂的「30秒偷渡通過」也並不是完全如大家所想。仍舊有許多朋友持贊同意見,儘管在網路上也因此遭到攻擊,辛苦了。在這個時間點表態自己支持,真的不是易事,但公共事務本來就是有多元看法、討論空間的,所以我還是要表態。
有鑑於網路上的「懶人包」都早已預設意識形態及立場,讀完以後只會往某個方向倒而已,決定寫一篇簡單的懶人包,說明支持者的看法,也讓各位聽到一點不一樣的聲音。
【Part1】為什麼要支持服貿?→寫給那些全面反對服貿的朋友
<<<一、全世界都在簽FTA,台灣在哪裡?
全世界都在簽FTA,自由化已經是世界的趨勢。血淋淋的,你沒跟上,抱歉就是被拋在後頭。韓國再過幾年,簽FTA的國家占韓國貿易比重可以占到82.12%,但我們如果不含ECFA只有9.32%,這還是簽了ECFA以後帶動FTA簽約國,多簽了新紐以後的比重,否則我們少得更可憐。
台灣在哪裡?當別國關稅都減免,比如說免5%關稅好了,台灣未來東西賣比別人貴5%,有誰會買?你自己願意買嗎?
服貿協議其實就是ECFA,那個我們早就同意通過的ECFA。換句話說,當時簽了ECFA就知道會有服貿,反對黨在哪邊裝傻只是延長戰線的招數而已,這不是什麼執政黨又跳出來跟大陸簽個新約,當時採漸進式施行,所以現今才談判完畢。不然ECFA的「早收清單」是在「早收」什麼?就是在等其他的協議談判好、上路。
為何先推服貿?服貿對台灣是有幫助的,因為我們的服務業比大陸強很多,根本無須恐慌。許多人感受不到ECFA的好處,是因為我們目前只推早收清單,也就是說只有早收清單涵蓋的產業才感受的到,而我們台灣以服務業為重,服貿上路以後,就業機會才會集中創造於服務業。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面向,國際間簽訂FTA很講究信用,畢竟簽下去對各國的國家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看到台灣跟大陸簽個約搞成這樣,就是在破壞台灣在國際經濟整合舞台上的信用,也讓人懷疑台灣自由化的決心。
【其他ECFA小問題】
*簽ECFA對經濟發展沒用?
錯,ECFA早收清單貨品項目較去年同期成長21.6%,所有早收清單的項目我們都有正增長。
*簽ECFA有增加工作機會?會不會很多大陸人跑來?
對岸來台灣投資可以為台灣創造多少就業機會?目前,400多家大陸廠商,僅帶了239個幹部來台灣,卻創造出7400多個工作機會。
我們台商去大陸投資,也是雇用當地人,創造他們的就業機會;反之大陸來台投資,僅僅帶幾個重要幹部,雇用台灣人,創造我們的就業機會。
而且,這次服貿也「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台」,請各位別聽信謠言。
*簽ECFA不能吸引他國與我們簽約?
錯,新加坡、紐西蘭都是在ECFA簽定以後才簽約的。
<<<<二、黑箱?其實當中早有多次溝通。
溝通有很多種方式,不是上台唱高調、大放厥詞大開記者會才叫溝通。你沒有加入溝通過程,不代表政府沒有溝通。提醒各位這是一場談判,不是一場遊戲或作秀。如果我們的溝通是大喇喇的把底牌亮出來,那大陸就知道我們的底線在哪,要搶得先機把整碗捧去不是難事。沒有人在談判的時候就先亮出底牌的。
所以服貿的溝通,本來就是該建立在與各個相關產業的聯繫上。政府有沒有做?有,當時政府跟非很多產業、公會理事長協商,了解他們可接受的範圍在哪,然後才去談判。
都有錄音、紀錄哪些人有被聯繫,以下僅附上部分資料,光這份就有20位業者觀點:http://www.ecfa.org.tw/Download.aspx?No=35&strT=DMAd
<<<<三、政府藉此開放大陸勞工?拜託,真的沒有。
五個沒有,以下這些都沒開放。
1.沒有開放 大陸勞工來台工作
2.沒有開放 大陸人民來台投資移民
3.沒有開放 大陸計程車業者來台投資
4.沒有開放 大陸出版業來台投資
5.沒有開放 大陸中藥材零售來台投資
【Part2】為什麼30秒通過服貿?→寫給那些支持服貿,但認為是強行通過的朋友
<<<<一、逐條審查,全世界根本沒有人這樣搞。
全世界沒有哪個貿易協議可以讓國會搞逐條審查,自由貿易協議本來就是有捨有得,整份協議是談判後的結果。想一想,如果是你代表雙方談判,你們談判完畢以後,別的國家拿回去逐條審查,然後不合自己意的就退回來,這算是談判嗎?國際間就是如此競爭,其他國家憑什麼要這樣讓你?
所以,我覺得政府做錯的地方就是,當時立委根本就不應該讓民進黨鬼扯什麼逐條審查這種沒sense的概念,把一樣好東西搞臭。
<<<<二、為何不開公聽會!
如Part1所說,其實各產業早有私下溝通,只是礙於「談判」潛規則不能大唱高調,因此,後來國民黨、民進黨達成共識開公聽會,國民黨很快辦完了。結果民進黨呢?拖來拖去。那他們的公聽會就很有內容嗎?請各位自己去看一下他們討論的東西,不如大家想的那樣好像很厲害,根本就沒什麼內容,討論一堆雜七雜八,每次討論的也差不多。這就是大家吵來吵去的公聽會,意義何在?
*一篇公聽會現場的狀況: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6155/
<<<<三、為何可以這麼快通過服貿審查?
第一點,國民黨要好好審查服貿,但在野黨在幹嘛?杯葛啦,辦冗長公聽會拖時間啦,如果真的是要為了台灣的發展現況好、為了更健全的服貿,那幹嘛不好好審查?你知道嗎,我自己覺得,民進黨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好好看服貿,早就決定全面封殺。可是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未來上,是可以這樣隨便封殺的嗎?民眾、青年都希望服貿可以被好好審查,但要好好審查的時候是誰在扯後腿?他們不用負責嗎?
第二點,關於三十秒通過這件事。服貿本來就是備查案,送院會「存查」意味知會院會「委員會已完成院會交辦任務」,院會無須再討論,超過3個月就是不讓議事有無限拖延的空間。所以你有注意到這次民進黨委員很愛搶麥克風嗎?有偷偷拔掉的、硬踩的,無非是他們早就知道,只要主席拿到麥克風就能通過此案。因此,就是因為這次的協議無須涉及法律修訂。依照我國法律,協議什麼條約,內容涉法律修正就需審議,若法律部分與國內的法律相同,「就沒有修正,不必審議而是備查」。
前面說過,服貿只是ECFA之下的、本來就要準備上路的協議,所以法律的修正早在ECFA簽定時就通過了。所以服貿本來就是列為備查,這些條文沒有牴觸到法律。
【結語】
講這麼多,無非是覺得服貿是台灣需要的。它不是救命仙丹,但的確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上,這是我們一定得走的道路。何況,它是在簽ECFA時就知道要如此走的道路。
我們一直喊失業率,卻不開放國家經濟自由化;一直喊經濟成長率沒有提升,卻不開放國家經濟自由化;一直喊產業轉型,卻不開放國家經濟自由化;一直喊薪水太低,卻不讓人家進來開公司雇用台灣人當員工。
支持一個政策,不是大家支持我就支持,也不是大家支持的我不支持我就是不愛台灣,就是不願意了解對方的訴求。
希望此文可以讓各位知道,還是有人(而且其實滿多人)支持服貿的。
也希望與我立場不同的人們可以繼續跟我當朋友,謝謝大家。
*更新:抱歉,做圖時不小心將「服貿協議」的「議」打成「定」了,於此勘誤,請各位見諒。3/19 11:30
多元計程車好跑嗎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一線三的案例分享
前幾天巡邏,聽到勤指很罕見地喊了無線電,
原因是打架糾紛,要我們去某個十字路口支援,
警示燈警報器打開,油門催落馳赴現場。
十字路口分三個派出所管轄,
我到場時已經有他所學長控制住局面,
三五個身形高大魁武的黑人機動咆哮著,
該址個運動酒吧,平時有很多外國人到場消費,
酒喝多了難免會有亂性的時候,時常起糾紛。
但這次與先前的經驗較為不同,
這次主事的黑人不斷對一名台籍女性辱罵,
好幾次作勢要上前理論,使得我們不得不強勢。
把雙方分開後,分別聽了各自的講法,
醉意十足的黑人腔英文真的很難一次聽懂、
還好詢問了周邊的圍觀群眾,統籌了發生經過:
酒過三巡的黑人走出酒吧,到隔壁的便利商店,
買微波食品請店員微波,沒付錢東西提了就走,
店員追出來,因為語言不通,請求酒吧協助。
酒吧店長是個豪氣萬千的女孩子,
「外國人怎麼可以這樣欺負台灣人」
決定幫便利商店的店員討回這筆費用,
便上前以堅定的語氣要求黑人交付款項;
黑人一聽便惱羞,我沒付錢關酒吧什麼事,
回了一句「那我現在不吃了,還你可以吧!」
店長一聽火就更大了,不吃你也要給錢啊,
難不成微波過的食物還可以冰回去繼續賣嗎?
雙方便爆發激烈的口角衝突,
情緒激動難免口吐芬芳、N words都罵出來了,
最後黑人的朋友、酒吧的員工都出來勸架,
由黑人的朋友幫他支付微波食品的費用,
這齣鬧劇才拉下序幕。
這只是件簡單的糾紛現場,
但印象深刻的,黑人在了解案情的過程中,
捲起自己的衣袖、不斷指著咖啡色的手臂大叫:
「I AM BLACK!」
「I AM PROUD!」
「BLACK LIVES MATTER!」
讓我想到今年的NBA因為武漢肺炎而停賽、
又因為黑人屢遭歧視的原因二度停賽,
還引發了著名的「BLM」運動為黑人發聲,
當時只是單純覺得沒有比賽看很心煩,
從來沒想過會有真實的狀況發生在眼前。
對於店長對他罵出NIGGAR(尼哥)一詞,
酒醉黑人有非常大的反彈,不斷跟我們抱怨,
他認為無論如何都不該在任何狀況、場合,
都不該對「有色人種」使用這個字眼;
台籍店長態度依舊強硬,碎嘴不斷,
一直強調「別以為台灣人好欺負」這點。
眼看雙方依舊僵持不下,
而秉持著警方就是到場解決問題這一點,
看著指著手臂喊著「I AM BLACK」的黑人,
我急中生智,也把自己的衣袖往上捲,
露出比他的手臂還要黝黑的皮膚:
「I KNOW YOU ARE BLACK」
「BUT MY SKIN IS DARKER THAN YOURS」
不管文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吐了他這句,
黑人愣住,看了看我的手臂,再看看自己的,
接著便仰頭大笑了起來。
「MAN , YOU GOT TANNED.」
待雙方情緒都稍微冷靜後,詢問在場人員,
兩方決定握手言和,互相道歉後不追究責任,
我們幫幾個黑人攔了計程車讓他們離開了。
離開前我也不忘拍拍他的背,送他一句:
「ALL LIVES MATTER.」
關於BLM運動網路上有很多文章,
無論是分析、討論利弊或是探討相關議題,
不多做論述,只覺得有種微妙的感覺。
如果世世代代的祖先從出生到死亡,
窮極一生都被另一種膚色的人種歧視對待,
無論是待人處世、生活條件甚至立法鄙夷,
這種痛苦應該是無法以文字或言語表達的,
而身在台灣這種多元文化且發展迅速的國家,
我們永遠無法體會黑人們因為先天膚色的不同,
在自己的國家遭受歧視這件事。
至於,打著認為自己被歧視的名義,
在台灣橫著走酒後鬧事自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相較之下,有著家暴前科的通緝犯跑到前妻家,
不聽持槍的警方規勸、執意要返回車上駕駛座,
最後被開槍癱瘓行動能力是另一個層級的議題。
寫寫故事,順便欣賞球衣,
青賽的少主們表現優異,可喜可賀,明年再來。
#我寫他們的故事
#他們過自己的人生
#一線三的日常
#BLM #blacklivesmatter #alllivesmatter #peace
Photo by 我大速雄 @caqq__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多元計程車好跑嗎 在 Facebook 八卦
【中國最冷漠的娛樂記者易立競,卻收穫了大咖明星們的尊重】
聽到 #易立競 的名字,所有的明星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們均曉得自己即將面臨的不僅僅是訪問,更像一種接近審問與心理諮商交叉並行的三溫暖。
有別於楊瀾、張小燕、魯豫的溫柔大姊作派,也不是嘻嘻哈哈、看起來跟每個明星都很好的一般娛記。
易立競的訪問並不討巧,被中國網友笑說是「冒犯式採訪」,她不是笑臉迎人的記者,而是直面真實的人性觀察家,是哲學家式的訪問。
/
易立競總能迅速戳穿明星語病,勇敢詢問明星的爭議事件,過程口氣皆是平靜無波、面無表情,沒有任何一句髒話或不尊重的口吻。
倘若明星動氣,易立競也不會被嚇到,還會冷靜反問:「我這麼問會讓你感受到冒犯嗎?」讓明星意識到自己「居然較真了」的心理狀態和高自尊,願意重新審視自己為何生氣。
易立競開始爆紅,始於去年和陸綜《乘風破浪的姐姐》合作系列專訪,逐一把女星伊能靜、寧靜和萬茜「聊爆」,曝光她們最真實的樣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萬茜,她訪談聲稱自己不想紅、有綜藝焦慮症,除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外沒有錄製過其他綜藝節目,但是易立競馬上指出,萬茜參加過《舞林大會》。
萬茜說:「妳不說我都差點忘了。」易立競秒補刀:「可是妳參加了兩屆。」
畫面中,萬茜笑容僵在原地,開始擺起臭臉。
/
採訪郭敬明,易立競毫無畏懼地直奔他的「抄襲」話題,問道:「你的作品抄襲,現在卻呼籲保護版權,你會覺得矛盾嗎?」
郭敬明拿起桌上水喝,強裝鎮定回答:「我覺得不會,差不多了,這個問題。」
採訪楊冪,易立競詢問楊冪為什麼有段時間瘋狂接四、五部戲?楊冪答道,她希望專心當一名好演員,想讓觀眾更看見她。
易立競再問:「瘋狂拍戲,是對賺錢有需求嗎?」
楊冪趕緊澄清自己不是為了錢,解釋那時因瘋狂尬戲,常常跟不同劇組請假,沒有賺錢反而虧錢。
聽到邏輯矛盾了嗎?一個真心熱愛演戲、矢志鑽研角色的演員,就不會三天兩頭輕易和劇組告假,必然會盡力配合檔期。
以及,考量到某些戲劇電影很可能會因前置作業延後導致拍攝時間重疊,是否一開始就要少接比較好。
換言之,一個為尬戲到處請假、一次接這麼多戲,說自己專心想做好演員,邏輯前後不通。
/
對待大咖影星孫紅雷,易立競也沒有手下留情。
她直言孫紅雷近期作品質量堪慮,平靜地詢問:「為什麼會接《戰國》那樣的電影,是錢砸得太狠了嗎?」
一系列問題讓善於言辭的孫紅雷都莞爾,不免自嘲:「這採訪都沒辦法裝逼了。」
未料易立競丟出一句靈魂拷問:「採訪需要裝逼嗎?」
孫紅雷頓時啞口無言。
/
這就是易立競的訪談哲學,她會提出一個「需要明星解釋」的問題或假設,讓明星們在激動解釋的過程中,忽視字裡行間的前後脈絡,導致自爆,也讓觀眾看見這個明星的真正想法。
有別於華人社會一貫的推拉客氣,易立競是透過蘇格拉底的產剖法,一步步引導明星說出大實話,讓他們前半段的「裝」不攻自破。
易立競的訪問裡,你可以說錯話,唯獨不可以說「假話」。
要成為易立競這種類似哲學家的記者,非常不易,你必須冷靜節制、思緒工整、做足功課,重要地是:你不能害怕。
寫到這裡,我相信應該會有人認為,易立競那麼「理性」的記者,哪個明星敢給她訪問呀?
大錯特錯,許多大咖明星排隊著給她專訪。
若有把訪談節目看完,你會發現縱使是上述舉例的萬茜、楊冪、孫紅雷,他們最後都選擇和易立競誠實交流思想、坦承自己的欲望和不安。
顯而易見,易立競提問就算直接,但當下訪談氛圍仍是讓受訪者感到舒服與安全的。
/
易立競的採訪經歷豐富,她 1999 年入行,先是去跑社會新聞,後來轉型做娛樂報導,代表作品有《病人崔永元》、《李亞鵬:我不是個放浪形骸的人》、《趙本山:上春晚我並不快樂》等。
這 3 篇文章都是業內人物專訪的典範。
她曾經兩度獲《南方周末》傳媒致敬之年度文化報導,連一向對記者沒有好臉色的李亞鵬和韓紅,都坦承非常喜歡易立競的正派與採訪風格。
易立競是《南方人物周刊》主筆,曾帶著匕首去殺人現場採訪,被計程車司機困在深夜郊外。
她親眼造訪愛滋村的病患;她遠赴印度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問出讓對方直言「我要好好想想」的佛學問題,最終一共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 5 次,相當受到信任。
她寫過社會新聞的地獄絕望,也寫過國際新聞的複雜矛盾。
基於過去寫的議題足夠多元,易立競自然和耽於享樂安逸的其他娛樂記者很不一樣。
她堅持不收禮物、堅持採訪公開、工作期間不會和藝人合照。
易立競常自稱為娛樂記者,卻被名演員柳雲龍說:「有你這樣的娛樂記者,你的公司應該是有些品味的。」
面對如此洞察人心的易立競,你能做到的只有「真誠」,而她也有本事能讓明星褪下防備、與其交心,因為深信她能掌握分寸。
/
她採訪黃渤、張雨綺和金莎,面對願意承認自己脆弱面、承認有時候就是愛慕虛榮的明星,易立競都是投以尊重和溫柔凝視。
當金莎承認是過氣女星、剖白自己「很想紅」時,易立競會給予安慰;當張雨綺侃侃而談「和周星馳解約」「前夫婚姻」等敏感話題,易立競會被她逗笑;當黃渤分析演戲短板時,易立競會淡淡點頭、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
許多明星會在她的節目中狼狽不堪地翻車。
但節目外,他們又會發文感謝易立競幫助面對自己、獲得成長。
易立競在採訪手記中提過,要真正了解受訪者,你必須要創造出不那麼舒適的環境,才能讓他們有機會檢視自己,清楚自己性格上的矛盾,最終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她也提到:「如果受訪者說出某些故事,最後希望不要寫出來,我會將這些東西都帶到墳墓裡。」
/
華人娛樂圈的大咖明星,長年都被保護得很好。
不只被經紀公司捧在手心,連象徵第四權的記者都得對他們畢恭畢敬。專訪前得呈上訪綱,專訪間得小心呵護;記者會與平訪不能提問敏感問題,如果要問,只得繞著圈子問。
面對報社跟週刊等硬派媒體,多數「明星談心」都有演戲成份在其中。
起初經常覺得諷刺,明知對方私德不佳、對工作人員態度無禮,卻得聽著他們慷慨激昂地宣導「同理心很重要」等思想,還得寫文章紀錄他的美言金句。
近期身心靈平衡變成顯學,明星突然願意訴說自己的「黑暗面」了。
可是,黑暗面往往都得搭配「經驗」佐證,眼見部分名人們說不出個所以然,將議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更顯得這種正能量學說薄弱蒼白,演變成毒雞湯。
很多明星會以「面對自己」做包裝,實則替自己立下「劫後餘生」的神聖 Flag 。
但具體的「劫」是什麼?
他們不願意說,讀者自然無法共感,鼓勵不到任何人,特別是深陷黑暗的人。
/
為什麼明星不願意說?這背後有很多考量。
首先,讀者是否能夠接受明星的誠實與他們的黑歷史?大家真有自己想的如此有同理心嗎?是否可以做到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
再來,就算讀者能夠接受,代言廠商能不能接受也是一回事,很多大品牌和明星簽代言合約,其中有一條是「明星不可以發生爭議事件」,否則就會賠償違約金。
另外,時下媒體流行「標題黨」求點閱,明星若誠實訴說經驗,難保不被斷章取義、超譯解讀,反而造成另一波傷害。
又或是未來發生某事件,該明星過去的訪問再度被翻出凌遲,這種壓力是素人受訪者所想像不到的。
/
我所看到的就是這種矛盾,完全沒有誰對誰錯。
任何明星看似自命清高、自我保護的背後,承載著搞不好連他們都不堪負荷的包袱。
願意選擇在鏡頭前闡述具體經歷和心路歷程,嗯,別說明星了,連一般人都可能做不到,你還想要求什麼?
我唯一肯定地是,在公開場合願意對自己誠實的明星,除了當事者本身心臟夠強,更需要一位懂得人性的記者。
這個記者,他不見得文筆要多麽風花雪月,而是能一眼洞見問題本質,不打迷糊眼,溫暖與理性兼具。
這個記者,他會抓出明星語病和盲點,但不是為了嘲弄,而是給予他們解釋機會,慢慢引導明星說出思想脈絡與邏輯,讓外界看見多一點的真實,將明星從神變人。
這個記者,他能讓明星在安心訴說慾望和痛苦的同時,更能讓觀眾和其他媒體理解當事人心境轉折,最終願意尊重明星的立場,不會批判,反為明星的真誠所感動。
易立競說過:「我不想做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記者,我希望我能成為與受訪者一起探索跟學習的角色。」
提問犀利,視角共情,最終表述和緩,但最重要地,是那份「求真」的純粹動機。
以上特質,就是我從易立競身上看到的亮點。
人家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其實不正確,因為一個好記者,確實需要多讀書。
原文刊載: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15/detail-famous-journalist.html
#Adaymag
多元計程車好跑嗎 在 我妹想買一台小車斜槓多元計程車 - Mobile01 的八卦
又此可以知道計程車,小黃,多元,UBER多好賺, 又不用報稅, 那些整天在網路上曬日報表,月報表的, 剛好就是計程車司機的收入證據, 應該是推動營業車開立統一發票的 ... ... <看更多>
多元計程車好跑嗎 在 想轉職多元化計程車好跑嗎? - 機車板 - Dcard 的八卦
想轉職多元化計程車好跑嗎? 機車. 2019年2月6日10:18. 現在是兼職Uber司機年底已經考到台北執業登記證想考慮換跑多元化計程車因為現在Uber司機越來越多快要飽和了Case ... ... <看更多>
多元計程車好跑嗎 在 [心得] 台北多元計程車兼職分享- 看板TAX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目前兼職多元計程車已經半年時間
不少乘客與身邊朋友常問我好不好賺 值不值得
彙整半年多兼職心得給大家參考
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兼職/全職多元
1. 有足夠時間願意出來跑車
這點是最重要的 沒有跑就沒有營業額
一台車回本至少也要花1-2年時間
如果沒有決心每個月設定目標與時間跑
請放棄這條路
2. 有用車需求(或本身有車)
本身通勤需要 或是家裡需要載長輩 兩地往返等
只要原本就有用車需求
相較買車專跑計程車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相反的 如果本來就有購車計畫 蠻推薦可以兼職計程車
3. 沒有要買豪車 不在意殘值
只要符合車隊入隊要求 原則上越便宜車型越好
如果是那種3-5年習慣換新車開
就必須接受營業車幾乎無殘值
4. 住家有車位 或租車位方便且便宜
多元到底能不能賺錢?
好不好賺給大家自己評估
每個車隊好不好跑可能有所差異
我目前是跑股票有上櫃的那家
附上沒疫情前1-3月營業報表與5月疫情營業狀況給大家參考
我目標是每個月6萬營業額 目前都有達成
報表中只有含跳錶金額
不包含客人小費 固定車資(系統計價不能跳錶) 私趟
所以實際營業金額大概會再多個1~4千(沒特別算過)
營業時程:我習慣一上車開錶 回家停好車關錶
所以上面時間就是完全工作時間
如果換成一般工作 可以想成通勤時間也算在裡面
簡單概述營業狀況
我跑的時間為平/假日晚上
疫情開始後 假日日間也會多開
大概換算時薪 沒疫情大概450-520左右
1~2月剛好是旺季+過年加乘 時薪高一點
今年3月許多公司行號取消春酒 業績明顯有落差
而5月整月疫情 尤其雙北為重災區
時薪大概落在350左右
成本與營收計算
成本不外乎以下幾種
1. 購車攤提
以購新車與車隊可接受車齡6年(總共可跑7年)計算
假設新車辦到好含分期利息84萬 可當作每個月成本為1萬計算
2. 油錢
我本身不是開很省油的車 大概油耗為10km/L
若開的為油電車 聽說油耗至少18km/L
另外計程車加油比較便宜 通常為目前油價每公升-2~2.8元
4月油價還沒大漲前甚至每公升-4元(加油站活動)
3. 保養費
各車廠車型保養費可上網查詢 記得加上輪胎更換費用
4. 保險費
車隊基本上都會要求保第三人 加上強制險
每年費用約1.5~4萬不等
我自己整年保險費約為2萬
5. 行費/合作社費用
不贅述兩者差異 簡單的說計程車免牌照燃料
新車可以加入合作社 每個月社員費大概500
加入車行每個月費用大概為1200
6. 停車費
7. 清潔費(洗車/打蠟/鍍膜等)
8. 車隊平台費用
目前所知U抽營業額25% 大車隊12.5%(企業簽單15%)
其他車隊不是這麼熟悉 可以自行查詢
最後可以淨賺多少
可以自行利用上面的圖與成本簡單計算
當然收到小費或私趟就不在這範疇中
心得
沒有疫情的時候 基本上實際淨賺應該是超過基本時薪不少
加上今年有機會解除邊境防疫 應該會更好跑
又另外等於多了一台車可以使用
如果是兼職 建議買自己喜歡的車就好
畢竟每次營業至少都是2~3小時起跳
如果對車沒有特殊喜好 就選Altis或CC油電
在工作角度上 這份工作其實是很容易賺到成就感的
客人用心真誠的評論與讚美
實質上的多給小費等
其實會比當社畜感受好很多
真的遇到奧客 下車就不會再見了(可以設拒載)
而且搭多元又不選打折車的乘客
普遍素質與態度都蠻好的
雖然計程車在大眾眼裡可能觀感與印象不是很好
但還是蠻多素質不錯的司機
也覺得因為多元計程車的制度 素質有慢慢變好中
另外有聽說今年雙北計程車會漲價
可能起跳漲20-30元
停滯80秒改為60秒 5元
颱風加成50元
距離維持200m 5元不變
畢竟從2014年至今沒再漲過價了
加上近期通膨話題 基本工資大幅調漲
疫情趨緩後應該漲價機率蠻高的
漲價後大概會提升1-2成左右的營收
以上簡單分享
其他細節也可以站內信我
如果有共同疑問 再來與大家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80.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XI/M.1654079825.A.C95.html
我沒有偏好哪種付款類型
另外是蠻常遇到固定車資因為授權不成功
會一直重複叫車
遇到這種我都會直接打給客人教學操作
但客人好像真的都不知道授權不成功
司機只會看到幾秒電話就會被取消任務
我都會趁那個時間把電話背起來 告訴客人綁信用卡
不過系統的確蠻爛的 沒有防呆
除了綁卡問題 有時乘客沒有留手機
對司機也是一個風險與麻煩
應該至少強迫乘客必須留電話與姓氏(確認乘客用)
所以標題才會特別說明台北
另外就算是同樣區域 會不會跑與勤不勤勞
甚至居住地都會有差
跑車唯一的重點就是時間換金錢而已
※ 編輯: AlexCaruso04 (223.136.163.174 臺灣), 06/06/2022 09:37: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