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邦的元首與貴賓、各國駐台使節及代表、現場的好朋友,全體國人同胞,大家好:
・感謝與承擔
就在剛剛,我和陳建仁已經在總統府裡面,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與副總統。我們要感謝這塊土地對我們的栽培,感謝人民對我們的信任,以及,最重要的,感謝這個國家的民主機制,讓我們透過和平的選舉過程,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並且克服種種不確定因素,順利渡過長達四個月的交接期,完成政權和平移轉。
台灣,再一次用行動告訴世界,作為一群民主人與自由人,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去捍衛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這段旅程,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親愛的台灣人民,我們做到了。
我要告訴大家,對於一月十六日的選舉結果,我從來沒有其他的解讀方式。人民選擇了新總統、新政府,所期待的就是四個字:解決問題。此時此刻,台灣的處境很困難,迫切需要執政者義無反顧的承擔。這一點,我不會忘記。
我也要告訴大家,眼前的種種難關,需要我們誠實面對,需要我們共同承擔。所以,這個演說是一個邀請,我要邀請全體國人同胞一起來,扛起這個國家的未來。
國家不會因為領導人而偉大;全體國民的共同奮鬥,才讓這個國家偉大。總統該團結的不只是支持者,總統該團結的是整個國家。團結是為了改變,這是我對這個國家最深切的期待。在這裡,我要誠懇地呼籲,請給這個國家一個機會,讓我們拋下成見,拋下過去的對立,我們一起來完成新時代交給我們的使命。
在我們共同奮鬥的過程中,身為總統,我要向全國人民宣示,未來我和新政府,將領導這個國家的改革,展現決心,絕不退縮。
・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
未來的路並不好走,台灣需要一個正面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我的責任就是領導這個新政府。
我們的年金制度,如果不改,就會破產。
我們僵化的教育制度,已經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
我們的能源與資源十分有限,我們的經濟缺乏動能,舊的代工模式已經面臨瓶頸,整個國家極需要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的人口結構急速老化,長照體系卻尚未健全。
我們的人口出生率持續低落,完善的托育制度卻始終遙遙無期。
我們環境汙染問題仍然嚴重。
我們國家的財政並不樂觀。
我們的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
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困擾著所有家庭。
我們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
我們的社會安全網還是有很多破洞。
最重要的,我要特別強調,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
年輕人的未來是政府的責任。如果不友善的結構沒有改變,再多個人菁英的出現,都不足以讓整體年輕人的處境變好。我期許自己,在未來的任期之內,要一步一步,從根本的結構來解決這個國家的問題。
這就是我想為台灣的年輕人做的事。雖然我沒有辦法立刻幫所有的年輕人加薪,但是我願意承諾,新政府會立刻展開行動。請給我們一點時間,也請跟我們一起走上改革的這一條路。
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必定沒有未來。幫助年輕人突破困境,實現世代正義,把一個更好的國家交到下一代手上,就是新政府重大的責任。
第一、 經濟結構的轉型
要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未來,新政府要做到以下幾件事情。
首先,就是讓台灣的經濟結構轉型。這是新政府所必須承擔的最艱鉅使命。我們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失去信心。台灣有很多別的國家沒有的優勢,我們有海洋經濟的活力和靭性,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務實可靠的工程師文化、完整的產業鏈、敏捷靈活的中小企業,以及,永不屈服的創業精神。
我們要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就必須從現在起就下定決心,勇敢地走出另外一條路。這一條路,就是打造台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新政府將打造一個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價值,追求永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強化經濟的活力與自主性,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連結,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包括TPP、RCEP等,並且,推動新南向政策,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
除此之外,新政府相信,唯有激發新的成長動能,我們才能突破當前經濟的停滯不前。我們會以出口和內需作為雙引擎,讓企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互為表裡,讓對外貿易和在地經濟緊密連結。
我們會優先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藉著這些產業來重新塑造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我們也要積極提升勞動生產力,保障勞工權益,讓薪資和經濟成長能同步提升。
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有決心,也有溝通能力。我們已經有系統性的規劃,未來,會以跨部會聯手的模式,把整個國家的力量集結起來,一起來催生這個新模式。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要忘記對環境的責任。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會和國土規劃、區域發展及環境永續,相互結合。產業的佈局和國土的利用,應該拋棄零碎的規畫,和短視近利的眼光。我們必須追求區域的均衡發展,這需要中央來規畫、整合,也需要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區域聯合治理的精神。
我們也不能再像過去,無止盡地揮霍自然資源及國民健康。所以,對各種汙染的控制,我們會嚴格把關,更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對於能源的選擇,我們會以永續的觀念去逐步調整。新政府會嚴肅看待氣候變遷、國土保育、災害防治的相關議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也只有一個台灣。
第二、 強化社會安全網
新政府必須要承擔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強化台灣的社會安全網。這些年,幾件關於兒少安全及隨機殺人的事件,都讓整個社會震驚。不過,一個政府不能永遠在震驚,它必須要有同理心。沒有人可以替受害者家屬承受傷痛,但是,一個政府,尤其是第一線處理問題的人,必須要讓受害者以及家屬覺得,不幸事件發生的時候,政府是站在他們這一邊。
除了同理心之外,政府更應該要提出解決的方法。全力防止悲劇一再發生,從治安、教育、心理健康、社會工作等各個面向,積極把破洞補起來。尤其是治安與反毒的工作,這些事情,新政府會用最嚴肅的態度和行動來面對。
在年金的改革方面,這是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的關鍵改革,我們不應該遲疑,也不可以躁進。由陳建仁副總統擔任召集人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已經緊鑼密鼓在籌備之中。過去的政府在這個議題上,曾經有過一些努力。但是,缺乏社會的參與。新政府的做法,是發動一個集體協商,因為年金改革必須是一個透過協商來團結所有人的過程。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召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由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代表,在社會團結的基礎上,共同協商。一年之內,我們會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無論是勞工還是公務員,每一個國民的退休生活都應該得到公平的保障。
另外,在長期照顧的議題上,我們將會把優質、平價、普及的長期照顧系統建立起來。和年金改革一樣,長照體系也是一個社會總動員的過程。新政府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導和規劃,鼓勵民間發揮社區主義的精神,透過社會集體互助的力量,來建立一套妥善而完整的體系。每一個老年人都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安心享受老年生活,每一個家庭的照顧壓力將會減輕。照顧老人的工作不能完全讓它變成自由市場。我們會把責任扛起來,按部就班來規劃與執行,為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做好準備。
第三、 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新政府要承擔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這個議題上,新政府會持續和公民社會一起合作,讓台灣的政策更符合多元、平等、開放、透明、人權的價值,讓台灣的民主機制更加深化與進化。
新的民主制度要能夠上路,我們必須先找出面對過去的共同方法。未來,我會在總統府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用最誠懇與謹慎的態度,來處理過去的歷史。追求轉型正義的目標是在追求社會的真正和解,讓所有台灣人都記取那個時代的錯誤。
我們將從真相的調查與整理出發,預計在三年之內,完成台灣自己的轉型正義調查報告書。我們將會依據調查報告所揭示的真相,來進行後續的轉型正義工作。挖掘真相、彌平傷痕、釐清責任。從此以後,過去的歷史不再是台灣分裂的原因,而是台灣一起往前走的動力。
同樣在公平正義的議題上,我會秉持相同的原則,來面對原住民族的議題。今天的就職典禮,原住民族的小朋友在唱國歌之前,先唱了他們部落傳統的古調。這象徵了,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
新政府會用道歉的態度,來面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重建原民史觀,逐步推動自治,復育語言文化,提升生活照顧,這就是我要領導新政府推動的改變。
接下來,新政府也會積極推動司法改革。這是現階段台灣人民最關心的議題。司法無法親近人民、不被人民信任、司法無法有效打擊犯罪,以及,司法失去作為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是人民普遍的感受。
為了展現新政府的決心,我們會在今年十月召開司法國是會議,透過人民實際的參與,讓社會力進來,一起推動司法改革。司法必須回應人民的需求,不再只是法律人的司法,而是全民的司法。司法改革也不只是司法人的家務事,而是全民參與的改革。這就是我對司法改革的期待。
第四、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
新政府要承擔的第四件事情,是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以及妥善處理兩岸關係。過去三十年,無論是對亞洲或是全球,都是變動最劇烈的時期;而全球及區域的經濟穩定和集體安全,也是各國政府越來越關切的課題。
台灣在區域發展當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但是近年來,區域的情勢快速變動,如果台灣不善用自己的實力和籌碼,積極參與區域事務,不但將會變得無足輕重,甚至可能被邊緣化,喪失對於未來的自主權。
我們有危機,但也有轉機。台灣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和區域中許多國家高度關聯和互補。如果將打造經濟發展新模式的努力,透過和亞洲、乃至亞太區域的國家合作,共同形塑未來的發展策略,不但可以為區域的經濟創新、結構調整和永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更可以和區域內的成員,建立緊密的「經濟共同體」意識。
我們要和其他國家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擴大經濟規模,讓資源有效利用。「新南向政策」就是基於這樣的精神。我們會在科技、文化與經貿等各層面,和區域成員廣泛交流合作,尤其是增進與東協、印度的多元關係。為此,我們也願意和對岸,就共同參與區域發展的相關議題,坦誠交換意見,尋求各種合作與協力的可能性。
在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亞太地區的安全情勢也變得越來越複雜,而兩岸關係,也成為建構區域和平與集體安全的重要一環。這個建構的進程,台灣會做一個「和平的堅定維護者」,積極參與,絕不缺席;我們也將致力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我們更會努力促成內部和解,強化民主機制,凝聚共識,形成一致對外的立場。
對話和溝通,是我們達成目標最重要的關鍵。台灣也要成為一個「和平的積極溝通者」,我們將和相關的各方,建立常態、緊密的溝通機制,隨時交換意見,防止誤判,建立互信,有效解決爭議。我們將謹守和平原則、利益共享原則,來處理相關的爭議。
我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總統,我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對於東海及南海問題,我們主張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我們也將努力維持現有的機制。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92年之後,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並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
我所講的既有政治基礎,包含幾個關鍵元素,第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第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
第五、 外交與全球性議題
新政府要承擔的第五件事情,是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在外交與全球性的議題上做出貢獻。讓台灣走向世界,也要讓世界走進台灣。
現場有許多來自各國的元首與使節團,我要特別謝謝他們,長久以來一直幫助台灣,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國際社會。未來,我們會持續透過官方互動、企業投資與民間合作各種方式,分享台灣發展的經驗,與友邦建立永續的夥伴關係。
台灣是全球公民社會的模範生,民主化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和平、自由、民主及人權的普世價值。我們會秉持這個精神,加入全球議題的價值同盟。我們會繼續深化與包括美國、日本、歐洲在內的友好民主國家的關係,在共同的價值基礎上,推動全方位的合作。
我們會積極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及規則制定,堅定維護全球的經濟秩序,並且融入重要的區域經貿體系。我們也不會在防制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上缺席。我們將會在行政院設立專責的能源和減碳辦公室,並且根據COP21巴黎協議的規定,定期檢討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與友好國家攜手,共同維護永續的地球。
同時,新政府會支持並參與,全球性新興議題的國際合作,包括人道救援、醫療援助、疾病的防治與研究、反恐合作,以及共同打擊跨國犯罪,讓台灣成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夥伴。
・結語
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到今天剛好20年。過去20年,在幾任政府以及公民社會的努力之下,我們成功渡過了許多新興民主國家必須面對的難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曾經有過許多感動人心的時刻和故事,不過,正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我們也曾經有過焦慮、不安、矛盾、與對立。
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對立,進步與保守的對立,環境與開發的對立,以及,政治意識之間的對立。這些對立,曾經激發出選舉時的動員能量,不過也因為這些對立,我們的民主逐漸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民主是一個進程,每一個時代的政治工作者,都要清楚認識他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民主會前進,民主也有可能倒退。今天,我站在這裡,就是要告訴大家,倒退不會是我們的選項。新政府的責任就是把台灣的民主推向下一個階段:以前的民主是選舉的輸贏,現在的民主則是關於人民的幸福;以前的民主是兩個價值觀的對決,現在的民主則是不同價值觀的對話。
打造一個沒有被意識形態綁架的「團結的民主」,打造一個可以回應社會與經濟問題的「有效率的民主」,打造一個能夠實質照料人民的「務實的民主」,這就是新時代的意義。
只要我們相信,新時代就會來臨。只要這個國家的主人,有堅定的信念,新時代一定會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誕生。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演講要結束了,改革要開始了。從這一刻起,這個國家的擔子交在新政府身上。我會讓大家看見這個國家的改變。
歷史會記得我們這個勇敢的世代,這個國家的繁榮、尊嚴、團結、自信和公義,都有我們努力的痕跡。歷史會記得我們的勇敢,我們在2016年一起把國家帶向新的方向。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因為參與台灣的改變,而感到驕傲。
剛才表演節目中的一首歌曲當中,有一句讓我很感動的歌詞:「現在是彼一天,勇敢ㄟ台灣人。」
各位國人同胞,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等待已經結束,現在就是那一天。今天,明天,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都要做一個守護民主、守護自由、守護這個國家的台灣人。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甲午戰爭後,戰敗的大清國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但...難道臺灣人會乖乖就範?!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完結篇,讓我們來談「臺灣獨立」吧。 上一集『想找茶?來天龍國找我吧!』 http://bit.ly/2fYDicj - 明治維新後,本來被列強霸凌的日本,搖身一變成為霸凌別人的殖民主義國家。 大清國因為...
多元文化主義台灣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各位今天到現場支持台灣民眾黨的好朋友,大家晚安,大家好。
今天,同一時間,藍綠也辦了幾十萬人的造勢,但在藍綠夾殺之下,大家願意出現在這裡,真的非常令人感動,我們這一場,沒有帽子,沒有便當,沒有遊覽車,沒有礦泉水,但是,有你們。
我一直認為,台灣民眾黨的支持者特別令人感動,就在這一個月,在全台各地,我們的志工背著大氣球到各大夜市,各大商圈,宣傳我們政黨,這些氣球,都是志工自己花錢訂做的,甚至還自己準備宣傳品。我們舉行全台「大眾走」,有很多民眾默默地跟在隊伍後面,默默的支持我們。
如果沒有你們,民眾黨沒辦法走到今天。
因為感動,所以只能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你們,就是我們,在台灣政壇,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因為有你們,不管怎麼勞累,我還是堅持七點半上班解決問題,想到有這麼多人無怨無悔的奉獻,這就是我能堅持的最大原因。
其實,這一陣子,走在路上掃街拜票,很多人在問,柯文哲,為什麼你這次不出來選總統?
但是我要跟大家講,政治還是要講究正直誠信,還是要負責任,還是要勤奮工作。
我說過,我的存在,見證了台灣的荒謬,我一個人好好的在台大當醫師,結果國民黨把我搞出來選台北市長,現在我好好的當個台北市長,換成民進黨整天在想我可能會選總統,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打到最後,連高雄跟台中都丟掉了。
這一次,國、民兩黨的初選,都把柯文哲放在名單裡面,結果,柯文哲沒有選,藍綠卻一直把柯文哲當假想敵,這不是荒謬,什麼是荒謬?
雖然,我沒有選總統,但今天,還是有這麼多好朋友來到這裡,真的非常感動,大家所在的行旅廣場,其實也是台北市改變的起點。這裡,原本是客運站,我們拆掉移走他,往前面看,我們看到忠孝橋引道拆了、北門亮起來了,三井倉庫也弄好了,路口變整齊了,往你的右手邊看,雙子星,拖了好幾年,終於在我們的任內解決,準備要開工了。
這裡,就是台北市改變的起點,我相信,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也希望這裡,可以變成台灣民眾黨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起點。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就是在告訴我們的藍綠兩大黨:「台灣,需要一個真正超越藍綠的政治新勢力」
什麼是真正超越藍綠的政治新勢力?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面向。
第一,他必須強而有力的監督政府,過去,國民黨執政不力,結果去當在野黨,當在野後,連監督執政的能力也做不好,只會丟水球、撕預算書,沒能力辯論,動不動就提釋憲,我說,乾脆下跪投降算了!
民眾黨,以專業為導向,甚至舉辦海選向天下舉才,我們的不分區名單非常多元、專業,我們沒有五府千歲,也沒有派系分贓,更沒有像吳斯懷這種跟社會主流民意脫節的人。我們的不分區,個個能打,絕對能強而有力的監督政府。
第二個面向,我們不會變成大黨的側翼,過去自稱第三勢力的,都沒有脫離藍綠惡鬥的泥淖,不是變成小藍,就是變成小綠,有的黨主席被收買,整個黨差不多不見了;有的退黨說他無黨籍,我怎麼看都覺得像民進黨;有的根本就是打手,整天抹黑造謠,那我請問,我政黨票就直接蓋給大黨就好了,給你們這些側翼不是浪費嗎?
民眾黨不一樣,我們不會陷入統獨的意識形態之爭,我們高舉「國家治理」的大旗,我們會開創一條不同於藍綠的道路,我們更不會自居為「小黨」,因為,我們有決心,要成為台灣第一大黨!
第三個面向,民眾黨有足夠的行政經驗,來證明自己的理念可以被實踐。我們在台北市有五年的行政經驗,做的每一項改變,就證明了台灣民眾黨是有能力的政治新勢力,我們不會空口說白話。
最後,我要跟大家講,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台灣民眾黨進入國會?
第一點,我們敢海選立委候選人,請問,其他的政黨敢嗎?他們連分贓都來不及了,哪裡會把機會讓給沒有背景的年輕人?
這幾十年來,藍綠兩黨輪流執政,輪流腐敗,賄選買票綁樁一堆,關的關,起訴的起訴,不用我列出來,大家上網Google就看得到。
這就是我說的,不會貪污就贏他們了!不會貪污就贏國民黨,就贏民進黨了!
支持民眾黨的第二個理由,就是藍綠常常搞口水戰,我們追求的是專業、務實、理性、科學,和數據。
韓國瑜說發大財,大家都想發大財啊,可是愛情摩天輪、太平島挖石油,有辦法發大財嗎?綠營選舉年一到就開始大撒幣,她說錢不夠要年金改革,結果又說錢夠了要搞前瞻計畫,請問到底是錢夠了還是不夠?
這種執政不科學,更不務實,也不理性,所以常常把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比方說,深澳電廠一個晚上突然電就夠了,政策可以馬上轉彎;中部地區的PM2.5束手無策,讓上百萬台灣人暴露在肺癌的風險;印花稅廢掉,叫地方政府自己想辦法籌錢⋯
如果藍綠就是不想解決問題,還要製造問題,那好,這次,就換民眾黨來做!
支持民眾黨的第三個理由,就是我們有信念,有價值,不會因為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利益,也不會因為派系利益,政黨利益,來犧牲國家利益!
我批評新潮流,不是沒有理由,你有看過一個團隊,在高雄氣爆案後,跑到中央升官;結果跑到中央之後,發生普悠瑪事件;然後前一陣子斷掉的南方澳大橋,又跟他擔任港務公司董事長有關係。我沒有看過一個官員,每換一個工作,出一次包,還可以繼續換,這樣是對的嗎?我批評高雄的欠債問題,就是不想要讓這種欠債的文化,從高雄蔓延到全國去!
這就是台灣的政黨政治最大的問題,總是以派系利益大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大於國家利益,所以,他們從不分區的名單,到部會首長,到國營事業,通通都變成派系割據分贓的場域。
民眾黨,沒有派系,只有民眾,我們懂得反省,懂得改進,他們不懂。
支持民眾黨的第四個理由,就是我們要讓台灣走向「正常化」。
守護主權,廢話,當然要守護主權,但不能都是用嘴巴在守護主權,更不能把不同意見的人,通通說是中共同路人。
前幾天,德國之聲專訪了民進黨的發言人,結果她說,支持統一就是「叛國」,之後這個說法馬上被蔡總統糾正,然後她自己辭掉發言人的職位,你知道民進黨的網軍怎麼講嗎?他們罵德國之聲是「中國之聲」,說那個記者是中共同路人。
我也是感同身受,我為了辦世大運,結果搞出黑衣人事件,我講「兩岸一家親」不行,但賴清德喊「親中愛台」、阿扁喊「兩岸是一家人」、陳菊說「兩岸不溝通她很擔心」,請問一下,為什麼他們都沒事?
民眾黨之所以要建立一個正常化的國家,就是我們要拒絕這種「黨同伐異」的麥卡錫主義,這就是所謂的「義和團」,我們要的是「明治維新」。
不能提高政府的執行力,不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如何守護主權?目前台灣很多政府預算執行率只有不到一半,這是要如何守護台灣主權?國際政治很現實,就是實力原則。
就在前幾個禮拜,總統辯論會,我看了很傷心,我們的少子化是國安危機,結果沒有人關心這個問題;蔡總統說,勞工是他心中最軟的一塊,可是整個辯論會裡,勞工兩個字都沒提到。
韓國瑜市長說要發大財,但整個辯論會看下來,我也看不出來他要怎麼發大財,罵蘋果日報,也沒辦法發大財啊!
我知道,大家對於這場總統選舉感到失望。
這場選舉,變成草包對菜包;韓總機對讀稿機;討厭民進黨對討厭國瑜黨。大家對於台灣有可能會繼續空轉下去,感到擔心。
我也知道,大家甚至不想出來投票,覺得誰當選都一樣。
我要告訴大家,你可以失望,也不能絕望,不管怎樣,台灣人,要做台灣這塊土地的主人。
所以,明天,請你一定要出門投票,政黨票,和立委票,就是改變台灣的兩張關鍵選票。
如果你相信,這個社會不要再因為藍綠統獨而撕裂,應該要走向共融社會。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相信,除了揭弊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制度除弊,讓清廉成為政治人物的原則。也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認為藍綠壟斷台灣政治,派系分贓不公不義,需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來監督。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覺得政治人物都在大撒幣,認同不應該債留子孫,嚴守財政紀律。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看到台北的改變,看到台北的建設,認同台北經驗,台灣實現。那你,更應該要支持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希望台灣的立法院,不要只剩下藍綠漫罵、打架的秀場,成為國際的笑話。那你更應該,投給專業的台灣民眾黨。
2018年,我們成功的在台北市突破藍綠的夾殺,當選連任,2020年,我們更要突破藍綠的包圍,進軍國會。我們不能讓國會,變成藍綠墮落的地方!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解決問題的人進入國會。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專業可以在國會被彰顯。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務實勤奮的政治成為主流價值。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台灣重開機,台灣才能夠繼續向前進!
各位,政黨票,請一定要支持15號台灣民眾黨,區域立委,也一定要支持優質的民眾黨候選人。
大家團結起來,三黨不過半,台灣重開機!
拜託大家,謝謝大家!
多元文化主義台灣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各位今天到現場支持台灣民眾黨的好朋友,大家晚安,大家好。
今天,同一時間,藍綠也辦了幾十萬人的造勢,但在藍綠夾殺之下,大家願意出現在這裡,真的非常令人感動,我們這一場,沒有帽子,沒有便當,沒有遊覽車,沒有礦泉水,但是,有你們。
我一直認為,台灣民眾黨的支持者特別令人感動,就在這一個月,在全台各地,我們的志工背著大氣球到各大夜市,各大商圈,宣傳我們政黨,這些氣球,都是志工自己花錢訂做的,甚至還自己準備宣傳品。我們舉行全台「大眾走」,有很多民眾默默地跟在隊伍後面,默默的支持我們。
如果沒有你們,民眾黨沒辦法走到今天。
因為感動,所以只能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你們,就是我們,在台灣政壇,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因為有你們,不管怎麼勞累,我還是堅持七點半上班解決問題,想到有這麼多人無怨無悔的奉獻,這就是我能堅持的最大原因。
其實,這一陣子,走在路上掃街拜票,很多人在問,柯文哲,為什麼你這次不出來選總統?
但是我要跟大家講,政治還是要講究正直誠信,還是要負責任,還是要勤奮工作。
我說過,我的存在,見證了台灣的荒謬,我一個人好好的在台大當醫師,結果國民黨把我搞出來選台北市長,現在我好好的當個台北市長,換成民進黨整天在想我可能會選總統,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打到最後,連高雄跟台中都丟掉了。
這一次,國、民兩黨的初選,都把柯文哲放在名單裡面,結果,柯文哲沒有選,藍綠卻一直把柯文哲當假想敵,這不是荒謬,什麼是荒謬?
雖然,我沒有選總統,但今天,還是有這麼多好朋友來到這裡,真的非常感動,大家所在的行旅廣場,其實也是台北市改變的起點。這裡,原本是客運站,我們拆掉移走他,往前面看,我們看到忠孝橋引道拆了、北門亮起來了,三井倉庫也弄好了,路口變整齊了,往你的右手邊看,雙子星,拖了好幾年,終於在我們的任內解決,準備要開工了。
這裡,就是台北市改變的起點,我相信,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也希望這裡,可以變成台灣民眾黨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起點。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就是在告訴我們的藍綠兩大黨:「台灣,需要一個真正超越藍綠的政治新勢力」
什麼是真正超越藍綠的政治新勢力?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面向。
第一,他必須強而有力的監督政府,過去,國民黨執政不力,結果去當在野黨,當在野後,連監督執政的能力也做不好,只會丟水球、撕預算書,沒能力辯論,動不動就提釋憲,我說,乾脆下跪投降算了!
民眾黨,以專業為導向,甚至舉辦海選向天下舉才,我們的不分區名單非常多元、專業,我們沒有五府千歲,也沒有派系分贓,更沒有像吳斯懷這種跟社會主流民意脫節的人。我們的不分區,個個能打,絕對能強而有力的監督政府。
第二個面向,我們不會變成大黨的側翼,過去自稱第三勢力的,都沒有脫離藍綠惡鬥的泥淖,不是變成小藍,就是變成小綠,有的黨主席被收買,整個黨差不多不見了;有的退黨說他無黨籍,我怎麼看都覺得像民進黨;有的根本就是打手,整天抹黑造謠,那我請問,我政黨票就直接蓋給大黨就好了,給你們這些側翼不是浪費嗎?
民眾黨不一樣,我們不會陷入統獨的意識形態之爭,我們高舉「國家治理」的大旗,我們會開創一條不同於藍綠的道路,我們更不會自居為「小黨」,因為,我們有決心,要成為台灣第一大黨!
第三個面向,民眾黨有足夠的行政經驗,來證明自己的理念可以被實踐。我們在台北市有五年的行政經驗,做的每一項改變,就證明了台灣民眾黨是有能力的政治新勢力,我們不會空口說白話。
最後,我要跟大家講,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台灣民眾黨進入國會?
第一點,我們敢海選立委候選人,請問,其他的政黨敢嗎?他們連分贓都來不及了,哪裡會把機會讓給沒有背景的年輕人?
這幾十年來,藍綠兩黨輪流執政,輪流腐敗,賄選買票綁樁一堆,關的關,起訴的起訴,不用我列出來,大家上網Google就看得到。
這就是我說的,不會貪污就贏他們了!不會貪污就贏國民黨,就贏民進黨了!
支持民眾黨的第二個理由,就是藍綠常常搞口水戰,我們追求的是專業、務實、理性、科學,和數據。
韓國瑜說發大財,大家都想發大財啊,可是愛情摩天輪、太平島挖石油,有辦法發大財嗎?綠營選舉年一到就開始大撒幣,她說錢不夠要年金改革,結果又說錢夠了要搞前瞻計畫,請問到底是錢夠了還是不夠?
這種執政不科學,更不務實,也不理性,所以常常把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比方說,深澳電廠一個晚上突然電就夠了,政策可以馬上轉彎;中部地區的PM2.5束手無策,讓上百萬台灣人暴露在肺癌的風險;印花稅廢掉,叫地方政府自己想辦法籌錢⋯
如果藍綠就是不想解決問題,還要製造問題,那好,這次,就換民眾黨來做!
支持民眾黨的第三個理由,就是我們有信念,有價值,不會因為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利益,也不會因為派系利益,政黨利益,來犧牲國家利益!
我批評新潮流,不是沒有理由,你有看過一個團隊,在高雄氣爆案後,跑到中央升官;結果跑到中央之後,發生普悠瑪事件;然後前一陣子斷掉的南方澳大橋,又跟他擔任港務公司董事長有關係。我沒有看過一個官員,每換一個工作,出一次包,還可以繼續換,這樣是對的嗎?我批評高雄的欠債問題,就是不想要讓這種欠債的文化,從高雄蔓延到全國去!
這就是台灣的政黨政治最大的問題,總是以派系利益大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大於國家利益,所以,他們從不分區的名單,到部會首長,到國營事業,通通都變成派系割據分贓的場域。
民眾黨,沒有派系,只有民眾,我們懂得反省,懂得改進,他們不懂。
支持民眾黨的第四個理由,就是我們要讓台灣走向「正常化」。
守護主權,廢話,當然要守護主權,但不能都是用嘴巴在守護主權,更不能把不同意見的人,通通說是中共同路人。
前幾天,德國之聲專訪了民進黨的發言人,結果她說,支持統一就是「叛國」,之後這個說法馬上被蔡總統糾正,然後她自己辭掉發言人的職位,你知道民進黨的網軍怎麼講嗎?他們罵德國之聲是「中國之聲」,說那個記者是中共同路人。
我也是感同身受,我為了辦世大運,結果搞出黑衣人事件,我講「兩岸一家親」不行,但賴清德喊「親中愛台」、阿扁喊「兩岸是一家人」、陳菊說「兩岸不溝通她很擔心」,請問一下,為什麼他們都沒事?
民眾黨之所以要建立一個正常化的國家,就是我們要拒絕這種「黨同伐異」的麥卡錫主義,這就是所謂的「義和團」,我們要的是「明治維新」。
不能提高政府的執行力,不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如何守護主權?目前台灣很多政府預算執行率只有不到一半,這是要如何守護台灣主權?國際政治很現實,就是實力原則。
就在前幾個禮拜,總統辯論會,我看了很傷心,我們的少子化是國安危機,結果沒有人關心這個問題;蔡總統說,勞工是他心中最軟的一塊,可是整個辯論會裡,勞工兩個字都沒提到。
韓國瑜市長說要發大財,但整個辯論會看下來,我也看不出來他要怎麼發大財,罵蘋果日報,也沒辦法發大財啊!
我知道,大家對於這場總統選舉感到失望。
這場選舉,變成草包對菜包;韓總機對讀稿機;討厭民進黨對討厭國瑜黨。大家對於台灣有可能會繼續空轉下去,感到擔心。
我也知道,大家甚至不想出來投票,覺得誰當選都一樣。
我要告訴大家,你可以失望,也不能絕望,不管怎樣,台灣人,要做台灣這塊土地的主人。
所以,明天,請你一定要出門投票,政黨票,和立委票,就是改變台灣的兩張關鍵選票。
如果你相信,這個社會不要再因為藍綠統獨而撕裂,應該要走向共融社會。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相信,除了揭弊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制度除弊,讓清廉成為政治人物的原則。也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認為藍綠壟斷台灣政治,派系分贓不公不義,需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來監督。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覺得政治人物都在大撒幣,認同不應該債留子孫,嚴守財政紀律。請你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看到台北的改變,看到台北的建設,認同台北經驗,台灣實現。那你,更應該要支持台灣民眾黨。
如果你希望台灣的立法院,不要只剩下藍綠漫罵、打架的秀場,成為國際的笑話。那你更應該,投給專業的台灣民眾黨。
2018年,我們成功的在台北市突破藍綠的夾殺,當選連任,2020年,我們更要突破藍綠的包圍,進軍國會。我們不能讓國會,變成藍綠墮落的地方!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解決問題的人進入國會。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專業可以在國會被彰顯。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務實勤奮的政治成為主流價值。
同胞們!團結起來!讓台灣重開機,台灣才能夠繼續向前進!
各位,政黨票,請一定要支持15號台灣民眾黨,區域立委,也一定要支持優質的民眾黨候選人。
大家團結起來,三黨不過半,台灣重開機!
拜託大家,謝謝大家!
多元文化主義台灣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甲午戰爭後,戰敗的大清國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但...難道臺灣人會乖乖就範?!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完結篇,讓我們來談「臺灣獨立」吧。
上一集『想找茶?來天龍國找我吧!』 http://bit.ly/2fYDicj
-
明治維新後,本來被列強霸凌的日本,搖身一變成為霸凌別人的殖民主義國家。
大清國因為在甲午戰爭敗給了日本,而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了遼東半島、澎湖、臺灣。
為了抵抗日本的接收,臺灣仕紳們成立了「臺灣民主國」。
他們是真的想要臺灣獨立嗎?還是只為了透過國際列強牽制日本?
而來到100多年後現在的臺灣,我們又該怎麼面對依然艱難的國際困境呢?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臺灣世界史從第1集的「大航海時代」一直聊到了第8集的「臺灣民主國」。大家有發現了嗎?完結篇剛好接回了動畫臺灣史第一季近代臺灣史的時間點噢!大家趕緊再複習一下兩季共16集的動畫臺灣史,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臺灣吧接下來的新節目們!
本集關鍵字:臺灣民主國、臺灣獨立、甲午戰爭、明治維新、馬關條約
-
想讓臺灣吧團隊繼續做更多有趣、更多元的節目嗎?
歡迎透過購買臺灣吧商品,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霧面!超厚!全彩!五小福L型文件夾.現正熱賣中 http://bit.ly/2eeXFBg
或上臺灣吧線上賣場逛逛 http://bit.ly/TaiwanBarShop
-
更多臺灣吧節目!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節目全集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客客客棧」節目全集 http://bit.ly/hahahakka
「木擊者」節目全集 http://bit.ly/123voter
-
臺灣吧訂閱集資 https://taiwanbar.cc/subscribe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英文翻譯 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張芷瑄
專文協力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DJ Hauer - Japanese Folk Songs
Scott Joplin - Solace
Pico Taro - PPAP (DJ Hauer House Remix)
街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Aunt Tagonist”, “Bubbly March”, “Run Amok”, “Comic Hero”,“Fluffing a Duck”,“Monkey Spinning Monkeys”,“Hidden Agenda”,“Super Circus”,“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Sneaky Snitch”, “Call to Adventure”, “Wannabe March”, “Hamster March”, “The Complex”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
參考資料:
江明珊、蕭軒竹、趙小菁編,2012。《斯土斯民 ̇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導覽手冊》臺南市:臺史博。
石文誠、陳怡宏、蔡承豪、謝仕淵、蕭軒竹,2010。《簡明臺灣圖史: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看臺灣史》臺南市:臺史博。
翁佳音,〈麻豆社事件〉,臺灣故事館。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4
James W. Loewen著,陳雅雲譯,《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紅桌文化,2015。
Alfred W. Crosby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2008。
王曾才,《西洋近世史》,正中書局,1976。
周婉窈,〈海洋之子鄭成功〉,台灣與海洋亞洲,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08。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楊雲萍,〈鄭成功之歿〉,《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
包樂史Leonard Blussé 著,賴鈺勻、彭昉 譯,《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蔚藍文化,2015。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著,黃中憲 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梁志明,〈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興衰〉《歷史月刊》,臺北:歷史智庫出版公司,2003。
邵式柏著,林偉盛、張隆志、林文凱、蔡耀緯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全漢昇,〈宋明間白銀購買力的變動及其原因〉,《新亞學報》8.1,頁157-186,1967。
唐啟宇《中國作物栽培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林滿江,《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池宗憲,《台灣茶街》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平安文化,2015。
多元文化主義台灣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消滅廣東話,再祭馬克思。網上人人爭相聲明,自己的母語是粵語。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母語就是你自少學習,用以思維和溝通的語言。
用這個定義,香港有八成以上的人口,是用廣東話作為母語。
電台電視說的,生活上購物看病,路上交談,無不是廣東話。
上班途中,突然發覺,電話留在家中,心中一急:弊!無帶電話!
情急之下,對自己說的話,不就是母語?
發夢的語言,不受控制,是本能反應,那還不是母語?
本來不值得討論的題目,突然引起社會恐慌,因為,幸福不是必然的。
要消滅香港,要先消滅廣東話。
九七後,董建華的教育政策,就是母語教學。
家長反彈,因為華人世界有民族自卑,子女學好英語,才能出人頭地。學校用母語教學,當時以為是廣東話教學,那子女便沒有前途了。
母語教學推行不了了之,老董又下台了,便推行普教中。
這是打開缺口的關鍵一步,讓普通話進入校園,便可以藉機引入國內老師,推行大陸的意識形態。
愚蠢的家長一般都認為,用普通話才能學好中文;人人都想子女入讀,月費萬多元的國際學校,還不是用普通話教中文?
社會接受了普教中,浸會大學就告訴你,無論你念什麼學系,普通話不合格,休想大學畢業。
到今屆政府,教育局引用一篇大陸學者的論文,說粵語不是香港母語。大家才如夢初醒,當年老董的母語教學,說的不是廣東話,原來另有所指。
北京要香港變成一個大陸城市,用的都是對付西藏、新疆的方法,打進去,拉出來。
大量引入國內人,逼走不滿的香港人——有條件的移民外國,無條件的搬上大灣區。
香港的空間,留給國內人。
改造香港,必須由學校入手,由小朋友開始改造。教學語言是重要的一步。搶到這個戰略山頭,進一步,學校就禁廣東話了。再鼓勵小朋友間互相告發,誰誰誰私下講了廣東話。
慢慢地,要社會上有個意識,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說普通話,低下階層沒知識的才說廣東話。
至於電台、電視台,政府掌握了發牌權力,要將廣東話轉為普通話,就易如反掌了。
當學校、電台電視,都以普通話為正式語言,這個環境長大的孩子,便視廣東話為基層,勞動人口的方言。
一如今日我們笑街市的台山話和潮州話一樣,香港便真正回歸了。
這是一套嚴謹周密的共產黨管治地方政策,消滅你的語言,才能改變一個地方的價值觀。
消滅了舊香港的價值觀,取而代之,又是什麼價值取向?
習近平趁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重舉馬克思大旗。
不彈此調久矣,突然又祭出他的神主牌來,令全世界都為之錯愕。
中共1921年在上海立足,用的是這一套。
那是時代的機遇,背景是晚清的腐敗,列強的欺凌,推翻滿清後的亂局,國民求變的急切,蘇俄十月革命的成功,五四運動的打倒孔家店,這個時候否定了儒道傳統,借來馬列思想,是滿足當時貧苦國民追求人人平等,安居樂業心態。
但四九年奪得政權後,馬列主義經過實踐,民不聊生,山河濺血,基本上人人都知是一個時代騙局,所以,毛澤東一死,鄧小平掌權,便無人再提馬克思主義了。
鄧小平實際。他知道共產黨的毛病,只要貼貼服服的官,不要堂堂正正的人。未吃飽飯前,什麼形而上的主義都不要說。所以,訂下了廿八字真言,作為治國根本:
冷靜觀察,站穩腳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絕不當頭,有所作為。
結論是:中國永不稱霸。
今日北京,討厭鄧小平的一套,極端民族主義之下的大陸,人人要覺得是時候亮劍,給世界看看中國是行的。
這時候,單靠老鄧的吃飽飯已經不合時宜,老江的悶聲發大財也不行,因為已經全國發錢寒了。
國民思想真空,亂局便起。在中華文化中找出路,儒家的中流砥柱,道家的因應自然,價值追求,始終和中共政權南轅北轍,格格不入。
技術上取法家,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趕絕這兩類人,方便政權。但民間只以動物本能生存,仍要找一個海市蜃樓的宗教成精神寄託,才易於管治。
清代道光末年的「洪楊之亂」,洪秀全祭出西方耶教的聖經,拜上帝,號稱解放婦女,禁纏足,殺土豪,分田地,竟然可以打上南京。
這個理想的夢,很有威力。尤其是當群眾對現實不滿,價值真空,這種一本萬利的種金術,可以讓人義無反顧,飛蛾撲火。
大陸人吃飽飯了,部份人又出外旅遊,見識過外面世界。官貪民窮的現狀不會改變,紅色血脈的特權不容觸碰,社會動盪的因素具備,像洪秀全推出聖經拜上帝,又怕教會坐大,始終不是清朝了。
拿毛澤東護身,就想起他背後的陰魂馬克思。那是毛的法術,北京想再用一次。
馬克思祖家,德國媒體,對習重祭馬克思嘲諷,《焦點》雜誌說:
「號稱實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但卻是推行極端的資本主義。這恰恰證明馬克思學說,已經喪失了生命力。」
五月,是馬克思誕辰,也是巴黎學運的日子,是1968年,五十年前。
那是世界青年迷戀共產主義,希望改革主流體制的日子。
台灣學者蔣勳,最近就五十年前的巴黎學運,對馬克思主義迷戀的青年的追求總結,也對自己要求:
永遠在政府之外,
永遠在權力之外,
永遠不為利益集團幫腔,
一生鄙棄趨炎附勢的傲慢。
中國第一位共產主義信仰者瞿秋白,在長汀監獄槍決前,寫了一首七絕:
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
這是中共宣傳機器外的認識馬克思。
#大灣區 #廣東話 #中共政權 #馬克思
2018年5月8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多元文化主義台灣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評價
在這裡我分享一些對英國人的錯誤刻板印象,希望你們會喜歡!
在英國一些受歡迎的人。大家認識他們嗎?
Andy Murray
J K Rowling
David Beckham
Adele
Ed Sheeran
Emma Watson
David Attenborough
Stephen Hawking
Steve McQueen
Graham Norton
For any non-Chinese speakers, at (1:48) I add a comment saying that clothing choice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how cultured or educated someone is. I tried to describe the opposite of ‘elegant’, but this probably wasn’t a great description.
如果你想要報名我的小組課程可以跟我聯絡:susiewooenglish@gmail.com
https://www.susiewoo.com
小組課程4人為限。更多資訊:
http://ow.ly/eG3f50Cp2hC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英國 #英語 #刻板印象
多元文化主義台灣 在 CH 12. 獨石與巨傘:台灣多元文化社會的挑戰/ 李紋霞老師 的八卦
CH02. 肯認與差異 多元文化主義 的理念/ 李紋霞老師. 臺灣通識網General Education TW-開放式課程GET•2.2K views · 49:31 · Go to channel · 有一種Style 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