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次感謝市民朋友。今天接下當選證書,是我責任的開始。
這幾天沒有停歇,為市民朋友們四處徵詢優秀人才,希望在8月24日立即上工、為高雄緊來拚!💪
.
【8月21日陳其邁辦公室新聞稿】
陳其邁市府團隊正式出爐 年輕、專業、性別三大亮點
準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1)日宣布副市長及一級機關政務首長名單,副市長為史哲、林欽榮、羅達生;且女性比例達三分之一。陳其邁表示,市府團隊以專業、在地、年輕為遴選標準,期許團隊成員能發揮緊緊緊、衝衝衝的拚勁,在產業轉型、增加就業、重大建設以及減少空汙四大優先的施政目標下,全力為高雄市民服務,讓高雄市政大步邁進。
陳其邁指出,羅達生在經濟部歷練相當豐富,從工業局技士一路到技術處處長,許多國家重大高科技的產業計畫,像是領航企業深耕計畫、就是由他負責。自己過去在行政院時,經常有共事和開會的機會,羅達生對先進半導體製程或是高階製造中心都十分瞭解,是實際執行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陳其邁表示,林欽榮過去無論在高雄或台北,都有相當優秀的執行力與協調力,例如世運主場館、打開高雄港區圍牆,拆除台北市忠孝橋引道等,除此之外,也是台北市智慧城市計畫的最主要負責人。高雄要跟國際接軌,啟動重大建設、邁向智慧城市,林欽榮是最適合的副市長人選。
陳其邁說,史哲從文化局長到副市長,對於讓文化產業化、在文化創意產業非常有經驗,不管是駁二或是棧貳庫等等,都是成功的案例,要借重他的長才,整合資源平台,協助青年作家以及表演藝術文化等,透過在地全球化鏈結國際,推動春天藝術節或電影節等大型活動來行銷高雄。
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是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畢業,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學碩士,今年33歲,目前於民主進步黨擔任網路社群中心主任暨發言人。陳其邁表示,廖泰翔有相當多的業界服務經驗,包括於外商公司擔任資料分析顧問與資深業務經理、於國內大型金控擔任儲備幹部負責用戶體驗與數位創新專案,具跨領域數位轉型策略的產業經驗;也於經濟部擔任部長幕僚及政策研究員,主要負責新創產業及相關政策研究,亦為105年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之成員,是可以立刻上工、推動業務的即戰力。
教育局局長由高雄中學校長謝文斌出任,陳其邁指出,謝文斌是高雄在地的優秀人才,從基層國中教師做起,資歷十分完整,也相當瞭解第一線的教育現場,期許他能夠扮演政策推動以及與教育界的溝通橋樑,厚植高雄的教育競爭力。
財政局局長由財政部賦稅署組長陳勇勝擔任,陳其邁說,陳勇勝是相當資深的公務員,從基層歷練起,長期都在財政部服務,十分熟悉相關業務,期許他能發揮專業,健全高雄的財政體質。
研考會主委為民進黨婦女部主任蔡宛芬,陳其邁表示,蔡宛芬從事婦女運動近20年,在婦女健康醫療以及性平領域有相當豐富的經驗;除婦女部外,也協助成立民進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作為在地新住民與民進黨及執政團隊及立法部門之溝通平臺,提供政策建言,建立尊重多元之友善環境。陳其邁指出,蔡宛芬也協助本次選舉的政策統整及提出,對各項重大施政都相當熟悉,可立刻上工推動政務。
原民會主委由阿布斯出任,陳其邁說,她在推動保存原住民文化、原住民族青年就業或者是保存母語文化,都有非常多的經驗,更重要的是有熱情。期許她能透過一些新的做法,讓原住民族的文化可以在國際或南島語系等國家,有更多的交流。
青年局局長由張以理擔任,陳其邁指出,張以理長期在青年事務上多所琢磨,包括青年創業或者其他青年議題都很有想法與創意,希望能藉由張以理的協助,為青年朋友創造更多機會。
陳其邁表示,環保、水利、交通、社會、地政等五個局處,由現行代理首長直接真除,以利政務持續推動。
高雄市政府副市長及一級機關政務首長名單
副市長 史 哲 男
副市長 林欽榮 男
副市長 羅達生 男
行政暨國際處處長 項賓和 男
民政局局長 閻青智 男
財政局局長 陳勇勝 男
教育局局長 謝文斌 男
經濟發展局局長 廖泰翔 男
觀光局局長 周玲妏 女
都市發展局局長 楊欽富 男
工務局局長 蘇志勳 男
水利局局長 蔡長展 男
社會局局長 謝琍琍 女
勞工局局長 李煥熏 男
消防局局長 李清秀 男
衛生局局長 黃志中 男
環境保護局局長 張瑞琿 女
捷運工程局局長 吳義隆 男
文化局局長 王文翠 女
交通局局長 張淑娟 女
法制局局長 王世芳 女
地政局局長 陳冠福 男
新聞局局長 董建宏 男
毒品防制局局長 林瑩蓉 女
運動發展局局長 侯尊堯 男
青年局局長 張以理 男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宛芬 女
原住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阿布斯 女
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志勇 男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Lexie Tai - 不在島上的日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性別友善廁所 不同於傳統的男女廁,性別友善廁所將各種便器集合在同一個空間之中,讓各種生理性別、性別認同的人,都可以很自在地使用,無須受到性別檢查。至於安全與隱私,臺大的性別友善廁所將隔板下方隔到底、上方隔板裝設T型向上光源,以達到防偷拍、全面性的隱私。 ▶臺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 致力以行動召喚性別...
多元性別案例 在 歡樂無法黨 Facebook 八卦
【歡樂無法黨第10屆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候選人提名名單及排名順序表】
1)柚 子(女)永久榮譽黨主席、本黨首席最高大法師視網膜之犬
政黨不分區名單具備彰顯一黨重要價值之功能,柚子既為本黨永久榮譽黨主席,秉持崇敬、尊賢的精神,歡樂無法黨將「政治組」立委提名人排於第一順位,拒絕像他黨一樣「夭鬼假細禮」,先排幾席「專業組」代表在不分區前幾名;至於「本黨首席最高大法師視網膜之犬」並非可作為適任立法委員的理由,但柚子實非平凡犬類,更是中華民國護國神獸,絕對可以超越塵世的物種分類,進入國會殿堂!
2)喬瑟夫(男)原住民族
原住民族過去受既往政權統治與壓迫,在經濟、文化等政策面向上從未獲得與統治者同等的地位,現任蔡英文總統籌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藉由重新檢視歷史、劃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還給原住民族應有的尊嚴,本黨表示肯定。遺憾的是,有鑑於城鄉差距擴大、傳統語言凋零、文化斷層、部落老化、披薩上加鳳梨等問題並未見改善,透過政策推動達成實質分配正義、原青返鄉、布丁飲食,將是我們的重要目標。
3)鄭家純(女)食安
頂新劣油事件至今已屆五年,但近年來,我們仍然看到米血混摻藥用石膏、雞蛋檢出芬普尼等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飲食作為民眾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讓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關鍵,制定明確罰則、加強落實抽檢是我們的共識方向,讓台灣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4)館 長(男)國防、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負責人
面對中共戰機侵擾頻仍、武力威脅不減,我們除了在區域戰略上與友好國家保持合作關係,更應強化國防戰力,包含深化義務教育中的全民國防課程、投入經費持續研發新軍事技術、確保國艦、國機國造進程無延遲,避免中共有隙可乘。同時,國家肌器的國罵攻勢亦能震懾赤匪,並喚醒各級服役中或已退役之將領,避免共蝶翩翩飛舞、向境外勢力輸誠。
5)寶 寶(女)動物保護、本黨總書記邱威傑之貓
我國《動物保護法》施行至今已逾二十年,但各縣市公營動物收容處所數量、品質卻未見明顯改善,騷擾、虐待、傷害動物之樣態及違反之法律效果亦未有明確規定,我們痛心看到動物遭受無端傷害,更對流浪動物感染傳染病、缺乏適當飲食感到難過,「以領養代替購買」觀念近年來雖有推廣,我們希望能透過釋出誘因、完善管制,讓飼主、業者對動物更具責任意識。
6)星期天(男)多元平權
今年立法院正式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讓同志終於享有公民應得的婚姻權利,然而我們始終明白,台灣長年的保守文化,仍然讓具備不同性別氣質、性別認同的朋友,必須要隱藏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避免招致騷擾與霸凌。星期天是弱勢的代表,絕非膜天輪之戀的既得利益者。
7)阮月嬌(女)新住民權益
新住民、新二代選擇深耕台灣,面對截然不同的文化衝擊,我們應該確保新住民朋友在融入台灣社會時,實質上享有同等的協助與待遇,舉凡應思考讓企業雇用新住民優惠、放寬居留、身分取得限制,並透過教育宣導除去社會對新住民污名、標籤化,進一步推廣新住民朋友的文化習俗,讓台灣成為一個友善、多元的國家!
8)博 恩(男)藝文、博恩夜夜秀主持人
台灣對於內容創作、文化發展的想像,曾經執著於市場導向,但事實上近年獨立、小成本的製作,無論是在音樂、電影、遊戲、文學、尷尬等領域都有傑出表現,更屢屢獲得國際好評,我們應思考如何提供創作者推動本生產高品質內容的環境,而非停留在建設更多邀請國外明星、表演者的大型場館。
9)白癡公主(女)女力
台灣在不分區立法委員上,雖有設置二分之一以上的女性保障名額,且在各層級政府會議上也都有類似要求,但在重要決策人事選任上,如內閣部會首長、政務委員,卻仍然難以揮去以男性為主的文化。我們不應認為女性只要能力傑出,就可以獲得與男性同等待遇;因為從工作待遇、升遷環境上,我們仍然看到為數甚多的不平等、歧視、乃至敵意的案例。我們要強調的是,包含女性在內的不同性別,都應該擁有實質上平等的保障!
10)沒有營養的生活智慧王(男)民生
各類型不同的議題討論,往往容易使得政治產生高門檻,進而導致一般民眾無從參與討論,最後使得政治決策由社經菁英掌握,我們認為,再如何複雜的內容,都應該用最簡單、有趣的方式讓民眾認識,而第一步就從民生議題著手。不管是與家人的日常互動、從來沒想過的獵奇問題,生活即政治,沒營養也可以有智慧!
11)阿 滴(男)國際化、教育
有人說「母語要回家學!」我們除了感到難以置信,原來在她眼中每個家庭都能夠提供專業的語言教育外,我們的基本立場是「只要你想學的語言,教育都應該要盡量提供!」不管是能讓你最international的英語,還是學習到やめてやめて的日語,站在文化認同的角度,我們更應該要提供系統化的台語、客家話、原住民族語、東南亞語等,才能真正讓台灣的年輕人出得去,把發展帶進來,每個人都很有才!
12)志祺七七(男)行銷、設計、瘦身
台灣人肥胖問題持續加劇,除了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外,也有更高概率產生心理疾病,我們除了正視學童的飲食健康問題、洞察造成肥胖背後的階級不平等外,也應該推廣正確的瘦身知識。此外,當設計、行銷已經成為了傳播資訊最重要的關鍵,我們更強力要求不能讓「中華民國美學」復辟,全民都應該接受美感教育,讓長輩圖也能有文青風、讓早安也能夠很歡樂!
13)視網膜(男)媒體、資訊科技、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
假新聞、爭議訊息充斥的年代,我們需要真正中立、客觀、權威的媒體,來對抗赤匪政權的滲透,更需要打破黃標恐怖的言論自由來為民喉舌。在科技進步到可能隨時監控的時代,人民的隱私權遭遇挑戰,捍衛自由地區在世界民主列車中的領導地位,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重要責任!
#歡樂台灣
#HappyTaiwan2020
#票投歡樂黨
#台灣才會爽
多元性別案例 在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Facebook 八卦
這是一篇超級無敵長文,是時候要談點正事了。這個星期六就是台灣大選的日子,有些心情和心得想分享。
相信大家都觀察到了,每個陣營的支持者長遠以來都在談因為誰不好所以要投他的反方、因為誰沒做事所以要下架誰。偏偏我不想用這種角度看事情,雖然敝粉專向來討厭正能量,但關於選舉我還是想依照「誰做了什麼事」來決定。
首先,老粉絲應該都知道,我常常提到並且非常在意的一個觀念就是「文化是一個國家最強大的力量」,回看這四年台灣在文化方面有什麼成長嗎?電視劇方面不要說你沒有感覺,《通靈少女》、《植劇場》、《我們與惡的距離》、《最佳利益》、《俗女養成記》等等,有太多文化部參與補助的成功案例,而且這些戲劇在題材的廣度、深度上展現的多元和無限制也反映出台灣的自由價值。
還有三金頒獎典禮從舞台、整體視覺等等的改變,長期有在收看的人一定有感,當然幕後有太多第一線的執行者的功勞,不能全歸文化部,但鄭麗君應該真的可以算是我看過最認真的文化部長,無論是典禮前期的熱身宣傳、企劃,一直到正式活動的參與度,她根本幾近全勤,這樣的人你說她沒做事我也是問號,她讓我看到真的「在乎文化」的官員原來是這樣子。更不能漏掉2018年起正式登場的台北時裝週,也是真正的開始有企圖的去發展、建立台灣自己的時尚環境。
只是一個文化部,能講的東西就有這麼多,而且我還有很多沒有提到的。一個政府有沒有在做事,你只要有心去體會怎會沒感覺?
而蔡英文總統的部份,身為一個四年前還很討厭她的選民,自從她用強悍又堅定的立場回應習近平那番一貫鴨霸、一廂情願的「告台灣同胞書」談話之後,我開始慢慢改觀了,接下來很多事件包括在國防上的準備、在國際上主動或被動所創造的聲量等都可以觀察這個被台灣很多男性(無論是來自民進黨外或黨內)用性別歧視眼光看待的總統,就真的比誰都有guts和能力。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會說「有guts、喊喊話又怎麼樣?有種獨立啊」這種論調,可是如果你是個有正常判斷、思考能力的人應該都會明白:
第一.獨立需要修憲,修憲不是說修就修,而且還是得尊重全體國民的意願,無論未來的大方向是如何,這需要時間溝通和互相理解。
第二.當一個政權中心思想被確定之後,整體的政策方向本來就會有所不同,所以說「統獨是假議題」的人才是有問題的人,對小英政府來說,雞蛋不要都放在中國就是很明確的選擇,同時也搭配新南向、更積極與美方建立良好關係(畢竟人家是自由民主的正常國家)等等配套政策,並不是鬧脾氣不靠中國然後其他出路都沒準備。
「走向世界是台灣人民共同願望,希望朝野政黨,全國人民,台灣派、中華民國派、中華民國台灣派,都能團結起來,為走向世界而努力。」這是小英總統去年七月出訪回國後說的話,很顯然地站在中共政權對立面的前提下,她並沒有逃避台灣現在內部存在各種聲音、立場的事實,而我相信台灣大多數的人選擇的是維持現狀或獨立,如果是這樣,對於小英政府在國家整體政策方向以及對主權的絲毫不讓立場應該都能理解和肯定不是嗎?
更別說馬英九想做沒做到的年金改革、落實婚姻平權,這兩樣都是會掉選票得罪一堆人的,但是小英政府依然都辦到了。其他像是積極發展能源轉型、開拓新的觀光客來源(2019台灣來台旅客數字又創新高)等等,這些如果你想了解,網路都查得到資料,有時間的話請盡量各方查證比對。
說真的,這篇文好像稍嫌零散,但我實在是覺得再不快點說些什麼可能連自己都會後悔。我想,如果在職場上曾經歷過主管對我們的努力視而不見,那我們自己怎麼能吝嗇給予明明有做事的政府該有的肯定和機會?
總歸一句話,我的的確確真心認為台灣有在變好,各方各面,如果你也感受到了,也許可以再給這個政府一個機會,回家投票。
多元性別案例 在 Lexie Tai - 不在島上的日子 Youtube 的評價
▶性別友善廁所
不同於傳統的男女廁,性別友善廁所將各種便器集合在同一個空間之中,讓各種生理性別、性別認同的人,都可以很自在地使用,無須受到性別檢查。至於安全與隱私,臺大的性別友善廁所將隔板下方隔到底、上方隔板裝設T型向上光源,以達到防偷拍、全面性的隱私。
▶臺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
致力以行動召喚性別友善的臺大校園!
想看更多這邊請:https://www.facebook.com/ntugenderequality/
▶延伸閱讀:性別友善廁所設置準則參考手冊
簡介、設計時的考量要點、案例分析,一次看個夠:https://bit.ly/2G45kvd

多元性別案例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評價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

多元性別案例 在 高閔琳 Youtube 的評價
【高雄・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大會/社政部門質詢(04/07)
高閔琳議員針對社政部門提出以下質詢:
一、青年失業與青年就業問題
(一)台灣青年失業率?高雄青年失業率?高雄市青年失業人口?
(二)檢視勞工局:校園就業服務、青年培力計畫、青少年職場體驗營
面對高雄青年失業人口高居不下,因高雄整體產業結構配置以傳統製造業及重工業為主,市場提供的工作機會與青年人需求不符,要求勞工局需擴大舉辦校園就業服務計畫,包含103年三期青年培力計畫及青少年職場全能體驗營,但參與人數不如預期,閔琳建請勞工局檢討並增加推廣,並非單純以補助方式而是鼓勵親年學子參與相關計畫,方能學以致用無落差,致力於產業提升,創新工作機會並提供青少年失業對策,所學與職場需求銜接,提高青年就業率。
二、提高婦女勞參率
(一)婦女職訓計畫或政策措施?
(二)30歲以後女性勞參率急速下降原因為何?
(三)應克服女性就業障礙,協助婦女就業
(四)政策措施:新生兒與兒童照顧、二度就業媒合機制
(五)檢視社會局:數位婦女創業班、婦女經紀培力方案
社會局曾推動數位婦女創業班、婦女經濟培力方案,提升婦女數位能力,協助弱勢婦女創業,並鼓勵婦女關注公共事務為目標,現今社會30歲後的婦女參勞率偏低,源起女性肩負家務勞動與子女照顧責任,必須先解決育兒托老問題,婦女方能安心進入勞動市場就業,在此要求社會局提供更完善、經濟、高品質及便利的子女及其他(老人)家庭照顧服務,落實每區設置公共托育中心,提供更多托老機構之服務,並將資源使用在真正有需求的地方。
三、公共托育中心
(一)公共托育中心設置辦法
(二)高雄市未滿兩歲幼兒人數與需求?
(三)大岡山地區僅有岡山設置一處公共托育中心,容納50人
四、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
(一)優良案例:喜憨兒基金會(庇護工作站、烘培坊)、2021社會企業(甲仙「日光小林」)
(二)檢視社會局:大高雄青年圓夢基金、青年與社區共同參與計畫
(三)宣導提升高雄市既有企業提升「社會企業責任」創造共享價值
(四)在社會關懷公益服務、志願服務面引入「公益創投」
(五)針對未就業或有意創業的青年,認識「社會創新產業」
高雄城市發展過程中,許多年輕人願意做社會服務及志工服務,過去曾有相關計畫,如「大高雄青年圓夢基金」,支持青少年自己提案來發揮公共關懷公益精神;「青春作伴好還鄉」讓青年與社會共同餐與一些行動計畫,社會局應並非單純提供補助而是鼓勵親年學子參與相關計畫,使其自營其利,期許透過創新思維,發展出有規模並永續經營的社會模型,解決社會問題,宣導高雄市暨有企業提升「社會企業責任」,創造共享價值,並在社會關懷公益服務、志願服務面引入「公益創投」協助社會創新產業,以及幫助未就業或有意創業青年,認識社會創新產業。
五、性別主流化
(一)高雄市政府獲得金馨獎
(二)CEDAW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三)性別主流化政策應採更進步的「多元性別」觀點
高雄為進步宜居城市,在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之下,市府對性別主流化一直著重在婦女權益部分,應對「多元性別」有更明確政策措施,除提倡婦權及兩性平等,應更重視多元性別平權,包括同志人權及跨性別人權。

多元性別案例 在 多元性別-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電子報 的相關結果
高雄市府勞工局接獲情資,指傳有職場多元性別歧視案例,局長王秋冬強調,一旦查明屬實,最高可罰150萬元,勞工局曾接到申訴案,有公司錄取中性化打扮的女勞工,發現她 ... ... <看更多>
多元性別案例 在 多元性別職場歧視案例解析 的相關結果
以下分享一則相關雙性人的職場歧視案例,希望藉由案例解說,讓讀者對雙性人、性別認同議題有更多認識,並對規範職場性別歧視的法律能有更多理解。 ... <看更多>
多元性別案例 在 葉永鋕到同婚合法化,台灣性平教育30年艱辛路 - 關鍵評論 的相關結果
台灣通過了要求學校實施多元性別平等教育的《性平教育法》、落實婚姻平權的《748施行法》等,這看起來成果豐碩的20年。性平議題在社會、政治、法律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