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基金砸6.59億收購農產!3億淪堆肥⋯
https://www.ctwant.com/amp/article/107180
農發基金的使用, 我覺得最好笑的是每次報廢棄置蔬果被踢爆就說是「堆肥」或是「土壤改造」
最近發明的台詞叫『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最近農委會還口口聲聲說『高麗菜不可能啟動耕鋤補助』
但民間早就知道有這通路可以耕鋤
其實我最厭惡的就是這樣,要耕鋤要報廢就算你說是【土壤改良】都沒關係,該不該這麼做都能探討,大家都能討論,但私下這麼做完全不公開,甚至有獨厚特定人士的疑慮這才是令人感到不悅的地方
選舉到了『台灣土壤到處在改良』
選舉結束了『土地果然變肥沃了,到處都盛產難怪各種蔬菜價格低迷這麼久』
當初的土壤改良好的土地,能公開分享一下告訴農友們『直接把菜打掉在土地』增加多少地利了嗎?!
張善政,林佳新:農改場內偷偷耕鋤高麗菜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032810
當初陳吉仲還被我嗆「人在做天在看」
吉仲阿事實的確【你在偷偷做,我們都在看】
#傻孩子我會騙你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農業型態與台灣類似,可作為台灣加入TPP因應農業衝擊的借鏡。舉例來說,日本政府提供農民對地綠色補貼、農水路灌溉設施協等配套。另農委會有駐日農業人員,必要時應增加人力,加強雙方農業領域合作。 ▶農委會105年度預算增列辦理「農業跨領域新興科技成果」、「產業應用輔導」等經費,其中該計畫包含「畜牧業...
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在 莊瑞雄 Facebook 八卦
這陣子天氣持續酷熱,加上農曆七月普渡”招你來(蕉李梨)”的禁忌,香蕉🍌需求銳減,價格下跌。農委會農糧署緊急啟動”109年產地青香蕉多元循環經濟利用作業程序”進行調節作業,輔導有意願配合的農民團體之集貨場,以1公斤5元收購”格外品”青香蕉,堆肥或是畜牧再利用,避免這些品質不佳的格外品香蕉上市,干擾香蕉價格。
#有政府會做事
#青香蕉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屏東雄讚👍
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在 林佳新 Facebook 八卦
one piece
《偉大的航道已經開啟跟我們農委會一起創造歷史種香蕉吧》
古老的傳說.......上古時代有個陳姓主委帶著偉大的香蕉王前往東瀛簽訂百億香蕉mou,這個傳說一直深留每一個探險人的心中.....使得人們多年來不畏生死都想一窺寶藏在哪,直到今天還是有人依循著前人的腳步大膽的往偉大的香蕉航道邁進.......... 「one piece」這個禁忌的字眼深藏每個香蕉人的心理
#夥伴們跟我一起勇闖偉大的香蕉航道吧!!!
…………以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香蕉怎麼了?!從「耕鋤」到「去化」到「堆肥」變「土壤改良」如今農委會又創造個與時俱進的新名詞叫做「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供需失衡還莫名奇妙牽扯「招你來」更是蔚為奇觀,難道高接梨也崩盤了嗎?為何單單只有香蕉?更噴飯式的找出民俗專家來解說,讓佳新不禁想問:「找媽祖婆出來降駕指示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我們總能創造出這麼「先進的技術」首先要歸功於今年異常炎熱與驟雨的天氣,導致香蕉成長快速但真的只是天候影響嗎?當然不然
以我故鄉莿桐為例,以前並非香蕉產區,以前能看到幾塊香蕉園已是難得,往年都是蒜頭,稻米,花果類,空心菜的生產地,但在台農發鼓勵之下目前周邊鄉鎮香蕉生產面積已達到快一千公頃,到處都是香蕉園,有次我詢問友人你們怎麼都在種香蕉了,大家都直指與台農發合作的某業者推廣
近年來更特別的是香蕉保險的推廣讓多數農民朋友迷失認為香蕉有利可圖
台農發的鼓勵香蕉保險的迷失,導致南部地區大量栽種今年又剛好外銷斷層出現,導致價格崩落,意外嗎?我本人真的不意外,少數農友出口外銷的政策一旦外銷訂單不如預期轉湧入國內市場在所難免,台灣的內需往往因為多個少個3%,5%就能暴漲暴跌
政府應該想辦法的是長遠規劃市場與需求量而不是盲目的要求政績數量
109年香蕉收穫面積1萬4,898公頃,總產量35萬1,436公噸,較常年增產8%
在大內宣政策之下政府只會高調特定人才能享受的外銷香蕉市場,沒告訴你的是,相較于外銷訂單數量,國內種植面積與產量正以不對等比例在大幅提升,這些多出來的香蕉配套方案就是「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但在台灣政治優先的現況之下這些對產業的長期規劃又好像變為天方夜譚
就算堅哥吞再多蕉皮都無法阻止「多元循環利用」的香蕉海產生
台灣農委會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高麗菜耕鋤變土壤改良
柚子丟埤塘變做堆肥
香蕉去化變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我要成為香蕉王
#去吧孩子們偉大的航道我的香蕉都種在那裡!!!
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日本農業型態與台灣類似,可作為台灣加入TPP因應農業衝擊的借鏡。舉例來說,日本政府提供農民對地綠色補貼、農水路灌溉設施協等配套。另農委會有駐日農業人員,必要時應增加人力,加強雙方農業領域合作。
▶農委會105年度預算增列辦理「農業跨領域新興科技成果」、「產業應用輔導」等經費,其中該計畫包含「畜牧業科技研發」經費。上述畜牧業科技研發是否納入辦理產業升級目標?因未來兩年內畜牧業者將被徵收水汙費。若農委會能協助發展沼氣發電、有機肥料製造,不僅能減少污染源,更能折抵業者水汙費成本。效法丹麥畜牧業者之作法,將廢棄物循環再利用進行沼氣發電賣電,使農民有多元收入來源。藉由農委會、環保署與能源局跨部會合作,鼓勵農民投入產業升級,研發新技術、新能源的開發效應,創造環境、農民、在地循環經濟三贏局面。
主委:目前國內規模太小,無法運轉完整發電,最低單位至少要5000隻豬隻,且集中處理廠常被抗議。
▶農委會與水利署就尚未納入水利灌溉區的良田一事,因經濟部水利署經費不多,一年僅幾百萬。而花蓮就有6000公頃,包含志學有機園區、退輔會有機研究中心皆有此需求。即便花蓮水源足夠,但沒有引導到耕種區域。
主委:此涉及長久來整個農業資源配置的問題,早期水利會灌區只以水稻為主。灌區外若非種植水稻,目前是以配給管灌設施、水利溝渠來解決。另已經核定志學水門經費。
▶農委會有主辦權限,可向花東基金爭取經費。。
主委:台東水利會已通過國發會初步審查。惟花蓮縣政府尚未在地方綜合發展實施方案提出。

多元循環經濟利用 在 臺灣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研討會 - YouTube 的八卦
... 利用 、農業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儲存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果,期望為臺灣農業 循環經濟 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視野。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 循環經濟 學會協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