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餐廳工作?
很久很久以前我接受台灣某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的邀請,擔任籌備美食節目的顧問。他打算做一個美食節目,找一個密探記者帶著隱藏式攝影機去各大餐廳用餐,把匿名用餐的情形拍下來,之後再用評論的方式,評介這餐廳的各種優缺點。我的 « 顧問 »工作是:列舉在高級餐廳用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製作人非常信賴我,透過助理告訴我,條列的項目越多越細越好。我分門別類,一共列出十大類,一百多條。製作人收到單子時有點吃驚,這麼多?
難得有人願意以批判的角度看待台灣餐飲,所以我也很認真。也可能是我個性龜毛又求疵,所以用高標準看待。一百條檢驗項目其實不多,當你了解法國高級餐廳裡各種部門專業分工的精細程度的話,從內場到外場,這一百條還算是粗糙簡略的。這當然是對正式的高級餐廳的要求,而不是任何小館子都該如此。否則吃飯用餐大概也要變得過於嚴肅無趣了。
後來節目因不知名因素沒有做成,條列這份單子倒是讓我清楚地感受到,這幾年在法國吃餐廳讓我學習到的一些事情。沒有這些多如牛毛的外在規矩,法國美食再美,都無法稱得上大國。
幾星期前我和朋友去巴黎三星餐廳Le Cinq吃飯,和餐廳經理聊天的時候,朋友問了一個我以為答案很理所當然的問題:你們透過什麼管道顧聘員工?在這樣一間高級餐廳裡工作要有什麼樣的條件?我心中預期的答案是:員工來自餐飲學校、旅館管理學院的學生...等,當然,條件就是要有專業的訓練。
然而我只猜對一半。餐廳經裡的前半段答覆一如我的預期,可是後半段他的說法卻在我意料之外。他說,在這裡工作的條件只有一個:他必須喜愛他的工作。這種喜愛不是基於薪水高低的喜愛,而是出自真心的,因為即使只是一個簡單的微笑,如果不是發自內心,任誰都感受得出來。不過餐廳經理也說,相對的待遇也是必要的,鼓勵一個員工喜愛他的工作就必須在酬勞上讓他得到相等的尊重。你不能要求一個人在委屈求全的情況下還能有真誠的微笑和親切的服務。
餐廳經理說,我們和其它公司一樣有員工訓練,訓練期間我們看的就是兩件事:他能否將交代的工作做好以及是否喜愛他的工作。一個喜愛自己工作的人會特別在意自己的外觀,知道如何給人好的印象,知道如何將自己融入一個和他一樣令人愉快的工作環境(餐廳)和團隊裡。
他的解釋讓我有所體悟。餐飲作為服務業的一部份,有其不同於其它服務業的特質。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與陌生人建立出一種信任和默契。所謂的很短的時間,指的是客人剛進到餐廳交付大衣皮包那一剎那的微笑和態度;或是客人點菜點酒時猶豫之際所願意交付的信賴。然後,是在一頓幾小時的用餐時間內讓這份脆弱可貴的默契和信任和諧地進行著,直到客人付帳離開。
餐廳經理又說,像我們這樣的餐廳,服務品質的思考不是這個客人以後會不會再光顧,客人回流率不是我們的考量,而是這次客人是否在這裡享用了一個愉快的用餐時刻。我們固然有不少有錢的常客,有些甚至一個月來好幾次;但是也不少一輩子可能只來一次巴黎,只吃這麼一次三星餐廳經驗的客人。說真的,後者的情況更值得我們付出心力的服務。
我不知道有多少餐飲從業人員,無論是法國還是台灣,是因為喜愛這份工作才做的,還是只是一份上班下班領薪休假的餬口的職業。其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擁有讓一個客人留下美麗用餐記憶的神奇魔力。但是那次餐廳經裡的一番話後,我看待餐廳服務的視角就有些不同以往了。
現在,走進一家餐廳,將大衣交給服務生,隨著領班帶位,替我拉開椅座,先前有人舖好刀叉杯盤桌巾,有人幫我拿菜單酒單。然後點菜、用餐、添酒、撤盤... 直到我付帳離開,走出餐廳。
有侍者微笑的餐廳,食物肯定更有味道。
「外 場 服務生 注意事項」的推薦目錄:
外 場 服務生 注意事項 在 Facebook 八卦
🔥🔥臨時加開!#留言有禮
抗菌用品+日本生活實用小物團:https://bit.ly/2TiQWeT
👉團長知道最近大家因為減少出門,待在家中時間變長,有些在家中很實用的用品,這次臨時加開團,就是要讓團友在家就能買到需要的好物!像冰箱保鮮器、空間二氧化氯除菌、隨身乾洗手凝膠...都是現在很需要備好存量的用品!!
▶產品皆為日本原裝進口公司貨
▶注意!產品數量有限,售完會提前結團
▶下單滿1000元享有免運優惠
▶開團首二日下單並完成付款,抽出3名贈送日本質感隔熱手套
✅主婦救星!日本bio cera鮮度保持器
#冰箱蔬果有效延長存放期
日本人又推出一個讓我意想不到的好用產品!很會耶!
我覺得這個每個冰箱都該放一個!只要放在冰箱裡,就能延長蔬果保鮮期的好用冰箱小物!這真的太適合需要蔬果保存期效長一點的現在,畢竟現在一次可能就要備妥一、二週以上的量,蔬果很不耐放,但有這個好用的日本小物,媽媽們就可以很安心了!
蔬果買回來後,會釋出「乙烯」的老化氣體,所以即便冰在冰箱,也不耐久冰,而這個bio care鮮度保持器,用了四種類型的陶瓷球,可以有效分解衰老激素,讓蔬果可以有效的延長鮮度!
🔸本產品可以重複使用,請定期拿到陽光下晾乾可使用6~12個月
🔸產地:日本
✅日本空間除菌!抗疫小物必買!
#這個上一團大熱賣 #先搶
這款是家居空間消菌~成份就是最夯的《二氧化氯》,被證實能有效消除空氣中的細菌,像團購很夯的抗菌隨身卡片,就是使用這個成份!!我們這個是一整罐,能防守的區域更大~建議像家裡的玄關、客廳或廁所等都是很適合放置的空間!工作場所我也建議可以放一組,另外在車上也可以放,車上真的是很容易有細菌的空間喲!!
《日本空間除菌罐》它會默默的在空氣中幫忙消滅細菌,守護全家人~現在抗菌商品都超搶手,有需要的人趕快下單囉!
✅大正百保能乾洗手凝膠!隨身必帶!
#少量到貨目前很缺
現在乾洗手市面上大缺貨!如果在外面臨時找不到洗手的地方,乾洗手絕對是你外出的必備用品!這款乾洗手溫和保溼,像有些人的手部肌膚敏感,需要溫和的除菌用品,那這一款就很適合,而且使用很簡單,倒適量在手中,雙手搓拭到乾燥就OK!
🔸成份:70% Ethanol酒精/Colloidal Silver奈米銀/Glycerin甘油
🔸產地:越南
✅日本天然竹日式竹筷組
這一系列很日風的竹筷,愛日本的旅人必買,好有和風感,拿起來用餐很像在日本的料亭內吃飯,我很喜歡它上面的花紋,充滿濃濃的日式風味,採用日本天然竹,尖端有做防滑處理,更好挾取食物,而且是日本製造!推!
🔸材質:日本天然竹
🔸產地:日本
✅日本站立式天然木飯匙
天啊!這一款也太可愛了~主婦們也很需要這樣的療癒生活小物啊!這個木飯匙,做成像小樹枝的造型,上面還壓燙了小鳥的圖樣,而且它是可以直接站立在飯鍋旁的桌面,這種設計我最喜歡!這款我一定要收!太療癒了~~~
我之前在日本住高級的溫泉旅館吃早餐時,就曾看過服務生拿出這類的木飯匙出來盛飯給房客用餐,那時就覺得也太有質感了,我就是很喜歡木質感的製品,這完全就是我的菜!但我也要提醒一下,這個木飯匙比一般尺寸再小一點點,但盛飯是完全沒問題的喲!
🔸尺寸:高度16.5cm
🔸材質:天然木材
🔸產地:日本
▍出貨日期 ▍
團購結束後出貨時間5~7天(假日除外)
▍客服資訊 ▍
LINE:@477seqtl
上班時間:周一~周五10:30~18:30(假日除外)
▍注意事項 ▍
優惠商品不接受7天鑑賞,下單前請先確認。商品若無瑕疵不接受退換貨。
----------------------------------------------
----------------------------------------------
恭禧團友參加《抗菌用品+日本生活實用小物團》抽獎活動~
🎁抽獎方式:按讚+留言「臨時加開!抗菌用品+日本生活實用小物團」並tag二名好友,抽出一位贈送:日本PRISMATE 多功能手持隨身風扇
得獎者:
葉于瑄
※請私訊給Via~您的姓名/聯絡電話/地址(含郵遞區號)※
請於6/16(三)晚上12點前回覆,若無回覆,就再重新抽出獎品將讓給別人囉!
外 場 服務生 注意事項 在 日本生活記事 Facebook 八卦
帶寶寶出門的禮儀與注意事項
小玉剛滿2個月就寫這一篇好像太早,但還是有些心得想記錄下來
阿娜答常跟我說讀空氣的重要,很多事沒有一定的答案,還是要看當下的情況氣氛去判斷
這一篇寫的是我個人的經驗,不代表這就是標準答案喔!
帶寶寶搭乘交通工具:
1、搭飛機時為了避免起飛降落的氣壓讓寶寶不舒服,我調整寶寶的喝奶時間,起降時都餵奶,一來減緩她可能有的不適,二來喝奶就不會哭或吵到他人。而我們有商量過,萬一在飛機上寶寶哭鬧的話,就輪流離開座位安撫。還有事先預訂嬰兒搖籃,這樣寶寶可以平躺在裡面,不會因為位子擠一直維持同個姿勢不舒服。
2、搭電車時選擇各站停車的慢車,寶寶一哭就馬上下車。這一點是日本媽媽們的鐵則,大家都說帶寶寶出門一定要提早,時間不可以抓太緊,搭車時如果寶寶哭鬧,就在最近一站下車安撫好再搭下一班。
3、推嬰兒車搭電車時,在人少的時段搭的話不需要刻意收起嬰兒車,因為要收嬰兒車又要抱小孩拿包包反而危險,車廂人少壓力也比較不那麼大,但禮貌上還是會向周圍的人打一下招呼,點個頭或是開口說「不好意思現在無法收起嬰兒車」大家會理解的。但是在尖鋒時刻就一定要將嬰兒車收起來,以免佔用太多空間,最好的辦法是完全避開上下班時間搭車。
4、搭電車不收嬰兒車時,將嬰兒車停放在角落,不要擋到走道與車門。如果坐下的話,可以將嬰兒車收起靠在自己身上。
5、搭公車時要不要收嬰兒車要看當下情況,因為公車會晃,收車不注意容易發生危險。但也可能遇上人多得收起,這時候就自己小心不要跌倒了。
6、對我們來說帶寶寶出門最好還是自己開車,在車上也可以換尿布等,比較不用在意他人觀感。
帶寶寶上餐廳:
1、首選是百貨公司、大賣場的フードコート(美食廣場),因為這裡吵,也常有帶小孩的家庭用餐,心裡是最沒壓力的。
2、ファミレス(家庭餐廳)也是很好的選擇,價格不高,也有供應兒童餐。
3、我們個人會避免去一般的餐廳,不過也不是絕對不去,之前和阿娜答外出吃飯時,找了家沒有客人的店,服務生還問說餐點要不要分開送,讓我們一人顧小孩、一人吃完再輪替。而吃到一半有客人進來了,這時寶寶哀哀叫,阿娜答馬上把寶寶抱出去餐廳等我,要安撫也是在餐廳外面安撫,以不影響其他客人為重。
外出時的哺乳:
1、這一點很看人,在台灣我是披一條哺乳巾隨時隨地就可以哺乳,不畏懼路人眼光,因為我覺得台灣人對媽媽和嬰兒應該比較有包容心(但也很愛關心:妳這樣在餵奶喔?啊多大了?)。但是在日本,阿娜答還是建議我不要「邊走邊餵」,一來日本將「不在外人面前哺乳」視為禮貌,二來日本的哺乳室很方便,到處都有,不太會有找不到地方餵奶的窘境。因此,在日本的話,要多注意一下外人觀感,萬一真的沒有哺乳室也盡量找人少的地方。
2、哺乳室男性請勿進入,有男性在,其他媽媽會不自在。如果是爸爸需要泡奶餵奶以及換尿布的話還是可以使用「育嬰室」,但請爸爸不要進入「哺乳室」。
外出時的換尿布:
1、換尿布的地點只能是洗手間、育嬰室這種「就是用來換尿布的地方」,不要因為一時找不到就「就地換尿布」,在台灣曾見到在餐廳人前換尿布的情形,這樣做在日本會引起很大的反感請千萬避免。
2、換下來的尿布帶回家丟,日本的洗手間的小垃圾桶是用來丟女性生理用品的,不是用來丟尿布的。日本還有保育園是連寶寶在托育期間使用完的尿布都讓家長帶回家丟的。不過如果是育嬰室尿布檯下或旁邊的垃圾桶,那就可以丟,丟尿布的垃圾桶會比較大,不像洗手間那種迷你垃圾桶,真的沒把握的話,就看有人丟跟著丟就是了。
3、我問過阿娜答為什麼日本這麼堅持帶走尿布這一點,他說一般的日本人對於尿布持有的印象就是穢物、排泄物、骯髒、惡臭(少部分的日本人對於「不潔」則是過度敏感過度反應),這樣的東西是見不得人的,大家都避免讓外人看到,所以尿布不應該讓外人處理,應該自己帶回家丟。
4、外出時攜帶塑膠袋裝用過的尿布,綁死後再放入自己的包包,除了用一般的塑膠袋裝,有些日本媽媽會買尿布專用垃圾袋,也叫做尿布處理袋、尿布消臭袋,對異味敏感的日本人來說,除臭是很基本且重要的。
5、如果是帶寶寶去朋友家,或是朋友來我們家玩,在換尿布前我會先說一聲「不好意思我現在要幫寶寶換尿布喔!」讓他們有點心理準備。
6、準備毛巾、尿布墊,在換尿布時墊在下面,萬一弄髒了也要清理乾淨再離開。
大概就是以上幾點,原則就只有一個「不要帶給他人困擾」
P.S. 照片是帶小玉出門的裝備
以上,帶寶寶出門的感想報導
http://watanabe1108.pixnet.net/blog/post/174766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