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哥親自出來回應了
說真的
台灣媒體見不得人好的心態實在太嚴重,以前黨國時代一堆沒實力又混吃等死,靠關係走後門的人在佔缺,但當時的媒體卻都視而不見
希望他能撐下去
大家好,對於這幾天各界對我關心,很抱歉我沒有第一刻回應。我相信任何人擔任公職都一樣,不希望讓個人事務,影響到政府團隊的運作。台灣這麼多挑戰要面對,不需要製造彼此之間的對立與懷疑。因此,在很多公共議題上,我也不認為適合我發言。
但這兩天來,我也正視到,我很難不回應這些新聞。從記者每天在美處大廳等,到有些媒體不實、也沒有憑據的報導;到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起床看到我老婆在充氣床上哭(我們不敢買家具因為怕最後必須回台北),說著我們不是放火殺人,為何要被這樣的對待。
雖然我不習慣個人的薪水、工作狀況,跟家庭關係被廣泛拿來討論,但是這是一份領納稅人薪水的工作,因此在成熟的民主國家裡,我接受這些是屬公共領域,值得被外界拿來討論。但現在正被討論的議題當中,實在有很多不實的謠言,我儘量一一回復。
第一,有沒有資格擔任這份工作?
這是我很難自我評鑑的問題。任何人在職場上都知道,長官、同事可能都對於自己的工作表現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要說的是這樣,今天我加入了民主進步黨這個體系,我什麼都沒有。我沒有家庭背景,我沒有任何財力,我更沒有任何關係。
我大學畢業後回台灣,到了高雄第一件事,就是去民進黨高雄市黨部申請當義工。還被刷掉。後來我靠著自己英文的能力,加入了英文台北時報擔任英文記者,也申請轉跑民進黨的線,才有機會接觸到這個政黨。
我當完兵,去英國讀完碩士後,我其實申請了許多不同的工作。因為讀的是法律系,所以獲得一些在外商服務的機會,但是終究我選擇了跟隨我的夢想,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之下,加入了小英基金會 ,投入我熱愛的政治領域。
我從小英基金會(一開始我是研究豬糞及臺灣發展沼氣發電的可能,後來才轉到涉外事務),到後來民進黨的國際部。一踏入政治,六年很快就過了。當中我很慶幸我遇到一些很好的長官,也跟同事作了很多值得做的事。
因為這是我熱愛的工作,所以我也全心投入。從撰寫談話參考及文稿、執行出訪任務、向駐台使節說明我們的政策、安排國際媒體專訪,及進行商會及國際企業的聯繫等,到出差去我們的邦交國、參與國際會議,與理念相近國家高層進行會晤,這幾年過得很充實,我也對願意培養我的長官,充滿感謝。
其中在總統當選那晚,能被選為當晚的口譯人員,而後來在媒體上有所曝光,我也認為是一個很獨特的經驗。這一切我都非常珍惜。
我想說的是,對我來說,這都是得來不易的。我不能說我做的事或決定都是對的,或完美的,但我向來盡最大努力,以對得起國家還有這個團隊。但我從來沒覺得自己辛苦,因為我清楚知道,我從一位熱愛台灣的年輕人,能到今天這份工作,為台灣的國際事務做出貢獻,是一個極大的榮幸。
所以在大家評論我是否有資格擔任美處這份工作前,給我一個表現的機會,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第二,薪水真的有這麼高嗎?
當然沒有。媒體已開始從我薪水20萬,現在已經慢慢爬到30萬了。
事實是這樣,過去曾有多元的管道讓非經國家考試人員外派到各外館去。但是這些機制已在現在政府上任前,逐漸被廢除掉。因此,雖然我年初已經達簡任11職等,但今天在符合各項規定下,必須以一等諮議(相當於薦任9職等)資格外派。所以很多媒體可能誤認為我是領簡任11-12職等的薪水。
在同時,駐外的薪水雖然比在國內政府機關高,但是相對的,當地生活水準也會比較高,配偶也時常必須辭掉自己的工作。這一些,都是駐外人員敘薪時政府有設想到的。
目前我的薪資,在扣除美國必要的醫療保險、汽車保險、房屋保險、所得稅,還有貼補當地房租(外交部發的租金僅夠貼補部分)及其他外派衍生出的花費後,大概實領是15萬左右。但是來到美國,在沒有美國信用評比申請銀行貸款的狀況下,只能用現金購買二手車輛跟家具,因此我們跟家人及親朋好友貸款72萬,一個月攤還6萬。
所以綜合之下,我們的實際收入並沒有比我們當時在台灣雙薪家庭的收入多,也絕對沒有媒體炒得這麼誇張。這不是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小的金額,我認為真的已經足夠,我也知道這已經比很多人更幸運了,我也絕對會透過自己表現,讓我們國家的納稅人認為這份薪水,是值得的。
第三,這份工作,會不會造成文官跟政務官的對立。
今天很多出來關切我的前輩,自己也是這個體制出身,甚至曾以多元管道方式派駐不同單位。我很感謝他們為國家的服務,我相信他們也最能理解政治任命跟常務文官,兩者之間角色的差異。
我在外交部最好的朋友都是國家考試出來的常務文官,我從來不會認為,自己在這個體制的熟悉度及專業度,會比他們高。但是我盼自己能帶來來自外界比較不一樣的思維。透過新的作為,融合外交體制的專業培訓,讓我們外交工作能做得更好。
而在外交部作事的同仁都知道,在部內政治任命跟常務文官的對立,根本是不存在的。外交部是一個團隊,而這個團隊的目標跟所有台灣人民一樣,就是為台灣塑造一個更友善的國際環境。這個工作不會因為大家是來自什麼體系,而有所差異。
我很希望外界,不會因為我的年紀,或屬於一個特定政黨,就說我是被酬庸,或是不適任。無論是國民黨、民進黨或時代力量的年輕人,誰被這樣對待,我都覺得是不公平的。
我希望我透過這個聲明能回應很多朋友的疑問。如果還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我會儘量回復。
謝謝大家的關心。我會繼續努力。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外派英國工作 在 Z&Ss雙胞胎妹妹生活誌 Facebook 八卦
除了偶爾看見婆婆累了有倦容外
每次見到她都是這麼開朗
很喜歡她81歲的高齡還是舉止充滿優雅又帶淘氣的個性
婆婆說她打從菜頭剛外派台灣工作時
傳給她我們的合照
她就知道我是她未來的媳婦😆😆😆
婆婆常掛嘴邊
跟她的好友說我有十足幽默感
以前從來不知道幽默感在英國是這麼重要
經過很多年才發現
幽默感在人際關係佔這麼重要的地位
而我一直也秉持著「我能自嘲,而不潮人」的態度生活著
所以我的幽默感其實某部分還沒完全開放都被我限制住😜
#婆婆自從收到我送的聖誕綠上衣後每天都穿著它出門😆
外派英國工作 在 王定宇 Facebook 八卦
定宇想在夜深人靜分享一篇長文,從一個來自歐洲的國際媒體人,看看台灣最近一個多月發生什麼事?
—————————
有一種人,在英國被稱為「酒吧裡的人」(Man in the Pub)。
作者:Phil Smith(路透社工作超過三十年,從歐洲總部外派亞洲後就不再離開,曾任亞洲金融總編,南太平洋總編,南亞總編,北亞總編。
退休後的台灣女婿目前旅居八里左岸,對台灣民主充滿興趣,希望能夠提供旁觀者的看法)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2766?fbclid=IwAR34yN-bGaETGqZfN2E9lWWh4DZcnONKXtVuSE4XlvezQORpLV3psbVF9CU
外派英國工作 在 Re: [請益] 關於外派難題- 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八卦
剛開始為了自己我第一份工作只有27K(112學士理學院非電資類),做了半年 ... 於是,我找了個機會外派到了英國,並拿到了特批和她可以在生活在同一個 ... ... <看更多>
外派英國工作 在 [選擇] 這兩個工作機會,你會選哪個? - Salary - PTT情感投資 ... 的八卦
我目前在英國的手機遊戲公司A工作(今年二月時滿三年), (疫情前在英國工作,一週在家工作兩天,現在暫時全面在家工作時跑回台), 因為負責的是 ... ... <看更多>
外派英國工作 在 海外工作 | Dcard 的八卦
分享去英國工作(履歷表.面試過程). 4328. 130. 收藏. 工作. 2019 年8 月25 日 ... 不管畢業後想直接定居工作、外派或是成為環遊世界各地的空服員,都先來看看卡友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