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夫人: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這是一份愛的禮物。她曾經是優雅、輕言細語、某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年齡漸大,她失去了很多,包括心愛的兒子。
一個女人的一生還有比這更痛的嗎?
她把憂傷及歲月的痕跡變成另外一種優雅的輕言細語。以下是書中其中一篇文章的書摘:
「不婚也可以很快樂」
住在近海的小鎮,夏季最美的是在海邊看夕陽,沙灘邊小道上漫步,一個人坐在石頭上冥想。偶爾和住在鄰近的朋友阿琴一起聊天,她比我年輕但也做祖母了。
「妳說現在的小孩都在想什麼呀,我那孫女小珊二十四歲了, 她媽問她什麼時候會跟男友結婚,她說幹嘛要結婚,現在這樣很好,我女兒很著急又不知怎辦。」有天我們在滿天像倒翻了顏料盤的晚霞海邊,她忽然感慨地說。
不婚好像忽然吹起的旋風,很多年輕男女要一個人過日子,有異性朋友的就兩人各自過日子,什麼「草食男」、「佛系男」充滿日本味的名詞正夯。
我很愛看新鮮事,讀了很多相關資訊,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女性的教育程度提升,普遍都有職業、有收入,最起碼能養活自己。性也不需要婚姻解決,又不想生孩子,養個寵物就是最好的伴侶。懐裡抱的、娃娃車裡坐的,常常是小狗而不是嬰兒,沒有人能像狗一樣忠心溫馴,婚姻的價值已幾近零了。至於國家因新生人口減少而造成的種種問題,又不是靠我一個人來解決, 所以只有一些未嫁女的母親為女兒婚姻而焦慮。
「告訴妳女兒,別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對成年的子女要放手啦!結不結婚真的是他們自己的事喲!」我笑著對阿琴說。
「那就不管啦?」阿琴朝我翻了個白眼。
「不管!」
自己婚姻還不錯的母親,擔心女兒不婚將來沒人照顧陪伴,而有些母親自己婚姻並不美滿,卻急著要女兒結婚,可見傳統觀念之堅可不摧。
但是也不必擔心吧,至少在可見的將來婚姻不會消失, 孩子會繼續出生,人類還不會滅絕!
我和阿琴並坐在一段漂流木上,她聽我說不管好像鬆了一口氣。落日漸漸隱進海水,明天它會從東邊再升起!
如果婚姻真如錢鍾書說的像「圍城」,在城外的只有一個目標―攻進去,攻進城後才麻煩一大堆。寫愛情和婚姻故事的題材真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有些匪夷所思,不相信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但讀小說常見。
前些時讀鍾曉陽的《遺恨》,佩服作者聰明、頭腦清晰,書中人物關係複雜,情也複雜,豪門恩怨情仇, 這種家庭婚姻,別說寫了,我讀都讀昏了。
讀蕭颯的《逆光的台北》會被女主角㬨倒,對愛情的執著到了恐怖的程度,但不是愛丈夫。
家人關係也是複雜,且婆媽都讓人討厭。
也讀過一位家庭主婦如何扭轉心情上的困境,美國作家安.泰勒的《歲月之梯》。女主角黛莉亞的丈夫是醫生,經濟沒問題,有兒有女,中產階級的家庭主婦,不胡思亂想的話,日子很好過。但有一天她不聲不響的搭上一輛陌生人的車,來到一個陌生的城鎮, 開始一人生活。為什麼?只因為覺得家人對她漠不關心,「連她眼睛是什麼顏色」家人都說不出來,丈夫規矩卻不懂體貼,孩子大了不需要她。在小鎮一年,她找到工作養活自己,每天讀小說不寂寞;她是一個獨立的人。
不過最後她還是回家了,環境不變,生活不變,孩子不變,丈夫不變,獨立生活變了她的心態:知道自己的價值,不需要別人來評斷,心中有自己的天地。
結婚不是「滅」掉自己,也不是要靠家人來肯定自己。只要有情在,形式不重要。
不結婚容易,但選擇卻需要智慧。
記得兩年前吧,有天午後和朋友在淡水河邊老榕樹下散步,台灣難得的春天氣候。迎面兩位都穿長裙的女士和我們擦身而過,忽然:「請問,妳是……」其中一位轉過身來問:「薇薇……」
「妳認識我嗎?妳這麼年輕。」我笑著問。
「我媽是妳的粉絲,她買了妳的《美麗新生活》,書裡有妳的照片。」
我的朋友站著聽我們談了幾分鐘後,就自己閃進旁邊的咖啡店去了。是兩位三十多歲的小朋友,閒談幾句之後,說:「請問可以耽擱妳一點時間嗎?可以跟妳談談嗎?」於是我們在榕樹下的石凳坐下來,一個多小時後才分手。朋友問我:「妳認識她們嗎?」
「不認識。」
「真敗給妳了,不認識也能談這麼久。妳當然也不知道她們姓什麼囉。」
「嘻嘻!她們認識我。」
「虛榮心作祟!」朋友捶了我一下。
我知道她們的工作都不錯,但卻困擾於感情問題。因為曾經談過幾次戀愛都不順利,又覺得被年齡催趕,成了媒體上說的「大齡剩女」。
談戀愛好像是更年輕的人才有機會,結婚則是可遇而不可求,不婚在觀念上又沒那麼新潮。心情好時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 心情壞時覺得煩燥不安。大部分時間她們說我聽,因為如何生活是一個選擇題,而如何選擇又因各人的性格和價值觀來決定。套一句現在的語詞是「跟自己對話」,你不在乎别人口中的「大齡剩女」 就可以活得自在。你不把年齡擋在前面,任何年齡都可談戀愛。結不結婚都在自己不在別人,而每一種生活都沒有絕對的幸福美滿。兩位小朋友傾吐了以後,高高興興的和我說再見。
觀音山前的落日正輝煌,彩霞炫目,天和海壯闊的鋪展在眼前。朋友和我靜靜地佇立,我知她和我一樣心平氣順。
我們這一代年輕時沒那麼多選擇,大多數是結婚生子,踏實生活。沒有選擇好像沒有自由,有自由又有煩惱。
現在是一個選擇的時代,年輕人可以按自己興趣學習發展,到了「結婚年齡」,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結婚,但也考驗每個人選擇的智慧。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微博: https://www.weibo.com/p/1005057082285745/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is_all=1#place Facebook: h...
「夏的語詞」的推薦目錄:
夏的語詞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巧遇叉雞飯大叔 他有他的溫柔]
屯門921遊行完畢,我和幾個記者累極,徒步走遍整個屯門,計劃轉場到元朗採訪,奈何鐵路封站,在街上焦急地找義載車子,這時一名微胖大叔向我們招手,讓我們上車。
上車後,在密封的空間裡聽到他說話,已覺得聲線很熟悉,鼻音重、聲底厚、富有磁性,有一種中年男人的成熟感,然而天開始黑,大家都累,沒有細問究竟。不久他邊開車邊自爆:「如果我說我是叉雞飯,你們信不信?」我驚訝得下巴掉下來了,他的聲線和那條片段裡一模一樣,我信。然後他拿出當天拍片時戴過的紳士帽給我們拍照:「唔認得樣子,也認得我這頂帽子吧。」
不過,他又害羞起來,我的記者魂被喚醒,抓着他不斷發問。昨天路面交路混亂,警方封路加上路障,讓大家找路困難。從屯門到元朗,出現了「迷你鄧寇克畫面」,短短半小時車程,塞了1.5小時才到達。
這正好讓我們和叉雞飯大叔暖身,大家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大叔最初說,不願講太多,始終近日「叉雞飯」爆紅後,他被「起底」,「一天最多收400多個滋擾電話,全是5字頭的鬼卡,有時留言話我曱甴,最好笑係會講番我果句『叉雞飯,DLLM』,留番畀我……」足證大叔這句話深入民心。
但他又自言,這些事不會阻止他,他形容自己:「我這種人,八九年六四已經出來,2014年佔旺也有到場打氣,哈哈哈,我死性不會改,唔慌好人一個。」最後一句是自嘲,就像片段裡,他滿有幽默感。
這場運動中,他自己定位為「寸嘴和理非」,會參與集會,不會走到最前:「例如在金鐘示威,我一定是金鐘最前排後面,的後一兩格。」他說話風格特別,會以「一格」來描述差一截的意思。他經常做義載司機:「鄧寇克那天,機場公路塞出來那條紅色車尾燈裡,我是其中一輛車呢。」語氣帶點滿足感。
那解釋,那條「叉雞飯」片段的由來:「那是915港島遊行,由金鐘回到鵝頸橋,看到滿街警察,於是就順勢入餐廳吃飯」,他形容為「逼到入去食」,也強調是臨場發揮,想到甚麼便說甚麼。
片段中,大叔問站在行人路的防暴警,「能否入茶餐廳吃飯」,警察示意可以入,但大叔反問:「見到你們反胃」,警察喝令大叔「走!」,大叔此時已站在餐室裡,反問:「我食飯為何要走,關你們甚麼事?阻住市民吃飯!」然後他進入餐室最接近門口的座位,大聲喊:「叉雞飯呀!DLLM!」女侍應問先生喝甚麼,他亦大聲說:「凍檸茶!凍檸水!(說話歪歪的,和粗話諧音)」有女警開動攝錄機,指向餐室內食客。
他記得,當時餐廳裡有約十名其他客人。另一名女客人亦跟警察說:「可不可以不要拍攝,街坊在吃飯。」大叔一直拿着手機,以第一身主觀鏡拍攝,另一條短片裡,他手持凍檸茶,站在門口,敬警察一杯。當時已有十數記者拍攝,有在場記者表示:「未見過有人如此批評警察,警察仍無可奈何。」
大叔自言,當時根本沒有想過「驚不驚」:「香港人嘛,香港心嘛,香港血嘛,那是我身體內的香港DNA來的。」他指,為何點「叉雞飯」,純因為入店時,看到臘飯店門外掛滿雞和鵝:「其實我不是特別愛吃叉雞飯,但每一個香港人都吃過叉雞飯。」後來餐廳落閘,他吃了半碟飯,沒趣離開。吃完飯出來,警察防線已推進到別處。
阿叔很看重「香港人」身份,也知道燒味飯配凍檸茶是香港象徵:「人在外地的話,會自然想念叉雞飯。叉雞飯是一種香港產物,是一種香港人的情意結。」阿叔的草根味,也融合了一種優雅。
阿叔是生意人,開了幾間公司,和日本人有生意來往:「平日我上班,以前會穿西裝,講的是日文,不會經常粗口爛舌。」然後,車內另一會說日語的記者,試行以日語跟大叔對話,兩人流利對答了一會,讓人見識了大叔的日語水平。
這天,他穿了麻質夏威夷恤衫,卡奇褲,尖嘴咖啡色皮鞋,裡面的白色打底衫下看見隆起的小肚腩。灰白的短髮理以髮蠟理好,他自嘲「人過半百」但仍然對外觀有要求,開玩笑地說:「在起底網站,我的照片始終讓大家看到,我幾靚仔。」
他又笑說:「你要幫我平反,我平日不常說粗話。」的確,整個車程,他對着我們,有禮貎對答,相熟兄弟打電話來,會有點助語詞。「片段裡的粗口量,應該是我一年的數目」。但他的朋友後來告訴我,不是啦,跟朋友興起,還是會用助語詞。
叉雞飯這條片瀏覽量高,網上傳播快,其中一條片逾十萬點擊。阿叔自己吃驚,有點不好意思:「唉,有人話我紅過郭富城,又改埋二次創作,MTV呀,電影呀,聽說有些食店的叉雞飯一度售罄。」語氣難以置信。近日示威現場,經常聽到遊行人士大叫:「叉雞飯!凍檸茶!」
阿叔一方面明白:「呢啲口號,貼地啲,市民啲,街坊啲,跟坊間大家生活密切一點。」阿叔的市井味,讓香港人感到共鳴。不少人看畢片段都表示,近日的憤怒情緒得到治癒,好像找到一個情緒的出口,阿叔也覺得難過:「我沒想過這片段迴響咁大,冇諗過片段會咁爆,其實,都是一種社會的悲哀,反映到香港人的抑壓,鬱結,真係好陰公。」
他說,開車子走在街上,接載的年輕人就是他的仔女。他形容,作為一個52歲的中年人,抗爭比年輕人風險較低:「如果是一個年輕人做我做的事,他好可能會被警察從餐廳拉出來,拘捕或打,我能夠無事,真是時運高。」作為一個中年人,他形容,做事會較穩陣,想一想有沒有另類抗爭手法。
我追問,他覺得叉雞飯能夠全身而退,和他的年紀有關?「絕對是,肯定是,這場運動中,警察專針對年輕人,中年人做同一件事,待遇是會『差一格』,絕對因為我是中年人,我才沒有事。這個運動,警察做事,根本槍頭對準年輕人。」
大叔補充:「當然,如果你是撐警人士、黑社會的中年男人或女人,出來抗爭就接近零風險啦,我們這些香港心的中年人,當然要走多一步.」
阿叔自言,自己仔細老婆嫰,起底始終會讓太太感到擔心,他自己一個大男人就沒有怕,現在周六日,差不多全時間出來,沒有時間陪妻兒,說起來有點無奈:「現在陪伴了自己的兒子,就沒有時間貢獻個運動,未來就沒有機會陪。」意思是,他認為,為了香港的未來,唯有犧牲現在陪伴家人的時間來爭取。
車子行駛期間,記者表示,從早到晚採訪已經累極,感到有點力不從心。阿叔以他厚實的聲線,不是以粗話回應,而是送上鼓勵:「你們做記者的,一定不要放棄!我都未放棄!」他送我們到元朗後,沒有去吃叉雞飯,而是繼續開車接載年輕人,下車時更親自送行,叮囑我們採訪要小心。爆粗阿叔,自有他的溫柔。
夏的語詞 在 簡余晏 Facebook 八卦
回應柯文哲市長:
一、2014年夏天我擔任柯文哲市長候選人的發言人,奉命安排柯文哲拜訪各報社、電視台、雜誌等媒體負責人及主管,這是我作為新聞幕僚應有的職責,我也努力達成。
二、當時柯市長應對各媒體的態度、言談等至今歷歷在目。蔡衍明先生所說的柯文哲對蔡說「三個月之後你就會愛上我…」等等及現場談話,一切均屬實。
三、基於幕僚職責我只安排了一次拜訪蔡衍明先生,社會關心的是: 為什麼柯文哲市長要再和蔡衍明先生餐敘等見面九次以上?這些事情應該由柯文哲市長誠實面對。
四、社會矚目的是柯文哲與國台辦管道是什麼?「兩岸一家親」「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中國是台灣的警察」等語詞是誰要求柯文哲市長這麼說的,對於一向標榜公開透明的柯市長,應該好好向社會說明。
夏的語詞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微博: https://www.weibo.com/p/1005057082285745/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is_all=1#pla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的真相!
Powehi M87
2019年4月10日,室女座超星系团, 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科學家發表了對M87星系中心黑洞進行觀測得到的影像,這是人類首次對黑洞進行直接觀測。[17]同時首次被拍攝到照片的黑洞取名為Powehi,它是夏威夷語詞彙,意指「無窮創造的深美源頭」
黑洞照片超大質量黑洞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事件視界望遠鏡發現. 是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女科學家Katie Bouman卻受到網上世界, Reddit討論區質疑. 偉大科學發現...真相是什麼? 傳統媒體 CNN BBC報導錯?
Vox講黑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oEHR4aW8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TVuGRFTZa4/hqdefault.jpg)
夏的語詞 在 花丸はれる / Hareru Hanamaru Youtube 的評價
whiteeeenさんの『あの頃~ジンジンバオヂュオニー~』(原題:胡夏『那些年』)をカバー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Vocal:花丸はれる
Illust:なな
Movie:Riesz @Riesz_edit
Mix:Dios/シグナルP
inst:福市 基
あの頃~ジンジンバオヂュオニー~ / whiteeeen
原曲:那些年 / 胡夏
日本語詞:山下歩/JIN
作曲:木村充利
★歌 再生リスト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fdq2TC_ytk30Dg6rnj2L8wSlUx8BtNA
∽∽───────────────────────∽∽
◆花丸はれる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IcOCH-VWaRKH9IkR8hz7Q?sub_confirmation=1
【Twitter】https://twitter.com/hanamaruhareru
【FANBOX】https://hanamaruhareru.fanbox.cc/
∽∽───────────────────────∽∽
#那些年 #花丸はれる #cover
#歌ってみた #whiteeeen #Vtuber #ジンジンバオヂュオニ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TGUTBgWOHU/hqdefault.jpg)
夏的語詞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微信公眾號:ehpmusicchannel
----------------------------------------------------------------------------------------------------------
♫ 一鍵收聽你想聽的歌 ♫
❖ 抖音/TikTok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wduBTjBHknz5U4_ZM4n6qm
❖ 華語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5t_T2v2iuW1pqnj89kY4F
❖ 廣東歌/粵語歌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xBtfYS-CM3UXto2VbUL8hA
❖ RAP/說唱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D5qKNqumkTXqtPiYj3mlr
❖ 古風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9uWRObrUifsgJBdpBEq-y
❖ 翻唱/改編/Remix/EDM 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9-257u_Eknjf0sjW6HDjH
❖ 更多分類歌單: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45x_D7DgK5313D3ftM_EQ/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17
----------------------------------------------------------------------------------------------------------
❖歌詞在下面❖
演唱:Mr.16羅雋永
原詞:汪蘇瀧/何文銳
作曲:汪蘇瀧/何文銳
粵語詞:Mr.16羅雋永/陳迪琛
編曲:SuperJump
鋼琴:Brio張偉釗
和聲編寫/和聲:Mr.16羅雋永/Simyee陳芯怡
錄音:Simyee陳芯怡/Mr.16羅雋永
混音:SuperJump
母帶:Chris Gehringer@SterlingSound
監制:Mr.16羅雋永/Simyee陳芯怡
製作人:Mr.16羅雋永
描繪某天的臉
涂改某日試卷
時光每筆
仿佛會帶走笑臉
花園中跟你游幾遍
仍喜歡我嗎
每日藏著想法
仍想得到嗎
禮物想收到花
仍想多次嗎
過去滿天風鈴只能回收嗎
遺失的想法
回到從前出發
回憶裡的初夏
攜手究竟多難
夢想與星空下
會相遇 和我嗎
牽起我的手吧
流失過的指環
逃不過的長大
或許只能分開留不低無牽掛
還想每天相見
留低每日照片
鈴聲窄巷
仿佛有太多故事
分不清跟你游幾遍
仍喜歡我嗎
每日藏著想法
仍想得到嗎
禮物不必送它
沉溺的結疤
掉了痛的傷痕漸化的雪花
會想吧
冒雨避雪為你牽掛
回憶裡的初夏
攜手究竟多難
夢想與星空下
會相遇 和我嗎
牽起我的手吧
流失過的指環
逃不過的長大
或許只能分開留不低無牽掛
凌晨仍然遺憾過的初次約會嗎
完成無憾這刻
你愛過我嗎
回憶裡的初夏
攜手究竟多難
夢想與星空下
會相遇 和我嗎
牽起我的手吧
流失過的指環
逃不過的長大
或許只能分開留不低無牽掛
----------------------------------------------------------------------------------------------------------
❖歌曲上架平台
➸ QQ音樂 |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02vshNt
----------------------------------------------------------------------------------------------------------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hk@gmail.com
❖ 微信:EHPMusicChannel(id:xy-z1315)
(歡迎查詢合作/投稿音樂/攝影作品等等)
❖Original Photo by Julian Tong
❖歌曲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到以上平台鏈接購買歌曲支持。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x1HzvTcyC0/hqdefault.jpg)
夏的語詞 在 賽夏族語文法秋、冬、北方語意相近同詞根2017-09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風涼涼的很舒服,今天文化小辭典來說說天氣進入秋冬的 語詞 ,秋天na'amiSan,秋天過了就是冬天'amiSan, 語詞 很相近,都有詞根'amiS,'amiS賽... ... <看更多>
夏的語詞 在 [心得] FF16破關心得和雜感(有雷) - 看板PlayStation 的八卦
很多想說的心得 版友都有提過了 以下盡量以條列式簡短敘述
破關狀態: 第一輪 動作聚焦 44HR 除了那三個獎盃外都解了
優點部分
- 可能是對SQEX要求太高了 顯而易見的優點變得理所當然 像是讀取速度和UI
- 場景的美術設計與材質要求看得出是認真拚的 雖然輸歐美一點點 但也是日廠頂了
- 戰鬥設計結合了FF14線上遊戲的經驗 設計出可以配合3D感覺的戰鬥
跟FF7Re 是截然不同 有戴戒指跟沒戴戒指的打法完全是兩個體驗
讓雙方都有尊嚴 很棒 也有考慮到戴戒指後 還是要有一些能傷到玩家的招式
小缺點就是第一輪的威脅感幾乎是0 被敵人用大招打到也是不太有威脅性
但整體 包含動作設計 流暢度 打擊感 單論第一次就做成這樣的CBU3還不該鼓勵嗎?
只是也尊重某國外玩家說法 當今時勢就是要難一點 法環做基準
王國之淚也從善如流 初期血量的損失係數調整 明顯往魂系靠近
(但改造防具後又回到曠野 也是兩邊都有顧到的方向 還有夠多的毒...我是說瘴氣)
還有幾場驚人的Eikon戰 沒有到每場都amazing 但宣稱的精采核心有秀給全球玩家
缺點部分
- 首先肯定是HDR和遊戲的色調氛圍還有動態模糊...沒HDR...全程關燈玩 很傷眼
- 換皮怪有一點點感覺 還好我是不喜歡練功的 灰燼大陸全程跑酷
- 劇情...可以理解IGN JP在說啥...整體給分我相去不遠 用切分水嶺方式看的話是:
Demo部分(90)->第一個水晶(80)->第二個(60)->第三個(50)->第四第五(20)->終章(60)
支線部分有的ok 有的不ok...單論支線可以給個75吧
還有支線獎賞沒有評論講的這麼爛啊 一度以為是不是跟大家玩到不同遊戲
接下來談沒分類到優缺點的部分
音樂的部分 我覺得整體來看 除了幾首外 印象都比較淡一點 是為了配合場景而做的居多
整體是往討好歐美的方向前進 該怎麼說...我覺得音樂配合場景來看
最優秀就是demo的部分了 配合得很好...後面其實就...沒很配合
本身是沒有玩FF14 但會在YT聽FF14的曲子 本身對祖堅正慶的音樂來說
或許是沒有玩 所以感受不到其魅力 蠻神戰我聽了很多 總覺得就是ok
可是不到一聽再聽的程度 可能是我個人喜好
但就以單體大量作曲的系列作來說
濱渦正志的FF13 下村陽子的FF15 相對來講 這作FF16我覺得沒這麼優秀
濱渦正志在創作SagaFrontier2的曲子時有提到
作曲家沒必要以多種不同的曲調 去顯示遊戲音樂內容的豐富性
取而代之的是以變奏曲 來配合各個場景的內容
我只能說SF2的變奏曲用法是相當有名的案例
FF16也是變奏曲為主 所以才會感受到相對沒這麼優秀了
至於FF13-X跟FF15DLC還有FF7Re都是多作曲家火力壓制
拿來比單體大量作曲我覺得就沒必要了
這代的個人推薦曲是
巴哈姆特戰組曲(包含Boss戰-鳳凰Theme-Ifrit Theme-巴哈姆特Theme)
以及最後基地曲 Twilight
動靜頂尖就這兩部份了
劇情的部分啊...因為在玩FF16之前 有在看別人實況FF6
當作空窗期複習 到FF16破玩真的有點感傷
FF6劇本簡單而精準
而FF16真的是虎頭 接近蛇尾 而且奧丁戰開始一直覺得是不是吃到XB3的口水 一樣失望
首先我覺得劇情要寫得好 最重要的兩點
一是大家講的 劇情要情理之內 意料之外
二是對話的邏輯首先要成立 不要明明對話沒成立 硬是推動劇情
一的話可遇不可求 就是優秀劇本才會有的特徵
但是二...
首先整體世界觀 用文字及支線 還有書籍補完的部分很多了
包含稟賦者能不能藏
稟賦者的強度 反抗世界觀的問題
都算是有在支線補完 所以終局時分數又拉回60還ok 是因為支線說明
還有遊戲中的事典功能做的很優秀
有結合XB的人物支線圖 配上時間軸 清楚了解非主線外的旁枝末節
一些東西都有被解釋 或是凹回來 單論說明推展世界觀 其實有相當的致敬英高的味道
證明吉田真的是熱愛遊戲的玩家 各種優點能看到 能學習
但!中後期劇本真的一直迷走 不知道是不是被強迫修改或刪減
跟前期整體素質差太多 顯化者照敘述應該是人型核彈的存在
為什麼一堆人都敢跟顯化者大小聲...真的有夠扯
中古世紀是科技不發達 不是基本邏輯也不發達死掉啊
真的是只有秘密基地內的人對話邏輯才正常 有夠慘
然後後期Eikon戰給我的感覺就是: 對話不用成立也沒關係 劇本有推進就好
那我寧願你給我簡單點 直接說強者就是要戰 拳頭大的人說話(結果還真是說了...)
然後就進Boss戰和Eikon戰
當然我覺得演出應該是最大的鍋 演出常常跟劇本對不上
本身是開英配中字 知道中字是由日文翻譯來
有時候劇情看完 下一個場景講的話 跟前面都不太搭 我到底該相信演出還是相信劇本文字
(不得不說 英配 二創劇本 嘴型 都是面向歐美的 吉田應該也是很懂市場在哪
所以歐美的玩家分數應該是不會低到哪去
男主角講過最多的兩個簡單單字應該是try跟fuck...fuck真的太多了啦
貴族出身不會這樣 就算滄桑十幾年也不該這樣...可以講 但數量太多惹
你有看過台灣有些人 連說髒話都扭扭捏捏的 那個就是家庭教育影響 沒這麼容易改的)
所以我一直認為整體製作是這樣的
遊戲組先依照日文劇本製作遊戲場景 但錄音 嘴型 場景動作是後補的
所以吉田說是以英配英字為主製作 但些許時間還是會看到英文跟場景對不上的
但英文用字是有雕琢過的 對話比較有成立 也比較優秀
相對日文就...這邊提一下甚麼是對話沒成立卻能推進劇情的
譬如說王國之心打啞謎...
還有就是死神一護某些"你說什麼!?"的場景 敵人如果不強制解說 劇情就斷掉了
這在奧丁劇情部分很嚴重...真的是有一種"說啥 乾脆快點打"
一下阿卡夏體是失去自我 一下就又熱血沸騰...
結果最後主角又作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 你還是為了自我
那其實從頭到尾奧丁的對話只要改六句話套用就好了 可能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onx bxy"
"冰鋒衣"
"穿比不穿還涼"
"哈哈哈 我真的是熱起來了(脫外套)"
"救救北極熊"
"我終於...涼了"
以上六句話要套用到那些場景大家應該能輕鬆想像...
這角色的寫法 就是注定要讓他躺在地上涼掉的...有夠慘
上面有提到XB3後期的某些對話也是這種日式說教邏輯 對話沒成立
滿滿煩躁感 真的是一樣...很哀傷 寫劇本的先學對話邏輯
能有Persona5的一半我就謝天謝地了
不管是主線或支線的邏輯用字都舒服很多(扣掉龍司初期)
最後來講一下對FF的期許
日廠作遊戲 其實養IP的部分 不是這麼單純 重點是要找到核心要素去養
這點拿近期王國之淚來說 製作人也說之後的薩爾達都會朝此二作方向前進
開放世界+戰鬥要素+創作要素
表示他已經確定這是受歡迎的要素 並且可以重複出 玩家也不會膩的要素
像是寶可夢 不管劇本 世界觀 新增了甚麼化 核心就是養成寶可夢 對戰
所以不管怎麼出都會有人買單 因為好玩 易上手 不用學習成本
老卡的MH 不管你怎麼出 我老獵人不學任何新技巧一樣可以一刀一刀砍
不用學習成本 也能跟其他玩家同樂
可以說以上三作 都找到屬於自己IP的終極型態核心
但FF16 以至於整個系列作 卻很難很難往這個方向前進
因為FF系列 能講得出的核心要素
可能是優秀的畫面 優秀的動畫 以及歷代累積的遺產
(曾經還有領先時代的劇情 但現在相對比較看不見了)
但FF是不是好像也有提過果敢創新也是要素之一
如果說FF16吉田認為是一個重啟信心之作 要拿來當以後未來的核心
也就是說FF17繼續以FF16的形式存在 也就是類惡魔獵人+Eikon戰等這些強力要素
吸引玩家繼續買單下一代FF...我覺得現階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上面講的三作範例 玩家的容忍度可以到很大
即使你王國之淚 寶可夢 MH 沒有優秀的劇本和音樂和畫面 玩家也是買單
(但此次王國之淚的劇本也是很ok的 尤其是日常分支對話多且合理
有和玩家互動的感覺)
但FF你以動作要素為核心 卻沒有配上優秀的劇本和音樂和畫面 玩家可能就不會買單了
要朝終極核心前進 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畢竟要有以上要素 製作成本就高 就會扯到現實面
動作要素的部分我覺得是對的 只是裝備 配裝系統下一代可以改有深度一點
相對FF13和FF15 我本身就喜歡動作要素
所以我是希望FF17能繼續朝這個方向前進並改善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15.193.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688787870.A.EB0.html
※ 編輯: zomus886 (119.15.193.176 臺灣), 07/08/2023 11:46: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