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蛋放在中國籃子的哀愁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中港台三地股市受到的撞擊最大,這當中又以酒店,觀光旅遊,餐飲等產業受到影響最大。像85度C,王品,雄獅旅遊股價都創下上市新低,很多民宿業者或倚賴陸客團的業者更是哀號。除此之外,把生產基地全放在中國大陸的,這回也面臨考驗。
像是印刷電路板生產基地多半在中國,這次股價跌得較重,郭董的鴻海,富士康集團受到鄭州封城影響,開工日期延後。而傳統產業這次受到影響最大的,我發現台玻與冠軍等玻璃陶瓷產業,受到衝擊最烈。這個禮拜,台玻的股價掉到9.93元,嚇了我一跳。我剛剛到財訊的時候,台玻與東元電機堪稱是財訊的恩人,那個時候財訊沒有廣告,台玻,東元在財訊沒有廣告的時候,這兩家公司都慷慨贊助,財訊的封面底,封底裡或封底,經常都是台玻,東元的廣告,我曾陪邱永漢先生去訪問林玉嘉董事長,在台股12682的時代,台玻一度漲到188元。這30年來,台玻一直是大家印象深刻的績優股,台玻是台灣玻璃業霸主,尤其是新玻倒下後,台玻已完全沒有對手,台玻財務狀況好,標榜從不向銀行借錢,且配股,配息穩定,是投資人喜歡的長期投資股。但1992年台玻開始中國布局,投資重心轉向中國,尤其是在淮安的實聯化工,單是實收資本額就高達248.32億元,台玻深耕中國,一方面培養出像福耀玻璃,信義玻璃這種具有企圖心的企業,而台玻在台灣的投資與技術升級不足,如今經營陷入泥沼,這幾年經常陷入虧損,而中國大陸的福耀玻璃與信義玻璃卻展翅高飛,形成強烈對比。
另一家冠軍,原名是信益陶瓷,後來改名冠軍,董事長林榮德這次被推舉為國民黨代理主席而受到矚目。冠軍基地在苗栗,1992年股票上市,股價衝上156元,後來陶瓷產業西移,羅馬瓷磚,國賓陶瓷後來都下市,冠軍重押中國大陸,這些年愈賠愈慘。2016年冠軍在中國虧損3.85億,17年虧損5.73億,18年賠8.99億元,去年前三季虧損4.467億,冠軍的股價剩下6元,這30年對重押中國的台玻與冠軍都是一條崎嶇的坎坷路。
過去30年,台商只要把設備搬到中國大陸就可以賺到容易錢,未來技術升級才是競爭力的重點,台玻與冠軍的歷程,可以給企業管理的個案研究留下很好的教材。
「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林建甫 Facebook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請益] 士林電機面試請益-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士林電機競爭對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士林電機競爭對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士林電機競爭對手的推薦與評價,PTT - 台灣好玩景點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士林電機廠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請益] 士林電機面試請益-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士林電機SCM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士林電機SCM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士林電機SCM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開創新能源時代:台灣太陽能教父左元淮的傳奇人生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說故事的技藝: 普立茲獎評審親傳美國大學非虛構寫作聖經【增訂版】 的評價
- 關於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洞悉市場的人: 量化交易之父吉姆.西蒙斯與文藝復興公司的故事 的評價
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林建甫 Facebook 八卦
我周二的專欄,現在就上線了。馬上貼出,以饗臉友。(比報紙快半天)
中時專欄:林建甫》產業政策避免單一押寶補貼
日前大陸2位頂尖經濟學家張維迎及林毅夫針對「產業政策」的辯論,引發許多人的關注。台灣的政策應該怎麼走,也可借鏡美日經驗。
日本的通產省曾經被喻為全球最佳的產業政策機構。在二次大戰後,成功帶領日本迅速從戰敗國的廢墟崛起成工業強國。通產省制訂了一連串明確的產業政策,透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貿易保護來支持政府選定的戰略產業的發展,讓日本成為鋼鐵、石油冶煉和汽車重工業的王國。
1980年代之後,日本的產業政策開始側重於R&D(研究與開發),更主張「共同研究」,目的在引導及補足企業研發缺漏之處,而非取代企業原本的個別研究,例如,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計畫由政府負擔40%,其餘由NEC、富士通、日立、東芝、三菱5家日本主要電腦廠商出資,1976年至1986年間投入1300億日圓,成功幫助參與的5家公司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國。VLSI計畫可說是通產省最為成功的一個案例。
然而對於通產省的神話,不是沒有批評。1961年時,通產省計畫將日本汽車製造商縮減至3家,本田當時被列為刪除對象。但隨後汽車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不僅獲得國內市場支持,更在國際間創下佳績,巔峰時期日本有10家的汽車製造商,顯然這與通產省的規畫大不相同。另外,有研究指出:1955年至1990年間,日本開發銀行貸款最多的礦業,石油和煤炭行業,結果競爭力沒明顯提升,反而是資助最少的汽車產業和電機產業,最後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
2001年後通產省改名經產省。但根據其設置法第3條的規定主要任務是負責提高民間經濟活力。經產省不僅直接或通過政府及國會制訂產業合理化的法令、法規政令、省令和計畫,而且在具體實施時具有很大的權力。對於其指定的重點行業,就可從各個方面得到各項行政的支援。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經產省雖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在產業政策的最高權力機關卻是內閣即日本政府,經產省只是實施政策的最主要行政部門。但最近的安倍政府,重申產業發展的重要性,經產省因此更找回權力寶劍,強勢掀起併購潮,例如富士通與東芝的PC部門合併、大阪製鐵接管對手東京鋼鐵。又認定「企業優生學」計畫的目標,發展機器人新戰略;在IT(資訊技術)預算中提撥50%的經費,協助企業用於研發新產品、服務系統與市場分析等等,在在顯示經產省再次主導了日本企業走向
美國與日本很不一樣,沒有通產省,也沒經產省,只有商務部。因為其高度信奉自由市場的理念,政府僅扮演輔助角色,政策重點並非針對特定產業,而以建立競爭的市場環境為核心,並透過研發創新及基礎建設,引導產業轉型。
尤其,美國政府對於研發投入不惜餘力。長期來在太空總署(NASA)、國家實驗室等研究機構投入大筆經費,也將成果民生商業化。同時,自1981年起更以稅負優惠鼓勵企業投入研發。國家研發支出占全球總研發支出的比重,2012至2014分別為32%、31.4%、31.1%,近全世界1/3,難怪創新源源不絕。
另外為發展及掌握新技術,美國也會大用公權力,例如歐巴馬於2011年3月30日提出了《安全能源未來藍圖》,除了預計2020年前石油進口量降至2008年的一半的多重能源政策,更呼籲國會同意成立「能源安全信託」,由未來10年的鑽探石油和天然氣的權利金撥出 20億美元,支持投資創新研究。同時也要將此理念推展至全球。
綜觀兩國的政策,日本政府過去很成功,近年希望雄風再起。看不準是最大的問題。被支持的產業或企業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但高風險高報酬,若是政府選擇錯誤,傾國之力的投入也就白費了。美國政府看似不管事,讓企業自由競爭,最後脫穎而出的企業往往就是最符合市場所需的產業。
台灣要走自己的路。綜上,檢討法規,鬆綁限制,做好基礎建設,是最該最的事。政府可以多做產學合作,聚眾主導共同研究,避免針對性的單一押寶補貼。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士 林 電機 競爭對手 在 [請益] 士林電機面試請益-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各位鄉民好
小弟有接獲士林電機自動化產品業務工程師的面試
有提到要考專業,因為非相關背景
想請問考試的內容該如何準備?
另外想請問此職缺除了銷售機台之外是否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177.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44146624.A.9EC.html
※ 編輯: ninjaxin (1.165.177.102), 12/07/2018 10:04: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