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信才是最好的佐證》
我有一個朋友的朋友,每次回覆留言都很喜歡引經據典,穿插名人觀點。
「張愛玲說」「村上春樹說」「三毛說」「甘地說」「麥克阿瑟說」,這些都是我曾經看過他回覆的,好像每次出口必要成章,不然就會渾身發癢。
其實偶爾引用名言真的無妨,但多了實在讓人看了想翻白眼......是有多怕別人不知道你讀過什麼書?
雖然引經據典在文章的寫作裡面很常看到,也是我偶爾用來填字數的最佳利器(對不起因為太露骨惹,所以我只說我自己歐沒說別人),但其實我個人真的不愛用,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因為我讀書少啊
二、因為我腦容量太小,就算讀過也很快就忘了
三、頻繁引用名言無非就是希望能拉人站隊你的論點,藉以說服他人認同你。但我的文章從來沒想要去說服誰,僅是分享我的看法,始終抱持著你愛信就信不信拉倒的囂張態度。
四、除非是真實有效的數據引用,否則「我的」文章憑什麼要放一堆別人的觀點?別人又憑什麼要讓你引用?
五、引述別人的論點越多,越說明了你對自身的不自信
以上只有前兩個是最主要的原因,大約佔了百分之九十XDDDD。但第五點是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曾經看到過的共通毛病:其實對自己不自信。
如果你內心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你其實根本不需要其他外力去證明自己的看法。所以若是遇到那種很常會回「我爸說」「我媽說」「我們老師說」「我朋友說」「我男友說」的人,我都會沒耐性的想要打斷他,然後問問他:那你自己怎麼說?
再多的「他人說」,都比不上你自信滿滿,鏗鏘有力的「說」,來得有說服力。
所以,書當然要讀,但自己內心自信的力量,也一樣要增加。讀書對我來說,是增加觀點視野的最佳渠道,但絕對不是讓我拿來掩飾內心不夠自信的障眼法。
#增加自信的其中之一辦法就是離開舒適圈去挑戰自己
#懷念長髮我要留長了短髮掰掰
「增加自信的其中之一辦法就是離開舒適圈去挑戰自己」的推薦目錄:
增加自信的其中之一辦法就是離開舒適圈去挑戰自己 在 喪彪 ‧ 柳飄飄。 Facebook 八卦
《你的自信才是最好的佐證》
我有一個朋友的朋友,每次回覆留言都很喜歡引經據典,穿插名人觀點。
「張愛玲說」「村上春樹說」「三毛說」「甘地說」「麥克阿瑟說」,這些都是我曾經看過他回覆的,好像每次出口必要成章,不然就會渾身發癢。
其實偶爾引用名言真的無妨,但多了實在讓人看了想翻白眼......是有多怕別人不知道你讀過什麼書?
雖然引經據典在文章的寫作裡面很常看到,也是我偶爾用來填字數的最佳利器(對不起因為太露骨惹,所以我只說我自己歐沒說別人),但其實我個人真的不愛用,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因為我讀書少啊
二、因為我腦容量太小,就算讀過也很快就忘了
三、頻繁引用名言無非就是希望能拉人站隊你的論點,藉以說服他人認同你。但我的文章從來沒想要去說服誰,僅是分享我的看法,始終抱持著你愛信就信不信拉倒的囂張態度。
四、除非是真實有效的數據引用,否則「我的」文章憑什麼要放一堆別人的觀點?別人又憑什麼要讓你引用?
五、引述別人的論點越多,越說明了你對自身的不自信
以上只有前兩個是最主要的原因,大約佔了百分之九十XDDDD。但第五點是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曾經看到過的共通毛病:其實對自己不自信。
如果你內心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你其實根本不需要其他外力去證明自己的看法。所以若是遇到那種很常會回「我爸說」「我媽說」「我們老師說」「我朋友說」「我男友說」的人,我都會沒耐性的想要打斷他,然後問問他:那你自己怎麼說?
再多的「他人說」,都比不上你自信滿滿,鏗鏘有力的「說」,來得有說服力。
所以,書當然要讀,但自己內心自信的力量,也一樣要增加。讀書對我來說,是增加觀點視野的最佳渠道,但絕對不是讓我拿來掩飾內心不夠自信的障眼法。
#增加自信的其中之一辦法就是離開舒適圈去挑戰自己
#懷念長髮我要留長了短髮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