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屋邨童年。
初搬到馬頭圍邨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仍未滿10歲,當時馬頭圍邨是新落成的屋邨,地址好像是寫作「馬頭圍新邨」的。馬頭圍邨位於啓德機場附近,其時真善美村、播道醫院等周邊地方仍是一大片爛地,而九巴1號巴士總站就在太子道和亞皆老街交界處,這亦是我小學乘搭巴士的路線。總站旁有一些兩三層的洋房,其中一間叫「影城洒店」,總有一些穿著大棉襖長著大胡子的外國人出入;而從1號巴士總站經過爛地回家,路邊會有一些女子站著,大人告訴我,她們是在「等客」,年紀仍小的我聽了是一知半解,長大後才知道他們就是在戰後寄居香港的白俄羅斯人。
搬到馬頭圍邨,對我來說猶如上了「天堂」,因為一家人終於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不像以前住板間房時一層內好幾伙人,廚房、廁所、天井、走廊都一概公用。但令我最難過的,是政府屋邨不准養貓狗,媽媽唯有把我家的黑貓送給別人,為此我還哭了好幾個晚上。
我入住時,馬頭圍村只建好了幾座,我住的是水仙樓,有一條長長的走廊貫通旁邊的玫瑰樓和夜合樓,就像其他在屋邨長大的孩子,這條走廊和中間的空地就是我們遊玩的地方。捉迷藏、兵捉賊、十字介豆腐、一二三紅綠燈、老鼠偷油、掉手巾、糖黐豆、跳飛機、跳橡筋繩、中秋玩燈籠⋯說不完的玩意,交不盡的玩伴。
1964年奧林匹克火炬路經香港,由七名運動員從啓德機場接力傳遞到中環,我們一衆小孩便異常興奮,用蠟燭在長長的走廊玩起「聖火接力」。當時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大人一面跑火炬仍能保持火光熊熊,而我們的洋燭卻一起步就熄滅。結果還是有人想到,不如把報紙捲起插在漏斗上,雖然沒有火,但更形似。
那時的屋邨,生氣勃勃,兒童比大人多,也記不起隔離鄰舍有多少老人家。對面是新會鄉里趙師奶,隔離是專替人改衫的上海徐師母,再過是做雜貨的潮州關生,而大家都鄉音無改,共冶一爐。當電視機這個「新興物體」出現在李師奶家中時,每晚都有一大堆小孩子在鐵閘外排排坐等開場。作為回報,我們會在劇集中段的廣告時間,替李師奶去雜貨店買豉油,當然是以九秒九的速度,電梯也不搭,飛奔上下10層樓梯。
當時我們的早餐是屋邨對出盛德街的小販,車仔麵也有分廣東麵和上海麵兩檔,我姐姐喜歡吃上海油麵加上雪𥚃紅,但上海麵比廣東麵貴,要兩毫子起跳。我和爸爸則喜歡幫襯樓下的新華茶餐廳,或是旁邊的菲士文麵包店。
我家住的水仙樓單位,正對著壘球山,這個小山丘也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不過後來有小朋友用紙皮滑草在山坡掉下受傷,大人便不准我們再去。壘球山的真正入口其實是另一邊的天光道,馬頭圍村這邊的山坡下,有單丁一座只一層的建築物,外面有個圓形的溜冰場,我便是在這裏學懂了「踩雪屐」。建築物是一個小型會堂,起初是出租給邨民結婚慶誌擺酒之用,後來也有人租來做臨時工場,更有一次是包裝糖果,工錢多少我已不記得了,但最吸引的,是一面工作可以「任食唔嬲」。
有一次不知媽媽從哪裡接來一大批拉鍊包裝,分發給街坊鄰里加工,然後就不時有街坊做加工批發。也有不少人在家工作,從塑膠花到穿珠仔到鈎假髮都有。而因為要取貨交貨,我們認識的街坊就擴闊到其他樓層。
到了中學時期,我的活動範圍也擴闊了不少。我喜歡幽靜的農圃道,郵政局就在路口,對面是新亞書院,再上是鄧鏡波學校,然後沿天光道走到英皇佐治五世學校旁怪的「鬼仔山」。我會把「鬼仔山」的嶙峋怪石,比作當時一部台灣電影中的野柳「情人石」.....
今日不少人懷念舊式公共屋邨,除了建築空間,更令人珍惜的可能是昔日這種自由開闊的生活,以及跟鄰里社區的密切關係。
#公屋 #馬頭圍邨 #童年 #龍先生講故 #就係香港編輯部
塑膠燈籠批發 在 台中紙燈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欣凱藝品廠-燈籠-台中燈籠批發燈籠,燈籠批發台中,節慶燈籠,廟會燈籠,塑膠燈籠,日式燈籠,彩繪燈籠,綢緞燈籠,DIY 燈籠,廣告燈籠,爐主燈籠,生肖燈籠,元宵燈籠,燈會,提燈,汽車 ... ... <看更多>
塑膠燈籠批發 在 燈籠批發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八卦
關於「燈籠批發」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欣凱藝品廠-台中燈籠批發燈籠,燈籠批發台中,節慶燈籠,廟會燈籠,塑膠燈籠,日式燈籠,彩繪燈籠, ... ... <看更多>
塑膠燈籠批發 在 台中紙燈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欣凱藝品廠-燈籠-台中燈籠批發燈籠,燈籠批發台中,節慶燈籠,廟會燈籠,塑膠燈籠,日式燈籠,彩繪燈籠,綢緞燈籠,DIY 燈籠,廣告燈籠,爐主燈籠,生肖燈籠,元宵燈籠,燈會,提燈,汽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