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之性別麻瓜 🇬🇧
「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飾演哈利波特的英國演員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 ,8日以投書回應J.K.羅琳近來又被猛烈砲轟的「恐跨」爭議。事件起因是,J.K.羅琳上周末在Twitter以戲謔語氣嘲諷某篇網路文章,以「有月經的人」、而不是「女性」來指稱,而被認為言詞隱含歧視跨性別者。過往就曾因為堅信「性別界線」無法輕易跨越,常被指控為「恐跨症」的J.K.羅琳,近年類似爭議不斷,而這次的論戰又以相似的爭議模式再度上演。
J.K.羅琳日前又一次的「恐跨」爭議,起源於7日。J.K.羅琳在個人Twitter上,轉貼了一篇網路文章,但文章標題寫著的「有月經的人」(people who menstruate),卻讓J.K.羅琳似乎難以接受。
「『有月經的人』——我很確定本來有個字是用來形容這個族群的,誰來幫我想想,是女楞?女能?還是呂仁?」J.K.羅琳略帶嘲諷的語氣寫道。此言一出,隨即引發LGBTQ社群的激烈反彈,認為這是在針對跨性別族群,將他們排除於「女性」的身分認同之外,批評「TERF」的J.K.羅琳,恐跨症再次發作。
「TERF」全稱為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中文譯為「排除跨性別者的基進女性主義」,一般而言TERF的主張是:跨性別不能真正地改變生理性別、跨性別女也無法真正經歷生理女的身體經驗,因此不能、也不應該參與女權運動。而儘管被認為對於同志族群友善,但J.K.羅琳針對跨性別的諸多發言(比如在2018年時,嘲諷跨性別者是「穿禮服的男人」),卻也讓她近年來被貼上「TERF」的標籤。
網路爭議引爆後,J.K.羅琳發布了一系列貼文為自己辯護:「我尊重每個跨性別者,都有權利決定自己要以什麼姿態活著,只要他們自己對此感到確信、舒適就好。如果你因為身為跨性別者而被歧視,我也會與你並肩上街。」但她同時也強調:「我的生命與生活經驗,都是在女性身分下所形塑,我不認為我這樣說是在製造仇恨。」
「如果性別不是真實的,那麼哪來的同性吸引呢?如果性別不是真實的,哪來全世界女性的存在?我理解也愛著跨性別族群,但抹去性別概念,會導致許多人無法有意義地討論他們的生活經驗。說出真相怎麼會是仇恨?」
但以月經這樣的生理經驗,作為女性身分認同劃分的其中一條界線,真的沒有問題嗎?以「有月經的人」代稱,又是做作的政治正確嗎?
對此,專門幫助紀錄月經週期的App「Clue」,透過官方Twitter在J.K.羅琳的爭議貼文下回應:「使用中性語言,是為了要擺脫並超越『女性=子宮』」,這樣單純以生理構造作為分野標記的枷鎖,「女性主義者也曾經因為想要改變性別歧視用語而被大肆嘲諷,但現在沒有人會說『fireman』,而會說『firefighter 』了不是嗎?」
英國兩性作家麥柯爾(Beth McColl)也自揭隱私地公開反擊:「我從2017開始月經就沒來了;照你這麼說,在我召喚月經重現之前,我作為一個女人的身分就被強制暫停了嗎?」
正當J.K.羅琳一席話,讓許多喜愛《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粉絲備感受挫時,飾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卻向其長期關注的LBQTQ自殺防治NGO「特雷佛專案」(The Trevor Project)投書發話:
「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
在這紙言詞溫柔、但語意堅定的公開信中,雷德克里夫解釋:「任何與之相對的聲稱論述,都會抹煞了跨性別族群的身分認同與自我尊嚴」。根據特雷佛專案的數據,有高達78%的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者(Non-binary gender),因為性別認同遭遇歧視迫害,「我們需要做更多來支持他們,而不是作廢他們的身分認同,不是繼續傷害他們。」
雷德克里夫也強調,這番話絕不是自己與J.K.羅琳之間的筆戰,「Jo 無疑是引領我人生走向今日的人。」並且不忘安慰那些感到受傷的魔法粉絲,不需要因此認為回憶崩壞:
「我真的希望,你們沒有因此失去了這些故事帶給你們的珍貴感受。如果《哈利波特》教給了你們愛是能夠戰勝一切、全宇宙最強大的力量;如果它教會了你們力量唯有在多元之中才得以找尋、而教條式的純粹只會帶來對弱勢族群的壓迫;如果你相信其中某個角色是跨性別、非二元性別、性別流動者或同性戀者;如果你發現這些故事,在你生命中的任一時刻,與你產生了共鳴與鼓舞——這就是你與書之間的神聖連結。」
Photo credit:
圖一/RT
圖二/《腰間持槍》喜劇電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圖三/《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幻形怪以石內卜穿著女裝的姿態,走出櫃子
#葛萊分多加十分 #叱叱荒唐 #JK羅琳 #哈利波特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跨性別 #性別 #LGBTQ #TERF #JKRowling #DanielRadcliffe #HarryPotter #Trans #magic #muggle #Riddikulus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洛基最新一集!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進入最新的一集, 與前幾集不同,隨著輕快的流行音樂,我們來到了...一間酒吧。 我們看到穿著便服的TVA獵人C-20以及Sylvie(也就是洛基的女版變體)閒聊, 此時Sylvie突然問了一句: 「有幾個人在防衛時間守護者?」 我們這才發現事情不對勁,畫面一切換...
基進 女性主義 跨性別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鏡頭背後/12.20 🇬🇧🏳️🌈】
「J.K.羅琳就是討厭跨性別的基進女權?」《哈利波特》系列的知名作家J.K.羅琳(J.K. Rowling),19日因為個人Twitter上的爭議發言,引發了社群網路上的「跨性別者權益」的激烈議論。事件起因於一件司法案件,稅務專家瑪雅(Maya Forstater)因為在公司發表針對跨性別者的批評,因此失去工作機會。
經過訴訟之後,18日法庭宣判瑪雅敗訴,沒想到這個結果引起了J.K.羅琳的關注,並公開力挺瑪雅的立場,進而掀起了輿論大戰。眾多捍衛LGBT權益的社群批評,J.K.羅琳是「排除跨性別者的基進女性主義」(TERF),直指J.K.羅琳看似思想進步,實則是厭惡跨性別又跟不上時代。這起J.K.羅琳的TERF風波到底發生了什麼?
#英國 #JK羅琳 #TERF #跨性別 #排跨基女 #基進女性主義 #女權 #LGBTQ #MayaForstater #仇恨言論 #全球發展中心 #CGD #JKRowling #Twitter
基進 女性主義 跨性別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八卦
【取消文化,是一個紅遍全球的新名詞】
網路世界賦予我們匿名性、無限制的言論自由,左派與右派都能暢所欲言,原本是好事,但礙於人性中的「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使我們很容易只聽得進去跟自己想法比較雷同的人的話語。
同溫層變得越來越厚,人們真心認為自己的觀點最了不起,人人都成為「正義魔人」,開始霸凌另一群非我族類的言論,卻不去思考另一方提的論述,其實也有他們的條理跟邏輯。
無止盡的謾罵越燒越旺,「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因而誕生。
---
請別以為「取消文化」是我自己創造的名詞,今年8月剛結束的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這個詞不斷出現,成為共和黨攻擊民主黨的理由之一。據共和黨所述,取消文化之所以氾濫,民主黨難辭其咎。
先別論取消文化到底跟民主黨有沒有關係,我所知道的是,它的確造就了某種主流的社會趨勢,能足以被當作政黨相互指責的罪狀之一。
於是,我開始研究取消文化到底是什麼。
---
Cancel Culture,指的是名人發表言論不符合主流價值,於是被大眾海量辱罵之餘,順便乾脆逼他噤聲。
起初這種文化只出現在社群網站上,但光批判已經無法滿足那些極端份子,他們開始去找廠商抵制、找唱片或電影公司抗議,要求不准再邀請這個公眾人物。
不管網路或現實世界他們都希望這個藝人「被消失」、「被取消」,一心讓對方完全沒有活路能走。
最早開始探討取消文化的是《紐約時報》的記者 Jonah Engel Bromwich ,他開門見山就分析好萊塢不少藝人「被取消」,舉凡 Taylor Swift 、 Bill Gates、 Gwen Stefani 等人都被 cancel 了,連 Kanye West 都被 cancel 。
他們有的是發文不符主流,有的則爆出爭議「傳聞」,卻都遭到群眾抵制的困境。
---
早期名人們被取消,是他們明顯是犯罪、傷害他人,例如爆出性騷擾醜聞的 Kevin Spacey 和大製片 Harvey Weinstein,這種「被取消」,你能夠說他是罪有應得。
但現在很多名人如 Kanye West 、 JK.Rowling 、 Shania Twain 他們不過只是逆風發文、各自提出想法,卻也遭受到鋪天蓋地的謾罵。
身為黑人的 Kanye West,他公開表示「奴隸制」並沒有不妥,並提出他有脈絡的觀點,事後被大量非裔美國人攻擊;Shania Twain 則表態支持 Trump 續任美國總統,她不光是被罵,更遭網友揚言抵制歌曲。
或許有人說,上面 2 位是他們「失言」,但這又延伸一題,如何定義失言?如何定義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
好,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嚴重,那請容我再繼續舉例吧。
---
電影《亂世佳人》深受取消文化波及,內容被質疑美化蓄奴主義,會給青少年帶來不好的影響,網友逼著 HBO 要下架這部經典文學,HBO 還真的下架了。
但,網友從未想過,電影跟文學本身是一種歷史的紀錄。
藝人羅志祥多P、劈腿醜聞爆發,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逆風發文,憂心周揚青公開爆料的行為會引發「網路公審」的風潮。
後來我們知道,鄧惠文受到謾罵不說,還被其他部落客掀出家底,指出她疑似當小三、未婚懷孕,完全對人不對事了。
Taylor Swift 遭 Kim Kardashian 夫妻以剪輯過的錄音檔,被網友們羞辱。最後儘管真相大白,但她坦言心靈已經受創。
JK.Roling 發文表示,她支持跨性別者、同志跟女性,但她認為跨性別人士無法體會生理女性的身體經驗,舉凡懷孕、月經等等。於是, JK.Roling 被女性主義者群起攻擊。
縱使看完 JK.Roling 的推特論文與舉證,我不贊同,我相信跨性別者也有他們獨特的身體、心理經驗,那也是其他生理男性和女性無法體會的。
但我依然從 JK.Roling 的文章裡,肯定她的治學精神。
實際上,據《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一書提到,女性主義本身分成很多流派,大家長年激辯來、討論去, JK.Roling 不過是屬於比較偏向「基進女性主義」那一派(有人說她是 TERF)
不管怎樣,每個流派都有他們信仰的核心價值。
---
前美國總統 Obama 就明白表示取消文化的嚴重性,即便你不贊同對方的想法,你也要去思考,對方和你一樣有血有肉,哪怕政治、文化觀點與你不同,可是他也跟你一樣愛他的孩子、善待他的朋友。
Obama 說:「如果你在推特上揭露某人的錯誤言行,那只不過是你的自我感覺良好,用你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去評斷別人的所作所為。」
真理,是要越辯越明的,如果一味不准另外一方發言,不給對方「辯」的機會,那所謂民主價值不過就是一場笑話,又有誰能保證你說的論點沒有一絲一毫的瑕疵?
---
那麼,真正言論自由的價值該如何體現?
前陣子過世的美國大法官 RBG,她是自由派代表,但她的摯友 Antonin Gregory Scalia 卻是個標準的保守派,還被稱作是「保守派戰鬥機」。
他們在討論憲法時爭得面紅耳赤,私下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不但一起去泰國度假騎大象、相約觀賞歌劇。
莊子與惠施,想必大家更清楚了,前者道家、後者名家,想法完全不一樣,連爭執橋下的魚到底開不開心,都可以變成一篇「濠梁之辯」的文章,讓後世考生背得要死要活的。
但惠施過世之後,莊子悵然若失,說出:「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惠施死了,我再也沒有辯論的人了,再也沒有講話的人了。
幾個月前,我專訪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她從小就加入辯論社、開始讀哲學,因此體會到:「每一個價值都有信奉的理由,我不相信神,但是我相信『信仰』本身。」
根據個人經歷不同,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信奉的觀點,哪怕聽起來有多麽不可思議,但你不能否決那些人的「經驗」。
左派跟右派,只要能提出合理論述,請給予尊重,創造對話的空間。
面對取消文化的氾濫,希望我們能時刻提醒自己,在遇到想法明顯不同的人,如果溝通到後來就是無共識,那也就「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必要去攻擊或是抵制對方。
做一個正義魔人,一昧噤聲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才是損害言論自由的真諦。
https://www.adaymag.com/2020/09/28/cancel-culture-is-harmful.html
基進 女性主義 跨性別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洛基最新一集!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進入最新的一集,
與前幾集不同,隨著輕快的流行音樂,我們來到了...一間酒吧。
我們看到穿著便服的TVA獵人C-20以及Sylvie(也就是洛基的女版變體)閒聊,
此時Sylvie突然問了一句:
「有幾個人在防衛時間守護者?」
我們這才發現事情不對勁,畫面一切換,看到真正的Sylvie利用魔法侵入C-20的腦袋,
最後終於問出找到時間守護者的方式:TVA總部的金色電梯。
這時再接到上一集的結尾,Sylvie的傳送門原來是直接回到TVA總部,
在爆揍了幾個時間衛士之後,洛基也跟著回到總部。
這時Sylvie還試圖迷惑洛基,想當然耳,徒勞無功。
於是,兩人暫時休戰,前往附近的小鎮尋找能夠重啟時間平板的電源。
不用懷疑,散步時間當然也是更多小倆口吵架的時機
“slow down” to "and don’t call me Variant”
其實這裡有個拍攝巧思,
洛基在此處稱Sylvie為「變體」,因為對於洛基來說,他自己是唯一正版,Sylvie則是山寨,
但是講完這句話之後,鏡頭馬上切到兩人的背面,
洛基穿著的TVA夾克上寫著...
變體。
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洛基,其實都帶著極大的不安全感,
強調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卻沒辦法不透過別人的濾鏡來看待自己。
在我們的洛基指著Sylvie說是變體的同時,
自己卻也是B-15獵人所稱的"cosmic mistake",一個脫軌離開了命運道路的宇宙錯誤
不過,他還沒有意會到的是,做為一個變體並不是件壞事
與其說洛基是個宇宙的錯誤,他更像是宇宙賦予的全新機會。
這裡我得先解釋一下Sylvie到底是什麼人,
但MCU中我們所見到的Sylvie,明顯就是洛基的變體,不是從什麼平行宇宙來的,
那麼,一定有人想問「那為什麼她會從男生變成女生?」
啊...這又可以回到我上一集提過的「跨性別寓言」了,
Sylvie在這裡就與洛基說她從小就成為了一個變體,受到TVA追捕。
所以她很有可能是還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在實驗變形術的時候,
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樣女性的自我認同
當然也就脫離自己在「神聖時間線」的設定,為了維持自己想要的樣貌,從此被TVA追殺。
她在這裡還說
"That’s not my name anymore… I’m Sylvie now”
也更進一步證實這點。
之前也談過幾次,洛基的性別設定是「流動」的,在小說中也說自己無論身為男女都非常自在。
而...容我大膽地說,這就是這個影集用非常輕柔的手法談論性別認同,
畢竟,Sylvie就是在尋求對於自己最真實的故事,
TVA也就代表著不容改變的傳統價值,
一再要求「神聖的時間線不容牴觸」,就像在說「你這樣會造成社會混亂」「我要怎麼教小孩」,
或者是像洛基這樣沒那麼明顯的質疑,覺得她只不過是個改過名子的洛基而已。
“oh so you changed your name, brilliant”
就如社會否定那些突破框架的人為自己創造的新故事。
看來這寓言非常成功,
因為我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那群美國白人肥宅Youtuber憤怒地用同樣的標題和縮圖,
作影片哭喊迪士尼愛政治正確的影片。
(真的是有一整群人都在做這件事,而且訂閱數還不少,千萬不要去找)
兩人走到了一棟小屋前,Sylvie直接把劍掏出來,一腳把門踹開,
卻直接被其中的老婦實質意義上的轟出去,
洛基笑了笑Sylvie的粗魯行為,換他上場,看到房裡的照片,
巧妙變形成為她的丈夫,卻遭到跟Sylvie同樣的下場。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明顯看出,Sylvie雖然是個洛基變體,但是兩人個性相差甚遠,
你甚至可以說她跟一開始的索爾比較相像,魯莽、強硬,沒有洛基的狡詐氣息與優雅詞藻。
就連她手持的大刀跟洛基的匕首也有這樣的對比。
而這應該也跟他們不同的成長背景有關,
像是Sylvie在這集另一個橋段有提到,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了,也沒有什麼母親的回憶,
所以,在她那條時間線之中,她可能反而是比較受寵愛的那個孩子,
被奧丁暗中視為王位繼承人的第一人選,才養成了這種個性。
而她還有提到魔法是自學的,
代表她從小是受到戰士訓練,這點也可以從她跟TVA的打鬥看出來。
由此可推斷,那個時間線也許也出現了一個行徑跟個性跟我們熟知的洛基比較相像的索爾變體
說實在話,我還蠻想看到那個版本的索爾的。
兩人在對話中才得知所有人都已經跑去搭方舟,試圖離開這個星球。
要搭上方舟,就得先上火車,但是就跟所有末日電影演的一樣,
只有最有錢的人才買得到車票。
兩人偽裝成警衛和囚犯蒙混上車。
當然,坐好了之後,又恢復這影集招牌的坐著聊天橋段,
洛基表示自己的魔法是母親,芙麗嘉女王所教的,
他在談到母親的時候,大概是這幾集以來第一次真正軟化,
談到母親,洛基不再能繼續維持自己滿不在乎的面具,
因為芙麗嘉是唯一真正理解他的人,
當然,對於我們的變體洛基來說,他的母親還沒死,
但是在命運的道路上,芙麗嘉的死已經是注定的結果了,
而且還是被洛基自己害死。
在漫威的《洛基》小說之中,芙麗嘉這樣說過: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我知道那種渴求,我知道它並不會消散,只會愈發壯大」
對於洛基來說,他一生幾乎都是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
不斷地向外尋求陽光,卻只看到陰影逐漸蔓延。
奧丁想要一個充滿力量、剛強的兒子,
不注重洛基能言善道的天賦,更是阻止他進一步跟母親學習"女人的"魔法,
因此,洛基的天分,就逐漸轉成一種防禦機制以及詭計,
他不停地惡作劇與謀略,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將他視為異類。
不過,只有母親芙麗嘉能夠看破這個詭計
因為只有她願意拋開這些外來的框架,看見真正的洛基
洛基對於幻術會有如此高度的掌握,其實也反映著其他人看待他,以及他看待自己的態度,
對他來說,他這個人一向都是透過別人的反射呈現在世上,
就像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提出的「鏡中自我」理論,
「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
雖然說這本身並不是壞事,
鏡中自我其實不是一個負面現象,而是每個社會化的人都必經的過程。
但是洛基已經把這個過程如此內化,只能從別人的眼光斷定自己的價值。
在他的大半人生之中,洛基一直不是洛基,
而是索爾的弟弟、奧丁的兒子、勞菲的兒子、薩諾斯的手下,
在到了TVA之後,更看見命運直接指派給他最殘酷的身分:一個反派。
洛基一生注定不是自己故事的英雄。
我們的洛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黑暗世界》洛基所承受的創傷,
但是,透過時間劇院播放的影片,他依然獲得同樣的啟示:
他不能繼續扮演別人為他定義的角色,
因為那位能看見真正洛基的母親,已經走了,
如果他繼續扮演著這位反派,那就真的再沒有人能夠,或是願意理解他了。
“she was the kind of person you’d want to believe in you”
不知不覺之中,兩人就聊到了愛情
當然,做為一個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怎麼能夠不提到愛呢?
自然而然地提到彼此的戀情,
Sylvie談到了他與一個郵差的遠距離戀愛,
該不會是...史丹李?
不是啦,應該只是一個敷衍洛基的故事。
也反問了洛基是不是跟某個公主...或是王子有情愫,
洛基回答"a bit of both actually”。
你以為我提到跟那本洛基小說中與一名地球男人的戀愛史,都只是我又在那邊腦補嗎?
不要太驚訝,身為混沌之神,為什麼要遵守世俗的規則?
進入過場畫面,切回火車後,Sylvie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
此時洛基卻大方地在車廂中央與眾人唱歌,還換回自己原本的衣服。
雖然洛基號稱自己是享樂主義,但是我們從沒看過如此陽光的洛基,
看來這個變體已經愈來愈脫離本體了。
而且,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當然是要慶祝一下的啊!
(去看上一集解析這個象徵)
在唱完之後,洛基豪邁地摔杯子,說:
“Another!”
這當然是在致敬索爾在《雷神索爾》第一集說的”Another!”
回到劇情上,洛基行為引人側目,
最終被車上的警察yeet出車窗,Sylvie也急忙跳車,畢竟時間平板還在洛基身上,
狼狽地起身之後,才發現平板已經壞了。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洛基的騙術,
在《雷神索爾》之中有看過他掏出冰霜巨人的武器,
所以他的東西應該不是藏在跟現實世界實際有接觸的地方,平板照理來說也不會碎裂成那樣,
他有可能只是想要從Sylvie身上得到更多資訊,才這樣騙她。
but hey, that’s just a theory, A TV THEORY
光就預告來看,他們應該是真的被困在這裡啦,只是這個劇讓我變得有點太神經兮兮。
洛基這時靈機一動,想到透過方舟逃命,
但是Sylvie說方舟在神聖時間線上無論如何都會被摧毀。
當然,洛基身為洛基,反答了一句:
“Never had us on it”
於是,兩人就帶著這最後的希望,趕往方舟,試圖劫船。
在路途中,沒錯,又是兩人心靈交談的時間囉~
Sylvie解釋了她心靈控制的原理,
說遇到比較頑強的人的時候,需要動用對方以前的記憶來製造場景,
此時也不經意地提到她得用C-20為TVA工作之前的記憶。
什麼? 在加入TVA以前?
TVA的組織與全體成員不都是時間管理員所憑空變出來的嗎?
洛基當然馬上停下來追問,
這才知道,原來TVA的員工全都是時間罪犯,
被抹除記憶成為拉到總部,而不是被時間守護者憑空創造。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上一集C-20會驚恐地說 "It’s real”
還說"I want to go home”,
當然,她指的家並不是TVA,而是地球,她原本只是個平凡的女子。
基本上,TVA是一個由罪犯兼奴隸掌管、運作的監獄
(Thor Ragnarok Grandmaster slave joke)
同時,這也能解釋Mobius為什麼那麼喜歡水上摩托車了,
他很有可能是來自90年代的加州衝浪男子,喜歡抽大麻,不停地說wow
等一下...這不就是Owen Wilson本人嗎?
所以,我們在第二集看到莫比斯不記得自己留下的水痕,
還有懷疑法官跟其他的分析師交情甚好,
可能都是因為他在辦案的過程不小心想起真正的過去,而再次被抹除記憶。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一切的大陰謀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時間守護者」(如果時間守護者真的存在的話)要用鐵腕統治時間線?
為什麼要抓這麼多人來洗腦、奴化?
除了我上一部影片有提過的推論,
也就是時間守護者可能是因為人們先否決自己的自由意志,
兩手一攤接受命運宰割,才憑空而誕生的勢力以外,
這,當然很有可能跟漫威另一個薩諾斯等級的大反派,征服者康有關。
想想看,征服者康就是在各個時空亂竄,確保自己在唯一的時間線之中統治一切,
而在漫畫中協助他進行邪惡計畫的愛人是誰?
正是Renslayer,也就是這影集之中的法官,只有她號稱見過時間守護者,
而且又剛好坐在長得很像征服者康的雕像底下,
這是不是太明顯一點啦,我需要更困難的一點阿漫威!!
康很有可能就是透過她來維持整個TVA的秩序。
或者其實沒那麼複雜,Renslayer自己本身就是個大反派啦,
還記得在汪達幻視的時後所有人都不覺得阿嘉莎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apcecvTrUM/hqdefault.jpg)
基進 女性主義 跨性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我們都離開了家:全球多元文化趨勢下韓國新移民的離散、追尋與認同」介紹
訪問編輯:林蔚儒
內容簡介:
聆聽離開家的人,述說他們的故事
新移民在陌生的國度即便艱苦也從未放棄夢想,
我們如何能不具同理心呢?
本書透過一位文化人類學者及平權倡議者,
生動刻劃出在韓國的各國移民之生命軌跡、離散家庭,
以及他們跟母國的跨境連結。
這是韓國移民者的溫情書寫,亦具體映現台灣,
一起跟世界向「多元文化的公民意識」邁進。
全球化的多變時代,你我都可能成為離開家的人,
謹記「移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問題」。
在跨國婚姻與商業活動司空見慣的全球化時代,有一群人離開了家,前往異國尋求更好的出路──越南婚姻移民、尼泊爾非法移工、朝鮮族移工、僱用許可制下的蒙古移工、緬甸難民移工──他們來到韓國這個高度資本化的國家尋求一線生機,進入被要求學韓語、融入韓國社會的婚姻體制;從事韓國人不願意做的骯髒(Dirty)、危險(Dangerous)、辛苦(Difficult)的3D產業,只希望讓故鄉的親人過上好日子,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卻得因此承受韓國人異樣的眼光,忍受政治、社會與文化上的忽視和歧視,淪為韓國社會底層沒有名字與臉孔的失語者。
本書作者金賢美教授投身移民研究、田野調查十餘年,親身採訪這些在韓國無法發聲的移民、不見天日的移工,逐一記錄下他們的故事。讓人不禁反思,在高聲疾呼尊重多元文化、促進民族融合的同時,我們是否意識到鋪天蓋地的強勢文化如何掩蓋了少數群體的聲音?是否聽見少數群體的心聲與訴求?由於婚姻或工作而離鄉背井來到陌生國家的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聆聽、理解與認同,而非片面、強硬的對待。從新移民到新住民,從單一同化到多元文化,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趨勢下,但願更多人能聽到他們被掩蓋的聲音。
台灣開放婚姻移民定居,以及東南亞籍勞動工作者來台,已經長達三十年。我們必須傾聽移民的話語,共同打造有助於社會融合的「理解環境」,才有機會穿越性別、階級與國族的界線,讓離開家的人得到尊重與自由,實踐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作者簡介:金賢美(김현미)
首爾大學英語教育系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文化人類學系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關心的議題為「伴隨全球化而來的人類、資本以及文化的移動 」。2003年開始致力於韓國國內新住民的研究,十多年來研究了韓國的外籍配偶、經濟性移民、朝鮮族同胞、無證移工、難民等,多元化韓國社會裡的少數者生活與經驗。
傾向於以文化研究者的身分介入移民生活的實踐性研究方法,偶爾也會給予政府政策上的建言,目前擔任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外國人人權專門諮詢委員,同時也是移住女性人權會的會員。
其他著書有《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翻譯:跨越性別、人種、階級的界線》(2005),合著有《親密的敵人:新自由主義如何成為日常》(2010)、《我們都是陌生人:為了共存的多元文化》(2013)等。(以上書名均為暫譯)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gl5EwLPzB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