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心,通常是使用正面語言與肯定。不斷使用負面語言,通常是打擊孩子的信心,擴大我們對缺點與弱勢的關注,又破壞關係。很多人以為有能力將人罵醒,但是通常把人罵倒的機會比較高。
【撰文/曾鈺庭】
如果聽到孩子智商只有72時,很多人心裡可能愁苦著:「天啊,這樣的孩子我該怎麼辦?」但前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盧蘇偉,運用肉麻教養法,深信「相信」的力量與21次練習的魔力,讓智力測驗只有72的兒子盧蘇士,一路讀建中、上大學、進研究所,目前還是博士班的準候選人。
盧蘇士當年因為無法適應小學生活,被帶去做智力測驗,結果他的智商只有「72」,得知這樣的結果,盧太太很難接受、放聲大哭,但盧蘇偉信心滿滿地安慰太太:「只要用對方法,天下沒有學不會的事!」因為他當年也是因為找對方法,從此一路順遂,考試總是保持前三名。
70分的智商 不一樣的天才
盧蘇偉八歲時得了腦膜炎,傷到腦部,直到小學五年級時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因為總是記不住基本國字,沒念過書的母親當時為了讓他能夠分辨「馬、鳥」「常、裳」,就用歌仔戲的道具自創一套認字法,「馬的脖子上有鬃毛,鳥嘴是尖的,所以頭上有一撇」「常是做官的要經常戴著筆直的方巾,裳是當官的要穿很多衣服」才讓他記住這幾個字。
為了爭一口氣,盧蘇偉每天努力讀書仍不得法,他國中讀了四年,其中有三年是在啟智班度過,勉強考進高職,大學聯考準備七年,考了五次,中間還去當兵,最後因退伍軍人加分的優待,才讓他考進警察大學。
直到大二那年遇到心理系主任馬傳鎮教授,才讓盧蘇偉的人生撥雲見日。由於盧蘇偉在課堂上做了很多心理測驗、智力測驗,結果與他在國中時測的一樣,智商只有70分,讓馬教授不諒解,「如果是這樣的智力怎可能進大學?一定是你不認真。」在聽過他坎坷的求學過程後,馬教授覺得不可思議,也引發研究興趣。最後使用蘇明尼加多項人格智力測驗評量表,經過層層分析後發現,「盧蘇偉,你不是白痴!而是不一樣的天才,因為你的天才沒被發現!」原來他的學習能力評量偏低,但在組織、分析、整合能力的項目分數偏高,尤其創意思考、延伸性思考能力表現特別好,恩師要他善用這樣的優勢能力,不要再用別人的方法讀書,改用自己的方法,果然從大二下學期開始,他的成績總是保持前三名。
把字拆成故事講 解決閱讀障礙
「如果孩子表現一直不如你的期待,不妨做一下智力測驗,找出孩子的優勢能力,用對方法讀書,就能事半功倍。」盧蘇偉建議,但如果只想知道智商高低而測驗,那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由於有了自己切身的經驗,讓盧蘇偉對兒子深具信心。上學不久,盧蘇士出現閱讀障礙,最後盧蘇偉發現用「字」說故事的方式,例如「孝,就是有個土包子打了兒子一下」,學會這個方法後,盧蘇士就自己發展看字說故事的能力。「教,就是土包子打兒子後,有人在旁拍手叫好。」盧蘇偉坦言,有時看到太太抓狂的場面,他便會出面用他的方法讓兒子了解難題所在。
給孩子信心 不要「預告失敗」
盧蘇偉發現,「教養出問題其實與預告失敗有關。」如果一直指摘孩子笨,嫌孩子能力太差,孩子哪來的信心?根據他的經驗,爸媽要先了解孩子的目標,與孩子共同找方法、甚至一同完成,當孩子因為目標明確,而改變態度後,一切也就跟著轉變。他建議家長要盡早讓孩子找出人生的目標、存在的價值,孩子就會自動去做,父母只要站在支持者角度。
二○○五年盧蘇士小學畢業前夕,盧蘇偉想送一份特別的畢業禮物,最後盧蘇士決定要騎單車環島。「自從做完這個決定後,我那不會騎車的兒子,自己每天在公園練習。」幾天後父子兩人展開旅程,出發第一天就發生一連串事故,下大雨、半路被狗咬、爆胎等一籮筐衰事,到後來甚至單車被偷等離譜的事都發生過,這段艱辛環島過程,盧蘇士全都寫在日記裡,沒有抱怨,只有感恩,他的日記還以《陪你去環島》出版,這項創舉讓一個成績很差的孩子,得到全校師生按讚的回應,這讓盧蘇士對未來更是充滿信心。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
基本人格量表測驗 在 Facebook 八卦
「你有亞斯的特質,這會讓你在治療工作上有一些限制,但另外一方面,也會讓你在某些部分比較有創造力。」某一次結束督導之後,他跟我說,我心裡面真是百感交集。
在前陣子很紅的影集 #我是遺物整理師 當中的主角 #韓可魯 ,也是亞斯確診的「患者」(此「病名」後來已經移除)**,他每句話最後面都會接上一個「斯密達」(雖然我看到最後還是不知道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在某些人眼裡,他非常奇怪,焦慮的時候會不斷唸一些海洋生物的種類和部位、有些時候甚至會拿頭去撞牆壁、一眼就能夠記下所有的數字和東西、執行任何動作的時候嘴巴要碎碎念等等,可是當他善用他的特質在恰當的地方,反而能夠有很好的結果。所以或許你可以說他是「患者」,也可以說他有屬於他獨特的「寶藏」。
我想一想,既然我有亞斯特質,就會相對來說比較相信數字,可是做完這個測驗之後,很意外比我想像當中的分數還要低一些(你可以玩玩看自己有沒有大於32分)。或許這些年來被治療和工作上面的學習,也改變了我許多。
根據我粗淺的了解(如果有錯請不吝指正我),亞斯雖然是一種疾病診斷,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亞斯特質」,而是一個光譜,可以分成這個特質較高的,以及這個特質比較低的人,至於有沒有到「病症」的程度,不能夠單靠這個量表來確定,還需要加上其他的種種因素來判斷。換句話說,在這個測驗當中如果你得到滿分50分,也不代表你真的是亞斯柏格症的患者,只是代表你對於某一些細節、某一些東西特別在意跟執著,如果你需要明確的診斷,可能還是求助身心科醫師比較好。
你可能會問說,如果我的得分很高,那我還有救嗎?除了這個測驗本身有它的限制之外,老實說,在做這個測驗的時候我還有一種感覺:以前的我跟現在的我好像有點不一樣。包含對人際的敏感度,察言觀色、語言相處的感覺等等,似乎在學習諮商之後,我變成一個「比較社會化的亞斯特質的人」,比方說「我很難察言觀色」這一個題目,對以前的我來說是「絕對同意」(小時候我媽都說我是一個不會察言觀色的小孩),但透過一些課程的訓練,我慢慢「知道」,兩隻手放在前面交叉可能是防衛、用手托著下巴,或許代表專注聆聽,眼神接觸,可能表示這個人願意跟你談到他的心情,而眼睛看著地上,或許他正在逃避某些東西、逃避互動等等——這些「很基本的人際互動法則」我原本都不知道,是透過訓練之後慢慢知道的(能不能感覺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從這個角度看來,雖然花了很多學費還沒畢業,但也算是值回票價的!(感謝一直以來沒有放棄我的朋友跟老師們XD)
換言之,你可能因為經歷了一些學習或者是調整,你身上的某些特質、有些部分是可以改變的(這句話的背面,就是有些部分是無法改變的)。重點不是你改變了多少,而是你有沒有辦法展現出你比較擅長的那一個部分,把它當成你生命的翅膀,陪你飛向更遠的地方。而那些你不擅長的部分,一方面要感謝陪在你身邊的友人*(例如劇中的 #尹樹木 ),一方面也要謝謝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方式,活出你生命的色彩。
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論是不是亞斯都一樣。一直看著自己陰暗的部分,只會越陷越深;嘗試用你擅長的地方,把你的人生點亮,你會發現,當你活出真正的自己,雖然身邊的人不一定會喜歡你,但至少,你會變得比較自在一點,而這個一點點,就像是海洋上面的燈塔,讓你在迷惘當中慢慢長大,安頓下來,不再害怕。
#這裡做測驗 Re-lab
#亞斯伯格成人量表
https://relab.cc/baron-cohen/
——
*如果你是亞斯特質的人,當你發現自己有些部分和別人格格不入,別人覺得你很奇怪的時候,請先不要先入為主的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這可能是症狀或者是你的特色本身,可以改變很好,不能改變也沒關係,畢竟這可能跟大腦的一些結構有關;如果你是亞斯特質的人的朋友或是伴侶,可能會面臨所謂的的 #卡珊德拉症候群 ,你在一種壓力和痛苦當中,但別人卻看不出來,甚至認為「有問題的人是你」。關於這個症候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這個詞的意思,應該可以找到一些因應與相處的方法。
** 感謝讀者的留言補充:根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最新定義,取消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放到自閉症類群(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分類當中,留言的部分有一些討論,大家可以參考。
基本人格量表測驗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八卦
【心理師的真心話:網路測驗的準確度】
最近在好友們的FB上看到這個測驗瘋狂出現,
於是忍不住也點進去看了一下XD
測完之後,發現自己似乎是很普通的67分....
不過因為沒有看書的內容,不清楚幾分才算高敏感族。
回到比較嚴肅一點的話題上,
在心理專業的領域中,這類的測驗,叫「自我陳述量表」,
意思是透過填答者的主觀陳述,
設法收集到一些相關資料後,再進行特質或能力的歸類,
這類測驗的準確度,往往受到許多因素干擾,
例如體力、心情、天氣、環境等變化而影響,
這部分在這個網路測驗中也有簡單提到,
不過從專業角度來檢視心理測驗,
這些網路上流傳的「心理測驗」,
往往還有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份測驗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
在專業領域中真正會被使用的測驗,
往往需要經過反覆測試、修正,並經過統計分析,
才會製作成可使用的版本,
這是因為專業的心理測驗,往往有其特定的需要,
例如瞭解生涯興趣、人格特質等等,
同時會被應用在諮商晤談或治療的過程裡,
如果測驗本身有太大的問題,
就會造成接受測試者很大的身心傷害,
而這將會違反專業倫理~
所以真正專業的測驗,基本上不會出現在網路上,
而會透過特定的出版社販賣,
購買者也需要提供專業訓練背景的證明後,
才能取得使用測驗的資格!
不過,許多人會點選這類測驗,
大概心情跟我有點相似:「想知道自己是哪類人」,
將自己或他人分類,是人們本來就有的心理現象,
透過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對現有生活感到安心,
許多時候,這些網路測驗真正發揮的作用,
大概就是充當生活中的棉花糖,
讓我們可以在苦悶的生活裡,獲得一些安慰跟動力吧~
所以你是屬於高敏感一族嗎?
無論測驗結果如何,別太當真或許比較好喔XD
基本人格量表測驗 在 基本人格量表簡介(B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簡稱BPI) 的相關結果
本量表經考驗後,信效度考驗皆頗為理想。詳細資料請參考指導手冊。 3. 測驗用途:. (1) 描述一般常人及異常者的行為症候;. (2) 醫療診所與諮商中心的人格評量與診斷、 ... ... <看更多>
基本人格量表測驗 在 人格測驗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的相關結果
測驗類別 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指導手冊(份數) 題本(份...
人格測驗 貝克憂鬱量表 中國行為科學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0 7 400
人格測驗 貝克焦慮量表 中國行為科學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0 3 100
人格測驗 貝克自殺意念量表 中國行為科學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0 1 27 ... <看更多>
基本人格量表測驗 在 基本人格量表(BPI)(B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 心理出版社 的相關結果
測驗 功能介紹, 1. 適用國中至成人之輔導工作,了解個人之人格特質。 2. 職場中適用於人事職位篩檢。 3. 用於醫療診所與諮商中心的人格評量與診斷。 測驗內容介紹, 此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