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活動已經截止!
很高興與三采文化合作這次的 #漫畫大英百科 促銷活動。
過去幾天,我們全家做了直播和圖文分享,
三采也提供了市面上最優惠的66折免運費專案,
而活動已經畫上句點了!
一整套50冊的《漫畫大英百科》
原價 $21000 折扣後—> $13850 = 市面上最低價
而且是直接與三采官方採購,品質保證。
不少朋友問:是否有其他語言?
A:這套是大英百科獨家授權給韓國出版社,
製作漫畫兒童版的大英百科,因此尚未有英文版。
請多支持高品質的繁中版本囉!
另外也有朋友問:可以分別系列購買嗎?
A:可以!所以今天給大家拍下其中的每個系列,
以及一兩張內文圖片,
希望能讓各位家長們能做更好的決定。
基本上,漫畫大英百科的編排可以按照年齡來看,
綠色的「生物地科」是基本盤,冊數最多,
但內容比較適合小學中年級。
藍色的「物理化學」、紅色的「人體醫學」
還有「科技」系列,適合中高年級,
而「文明文化、藝術、歷史、地理」對應到國中科目,
最後「宗教、社會科學」系列可以說是國高中、
甚至大學都適合,是很難得的概論整理,
讓你快速理解一個知識領域的輪廓。
我自己是建議:趁著折扣先買下整套,最划得來。
讓各種多元知識議題出現在孩子身邊,
誰知道?說不定他們之前毫無興趣的題目,
過了兩年卻變成最愛!
好奇會隨著年齡改變,而這套《漫畫大英百科》,
讓我們全家每個年齡都有所學習,寓教於樂。
看完這50冊(而我相信多半的讀者都能在一年內看完),
你真的能成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學人!
這次的活動已經截止囉!
恭喜有搶到最後折扣的朋友們,
祝你們全家有個開心閱讀的經驗!
#漫畫大英百科
#三采文化
#千川二寶
地科科目英文 在 魚魚*Sakana Facebook 八卦
【カル愛】
有一天,奧田同學很興奮地跟我說:「業君,我昨天發現了一個紅色結晶體很像你的髮色呢。」
「嘿—是甚麼呢」我好奇地發問。
「把亞鐵氰化鉀溶液用氯氣氧化的話,會變成亮紅色的晶體,心裡馬上就冒出:『哇!是業君』我問了殺老師,殺老師說那是鐵氰化鉀呢!俗名也好像業君的名字!叫赤......」奧田同學一下子像機關槍一樣一口氣說完了這段話。
我當然知道她在說甚麼,「赤血鹽對吧?」
「對對!業君果然甚麼都知道呢!赤羽業,赤血鹽,化學真的好有趣!!」
「平常總是很安靜,奧田同學講起化學特別有興致呢。」對於這樣的奧田,我心裡開始想捉弄她。
「摁!因為我最喜歡化學了!」奧田同學一臉很滿足的說著。
「嘿—那不喜歡我嗎?」
「喜歡呀!最喜歡了!」
「那我們要不要交……」
「還有渚君、小楓、杉野同學、神崎同學…,E班的同學都很親切我很喜歡!」
「……天然呆真恐怖。」看來我的惡作劇失敗了。
奧田同學卻用那無害的眼神看著我:「摁?業君,你剛剛在呢喃甚麼?」
嘛—睡覺吧。
「業君的髮色真的好像赤血鹽啊 ♥」
----------------------------------------------------
[我的二三事]
小小的一篇創作,希望大家喜歡
高三的時候,赤血鹽跟黃血鹽的化學反應是總是背不起來
當然現在也是 ((廢
只是突然想到 它是紅色結晶體 所以就拿來發揮了
其實我跟奧田一樣
是個理科女子 文科如廢物一般((
數學>化學>生物>物理>國文>英文>公民>地科>地理>歷史
突然很敬佩高中的我 根本是天才 甚麼都會
但有時候真的喜歡的科目≠擅長的科目
現在大學卻是學日文
回頭想想 不知道這些年在拚些甚麼
如果有時間的話 希望能玩一些微積分
看到數字跟邏輯 還是會引起我的好奇心。
WC〃http://worldcosplay.net/photo/5440077
PHOTO〃大衛‧ko‧魯蛋
奧田愛美〃阿蛋 たまごちゃん
地科科目英文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八卦
感謝熱情認真的李學長,
今天要來介紹「建中科學班」!
————————————————————
科學班考試三月多就考了,獨立招生。
📍考進科學班有什麼優點?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老師還會同時兼任你的專題研究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普通班要7%或是老師推薦)。
數理科目進度高二就上完,要在高三去台大修課(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四選一)。高二下須通過資格考試方能第三年取得台大修課資格,沒考過者你會拿不到科學班認證證明文件,但是不會強制將你轉班。
📍 科學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老師比較少管必選修,以主題式教學為主。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只要你有努力老師一定看得出來分數給的算高。文科被當在科學班會更常發生,因為我們甄選就是數理跟一階不太難的語文考試。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注意,那是會考前),要怎麼準備考試?
🔆 初試:
語文:不用太擔心,英文國文都在會考範圍,然後T分數差距也不大。
考古題以及其相似題型有公開,建議練完,才有考過初試的機會。
同樣地,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最後T分數大概會落在60上下,在總體人數上大約是60/350。
科學班數學考試絕大多數題都可以國中解法,但多半想不太到。不會寫不要太沮喪,其他人大部分也不會寫。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一些高中好用的單元如三角函數,能在你想不出那些超難解法時提供一個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出來的方法。
自然科會參雜一些高中觀念,但是不太會影響到解題,計算方面則多半是國中公式在高中的延伸。可以針對考古題去對對應的高中章節進行延伸閱讀在考試時比較不會那麼慌。
🔆 複試(實驗&證明):
數學佔複試4成,數學會是好幾大題每題帶六七小題的形式,其中每題的前段基本上通過初試的人都做得出來,建議每題都先做完前幾小題,卡在一大題很久會造成大量的分數損失。建中沒有公布複試題目,但外縣市學校好像有,可以去找找,但難度低於建中。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較難的高二高三題型最難到達物理奧林匹亞初複試水平,運動學和力學佔大宗,物奧初選該部份可以在高中範圍念完後練習一下。光學和熱學出現了國中為提供的公式請先自行預習,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且量也很多(四十幾頁),有英文文章的閱測,比起其他題這類題目只要英文能力強一點就能做了。其他題目需要高中大量觀念,而且有些觀念是常常連高中生都忽視的(像溶解)。
🔆 實驗的部分:
兩科都是以高中實驗改編而來,會有線索提供你研究步驟以及計算,在討論的部分最好能去閱讀一些高中的實驗手冊,了解格式以及重點句的寫法,不要玩器材,會被扣分,打破也會(手殘者在此)。數據做出來差強人意也要放然後再想辦法解釋,你如果捏造數據老師一定會發現,你的成績就不會太高。有些討論不會需要作完實驗,實驗做不出來趕緊寫那裡搶分!!
複試的實驗技巧很多難以以國中的能力去填補,如果有這個規劃,可以在初試後詢問你的國中理化老師是否有機會讓你在課餘時間自主訓練高中實驗。(我的國中老師蠻支持的)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生物高機率動植物器官、滲透壓、細胞觀察。做好這三類的實驗考過機率較大。地科由於內容不多,推薦讀完高中內容,才能節省做題組前要看大量資料才能解決的窘境。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考上者你們跟數資班對比的優勢就在四月到七月了,趕緊選一科專心拼競賽。在開學後你們可以跟數資班拉開一段距離(但在一、兩年後就沒了QQ)
✅專題研究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六科可以選,與你的競賽能力無關,建議去台大或中研院找個指導教授,他能帶給你大量的收穫。
專題研究高一下開始分組,高二上10月有國際科展初審,進度快者可以直接拼這個
高二下三月會有校內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台北市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全國科展,最後還是會回到台灣國際科展,台灣國際科展的目的就是篩選出一批國手前往美國比ISEF選上國手至少可以推薦本科系,得幾等獎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以及各科奧林匹亞,能力競賽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限四選二初試,到了校隊培訓時資訊以外科目限選一科成為校隊。
然後有時候比競賽還是會吃天賦的,吃天賦的大小由左至右遞減大概是
數學>資訊>物理>化學>生物
但同樣也有人全部都行然後被迫上述能競四選二
最終能力競賽與奧林匹亞都會匯流到選訓營,然後決選營,而選訓營前半會推薦個本科系,成為國手後得金銀銅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科學班保送推薦人數僅佔三分之一,其餘的人最終還是會回流到學測指考。如果當初文科很爛考進來,沒拼到保送或推薦及特殊選才者很吃虧。可能會因此落入一些較差的志願。申請時如果有一個某科選訓營,加分會很賺。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這可以推廣到專題研究的部分,如果你對計畫裡的指導教授的研究主題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毛遂自薦,指導教授get!
✅科學班的同儕實力很強大,有數物化生地免修的人、各科的奧林匹亞決選者與國手,跟他們一同考試時不要壓力太大。也因為這樣你永遠有奮鬥的目標,以及能幫你在課業跟競賽都走得更遠的人。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他們認真拚數理科學
#但也沒偏廢英文的學習喔
#台大明明高手輩出
地科科目英文 在 [心得] 外特英文組心得 - PTT評價 的八卦
感謝之前板上學長姐的分享,本人有幸錄取去年外特英文一,在此提供我準備兩年多來的心得跟各科準備方式,本文會先著重在重點科目(國關、外交史、國 ... ... <看更多>
地科科目英文 在 [心得] 110年土木地特三等上榜心得(在職四個月)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代PO)
一、背景
中字輩土木系畢業,營造廠工作10多年(皆為公共工程),有孩子後住在外縣市每天開車來
回通勤2.5HR(1趟約1HR),為兼顧家庭照顧二個未滿5歲小孩,加上考選部第一次在家中附
近設考場,在另一伴強烈要求下報考,7月底開始準備在職4個多月考取。
二、110地方特考三等考試成績及格
國文 56
法學知識與英文 46
靜力學與材料力學 98
營建管理與土木施工學 52
平面測量與施工測量 72
鋼筋混凝土學與設計 70
結構學 41
土壤力學與基礎工程學 43
總成績60.33 (及格標準50.00)
三、準備方法
因為7月底才開始準備,過去沒有國考經驗,營造廠工作繁忙(有待過的人會知道XD),早
上6點半出門,下班到家最快7點半,下班還需開檢討會議,有時加班或灌漿甚至到半夜,
每月假日至少1~2週需監工值班,能看書的時間實在不多。
也因疫情關係及在職考生時間不易配合,補習勢必會壓縮看書時間,在總總考量下,抱持
著志在參加,全力以赴的精神,決定購買書籍自讀,且採用KobeININDer筆記及考古題(無
YA配,參考已上榜者建議,當然筆記是濃縮的沒辦法全部命中,但至少7成都在筆記內,
80%20%原則,沒時間的情況下掌握住80%重點,剩下20%就放過去,沒時間的人可以找尋下
適合自己版本的筆記),並下載近5年土木考古題(高普考及各類特考)。
在時間壓力下靠筆記及考古題去重新熟悉算是較有效率的方式,若遇到不懂的章節或公式
時,YT上也有很多相關的資源。
四、時間分配
國營和地方特考一起準備,主要分兩階段,7月底至11月初先準備國營考科(土壤力學、基
礎工程學、鋼筋混泥土學、靜力及材料力學),11月初至12月準備地方特考未讀科目(測量
學、結構學、營建管理)
(7月底-8月)
看懂專業科目筆記,不足部分翻閱專書理解,之後將筆記及專書擺一旁,考古題無法理解
或觀念錯誤,再由筆記及書去找答案。
(9月-10月中)
狂看5年內考古題,先看得懂題目解答後,嘗試自己練習答題,不會步驟在看答案,並作
記號區分難易,有助之後再回過來練習,最後每次抽1-2題練習,全部擋住看會解幾成,
解1HR才1題是正常的,多抽幾次不同題目到考前至少練過3成題目,其餘類似題就用看的
,缺點是上考場很卡解不出來;另外太過艱澀的題目放過或是先看過答案,多練題後,回
頭在看會發現點解開後就融會貫通。發現基本題一錯在錯,就是不熟悉公式,只能重看筆
記加深印象。
(10月中-11月初國營考前)
最後將筆記重看複習一次,並將考古題抄成自己的題庫筆記,方便考前快速瀏覽。
國營是直上考場練筆兼考試,深刻體認到答題速度過慢題目未解完、公式背不熟等問題,
並作為地特看書的修正檢討。
(11月國營考後-地特考前)
只剩1個月,分配好未讀3個科目後,平日晚上看測量或結構,睡前看營建管理考古題,假
日全天加入之前的科目複習。
五、作息分配
(平日晚上)
看書2~3HR,回家會小睡0.5~1HR,開始看書後有時多少會打瞌睡,只求自己盡力完成讀書
進度,若狀況不佳就先去睡覺。
(假日)
分早中晚各看1科每次3HR,並補齊平日未完的進度,傍晚4點到7點會陪伴孩子外出放電。
在緊湊的時間下,每天睡不到6HR,下班後會在路上休息片刻,因後期下班開車常精神不
濟往道路旁擦撞或開過頭上錯交流道,1HR左右車程開到2HR多小時才回到家。
六、各科準備方式
<國文><法學知識與英文>
國文作文常與實事有關,平常多閱讀報章雜誌,今年考題與疫情有關,還算好發揮。公文
格式於考試前練習一下即可(未來公文可能會廢除),法學知識靠運氣,英文靠老本。
<靜力學與材料力學>
地特靜力學考題偏易,主要考基本公式如慣性矩、柏松比、應力應變關係、應變能。
<鋼筋混凝土學與設計>
梁、柱、箍筋及耐震型本題型,有提供公式但需判斷後採用正確的公式才會得到正確答案
,個人經驗是選用錯誤的公式仍會部分給分。
<土壤力學與基礎工程學>
土壤滲透、壓密沉陷、剪力強度及承載力等基本關念,及施國欽的大地工程學(一)(二)後
面附錄名詞解釋及重要公式整理,考試也有提供公式,但難保每次都有提供,重要公式還
是背一下比較安心。這科仍是選到錯誤的公式但有部分給分,因此,遇到不會的把自己會
的寫上不要空白,多少會給分。
<營建管理與土木施工學>
營建管理與土木施工學的範圍廣不易準備,但這科有背就有分,投資報酬率高,要求自己
每天睡前至少看30分考古題,看不懂的重複看,加上營造廠工作經驗多少有些幫助,遇到
不會的題目也要儘量發揮,有寫就有筆墨分數。
<平面測量與施工測量>
誤差傳播、水準測量、衛星定位測量等基本題型,考古題多練即可拿到分數。
<結構學>
手上剛好有歐陽解說結構學,看基本觀念和重要題型。主要針對穩定靜定分析、傾角變位
法、彎矩分配法、影響線和共軛梁法部分題型去練習,是全部科目最弱1科完全看太不懂
,到考試當天早上還在惡補,好險地特有把握基本題判斷結構靜定及剪力彎矩圖不致0分
,考題解不出來,但傾角變位法、彎矩分配法都有寫出公式將數字帶入,答案錯誤有部分
給分拿到分數。
七、總結
筆記及考古題,看完一遍再看一遍,看個3~5遍後,解答蓋起來自己算算看,很多公式重
覆出現,看到後面會很熟悉,但實際在一張白紙上作答才發現公式背不完整,或是相似的
公式混淆,多項或漏項等,所以實際操作很重要。
熟讀(理解)→抄寫(加強記憶)→自己動筆解題(確保考試能解得出來),計算題和名詞解釋
都可用這個方法。
八、勉勵的話
今年是自己的不惑之年,不喜歡看書畢業後就沒碰過書,因家庭因素而轉換跑道(雖然現在
才進入太晚了),但每個人的情形不同,目標也不一樣,相信我可以各位也能做得到,過
程真的很累,由於在職有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另一半不會放過我的XD),一分耕耘一
分收獲是不變的道理,有努力就會有改變,祝各位都能考取游上岸。由國考版獲得的太多
,土木類科心得較少,希望能拋磚引玉分享,有問題可站內信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80.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648890120.A.95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