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觀測到暖化的整體趨勢十分明顯,專家說,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海平面急速上升 沿海人口稠密國家恐釀成災難】
{內文}
大面積融化的冰層,不斷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內陸延伸,這個號稱世上最冷的地方,近來正隨全球暖化而加速消失,根據最新研究報告稱,南極當下每年融掉的冰,已是40年前的6倍以上,少說252億噸,科學家並透過雷達和雷射鐳射,測量冰層厚度,觀察冰的移動消長,動畫模擬出冰在南極大陸上的流動狀態,推測出南極每天融掉的冰,遠超越美國紐約一日用水的量。
(William Brangham/ PBS記者VS. Joseph Macgregor/美國太空總署冰川學家)
幫我解釋一下這是什麼意思,252億噸,每億噸就是十億公噸冰,當你做數學計算時,得到的結果就是,南極冰層正以每秒超過三個半游泳池的速度消失,你是說每秒鐘三個奧運規格游泳池的冰,正在從南極洲消失,是的,如果你用一年來平均考慮
這是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之一,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尤其是南極大陸西北角裂開的半島,一個由烏克蘭政府主導的氣象站,擁有南極大陸最長期的溫度記錄,裡頭清楚載明,南極大陸雖然在不同時間點,迅速暖化又快速冷卻,但暖化的整體趨勢仍十分明顯。
(Oleksandr Poluden/氣象科學家)
您會注意到氣溫不會一直增加,因為每年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然而無庸置疑的是,大約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很清楚的,南極部分地區似乎越來越不穩定,並且融冰比我們預期的速度要快多了
奧本海默是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全球著名的氣象專家,他說 使海平面上升的極地融冰,只會基於兩個理由,其一是溫暖的大氣使海洋變暖,溫暖的海水自然會膨脹升高,再來就是暖化的大氣,融化了世界各地的冰和冰川,向海洋注入了新的水源。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所以最終,如果我們失去了所有容易受到幾度升溫影響的冰,海平面的上升將會非常非常大
一份聯合國最新報告預測,如果我們持續以目前速度,繼續燃燒石油 天然氣和煤炭,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英尺(約30公分),且越來越多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我們已經在大氣層中, 累積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暖化的威脅其實是被嚴重低估,像是長期駐紮南極大陸進行觀測工作的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艾斯倫就明白指出,南極大陸西部的兩大冰川,已達瀕臨崩壞的臨界點。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研究這兩大冰川的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已經變得足夠不穩定,我們已經無法恢復
奧本海默估計,只要當前南極任何一片冰山融化入海,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就將是聯合國預測的五倍以上。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目前的估計是,如果Thwaites冰川完全融化入海,最終海平面會上升約五英尺,在我們身邊的一些最大都市,諸如紐約 波士頓 邁阿密,那裏都有很多開發項目, 房屋 建築 基礎建設,像是道路都非常接近海平面,你要如何保護那些,孟加拉該如何自保,它有數百英里的海岸線,在海平面上的當然沒問題,但你無法建造一堵牆來保護整個海岸,實際上我們真的是束手無策,數百萬人將被迫搬家,對 孟加拉有1億5千萬人,其中可能有幾百萬人不得不搬回來,在這樣一個人口稠密的國家裡,他們又能去哪裡,當人們試圖進入印度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衝突,人們試圖這樣做的時候就被殺了,試想當你有幾百萬人突然試圖移動時,又會發生什麼事,這絕不會是一幅宜人的景象
威脅已近在咫尺,專家分析稱,南極冰川加速融冰的部分原因,是它們失去了一些重要保護,許多冰川來自所謂冰架 巨大的冰台,有些像美國德州一樣寬 數百層樓高,它們在海洋上形成,幫助更大的冰川固定在陸地上,不讓它滑入大海。
(Robin Bell/美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冰架非常重要,他們基本上就像酒吧裡的保鑣,門上的鎖一樣,防止冰流入海洋
但隨著全球暖化情形逐漸惡化,南極大陸的主要冰架也開始崩解,2002年,相當於羅德島大小的拉森B冰架就完全解體成數百個碎片,且一如專家預測,拉森B原本鎖在陸地上的冰川,已開始向海洋加速分離,就在兩年前,更大的拉森C冰架,也出現了數英里長的裂縫,預計布倫特冰架很快就會和陸地斷開,屆時將釋放出相當於曼哈頓兩倍大的冰山。
(PBS記者)
你可以看到在我身後那片巨大的冰川一直連接著這些山峰,直到巨大的西南極冰蓋,所有這些冰與雪都包含了地球過去氣候的非凡歷史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它就像一台錄音機,一台10000英尺的錄音機,科學家們已經盡可能地將冰芯鑽入冰層中,分析這些冰層
為了還原南極冰原歷史,以英國為首的考察團隊近期展開了鑽探工作,他們用最先進的儀器,鑽入2千英尺以下的冰蓋,拉出這些冰芯。
(Robert Mulvaney/英國南極考察團冰川學者)
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回復上一個冰川週期的氣候記錄,也就是120000到140000年前,藉以瞭解我們的氣候在未來一百年左右的變化,就像我們,就像氣候不斷回應大氣中增加的二氧化碳
結果發現,即便是1萬2千年前,只要大氣升溫攝氏兩度,海平面可能就會升高六到九公尺,如今南極冰層若全數融化,全球海平面恐將升高近60公尺。暖化,一個人類始終不願面對的真相,卻也是最難逃避的命運,解方已變得刻不容緩,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和921說再見 #Yahoo奇摩新聞 《再見,921》時間繼續,與Yahoo奇摩新聞團隊一起將傷痛療癒。 👉回到那天,她想對媽媽說:不要下樓 → http://bit.ly/2lERdrD 👉1999/9/21 最溫暖的聲音 → http://bit.ly/2kuxFWW 👉每家必備!「緊急避難...
地球 暖 化 週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新加坡聯合早報》12/7(東大寺主播)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中國願考慮重開美駐成都總領館】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說,如果美國對華展現出善意和誠意,中國願意考慮重開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在今年美中雙方互相指控間諜活動時互撤休士頓和成都領事館。
崔天凱說,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是回應美國的行為,「如果美國政府願意逆轉這一進程,我們願意考慮」,並認為要使兩國關係重回正軌,實現真正改善,雙方都必須表現出善意和誠意。
崔天凱說:「我不認為中國應該做一些事情來取悅任何人。我們始終主張與美國保持健康良好的關係,從來不主動採取挑釁行動,但必須捍衛自己的利益,必須做出回應。以善意對善意,以誠意對誠意。」
中國釋放對中美關係善意信號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sino-us/story20201207-110671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學者:拜登主政後中美只能逐漸去冰無法迅速回暖】中國學者預判,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入主白宮後,中美關係將迎來短暫緩和期,可能持續一年至一年半。不過,學者悲觀認為,中美關係風寒入骨,只能逐漸去冰,無法急於求成,尋求迅速回暖。
*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6日)發推文稱,他的律師朱利安尼確診冠病。
川普:律師朱利安尼確診冠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07-110680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近日有一對夫婦被驗出對冠狀病毒呈陽性反應後,竟拒絕隔離,更帶同4歲兒子硬闖機場,由加州舊金山飛抵夏威夷,機程長達五小時,之後因涉嫌危害他人安全被捕。
染疫夫婦帶四歲兒闖機場 坐五小時飛機後被捕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07-110692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智利大學全國地震中心周日(6日)公告智利北部地區當天下午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的報告。智利海軍水文和海洋局說,此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
智利北部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07-110681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喬治亞官員周日(6日)反駁總統川普關於拜登欺詐性贏得這個美國南部州的說法,宣稱當選總統拜登贏得喬治亞州。
川普週六在喬治亞州造勢活動要求該州共和黨州長坎普召開州議會特別會議,推翻當地的投票,並把該州的選舉人票授予特川普,但僅憑這一點還不足以改變拜登在選舉團中以306票對232票的非官方優勢,而這一優勢已決定了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
美國之音:該州最高選舉官員拉芬斯佩格(Brad Raffensperger)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本週」節目中表示,作為一名保守的共和黨人,他對川普失去喬治亞州感到失望,但民眾「已經表態」,「我們看不到任何會推翻民眾意願的証據」。
喬治亞州官員拒絕川普的選票欺詐指控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07-110681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曾兩次擔任烏拉圭總統的瓦奎茲(Tabare Vazquez)在與肺癌搏鬥後病逝,享年80歲。
法新社:數千人走上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街頭,與該國首位左翼領導人告別。
烏拉圭前總統與肺癌搏鬥後病逝 享年80歲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07-110681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眾議院預料在當地時間今天(7日)就一項為香港人提供政治庇護的法案進行表決。香港媒體認為,法案有望在當天通過。
據香港《星島日報》這項「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Hong Kong People's Freedom and Choice Act)將讓持簽證到美國,但返回香港可能面臨政治逼害的香港人提供「臨時保護身分」。
美眾院今就為港人提供庇護法案進行表決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07-110681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據消息人士周日(6日)表示,美國候任總統拜登計劃提名加州總檢察長貝塞拉(Xavier Becerra)擔任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
據《紐約時報》知情人士透露,貝塞拉在過去幾天才成為拜登的明確選擇。此消息令人感到意外,由於貝塞拉在刑事司法、移民和稅收政策等問題上的形象更為鮮明,因此一直被認為是司法部長的候選人。
拜登計劃提名加州總檢察長擔任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07-110680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義大利周日(6日)發佈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意大利冠病死亡病例破6萬起。
義大利冠病死亡病例破6萬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207-110680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香港專家指香港缺少大型儲存和運輸冷凍設備,預計無法選用莫德納及輝瑞兩款率先問世的疫苗,只能選用英國、俄羅斯或中國研發的疫苗。
缺冷凍設備 香港首選中俄英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207-110680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俄羅斯率先大規模接種冠病疫苗】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週六開始為全市的冠病高風險群體包括醫療人員、教師和社工等接種還未完成臨床試驗的冠病疫苗。這使俄羅斯成為全球首個啓動大規模接種冠病疫苗的國家。
俄羅斯8月對外宣佈正在開發名為「Sputnik V」的冠病疫苗。此疫苗目前處於第三期、即最後一期的大規模臨床試驗,有4萬名志願者參與。
俄羅斯開發商上月宣佈,初步試驗結果顯示,此疫苗成效高達95%,它的成本比其他疫苗低,且更容易儲存。
* 【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上升器今晨5時42分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中國航天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據新華社報道,專家介紹,從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
後續,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將與上升器分離,擇機返回地球。
* 【孟加拉轉移首批羅興亞難民到孤島】孟加拉啓動將羅興亞難民轉移到一個偏遠孤島的計劃,當局用軍艦將南部靠近緬甸邊境的一個難民營的1600名羅興亞人送往孟加拉灣的巴贊島,最終將有10萬人上島居住。孟加拉當局表示難民是自願前往,但難民說他們是被迫的。
* 【重慶吊水洞煤礦事故共23人遇難】重慶永川區吊水洞煤礦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消息,截至昨晚23時許,永川吊水洞煤礦事故被困人員經全力搜救,一人獲救,23人遇難。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英國歐盟同意重啓貿易協議談判】據報道,英國首相強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地時間週六(5日)指示兩國談判代表恢復貿易協議談判,這是彌合重大分歧的最後努力。
英國脫歐的過渡期本月31日屆滿,英歐談判代表此前進行了一個星期的密集談判,仍然無法化解彼此的「巨大分歧」,雙方談判代表更於上週五(4日)發聲明決定暫時停止談判。
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英國首相強森週六(5日)下午通電話約一小時後發表聯合聲明,同意重啓貿易協議談判,雙方代表周日(6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會。
* 【新航具備整套保安程序 能勝任冠病疫苗運送任務】冠病疫苗將是全球「搶手貨」,國際刑警組織警告,犯罪組織或對疫苗虎視眈眈。新加坡航空公司和地勤夥伴新翔集團因此已制定整套保安程序,若有必要,會安排保安人員護送疫苗,確保疫苗安全送抵目的地。
新航高級副總裁(貨運)陳有成昨天受訪時說,新航已做好準備運送冠病疫苗。除了旗下七架波音747-400F貨機,若有必要,也能隨時調動停在樟宜機場的客機。
他提到,貨機一般能運送約110噸的貨物,因此粗略估算,貨機每趟可運載約800萬劑的一般疫苗。疫苗若須較多乾冰保存,可承載的量則會減少,每趟或只能運送約400萬劑。
* 【巴西巴士高架橋墜下16人喪命】在巴西東南的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一輛巴士從高架橋墜下20米下的鐵軌,造成至少16人死亡,27人受傷。
事故週五發生在若昂·蒙利瓦德鎮(Joao Monlevade)附近,當地消防局發佈的照片顯示,巴士嚴重損毀。
官員說,巴士司機稱剎車器失靈導致失控。司機和另五人在巴士墜落之前跳出車外。
11月25日,聖保羅州也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輛卡車和一輛巴士相撞,41人死亡。據巴西交通部數據,從2015年到2019年之間,巴西平均每年有3萬人死於交通事故。
* 【稱安華獲足夠支持推翻國盟 馬來公正黨:下周有大事發生】馬來西亞在野陣營希望聯盟(希盟)消息人士說,儘管人民公正黨主席安華否認承諾「一周內無法推翻國民聯盟(國盟)就辭職」,但一週期限剛過,巫統就把霹靂州務大臣阿末法依沙拉下馬。這令不少人相信,國盟中央政權可能也會跟著倒台。
公正黨消息人士指出,安華依然獲得希盟和多數國會議員支持,並稱「下周會有大事發生」。
* 【沙烏地阿拉伯:美恢復伊核協議前須先咨詢中東各國】沙烏地表明,如果美國重新恢復伊朗核子協議,必須事先與波斯灣各國進行討論。
沙國外交部長費薩爾在巴林一個安全會議場邊告訴法新社:「關於伊朗的談判,我們和本區域的其他盟友希望能得到充分的咨詢。」
他說:「要達成一份可持續的協議,與我們協商是唯一途徑。」
地球 暖 化 週期 在 Facebook 八卦
【馬克綠私塾08】
終於到了介紹碳足跡這個單元了......
一直不想面對,是因為這篇更難創作。
總之,我還是盡量用簡單的圖文讓大家知道,所有地球人的活動,無時無刻都在產生溫室氣體。
而利用碳足跡的計算,就可以科學化地計算出一切人、事、物,在其生命週期當中,一共留下多少二氧化碳...
(以上這段我已經盡力寫成白話文了)
希望大家能對碳足跡有點認識,並多支持那些有guts申請「碳足跡標籤」,還承諾幫消費者中和碳排放的商家囉!
參考資料👇
💚 環保署-產品碳足跡資訊網 https://reurl.cc/1YAYgm
💚 Wikipedia-碳足跡 https://reurl.cc/MA5AAL
💚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碳足跡的定義與應用 https://reurl.cc/3aEao8
#馬克綠私塾 #全球暖化 #溫室效應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碳足跡 #碳足跡標籤 #碳中和 #減碳
#歐萊德 #oright #我是馬克 #immark
地球 暖 化 週期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和921說再見 #Yahoo奇摩新聞
《再見,921》時間繼續,與Yahoo奇摩新聞團隊一起將傷痛療癒。
👉回到那天,她想對媽媽說:不要下樓 → http://bit.ly/2lERdrD
👉1999/9/21 最溫暖的聲音 → http://bit.ly/2kuxFWW
👉每家必備!「緊急避難包」完整清單 → http://bit.ly/2k5oCeW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勘誤】
02:21 :此照片並非 921 大地震時的大樓倒塌照,而是 2018 年初花蓮大地震時倒塌的雲門翠堤大樓。
各節重點:
01:22 九二一大地震那天
02:37 為什麼九二一大地震災情會這麼嚴重?
03:54 921地震後,政府做了哪些調整?
05:07 類似的災情曾再度發生
07:01 在下一次地震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保護自己?
08:31 我們的觀點
10:27 提問
10:4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影像畫面引用來源 】
00:43:BBC News
01:50:Twitter / @TheGlobalNewss
01:53:地球圖輯隊 / 照片源於路透社
02:06:BuzzOrange / 螢幕截圖照片 翻攝自南韓國民日報
02:22: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Chad Hsu
02:25:中央大學集集地震專頁--野外調查--土壤液化 / 李俊延攝
02:40:維基百科
03:28:民視新聞
03:51:地球圖輯隊 / 照片源於路透社
04:20:美美網
04:38: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
04:51:內政部營建署 / 安家固園計畫簡報資料截圖
05:11:風傳媒 / 李文宗攝
05:39:鏡週刊 Mirror Media / 賴智揚攝
05:45:Yahoo奇摩新聞 / 照片源於好房資料中心
06:10:公視-有話好說
06:44:高雄好過日臉書
07:08: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07:51:Rti 中央廣播電臺 / 照片源於中央社
10:14:TVBS新聞網 / 達志影像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圖輯回顧】17年前驚天動地的921地震 感謝全球協助重建:http://bit.ly/2kttB9s
→ 【老照片說故事】那一夜的天崩地裂: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http://bit.ly/2kTMdPV
→ 「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特展:http://bit.ly/2krTeYf
→ 車籠埔斷層:http://bit.ly/2kRLUoU
→ 你知道嗎?台灣百年來人口增加2007萬人:http://bit.ly/2kSunwS
→ 鄭錦桐/測不出老建築的脆弱 是沒能力還是姑息?:http://bit.ly/2kp8rJz
→ 921地震:http://bit.ly/2lYPIVx
→ 淺談台灣歷史上的大地震:http://bit.ly/2kTKN82
→ 地震再現週期分析:簡介臺灣的古地震研究案例:http://bit.ly/2kRM5R6
→ 921大地震:台灣學習到和沒學到的教訓:https://bbc.in/2kp8EMR
→ 921後的房子真的安全? 2003年才是關鍵時間:http://bit.ly/2mq57i5
→ 營建改革牛步 台南重演九二一悲劇:http://bit.ly/2lWemWY
→ 921後房子較耐震?2003是關鍵:http://bit.ly/2kttN8G
→ 地震百問-58.台灣一般建築物耐震標準的分區情形如何?:http://bit.ly/2lV6Ifx
→ 花蓮強震4棟樓傾倒 17死282傷:http://bit.ly/2lYkVs5
→ 花蓮地震究責!建商、技師遭起訴 漂亮旅店負責人無罪:http://bit.ly/2kRaaHC
→ 板塊運動 | 我們的島:http://bit.ly/2mhOPHJ
→ 你是強震的高風險族群嗎?:http://bit.ly/2kIEgxd
→ 演習還是告別式?與現實脫節的防災演練:http://bit.ly/2lYQhi7
→ 震變20年——翻轉台灣的921:https://bit.ly/2kqZQpL
→ 【921災難醫學篇】20年前救災「有熱情、沒組織」,20年後「有專業、沒法源」:https://bit.ly/2lWWLyb
→ 【921地震20週年】重建進行式7,300天,大破大立的未竟與傳承之路:https://bit.ly/2lWWPhp
→ 【921防災篇】斷裂的防災網:世界級地震研究帶頭,建築規範、應用產業慢半拍:https://bit.ly/2kmjTFE
→ 不同情境下避難原則:https://bit.ly/2kqFUTQ
→ 防震宣導:https://bit.ly/2m3DxXq"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wpLikfh_B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