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被淺草的和服攝影館「スタジオ七色」選上「公認アンバサダー」了!(中文是代言大使?)😆❤️
這是昨天去拍的花魁照片!!✨✨
花魁(おいらん)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吉原遊廓裡,地位最高級的遊女。
寫真館裡的服務人員跟我們解說時,神秘兮兮地說:「會有些外國人聽到『遊女』就覺得不好,但在當時,可不是誰想要見她都見得到的呢。」
花魁有權選擇自己想見的客人,而不像遊女是等著給客人選、要得到花魁的服務得先見上三次面、甚至花魁的社經地位通常比客人還要高⋯⋯等等。我跟朋友聽得入神一愣一楞的😳
當時吉原的遊女們稱呼比自己輩份高的遊女為「姊姊」(おねえさん),而「おいらの所の姉さん」(我們這兒地方的姊姊)後來就演化成了「おいらん」這個簡稱,也就是「花魁」一詞的由來。
花魁要學習許多教養藝術,說話也不是一般口語,最大的特色就是頭上繁複的頭飾,還有腰帶結綁在前面(已婚女性的裝束,表示成熟)。
日本現在已經沒有花魁了(約在18世紀末消失),現在可以體驗到的花魁變身是從原本的花魁樣子做改良,所以也不是完全相同。
例如花魁本來其實是梳「立兵庫」的頭髮,不過在這裡可以選要梳「立兵庫」或是改作現代風。
我前年在京都體驗「舞妓」變身時就戴過類似「立兵庫」的假髮,所以這次選了現代版髮型😏
(舞妓漢娜的照片和文章在:http://hannahinjp.blogspot.com/2017/06/maiko.html)
幫我做髮型和穿和服的是一個親切的日本媽媽,問了才知道她竟然是福島人!
我說:「我上上禮拜才從福島回來呢!桃子好好吃!」
福島媽媽樂得呵呵直笑,一邊梳頭一邊說:「福島人很害羞,在熟起來以前需要時間,但熟了以後就沒有距離了。」
我說:「我懂,我也是這樣哦🙈」媽媽又哈哈大笑。
我問:「你來東京多久了呢?」
福島媽媽:「有30年了,但這口音怎麼也改不掉!」說著又自己笑了起來。
她的イントネーション(抑揚語調)的確明顯不是標準腔。
我說:「我懂,我也是因為之前在大阪住了6年所以到現在還是關西腔。」
她擺擺手說:「關西腔好帥的啊!(かっこいい)」
(對大部分日本人來說除了大宗的關西腔以外,鄉下地方的方言都會被認為很「土」😅)
先釋出攝影師幫我選的十二張照片!其他還有好多整理好再分享給大家看~!😎
(他拍了一百多張⋯⋯福島媽媽說:「他看到美女就停不下來啦!越拍越多CUT!」然後又大笑😂😂😂)
拍攝花絮放在個人頁:
Hanna Komatsu
漢娜的IG也有精選動態:
instagram.com/hannainjp
- - - - - - - - ♡ - - - - - - - -
👑漢娜花魁體驗的店家👑
👘スタジオ七色
🚩変身スタジオ七色 浅草 Studio Nanairo Asakusa
📍東京都台東区雷門2-17-8
💎http://nana-iro.tokyo/
服裝超美,很多選擇,妝髮也都超專業,攝影棚更是豪華!工作人員都好細心親切,超棒的體驗😭
重點是超多外國客人!所以他們的員工有會說中文跟英文的,不會日文也不用擔心語言不通,我打聽了一下還有台灣人攝影師哦!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Dizzy Dizz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pyrighted by Phatt Choy Productions Limited Get Dizzy Dizzo’s new single SHANGHAI WAS LIT now: Stream on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7c...
「地方方言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漢娜在翻譯 Facebook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一大粒小台客-Noemi Giulio Eva Facebook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Dizzy Dizzo Youtube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兔子加糖-佐藤安 Youtube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Re: 政治干涉語言--- 台語不是中文方言- 看板Multi-lingua 的評價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什麼是臺語?什麼是中文?臺語是中文嗎?臺語是語言還是方言? 的評價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問卦] 中文的方言和英文的dialect的差別Paravion PTT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問卦] 現在是把中文變方言的好時機? 的評價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方言英文的蘋果、安卓和微軟相關APP,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地方方言英文 在 英文文法:地方介系詞(2)between/ across from / by/ near 的評價
地方方言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那些歷史英雄人物:野心與才華、自卑與超越:奠定法國歷史精神最重要的人物》 | 拿破侖:一講/—-陳文茜
* 這是一個法國人,自出生以後人人都會知道的名字——拿破侖。
這樣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活了多久?事實上他只活了 51 歲,卻永久改變了法國,改變了歐洲。
他人生最著名戰役就是最後戰敗的戰爭:滑鐵盧戰役,他徹底的失敗了,當時的他年僅 46 歲:或許在他心中,歷史那麼戲劇化,未來仍然有可能。
令人驚訝的是:而他之所以失敗,與他被迫麾軍莫斯科,進入俄羅斯有絕對關係。
這和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的希特勒何其相似。
拿破崙是後法國大革命時代出現的英雄人物:沒有大革命,拿破崙可能不會是拿破崙。
1789 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人民推翻了國王路易十六,宣佈成立共和政體。
巴黎到處是屍體,共和政體有太多的事情有待解決,社會亂成一團,到處都是搶奪。這和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偉大神聖意象,差別非常大。
歷史會美化一些事,也會醜化一些事。歷史,是後來者定位的事件:它不是全部的真相。
路易十六在 1793 年 1 月法國大革命之後近三年半才被處決,大革命時先被處決砍頭的是瑪麗王后。
革命向來如此。找一個女人當簡單答案,因為形成革命的事實本來太複雜,利益也太龐雜,真的依道理處理,恐怕凡爾塞宮也得燒了。
大革命者高喊自由、平等、博愛。當時的愛很少,怨恨很多。革命軍明白象徵性砍了瑪麗皇后的頭,伯爵們、貴族的頭,沒收他們的財產,也就夠了。再鬧下去,會不可收拾。
但是事情發展至後期,自由的旗幟飄揚滿地,皇帝必須死。於是羅伯斯比等不得不處決一個流著法蘭西皇室血統的路易十六,而當他們將之被處決時,果然革命後的混亂,更複雜了。
凡是曾經所有和皇室成員有關的親信、追隨者都非常恐懼,此時法國誕生了一個新政治勢力——保皇黨;另外一個勢力稱之為共和組織,目的是保護法國大革命所建立的共和體制。
拿破侖以他的中產階級出身,當然選擇加入共和體制。
我們現在熟悉的一個詞,英文叫 restaurant,最早是從法國大革命後演變過來的。在法國大革命之前,人類沒有什麼餐館這個概念,法國大革命最大的意義就是好多貴族都被殺了,而家中的大主廚沒有了工作,只好在巴黎街上開了餐館。
於是中產階級也可以享受美食了,這是餐館緣由很重要的一段歷史。
那個時候兩邊勢力鬥爭非常嚴重,在一條街上,他們都不會去同一家餐館吃飯,保皇黨去這家餐館,共和體制的人就會去另外一家餐館,但吃的其實也沒什麼差別。
法國大革命的兇猛,憾動歐洲其他的君主,他們當然深感恐慌。那個時候在歐洲權力最大的皇室一個是奧地利,一個英國,這些皇室均組成聯盟,利用法國因為大革命的分崩離析,乘虛而入,支持保皇黨,並密謀推翻共和體制。
在土倫港那些支持路易十六的保皇黨分子,當路易十六被砍頭時,立即向英國求援,要求英國幫助他們把現在的共和政府推翻。
英國真的派了精銳部隊,包圍了在法國南方的土倫港,而且攻下這座城市。
法國那個時候剛經過大革命,實際上非常混亂,如果研究法國大革命,你就知道我們以前念書,其實沒有告訴你真的歷史,說它是啓蒙思想誘發的運動,這只是一部分。很大的直接原因是那個時候的聖嬰現象,導致了糧食短缺,民不聊生。
再來就是財政窘困,不斷增稅。之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的建造者,為了撐場面、建立法蘭西是一個大國的概念,把法國財政幾乎搞到國庫空虛。一切就是宣揚,建一個凡爾賽宮,代表法蘭西的崛起。但當時的法國其實並沒有那麼富裕,所以幾十年後,一場聖嬰現象,亁旱造成糧食短缺,飢荒來了,通貨膨脹來了,大革命來了。
而這些都不是由路易十四付出代價,是由路易十六來付代價!
瑪麗王后又以奢侈為名,所以大家先殺了她,過了快四年再殺了路易十六。
真正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狀況,很多人並不瞭解。哈佛大學有一位著名歷史學女教授Theda Skocpol,曾經談到大革命之後巴黎及法國無政府的狀態。
當時法國面對英國攻入土倫港時,只有幾尊大炮防禦。這樣的一個防禦工事,已到了什麼地步?法國士兵只能用泥土草草地搭建起防缐。
當時法國根本就不堪一擊。
更荒唐的是,大多數的士兵因為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亂殺人幾乎是家常便飯,士兵多半沒有受過真正的炮兵訓練,補給也不足。
這個時候當上上尉24 歲的拿破侖,本來與革命關係不大,被派往義大利,當他要前往義大利前線擔任一個小崗哨的負責人時,經過土倫的時候,臨時起意,待了下來。
這根本不在他的計劃之中。他只是順著路要在土倫,看一個老朋友。所以我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後來所發生的狀況,就是驗証這句台詞,也是拿破崙浮出歷史枱面非常重要的形式。
當時負責指揮的法國炮兵軍官受了重傷,他的上司也沒有指揮官可以用,就向拿破侖說,拜託你不要去義大利了,也先不要看你的朋友,趕快來幫我接掌指揮。
於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總之拿破侖接管了炮兵部隊,改變了他的命運,開啓了他的聲望,也成為他權勢上升最快的個人時機。
之所以找到他做指揮官,因為在此之前就有幾次人們覺得他是個很厲害的上尉。他接管炮兵部隊後,立即研究各方形勢。
我們待會會看到為什麼拿破侖會變成一代歷史人物,而且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
拿破崙對許多事情的每個細節都喜歡自己掌握,一定自己上前線觀察。他接管了炮兵部隊以後,明白法國攻勢的部署差勁透了,所以他的方法絕對不是靠吹牛,就是想最壞的狀況;除非做出非常重大的突破,否則大炮會一無用處。
這個人很聰明,拿破崙向上級要求,給他全權的權力來改革。一般來說作為上尉,不會有這個權利,可是他的上司已經要被逼的發瘋了,立即獲准。於是,24 歲的拿破侖將大炮移到了另外一個位置。這個位置是一個天然的比較好的地理屏蔽,不是用泥土草草遮掩起來的。然後再設法用假的訊息,引進食物、馬匹、彈藥和槍械。在這個過程當中,他還訓練了部隊,重建了炮台。接著集中全部火力,攻上敵軍防禦工事的一處弱點。
所以他不跟你打全面戰,因為打全面戰,法國已經注定輸了,所以先打對方弱點——英軍只好被迫撤離他們最強固的一個位置。拿破崙的部隊在佔領堡壘以後,再以大炮向土倫港的港口猛烈轟襲了五天;同一個時間,他的部隊也攻佔了好幾個要塞,把英國的船艦跟軍械庫全部都燒光了,而且乘勝向土倫城發動了激烈進攻。
沒有幾天,拿破侖就升為了少校;再對英軍一次攻擊行動之後,他就變成了副司令官;12 月,他變成了准將。就在這麼短的時間,從 20 歲在軍隊裡名聲開始響亮後,24 歲上尉的拿破侖,扭轉了大家都覺得法國差點被英國攻打下來的情勢。
沒有一個人升官升這麼快,短短四個月,從上尉升到了將軍,這實在是過去從來沒有的例子。而當時的軍事規章規定將軍至少要 25 歲以上。
法國當時革命後勾心鬥角,各站一方。打仗時別人拿不到補給,但拿破崙卻可以拿到。
拿破侖不是曉以大義,革命搶資源,那有什麼大義?在那個時候他很聰明的向各個地方要糧食馬匹彈藥槍械補給的時候,他都謊報了英軍的數量。他說「我方所擁有的不到對方的 1/20」,其實英軍來的軍艦可能是 5 艘,但他報 50 艘。因為他很瞭解,如果沒有讓他們知道這次不只是土倫港會不見,還可能會直攻到巴黎,資源是不會到的。
拿破崙一生幹了很多次這樣的事情,對他來講沒有什麼叫欺騙,因為他覺得政治上你如果不這麼做,你就不會得到戰爭的勝利。如果你不讓這些醉臥巴黎的人醒過來,害怕他們自己被殺,他們就會不管你這場戰爭。拿破崙很瞭解,「自私」是在很多政治或是軍事裡,人之所以敗仗的一個主要原因。
我剛剛提到他 24 歲按照規定是不可以當將軍的,但這對他來講太簡單了,在填寫表格的時候他就動手腳,寫 25 歲。
於是他得到了將軍的委任狀。
可是嬴得勝利,只是羸得了第一關。他馬上就要面臨巴黎人的自私,這些大人物人開始覺得我們保住了一條命,沒有讓英軍直接打上來,國家沒有亡,是因為這個人叫拿破崙的傢伙很厲害,所以,我們得小心他。不是感謝他。
拿破侖個子很小,膚色病黃,黑頭髮經常都是亂七八糟地丟在臉頰四周;他的軍制服尺寸太大,鬆垮垮地掛在他只有五尺三寸的軀乾上;他的鞋子後跟磨斜了,歪歪扭扭地套在他瘦小的小腿上。
人們覺得他的靴子、衣服都好像是穿的別人的;加上他來自科西嘉,說起法文還帶著口音。所以在那個時刻,巴黎人雖然依靠他,但也不會認為他將來會成為全法國的第一號人物。
因為他實在是太不起眼。
雖然其貌不揚,但是他才賦洋溢,野心十足。在這個情況下,巴黎的人雖然和他合縱聯合,可接下來你就會聽到很多屬於他的故事,他們故意把他發配到義大利當最高指揮官,後來發現他還是太厲害,又把他發配到更遠的埃及。
所以沒有什麼人,什麼事情都一帆風順,時勢造英雄,當然英雄也要有本事。
我剛才特別提到,拿破侖可以變成法國英雄的最重要的背景就是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件,而且影響深遠。革命的主因主要是整個財政破產,法國的農民就厭倦國王對他們的剝削,相當多的中產階級也覺得我們都賺了錢,為什麼你們這些貴族這麼了不起,所以跟我們現在很熟悉的仇富、仇貴很像。
就在土倫圍城的前幾年,人民決定他們的命運要由他們自己的雙手來掌握,於是爆發了法國大革命。但是大革命本來應該帶著大家成為一個更強大的、更有組織更有效率的國家,而事實上,革命的結果變成一塌糊塗。
法國大革命某個程度把舊時代的紳士畫下了句點,把貴族也畫下了句點,而革命軍是有一些愛國情操的民眾軍隊。某個程度來說,拿破侖在歷史上出現的契機,正好是這個國家全力想要發展新未來,卻也是最混亂的時刻。
所以對他來說,他要站在哪一邊?是保皇黨,還是要保護革命的成果?
他很清楚知道,他在貴族眼中就是個草包,貴族是看不起他的,所以他很清楚的站到了革命派這一邊。
童年及入仕
拿破侖出生在科西嘉的首府阿雅克肖城。科西嘉是地中海裡的一個大島,長久以來被義大利城邦所統治,所以當地的人使用的是發源於義大利的一種方言。
到了 1768 年,也就是拿破侖出生的前一年,科西嘉才從義大利割讓給法國,所以它的法語口音很奇怪,巴黎的人一直不是很能夠接受。
拿破侖出生那一年,剛好是全島被迫慶祝法國接管的第一個週年紀念日。他的爸爸卡洛.波拿巴是一名律師,和妻子雖然是當地一個小小的貴族,但一點都不富有,也不是巴黎那種了不起的公爵伯爵位子上的貴族人物。
拿破侖在兄弟姐妹中排名第二,小時候有一個名稱叫「拿不溜」,意思是瘦弱不堪,有一個大腦袋瓜,看起來是像一個怪物一樣不平衡的人,所以他從小身材各方面都被嘲笑;他脾氣也不好,從小就喜歡和其他男孩子打架。
我喜歡看這些歷史人物的童年,我們常說童年決定他的命運。拿破侖的童年看起來也並沒有得到太多快樂,因此是個自信的童年,可能反而他的星座是獅子座,比較有道理。他天生聰穎,出生後幾年,他的爸爸卡洛就被任命成為首都的市長顧問,他就利用這個職位拉攏關係,設法幫他的兒子們,包括拿破侖都得到免費入學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十歲的時候,拿破侖就得到在法國北部一個軍事學校的入學許可,而這個小軍校生要從科西嘉到法國的北部離鄉背井。
所以從小拿破崙就是一個寂寞,但某個程度養成了非常獨立的個性,也很堅強。
小軍校裡其他的學生都是來自於法國上流社會或是王親貴族,而拿破侖只是來自科西嘉小貴族,爸爸剛好搭上市長的關係來到這裡,其實很窮。所以他努力想要討好其他的同學,也曾經想要學好字正腔圓的法文,為了不被同學嘲笑(用我們現在的字眼來講,他小時候是被霸凌的)。但是在這方面他並不是那麼成功,甚至他們說他拼字從來沒有拼得很好。
這點從他後來當上皇帝之後,字跡潦草難認,很少人可以辨讀,甚至他自己寫完都看不太懂可以看出大概是事實。
不過他在數學方面十分出色,這也說明他後來在打仗的時候對數字計算、後勤補給、規劃方針很突出,他的邏輯思考非常好。基本上在以貴族為主的學校中,他沒有太多朋友,想起來很悲哀寂寞,會思鄉想媽媽;但他從不哭泣。他利用寂寞的時間用功讀書,徹夜苦讀,所以拿破侖在軍校期末考的時候,成績非常好,這也讓他考進了巴黎的正式軍官學校。
這所學校是由法國皇帝路易十五所設立的皇家軍事學校,那時拿破侖剛滿 15 歲。他知道進這個學校,就是進入了真正的法國軍事中心。他的爸爸也沒有想到拿破侖會擁有這樣的一個成績。因為從小,沒有人覺得他是一個令人看得起的小孩。
不幸的是,拿破侖在他的新同學中還是遇到相同的問題,同學更貴族了,也更不喜歡他、更排斥他,覺得他是來自一個落後地區的野蠻人——他被許多朋友同學侮辱刺傷。
他的個性孤僻一直到後來變成一個缺點——聽不下別人的意見。如果說這個事情對他有影響的話,那就是他到了我們講的青少年叛逆個性的時代,他批評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跟老師也處不好。可是在科學研究方面他仍然十分出色,時時刻刻都在苦讀。
我發現我們講過丘吉爾,講過戴高樂,講過好幾位重要的政治人物,都和拿破崙一樣,最有興趣的就是歷史,接著是地理,拿破崙對歷史跟地理的知識,讓很多人都吃驚;另外,他在數學跟科學方面的學識,也有傑出驚人的表現。
在這個情況下,他本人本來要加入海軍,但是當他要考海軍的時候,海軍突然宣佈今年不錄取海軍。
但拿破侖不願意在學校中再跟那些他也討厭的同學們再混一年,於是退而求其次加入了炮兵部隊。
回看後來的發展,如果他當時加入海軍,歷史就要改寫了,因為後來的仗都是炮兵打的。
就在同年的 9 月,16 歲的拿破侖被任命為少尉。而他在路易十六授予官銜的 56 名學生中排名 42,所以算是被重點栽培的。
當他進入炮兵軍團時,他的父親已經往生了。但他是很孝順的,把微薄的薪資都寄回給了科西嘉的母親;他請了一個長假,回到科西嘉幫忙家裡的事情,22 個月之後才重返軍團。
他被指派到一個叫加農炮射程的研究委員會,在委員會是所有成員最年輕的,但他完全發揮在數學跟科學方面的強項,詳細的評估專業的知識,做出完美的計劃,長官都覺得這個小孩實在是令人驚訝,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著 20 歲,法國大革命已經開始開展了,動蕩不安。
1789 年 7 月 14 日,一群巴黎的暴民衝進了象徵的虐政,巴士底獄。
革命分子很快地接管了政府,國王雖然沒有立刻被推上斷頭台,但權力已經被限制了。
拿破侖那個時候在旁邊觀察,他並未直接參與這些事件。請注意他的思想,那個時候他可以加入法皇路易十五的皇家軍事學校,他是充滿了驕傲的,雖然他在學校備受各種貴族的排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要參與這場革命,所以他聽到了法國大革命以後,自己覺得也不錯,但是沒有想加入革命,他想到這是讓他未來可以憑本事在軍中晉升到期望位置的機會,所以並不反對革命。
起初革命雖然對拿破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事情,但是他慢慢的瞭解到,這個國家正被一些凶狠的黨派弄得支離破碎。他當時到達土倫港的時候正好是國王被送上斷頭台之時,他覺得太過頭了,革命四年之後還在殺人。
他說如果去瞭解所有不同黨派目前的狀況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後來人們寫他的傳記找到了他這段筆記,他說:
*我無法預料事情將來會怎麼演變,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我只知道這個國家將面臨一個革命性的轉變。
我們剛提到他最吃驚的是他所期待的革命,看起來好像是偉大的理想,但他很冷靜的觀望,他看到了破綻。
他看到這是唯一對他個人盤算,他可以憑本事往上爬的機會。
後來等殺掉了法國皇帝路易十六時,拿破崙還是覺得有點過頭,但他基於個人角色,還是繼續站在共和體制這邊,沒有加入保皇黨;而他最重要的靠山就是羅伯斯庇,這位法國大革命最重要的領導者。
因為這段過程當中,國家的混亂、權力的傾軋,整個大革命中殺死了 5 萬多個異議份子,還並不包括皇帝這些貴族。
結果在 1794 年法國大革命五年以後,羅伯斯庇爾不止被迫下台,也被推上了斷頭台。
他自己所發起的大規模社會革命,一開始得到民眾的歡迎,後來卻招致了國民公會以及一般老百姓對他的憎恨,全體起而對付他,認為他像一個暴君的獨裁者。這個時刻拿破侖發現他的政治地位並不穩定了,他最大的靠山羅伯斯庇上斷頭時,他也被波及,一度被調查,而且被逮捕。
他被逮捕的時候是剛好升上將軍沒有多久。
一個人升太快,人們覺得一定是跟當權派關係很好。有時候人不要對自己的運氣太好,感到高興。那個時刻,拿破崙心想,就算保住了小命,事業也會全部結束。
不過他本身還有一個很好的能力,就是口若懸河地說服能力。
還有他科西嘉的口音,讓很多人覺得土蛋畢竟成不了大事。所以他的其貌不揚、怪異的法語,外加口若懸河、必要時的謙卑,使他獲得了釋放。
當然先被冷凍在一個位置。
羅伯斯庇垮台以後,整個法國的麻煩仍然持續當中,不斷地與外國交戰。逃亡到國外的保皇黨,也就是流亡貴族,一心一意的要恢復君主政權,而且結合歐洲所有的皇室;各國皇室也都樂於如此,因為他們覺得法國大革命一旦成功,他們的位置也不保,所以在全法國到處都是像我一剛開始告訴各位的,像土倫港一樣的內部叛亂事件,而且希望外國軍團可以進來。
在較大的城市像里昂,是公開造反,完全反對政府;離巴黎比較遠的有些地區,就直接宣稱要重新擁護保皇黨,尤其在一些比較肥沃農業的地區老百姓,比如溫蒂。
虔誠的天主教徒一向與皇室的關係良好,而當時的法國大革命在所謂的啓蒙思想中,自由平等博愛同時也對抗了羅馬天主教廷,所以這些天主教很虔誠的信徒們很自然的就加入了保皇黨。
大家為了要冷凍拿破侖,故意把他派到了保皇黨區域,他不想去,可不能不去。
某個程度來說,他必須和那些還在支持保皇黨的民兵們——那些藏身在荒野籬笆樹籬之中,不幸的人民組成的雜亂的軍隊作戰。他認為這很荒謬,拿炮兵來殺自己的老百姓很奇怪,和他夢想中的輝煌聲望不同,跟他當年在土倫港打英國人也完全不一樣。
所以拿破侖選擇抗命,他不肯去,決定立刻前往巴黎向戰爭部部長親自解釋說明他的不愉快。
這個方法以前很奏效,但這一次卻不成功。戰爭部長說你的法文太糟,外表其貌不揚,邋里邋遢,但最後同意他不去溫蒂,說他這樣子去當地更沒有說服力。
所以拿破侖就在參謀本部裡得到了一個半薪的鬼混工作,雖然這個工作做得不長,但是使他在混亂的法國局勢中保住了將軍職位,保住了他一條命,也不用去那個地方殺自己的老百姓。
這就是人生,一體兩面。
我要說的故事就是,很多人覺得自己其貌不揚,很自卑,但記得!其貌不揚可能可以救你的命。
這是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拿破侖第一講。
陳文茜音頻:https://m.qingting.fm/sh…/vchannels/287003/programs/13804566
地方方言英文 在 一大粒小台客-Noemi Giulio Eva Facebook 八卦
讓人聽得懂的,就是正確發音!
許多人在初學一種語言的時候,容易糾結在所謂的"正確發音"裡面。
國中的時候我代表地方參加過全國英語演講比賽,我也曾經糾結過一定要把英文講到讓人家聽不出我從哪裡來。
結婚前我就很愛旅遊,背包旅行過二十幾個國家。在義大利進修過設計,在上海美商公司工作過,因為工作的關係更常到處飛來飛去,生活中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漸漸認為,說外國語的時候,帶有自己本身的口音,是一件非常迷人的事情。
在初學一種語言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盡力模仿這種語言的發音。但是落實到應用的時候,語文的最大目的就是溝通。
當表達可以達意,讓聽的人可以聽懂,這就達到溝通的目的了!
每個國家有不同的方言,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口音,這都是文化多元的象徵,是語言豐富的表情!
有自己的口音,其實很可愛!
今天用一個很短的影片,來聽聽看瑞典原文的IKEA是怎麼發音的,透過多看多聽多分享,讓社會可以更多元,包容來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各種人喔!
地方方言英文 在 Dizzy Dizzo Youtube 的評價
Copyrighted by Phatt Choy Productions Limited
Get Dizzy Dizzo’s new single SHANGHAI WAS LIT now:
Stream on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7czPACefMy3EtldXzzXEFf
Stream on Apple Music: https://itunes.apple.com/my/album/true/id1325553391
Download on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my/album/id1325553391?app=iTunes
Stream on KKBOX: http://kkbox.fm/anKoKP
Stream on DEEZER: http://www.deezer.com/en/album/53484542
Stream on Tidal: https://listen.tidal.com/album/82501587
————————————————————
最迷人的中西合併!
Dizzy Dizzo全新單曲【Shanghai Was Lit】
喚回東方魂的Dizzy式曲風
-Dizzy Dizzo的音樂之旅-
從2014年開始,蔡詩芸為自己起了一個新名字「Dizzy Dizzo」。Dizzy Dizzo比起蔡詩芸,更像是位音樂精靈,她以Dizzy Dizzo的身分來分享充滿她個人風格,內心深處的思想和生活。3歲就開始接觸古典鋼琴的她,音樂無疑在她生命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音樂陪伴著她成長,也參與著她生活的許多重要時刻。所有種類的音樂都是Dizzy Dizzo喜歡的元素,但其中她最喜歡的是「都會嘻哈/ & RnB (Urban/Hip Hop & RnB)」2014年蔡詩芸首次以Dizzy Dizzo的身分發行了首張同名EP,2016則推出首張個人專輯「骨子裡Innermost」,由她本人親自創作、製作,專輯內容包含中英文兩張CD,該專輯歌曲在Youtube上擁有超過百萬的點擊率,「骨子裡Innermost」專輯的推出也奠定了專屬於Dizzy Dizzo的暗黑式都會嘻哈音樂風格。
————————————————————
【Shanghai Was Lit】創作由來
Dizzy Dizzo以寫歌來記錄並傳達對生活的熱情與感受,擁有1/4的俄羅斯血統,外公是俄羅斯人、外婆是上海人、爸爸則是廣東人。雖然她在澳洲出生、長大,但在母親的管教之下,她仍保有許多東方思維、習慣。Dizzy總共會說三種不同的方言,包括:普通話、上海話以及廣東話,高中時曾在上海就讀美國學校,她提到:「很多人知道我的成長背景後,都會問我,那你的家到底在哪裡?但我認為,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我在雪梨出生,上海念書,到台北工作,但我認為這3個地方都是我的家,我根本不需要只挑一個地方稱為家,只要我的心屬於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就都算是我的家!而上海是讓我受到完整中式教育、並開始讓我找回中華文化的地方,所以上海對我來說更是意義非凡。」
2017年,為了籌備新單曲【Shanghai Was Lit】,Dizzy Dizzo在新加坡待了兩週,與新加坡金牌製作人 FlightSch一起創作音樂,在聽了充滿魔麗的暗黑節奏後,他們決定要共同製作一首以「上海」為雛形的歌曲,Dizzy甚至將上海話「”儂勒做啥”
你在幹什麼呢(意指Wassup)」寫進歌詞裡,曲風巧妙的結合了中西方風格,Dizzy Dizzo想以中西合併的嘻哈曲風,將上海獨有的東西合併魅力發揚光大。
————————————————————
Follow Dizzy Dizzo on Social Media now:
Follow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domchoy/
Follow 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izzydizzo/
Follow on Weibo: https://weibo.com/u/186810703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WDd3B-I5vE/hqdefault.jpg)
地方方言英文 在 -兔子加糖-佐藤安 Youtube 的評價
佐藤問,
這篇是否對觀眾來說有點難呢?
但他教的字真的都很簡單?
是真的大部分日本人都會懂😬
像台灣就大概知道點客家或是閩南之類的感覺~~~
跟日本人交流當個梗用不錯w
不過後面就www
太饒舌!
我上字的時候覺得好累😂
還一直被手機自動變換成英文
(事後看有沒更正到的地方ww)
佐藤也抱怨我ne講那麼多次!
有夠吵又難上www
真是彼此彼此!
不過整篇有日文底子確實比較好懂啦😂
//
#日台夫婦
關於我們✨
日本皮革職人 佐藤(🦊砂糖) + 台灣廢物老婆 佐藤 安(🐰兔子)= 兔子加糖
女兒佐藤 澪(👼🏻豆子)
🌠 Facebook : 兔子加糖 x 佐藤 安
🌠 Instagram : 🐰An.sato //🐹 Mio.sato // 🦊micchi.sato
🌠Email : uim0604@gmail.com
🌠手工皮革&日本服飾 FB or IG ➡️SATO STU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x5ZdaXeemY/hqdefault.jpg)
地方方言英文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教育局官方網頁《語文學習支援》一文,竟然指廣府話為「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一個地方有97%人使用的語言非法定語言,這種事有在殖民地才會發生。當年英殖如是,想不到今日也仍然如是。
當年,即1974年,港人提出中文運動抗爭,逼使港英政府通過《法定語文條例》(香港法律第5章),訂明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基本法第九條》寫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 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語文。」惟此處只針對書寫語文,而非口語,即使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廣東話,但其法定地位尚未正名。
民意沸騰,眾怒難犯,教育局馬上為事件道歉,左報專欄作家竟指因為
廣東話的確不是香港的法定語文」,「廣東話是一種方言」。批教育局「致歉新聞稿」多餘,氣勢凌人。
名不正,則言不順,在此建議立法會議員提出議案,把廣府話與英文訂為法定語言,操普通話與客家話、潮州話人數相約,可定為輔助語言。為廣府話正名,當抱著廣東名將袁祟換「刁那媽,頂硬上」的精神方能水到渠成。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dfg-AFLoiA/hqdefault.jpg)
地方方言英文 在 什麼是臺語?什麼是中文?臺語是中文嗎?臺語是語言還是方言? 的八卦
我在前面有用英文標注Language和Dialect,不是為了秀英文,而是早先在東方沒有將語言和方言進行區分。方言,就是地方語言嘛,那麼就還是語言囖! ... <看更多>
地方方言英文 在 [問卦] 中文的方言和英文的dialect的差別Paravion PTT批踢踢 ... 的八卦
中文語境中,「方言」的意思似乎指的是地方語言,如粵語、閩南語、上海話這些和普通話不能互通卻共同一部分漢字系統的語言。 英文的dialect指的則是同一種語言的地區分支, ... ... <看更多>
地方方言英文 在 Re: 政治干涉語言--- 台語不是中文方言- 看板Multi-lingua 的八卦
我的感覺是這樣的,簡短敘述如後。漢代揚雄的「方言」,指的是地方的
語言;然而在近代,吾等以「方言」一詞對譯dialect,而dialect實意指「
同一種語言的不同變體」(簡單稱呼),於是便無法詳實描述中國的情況。我比
較喜歡將中國的方言稱作regional language。
漢語是一種群體,應該稱為漢語族或者漢語群,底下有十種左右的「語言」,
廈門話、泉州話、漳州話是閩南語的「方言」;北京話、山東話、四川話、台北
官話是普通話(Mandarin)的方言。不過還可以再分細一點:閩南語有泉漳片、
大田片、潮汕片、海南各片;北方官話也有東北、華北、江浙、西南等片。「片」
的地位介於語言和方言間。
我稍微看了一下維基的這項解釋。我的經驗是,假使碰巧聽或看到二十年前
的新聞報導,會發現主播的「捲舌音」(retroflex)會非常明顯。但是現在在台灣
一般捲舌音是發介於兩者的音。和南方漢語沒有捲舌音有關連。漢語捲舌音的起
源或有爭議,目前較新的學說認為是從上古漢語的介子音-r-來的,他們觀察到
同為漢藏語系的藏語(拉薩話)例子,kr-→ㄓ;k'r-→ㄔ,這是其中一個來源;
另外一個來源,請觀察德文的Strasse與英文的street,後者的tr變成捲舌音ㄔ,
德文在這裡代表早期的日耳曼語音,而在英文為了發音更加方便,把齒槽塞音和
閃音合為捲舌了。
另外,台灣國語的ing/in不分似是來台的外省人員多為江浙人的緣故。江浙
地區不分ing/in,這從清代紅樓夢抄本,此地域的抄手多半會把ing/in的字抄錯
可知。在台灣推行「國語」的時候,ing/in便不分了。
閩語群(閩南、閩北、閩東、閩中、莆仙)不管哪一種語言皆無f, v,是以
多數福建人和以閩南語為母語的台灣人發ㄈ會有困難。這是一項存古的證明,因
為在晚唐以前,漢語(包括中原)並沒有f,v。我觀察到一些印歐語系的語言,
f, v亦多半是後起的,像拉丁文、梵文的padre→father, Vater;早期俄語也沒有
f這個音素。同時也可知f, v是從一些條件下的p, b變來的,和中古漢語一致。
以「飯」為例,閩南泉腔白讀為png31;漳腔白讀為pui~22(~為鼻化)。在
福州(閩東語)讀pu(缺口o)ng242,是陽去調。然而在閩南文讀(台灣)「飯」
作huan22,這是因為閩南文讀形成於兩宋,這時北方已有f,v了,閩南人無法發
唇齒擦音,故以聲門擦音代之。這是從一千年前就出現的情形。
就文化多樣性的角度觀之,各種語言應有其法律地位及保障。在印度,各州
語言都視為官方語言,但是共通語(印度人自己叫做是national language)是
首都的Hindi。儘管如此,各州語言還是非常興盛,招牌上幾乎都是當地的文字,
在加爾各答就是West Bengali;在班加羅爾就是Kannada,以各州語言的音樂、
電影、電視頻道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令人欣慰。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鼓勵、獎
勵地方文化並不必然造成分離主義(印度是有不過只是少數),正面來說,一個
國家的文化反而會更富足。
拉回中國大陸和台灣,對岸的政府雖未積極壓制各地語言的發展,但是現代
化和傳播媒體、學校教育的確不利其維繫。而台灣是先前比較嚴重,而這幾年來
教育在試圖補救。自己原來是完全不會閩南語的,三年前以學外語的方式勉強會
聽會說,現在能和外婆簡單溝通,還因為知道閩南泉漳腔的不同可以作腔口和變
調的變換。希望之後接病人可以繼續練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24.1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