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關了一整年...我們終於平安順利的到台灣了!😭😭(文超長慎入)
從去年初武漢宣布封城那天,我就感覺事情不尋常,為了安全也全家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外出了,當時台灣的家人叫我們趕快回台灣,但本來年年都回台灣的我們猶豫了很久,覺得當時全球的疫情尚未明朗、各國的防疫措施都很不完整,加上兩個小孩根本無法連續戴著口罩24小時以上,怕這個時候回台灣會造成台灣的醫療負擔,所以當時我們最後就決定待在美國把自己關在家,原地不動才是最安全的。
事隔了一整年的訓練,我覺得兩隻小孩都準備好了,他們兩個都已經很有病毒觀念、防疫意識,知道出門在外不能亂摸、回家要馬上脫衣服洗手、不能在外面吃飯、不能在外面玩(可憐)、不能上學,一出門要馬上戴口罩,有包裹到家裡不能碰,等爸爸媽媽消毒以後才能摸。在回台前一週,我們每天跟兩隻講了一百遍「口罩不能拿下來、就算不舒服衣服褲子也不能脱掉(因為打算讓他們穿兩件衣褲)、不能脫襪子、不能亂摸、不能離座、不能走動去廁所,要吃東西要跟爸爸媽媽說等等,唸到他們都背得起來我才罷休😆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行前準備了。以下經歷給住在國外也需要回台灣的大家參考,文很長可以挑著看,但我就是當日記寫了這樣😌
我們本來預計1/22回台灣,後來台灣防疫政策變嚴格、規定1/15後抵台必須一人一戶住防疫旅館,但防疫旅館幾乎都訂不到了,我一個大肚孕婦也很難跟老公分開照顧小孩14天的時間 ,所以我們就果斷在月初時改成1/8飛回台灣,這樣還能依我們原定計劃在宜蘭的家進行隔離,宜蘭家有三層樓,每層樓都有獨立衛浴,當初和爸媽討論好三樓就讓我們全家隔離用,一切都符合CDC的規定,也讓媽媽可以多少照顧懷孕的我一點,讓我可以不用苦惱洗衣跟煮飯😭 感謝媽媽的愛❤️
由於我計畫在台灣生產,所以會待在台灣半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 我們一離開這個家就是6個月之久,突然決定要回台了真的很緊張焦慮,覺得有好多東西要準備!但是一方面想到可以提早回台灣了就好興奮又期待,我們在美國家裡關了整整一年,能正常生活、出門活動的日子都已經忘記是什麼感覺了,所以這場硬戰勢必要打,再難打都得接受挑戰,因為一定很值得!
#回台前一週
預先完成工作、陸續清空冰箱、預約小兒科、婦產科、採買快速到貨商品
因為臨時決定提早兩週回台,還有很多正在進行、未進行的工作還沒完成,所以我列了一些清單把隔離14天不方便寫的文、拍的照片都趕在離開前全部搞定,所以接下來兩週我的發文 都會是預先拍好的😆這幾天都是一早起來就開始拍影片、拍照、寫文,忙了三四小時後要開始清空冰箱,每天狂煮飯,確認家裡食物的到期日、在一週內把冰箱內的食材、冷凍食品都消掉(而我們前幾天才去Trader Joes大買一番的....);還有這一週內也趕快預約了小兒科、婦產科拿病歷,問醫生們有沒有還沒打的疫苗與該做的檢查還沒做,並且在Amazon上緊急訂購需要的東西(防疫物品、禮品、台灣不好買的生活必須品等)Amazon通常都能1-2天內到貨,所以都還來的及。
#防疫物品準備
這一部分非常重要,非常感激我有加入COVID-19 台灣人海外自救會社團,每天在上面狂做功課,統整了一些帶小孩們搭機回台要做的準備,以下是我準備好的防疫物品:
✔️口罩- 每四小時要換一個口罩,所以我大人小孩各準備了10-15個左右。
✔️手套- 主要是我跟老公搭機時要使用,也是大概準備了20雙手套。
✔️防護貼膠- 在Amazon搜尋Barrier Film可以找到那種牙醫或刺青使用的隔離膠帶貼,打算上機後把小孩會亂摸的把手、遙控器、桌子都貼一貼。
✔️藥品- 妹妹是過敏體質,她一過敏就會揉眼睛跟鼻子,所以有準備一些過敏藥水及藥膏,定時補充。
✔️褪黑激素- 計劃好小孩的睡眠作息,登機後兩小時給他們吃一顆兒童褪黑激素,讓他們盡可能飛行時間都在睡覺,避免他們亂摸。
✔️酒精- 去Trader Joes買了8罐隨身酒精噴罐,本來覺得會不會買太多,後來事實證明完全沒有!一上機前一小時就噴掉一整罐了....
✔️消毒紙巾- 後來想要把酒精省點用,就都用消毒指巾擦。一上機也是用消毒紙巾到處擦,窗戶、桌子、電視螢幕、椅面等。
✔️尿壺- 爬文很多媽媽推薦Amazon的兒童尿壺,因為我們不打算讓小孩離開座位上廁所,所以也買了兩個尿壺(但是後來完全沒用到..)
✔️尿布- 尿布是讓他們想poo poo💩而準備的,大概準備了12片以防有什麼萬一。
✔️防疫帽- 感謝韓國友人在疫情一開始時就寄了那種有附上隔離罩的帽子給我們,當時覺得我哪時候才用的到😆結果回台這趟就派上用場。
✔️濕紙巾- 有小孩的父母必備。
✔️馬桶坐墊- 我跟老公在機上上廁所時使用。
✔️飛機椅套- Amazon有賣,可以把飛機座位套起來避免接觸到可能存在的病毒。
✔️塑膠袋- 帶了非常多塑膠袋來裝垃圾,因為口罩手套會一直換,小孩也會製造很多垃圾,有垃圾袋可以讓座位的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出發前三天
台灣CDC規定登機時要提供三日前的核酸檢驗報告,太早驗、太晚驗都不行,我們的飛機是1/8飛,所以我們安排1/6做48小時內報告可出來的核酸檢驗,而且找到了不需要戳鼻孔、只需要用棉花棒刮口腔內膜的檢驗法(小孩接受度比較高)。檢驗過程都待在車上,檢驗人員也不會和我們接觸,都用夾子把檢驗包遞給我們,整個過程也很快、無痛,上網預約一下開車過去就能驗了。我們去的檢驗站是Frisco的Curative,無需提供保險就能免費檢驗👌人員都很親切專業,還能上網追蹤報告的進度,讓人蠻安心的(但後來發生關鍵小插曲...)
行前三天也開始準備行李,因為要回台待半年,從懷孕待到產後、從冬天待到夏天,所以行李真的爆炸多!但好在我已經是行李打包老手了😆 把體積大、重量輕的跟體積小、重量重的交錯打包在一起,也事先秤好每件行李,這樣到機場就能順利又快速check in。另外注意不要將筆電、iPad放在隨身行李中(除非有必要使用),免得開箱檢查要花很多時間、增加接觸風險,另外我們也準備了大塑膠袋,過安檢的時候可以墊在bin上或是把行李包住,因為安檢的盒子都很髒沒有消毒過。
補:我們有查過航空公司網站,說明筆電、iPad只要又確實關機就能放托運行李,不過有地勤網友說不建議把筆電放托運行李比較安全,大家可以自行詢問航空公司再看看放托運或手提行李。
#出發前一天大掃除
因為要離家半年的時間,所以我們打算幫家裡做深度清潔完再離開,會最後一天才大掃除的原因是家裡有小孩.. 太早掃好又會被用髒🤦🏻♀️ 除了基本的吸地、拖地之外,還洗了床單、被單、除塵蟎、洗廁所、浴缸、烤箱、微波爐、電鍋、瓦斯爐等等,最後也把瓦斯關掉、插頭拔掉、設定好草皮灑水器等等
#出發前
出發前一晚可以先網路報到,避免到達機場排隊等候太久(不過現在搭機的人非常少,後來發現到了再排隊也不用等很久)
出發前我們全家都穿了兩件上衣、兩件褲子,隨身行李也帶了可換的衣服、襪子用袋子包好,打算抵達台灣時把髒的外衣外褲換下,會冷的話再套上新的衣服。
#搭接駁巴士4小時
因為達拉斯沒有直飛台灣,還需要境內轉機或是搭4小時的接駁巴士到休士頓,我們當然是選擇搭巴士不搭境內航空,本來還想要自己租車開去休士頓的,但是我們行李實在太多了.. 租七人座的車都還是塞不下,最後還是決定搭巴士了。
雖然巴士上的人沒有想像中少,大概每一兩排都有坐人,不過巴士上全是台灣口音,大家一上車也都有做好消毒、戴口罩,感覺非常安心。我們一上車就在座位狂噴酒精、擦座位、把手,任何小孩可能會摸的地方都先消毒。上車後我們就讓小孩戴防疫帽,降低他們摸臉的機率,也隨時注意著他們一亂摸就馬上擦手噴手,想吃東西、喝水前也噴手,噴到後面他們都習慣了有旅行的防疫意識。
上車後一小時兩隻就睡著了,本來想撐到飛機上再讓他們睡,但是又怕他們硬撐著不睡會降低免疫力反而不安全,所以還是讓他們想睡就睡,健康安全第一。
而我們大人在搭巴士的這四小時非常擔憂,因為..原本在出發前就該收到的48小時檢驗報告,到現在都過了50個小時還是沒有收到!我們從早上就開始一直打電話問,得到的答案都一樣... 只能等,因為最近檢驗的人太多了,所以有可能超過48小時才能拿到,我們非常後悔沒有再多做其他幾家備案檢驗,但因為我們回台是臨時改的時間,很多預約都滿了不好約,想想真的只能聽天由命,我們人都在路上了,但關鍵的報告卻都還沒收到真的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還一直閉眼冥想跟宇宙許願祈求能在搭機前收到報告😂 老公甚至還開始想要是報告最後沒出來、上不了飛機,那我們接下來可能只能住在休士頓旅館了🤦🏻♀️
#機場報到
我們的班機是晚上11:50,我們到機場時是差不多晚上10點,而我們把行李搬下巴士到達機場大廳時,還是沒有收到報告!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繼續在大庭站著邊排隊邊等報告,這時候有地勤人員先請我們填健康申明書(這個我們出發前就有在長榮航空的網站印出來先填好了),也幫我們量了體溫、並且用手機先填寫入境台灣時需要的入境防疫系統。晚上10:18 pm 就在我們用手機填寫資料之際,我跟老公同時收到了報告結果的簡訊!!我們直接在機場尖叫了出來!全都是陰性結果,我們真的可以回台灣了!😭😭😭😭😭
#過安檢
Check in之後就是過安檢了,平常要排隊半小時以上的安檢,今天空無一人,一路順暢的通過。現在防疫期間還是必須脫外套、鞋子(小孩不用),不過安檢人員說筆電可以不必拿出來檢查。我特別看了一下安檢的行李盒子真的很髒... 想到大家都把鞋子放在bin裡面也不會擦拭跟消毒,那上面一定滿滿的細菌甚至是病毒,所以就把包包行李放在大塑膠袋裡面過x ray,通過後直接把垃圾袋丟了。
#候機
過了安檢到登機口,總算有要回家的真實感了😭😭😭 因為人很少所以候機很快,一下就可以登機了。現場看到很多人都穿著隔離衣、帶面罩、口罩,真的讓人很安心!再16小時後就能到台灣了,我們全家都好興奮!!
#登機
登機很順利,在登機口有把口罩拿下來做臉部辨識一下而已,其他時間大家全程都戴著口罩。一上機我就開始到處噴酒精、擦消毒紙巾,還把小孩座位的把手、桌子都貼上保護膜,也馬上把他們的鞋子脫掉、鞋底消毒、地板噴酒精,因為接下來16小時他們的活動範圍就是這個座位了。
台灣政府取消了台灣轉機的政策讓機上少了大半的人,我們前後左右四五排內都沒有人!我跟老公都覺得待在長榮的機上根本比在美國超市買菜還要安全一百遍😆 到處都被消毒過、大家都穿隔離衣、距離很遠,真的超安心的!
#用餐
我們本來是計畫等大家用餐時間過了再吃飯,但因為前後左右都沒有人,後來決定應該沒有必要,長榮的飛機上比美國的戶外餐廳讓人安心多了。小孩吃的很開心,餐點比美國航空公司好吃太多,重點是我們正在回台灣的路上了,想到這個就太感恩😭 大家都把飛機餐吃光光❤️
#上廁所
我跟老公正常上機上廁所,上廁所時有帶一罐酒精,觸碰到哪就噴到哪,幸好酒精買了超多罐!而哥哥跟妹妹就不讓他們在機上走動了,直接在座位使用尿布與尿壺,但他們兩個都覺得尿在尿壺裡很詭異,所以只好包尿布尿,全程他們都沒有💩 很配合😆
#小孩睡眠
因為前年回台灣時兒子太嗨硬是不肯睡,一到台灣過兩天就累到發燒🤦🏻♀️ 現在這個非常時期發燒可不是開玩笑的,所以我非常注意他的睡眠與精神,千萬不能讓抵抗力受到影響。上機後讓他們看了一下電視、用餐,餐後半小時就按計劃給他們吃褪黑激素,睡了大約八小時(比平常在家睡的少),但他們感覺精神都不錯,我們持續觀察著他們的精神、體力狀態,目前他們時差已經調了一半,下午跟晚上都睡了不少。
比較讓我苦惱的是.. 女兒堅持要吃奶嘴跟聞她的安撫娃娃才肯入睡,跟她僵持了很久他開始有想要在地上打滾哭鬧的跡象... 所以我只好投降,讓她吃奶嘴再戴口罩,然後把她的安撫娃娃噴滿酒精(她還跟我抱怨兔兔不好聞!氣死我🤦🏻♀️ 我說讓妳聞就不錯了不要嫌了😠)整趟她都黏著她的兔兔,我也一直心驚膽跳的的盯著她的兔子,掉地上或是碰到她的襪子等,我馬上就拿出酒精一直噴噴噴,噴到我都懷疑兔子都酒味女兒會不會醉😂
#抵台
飛機降落時,在窗外看到台灣國旗🇹🇼我直接大噴淚😭😭 過去一年我們真的過的很辛苦,小孩不能上學、我們都待在家工作,渡過好多爭執與困難,美國大環境因為疫情、選舉等真讓人感覺動盪不安,看著窗外國旗的景象真的讓我內心好激動😭😭 終於回到了全世界最安全又溫暖的家了!妹妹還一直問我說「媽媽你為什麼在哭」,我哭著說「因為我們回家了,媽媽太開心了😭😭」
到達台灣機場真的讓人非常非常安心!這不是心理作用,比如我一下機兩個小孩說想上廁所,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廁所門口就有「入境旅客專用廁所,微旅行及員工勿使用」的告示牌,機場把廁所也分開來讓入境的人使用,覺得這些細節真的做的很完善!
我一降落就收到了檢疫系統傳的簡訊,接下來就是有工作人員與告示牌指示我們怎麼走,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面罩,但都非常親切🥺 我因為東西多、小孩鬧,還要把手機裡的入境防疫資料找出來,護照一直不小心掉在地上,工作人員看我肚子大就一直幫我撿,還叫我慢慢來不要急,他正這麼說的時候我護照又掉了😂 他就一直笑說不要這樣,我腰不好🤣 讓我心情瞬間放鬆了不少。
後面的流程就是分兩排排隊,一排是有台灣手機號碼的人(我帶著兒子排這排),另一排是沒有台灣手機號碼的人(老公帶著女兒排這排),我把檢疫系統簡訊提供的條碼秀在手機上,連同護照給人員檢查、做紀錄,老公現場辦電話卡也很快,我們後來在入境的移民局前會合。
#入境後
入境通關很快速、人很少,全程也都戴著口罩,只有把口罩拿下來秀出臉一下看跟護照上照片長的一不一樣,接下來就是拿行李了!趁老公在搬行李的時候,我把小孩的外衣外褲都脫掉,把髒衣服放在塑膠袋裡收好,我自己也去廁所把外衣外褲脫掉,換新襪子、把鞋底消毒,老公搬完行李也換了衣服。這樣我們全家人到家時都是乾乾淨淨的了👌
#上防疫車
媽媽有先幫我們定好九人座的防疫車,我們順利的把所有行李都搬上車,全家上了車開開心心的回家!一路上看著窗外風景我又想哭了😭孕婦哭點很低,但老公說他內心也很感動!回家的路很辛苦但是太值得了!!
#到家
到家後爸爸媽媽戴著口罩、站在院子遠處迎接我們😭好想要擁抱他們但是忍住了,我們把行李都消毒以後直接搬上了三樓我們的隔離房間。一上樓嚇一跳😆我媽根本照防疫旅館規格在佈置!擺了沙發、電視、小孩遊戲桌椅、玩具,還有準備泡麵、零食、飲水機,牆上還貼了防疫需知🤣🤣 是打算以後要經營防疫旅館嗎?😆
感受到家人的愛與溫暖,真心充滿著感動與感激,我一直內心很激動好想哭😭 熬了一整年、千辛萬苦回到家真的太太太感動了啦(講一百遍都不膩!)
一到家沒多久就收到鄉公所還有派出所員警的電話,叮嚀我們14天內不能出門、手機不能關機,有任何身體健康狀況要馬上通報他們、不能自行就醫,員警們都超親切!真的不斷讓人感受到安心與溫暖🥺
不過下午到晚上的時候我跟老公時差睡死了,老公的手機在哄睡小孩的時候開著音樂不小心沒電關機了,結果晚上10點員警真的來按門鈴找人了!真的太不好意思了我們一直跟他道歉與道謝,真的是太累沒有注意到手機已經沒電,員警親切的說沒關係,時差這樣很正常,不過一關機就定位不到我們了,所以這14天千萬不能關機!有要回台隔離的人要記得唷!
今天一早就收到line詢問我們的健康狀況,我只能說這一切都讓人太安心太感恩了,對比過去一年看著美國疫情無限的擴散、政府防疫政策讓人搖頭、國民防疫意識低落,現在人在台灣的我們,真心時時刻刻都非常感恩又感動🥺
寫了這麼大一篇心得流水帳,除了希望能給想回台灣的海外同胞一些經驗分享之外,也想讓台灣人知道我們有多麼的幸運,能身為台灣人真的太驕傲了🇹🇼❤️❤️❤️ 台灣能守的這麼好,真的是政府的超前部署、注意細節、配套措施還有全民宣導都做的很好,這一路都深深感覺到政府的用心,還有也是全台灣人的配合才能把疫情控制的這麼好🥺 好愛台灣!接下來就等14+7天過後我們就正式自由了!!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敲銅鑼,鼓鈸喧天,暮色沉沉的馬游塘村生猛了:金豬開陣,祝禱繚繞香燭,爐火熊熊蒸氣騰騰──村屋間空地搭竹棚張綵燈,筵開廿八席,熱辣辣葷素源源上桌來,觥籌交錯,賓主俱歡顏。 這是一場筵席包辦館「大來東南」主理的壽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統統到會來。從上世紀中葉起,大夥就像紅船戲班一樣鄉轉鄉,...
地壺球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走過這段路,並非理所當然》
過去兩個月,我們曾經恐慌疫苗短缺,彼此爭奪,權勢者匡列自己人先打⋯⋯直到日本捐贈、美國捐贈、特別是三大慈善機構終於獲准捐贈,我們才從人性的污濁泥淖中,爬了出來。
過去兩個月,中央與地方權鬥,北農、環南市場群聚感染,人們想到的是嗆聲和搶麥克風。
但這兩個月,我們可以慢慢走出來,並非靠著這些噪音。
公衞專家學者要求普篩,經過一年爭執,最好的專家被政府孤立,近期終於同意了。
北農爆發群聚感染,最危險時默默走入病毒區域,進行核酸檢測的是台北榮總團隊。那是一個週末,由副院長陳威明帶隊,他們犧牲假期,大熱天之下,包得像棕子,全副武裝。
走進市場前,拿起一個小小的運動飲料,即傳照片給我,表示「感恩」。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操,又多麼謙虛的人格。(圖一)我受之有愧。
過去兩個月,北榮團隊冒險深入多個病毒區,沒有人搶麥克風。沒有人宣揚自己的功積。
過去兩個月,公衞專家及若干台灣僅存的知識份子,選擇勇敢對抗威權。
過去兩個月,以霸氣知名的大企業家吞下所有的不合理,掏出可以炒五十棟豪宅的資金,盼求全政府支持,只為完成救人的使命。那背後是多麼強的大愛與意志。
過去兩個月,在台灣最痛且最恐慌的兩個月,他們共同圖繪了另一個台灣,人性自私恐慌的另一面台灣。
於是我們共同目睹搶奪疫苗、不承認政策錯誤的無情領導、網軍攻擊迫害言論自由尤其科學專業的現象,⋯⋯終究,那只是台灣一時籠罩的烏雲。
烏雲密佈,終有散盡之時。
以下是:也算高齡了,但仍駐守北榮專責醫院副院長高壽延,傳來他的專責醫院駐守日記:分享他點點滴滴的日記,讓人們知道,我們大多數的人,可以一一度過危機,因為這塊土地上仍有許多奉獻者。
* 6/29 週二
全國54例 台北 20例
B107 12/30 剛到108 趁大夥交完班空檔和護理長哈啦了些言不及義話題,才驚覺自己沒有戴N95,可能是因為108是口外病房,多年來慣了、潛意識裡在108䕶理站心情會比較放鬆。
趕緊換上N95和明主任繼續今日行程。離開108時看到牆上快20年前的心血,不勝唏噓。
看看思源7~11F專責病房、應是回不去原狀了,未來五官科(Eye、ENT、OS)專科病房何去何從,在原先Cov疫情前的全院病房空間配置規劃中、並無此節,看來勢須再作調整。
今天多了一位由T031轉入疑似其它病毒感染重症患者,1天內肺變白 、30多歲 heavy smoker,二採陰,狀況不佳、原因仍待查。每天吞吐吸納的肺、平日真要善待它!
B097 CU 7/17、 分子雖愈來愈小,今天97卻特別熱鬧,不巧的是少掉的數字不是轉輕症,而是CPR後往生。
另一位急送思源OR負壓手術室氣切,平日慣例是由OR派人接,Cov現況特殊,而是由三位醫師護理師全套披掛親自由9F送至思源3F手術室。
為了坐那一部電梯(應該是坐3號)和找人先來控管電梯問題,大概略事折騰了一下。原則上、常規性工作如一,碰上了特殊狀況時,才知問題何在。
簡言之、平常有Cov病人要轉上來的時候都會預先通知,所以事先安排專人控管特定電梯、不是問題,但是緊急要往下運送的時候,才出現狀況。
一個患者就是如此,可見平日做消防的演練更是重要,小狀況定要當場解決。
笑咪咪的婉明副護理長不忘我們離去前説,昨晚大夜熱爆了,但不知原因為何。
97CU是電動門、遇上隨病患移送後面的消毒外包人員,還真拿他沒辦法,電動門有兩個開法,一種是使用按鈕、一種是使用暴力。他選了後者、自己推開門出去😄。
B098 13/36 正巧 軾旋護理師已換好裝入艙,提水壺入房給病人房間裡倒水,倒完後要把空壷拿到門口,由另一位外面護理師把艙外的水壺裡的水在門口倒入內艙水壼裡,我不是在繞口令、S O P就是這樣!
B087 17/34 目前維持一人一間其實比較好照顧,也是因為居隔檢疫的關係。每天都有意外!
預定7月4日解隔的15位中又出現一位陰轉陽,確診後只得轉107,可見得在專責病房不要小看檢疫病人,Cov說變臉就變臉,一定要以同規格標準的重裝備伺候、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B077 12/22
佩瑩副護理長很慎重介紹現況後,看到兩位專責住院醫師在護理站,問了他們、再兩天他們也要"解隔"了。
值完後,回到原單位。
B078 8/22 張婉筠副護理長提到,一大早送走了一位病患。
難怪前兩天聽住院醫師説光接新病人就蠻辛苦的;78就等同是急診重症的後送單位,其實照護工作的確並不輕鬆。
並非Cov確診就比較難照顧,像78的肺炎+高齡+重病,光收了8位就夠嗆了,另一方面照護時身上穿戴的的也是差不多一樣。一位中年患者猛咳又有心肌炎,挺麻煩的。反而是肺部呼吸道症狀重的病人,病況不好時,需10分鐘才能換了衣服進去抽啖。
RCU 6/18 今天也走了一位NonCov。護理長穿著便服月底拿來加班,要完成一些文書作業,真辛苦。改裝後的新CU、進來易走,臨離去時、因為要轉個彎,突然找不到門在哪裡。
巧遇眼科理長、暫時調去支援精神科,好給別的護理長年中休個假,聽起來,左臂做做復健針灸𢓭好多了。可喜可賀!
* 6/30 週三
防疫日記
晨防疫會:
院長表示疫情趨緩個案減少、改善疫苗殘劑注射流程、協助北市府北農篩檢。
討論事項:
~常規麻醉支援專責插管;一般專責插管先送重症,麻醉支援144、031、CVSB 防護完整。
如何擴大至所有專責病房與緊急插管檢討。
院長總結:
1、馬副、侯副院長主持,共同與麻醉及相關部門研商訂出SOP於專責病房插管妥適流程,協助麻醉進行迅速安全之病患插管。
2、疫苗有效率服務、非常感謝家醫等相關部門。
3、北市北農篩檢由威明副院長帶隊、7月1日前往。
4、行政部門加強紙本公文一>電子公文比率。
*下班前馬副院長表示已完成麻醉插管協調任務,制定SOP規範*
2PM全國55例 北市20例
專責病房日記:
下班離峰時段到思源專責,小夜入艙、白班離開了、護理站冷清許多,倒是多處見到月底交班中的住院醫師。
叮嚀他們最佳的防疫,要靠自己做好防護SOP。
B107 10/30 僅7臥床了,工作是專責護理師全了、但還是要年輕有力氣點的護理師去作翻身比較合適。
記得清潔大隊求才、不就是考背沙包跑50米嗎?💪😆⋯⋯不好笑。
CVSB 4/6
4位醫護同處理一位葉克膜患者。
B097 7/17
出到剩7位,副護表示、這些多bed ridden..。😞
B098 12/36、 看來每個病房都比昨天更少了,對國家疫情真是好事,但每個病房剩下的多是"重裝特種部隊"病患,頑強抵抗,挑戰!
B087 17/34、交班中的住院醫師也提到長照這批、能解隔前、快要再做一次PCR,希望事不過三,前面出現兩個陽性的、故事就到此為止,則甚幸。
B077 12/22
護理長打趣、我不到她不下班。
小弟強烈虛榮心油然而生,奉上雞肉照一張供覽閲。看到病房休息室裡一大堆善心人士當日捐贈的高卡飲用食品,疫情结束,姐妹們的BMl🤨⋯⋯不胖死才怪。
B078 6/22
幾位二採陰的胸腔重症轉出,回到CM加強照護、勉強鬆口氣,但見護理長一人還沒下班在電腦前整理月底的報表。
* 7/1 週四
~有月/有日/幸無年~
~最近NBA東西區決賽、太難看了,每隊5個人在場上鬥牛,全是單打~
~北榮戰疫、今天威明副軍團出征北農愈來愈精彩~
全國<50、北市20
T031、 外艙5、負壓2
裡外多插管重症,外艙並無生理監視器,差不多CU患者的病情、多是高齡重症、然照顧確是不方便。
B107 10/ 30 此時不大變動的分子,代表的住院中病患的高齡與難癒,即便解隔,也是全身系統性問題多。就須時日消化,希望不是消失。
CVSB 3/6 護理人員在CU中工作負荷量原本很大,尤其是護理長眼看著處理葉克膜患者問題時、臨時需要更多人手,在專責小規模的CU裡真會捉襟見肘,那護理長承擔的壓力就更多了。
能前去多聽聽、也當作是一個讓她們釋放壓力的出口。
B097 7/17 97CU也是如此,摩術數字停在7,多是極高齡;好多時候副護理長也是要披掛上陣、協助翻身、照護、諸般雜務,擔任救火隊,婉明副護理長依舊笑容可趜如是説。
B098 12/36 護理長也表示、未來病人太少的病房,會依疫情趨緩的現象作整併,這應該也是免不了的。
阿長來自B118、也相當關心未來思源11F的何去何從。117/118這兩個單人房病室過去曾經在已走入歷史的時代、經歷許多風華。
記得自己還是住院醫師時,偶爾就會見到大批大直七海官邸的衞隊人員出現在此。主治醫師時奉命來給已彌留的老夫人拔搖搖欲墜的牙齒,還沒到牙就不見了、引起家屬和醫護一陣恐慌,最後發現是藏在舌下。
B087 18/34、7月4日就是這15位長照老人家再篩檢的日子,前兩天出現一位陰轉陽,大夥殷殷期盼結果順利。要費事披戴、進進出出為許多位病患每兩小時的翻身和防止很多已經壓紅了的屁股惡化,如履薄冰。
B077 14/22 還見兩人一室,剩下一個夫妻檔 ,真鶼鰈情深,太太已呈陰性、還要繼續留下在裡面照顧先生。聽副護理長説在專責的護理長居然沒有一個月600NT的補助。這又似乎有些奇怪了,需要進一步瞭解。
B078 7/22 這病房、出入換率高,多重症病患、照顧真是辛苦,副護理長上午一進艙直到4PM才出來吃中飯。
著藍衣褲的住院醫師也跟著跑出來加入阿長行列,直說肺炎高齡重症多,簡直就是急診部的E I C U,然而整個病房照護設施、又遠不如ICU。它的存在確是為急診一採陰的重症患者找到一個暫時"中途島",等二採陰後上轉。
上:忙碌交班中的T031
中:進艙前98護理師
下:一湯匙一口的協助臥床病人餵食。
* 7/3 週六
防疫日記
全國 本土76 北市48例
今日北榮重點:
1、承接公路總局1500員工+外送人員、週末順利完成施打疫苗。
2、北榮篩檢快打部隊清晨出發環南市場;國家社會需要時、北榮責無旁貸。
一早、其實也不早了,7點半至孝威館看看今天週末北榮承接政府任務、大量施打公路總局駕駛同仁和快遞外送人員(Food Panda、Uber eat⋯),現場來得人真不少,幸好幾個部門、護理部明主任、社工室陳寶民主任和向主秘和許多有經驗的同仁都在、辛苦支援的分局駐區警員、院內警衞、許多志工也駕輕就熟、指揮協調非常順暢。
凡事起頭難,雖然八點前已排至大門口,但裡面幾個大棚子報到等待區、直通孝威館內有冷氣設備,施打區一樓大廳和內部幾間韻律體操室都放好位子、供大家坐定,由護理師走動施打;畢竟家醫陳曾基部主任和陳育群科主任指揮疫苗施打過去在平日已有相當經驗,當時頭一回85yr老人家疫苗施打的塞車現象早不復見,過程非常流暢。
開始打了段時間,孝威最大間的施打室已坐滿、坐定,當工作人員一喊"張先生"請舉手,結果滿屋子人的手全舉起了,原來電腦資料安排是按照姓氏規劃的。
同一個時候、陸續看到北榮同仁在環南辛苦篩檢的數字和新聞陸續傳至手機,孝威這時也非常順暢,跳出放心的數字,北榮南北戰線狀況穩定,孝威的來訪媒體也愈來愈多,差不多是時候了,接著黃副、侯副院長都陸續會到,小弟一身輕衣勁裝短褲球鞋,還是當個快閃族,和同仁小別,深深一鞠躬致謝趕緊回去做家事、接著準備帶女兒去學開車。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路總局的員工和外送員多少可以直接從樣子區分得出來,當然外送多年輕人、頭髮長些、偶有刺青、小胖子男女皆有,但他們都是默默的社會基層、關鍵服務業的大眾,少了他們、大家都會很不方便,年輕人只要願意外出工作就該要鼓勵!
工作人員不斷用手提廣播器、提醒大家熱天打完回去休息了,要記得先拿瓶冰筒裡的水喝掉。這批辛苦年輕人(有些也不小了)、搞不好打完就接著要上工、記得騎車騎慢點,還要多喝水。
最不捨的是一位50多歲男性外送員、稍胖、平日少醫療控制,大熱天老遠騎個摩托車才到了、坐下一量血壓就>200,接著頭暈就立刻送急診⋯,現在在神經加護病房,幸好這是在醫院裡。
多少基層、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又想到要有平安的身體,跑來注射疫苗。
誠如最後陳曾基主任晚間留言,1212總局員工+外送員,疫苗全數施打完畢、一支殘劑不剩。稍感安慰!
[註]107 年騎乘機車造成人員當場或24 小時 內死亡案件之死亡人數①881 人,占整體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493 人)59.0 %,死亡率②為每10 萬人口3.7 人。~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別忘了當時外送員可沒現在那麼多。~
專責病房:
晨護理部明主任在孝威忙至中午自己先去巡一趟。
小夜時段,先搞定其他事了,自己再快走一趟,去聽聽輿情打打屁😆、那當然早已洗好澡、又換了另一套乾淨輕衣勁裝"去嚇人。不然會臭死人、戴N95都會聞得見。回家自然要再沖一回。
B107 9/30、 幾位同仁在䕶理站、她們耳聞幾個病室因為病人數少了,要作合併,目前就屬10F的後勤區、大小、位置都相當寬敞,應優先保留,我也一定把意見反應。確實在所有病室的員工後勤區域、只有這間病房可以聞到麥當勞🍔和炸雞香味。
CVSB 3/6 小夜leader見到我、提了一下稍晚從97CU要上轉入一位,兩個葉克膜的都還在,目前思源專責、就這病室的6間獨立加護床位有前室,最符合遠距監控的加護中心規格。比B097的17CU床理想,不過未來有機會、就一定要再修繕提升規格成標準負壓,目前尚屬微負壓,氣流外排。
B097CU 6/17、 重症集中的病室,小大夜間往生了一位極高齡。
敬業的醫護人員態度,面對再不容易的病情、大家還是盡力而為,目前這現象多少正也反應了台灣的醫療現況。
也是真佩服亞東醫院前後收了那麼多加護重症,這大概和現任林芳郁院長過去是心臟血管外科權威的"超前部署"有點關係吧!
台大醫院首當萬華熱區、其實能先快速內控篩檢、維持正常運作又收了那麼多病患、著實不容易,不愧是台大!
回憶5月中時、自己所屬的北榮一警覺情況不對了,許院長也隨即緊急召集防疫會,把戰況急迫性升至最高,動員+動工、在CDC要求的期限內交出了全院1/10床數的246張全國最多的專責病床數,緊接著隨著救護車每天將患者一批批送至,一層層開出專責病房至今,不過也才2個月。回去真該看看"危機總動員"這部老電影!
B098 11/30 包括98和其他專責病房多位參與出征環南市場篩檢的護理師,趁住院病患少了些、專責區年輕護理師的特質,就是生怕自己閒下來被調來調去、不怕忙、不畏艱險、見義勇為、連CPR時都奮力到自己N95口罩都鬆掉。
B087 18/34 剩14位頤園長照高齡,正好一人一間了,已預定好了未來幾天要篩檢和注射疫苗流程,希望別再有陰轉陽!屆時87很容易再清空,方便調整。
B077 13/22
思源頭一個成為戰區的77病房依舊靜靜的擔任守門人,兩人一間的夫妻、一位同樣默默的照顧另一位的復原。待久暫出不了院的多不年輕,就讓專責同仁的努力、讓時間來消化病情的好轉,當高齡醫學遇上Cov照護。想起一部好來𡡅影片"當沙莉遇見哈利",保証專責的年輕醫護沒聽過這部電影!
B078 6/22
78每日病患數的浮動最大,送來等待二採陰各科重症有時待上2~3日才送得出各自專科病房,高齡全人重病照護大不易。
回首,北榮上下展現的領導效率、團隊紀律、動員協調、和行動力,讓我們身為北榮一份子為榮。
⋯⋯⋯⋯
因為以上這些人,我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地壺球班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媽寶他媽的三種款式-\-\-別讓失控的愛變成礙》
昨日PO文後,下方的留言竟比本文提出的媽寶實例更為驚人!差點把老木嚇到吃手手了!在留言裡發現,大家往往以為只有慈母才有敗兒,但是根據老木多年家長身分以及走跳江湖的經歷所見,其實更多的敗兒是來自虎媽之手。
以下,老木分別把三種可能性分析歸納了一下,供參考。
『A款:慈母多敗兒型 的 媽寶他媽』
【他只是個孩子啊】
這一類的媽媽把自己當成兒女永遠的學步車,在他心目中,2歲是孩子,12歲是孩子,22歲也是孩子,32歲依舊還是個孩子啊!到了42歲仍事事插手、樣樣介入的也並不罕見。
【這太難了,這太髒了,這太危險了】
過度保護型父母,極度神經質的代價是一次次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他不願讓孩子從困難裡熟能生巧,不讓孩子在弄髒後學著弄乾淨,也不讓孩子從面對危險中摸索出安全的方式。
【怕孩子累,我來就好】
孩子小的時候,你覺得他課業繁重所以凡事你來就好,孩子長大後你又覺得他工作繁忙還是你來就好,這是一種廢人養成大法,好好的一個孩子就這麼硬生生被你的愛,愛成無才無能。
【長大自然就好了】
如果你從小不讓孩子負責,他長大不會突然懂得負責;如果你從小不引導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性,他長大也不會突然長出同理心;如果你從小縱容孩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那他以後肯定會是個長歪的自私鬼。”長大自然就好了”是種根本不存在的鄉野傳奇。沒有練,怎麼會?
【割捨不下的慈母皇冠】
「甚麼都讓孩子自己來,那還要我這個媽媽幹嘛?」其實媽媽的天職是領路人不是ㄚ嬛,過度高舉「愛即犧牲」的媽媽,有時其實是為了收集他人的讚譽,對於那塊賢良淑德牌坊的耽溺,是心中放不下的執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款:虎媽控制型 的 媽寶他媽』
【樣樣看不順眼】
嚴厲的完美主義者,無論孩子”做甚麼”或”怎麼做”都有意見,眼裡像長了針一樣,拿著放大鏡以大人的規格檢討孩子理所當然的不純熟,從過程到結果事事挑剔,最後乾脆叫孩子別做算了,這是一款樣樣自己來的”包辦父母”。一開始扼殺孩子進化的機會,等孩子大了又嫌他不如別家的孩子好,畢竟是完美主義者,所以熱愛比較是天性。
【害怕失敗的刺蝟】
預設孩子不夠不行,預設孩子會失敗,好勝心強大的父母從不允許孩子失敗或犯錯,他們有嚴重的難堪不耐症,特別是在別人面前時。所以為了預防種種難堪,不如一開始就別讓孩子碰。這一款式的父母與上面的完美主義者父母在心態上稍有不同,但殊途同歸。
【成績至上,不容許時間浪費的菁英派】
「你快去寫功課,甚麼都不要管」
「你快去準備考試,這不甘你的事」
「你不要跟某某某太靠近,他太愛玩了,會帶壞你」
「這學期不讓你上社團了,浪費時間幹嘛?我幫你報了全民英檢班」
「你現在是學生,其他的都不要想」
「只要你好好讀書,以後想要甚麼沒有?」
這樣的小孩飯後通常是拍拍屁股就走人的,從沒洗過一次自己的便當,從沒準備過自己的水壺,更別提倒垃圾、掃地那一類的家庭工作,洗衣機怎麼用? 微波爐怎麼用? 有沒有自己換過床單? 那一類簡單的生活技能永遠不在他們的學習清單裡。他們是生活能力零分的存在者,即便已經十八歲,還得靠媽媽提醒才會穿外套帶雨傘,反正整個人生都是為了考試而呼吸的。
但可笑的是,他們的成績永遠追不上媽媽高遠的期待,除非科科100分,否則只能面對更兇殘的督促。到了最後,分數不盡如人意還附帶了人際關係貧乏的問題,有些甚至連玩都不知道該怎麼玩了。
結果人生一片空白只剩背書的孩子,以後想要甚麼還真是都沒有呢!
【虛榮心至上,孩子就是我的成績單】
才藝班滿檔,把孩子當競爭機器,報名比賽衝第一。英文單字比賽、鋼琴比賽、畫畫比賽、作文比賽、書法比賽、機器人比賽、足球比賽、跆拳道比賽….樣樣不錯過,一心想賺個用心良苦竭力栽培的好媽媽名號。
老木在足球場邊聽過不只一次這樣的斥責,媽媽對孩子說:「為什麼剛剛那球沒踢進? 你為什麼不醬醬醬、釀釀釀….你根本不認真,我要處罰你每天多踢一小時!」
經常還聽到許多媽媽這麼說:「你知道我一天到晚接送、接送你上才藝班,花了多少精力和金錢嗎? 你拿甚麼名次來報答我?」
他們熱愛”教練”的抬頭,每日替孩子排滿了練習行程並嚴格執行,把學著如何過生活的時間通通拿去培訓才藝了,在他們眼裡沒有甚麼比獎狀或獎盃更重要的事,所以萬事皆可犧牲。
才藝本該是豐富心靈的佐料,最後卻變成功利主義的陪葬品,當浮雲般的虛名過後,孩子除了恐懼那些不友善的才藝之外,也失去真實人生應有的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款:花式Freestyle 的 媽寶他媽』
毫無原則,熱愛跟風,極容易受團體影響,因著階段性身邊出現不同屬性的媽媽群而變幻造型,時而是濫好人慈母,時而是瘋狂控制系虎媽。
這樣的家長從來都不清楚自己的教育風格是甚麼模樣,太花俏了,搞得孩子無所適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於敝老木生了兩個別人眼中的瑕疵品,一個是迷路,重度ADD+書寫障礙,一個是爆走DD,他是皮到嚇死人的ADHD,據醫生評估,這兩枚都是課業學習力&自理能力&解決判斷力零分的 "絕對典型",比起其他的孩子,他們似乎更需要被大量的照料。
當一般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時,眼裡肯定只剩下對於課業的焦慮吧? 他們勢必傾全力專注於成績的提升,或拼死補習,或拼命填鴨,至於生活上的需求,大概會選擇如24小時看護那般一路相挺到底的方式了。
但是本老木並不依,我受不了A款慈母,唾棄B款虎媽,更沒辦法Freestyle,因為清楚自己的風格。
在課業上,我決定慢慢等待,選擇用圖像式、故事性與聯想式的引導,逐步建構起適合孩子的專屬自學方式,緩緩來沒關係,重點是 ”真的會了” 才是做學問的價值,仍在體制內的時候就是如此了。經過幾年的訓練之後,這兩隻的學習狀態早已與同儕齊頭,有些科目甚至超前演出。英文不錯,能讀能聽能跟老外哈拉,自然歷史一極棒,因為他們真心喜歡,雖然國字寫得二二六六,但熱愛閱讀文筆絕妙,除了數學認真的爛是不可逆的基因所害,身為媽媽,我看到孩子個別的光芒,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100分。
我更重視的,是生活技能上的精進,越是不能越要磨,越是不會越要練,有人批評老木心狠手辣,怎麼讓這麼小的孩子去超市買東西扛回家?怎麼讓這麼小的孩子做粗活? 怎麼讓這麼小的孩子自助環島?
啊不蘭勒? 還不就因為他們不行,所以不操怎麼行?
我們無法一輩子Standby,他們有一天要自立,我們有一天會掛掉,在這之前,孩子沒資格當媽寶,我們更沒資格當媽寶他媽,而包辦媽媽失控的愛也不是愛,那是礙。
地壺球班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一敲銅鑼,鼓鈸喧天,暮色沉沉的馬游塘村生猛了:金豬開陣,祝禱繚繞香燭,爐火熊熊蒸氣騰騰──村屋間空地搭竹棚張綵燈,筵開廿八席,熱辣辣葷素源源上桌來,觥籌交錯,賓主俱歡顏。
這是一場筵席包辦館「大來東南」主理的壽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統統到會來。從上世紀中葉起,大夥就像紅船戲班一樣鄉轉鄉,走過六七動盪、七八十年代經濟飛躍⋯⋯伙頭兵團今天髮稀了、背彎了,彈指間炒炸蒸燉,光芒依舊在。縱然行業日落江河,廉頗亦老矣,但這終究是他們的舞台,猶如大老倌踏出虎度門,必定傾力演出。
正月,是大來東南全年難得的忙碌時候,一個周日包辦了六七個筵席。人稱「倫叔」的老闆陳倫駐店調兵遣將:哪位師傅擅長哪些菜、走甚麼崗位、誰去煮日宴或晚宴甚至走兩場……他自詡為僱傭兵阿頭,「無僱傭兵,怎打成仗?我們有後生的,不是個個六十幾,八十幾也有,總之是耆英啦!耆英功夫夠,守門好,調味等等準確些。」倫叔八十歲了,依然精神矍鑠。
幾十年來他都行散工日薪制,有訂單就召集好兄弟埋班。這晚壽宴,他派出三個大師傅,四蒸兩炒六個爐頭,還有幫廚和雜工十三人。「我們包辦筵席,不可能跟酒樓一樣分工。」晚上十幾個樓面,日間已在油麻地店內劏魚剪蝦。
師傅也清晨六點多回店預備:需火候的燉湯、炸子雞上皮,以及每一個菜式的配搭得先做好。譬如「百寶鴨」,全鴨起骨,再釀入蓮子、銀杏、瑤柱、鹹蛋黃等超過八種材料,扣燜一小時,廿八席的鴨就花上好幾小時。筵席現場,師傅也「瓣瓣得」:砧板埋灶搬抬,隨時走位「執生」:上菜急起來也要掉下熱鑊去幫手排菜。「我們好似舊時打波,十上十落的陣形。」倫叔用荷蘭隊全能足球比喻。
包辦的承諾
藍田山上馬游塘村的壽宴,七點開席,午後雜工率先運來枱凳鋪設;師傅和食材工具在兩三點陸續抵達,起爐搭灶洗刷,肉食菜蔬調味料一一擺列開來。
五點多,鑼鼓響起,主家拜神;師傅開爐點火,首先熬煮糖水紅豆沙,而澆在大菜上的濃芡、炸油一一先推先熱待用;雜工披上白恤衫,變身侍應候命。準時七點,拜神金豬吃罷,冒着白煙好彩頭的「發財好市」啟動盛宴,主人賓客齊舉杯:「飲勝!」
大家酒酣耳熱之際,在爐邊起勁的師傅忽然停下來,翹首以待。原來主家要敬酒,樓面事前通報師傅歇一歇。「包辦筵席有一好處。酒樓一起菜就全部煮了出來。去到你府上就不是了:喂,師傅慢一點啦!遲幾個字再起菜啦!師傅就會停。」倫叔得意地說。
他強調,大夥臨時是主家的僕人,「也可以說是包辦的承諾,如果到時『我不喜歡做』,唔得!你幾大都做完那一晚。」像這天天氣不穩,主家搭的竹棚不能遮蓋廿八圍,要分頭二圍,大夥就分兩次煮食招呼,工時長了近一倍,酬金不變,也無怨言。
功夫,六十年前
這晚主家曾宏五兄弟為八十有一的母親擺壽。「我覺得在村搞到會很有氣氛。」曾宏說,原來四十多年前阿爺已跟東南結緣。跟冷餸翻熱的盆菜不同,筵席上每一道菜現煮現吃,那股熱辣辣給人驚喜連連:一條蒸魚上來,剛剛離骨,很嫩滑;熱炒燜煮,全是「小時候酒樓的味道」──沒複雜的化學調味,吃了不口渴。
賓主享用完鬆軟大壽包、濃甜紅豆沙,盡歡席散。師傅撤退,樓面收拾狼藉杯盤。時近午夜,大貨車盡吞爐具碗碟,消失於夜幕下;要不是賓主臉上的悅色酒氣,盛宴好像沒發生過。
倫叔說,筵席到會不是沒市場,飲食集團也設部門營辦,不過數獨立經營、既包辦「筵」(菜)又提供「席」(枱凳餐具)的筵席專家,九龍只怕剩下他這一家。而他,也入行超過半世紀了:1957年,十九歲的他由廣州來港做了一年錶行打雜,就投靠開包辦館的姑丈,從此走上包辦路。
「當時甚麼也不懂,何謂大雞三味?何謂四和菜三和菜?好烏龍。」知不足,學不倦。他晚上一有空就用舊報紙練字;看營業部怎樣寫菜單;入廚房偷師。後來他往外闖,包辦館、茶居,樓面廚房點心樣樣都做。「我們東南的事頭請人,席上揀菜薳,好挑剔,你不勤力不醒目他不睬你。」他先後入東南、大來兩間包辦館。兩店由甘日新和嚴志二人在1948年創立。1972年,兩位老闆退休打算結業,他於是和拍檔用盡十萬元積蓄頂手,把兩個字號合併成為「大來東南」。
筵有大小 無分階層
倫叔二十多歲就在包辦館當上大掌櫃。他回憶,行業在六七暴動前最興旺。大來經常到富貴人家的花園別墅做宴;主家一來喜歡包辦隨時候命,二來家宴私隱度高。那時,工廠在大時大節和廠慶也經常擺酒,「譬如唯一水壺廠、鄧芬記。有錢佬聚居的又一村、中半山、九龍塘,那時候很多……」倫叔不願提豪客名字叨光,只漏了嘴:「舊時總華探長是常客,現任不少高官警司也食過我們的餸菜。」
從前,包辦館街街也有,單是廟街已四五間,包括大來和東南。店本身也擺到三四圍,「那時無冷氣,太太們喜歡高髻頭,牛角扇吹到髻都歪了。」倫叔忍不住笑起來。六七年暴動後,有錢人紛紛離港暫避,兩店生意跌了八九成。及至七十年代,酒樓愈開愈多,「人家當然想嘆冷氣、更好的招呼和環境。」包辦筵席漸漸式微。
為了拓展生意,倫叔二十年前也做起盆菜來;沙士前甚至也做蛇宴。現在筵席和盆菜各佔一半。盆菜有幾百元一圍;筵席可達萬多元一席,但不多;千多元最平常。「貴婦狗生日請客仍然有;隱形富豪做生日、擺滿月,入伙一定要光顧我們啦!旺一下新屋。」他做得最多的是社團和大學千人宴。正月時,露宿者之家也訂了五席給附近油麻地、深水埗的街友。蒜香基圍蝦、菜膽百寶鴨、五柳炸石斑……他和師傅一視同仁用心炮製,佳餚趁熱派人連同摺枱碗筷用手推車送過去,服務周到無分階層。
老友一齊打天下
「我做了幾廿年,後生做到老了。」倫叔笑咪咪,總是腳踏白水鞋,手握一罐生力啤。接洽生意、買料、訂貨他一腳踢;廚房告急他就衝入廚房,樓面不行幫樓面。
「現在無人願意(接手)做這樣辛苦的事了。」大來東南到今天,打理人只剩他一個。人家退休坐公園,他很抗拒,有事做就開心,「回來認識多些朋友,老中青也認識一些,多好呀!同時跟社會不脫節。」
辦公枱上,毛筆墨盒放在手邊,他十年如一日為客人擬寫菜單。菜單值多少錢,他就買同等的貨給客人。「你不可以隨便一種貨給主人家,否則如何運作幾十年呀?蠔豉來說,客人需要大隻的金蠔或最大的沙井蠔,二百多元一斤,我需要買那些。小一點百多元甚至幾十元一斤,不同嘛!」
人隨行業走到日暮,倫叔一點不傷感。目睹同行一間間消失,唯獨大來東南撐了下來,他淡淡然說:「無人光顧,你就要結業。我們幸好有班老友記合作,圍威喂,打天下!」倫叔呷一口他形容為「生命之源」的啤酒,清涼、回甘。
舉重若輕 大師傅
謝龍師傅(67歲)
入行四十多年,去過上海、台灣做大廚。這日他中午和七十多歲的Man叔在上水煮了六圍,傍晚再來馬游塘村拍檔入行六十年的鄭成師傅炮製廿八席。一年之中,只年尾正月較忙,「如果靠包辦筵席搵食,真是無得食。」他在大來做散工三十多年,倫叔叫到,義不容辭。「當做義工舒筋活絡,是一種樂趣,大家老友傾吓偈開心點。」做廚師,謝師傅笑言:「客人讚好,證明自己煮得好。」
黃錫師傅(66歲)
曾在港島有名的包辦館歐燦記隨父做廚,二十多年前歐燦記結業,轉來大來。「上門到會好像酒樓,只是整個廚房搬過去,沒有搭棚的就在露天煮。」這天,他清晨六點多就返油麻地店鋪廚房張羅,蒸煮了七八成,現場來做兩三成。席散,其他師傅撤退了,他留下來搬搬抬抬,收拾物資上車,回店卸貨已過午夜。「做慣了, 沒甚麼問題。」錫師傅總是和顏悅色。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葉天榮
大來東南筵席
地址:油麻地廣東道844號永發樓地鋪
電話:2780 3145
地壺球班 在 柴犬Nana和阿楞的一天 Youtube 的評價
柴犬Nana(奈奈)化身環保小天使?!
要教三個你知道的環保妙招,但不一定會做到的事!?
----
趕快拿起你的相機讓更多人看見你的環保小妙招吧
第一名獎金獎品超過五萬元
更多比賽細節,請到 @Rti 中央廣播電台 活動網頁
http://rti90.rti.org.tw/love-earth/
很多環保事情一開始或許會不習慣,但每天一點一滴地慢慢去適應去改變
真的很快就會習慣啦!就像環保餐具以及環保吸管,阿楞一開始也超不適應
現在也慢慢的習慣不要常用「一次性塑膠製品」
最近也有去淨灘,真的去過一次之後,才能深刻發現
我們到底對了地球做了什麼事..
所以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未來一定會改變的
#央廣90愛地球 #沒去過淨灘的人真的可以去一次 #絕對會有深刻想法
▶觀看更多柴犬Nana和阿楞的一天小劇場: https://goo.gl/1FHqbj
------
每週一五晚上8點更新日常影片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Please do not use or repost without permission
影片未經授權許可 請勿轉載或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frgQrg
▶我們的Facebook: https://goo.gl/Wo6xk7
▶我們的Instagram: https://goo.gl/1SRsVQ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部影片
幼幼班英文小教室!奈奈萌說香蕉單字
https://youtu.be/g6NDqS1HXTQ
下一部影片 敬請期待!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作相關請洽 phoenix@vs-media.com
或聯絡電話:02-87927740#690 經紀人Phoenix
地壺球班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月兒半彎,沉寂地映照着某三岔路口。街燈不如她低調,偶偶嘎嘎的打破静謐。一片昏夜之下,惟獨一家小店亮起小白燈,光澤了殘白的老招牌,八個招牌大字倒也風韻猶存,尚露幾分燦紅,「叁去壹」,好古怪的名字。
解讀店名之時,某路口冒出了一丁點的豆影,揉揉惺忪,他,漸近,漸近⋯⋯是名瘦小的大叔。濃密頭髮,架着黑框眼鏡,灰背心配短褲,褲管內,是一雙又乾又幼細的小腿。凝視着瘦小的雙腿,正向着光明之處走,輕巧的身軀,步履間,卻帶點沉重。也對,這家迄今四十年的小茶樓,每天折騰人十來個時辰,任誰都吃力。叮叮噹噹,門外已不見大叔蹤影,店裏則傳來碗盤清脆的碰撞聲﹑明爐火雄之音﹑機器引擎隆隆,綿密有致,彷彿正上演一齣交響樂。
百般堅持,這沁人心脾的樂曲,方能伴隨柔光,一解深宵的幽清。
最美的伴奏
時針踏正三時,雨露開始俏皮地灑落於門前,宛若奏伴。往店內一瞧,裏頭早已炊煙四起。方寸之地站了四位大叔,既是小店的店主,亦是夥計,他們默言不語,各自奔波。
步入小店,首先經過左邊的蒸檔,略胖的大叔站於檔內,洗擦着蒸籠用具。他髮根參白,粗眉大眼,卻有着親切的笑容,他是耀哥,負責企蒸檔,見他把東西擺放好,就急急移步至中央的圓桌,與另一名赤裸上身的大叔並列,這位大叔叫阿羅,是小店最舊之人,主力做樓面。舀起一盅盅待蒸的滑雞飯﹑鳳爪排骨飯﹑窩蛋牛肉飯,整齊地置好於鐵盤上。此時,後方的廚房傳來鏗鏘鑊聲,又夾雜了絲絲爐火之音,靠近一瞥,身穿白背心,戴着白框方鏡的瘦削大叔,專心地備着廚房用具,又點了明火預熱蒸爐,他是水哥,負責廚房事宜及炒鑊工作。倏地,一個黑影迅捷地於身後竄過,往鋪末的方向走。隨之來到轉角處,竟有一條樓梯往上層。一樓是個老式製作工場,古舊的木地板感覺不太牢固,牆邊擱放了高架﹑攪拌器﹑雪櫃﹑桌子等物品。
眼前的大叔正是方才門外那位,他是發仔,負責點心出品。只見,他先來到攪拌機旁,把各種麵粉與水倒入機器內,開機,不時用手搓搓,好調校分量,待麵粉拌好成麵糰後取出,再於長桌上搓勻。他說,一種包皮,就能做出很多款的廣東包點,目前最難尋的,要數雞球大包了。因為大包餡多,一塊雞肉﹑一塊叉燒﹑雞蛋﹑豬肉碎,沒甚麼利潤,故很多店都不再做了。他們嘛,不就是念個舊而已。發仔雙手熟練地裹起大包,靦腆的他推說這是工多藝熟,畢竟他做點心已經五十多年,接手這家小店前,更受邀到日本教授做點心技術,可是不折不扣的老師傅。說着,身旁突然冒出了個人,是阿羅。他們誰也好,只要顧好了自己的工作,就會上來幫忙做點心。二人手照揑,嘴裏則說起往事來。
小店年四十,起初的十年,都沒有發仔的參與。第一任的事頭,是他的兩個朋友,啊不,本來是三個人開的店。三名點心師傅,一心想要興家闖天下,於是租了鋪位,合資當老闆,其中一人正是阿羅。當一切準備就緒,卻出了點小岔子,阿羅的父親怕兒子做生意有風險,着他還是安安穩穩地打工好了,他不敢忤逆父親,於是向兩位拍檔坦白不合資,但以打工身份來工作,兩名老闆於是起店名為「叁去壹」。十年後,記得是八九民運那一年,二人舉家移民,湊巧發仔剛從日本回來,就決定接手小店。只是,做生意不是件容易事,請師傅更是難,於是他就找來耀哥及水哥兩個老朋友,再湊合阿羅一起合資:「我哋細細個就識,大家一齊做點心,請佢哋請唔到㗎,大家合資先有心機做。」四個大男人,既是夥計,亦是老闆,這麼一做,便是三十年。平日凌晨兩時半就要回來作準備,做點心,直至下午三時許,清潔完畢方下班,工作時間長,天天十數小時,沒有休息天。「佢住柴灣,一點半就要出門;我仲慘,住屯門,直情要喺度瞓。」水哥不知何時冒出來,邊說着,邊執起包好的數籠大包,一口氣搬到樓下去。一旁的阿羅苦笑一下,慨嘆為了養家,也沒有其他選擇。
隨着水哥的腳步聲漸遠,發仔見做好雞球大包,於是又跑到攪拌機旁,倒入另一種麵粉:「呢啲係澄麵,做蝦餃皮要用嘅。」說發仔是蝦餃專家,一點不為過,想當年,他就是被看中了做蝦餃的技術,才受邀到日本授徒。他指做蝦餃最重要是餃皮,要做到煙韌透明,不論揑皮還是包餡的過程,都相當講究。搓好麵糰,他接着做蝦餃餡。他們的餡料有點不同,棄坊間常用的竹筍,改用沙葛。一來竹筍貴,有時比蝦更貴;二來很多老人家不喜歡,覺得濕毒。加入原隻大蝦後,又倒入炸香了的乾葱油,這樣會香口些。餡料準備好,發仔挖來一把菜刀,鬧着玩地往自己手臂劈下去,掩眼之際,他卻絲毫無損。他打着趣表示刀子只是負責壓皮,不需要太鋒利,接着便示範把一團團的麵糰壓薄,放上餡料,用兩指封口後放到小竹籠內。一天做六十至七十籠,做好蝦餃就做燒賣、雞扎、鳳爪、山竹牛肉,做夠一天的分量,日日如是,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看着他瘦削的雙腿,久站似乎挺吃力,而且有靜脈曲張的迹象,他笑言:「由得佢啦,我試過約咗時間做手術,但都冇時間去,咁就遲下退休先去醫啦。」他壓壓腿,看了看手錶,四時許,所有點心也都做好了,可以開店。
曲終就人散
移步到樓下,店外依舊是半夜天,然而,點點喧鬧聲卻擾了寧息。甫有食物供應,就立即迎來今天的第一位客人,是一位晨運伯伯。跟站於最前線的耀哥打了招呼,拿了一籠叉燒包,便隨便坐下,嘟噥着這個下雨天令人心煩。阿羅問也沒有問就到茶水位沖茶,邊道:「我哋三蚊一位茶芥,有普洱﹑壽眉﹑水仙﹑香片,如果係熟客就唔使問啦,你問他反而畀佢鬧,有冇搞錯?我飲乜茶你都唔知道?」語畢,遞上一壺普洱給伯伯。接着水哥又從廚房走出來,於伯伯面前放下一碟牛肉腸粉。第二位客人隨即到達,是個夜冷佬,又是自個兒到蒸檔拿了籠雞球大包,坐到伯伯對面,枱面已擺好一壺水仙,眾人開始高談闊論,阿羅站於桌旁、耀哥佇於蒸檔、水哥索性坐在一塊兒,好不熟稔。反倒是剛才多言的發仔沉默在旁,他坦言:「我慢熱啲,聽到啱傾話題先埋去。呢度啲客好熟㗎喇,你唔同佢傾佢就自己傾。」熟客多是男人,通常來吃點早餐就開工,吃一盅飯﹑一碟點心,又或一碟腸粉,二十來元,經濟實惠兼有水吹,這些小茶樓,正是如此,才受歡迎。幾十年,不論客人還是諸位事頭,都由壯年步入暮年。講起這話題,跟客人最相熟的耀哥很是唏噓,年紀大的熟客,如果一個星期不見其人,要不就是進了醫院,要不,很快就打聽到他已經離開的消息:「人年紀大咗就係咁,都要睇化,我自己都老啦,唔捨得班客,冇咗間鋪就見唔到啦。」
終於迎來午市,水哥開始埋首於廚房炒粉麵飯。其餘三人則招呼着滿座的客人。各人各司其職,頗有默契。當然,間中也會有爭吵﹑有磨擦,但不消一會兒就和好,大家的共識是,一起完成工作,一起收工就好了。說到底,都是老相知。縱沒天長地久,此情,卻勝人間無數。
時至中午,他們疲態盡現,人啊,還是不得不認老。他們四人都六十來歲,靠着小店,算是把兒女捱大了,如今確有了退休的念頭。發仔對此直認不諱:「做呢一行做咗好耐啦,唔做都好唔慣,但人始終要退休,冇理由做到死為止。」合約還有一年多,如果沒有人頂手,合約結束之時,小店也就終結。
聽着,聽着,人聲倒如哼歌,為清音樂點綴。只是,曲終,人總要散。
叁去壹點心粉麵飯
地址:西環薄扶林道11號
電話:2547 3917
營業時間:5am-2:30pm
詳情: http://bit.ly/2Mv0kmL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地壺球班 在 地壼球體驗班 - 公司培訓課程| Forest Academy 森‧ 學院 的相關結果
地壺球 是一個適合不同年齡和能力人仕的團隊競賽體育運動,由冬季奧運冰壺運動演變而來,可以在任何11 x 1.6米的平坦且光滑的地面上進行。透過地壼球課程或地壼球體驗班 ... ... <看更多>
地壺球班 在 【地板冰壺】Floor curling |加拿大新興運動 的相關結果
地板冰壺(地壺球) 是一個共融,適合不同年齡和能力人仕的團隊競賽體育運動。對象適幼兒至大學生,青年至長者,什至傷健及弱能人仕。 是香港最近大受教練、青少年、 ... ... <看更多>
地壺球班 在 中華民國地壺球協會 - Facebook 的相關結果
地壺球 由冰石壺演變而來,屬於旱地之冰石壺,在國內算是新興之運動。基於我國天候環境因素, ... 凡相關簽約合作團體,有體驗地壺球課程者,每報一隊減免報名費500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