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們,姊姊上北海道新聞專訪了!!
並感謝現在在天鹽町服務的Emi Mu大力促成這次專訪
文章翻譯也是她熱心幫忙,希望道友路過天鹽時也可以去找她呦!!
全文翻譯如下
台灣FB社團「北海道旅遊情報」的代表管理者胡誌麟造訪天鹽,不僅欣賞天鹽川之美也參與酪農體驗。
旅途中不忘在社團發布訊息分享所見所聞,隨後將預計撰寫更詳細的遊記。期待屆時能將天鹽的魅力傳達給台灣的道友。
其造訪天鹽的契機,由目前於天鹽町地域振興協力隊服務的台灣籍隊員慕正怡與人氣社團(成員約15萬人)的管理者胡誌麟聯繫後,得知恰有安排私人道北旅行,胡誌麟也隨即改變計畫特地繞道天鹽。
胡誌麟夫妻與親友一行13人,於6月30日抵達北海道後,先行到旭川、網走緊接7月4日來天鹽。與佐佐木裕之町長於町役場會面,町長以「請多加介紹以天鹽川為中心的天鹽自然景色魅力」作為歡迎。
一行人午前先於宇野牧場和天鹽川河川公園見學,中午享用天鹽名產蜆貝拉麵、散壽司後,下午至中嶋牧場參訪。對於自動飼料機感到興趣,不停提問北海道酪農的作業方式,當然也享用了牧場鮮榨鮮乳。傍晚欣賞利尻富士夕陽,對於日本海的夕陽讚不絕口,捕捉的快門聲不絕。
胡誌麟曾造訪日本各地,但對北海道的自然魅力情有獨鍾。正職為補習班教師,利用閒暇之餘發送北海道觀光情報。特別對知名度較低的地區感興趣,經常藉由自駕周遊北海道。以十勝的農業高校為舞台的漫畫「銀之匙」所吸引,也再次強調「台灣的道友們,對於搾乳、捕撈蜆貝、獨木舟等體驗都很感興趣」等體驗型觀光的重要性。
地域振興協力隊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地方創生行 #名詞不重要重要的是內涵
這幾天,跟著中山大學,到日本岡山縣一帶參訪,拜訪了第一線實際執行地方創生的大學、地方政府、民間組織及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
這次的地方創生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日本執行地方創生的目的,是想解決部分地區人口流失的問題。...
See More
地域振興協力隊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地方創生行 #名詞不重要重要的是內涵
這幾天,跟著中山大學,到日本岡山縣一帶參訪,拜訪了第一線實際執行地方創生的大學、地方政府、民間組織及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
這次的地方創生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日本執行地方創生的目的,是想解決部分地區人口流失的問題。
#地域振興協力隊 #關鍵是人才不是酬庸
各地的地域振興協力隊的招募,有個別招募,亦有統一的招募活動,將重點放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宣傳,吸引有熱情及願景的年輕人進到偏鄉,去投入地方產業更新、社會福利、幼兒托育 … 等工作。
吸引大都市人輕人移入次級城市或鄉村的誘因是什麼?是一份穩定的薪資。地域振興隊的隊員,每人一年有200萬日圓的薪資(在日本大約是基本薪資的水準),再加上200萬日圓的業務費(比方說是投入地方林業的加工,就可以拿來採購一些機械設備的補助)
每個振興隊員,可以連續拿政府三年的補助(當然每年須通過評價),因此經過三年之後,很多人是真的會願意留在當地,繼續手邊的創業。這樣的年輕人在日本人數有多少?5,000多位,散布在各個次級城市或鄉村。
#移住政策
另外一個很大的誘因,是移住的政策。怎麼讓年輕人在當地有一個可負擔的房租及房價,除了租屋補貼及房屋修繕補助之外,在高梁市有「空屋銀行」計畫。
空屋怎麼來?人口外移,長輩過世或是搬去安養院之後,房子就成了沒人照顧的空屋,一段時間後就頹圮不堪,甚或變成危樓。高梁市針對這些空屋進行盤點,並且媒合提供有需要的年輕人入住。提供成為空屋銀行的屋子,有租稅上的減免。
(這部分,內政部在六都亦有類似的「包租代管」的政策正在推動)
#幼兒都有學校唸
我發現,日本的幼兒園,普遍都有沙子可以玩(真的可以去旁邊玩沙)。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拜訪岡山市時,對方提出的地方創生總合戰略中,提到要讓幼兒100%都有公幼唸。
這做得到嗎?岡山市負責的方創生的擔當課長居然說,要蓋公幼相對容易,難的是保育士(教保人員)不夠。可能日本地方經費真的比較充裕,但是人力不足的問題是一樣的。
他提到的解決方案是:提高保育士薪資,跟在地學校結合留住來念書的保育科系學生,另外是補助外地的保育士回到岡山工作、將以前有資格但歇業的保育士找回來。從談話中,感受到的是,目前日本欠缺保育士的狀況,似乎是各地普遍現象。
#台灣怎麼做
在這幾天拜會的團體及機關中,我發現台灣要推動地方創生,有兩個必須突破的關鍵:
1. 如何提供年輕人願意到人口外流的鄉鎮的誘因
台灣目前的做法,都是提供計畫補助,但是補助不包含人力經費。日本年輕人可以這樣嘗試,主因在於家長認為雖然偏遠,但起碼是一個有薪水的工作。但在台灣,從事這樣工作的年輕人,可能要額外去找生活的支持。所以,是否能夠提供連續三年的薪資,讓年輕人克服前期的瓶頸,在地方找到新的機會,是關鍵一。
2. 地方政府公職人員的態度
日本的地方創生,可以發現公務員扮演重要的角色。地方的市役所,都有公務員組成的地方創生推進班,或者是推進課的職員在協助與學校、企業及民間組織的串聯。我們接觸的負責地方創生公務員,感覺是很有活力的,他們了解的方創生的內涵(這點是最重要的,不是把它當作一個例行性業務執行),因此願意主動地去尋求資源來推進地方創生。
部分地區的人口流失,的確已經預見在未來會有嚴峻的影響,因此地方創生成為中央到地方有共識的政策方向。如果沒有公務員在過程中積極協助,來到人口流失地區,投入原本不熟悉環境的年輕人,可能很容易就打退堂鼓了。
#如何解決?
要克服以上兩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台灣目前政府人力及財力上,是否能騰出空間來進行?比方說,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中的城鄉發展項目,是開放給地方政府有彈性自主提案的項目,那麼,地方政府是否意識到,台灣的地方產業更新及人口提升的急迫性?能夠在提供協助時,賦予更多的彈性,在補助時,能夠編列人力經費的預算?
過去不編人事費的原因,在於擔心地方拿來做樁腳的酬庸,這是整體政治文化的問題,但是如果地方自己沒有意識到,不能再跟過去一樣的方式來搞,那麼再好再有美意的政策,都會執行到歪。
另外一點特別想提出的是,地方創生中,觀光小旅行是很重要的一塊,但是在台灣目前的觀光法規上,仍然不允許社區組織自己帶團,必須透過旅行社才能進行旅遊商業活動;而有許多位於市區老屋改建的特色民宿,至今仍未能合法。這些限制,都成為年輕人要投入地方創業的阻力。
這一趟走下來,接下來得盤點高雄市的相關法規,看有那些是能夠先進行鬆綁的,再跟相關部門著手來討論進行。
地域振興協力隊 在 [閒聊] 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看遲開的向日葵- 看板Japandrama 的八卦
(長文慎入)
上次有強烈衝動想跑來這裡發文的時候是剛看完房仲女王的時候
很想來一篇「現役日本房仲看房仲女王」吐槽裡面種種跟現狀矛盾的地方
但是後來隨著朋友一句「算了啦 那只是連續劇嘛」就打消了發文的衝動
這次看了2012年的生田斗真跟真木陽子主演的「遲開的向日葵」沒人攔我也沒人聽我靠腰
就跑來發文了,會看這部的契機沒有其他,正是因為我接了地域復興協力隊,
接下來要下鄉三年,所以想看看這部「業配劇」(?)是怎麼詮釋地域振興協力隊的
劇情大綱from wiki:
大學畢業後,長期擔任派遣員工的主角小平丈太郎(生田斗真飾)遭到裁員,
與女友的戀情也告一段落。
於此情況下,他決定前往一無所知的高知縣四萬十市,
參加地域復興協力隊員的臨時雇員募集活動。
在大學從事研究的醫生二階堂香織(真木陽子飾)被教授派往故鄉的地方醫院行醫,
也搭上了同班班機回到故鄉。
丈太郎身邊的朋友們,都有自己想突破的瓶頸,但在丈太郎的鼓勵之下,
決心邁出自己的下一步。一度因為不知參加振興協力隊意義為何的丈太郎,
也終於找造自己想要做的事,此時他也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個淳樸的小鎮了…
以下我分幾個部分探討,第一是整體劇情走向,
第二個是各個角色最後參雜一點我看到的地域復興協力隊的現況
(很少看日劇第一次寫心得請各位前輩多包涵)
~以下含雷~
1.劇情部分:
我覺得這部劇就像日本版的鄉土劇,但是沒有台灣那麼誇大的描寫
內容帶有一種日劇特有的清爽感,敘事流暢,內容一度要陷入鄉土劇特有的狗血時
又可以適時拉回,主線除了在充滿吐槽點的人物走向外,
其實很多地方也會讓人想起這幾年來的自己還有在日本的好友們
雖然大家努力把話講得很好聽,對自己的生涯規劃修飾的好像充滿了努力跟無可奈何
但是知道一些事以後,包括自己,誰的人生不是充滿了吐槽點呢?
那種在30歲特有的迷惘跟掙扎,雖然在劇裡的描述沒有那麼刻骨銘心,
但是留在內心的迴響卻是極為震撼的,總有那一兩個事件會讓人聯想到現實,
特別是對在20歲後半來到日本的我們來說。
三十幾歲的我們,面對著各自的難關。當一朋友一個個成家立業,
同溫層又分成更多同溫層,在找回以前的朋友時特別有感觸。
就像劇中主角是東京來的失業派遣社員,女主角是被強迫下鄉的醫生,
還有當地五金行第二代,不動產上班的政治家女兒,曾經的王牌選手,還有神秘的護士
這些人各自代表著不同族群,也各自懷抱不同的煩惱
劇中一切跟現實的連結感真的強到不行,雖然我不是很認同最後主角找到的答案,
但是以日劇來講,這部的敘事步調跟風格,確實是適合邊放空邊看得清爽小品。
2.角色部分(就我比較有印象的)
「主角」
老實說我看到一個28歲的日本人做了兩份派遣然後去地域復興協力隊也實在是覺得很屌
基本上28歲還在當派遣社員,接下來一份一定就要拼正社員了,
日本職歷一拿出來要是前兩份都派遣,第三份要找相關的其實還是有希望,
但是在28那麼尷尬的年紀,居然會想去應徵地域復興協力隊,就日本社會一般眼光來看
不是笨蛋就是已經放棄人生懶得想太多了。
在地方的發展主角做的工作很像打雜的,其實這算是福祉類的工作,支援老人小孩的生活
我們那邊也有人在做,不過這份工作做下去到底可以幹嘛實在讓人很疑惑,
三年一到是不是又要喝風吃土了? 不過我想日本政府可能正是打這種算盤吧?
從「去地方看看」到「回不去都市」,政府就想要這樣的人吧?
在感情跟劇情方面主角的表現我覺得都合情合理啦!最後雖然我沒辦法認同這樣的選擇
但是人生的抉擇沒有標準答案,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大城市跟大家拼個死活拿個正社員
留在地方做平凡的工作,安穩的終其一生,何不是另一種完美選擇呢?
「女主角」
因為我沒有認識女醫生所以對女醫生並沒有什麼特別想法。
女主角在這部戲裡應該就是代表著被貶下鄉的都會菁英吧!
就我在日本跟台灣接觸到的人來說,
這種精英份子如果菁英心態太重是沒辦法跟正常人溝通的,
他們在心中自有一套標準判斷對方「夠不夠格」跟自己講話或是交往
也許是社會成就,也許是腦袋反應速度或是思想,
以這種觀點來看女主角真是個平易近人的菁英,
通常菁英份子對上派遣社員不用多講其實用台灣的情況套日本也是一樣
當朋友OK,但是像劇中一樣走到那一步是有點困難..(主角是帥哥我覺得也是個重點)
她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居然辭退教授的邀請,要知道日本醫界上下關係頗重
從轉院還有個「介紹狀」的不成文規定就知道其實日本醫界潛規則應該頗多
劇情裡也演她後來去找其他地方做研究不太順利,只能說打破規則是很浪漫也很有勇氣
但是我們也只能祝她好運...
「女主角的家庭主婦姊姊」「政治家千金不動產妹妹」
一個是相親結婚的主婦過了多年後發現原本理想中的幸福跟現實有差距。
另一個是不想順從家族安排的路,嚮往自由戀愛結婚的妹妹。
這個話題我其實近年來聽一些家世不錯的女性友人提到,
我才知道真的有人被家族介紹的相親跟結婚逼得身心俱疲,
當然公子們也不乏家中介紹對象跟結婚壓力,但也許是因為適產年齡的關係,
女生們似乎被逼得比較緊。
對比起來劇中的兩位一個身為相親結婚失敗案例代表,另一個則是相親的反抗者
只能說感情事沒有標準答案,
但是沒有在對的年紀學會相應的能力之後人生遇到感情事就會很苦
順從著父母安排隨遇而安,還是相信自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愛
以台灣的狀況來講我看到很多是年輕時一個對象維持很久,或一直換對象
然後到了差不多的年紀,也滿足了經濟等等差不多的條件,大家就跟身邊的人結婚了
只能說人生有限,好像沒有那麼多時間讓我們去學會愛情還有生活,
像考試時間到了很多人就趕著交卷,雖然沒有正確答案,但對於匆忙交出的考卷
回家時還是想拿回來塗塗改改一樣。
已經結婚的姊姊,就像交了考卷一樣,而千金小姐卻還有時間慢慢思考答案
她們最後各自做的抉擇,也算是符合道德標準吧
這部分雖然心中很有感觸,但是對於別人的事(包括劇中角色),也只能默默祝福囉!
「五金行小開」
這個角色其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AU廣告裡的浦島太郎XDD
看了很久才習慣他的角色不是浦島太郎。
從家裡的店宣布結束營業一直到找工作這段讓我很有感觸。
手寫履歷書相信是在日本找過工作的很多人的惡夢。不能塗改不能有錯字,
內容從基本資料,經歷,職歷,專長,資格一直到自傳等等
超長內容寫完都快崩潰,要是寫到最後錯一個字真的會想自殺...
又不是軍械室簿冊幹嘛那麼龜毛啦!!!
這裡面還有很多秘訣,就連哪邊拿的履歷表都有差,其實各大大學之類的都有自己的格式
跟便利商店賣的絕對不一樣,這種東西潛規則多得要死,突然要一個鄉下人去寫
不崩潰才怪。(順帶一提我最後都是用電腦打字配上製圖用的透光桌用描的減少錯字)
履歷那段之後還有他去求職吃鱉我覺得也是讓我滿想吐槽的。
通常要是面試的人那麼不滿(連啃老族都講出來了),那應該書面審查就被刷了吧?
還可以到面試那關喔? 不過在這裡也顯示出了地方的人為什麼沒辦法到都市生活的無奈
地方的經驗拿到都市,根本形同廢物,錯過了應屆的年紀,想走出來是難上加難。
最後他決定跟主角去種田...只是在田種好前兩個人到底要怎麼生活啊?
不過田總是要有人種的,要是整合行銷做得好,
搞個什麼文創米或是跟企業合作搞不好有機會...扯遠了,下一位
「棒球王牌」
老實說我對這類扭扭捏捏的角色覺得很厭煩。
他台詞太少了,表情好像也就那樣,每次什麼事情都愛講不講的,看了就覺得煩躁
雖然後面爸爸生病事件以後恢復正常,但覺得還是很影薄
「護士」
充滿神秘感的肉慾大姊姊,一開始覺得真的超棒。
劇情中也一直時不時牽動大家心中那個思春少年的心
但是伏筆解開以後就覺得很遜XDDD
有種「喔!這樣喔!」的感覺
現實中地域復興協力隊的現狀:
看完劇以後我特地上wiki看了資料。四萬十市從2010年的35,933人經歷了這部日劇撥出
在2015年人口是34,313人。丈太郎...人反而減少勒。
廢掉的商店街那段我很有感觸,因為像吉祥寺那樣的大型商店街,整條都倒店只剩空殼的
在離開東京前我一次都沒看過。
地域復興這件事存在著很多困難,除了去的人煩惱三年契約到期後要幹嘛之外
在地方的人們也不一定是站在協助的立場。地方勢力互不相讓的情況就是一個世仇的狀態
其實沒哪麼好搞。政府也不一定會全力協助,畢竟會選擇到地方當公務員,
大家多少可以猜到是怎樣的心態。
另外劇中第一集有提到「在這裡做什麼很快就會傳開」這件事我已經有深刻體會。
比如某次我次去開會,第一次遇到副市長,
他就說「你就是那個新的台灣人成員?聽說你XX是XXX?」
我想說是怎樣?全世界都知道就是了?
還有一集不動產妹在主角家過夜時,提到她的車停在門口會被說閒話,
車子這件事,其他成員有提醒過我
「最好不要買太顯眼的車,不然做什麼都會很容易被發現」跟劇裡講得一模一樣啊!!
現在地域復興協力隊的計畫在日本已經跑了8年吧。有成功也有失敗案例,
像劇中這樣的光景,對我看到的地域復興協力隊來說已經有差距
第一個是門檻,每個自治體設下的門檻不同,像我要去的地方隊員大概都是企業主
或是獨立工作者,大家都是在想發展新事業的前提下提了企劃從都市到地方拚一把
像主角這樣完全沒帶腦袋就去的人我只遇到一個...
她是地方某田僑仔從都市嫁過去的媳婦
我猜大概是靠老公的關係去領個錢而已吧(小聲)
面試時人口減少對策室的室長還有強調,地方補貼的金費只是生活費
希望我們還是可以維持本業的收入,在這個前提下從事協力隊的工作
其實也沒規定一定人都要綁在地方,戶籍遷過去就可以
我經歷的面試最後一關是跟市長面談,
實在很難想像像主角這樣的經歷跟職歷可以拿到名額
但是每個自治體標準不一樣,也許四萬十市真的很缺人吧?
第二個是人際關係面
其實地方滿排外的,我這次參加的地域復興協力隊幾乎都是東京或是關東出身
就有人在活動的時候被當地人嗆。相比起來劇中的老人們真的是無害又親切的NPC啊!
最後一個
雖然是廢話...
但是現實中沒有那麼多俊男美女
也不會大家晚上都剛好去同一家餐廳
會有大嬸跟胖子或是鄉音很重的肌肉男,但是沒有生田斗真更沒有真木陽子
所以現實中的地域復興協力隊大概就是這部劇扣掉男女糾葛跟俊男美女吧(淚)
後記
都市生活跟地方生活真的有斷層,劇中雖然沒有明顯點出這部分
但是真的有跑過兩邊的人就可以看懂劇情裡給的線索
如果板上還有人想參加地域復興協力隊的其實可以來看看這部做做心理建設。
(雖然就我所知他們其實沒有在招聘外國人,但是搞不好將來會有名額也不一定)
--
用鏡頭跟文字紀錄的東京生活雜記
一個由業餘編劇,作家,攝影師,室內設計師,平面設計師 ,房仲一起經營的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kyoinsider/
想證明在日本經營粉絲團的除了人妻們以外還有其他職業的人也活得很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3.99.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drama/M.1514448743.A.ED4.html
每個住宅區都滿分散的,是有吃過當地人做的料理,
劇裡的對地方這部分解釋不多,就我去的地方來說大概也只有鄰居會認識
稍微住遠一點的大家也不是那麼熟,因為地方就是地廣人稀空屋跟老人多
當地的人比較年輕還能看得都是地方勢力第二代的老婆
就像應該不會有人到台中想動顏清標媳婦的腦袋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爺爺奶奶們有沒有不倫我就不知道了
其他就是高中妹很多啦!爆多
這現象東京是比較少見,但是鄉下似乎是常態了
我也好想去騎腳踏車,但是我要去一個會下雪跟冰雹的地方Q_Q
其實北陸紀行那系列人氣很差有點沒動力寫下去ORZ
但是看到還有人在看我就有動力繼續寫了(握拳)
※ 編輯: ZERO305 (124.213.99.105), 12/29/2017 14:12:56
雖然我最近也有點個人部落格化,但是還是都會想寫一些有關日本或台灣的事
以敘述「一件事」或是介紹「一樣東西」為主,不要淪為喇賽廢文
但是那時候房仲界很多人在討論所以就跟風看了一下 結論就是看這類影片不要太認真...
※ 編輯: ZERO305 (124.213.99.105), 12/30/2017 05:10: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