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除了考試之外,老師、同學的評語也是重要參考。而評斷一個國家的表現也是如此,有各項國際評比可以分析,但在地外商的觀察,無疑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從在台美國商會昨天公佈的「台灣白皮書」中,我就看到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角度。
白皮書在提及能源問題時單刀直入地指出,「由於台灣的電力幾乎完全仰賴進口能源,電費根本低到不合理,台電公司鉅額虧損也已瀕臨法定破產門檻。雖然沒有企業界樂見電費帳單增加,商會會員企業知道不調漲電價的結果會更糟:不久之後勢必出現電力短缺,嚴重影響產業發展。」商會也認為,「反映市場機制的電價有助於節約能源、減少浪費」。
美國商會的這一段話讓我思索良久,同樣的內容政府官員都說過,但往往得不到民眾的認同。為什麼?美國商會即使不願意見到自己企業的電費帳單增加,他們仍鼓勵我國政府調高電費,因為商會從企業長期經營的角度出發,唯有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才能避免能源短缺、影響產業發展等不樂意見到的後果,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以電價合理化為手段,建立節約能源、減少浪費的社會。
而在人才方面,美國商會也贊同政府所提出的方向,就是台灣必須向全球的學生及師資敞開大門,以此延攬優秀人才。此外,台灣因為建立明確的法規制度,以統一、公開的標準執行規定,也受到包括美國商會在內的國際肯定。
當然,政府也必須同等重視外商提出的建議,例如薪資成長遲緩導致人才外移、人力短缺嚴重影響觀光旅遊業發展等,這的確是我們碰到的發展瓶頸,不能等閒視之。「強化台灣競爭力」雖然只有短短七個字,其中牽涉到的複雜環節難以細數,但無論如何困難,我都會朝這個方向努力,因為這是全體國人共同的期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
在家中可以節約能源的方法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親子之間的文法句型》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講究文法句型,在親子溝通裡更是重要,老木提出以下經驗供參考。
【錯誤的文法句型1:質疑+批判】
「畫完畫為什麼不收拾桌面? 你真是一點責任感也沒有!」
嗶嗶,這樣的親子對話極可能讓爸媽陷入更大的困境,孩子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就算了,時而還引爆爭辯大戰,因為第一句是質疑,第二句是批判。即便是大人面對質疑與批判時也很容易失控,當情緒站上主導位置,機會教育就退位了,原本需要被修正的問題馬上失焦,只能僵持在你罵一句他頂一句的負面語言裡,這對事情毫無幫助,殘念。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最有責任感了,一定知道畫完畫要把桌面收拾好,而且你是能幹的小孩,這對你來說是小事對不對?」
這樣的句型好多了,一開始先給孩子戴頂高帽,然後鋪陳一道嘉勉的紅地毯,那麼他們自然而然會開心的上台領獎,而最後的疑問句是的圈套,”能幹”和”小事”是富有催眠作用的餌,能讓受話者輕易上鉤。
【錯誤文法句型2:缺乏感受性的單向對話】
「你真是不長腦,開著冷氣門也不關,沒後手又浪費電,電要錢的耶。」
嗶嗶,像這樣的對話,第一句就引發小孩或狡辯或充耳不聞的情緒,接下來大概也沒甚麼好過程了。何況孩子到了三、四年級之後,漸漸會出現檢討及挑戰權威的心理階段,既然過去你一直示範了批判式的糾正,所以萬一哪天換你忘了些甚麼,保證你的孩子會毫不客氣地複製你的用詞、語氣與神情:「媽媽妳很沒腦袋耶!沒後手又浪費電!」馬上嚐到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的後果。
當然,當大人反過來遭受孩子批判時,很多人會選擇以倫理綁架的方式來壓制:「你可以對爸媽這樣講話嗎? 沒大沒小是欠揍嗎?」不過切記,就算孩子表面上因著你的威嚇而服從,但內在的叛逆就此滋長,久而久之,他們累積的''乖''不是''乖'',而是陽奉陰違以及對於父母雙重標準的不以為然。你怎麼對孩子講話,以後孩子就怎麼對你講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並且”電是要錢的”這一類的語言也是無效的溝通方式,仔細想想,令你肉痛的”錢”對孩子而言重要嗎? 在他們的世界裡,是否擁有足夠的概念去理解或感受電費的多寡?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寶貝剛剛好像有人忘記關門了,那一定不是故意的,但是冷氣都跑掉了,你去關一下好嗎? 我知道你是個有知識有學問的小孩,你曉得這樣不環保,甚至還會傷害到地球另一端的動物,對不對?」
這樣的對話不只是對話,還要搭配配套系統,好比跟孩子講講蝴蝶效應的故事,帶著他們看看北極熊處境的影片,或是熱帶雨林消失危機的節目,讓他們體會任何一個小小行為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連鎖反應,唯有打從心底感受到那份身為地球人的使命感,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節約能源,一旦正確觀念住進小小的靈魂裡,孩子在日常行為上就會謹慎許多,忘記關水、關燈、關門的情況也會因理解而減少。
能從感受下手的事就從感受面引導,那會比用規矩硬性約束更容易成功。不僅是環保議題,任何生活上的壞習慣都可以彈性應用。
【錯誤的文法句型3:未審先判+缺乏同理性】
「這杯水打翻了,一定是你,不會有別人了!」
「剪刀為什麼不見了? 一定是你用完不收好!」
「同學為什麼跟你吵架? 一定是你先惹人!」
嗶嗶,”一定是你…”這句話是觸動肝火旺旺的開關,接著,我哪有、你亂講、才不是我、幹嘛誣賴我….等反擊性回應可想而知。其實這樣的用詞並沒有站在想認真教會孩子某件事情的立場上,我們只讀到一種急於結案的狀態,這一類企圖迫使孩子當庭認罪的手段,會失去了修正與進化的可能性,有時還等同親手創造了對立機會。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掉入情緒陷阱如是,不但提供了孩子精進狡辯功力的武道場而不自知,還總是親自下海與他們對練。
練到最後,孩子該做好的仍是做不好,倒是習得一身辯才無礙的本事了。
既然對於孩子的錯誤心知肚明,就更該把重點放在如何引導他們改善之上,而非打成一場毫無交集的口舌之戰。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
1.「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那就來擦乾淨吧,你最大的超能力就是”進步”了,相信你可以一邊擦,一邊研究出下次不打翻水的絕招,因為你也不喜歡善後這種麻煩事,是不是?」
2.「給你一個任務,你來設計一個物品的定位系統如何? 想完之後要告訴我們你新規定的方法喔,以後全家都照著這樣做,東西就不會不見了。」
3.「我看得出來你心情很糟糕耶,跟同學吵架一定很難過,來給米米抱一下,跟米米說說今天發生了甚麼事? 然後我們一起來想想,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時要怎麼做會比較好? 你是個有智慧的孩子,一定可以找到改良相處的方法。因為米米看到你難過也很心疼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長期使用負面的家庭語言系統,累積的不僅是孩子的錯誤行為,還會傷及親情,你越習慣權威式的糾正,他就越要展現屁孩式的叛逆。所以不如試著轉換心情,把孩子當成客戶,像個大人一樣的對待,試想,當你遇到客戶不如你意時,你會急著逮捕他的錯誤? 忙著批判他的不合宜? 迫使他們認罪? 說些跟他人生經驗無關的教條? 還是想方設法用客戶的語言來販賣你的概念?
當媽媽的路上,老木發現語言的力量何其大,在每個教導的實驗過程裡,結果是大好或大壞,往往都在文法句型上的一念之差。
在家中可以節約能源的方法 在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 Facebook 八卦
【訓練是責任】
肌力訓練不像一般的運動,訓練的目的不只是流流汗,消耗一下熱量,事實上肌力訓練在促進排汗和消耗熱量上面,效果並沒有比在大熱天出去走一走好到哪裡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肌力訓練有一個別的運動沒有辦法輕易取得的好處,就是用巨大的壓力激發人體神經肌肉系統以及骨質的適應性,讓肌肉和骨骼以及神經系統都向上提升,而也正是因為如此,肌力訓練才會對人們如此的重要,無論你是運動員或是一般人,無論你是青少年還是年長者,都可以從肌力訓練獲得好處。
人的身體是活組織,活的組織就會對環境產生適應性,如果生活型態非常安逸,身體就會逐漸降低肌肉骨質的強度,「反正用不到,何必辛苦維持?」但是,這樣的適應性其實等於加速了退化,讓人在年輕時代就開始喪失身體活動能力。生活在便利的現代社會裡,年輕人未必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正在退化,可能在逼不得已非得要搬一些重物,或是必須要爬幾層樓梯的時候,才會覺得有點使不出力,不過這樣的感受通常不會引起太大的注意,頂多就是下次記得搬東西要多找幾個幫手,或是有電梯就盡量搭電梯。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吃力感其實已經是肌力和體能下滑的警訊,這樣的現象通常會被忽視,然後忽然之間二三十年過去,人已經步入中年。
中年時期,肌力和體能的下滑可能已經累積到無法不注意的程度,你可能也已經習慣避免各種會累的活動,或是最能夠接受的活動只剩下走路,其他稍微需要用力的事情,都以年紀為藉口避開或請年輕人代勞,此時此刻,肌力和體能其實已經下滑到足以影響正常生活的程度。但是大家因為缺乏訓練觀念,所以通常應對的方式是再次減少可能挑戰自身能力的日常活動。
不知不覺人就步入初老的年紀,第一次重重的跌在地上的時候,才忽然驚覺身體已經虛弱至此,你開始思考晚年是不是有人照料,有沒有足夠的金錢來維繫活著的品質,或是思考著自己是否已經步入需要醫療照護的年紀,你突然發現,而原來人一輩子真正擁有過的,也不過就是這個身體,但是年輕和活力卻已經用什麼代價也換不回來,無論年輕時如何呼風喚雨,如果連起身都要人攙扶,還能怎樣重拾年輕時的自信?
這樣的現象背後,其實有著非常簡單的生理機制,我們過去所謂的「正常老化」,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身體流失了有用的組織,更具體一點講,身體在長時間缺乏刺激的情況下,逐步流失了肌肉和骨質,然後才讓身體變成垂垂老矣的樣子。
但是,老化的故事劇情未必需要如此發展,訓練科學的進步已經讓我們知道,所謂的老化,其實很大程度來自於缺乏刺激導致的肌肉骨質流失,而人生的各個階段其實都有機會提升自己的肌力和體能,提升的方法不是靠針藥,而是靠鍛鍊。人體的骨骼和肌肉對於壓力都有超級強大的適應性,經過刺激的骨骼可以一層又一層的累積堅強的骨質,經過刺激的肌肉更可以舉起比原先重好幾倍的重量。你或許會覺得,又不是要當選手,為什麼要舉那麼重?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一個壓力如果要對肌肉和骨質有所助益,一定要對其產生「夠強的刺激」,這個刺激必須遠高於人體平常習慣的水準。而所謂夠強的刺激就是夠大的壓力,在肌力訓練裡,就是要舉起夠重的重量。
夠重的重量就像是一個訓練有無效果的「門檻」,我們的身體之所以會因為重量訓練而變強壯,是因為我們舉起了平常不會接觸到的大重量,這個重量對我們目前的肌肉和骨骼產生衝擊,讓身體覺得「如果將來還要面對這樣的壓力,我最好變得強壯一點」,因此,一次巨大的壓力襲來,身體開始累積更高的骨質在骨骼裡,累積更多的蛋白質在肌肉裡,同時也把神經系統「升級」,讓神經系統在徵召肌肉的過程更有效率,無論是一次能啟動更多的肌纖維,或是用更快的速度啟動肌肉的動作,都是身體因為壓力的刺激而開始「向上適應」的現象。
由於身體向上適應的程度是依照刺激的程度而產生的,所以,讓身體做平常已經習慣的、輕鬆愉快的動作,即使做得大汗淋漓通體舒暢,但是在肌纖維和骨質以及神經系統方面的刺激卻是不足的,這一點是許多人怎樣也想不透的,在公園做做操,甩甩手,到郊外號稱爬山的走一走路,或是拿起麥克風大聲的唱歌跳舞,這些都會讓人覺得「今天有運動到」,但是這些活動裡通常大多數都是人們已經熟悉的動作,已經熟悉的強度,身體不會因此得到刺激,也不會有向上適應的現象。
也有許多人覺得,如果我在操場上一圈又一圈的跑步,跑得氣喘如牛、兩腿痠軟,甚至還流掉一兩公斤的汗水,如此艱苦的運動,需要恆心和毅力(還要昂貴的護具和跑鞋),總該要有效果了吧?其實,這樣的運動不是無效,但是「主要效果不是提升肌肉和骨質」,身體的確會因為辛苦的慢跑而產生了適應,但是這種訓練提升的是忍受疲累的能力、忍受痛苦的能力,以及節約能源的能力,至於肌肉和骨質,不但沒有像肌力訓練一樣顯著的提升效果,身體更可能會因為長時間的疲勞,把建造肌肉的蛋白質拿去燃燒當作能源,而幾萬次的腳步踏地,次數雖然驚人,卻因為每一步都不夠「重」所以難以藉此持續提升骨質,高反覆的衝擊性反而可能讓骨質累積各種細微的裂傷,時間久了就變成顯著的受傷。同時,身體也會為了適應長期的耐力需求,有時會乾脆調降自身的肌肉量,因為較小的肌肉量讓身體變輕,讓能量輸送的效率變高,讓身體在跑步過程中忍耐的痛苦減少,這對於耐力來說,可能是提高效率的適應,偏偏對於建立肌肉和骨質來說,卻是造成剛好相反的功效。要知道,耐力跑是一種競技運動,需要高度訓練的運動員才能參與,而且即便是高度訓練的選手也難免承受各種大小損傷,一般人不應該以此為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
若要藉由運動來確保終身使用自己身體的權力,甚至不斷「升級」自己身體的能力,關鍵是使用「夠重」的壓力,不過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深知巨大的壓力令人望之卻步,許多人會怕受傷、怕舉不動、怕長不高(成年人為什麼還要長高?)甚至怕變太壯(分不清胖或壯?),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好的教練和正確的知識才會有的誤解。在有經驗的教練帶領之下,對動作品質的要求會非常嚴格,讓肌力訓練成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安全性大於絕大多數的運動項目。
我們已經大聲疾呼了無數次,也已經沙啞了好幾年,但是社會上仍然充斥著無效的訓練方式,輕則害人浪費時間,重則讓人累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我們必須嚴肅的說,在少子化高齡化嚴重的社會裡,肌力訓練必然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下一個典範,在未來,肌力訓練會像刷牙洗臉一樣,成為維持健康的必要生活習慣,過程未必很有趣(刷牙其實也不有趣),也未必很熱血(刷牙也不熱血),但是累積的訓練效果可以帶來長達數十年的進步,以及遠遠高於日常生活所需的身體能力,到時候人人可以開始使用強大的肌力拓展生活的範疇,許多過去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能做到,許多過去以為自己不能嘗試的樂趣都能嚐到,不必在年輕時就困在虛弱無力的舒適圈,更不用在老年時需要依賴別人提供照護和安養,生活將會更美好。但這一切,必須要人人都先負起肌力訓練的責任,才能夠實現這個願景。
在高齡化的社會裡,肌力訓練不再是樂趣,而是一種責任。
在家中可以節約能源的方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在今年有一些目標跟計劃,當你把它整理下來、寫下來,把它具體化之後,你有試著跟自己身旁的幾位朋友分享,或者是在你可以的範圍之內,訴諸於公眾嗎?
可能你聽到這邊會覺得有一點困惑,這個目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別人知道,或者是訴諸於公眾呢?
當然了,可能有一些人又就會覺得說,我又不是業務員,為什麼要搞得好像業務表揚大會一樣,要對大家喊出自己的目標?
我想喔,你的目標是不是要大聲喊出來,這的確是值得討論的。但是有一個部分是,如果你願意試著跟自己身旁,可以信任的幾個朋友明確的分享出來,可能對於你的目標的執行跟達成,會很有幫助。
心理學家針對於這一點,其實是做過實驗研究的。他們在美國的愛荷華州,那個地方哦,冬天是非常冷的。
所以呢,他們找了一些人,到一些使用天然氣取暖的住戶家裡進行訪問。這些人教住戶一些節能的技巧,並且請他們將來要節約能源。
所有的住戶都答應,這可以試試看;因為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有人邀請你要節能減碳、愛地球,有誰會說不呢?
可是經過一個月之後喔,研究人員核對了這些家庭的天然氣表,他們發現沒有人真正注意了節能的問題。也就是說喔,大家使用天然氣的狀況,跟沒有經過宣導之前,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是推廣者還是接收者,都有很好的出發點;但是,距離能源真的能夠被節省下來,還是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後來,心理學家就做了第二次的操作。這一次呢,他們同樣造訪了這些家庭,告訴他們怎麼樣節約能源。
在宣導完之後,宣傳人員提出了另外一個條件,就是呢,要在本地的報紙上登出,這些答應要節約能源家庭的名字,去表彰他們對於公益精神的付出,和環保態度。
結果只光這樣的介入,整個效果就非常的明顯。因為經過一個月之後,天然氣公司上門檢查他們的天然氣表。這一組居民,平均每一戶節省了422立方英尺,相當於12立方米的天然氣。
這是一個很大的數量哦!所以,可以瞭解到有機會讓自己的名字見報,激勵了這些居民,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努力的節能。那接下來呢?畢竟這只是個研究嘛!
所以呢,這些研究人員找了一個理由跟藉口,跟這些用戶說,基於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他們的名字沒有辦法在報紙上面刊出來了。結果你猜猜看喔,這些人還會繼續節能嗎?
答案就是整個冬天過去了,研究人員調查這些天然氣的用戶,他們就算沒有上報的機會,他們的習慣,還是繼續維持節約能源的狀態。
對比於同一個冬天的其它月份,這些家庭節約能源狀況,比他們被宣導的第一個月,也就那個時候,以為自己名字能夠見報的那個時候,他們之後的節約還要更多。
如果按照百分比來看,在以為自己能夠見報的第一個月,他們節省了11.2%的天然氣。
但是呢,在知道自己的名字沒辦法上報之後,他們並沒有回到過去的習慣;反而接下的數據裡面,呈現出他們省下了15.5%的天然氣,比原本的11.2還要來得高。
所以,透過這樣的研究,呼應我今天開頭跟你分享的,如果你有些計劃,有一些目標,何不試著跟幾個朋友分享?透過這樣的動作,不管這些朋友會不會督促你,至少你的自發性的動力會更強、會更大。
就像我自己做「一天聽一點」,如果你是在2016年底,那個時候就聽我所製作內容的話。你可能還會記得,我最初這個專欄的名稱,其實不叫「一天聽一點」。
那為什麼後來我把它改成「一天聽一點」呢?因為很簡單,當這個專欄已經是「一天聽一點」,當我告訴你,我一天會讓你聽一點的時候,請問這是不是就是一個公眾的承諾?
因為這樣的承諾,我再怎麼樣都會督促自己,每天都要有東西分享給你。所以有一句話喔,當作是今天最後的結尾,叫做「承諾一旦做出來了,它自己就會長出腳來支撐它自己。」
你要讓你的承諾能夠長出腳,其實告訴別人、跟別人分享,或者是訴諸於公眾會是個好方法,就像我一樣。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呼應今天所分享內容,你要讓自己的目標、想做的事情,能夠更有效的達成。
除了立下公眾的承諾之外,或許你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時間,去讓自己的效率極大化,也是你所必要的一個能力。
所以呢,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它會回到根本,除了提供給你「時間管理」的工具之外,它會回到你大腦運作的核心機制。讓你透過自己狀態的調整,讓你能夠在生命當中,更游刃有餘的完成自己的目標跟夢想。
我常常覺得喔,凡事你一定要先回到「根本」跟「核心」。不管你今天使用的工具是什麼,如果你沒有先弄懂使用工具的關鍵,使用時間管理工具的關鍵,不就是你的心智運作,不就是你的大腦嗎?!
這一門『時間駕訓班』,會用很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你掌握效率的關鍵,我很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hZjoEhe41A/hqdefault.jpg)
在家中可以節約能源的方法 在 30招節能省電的方法 的相關結果
1. 睡前及出門前關掉熱水瓶:省27度電 · 2. 冷氣設定在凌晨4點關機:省37度電 · 3. 用毛巾擦乾頭髮取代使用吹風機:省1.75度電 · 4. 以晾衣繩取代烘衣機:省36度電 · 5. 衣服 ... ... <看更多>
在家中可以節約能源的方法 在 【必學省電16招】家中電器如何省電? 16個居家節電方法& ... 的相關結果
16大居家省電方法︱冷氣、冰箱就要這樣用 · 勿頻繁開關冰箱門,或冰箱門開啟太久 · 勿塞滿冰箱,盡量維持最多8分滿 · 食物放涼後再放進冰箱,避免冰箱內溫度 ... ... <看更多>
在家中可以節約能源的方法 在 輕鬆省電的30 種方法,居家節能、節電今天就能做! 的相關結果
馬上就能做 · 屋頂設置小花園、灑水設備,隔熱、美觀又降溫 · 建築物外牆種植樹木或爬藤植物,能阻擋陽光直射、遮蔭隔熱 · 窗戶使用隔熱玻璃、貼隔熱紙 · 選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