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安,我是昕伶!
為了5/18的荷蘭參訪團
我這幾天來到荷蘭拜訪了幾個單位:D
第一次參訪荷蘭專為高齡者規劃的社會住宅-Habion
並有機會看到他們5年前開始推動「改造計畫」的成果
探訪共有104間住戶的建築
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裡面設計溫馨的圖書館
而是背後推手-Peter(Habion董事總經理)
他不斷提到改造的重要目標
在於利用空間重建社會結構(Social Infrastructure)
啟動社區的人意識到自己的理想老後生活需要自己打造
並讓在地人共同思考這個在社區的社會住宅需要如何重新設計
「不要為不存在的問題找解方~
#在地挑戰需要在地社區解決,大家互相幫助」
Peter重複提到的這兩句話一直縈繞在心中~😀
還有很多收穫來不及一次說完
希望後續還有機會在這邊分享:P
如果大家也希望能近距離與Peter聊聊
並且來看看和感受Habion的舒適環境
歡迎五月和銀享一起來荷蘭喔!
那我先去用午餐了
下次聊:D
(私心分享一小段影片在 #留言 ,記得去看一下喔☺️)
-
【2019荷蘭銀髮創新參訪團】
-日期:2019/5/18(六)~5/26(日)
-天數:9天8夜
開放報名中,詳情請見⏩https://pse.is/G67DJ
-
【關於Habion】
Habion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知名的住宅法人(Housing Association)之一,在荷蘭120多個地點共有超過11000個高齡者居住單位,透過翻新老舊建築,打造符合高齡需求的社會住宅,並鼓勵高齡者參與住宅設計。
空間結合廚房、餐廳、美髮店、木工工作室,讓長者有一展長才、維持生活習慣的機會;以及透過空間改造,適應不同健康照護需求的長輩,當長輩的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兩小時內便能將原本居住的地方改造成適合居住的環境,不需要搬遷又能確保長輩安全,達到「在家終老」的理想。
此外,更透過徵選適合的年輕人,在部分住宅開創青銀共居的模式,為長者注入年輕活力,與嘗試新可能的勇氣!
延伸閱讀:https://slg.pse.is/FZ3SF
#2019荷蘭銀髮創新參訪團
#銀享go全球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這是金融時報的描述:氧氣缺乏,年邁病患孤獨死在家中,醫院掙扎擠出空床。這是過去在美國、義大利和印度的慘酷。但現在曾是防疫典範的台灣也面對了同樣的狀況...
在地挑戰需要在地社區解決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這是金融時報的描述:氧氣缺乏,年邁病患孤獨死在家中,醫院掙扎擠出空床。這是過去在美國、義大利和印度的慘酷。但現在曾是防疫典範的台灣也面對了同樣的狀況。
聯合報的報導是這樣說的:【英國金融時報(FT)評論指出,台灣過去一年來對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但近來染疫人數激增形成空前挑戰,主要有兩大問題,首先台灣欠缺大規模篩檢機制,其次官僚文化,使得大家不敢逆時中,現在應趕緊調整防疫策略。】
但是中央聽見了嗎?還是依舊沉浸在側翼作圖,欺騙國民外國疫苗只有做到二期,所以國產疫苗還是好棒棒的迷思當中?官員知道第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面臨的是甚麼狀況嗎?官員知道不做正規的事情只是做圖騙人,無助於整體防疫的結果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長方荷生1日接受廣播專訪表示,今年疫情突然升溫,導致大家手忙腳亂,沒有完整的應對系統,但里長沒有名單可以掌握,變成只能被動的處理跟應對。他也向政府喊話,「政府不要怕里長知道哪裡有人確診、哪裡有人居家隔離」,每個里長幾乎都被里民罵得很慘。】
今天要訪問的就正是跟我一樣得過總統文化獎(笑)的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根據鏡周刊的報導:【39歲那年方荷生選上里長,先前他做過許多工作,卻都難以持久,「剛選上里長時,講真的也不會做,里長在台灣一直被當成條仔咖。」一晃21年,如今方荷生雇用13位專職人員,從小孩課輔、老人共餐、圖書館,到辦喪事他都做,規模之大連許多NGO都自嘆弗如。里民喚他「胖里長」,大小事都找他,里長也成了他最在行、做得最久的一份工作。】
當年他就是因為遇到sars期間發現很多里民當時沒有飯吃,所以才成立了食物銀行,但是這次的軟封城,他遇到了甚麼狀況,又怎麼解決,還有希望政府給予甚麼樣的幫助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在地挑戰需要在地社區解決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韓國瑜提問第十題:
Q:陳其邁委員,我知道你對長照這個非常的重視。你在美濃的時候甚至講,你希望一通電話護士就到家裡。你說我的政見天馬行空,我覺得你在美濃的講話才是天馬行空。現在,公立醫院跟私立醫院缺多少護士。你怎麼能當了高雄市長之後,一通電話護士就會到家?我覺得這不好意思講這是在吹牛,絕無可能做到,而且這是很多護士在反彈,我覺得你不了解狀況。雖然你口口聲聲說是醫師出身,你顯然希望老人把票投給你,你怎麼可能一通電話,護士就會到家裡?這個不是天馬行空,甚麼才是天馬行空?所以我希望陳其邁委員,針對美濃這個長照怎麼做到每一家都能有一位護士,或是一通電話護士就能到家。你如何落實這個政見,我強烈懷疑這有騙選票的嫌疑。
A:韓國瑜主委,你問這個問題,難怪你之前會把重症醫療還有觀光醫療搞混,你常說甚麼乳癌還是什麼其他癌症你要掛牌價,這是非常好笑的事情。你問這個長照的問題,你剛好問對了人。你知道高雄市現在就有1966的專線嗎?我們很多的長輩到醫院看病都有無縫接軌的服務。當然也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些就回到我們社區以後,他可以到打1966的服務專線。當然這不是一通電話醫師就來,這是針對失能的老人,他沒有辦法出門,所以我們現在有居家醫療,我們有照顧專員,結合我們整個長照的服務,不管是我們現在的居家醫療,照顧服務,整合型的服務現在在做。但是資源有限,所以我們要怎麼要支持,我們要增加預算來照顧我們的這些長輩的事情。所以我會提高我們醫療服務的交通費,因為我們現在就有醫療的補助費,這個你可能不是很清楚,你可以回去問陳宜民委員,你如果想知道,他一定會告訴你答案。所以我們這些長照的建構,我作為醫師,我最清楚長照需要甚麼。我對未來的長照據點會怎麼想像,我未來會做254個長照據點關懷據點,擴張到500個。這些當然不是只有失能老人到我們社區的長照據點,未來我們還要提供定期的健康檢查,衛生教育,減緩他失能的速度,讓我們的老人可以過得更健康。這就是我們在講的社區醫學也好,社區長照也好,最重要的地方。這些韓主委可能不是那麼清楚。
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甚麼?我們現在長照人力不足。我們現在衛生局勞工局,一年訓練1000多個投入長照市場太少,增加的速度不夠快。所以我們要增加長照的給付,讓我們這些長照的科系,護理系,長照的年輕學子投入長照市場,他覺得有機會,他有工作機會。讓我們這些社區,一來有資源,二來有人力,三來有能夠整合建構成我們完整溫暖的長照體系。這才是我們全面性的照顧長輩,我們今天不是只有解決老人的問題,還有解決年輕人的負擔。我們這些年輕人在家鄉會很擔心自己的長輩,到底有沒有人能夠照顧好。他一方面要擔心工作,一方面要擔心長照,難道你要我們這些長輩在有困難的時候,讓我們這些年輕的勞工,在外地工作還要擔心長輩嗎?所以照顧長輩的問題交給我,這是我作為醫師市長的一個承擔。我並不會像你那麼在意摩鐵摩天輪,或是太平島挖石油,你回來美濃關心我們的長輩吧。

在地挑戰需要在地社區解決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近年香港愈來愈多人愛上跑步,包括任職髮型師的張錦豪(Joseph)。
他五、六年前開始加入跑步的行列,這幾年跑過幾次全馬,但挑戰體力的「毅行者」、「香港100」等並沒有參加過,算不上是專業的跑手。而只有一年跑山經驗的他,今天正在摩洛哥南部,正在參與約250公里的撒哈拉沙漠馬拉松賽。這場比賽被形容為全球最艱難的賽事之一,分7日六個階段進行,參加者需自行背負約10公斤的個人物品及食物,大會每日就只會提供6至10公升食水及可容納八人的帳篷。
作為跑山新丁的Joseph,何來這麼大的勇氣,一跑就跑250公里的沙漠賽?
「呢個真係我嘅夢想,我覺得有時夢想真係唔怕遠唔怕大。」除了帶著自己的夢想出發,Joseph希望令事件更有意義,加上他近年開始關注露宿者,於是藉著今次比賽發起「沙跑起義」,冀為「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籌募10萬港元。
Joseph今次比賽所花的約6萬港元開支,全部自費:「有朋友話想贊助我嘅裝備開支,我話唔好,如果想贊助我就直接將錢捐落去受惠機構。」
除了今次跑沙漠為無家者籌款,Joseph和他髮型屋的團隊,亦經常落區,為有需要的人士義剪,好像去年新年前,他們就去到深水埗,在一個涼亭設置了剪髮區,為80多個無家者剪髮:「當時係我哋新年前最忙嘅時候,我睇到成個團隊都做到好攰,但佢哋都願意收咗工,飯都未食就坐的士出到深水埗,有啲就分流去咗油麻地,你都知有時無家者好耐無沖涼、好污糟,但大家都唔介意。」
平等分享 火柴行動
Joseph對無家者的關注,緣於三年前的一次義剪經驗:「夜晚大概11點左右,喺快餐店內竟然有二、三十個寄宿者,12點前當然佢哋正正常常坐喺度,但當過咗12點,佢哋就大字型咁瞓,果一刻我就諗,我哋可以做啲咩。」這件事之後,Joseph就發起「火柴行動」,他說凡是日常用品都可以是火柴,火柴寓意透過物資,帶給對方溫暖和亮光。
Joseph明白,派發火柴並不能解決長遠社會貧窮的問題,但能夠讓更多人知道,社區真是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令更多人都關注多點社區,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事:「甚至你真係懷著一股傻氣,親自將火柴去分發畀社區內嘅人,我覺得呢個影響力會令香港愈來愈靚。」
而內心這麼美麗的Joseph,年輕時曾經是一個壞少年,直至在髮型屋遇到恩師,他才開展不一樣的人生,所以過去十八年來,工餘之時他都努力義教邊青、在囚人士剪頭髮,深信「生命影響生命」的道理:「我覺得我嘅生命都係咁樣去被髮型改變,我覺得我同樣可以用髮型教育去感染更多嘅人。」
今集《港。故》和大家分享一個充滿愛、理想和熱情的有心人,努力地做一個「火柴行動」,期望他的故事能「點燃」你,一起讓香港變得更美。
如果想支持Joseph撐露宿者的行動,請瀏覽▶https://goo.gl/WBq4ES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