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並不多人知道8/1~8/7是國際哺乳週(World Breastfeeding Week)
親餵與瓶餵,向來是一門備受爭議的課題
親餵有親餵的好、瓶餵有瓶餵的妙,究竟誰好誰都不知道
偏偏親餵派與瓶餵派總是互相指責對方「不了解自己」
就在今天,在母嬰網站Babycenter上面看到了這篇文章「在國際哺乳週感謝配方奶」
#國際哺乳週應該要談的是母乳吧?
#母乳的天敵不正是配方奶嗎?
#感謝它做什麼?
讀完之後特別覺得發人深省,簡單的不專業翻譯一下分享給這兩派的媽媽們
祝福大家餵奶愉快
=============================
#在國際哺乳週感謝配方奶
在Marry Fermont正式成為母親的13年前曾經造訪柬埔寨實習,實地接觸了那些處在困苦環境中的媽媽們
-
一位來自荷蘭的攝影師Marry,和團隊一起為當地貧困的孩童們提供教育以及物資上的支援。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BabyCenter解釋當地的狀況。「在我們工作閒暇之餘,當地的慈善團隊帶領我們來到一個非常偏遠的村落,為那裡的居民提供食物和肥皂等物資。那裡幾乎看不到任何觀光客」
-
Marry指出下面兩張照片繼續陳述「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女人與兩個嬰兒,看起來十分不舒服,但其中一個寶寶比另外一個寶寶明顯大上許多。我不明白這怎麼可能?因為他們看起來並沒有9個月以上的月齡差距(足夠媽媽連續生兩胎),看起來也不像雙胞胎。
-
透過和我們同行的翻譯,我們得知他們確確實實是一對雙胞胎,一個男嬰和一個女嬰,因為媽媽沒有足夠的奶水,所以她只能夠讓男嬰吸吮奶水」
-
「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孩子們這麼病,所以懇求那個女人繼續餵養他的孩子們」Marry繼續分享那段滿滿感情的回憶「很快我意識到,即便我完全沒有小孩或是哺乳的經驗,孩子們依然沒有辦法平靜下來,因為沒有奶水就是沒有奶水。那位母親讓我抱著那名小女嬰,而我當下只希望我的乳房能夠現在立刻提供奶水給這個孩子。諷刺的是我毛衣胸口那塊濕潤的痕跡,是因為半小時前在河裡面游泳而來」
-
「當我回頭看這些照片、看著這個小女孩的雙腿細如我的一根手指,我不明白這段日子這位小勇士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接著我意識到我們大概無法為她做更多,但小男嬰仍看起來還不錯(也許是因為我把男嬰和女嬰的狀態拿來比較?)。我們回到了大城市並且買了許多的配方奶粉,一星期之後回到這個村落想拿給那位母親。但一切都太遲了.....不只女嬰,連男嬰也離開了人世。我徹底絕望了,至今仍然經常想起這個村落、女人和他的孩子們」
-
這段經驗深深影響Marry如何看待今日"#親餵母奶"與"#瓶餵配方奶"兩派的互相辯論。Marry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虞匱乏的國度,我們能提供任何孩子所需要的東西。我們有餘裕可以在無法餵養母奶的時刻隨時選擇以配方奶粉來取代。我們有餘裕能夠在我們不想餵母奶的時候改用配方奶,但我們的孩子仍然會成長茁壯並且擁有這世界上的各種機會」
-
「然而,如今看來我們只是拿這件事情來為難彼此。當你選擇用瓶餵配方奶而不是親餵母奶時感到愧疚、當你公開的討論自己無法親餵母奶時感到愧疚。為什麼我們不能支持彼此?不論是親餵母奶還是瓶餵配方奶,我們共同想要的都只有一個:將我們的孩子健康養大」
-
「我是一個攝影師,我紀錄了母親、生育、分娩和嬰兒等所有重要時刻」這位新手媽媽Marry在國際哺乳週總結、並解釋了為什麼這段故事對他來說如此重要「我認為讓母親們了解所有餵養孩子的可行方案,與母乳餵養的好處是十分重要的。而不是在你做了不同的選擇時譴責你、不是在讓你無法哺餵母奶時還要感覺很自責。無論如何你選擇什麼、或是不得已作出甚麼選擇,只要能夠讓你的孩子健康成長,我們都應該心懷感恩」
=============================
不論母奶還是配方奶,無論你怎麼選擇、別人怎麼說你
你都是一位好媽媽!你已經為孩子做出最負責的決定
母乳餵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這條路並不是一開始就能走得順利
配方奶看似容易,事實上有更多瓶瓶罐罐要洗、要消毒,事實上也不輕鬆
更有一些媽媽是真的沒有奶水、或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不放棄母乳餵養
當媽媽本來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不要為了餵奶這件事情把壓力攬上身
甚至覺得自己沒辦法餵母奶就不是好媽媽
想想這世界上還有許多媽媽沒有任何選擇,沒有奶水只能讓寶寶活活餓死
我們真的要感恩自己活在多麼富足的地方
大家都很棒、我們一起繼續加油(狀態顯示為追奶中....哈哈)
-
原文在這裡,我畢竟不是專業翻譯,希望大家還看得懂嘿
http://blogs.babycenter.com/…/world-breastfeeding-week-08…/…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