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就是不想太多,才勇敢!
這照片是2015時,Yahoo 記者要專訪我關於婚紗和提供當初的婚紗照,但我沒辦婚禮沒拍過婚紗照~~~這.............
也不知道那根筋這麼靈活,那我就來自拍一組給 ~忽然衝動想要嫁人!如何利用現有的衣服拍出婚紗感~😂
從小我就是滿腦子怪點子,腦海裡很多畫面只要跟現實連接上,我應該就可以把畫面實現!
所以隔天一早我去了花市,買了玫瑰花、不知名的綠葉和紫色的蘭花,再回家快速的拿了我腦海裡有畫面的幾件洋裝和配件,叫Gary 當我的攝影師🤣🤣🤣~~~就這樣跑到古董車場~開拍!
那時古董車場連張桌子都沒有,我就蹲在角落換起衣服簡單的補妝,至於我想像中的捧花就是一束簡單白色的玫瑰花,我隨意的綁上緞帶,再用綠葉和蘭花做了簡單的頭飾,就這樣拍了這ㄧ系列經典的瘋狂的~立馬想要嫁人就這樣穿吧! 🤣🤣🤣
回想起來真的好好玩!滿滿滿的創意!而且在那之前我對婚紗照完全沒有概念,好啦!也是Gary 很會拍很會取景,沒想到在破舊生鏽的貨櫃前拍會這麼有感,我怎麼忽然想到瘋子跟藝術家,那我們應該就是很有靈感的瘋子跟不能喊卡的藝術家~🤭
🦄看到我家Grace小時候DIY的創意作品,真的會哈哈大笑!這點跟我很像很愛創作天馬行空🤟🏾
♥️人生不可能一輩子不變也不可能不被影響,最原始最初的你~就是最珍貴的資產!
#在你腦海裡最深層的記憶 #life #回憶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張韶涵Angela Zh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韶涵 2012全新專輯【有形的翅膀 Visible Wings】 首波抒情推薦 勇敢情歌「最近好嗎?」 今年七月,張韶涵以單曲「That Girl」獻聲宣告加盟美妙音樂,以嶄新姿態正式回歸樂壇。相隔三年之久,張韶涵即將帶著全新專輯【有形的翅膀】正式回到這個讓她開始音樂人生,更從未真正離開的流行樂...
在你腦海裡最深層的記憶 在 張韶涵Angela Zhang Youtube 的評價
張韶涵 2012全新專輯【有形的翅膀 Visible Wings】
首波抒情推薦 勇敢情歌「最近好嗎?」
今年七月,張韶涵以單曲「That Girl」獻聲宣告加盟美妙音樂,以嶄新姿態正式回歸樂壇。相隔三年之久,張韶涵即將帶著全新專輯【有形的翅膀】正式回到這個讓她開始音樂人生,更從未真正離開的流行樂壇。2006年張韶涵以溫暖曲風「隱形的翅膀」一曲成功打入兩岸三地市場,深植每位聽眾的記憶腦海裡;相隔六年,將自己對生命的態度、對音樂的理念,進階並逐步完整呈現在新專輯中,專輯取為【有形的翅膀】,象徵著這一路支持的歌迷、朋友,以及陪伴她度過低潮,跨過懸崖的音樂力量,正如同有形的翅膀給予她勇氣,也希望新專輯能給予更多人無形的力量,成為每個人「有形的翅膀」。
音樂製作方面,張韶涵首度擔綱音樂總監一職,從選曲、發詞,到編曲、製作,無一不親自參與,與音樂創作人姚若龍老師、F.I.R.阿沁、吳易緯、李焯雄及多位金牌創作詞曲製作人Jae Chong、Andrew、林邁可等人共同傾力製作,激盪共鳴所完成的音樂作品;新專輯更遠赴義大利拍攝專輯照與MV拍攝工作,在充滿歷史的古城裡,正如她無法輕易摧毀的堅強意識與愈挫愈勇的韌性,以及天性樂觀和陽光正面的柔軟心態,更為Angela張韶涵的音樂生命增添精彩的一頁。
首波主打歌「最近好嗎?」由好友蘇打綠青峰填詞,呂至傑老師譜曲,以城市流行樂曲,融合古典旋律,前奏取材自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 冬季第三樂章,第一樂章的寒冷呼嘯冬至,經過了第二樂章的幸福抒情緩版,直到第三樂章由小提琴不停歇連續演奏,勾勒出冬季仍能帶來溫馨、歡樂與希望,是「最近好嗎」歌曲精心的設計,帶出歌曲意境與歌詞想要傳達的正面力量,並且以四季這首協奏曲特有的威尼斯愉快,正面,自信獨特風格呼應專輯遠赴義大利的視覺想像。
「最近好嗎?」也許只是一句簡短的問候語,卻包含了過去龐大回憶,而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經過距離與時間的隔閡與疏離,能夠主動先開口問候的人,必定是下足了勇氣才能夠踏出第一步。面對自己,面對過往的情感,由歌曲中更能反射出Angela堅強直率的一面,這就是她,即使傷痕累累也從未害怕退縮,勇敢面對。
因歌曲情緒較為深層和糾結,Angela雖然配唱快速,但花了比平常更大量的時間來抓情感和語氣的表現方式,特別也區分了好幾個區塊,呈現情緒的轉折和終於能從困境中走出的心境,是一首Angela非常期待聽眾可以聽見的歌曲!
最近好嗎
詞:吳青峰
曲:呂至傑
是結束還是要原諒 愛最終開成了曇花
如果不能希望 不如選擇絕望
會不會 反而是解放
從不曾想過會這樣 像從來沒準過的氣象
雨越下越感傷 話越說越勉強
你說你不夠堅強 把寂寞打發
該怎麼樣 離開你給的一片海洋
該怎麼樣 忘記你當初說的謊
我從來不允許自己 留一點淚光
還笑著對你說 最近好嗎
從不曾真心想遺忘 像從來沒停過的時光
路越走越寬廣 天越來越明亮
我說我早已堅強 把回憶收藏
就這麼樣 離開你給的一片海洋
就這麼樣 忘記你當初說的謊
我從來不允許自己 留一點淚光
就笑著對你說 最近好嗎
我不害怕 擁抱你給的一道傷疤
我不害怕 想起你美好的模樣
再遇見才發現自己 原來已放下
這樣自然地說 最近好嗎
這裡也都能聽的到歌曲喔!
KKBOX: http://ppt.cc/F58y
myMusic: http://ppt.cc/636E
Omusic: http://ppt.cc/7tWL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60按1輸入661211
台哥大用戶:手機直撥803→按4→輸入代碼713378或 724741
遠傳用戶: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代碼713378
亞太用戶:手機直撥560→按2→按6選擇快速點歌→輸入代碼713378或 724741
威寶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713378或 724741
大眾用戶:手機直撥500→按1→輸入代碼713378或 724741
@美妙音樂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wdfmusic
@張韶涵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ang0119

在你腦海裡最深層的記憶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