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秋季日本風景~宮城】
伴隨即將進入秋分的節氣腳步漸近,日本的秋意也悄悄地由山林間開始渲染,不僅富士山🗻迎來了「初冠雪」,北海道的大雪山系也逐漸挑染為紅黃相間的模樣。
妳/你最嚮往、懷念的是日本哪一幅秋日好景呢?📷
Megumi先來和大家分享東北地區的宮城縣,無論是山岳、溪流,甚或橋樑、道路,彷彿隨性以手指就能輕鬆框出美好的季節構圖,並且透過旅行的過程,讓自己也成為風景的構成元素。
在不能旅行時,暫且想像旅行。
再踏上旅行時,全心享受旅行。✈️
同時也有246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GEMblo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Tunes: http://apple.co/1Ruilyq KKbox: http://bit.ly/1EaAPj6 Spotify: http://spoti.fi/1aRt59X Music One: http://bit.ly/1yRxuW5 Moov: http://bit.ly/1Jt...
在不能旅行時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八卦
#雄雄專欄04
X跨界:搬移我城與他方,促使邊界模糊化的在地旅行試驗所
____________
散步在高雄的鹽埕,這裡不僅是觀光熱區,同時也是厚涵底蘊的舊城區,百年來,不同族群帶著不同故事來來去去,讓鹽埕始終充滿了豐沛的旅行感、還有神秘的異國風情。在區域邊陲的北斗街和新興街口,隱身在建物二樓的 旅行養分 - 餐飲.活動.概念空間,和城區氛圍再融合不過,這幾年,始終用著自己的方式,在流動市井中紮實邁進,透出自己的光。
.
當時空漸顯老邁,大家多用懷舊心情到訪,在古蹟和小吃裡探尋線索時,旅行養分在做的事,反而像是創造,將這區域曾豐盛過的故事,#用一種更貼近當代的旅行視角,把氛圍再填充回來,並賦予新意,讓邊界模糊,讓人可與世界溫柔對接。
.
「我是誰?從哪裡來?想往何處去?」
這是一輩子對自身的叩問。
.
順著騎樓可愛的動物腳印指引,走上樓梯,推開大門,旅行氣味倏地侵襲而來,在每個角落肆意流轉,紙膠帶黏貼出的面紙盒、日本四國帶回的毛線編織杯墊、可愛死的地球燈、手寫明信片掛飾、郵戳掛簾、可愛窗貼,和塞了滿滿滿各類旅行文學的書牆……不用一秒,人已從島嶼出境。
.
主理人Lulu和Eric,是一對年輕又熱血的旅行夫妻檔,不開店時,他們往往就是在旅行的路上,都曾待過台北念書、並攜手前往紐西蘭打工度假的經歷,在我城與他方,島嶼和大陸間,他們成年後的人生,活脫就是一段又一段旅行的串接,2015年開了這可愛小店,如今回頭看,或許早已是必然,因為過程中無形積攢下的大量養分,#在不能旅行時,#他們需要有個地方能好好安放。
.
最早誘發開店想法的時間點,得要回溯到Eric服替代役的時光,當時裡頭有一學長,在台北溫州街巷內,如今已歇業的「流浪ing旅遊書店」籌組了一讀書會,以小型講座模式,邀約成員交流國際事務觀點、異國文化探索、還有分享個人旅行見聞,他們倆也參與其中,進而慢慢認識了一些當時旅遊界的意見領袖,開始累積能量,回到高雄定居後,遂萌生了「#是否能以此灌溉出一家以旅行為名的空間」的念頭。
.
「通過任何考驗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對考驗。這是無可避免的。」—《曠野的聲音》
.
然而 #旅行是理想,#開店是現實,在完滿理想前,如果越不過現實的鴻溝,浪漫只會加速理想的破滅,因此兩人拿出了背包客擬定旅行節奏和規劃行程的能力,設定的經營策略是假日集中火力開辦各類講座,其餘空檔則結合餐飲、開課和選物等,盡可能去創造空間的多元價值和收入。
.
開店前,他們先創設了一個「高雄旅人走跳世界」社團小試水溫,仿照的就是當時參加讀書會的形式,並以此開始串聯,開店後,旅行養分從2016年4月開始辦活動,6月開始供餐,廣邀各界優秀講者南下開講,題材可說千變萬化,從打工度假、志工、地方飲食、登山、潛水、藝術祭、鐵道、建築、跳島、郵輪、親子旅遊、旅行攝影、攻略、寵物旅遊等等等,到近年來,更聚焦的主題性旅行,好比朝聖者之路、EBC、PCT、極光、燒人祭、死藤水等,幾乎無役不與,四年多下來,只要想聽旅行講座,#高雄人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旅行養分,而Lulu和Eric在實踐理想的同時,我城與他方也就跟著每逢周末就會碰撞的板塊,隱隱然地被一次又一次搬移。
.
「We Are Nothing / Story Is Everything」
.
如今,旅行養分舉辦的講座場次已近250場,遠從國內外前來的講者約莫150位,#這裡彷彿化身為城市珍貴的歌頌者,一屋唱盡一世界。每次會後,Lulu還精心製作了留言本、拍攝大合照、發送電子會員信、認真寫部落格,就像是背包旅行時總是想在最有限的資源裡把效益發揮到最大,讓每一種視野和觀點都能用任何形式被好好留下。
.
台灣四面環海,象徵多元開放,但對視面即是多元閉鎖,島國子民天生的宿命,就是去往任何一個他方,都必須跨過海洋,#島國思維危險之處,#是我們可能常常不小心就放大了自己,而旅行養分就像其中一座引領我們的跨海長橋,橋上和遠方的風景不只促成視野流動,其實也彷彿像是在對我們溫柔提醒,提醒著要學習謙卑。
.
「不能旅行時,讓旅行也能透過實際交流發生」是旅行養分的核心設定,當講者台上帶來故事,當聽者會後分享自身故事,彼此之間的撞擊也是另一種全新火花;心如火箭,衝出疆界,同時這核心也是想讓更多人知道,「自助旅行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走就對了!」當面對未知旅程的遲疑,同時也是在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因此Lulu在篩選講者時,#也常常將機會留給那些 沒有出過書、不開部落格、沒上過演講台的素人講者,這也形同講座更加毫無框架,一種「高手在民間」的概念。跨界,也是在挑戰跨出自己的舒適圈,這個「界」字,#不單只是狹義上地理位置的分野,#更是勇於直視內心廣褒的荒野—#自問能否在同一事件裡,#去找到不同解答的可能性?
.
「Eric的跨界。」
.
在店內,個性迥異的Lulu和Eric,一外場一內場,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廚房就交由Eric打理。在這吃飯,不管什麼餐,食材新鮮、料理美味、吃完身體舒服無負擔,大抵是共同感受,但沒有餐飲背景的他,做菜底子完全來自海外旅行時的鍛鍊,烹調之外,從備料、菜單設計、成本控管到如何融入異國風情等環環相扣的細節,都是挑戰,但談到如何把「#旅行時個人吃飯的小事順利轉化為開店要照顧他人腸胃的大事」時,Eric仍一如往常地淡定,一言以蔽,背包客精神拿出來,Do it,做就對了。當然他還是認真去上了18周的課,考取西餐丙級執照,並且大量自學,當店務走過幾輪春夏秋冬,#他和Lulu其實也都跨出了各自的舒適圈。
.
菜單設計以早午餐、義大利麵、米飯定食、燉飯為主軸,輔以飲品和甜點的穿插,全都從旅行與日常自身吃食去發想,定食裡出現大量當令當季的蔬果做配搭是他們的堅持。#午後鄰近的內惟傳統市場是Eric的遊樂場,他被包覆在各種顏色各類香氣各式人聲中悠遊,彷彿短暫地,他也被拉回夢中、某個異地逛遊菜市的旅行場景,可能因此某個片段就變成了做菜靈感。
.
而為了不留剩食,每樣食材都會被他窮變再變,好比里肌肉,在定食中是重口味的醬燒,換到早午餐,則成了漬抹香料後用柚子果醬煮到入味的少女系柚蜜豬排,背包客另一強大的能力就是敢於實驗,定食中不定期出現的甜玉子燒我好愛,喜歡滑嫩口感就這麼輕輕溜過喉頭,Eric說,那是拿了海帶芽高湯、起司和甜牛奶結合出來的成品;奶香桔醬魚排也大推,拿經典奶油白醬做變形,裡頭酸鮮的檸檬味以客家桔醬替代,口感輕盈的海鮮與濃郁奶醬很搭,醬料獨有的酸鮮氣則恰好收進解膩之效……你可以說,菜單呈現,#就像Eric自己創作的一本旅行小書,讀懂了,滋味會永留心中。
.
Lulu也會協助佈餐與甜點製作,廚房外,除了講座籌辦與邀請老師常態性開課之外,也因為旅行時自己很愛逛街,因此店內琳瑯滿目的選物皆出自她獨到的眼光,甚至個人旅行時還會越洋連線開代購團嘉惠親友……或許他們選擇走的路人煙稀少,#但人生最重要的是信仰,當直視了自己骨子裡那深刻的躁動、發自心底的聲音,人就有了能力仰望,在繁星中定錨,繼續走下去。
.
「Life is like the game of seesaw. Fun lies in enjoying both. Its ups as well as downs.」— Grazia Deledda
.
借用一九二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義大利女作家格拉齊亞·黛萊達上述說的的名言,大抵是說,#人生不過是場蹺蹺板的遊戲,飛升或墜落,都是尋常,去享受它,還有,得到些樂趣。而這裡頭的關鍵,我認為可濃縮為三個字,「#想像力」。
.
許多人不僅在這被餵飽了旅行養分,讓心中土壤逐漸肥沃,同時也替自己播了種,向著天空,蠢蠢欲動,只待勇氣與想像力冒出頭時,心中篤定「It’s time」,說走就走。Lulu分享,曾有兩位年近60的姐姐,在人生各自遇到難題時,常跑來這聽講座,聽著聽著,互不相識的彼此開始熟絡,兩人甚至進而結伴勇闖語言不通的異地自助旅行,先拜訪了清邁、再鼓起勇氣步上那遙遠的朝聖者之路,回來後不僅自己變成了台上的講者,也透過這段歷程,找到了新的伴侶,這故事聽起來多激勵人心,多像上頭的蹺蹺板啊,但其實也就只是坐實了一句,Tomorrow never knows。#只要你願意跨出去。
.
待在旅行養分這試驗所,我們終將理解,夢想二字,或許可以從別人身上得到無窮啟發,#但如果沒有執行力,最後也只是作「夢」與空「想」而已,能讓邊界消失的,只有自己。#只要還在路上。
.
[ 補充延伸 ]
旅行養分同時也是間寵物和親子友善的空間,因為這裡是Lulu和Eric,與他們可愛毛孩子bibi和甜甜一家四口的居心地,因此他們很歡迎客人帶著寵物來用餐,他們目前「接待」過的可愛客人,除了貓狗,還包括兔子、老鼠、麻雀等,常常都能在這看到人與動物們和諧共融的美好畫面,而對父母與幼小的孩子們來說,這何嘗不也是另一種很棒的跨界學習,與練習。
____________
本文已露出在 #雄雄網站 https://www.hionghiong.city/travelrogerkuo/travelnutrients ,並將在6/8(一),接續分享在 大雄誌 megao 粉絲頁。
#城市一瞬
#高雄故事
在不能旅行時 在 飽島不藏:美食與旅行郭銘哲 Facebook 八卦
#雄雄專欄04
X跨界:搬移我城與他方,促使邊界模糊化的在地旅行試驗所
____________
散步在高雄的鹽埕,這裡不僅是觀光熱區,同時也是厚涵底蘊的舊城區,百年來,不同族群帶著不同故事來來去去,讓鹽埕始終充滿了豐沛的旅行感、還有神秘的異國風情。在區域邊陲的北斗街和新興街口,隱身在建物二樓的 旅行養分 - 餐飲.活動.概念空間,和城區氛圍再融合不過,這幾年,始終用著自己的方式,在流動市井中紮實邁進,透出自己的光。
.
當時空漸顯老邁,大家多用懷舊心情到訪,在古蹟和小吃裡探尋線索時,旅行養分在做的事,反而像是創造,將這區域曾豐盛過的故事,#用一種更貼近當代的旅行視角,把氛圍再填充回來,並賦予新意,讓邊界模糊,讓人可與世界溫柔對接。
.
「我是誰?從哪裡來?想往何處去?」
這是一輩子對自身的叩問。
.
順著騎樓可愛的動物腳印指引,走上樓梯,推開大門,旅行氣味倏地侵襲而來,在每個角落肆意流轉,紙膠帶黏貼出的面紙盒、日本四國帶回的毛線編織杯墊、可愛死的地球燈、手寫明信片掛飾、郵戳掛簾、可愛窗貼,和塞了滿滿滿各類旅行文學的書牆……不用一秒,人已從島嶼出境。
.
主理人Lulu Lulu Yeh 和Eric 黃培銘,是一對年輕又熱血的旅行夫妻檔,不開店時,他們往往就是在旅行的路上,都曾待過台北念書、並攜手前往紐西蘭打工度假的經歷,在我城與他方,島嶼和大陸間,他們成年後的人生,活脫就是一段又一段旅行的串接,2015年開了這可愛小店,如今回頭看,或許早已是必然,因為過程中無形積攢下的大量養分,#在不能旅行時,#他們需要有個地方能好好安放。
.
最早誘發開店想法的時間點,得要回溯到Eric服替代役的時光,當時裡頭有一學長,在台北溫州街巷內,如今已歇業的「流浪ing旅遊書店」籌組了一讀書會,以小型講座模式,邀約成員交流國際事務觀點、異國文化探索、還有分享個人旅行見聞,他們倆也參與其中,進而慢慢認識了一些當時旅遊界的意見領袖,開始累積能量,回到高雄定居後,遂萌生了「#是否能以此灌溉出一家以旅行為名的空間」的念頭。
.
「通過任何考驗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對考驗。這是無可避免的。」—《曠野的聲音》
.
然而 #旅行是理想,#開店是現實,在完滿理想前,如果越不過現實的鴻溝,浪漫只會加速理想的破滅,因此兩人拿出了背包客擬定旅行節奏和規劃行程的能力,設定的經營策略是假日集中火力開辦各類講座,其餘空檔則結合餐飲、開課和選物等,盡可能去創造空間的多元價值和收入。
.
開店前,他們先創設了一個「高雄旅人走跳世界」社團小試水溫,仿照的就是當時參加讀書會的形式,並以此開始串聯,開店後,旅行養分從2016年4月開始辦活動,6月開始供餐,廣邀各界優秀講者南下開講,題材可說千變萬化,從打工度假、志工、地方飲食、登山、潛水、藝術祭、鐵道、建築、跳島、郵輪、親子旅遊、旅行攝影、攻略、寵物旅遊等等等,到近年來,更聚焦的主題性旅行,好比朝聖者之路、EBC、PCT、極光、燒人祭、死藤水等,幾乎無役不與,四年多下來,只要想聽旅行講座,#高雄人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旅行養分,而Lulu和Eric在實踐理想的同時,我城與他方也就跟著每逢周末就會碰撞的板塊,隱隱然地被一次又一次搬移。
.
「We Are Nothing / Story Is Everything」
.
如今,旅行養分舉辦的講座場次已近250場,遠從國內外前來的講者約莫150位,#這裡彷彿化身為城市珍貴的歌頌者,一屋唱盡一世界。每次會後,Lulu還精心製作了留言本、拍攝大合照、發送電子會員信、認真寫部落格,就像是背包旅行時總是想在最有限的資源裡把效益發揮到最大,讓每一種視野和觀點都能用任何形式被好好留下。
.
台灣四面環海,象徵多元開放,但對視面即是多元閉鎖,島國子民天生的宿命,就是去往任何一個他方,都必須跨過海洋,#島國思維危險之處,#是我們可能常常不小心就放大了自己,而旅行養分就像其中一座引領我們的跨海長橋,橋上和遠方的風景不只促成視野流動,其實也彷彿像是在對我們溫柔提醒,提醒著要學習謙卑。
.
「不能旅行時,讓旅行也能透過實際交流發生」是旅行養分的核心設定,當講者台上帶來故事,當聽者會後分享自身故事,彼此之間的撞擊也是另一種全新火花;心如火箭,衝出疆界,同時這核心也是想讓更多人知道,「自助旅行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走就對了!」當面對未知旅程的遲疑,同時也是在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因此Lulu在篩選講者時,#也常常將機會留給那些 沒有出過書、不開部落格、沒上過演講台的素人講者,這也形同講座更加毫無框架,一種「高手在民間」的概念。跨界,也是在挑戰跨出自己的舒適圈,這個「界」字,#不單只是狹義上地理位置的分野,#更是勇於直視內心廣褒的荒野—#自問能否在同一事件裡,#去找到不同解答的可能性?
.
「Eric的跨界。」
.
在店內,個性迥異的Lulu和Eric,一外場一內場,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廚房就交由Eric打理。在這吃飯,不管什麼餐,食材新鮮、料理美味、吃完身體舒服無負擔,大抵是共同感受,但沒有餐飲背景的他,做菜底子完全來自海外旅行時的鍛鍊,烹調之外,從備料、菜單設計、成本控管到如何融入異國風情等環環相扣的細節,都是挑戰,但談到如何把「#旅行時個人吃飯的小事順利轉化為開店要照顧他人腸胃的大事」時,Eric仍一如往常地淡定,一言以蔽,背包客精神拿出來,Do it,做就對了。當然他還是認真去上了18周的課,考取西餐丙級執照,並且大量自學,當店務走過幾輪春夏秋冬,#他和Lulu其實也都跨出了各自的舒適圈。
.
菜單設計以早午餐、義大利麵、米飯定食、燉飯為主軸,輔以飲品和甜點的穿插,全都從旅行與日常自身吃食去發想,定食裡出現大量當令當季的蔬果做配搭是他們的堅持。#午後鄰近的內惟傳統市場是Eric的遊樂場,他被包覆在各種顏色各類香氣各式人聲中悠遊,彷彿短暫地,他也被拉回夢中、某個異地逛遊菜市的旅行場景,可能因此某個片段就變成了做菜靈感。
.
而為了不留剩食,每樣食材都會被他窮變再變,好比里肌肉,在定食中是重口味的醬燒,換到早午餐,則成了漬抹香料後用柚子果醬煮到入味的少女系柚蜜豬排,背包客另一強大的能力就是敢於實驗,定食中不定期出現的甜玉子燒我好愛,喜歡滑嫩口感就這麼輕輕溜過喉頭,Eric說,那是拿了海帶芽高湯、起司和甜牛奶結合出來的成品;奶香桔醬魚排也大推,拿經典奶油白醬做變形,裡頭酸鮮的檸檬味以客家桔醬替代,口感輕盈的海鮮與濃郁奶醬很搭,醬料獨有的酸鮮氣則恰好收進解膩之效……你可以說,菜單呈現,#就像Eric自己創作的一本旅行小書,讀懂了,滋味會永留心中。
.
Lulu也會協助佈餐與甜點製作,廚房外,除了講座籌辦與邀請老師常態性開課之外,也因為旅行時自己很愛逛街,因此店內琳瑯滿目的選物皆出自她獨到的眼光,甚至個人旅行時還會越洋連線開代購團嘉惠親友……或許他們選擇走的路人煙稀少,#但人生最重要的是信仰,當直視了自己骨子裡那深刻的躁動、發自心底的聲音,人就有了能力仰望,在繁星中定錨,繼續走下去。
.
「Life is like the game of seesaw. Fun lies in enjoying both. Its ups as well as downs.」— Grazia Deledda
.
借用一九二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義大利女作家格拉齊亞·黛萊達上述說的的名言,大抵是說,#人生不過是場蹺蹺板的遊戲,飛升或墜落,都是尋常,去享受它,還有,得到些樂趣。而這裡頭的關鍵,我認為可濃縮為三個字,「#想像力」。
.
許多人不僅在這被餵飽了旅行養分,讓心中土壤逐漸肥沃,同時也替自己播了種,向著天空,蠢蠢欲動,只待勇氣與想像力冒出頭時,心中篤定「It’s time」,說走就走。Lulu分享,曾有兩位年近60的姐姐,在人生各自遇到難題時,常跑來這聽講座,聽著聽著,互不相識的彼此開始熟絡,兩人甚至進而結伴勇闖語言不通的異地自助旅行,先拜訪了清邁、再鼓起勇氣步上那遙遠的朝聖者之路,回來後不僅自己變成了台上的講者,也透過這段歷程,找到了新的伴侶,這故事聽起來多激勵人心,多像上頭的蹺蹺板啊,但其實也就只是坐實了一句,Tomorrow never knows。#只要你願意跨出去。
.
待在旅行養分這試驗所,我們終將理解,夢想二字,或許可以從別人身上得到無窮啟發,#但如果沒有執行力,最後也只是作「夢」與空「想」而已,能讓邊界消失的,只有自己。#只要還在路上。
.
[ 補充延伸 ]
旅行養分同時也是間寵物和親子友善的空間,因為這裡是Lulu和Eric,與他們可愛毛孩子bibi和甜甜一家四口的居心地,因此他們很歡迎客人帶著寵物來用餐,他們目前「接待」過的可愛客人,除了貓狗,還包括兔子、老鼠、麻雀等,常常都能在這看到人與動物們和諧共融的美好畫面,而對父母與幼小的孩子們來說,這何嘗不也是另一種很棒的跨界學習,與練習。
____________
本文已露出在 #雄雄網站 https://www.hionghiong.city/travelrogerkuo/travelnutrients ,並將在6/8(一),接續分享在 大雄誌 megao 粉絲頁。
#城市一瞬
#高雄故事
在不能旅行時 在 GEMblog Youtube 的評價
iTunes: http://apple.co/1Ruilyq
KKbox: http://bit.ly/1EaAPj6
Spotify: http://spoti.fi/1aRt59X
Music One: http://bit.ly/1yRxuW5
Moov: http://bit.ly/1JtclBv
多遠都要在一起 [Long Distance]
主唱:G.E.M.鄧紫棋
曲/詞 Music/Lyrics:G.E.M.鄧紫棋
監制 Produced by:Lupo Groinig
想聽你聽過的音樂 想看你看過的小說
我想收集每一刻 我想看到你眼裡的世界
想到你到過的地方 和你曾渡過的時光
不想錯過每一刻 多希望我一直在你身旁
未來何從何去 你快樂我也就沒關係
對你我最熟悉 你愛自由我卻更愛你
我能習慣遠距離 愛總是身不由己
寧願換個方式至少還能遙遠愛著你
愛能克服遠距離 多遠都要在一起
你已經不再存在我世界裡 請不要離開我的回憶
想你說愛我的語氣 想你望著我的眼睛
不想忘記每一刻 用思念讓我們一直前進
想像你失落的唇印 想像你失約的旅行
想像你離開的一刻 如果我有留下你的勇氣
我能習慣遠距離 愛總是身不由己
寧願換個方式至少還能遙遠愛著你
愛能克服遠距離 多遠都要在一起
我已經不再存在你的心裡 就讓我獨自守著回憶
如果陽光永遠都熾熱 如果彩虹不會掉顏色
你能不能不離開呢
我能習慣遠距離 愛總是身不由己
寧願換個方式至少還能遙遠愛著你
愛能克服遠距離 多遠都要在一起
你已經不再存在我世界裡 請不要離開我的回憶
The Official Site | 官方網頁 :
G.E.M.'s Official Site: http://www.geteverybodymoving.com/
Fans Club: gemclubofficial.co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Page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Twitter: http://twitter.com/gemoving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gem08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9ksLn6hZ7Q/hqdefault.jpg)
在不能旅行時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也歡迎大家點歌!! **
- 歌詞在下面 -
作詞:申名利 作曲:小5
黑色的背後是黎明
以為來日方長所以別把夢吵醒
時間它繼續飛行
下一站機場門外 擁抱你的背影
藍色的背後是純淨
低下頭俯瞰陸地上想念的眼睛
生命中有些事情
從沒有原因說明 一剎那的寂靜
如果雲層是天空的一封信
能不能再聽一聽 聽你的聲音
就算是探秘 (是貪玩而已)
跟著潘彼得去無人島旅行
我不會怪你的
天空一望無際 是海洋的倒影
藍色一望無際 我的你在哪裡
假如迷路了一定 (記得)把思念裝進漂流瓶
(記得)快寄給我別讓人擔心
藍色的背後是純淨 (雲淡風輕)
低下頭俯瞰陸地上想念的眼睛
生命中有些事情 (不能透明)
從沒有原因說明 一剎那的寂靜
如果雲層是天空的一封信
能不能再聽一聽 聽你的聲音
就算是探秘(是貪玩而已)
跟著潘彼得去無人島旅行
我不會怪你的
天空一望無際 是海洋的倒影
藍色一望無際 我的你在哪裡
假如迷路了一定 (記得)把思念裝進漂流瓶
(記得)快寄給我別讓人擔心
如果雲層是天空的一封信
能不能再聽一聽 聽你的聲音
就算是探秘
跟著潘彼得去無人島旅行
我不會怪你的
天空一望無際 是海洋的倒影
藍色一望無際 我的你在哪裡
假如迷路了一定 (記得)把思念裝進漂流瓶
(記得)快寄給我別讓人擔心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gmail.com
※歌曲跟影片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支持正版,如版權方認為影片有侵權一事,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徹底刪除影片。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RsL8Ga73QQ/hqdefault.jpg)
在不能旅行時 在 Mr & Mrs Gao Youtube 的評價
【加入會員按鈕】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UnInmOkrWN4gof9KlhNmQ/join
【出賣靈魂按鈕】https://goo.gl/VhzZeS
------------------------------------------------
相關鏈接:
【震撼】2045年,人類究竟是滅絕還是成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4XLDBDyuk
出賣靈魂的正確方法,魔鬼聖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omd4ymSLc
【一個人不要看】至少需要4個人一起看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c6sGXLueY
【震撼】地球歷史的最大謎團,大洪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9h0zCso-o
人類不能知道的秘密,人族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OzntXOGRc
地球監獄說,其實人類的祖先是星際囚犯,咱們都在地球上改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hhLTH1yk
中國古代全都是外星人,而且和蘇美神話居然是一樣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nNQNCoC9M
生命起源,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HhrpYbGgQ
人類史上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板凳,而是櫃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0Vd2IObPQ
量子力學與平行宇宙與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ySV8ZKFGg
來自宇宙深處的非自然信號與黑暗森林法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SKCBtiqEM
【震撼】舊約聖經中記載的人類起源才是真實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eBnhMadkk
地平說,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T45Z5Y9e8
數千年前就擁有航天技術的瑪雅文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ivRTYUu6w
最強預言家對於2019年的五個預言,前四個都不重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R9bEA_8kE
【震撼】亞特蘭蒂斯真的找到了,神,真的存在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cKVbL3VOQ
火星,越看越像尼比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GU9kis1hDo
100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地球人能解開這個謎團,伏尼契手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ORkf8OWcc
人類雖然無法再次登上月球,但卻可以登上太陽的真正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803Xiso5E
【震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人造物,航海家1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ZHGEyCYgTc
蘇美王表,一塊石頭揭秘人類誕生的真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bAl2Tlm0
科學證明進化論才是都市傳說,人類才是外星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EakK2FA3s
最接近神的男人,特斯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lzgZPxg1c
二十世紀最大謎團,通古斯大爆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GxHtCGgA
波羅的海下的巨大圓盤,它在這裡14萬年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bx4ruDEm0
曼德拉效應,是誰動了我的記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9mNMnG9lY
谷歌的時間機器和三個時間旅行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O7oZLpXL0
------------------------------------------------
推薦播放列表:
【未來】https://goo.gl/Bq54h5
【傳說】https://goo.gl/CpmK2Y
【心理測試】https://goo.gl/wf5dp5
【奇趣】https://goo.gl/Tbpiu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NmwPWRdv_0/hqdefault.jpg)
在不能旅行時 在 以色列文化:猶太人的飲食禁忌,以及3個旅行時絕對不能踩的 ... 的八卦
猶太人有什麼東西不能吃?到以色列旅遊的話有什麼要注意的呢?在以色列74%的人口是猶太人,根據家庭背景以及個人對信仰在乎的程度,猶太人守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