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到美國看家人,想說趁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我的故事(文長慎入)
我的生父母都是台灣人,他們在我三歲的時候離婚,後來我跟著爸爸。因為爸爸在花蓮經營美語補習班,在我差不多四歲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很棒的美國女子(而且她的中文講得超溜的沒騙你),一起生活了一兩年後,這位很棒的美國女子成為了我的繼母。
一般人聽到“繼母”好像都會下意識聯想到白雪公主的的邪惡繼母。但現實生活並不是這樣,她不邪惡,我也不是白雪公主啊(所以以下用mom簡稱繼母)。我覺得她對我的好不亞於任何父母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即使後來妹妹出生了,也沒有任何的改變。我的媽媽也因為這樣很佩服mom,後來他們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在這樣的環境,我們從小到現在是在家裡講英文,在外面的時候講中文(但我還是常在圖文裡面寫錯字就是了)。Mom唸了很多小說給我們聽,講了很多關於歷史文化的故事(不管東西方文化的都有)。她也教我們要尊重各種不同於自己熟悉的文化,或是異於自己所認同的言論,因為沒有事情是絕對或是不可能的。Mom的教育方式很開明,爸爸的教育方式相較之下就顯得比較傳統,但是我覺得這樣很棒,有著一種奇妙的平衡。
從我五歲開始,大約每兩年,我們都會用暑假的時候陪Mom回她的家鄉看這裡的家人,對我而言,他們也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即使身上流著的是不同的血。他們也都會藉此機會,介紹一些美式文化給我,或是教我一些新的單字(有點像是系統更新的概念,哈哈哈)。
這是一些關於我跟美國文化的關聯,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是有機會從小接觸到美國的語言以及文化。很多人對於美國文化有著不同的解讀,我眼中的美國文化,是充滿差異卻又能和平共存,是有包容以及尊重的,我是透過一位很棒的台灣媳婦眼中看見這一切的:)
#Hamilton
同時也有7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GEM鄧紫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差不多姑娘 作曲:G.E.M.鄧紫棋 作詞:G.E.M.鄧紫棋 差不多的姑娘 追逐差不多的漂亮 她們差不多的願望 牽著她們鼻子方向 我回到差不多的家 躺在差不多的沙發 微博差不多的刷 都吃著差不多的瓜 那標題差不多的炸 八著差不多的卦 網友差不多的嘴弄髒了差不多的話 一條差不多的事業線 抓差不...
土生土長 在 宥勝之旅 Facebook 八卦
今天,做了一個蠻重要的決定。
有很多好朋友跟我說過:「你有女兒之後,轉變也太大了吧?」是啊,仔細想想,這些改變應該是來自這三個時間點:女兒出生前三個月、出生後十天、以及她發燒那次。
出生前,一句「我到底要給孩子什麼」讓我對自己的定位起了巨大的疑惑:給錢?給物質?還是給她面對世界的能量?那我要怎麼給?繼續演戲拼命賺錢?才買得起好房?上得起好學校?還是?…
出生後十天,我飛到關島錄影,住大飯店吃大餐、玩降落傘還潛水,結果這五天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就算我人在天堂、妻女如果不快樂、那就跟坐牢一樣難受。因為這幾天我根本無法享受,一直掛念太太,而且聽到她因為產後憂鬱而痛哭垂淚,我恨不得馬上放棄錄影回去陪她…
蕾蕾發燒那天,我整個人傻眼了。我抱著發燙的她,腦袋整個空掉、心跳也幾乎停止,說起來很誇張,但事實就是如此。直到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她真的是我女兒(什麼跟什麼啊XD)她出生時我感受都沒那麼強烈,但當她有危難的時候,我真的是會不顧一切變成地表最強老爸啊…
所以從這三次之後,我變了。我開始潛心研究何謂家庭生活、孩童教育,從台灣研究到國外、從現代研究到古代,我開始找很多住在國外的媽媽聊天,不管是移民過去的台灣人、或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聊生活、聊想法、聊實踐、聊期許。我也開始看很多書、很多影片,其實收穫非常的多,也不斷找太太討論,然後實行在自己的生活裡。
所以當很多朋友或記者問到我相關話題時,我的論點都會讓他們非常訝異,然後問我:「這些事怎麼很少聽你提起?」「呃…因為…我的身份不太適合吧…」
雖然我的確有很多很棒的育兒故事值得分享,也可以跟大家聊聊為何小孩才五個半月就讓她坐14趟飛機、去那麼多地方,但如果這話題一旦開啟,我就很容易從一位偶像男星瞬間變成一個碎唸老爸,那不論是公司或是粉絲應該都很難接受吧?所以到最後我還是踩了煞車、簡單曬曬照片、乖乖做那位「點到為止」的明星老爸就好。
但就在我沉思數月、並找老闆深切討論之後,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養育孩子、經營家庭等想法與經驗。雖然應該也就是些閒話家常,但如果大家不嫌棄的話,我以後就會常常在宥勝之旅分享討論,畢竟有了孩子之後,心思與專注的部分真的有點不太一樣^^
有一個畫面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當我從藝人休息室走出來的時候,看到一群媽媽和孩子們彼此逗弄、玩樂、討論嬰兒發展,以及站在一旁未婚未子的化妝師們一臉溫馨但無法融入的模樣,我當場就笑了出來,因為想當年,我也是用這種「這群人真是瘋了」的表情去看那些明明都二三十歲了還發出三歲小孩聲音的大人們,吵、幼稚,再加上那種異常投入、旁若無人的激動,都讓我無言以對並退避三舍,
但現在,我跟你們是一國的了!
因為我們,就是那群有了孩子之後、充滿熱情、充滿驚喜、去哪都攜家帶眷、整天都吵吵鬧鬧的年輕爸媽呀!我很榮幸有這個身份,也很高興能加入大家,所以希望接下來我都能高調的融入各式各樣的孩童話題^^
講到這裡,我就很想分享一部電影「BABIES(寶寶的世界觀)」,一個紀錄非洲、日本、蒙古、和美國嬰兒從0到1歲成長過程的紀錄片,對我衝擊蠻大的,極度推薦,可以搜尋babies on vimeo,然後看完再一起來聊聊囉~
謝謝大家,我的確是一位藝人,但也是一位好奇心很重的老爸,關於孩子、關於教育、關於健康、關於成長,我都會付出一切在所不惜,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裡,各位辛苦的爸爸媽媽們,就請多多照顧、也請多多指教囉!
土生土長 在 Namewee 黃明志 Facebook 八卦
我是馬來西亞人。一百年前祖先來自海南島。我祖先的國籍是“中華民國”。而我本身,則是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人,用的是馬來西亞護照+馬來西亞身份證,“祖國”是馬來西亞,國語是馬來語。
我們不是“華僑”,因為祖先是在馬來西亞還沒有獨立之前就來到這裡,然後再跟其他種族一起創立了這個國家。我並沒有“僑居”在別人的國家,所以你可以稱我是大馬華裔或華人,或者直接說我是馬來西亞人最好。
在用英語回答外國朋友的時候我不會說我是 “Chinese”,因為在英語那是“中國人”的意思,但我不是,我不想讓他們誤會,所以我只會說 I'm Malaysian。
就好像英國人當初坐船去到美國落地生根,而現在他們的後代只會說 “I'm American”,沒有人會說 “I'm British” 或者 “I'm English”。因為正常人都是以客觀的“國籍身份”來定義自己。
我會聽說讀寫中文,是因為我在馬來西亞選擇的學校和課程有教中文,民間也有在廣泛使用。我會說華語(普通話)跟我是什麼種族一點關係都沒有。華語(普通話)來自中國大陸北方,我的母語是海南話,來自南方,所以華語不能算是我母語。我是因為在馬來西亞有機會選擇和學習多一種語言,如今才能夠開口說。這點要感謝馬來西亞。
語言是不分國籍的,是跨越種族和國家的東西,你學了就是屬於你的。英國人不會去幹美國人或澳洲人說 “如果你不承認自己是英國人請不要使用英語!” 這種白癡的言論。。。
以上的言論,我知道很多馬來西亞的華裔朋友是不認同的,但很抱歉那是客觀的事實。如果你依然認為大家應該要用“祖先”或 “血統”來定義自己的身份的話,那我會告訴你我是 “非洲人”,因為人類起源於非洲。你要繼續追溯人類歷史的話,那我是魚。又或者你要說我血統來自三葉蟲或單細胞也可以。。。
土生土長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評價
差不多姑娘
作曲:G.E.M.鄧紫棋
作詞:G.E.M.鄧紫棋
差不多的姑娘
追逐差不多的漂亮
她們差不多的願望
牽著她們鼻子方向
我回到差不多的家 躺在差不多的沙發
微博差不多的刷 都吃著差不多的瓜
那標題差不多的炸 八著差不多的卦
網友差不多的嘴弄髒了差不多的話
一條差不多的事業線 抓差不多的眼
看著差不多的留言 都是差不多的賤
到處差不多的Baby 比著差不多的基尼
舉著差不多的V 擠著差不多的D
在差不多的街頭 擺著差不多的Pose
跟差不多的潮流 整了差不多的Nose
交差不多的男友 走得差不多的Close
供差不多的樓 送差不多的Rose
跳著差不多的舞 扭著差不多的屁股
差不多的思路 嫌差不多的腿粗
看差不多的臉書 人差不多都想哭
女孩差不多的路 都差不多無助
差不多的姑娘
追逐差不多的漂亮
她們差不多的願望
牽著她們鼻子方向
都露著差不多的腰 Fake著差不多的微笑
撒著差不多的嬌 關係差不多的靠
抱 差不多的大腿 語氣差不多的騷
靠 差不多的方法 買了差不多的包
都逞著差不多的強 所以講話差不多的嗆
差不多思想 都有著差不多狹窄審美觀
差不多的彈 差不多的贊
為差不多的閃光 差不多的忙
喝差不多的紅酒 啃著差不多的肉
對差不多的鏡頭 演著差不多的秀
圖差不多的修 修得差不多的瘦
身邊差不多的密友 都是差不多的Low
OH 差不多的優越感 寫在差不多的臉上
在差不多的機場 走差不多紅的地毯
差不多的妝 差不多的浪
裙子差不多的短 家裡差不多的髒
差不多的姑娘
追逐差不多的漂亮
她們差不多的願望
牽著她們鼻子方向
差不多的你 差不多的我
差不多的她 差不多的傻
聽著差不多的廢話
差不多的那些烏鴉 又嘻嘻哈哈
吱吱又喳喳 都差不多的瞎
差不多姑娘 都土生土長 在有毒的土壤
差不多都曾對鏡子里的自己失望
差不多都遺忘 沒有武裝的模樣
這差不多的症狀 誇張
而現在各位姑娘 這裡我要分享
曾經的我都一樣 有差不多的憂傷
差不多兩個禮拜沒有吃飯
差不多我就把命給送上
數不盡的差不多 都差不多
差不多 人生真的不該這麼過
像我唱的那首歌 差不多的虛榮如果能夠看破
只是差不多的那個 泡沫
作曲:G.E.M.鄧紫棋
作詞:G.E.M.鄧紫棋
製作人: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OP:G Nation Ltd
原著作:差不多先生
原詞:姚中仁
原曲:姚中仁
OP:本色股份有限公司
SP:Rock Music Publishing Co., Ltd.
MV導演:G.E.M. x 比爾賈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gem0816
Instagram: @gem08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GEM鄧紫棋 #差不多姑娘 #RealTalk版

土生土長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深水埗,一個跟「貧窮」長年掛勾的地區,是很多低下階層市民的「窩居」,所謂的「窩居」,指的是租金昂貴、質素極為惡劣的籠屋、板間房、天台屋及劏房等,據估計,這類人口約有20萬,20歲的鄧雯筠Connolly是其中之一。
由小公主變劏房少女
Connolly本來出生於小康之家,小時候住在三房一廳的公務員宿舍,可惜父母在她8歲那年離婚,她當時選擇了跟媽媽生活,從此由小公主變成一個住劏房的女孩:「你問我依家會唔會後悔,我又唔會後悔,始終係我細個果陣嘅決定,而且我媽媽係愛我嘅。」
貧窮無阻追求藝術夢
有着媽媽的愛,雖然生活環境差了,但Connolly仍舊快樂地成長,亦可以跟從自己的興趣修讀藝術,今年剛好畢業的她,透過實習的畫廊Eastpro,認識了攝影師張榮麟,他過去一年拍攝了一輯以籠屋、劏房、棺材房、天台屋為主題的相片,除了舉行「The Forgotten」攝影展之外,亦出版了一本相冊,相冊的第一頁,就Connolly的插畫。
「我用咗斜視嘅角度去畫,左上角表達有錢人住嘅地方,中間有條斜路係路障嚟嘅,路障係代表窮人好難、或者永遠都無機會到達另一邊嘅世界,呢個係佢哋之間嘅洪溝。」成長於深水埗的Connolly,感受非常深。
輪候公屋6年未果
香港貧富懸殊差距之大,令Connolly有很深的體會,過着基層市民生活的她,和媽媽正輪候公屋,至今已有6年,但仍然未有任何消息。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申請宗數超過25萬宗,平均輪候時間仍然維持5.5年歷史高位:「依家多咗咁多新移民嚟同我哋爭公屋,講真一定會唔鍾意、唔開心,政府對土生土長嘅香港人,其實又有幾多福利呢?」
目前申請公屋,二人每月最高入息限額為18,690元,即將投入社會工作的Connolly,很擔心跟媽媽二人的收入會超出這限額,面對兩難的她,惟有選擇先做兼職:「好無奈,都麻木喇,其實已經唔會盼望幾時有公屋。」
批評明日大嶼:不切實際
為了令公屋輪候人士快點「上樓」,政府力推「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000公頃,聲稱約可提供15至26萬單位,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雖然Connolly很想快點「上樓」,但卻不支持這填海計劃,認為政府是捨易取難:「以我所知香港其實有好多棕地可以發展,但政府偏偏唔攞嚟起公屋,你用咁多時間、精力、金錢去起一個人工島,我可以好肯定講一句,你唔係為咗基層人士去起嘅。」
置業是一個夢
雖然短時間內,Connolly仍然以申請公屋為目標,但正值大好年華的她,對將來的生活仍然充滿盼望,更視置業為追求目標:「租屋始終係寄人籬下,當然係有自己嘅物業會較安心,呢個係一個目標、一個夢想、一個希望。」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走進深水埗的劏房,看看一個少女如何在陋室中成長、掙扎求存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土生土長 在 鍾明軒 Youtube 的評價
我一個即將要20歲的美男子都可以明白台灣已經很好了,
怎麼還會有一直覺得台灣是鬼島呢?
如果我有能力我真心想邀請那些人出國去看看其他國家的狀態!
好像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真的都覺得台灣不好什麼的?
看了電影覺得美國厲害,看了電視覺得中國變強,看了日本覺得當日本人真好!
沒有國際觀沒關係,但他們根本沒有資格批評台灣!
下限都秀到底部了還在秀😓
希望正拿著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可以真心愛著這塊土地!
把快樂帶到社會,讓社會擁有快樂。

土生土長 在 土生土長 的八卦
20211022王瑞瑤葡萄酒作家林裕森Buvons Nature葡萄酒展BN+串門子主題品酒會2021/11/13~14 品飲30種自然派的酒款金色三麥土生土長吳若權&黃大煒陪大家聊天. ... <看更多>
土生土長 在 [問卦] 中國人請找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算帳? -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