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牙博物館看林布蘭著名的作品「杜爾普醫生的解剖課」,一具男性屍體是畫面主要焦點,在刻意的照明下發亮。杜爾普醫生右手拿鉗子,夾起屍體切開的左手臂裡的血管和筋脈。
這是1632年外科醫師工會委托林布蘭繪製的工會開業群像,當時林布蘭26歲,也因為這件作品而成名,開始接受各工會訂單,創作工會群像巨作,畫面包含屍體在內是九個人像,林布蘭巧妙地運用金字塔構圖和錯綜複雜的照明,形成畫面戲劇性的層次。
我看著畫面表情各異的眼神,思考科學理性年代荷蘭對人的存在實驗探索的精神。
1581年獨立運動成功,脫離了西班牙殖民統治,到林布蘭畫這張畫時不過半世紀光景,荷蘭美術的黃金時代拉開了一個新民族自信健康務實的建國核心價值。
建國以後,教堂不再懸掛聖像,宗教畫沒落,建國以後,不再歌頌君王貴族,政治畫的歌功頌德結束。沒有了教會與君王的資源,接下來,畫家要靠什麽存活?
中世紀以來,歐洲藝術創作來自教會委托,來自君王付款,達文西如此,米開朗基羅如此,委拉斯蓋茲一生為菲利普二世家族畫像,葛雷科的業主是托雷多教會。
失去教會與君王資源,荷蘭的美術要如何找到新的業主?
新建國的荷蘭以工會(guild)管理做社會的核心信仰,各個行業都有工會,醫生工會、紡織工會、社區保全民兵工會⋯⋯,工會成立,每位成員繳納費用,委託畫家畫團體像,懸掛在會所大廳,以昭公信。
十七世紀荷蘭出現大量「團體群像」,因為每人出的費用一樣,畫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畫一排人像,大小一樣,讓每位業主滿意。是的,時代的創作是在與業主的拉扯間完成的。
有畫家呆板畫成千篇一律一字排開,也有畫家像林布蘭用光的流動處理前後,用表情眼神使畫面成為統一卻變化萬千的舞台。
林布蘭最著名的「夜巡」是社區保全民兵的群像,他使每個人都被看見,他使每個存在人物都有自己獨特不可取代的價值。
如果在義大利、在西班牙,這一具「屍體」應該是「卸下聖體」,充滿宗教情操。然而17世紀的荷蘭,「屍體」是人遺留的肉體,提供做解剖課的學習。
那是17世紀荷蘭帶給世界的新精神,理性、務實,探索真相,是做為主角的那一具屍體,擺脫了宗教性,回到人體的原點,提供了真理的研究。虛浮的情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也與真正的建國運動無關。
一張畫可以看很久,看到一個時代多少人踏踏實實的為探尋真理努力。杜爾普醫生的努力,林布蘭的努力。在這張畫前站了很久,發現群眾中走進一隻狗,我有點驚訝,再看,是一隻導盲犬,牠的主人拉著特殊設計的導盲架套。
盲人也安靜站在畫前,「凝視」杜爾普醫生的解剖課。
他在「看」什麼?
他「看見」了什麼?
我退在一旁默默觀看。
剛剛動過一隻眼睛手術,雖然醫生強調是小手術,戴著金屬眼罩時,還是有莫名的恐懼,怕失去視覺,怕看不見了。
大概兩個月間,都很難像往常一樣長時間閱讀聚焦有困難,看久了會酸痛流淚。以往良好的視覺寵壞了我,我沒有機會有視覺障礙的恐懼,沒有機會思考盲人視障朋友「看」的渴望。
我們的美術館思考過視障者也有的「看」的需要嗎?一位女士站在盲人旁邊輕聲為他導覽,話說得極少,如此安靜,她專心閱讀著盲人臉上的表情。盲人臉上有光,像林布蘭畫裡的光,對知識渴望的光,對一切未知渴望的光。
我曾經在廣播中介紹畫作,聽眾看不見畫,我在播音室,對著空氣說話。我閉起眼睛,試圖讓自己的聲音變成畫的色彩線條頻律,變成林布蘭的光,變成郭熙「早春」裡的雲嵐。試圖讓聲音在空氣裡震動成一幅畫的頻律。
我提醒自己:我永遠無法取代美,我只是引領人到美的面前,讓美發聲,讓美的頻律在每個人心靈震動。如果我的聲音囂張聒噪,我努力提醒自己:靜默可能才是美更好的註解。
藝術現場充斥著聒噪囂張的聲音,從羅浮宮到台北故宮,看到導覽者花枝招展像小丑表演,聒噪誇張,美,被逼到無處容身。
美,究竟到哪裏去了?
我凝視畫,凝視盲人,凝視導盲犬,連導盲犬都如此安靜,伏臥地上,彷彿感覺到主人的眼睛裡亮起來的幽微的光。
是的,我多麼渴望有盲人視障者「看」的渴望。我多麼希望「看見」盲人「看見」的美。
打開眼睛,看見物象,閉起眼睛,才能看得見心事。
金剛經裡「天眼」「慧眼」「法眼」都能見「肉眼」所不能見,「肉眼」如果狂妄囂張,常常結果是「視而不見」。金剛經最後說「佛眼」,到了「佛眼」,也許是領悟了適時適當應該無所恐懼做關閉「肉眼」的功課吧?
今日,在杜爾普醫生解剖課前,感謝林布蘭,我無所恐懼,閉起眼睛,和盲人一起做「看」的功課。
註:1581年尼德蘭七省聯邦共和國成立,1648年正式獲得西班牙承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20的網紅葛昌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幻境生態】 葛昌惠影像創作展 _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駐館藝術家特展 展覽時間:2016 / 09 / 3 ~ 2016 / 10 / 30 展覽地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臺北市八德路3段25號) ................ 9月3日起至10月30日,將展出駐館藝術家葛昌惠的影像創作展, 本...
團體照構圖 在 蔣勳 Facebook 八卦
在海牙博物館看林布蘭著名的作品「杜爾普醫生的解剖課」,一具男性屍體是畫面主要焦點,在刻意的照明下發亮。杜爾普醫生右手拿鉗子,夾起屍體切開的左手臂裡的血管和筋脈。
這是1632年外科醫師工會委托林布蘭繪製的工會開業群像,當時林布蘭26歲,也因為這件作品而成名,開始接受各工會訂單,創作工會群像巨作,畫面包含屍體在內是九個人像,林布蘭巧妙地運用金字塔構圖和錯綜複雜的照明,形成畫面戲劇性的層次。
我看著畫面表情各異的眼神,思考科學理性年代荷蘭對人的存在實驗探索的精神。
1581年獨立運動成功,脫離了西班牙殖民統治,到林布蘭畫這張畫時不過半世紀光景,荷蘭美術的黃金時代拉開了一個新民族自信健康務實的建國核心價值。
建國以後,教堂不再懸掛聖像,宗教畫沒落,建國以後,不再歌頌君王貴族,政治畫的歌功頌德結束。沒有了教會與君王的資源,接下來,畫家要靠什麽存活?
中世紀以來,歐洲藝術創作來自教會委托,來自君王付款,達文西如此,米開朗基羅如此,委拉斯蓋茲一生為菲利普二世家族畫像,葛雷科的業主是托雷多教會。
失去教會與君王資源,荷蘭的美術要如何找到新的業主?
新建國的荷蘭以工會(guild)管理做社會的核心信仰,各個行業都有工會,醫生工會、紡織工會、社區保全民兵工會⋯⋯,工會成立,每位成員繳納費用,委託畫家畫團體像,懸掛在會所大廳,以昭公信。
十七世紀荷蘭出現大量「團體群像」,因為每人出的費用一樣,畫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畫一排人像,大小一樣,讓每位業主滿意。是的,時代的創作是在與業主的拉扯間完成的。
有畫家呆板畫成千篇一律一字排開,也有畫家像林布蘭用光的流動處理前後,用表情眼神使畫面成為統一卻變化萬千的舞台。
林布蘭最著名的「夜巡」是社區保全民兵的群像,他使每個人都被看見,他使每個存在人物都有自己獨特不可取代的價值。
如果在義大利、在西班牙,這一具「屍體」應該是「卸下聖體」,充滿宗教情操。然而17世紀的荷蘭,「屍體」是人遺留的肉體,提供做解剖課的學習。
那是17世紀荷蘭帶給世界的新精神,理性、務實,探索真相,是做為主角的那一具屍體,擺脫了宗教性,回到人體的原點,提供了真理的研究。虛浮的情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也與真正的建國運動無關。
一張畫可以看很久,看到一個時代多少人踏踏實實的為探尋真理努力。杜爾普醫生的努力,林布蘭的努力。在這張畫前站了很久,發現群眾中走進一隻狗,我有點驚訝,再看,是一隻導盲犬,牠的主人拉著特殊設計的導盲架套。
盲人也安靜站在畫前,「凝視」杜爾普醫生的解剖課。
他在「看」什麼?
他「看見」了什麼?
我退在一旁默默觀看。
剛剛動過一隻眼睛手術,雖然醫生強調是小手術,戴著金屬眼罩時,還是有莫名的恐懼,怕失去視覺,怕看不見了。
大概兩個月間,都很難像往常一樣長時間閱讀聚焦有困難,看久了會酸痛流淚。以往良好的視覺寵壞了我,我沒有機會有視覺障礙的恐懼,沒有機會思考盲人視障朋友「看」的渴望。
我們的美術館思考過視障者也有的「看」的需要嗎?一位女士站在盲人旁邊輕聲為他導覽,話說得極少,如此安靜,她專心閱讀著盲人臉上的表情。盲人臉上有光,像林布蘭畫裡的光,對知識渴望的光,對一切未知渴望的光。
我曾經在廣播中介紹畫作,聽眾看不見畫,我在播音室,對著空氣說話。我閉起眼睛,試圖讓自己的聲音變成畫的色彩線條頻律,變成林布蘭的光,變成郭熙「早春」裡的雲嵐。試圖讓聲音在空氣裡震動成一幅畫的頻律。
我提醒自己:我永遠無法取代美,我只是引領人到美的面前,讓美發聲,讓美的頻律在每個人心靈震動。如果我的聲音囂張聒噪,我努力提醒自己:靜默可能才是美更好的註解。
藝術現場充斥著聒噪囂張的聲音,從羅浮宮到台北故宮,看到導覽者花枝招展像小丑表演,聒噪誇張,美,被逼到無處容身。
美,究竟到哪裏去了?
我凝視畫,凝視盲人,凝視導盲犬,連導盲犬都如此安靜,伏臥地上,彷彿感覺到主人的眼睛裡亮起來的幽微的光。
是的,我多麼渴望有盲人視障者「看」的渴望。我多麼希望「看見」盲人「看見」的美。
打開眼睛,看見物象,閉起眼睛,才能看得見心事。
金剛經裡「天眼」「慧眼」「法眼」都能見「肉眼」所不能見,「肉眼」如果狂妄囂張,常常結果是「視而不見」。金剛經最後說「佛眼」,到了「佛眼」,也許是領悟了適時適當應該無所恐懼做關閉「肉眼」的功課吧?
今日,在杜爾普醫生解剖課前,感謝林布蘭,我無所恐懼,閉起眼睛,和盲人一起做「看」的功課。
註:1581年尼德蘭七省聯邦共和國成立,1648年正式獲得西班牙承認。
團體照構圖 在 上發條俱樂部 Facebook 八卦
夭壽!我『上發條俱樂部』這個個人的YOUTUBE小頻道,這個月營收居然也有...
一萬五千元了耶😂
或許很多朋友都覺得YOUTUBER很好賺,但那只是那些“大頻道”的頻道主收益比較可觀;像我們這種非職業、純分享小品影片的小頻道主來說,有這樣的收益我也覺得可以了,反正只是興趣分享~
(雖然花了我很多生活時間,但是甘之如飴!)
這些收益對我來講是多的!
(所以我很常把這些錢捐助出去給很多弱勢跟流浪貓狗團體)
近期看到網路上有一些大頻道的人員出走,而自白的說出他們的實質收入著實少得誇張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消息説著~多少知道YOUTUBE圈很多人的收入都不是大家所以為的,尤其是有成立公司、股東投資的大頻道)!
我相信在這人手一機、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都會嚮往光鮮亮麗、站在鏡頭前的每一位網紅、明星,以為他們的生活就像他們在頻道上演出的劇本一樣,既豐富又令人著迷。
其實....
網路大部分都是豪洨啦!
(不管是你看到的任何網紅表面,或是各路分享的IG網帥網美照也都是....;更別說整形、修圖、那網紅甜美的調色跟刻意營造的構圖)
請不要再相信這種跟拔獅子鬃毛會長頭髮一樣的迷信了!!
以前到現在,演藝圈跟網路圈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生態~
有公司的,就會比較有多的資源、演出機會跟通告,但就藝人(網紅)實際的收入,並不一定會跟人氣成正比(公司抽成、公司營運成本、合約問題.....)。
很多網友一直問我怎麼經營YOUTUBE頻道,
我真的沒有太多立場可以跟您們分享『怎麼靠YOUTUBE賺錢』?!
因為我本身就不是一個“靠YOUTUBE“為主賺錢生活的人。
今天我公佈我『個人的』YOUTUBE頻道收入,
就這麼少!
我會繼續為我的人生跟夢想努力!
但是『當職業YOUTUBER』?!
我沒有想過。
團體照構圖 在 葛昌惠 Youtube 的評價
【幻境生態】 葛昌惠影像創作展
_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駐館藝術家特展
展覽時間:2016 / 09 / 3 ~ 2016 / 10 / 30
展覽地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臺北市八德路3段25號)
................
9月3日起至10月30日,將展出駐館藝術家葛昌惠的影像創作展,
本展將展出兩個系列作品《no nuclear》與《earth》,
以攝影結合影像的魔幻合成技術,呈現平面視傳海報共17張。
畫面呈現強烈的氛圍與質感,以環境保育為主體,
傳達人類與動物的面臨生態危機的痛苦與無奈。
................
★ 開幕茶會 ★ 09 / 03 14:30~16:30
▄▄ 開幕一日限定 ▄▄ 拍照打卡就可以獲得展覽作品的限量徽章!!
另外還有逗點創意劇團的說唱表演以及造型汽球互動遊戲
................
/ 展期間講座與活動 /
★ 市民講座一:生動的人像攝影世界 ★
2016 / 9/24(六)14:30~16:30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
演講者:林見彥、葛昌惠
人像攝影是藝術攝影當中,最主要創作主題之一。本次兩位講者將介紹人像攝影中的多樣性美學,藉由光線、構圖的角度來分享生動的人像作品。並從工作中的經驗,現場教大家如何透過簡單的幾個小技巧,可以把照片拍得更好。
★ 市民講座二:HI~我就是攝影大哥!淺談舞台紀錄攝影 ★
2016 / 10/15(六)14:30~16:30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
演講者:Brian Chen 陳世瑋、葛昌惠
如果你善於拍攝活動,你的人緣一定非常好!
要拍好一場舞台表演,需要注意的小撇步其實不少!本次演講的兩位演講人,將以音樂、戲劇演出為主,分享工作中發生的趣事,也藉由作品展示,以構圖、光影等元素,來淺談活動攝影之美。
★ 專題講座:活動紀錄攝影的原理及技巧 ★
2016 / 10/29(六)14:30~17:30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F大廳
演講者:葛昌惠
大家一定都有拍攝活動的經驗,舉凡社團活動、戶外園遊會、演講、餐會,其實不一定要有非常高深的攝影技巧,只要透過事前的準備還有基本攝影知識,大家都可以提升照片的品質。
--
臉書搜尋:【幻境生態】 葛昌惠影像創作展
活動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35183723236113/
---
/ 展者簡介 /
葛昌惠(Zin Ge)
藝術攝影師、劇場設計師、短片導演及搖滾樂團成員。
她的作品關切著社會議題與心靈中的孤寂,呈現一種灰暗尖銳的視覺印象。
態性發表創作作品於攝影展、影展。並與藝文團體、劇團、樂團合作,拍攝形象人物攝影。展覽之影音展演百餘檔次;有華山藝文特區、松山菸廠、中山創意基地、中山堂、臺北國際藝術村、故宮博物院等。
並開設攝影教學課程、講座、工作坊,以自身的實務經驗與理論知識,推廣概念美學之肖像攝影。
Fine art photographer, theater designer, film director, and band player.
She translates the picture to form one kind of intuition and intense impact. Her works present the gloomy and pale color.She regularly publish works in exhibitions and film festivals. The works contain photographic works, music videos and experiment videos. She is active in portrait photography, and give digital darkroom courses, lectures, and workshops.
網站:http://www.zinphoto.net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ingephoto
---
主辦單位: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電話:(02)2577-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