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圓頂森林小屋、攝影,一個人和狗》
他覺得生活進入了圓滿的狀態。
他離了兩次婚姻,妻子很出色。沒有什麼對錯,他只是走上了「正常」的人生,然後苦苦樂樂,摸索之後才發現:他需要一個人的日子,在山林之間。
他的名字叫蓮井干生,約六十多了,不想住在醫院旁,與其進出醫院,不如把自己身體修練好。這位日本知名的商業攝影師,喜歡拍攝山林,也喜歡有距離地拍攝人物,而這恰巧就是他的人生需求。
2011年,他把家安頓在離東京車程3小時的長野縣,主要的夥伴是名叫「元旦」的小柴犬,倆個相依為命的父子,一起散步,睡覺,生活。
小屋位於森林中。風景極好。除了小柴犬,蓮井還是一個爵士樂迷。為了音樂飽滿的效果,他特意把小屋設計成球形結構,讓聲音能在室內環繞。從森林高處遠遠望去,這裡就像一座圓滿故事的童話屋,同時又極具未來感。
小屋共有22個窗戶,球形,海拔約1000公尺。差不多是竹子湖在陽明山高度,屋後就是一片廣闊森林,非常安靜。
從買地到建房,中間空了兩年,蓮井的等待,只為了思考:到底要為自己造一個什麼樣的房子?
搬到這裡的初衷是為了獲得新的靈感,生活不必外求,快樂不必喧嘩,於是有了圓屋的概念。
2013年開始建造圓屋,花費2000萬日元。從開始到完成,僅花了5個月。結構以木材建造,外覆蓋灰色瓷磚,以防雨水侵蝕。家最大的特點,就是球體的屋頂。這種結構在建築學上被稱為「富勒球」,是美國建築師巴克敏斯特·富勒設計的。圓形穹頂以大大小小105個幾何體相互連接,形成堅固的5/8球面,室內不需要任何支撐,屋頂可以立起來。
經由力學計算的圓頂木屋,等於是非常強大的構造,能抵御自然災害。即使地震芮氏規模七,也不會被震壞,球體能避開強風,冬天的時候,屋頂都不怎麼積雪。
一個人住,空間屬於自己,所以室內不需要太多分隔。
蓮井把內部分為二,一半起居室,另一半分上下兩層,上層是臥室和工作間,下層是廚房和餐廳,還有攝影暗房。為了達到最佳的音響效果,二樓臥室空間設計得盡量小,類似閣樓,把更大的圓頂留出來,圓可以製造環繞聲,會有更好的音樂體驗。
在這裡聽音樂,如置身於音樂廳一樣,音樂在空中回旋,尤其黑膠爵士唱片特別感人動聽。屋頂也設置了很多吸音的小孔。
整個房子最喜歡的位置,是客廳的沙發。它不是給偶爾造訪的客人,而是長居主人享用的。沙發上坐著,正對東面的八岳山,清晨落地窗看日出;傍晚太陽西下,夕陽從屋後照進室內,遠處的山形變成橙色弧缐,非常漂亮。
蓮井先生痴迷爵士樂,尤其是阿爾特·佩珀,麥克萊恩兩位的作品。年輕時沒有錢,他捨不得至音樂會或Pub聆聽,所以只能到一些咖啡店,聽店中播放的爵士樂黑膠唱片。日本那個年代的咖啡廳,總會使用一些巨大的JBL、ALTEC音箱來放音樂,音質非常好。現在這些咖啡店都沒落了,蓮井身上有些小錢了,老了的好處除了經濟條件,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把財富放在自己最渴望的事物,特別音樂,特別不會太昂貴的想像之屋,人才會知道:老大不悲傷,而是圓滿歡喜。
六十多歲的蓮井終於可以實現年輕的夢想:一邊喝著威士忌,一邊享受著爵士樂。感覺比回到了青年時代還自由,還青春。
蓮井的個人創作,都是和自然相關。近年來,拍海、拍森林。他關注到日本人工森林的不管品質或是數量都在下降,他最新的作品,便是以攝影重新思考森林與人類的關係。
2015年,60歲生日前夕,他申請到了美國藝術家簽證,挑戰一個新的環境。他想想如果不是單身,就不可能還有一個人出國進修尋夢的想法。
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相信每12年一個生肖輪回,60歲對蓮井便是第五個輪回了。當時這個簽證,就像上天送給他開啓60歲後,新一輪人生的禮物。
如今生活是一種感恩,工作也是對生活的感恩。蓮井每日頌經,從更大的角度沈思,活著本身就是一份感恩。
他說現在的生活,是100分。
—取材自《一條微信》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注意!注意!耳機戴起來~音響打開來~ 2021 MAKER PARTY 當代創客天團互動展搶先曝光! 創客界天團成員MOMAKER帶來「木馬機關城」,4個互動發射裝置、20個機關、6條不同的滾球軌道 ,一起來玩超大型彈珠臺! 還有神祕角色出沒,你知道他是誰嗎?到 MAKER PARTY 一探究竟...
圓 山 音響 藝術 在 巫苡萱 Ava Wu Facebook 八卦
12月公開活動來了!
這次來到音響展絕對要給大家高規格的聽覺享受🎶還會近距離互動!讓你好心動❤️
「2020第41屆台北國際音響暨藝術大展」12/17(四) – 12/20(日)
Sound Machine X Rakuten Girls近距離接觸音樂會:
109年12月19日(六)14:00-15:00 活動主持人 :苡萱
109年12月20日(日)14:00-15:00 活動主持人 :沐妍
地點:台北市圓山大飯店會場3樓 智同340房
#2020台北國際音響暨藝術大展
#愛你愛苡
#非常愛沐
圓 山 音響 藝術 在 Keo Chow Facebook 八卦
《G殺》導演 李卓斌
品學兼優的趙雨婷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她一直與學校教師發展師生戀;她的同學Don仔也有一個秘密,那就是無頭屍體的所在地⋯⋯
故事由一宗離奇的人頭命案開始。一個人頭突然跌入大提琴手傅以泰家中,讓眾人的日常生活拉下帷幕,他的同學、患有亞氏保加症的Don仔被認定為是殺人兇手,同一時間,趙雨婷又失蹤了⋯⋯
一個城市的故事從來不由任何一人的故事主導,而是由無數人的故事碎片組合而成。可能是你的故事,也可能是他的故事,這些在我們身邊陸續發生的事件組合成整個都會的拼圖⋯⋯《G殺》的六位角色看似互不相關,實際卻互為連結、互為影響,甚至是連成為一個圓。這是一個關於社會、關於絕望與希望的故事。
「妳出生的那天,連日以來的大雨忽然停下來,所以妳的名字就成了雨婷。」媽媽對趙雨婷說。
清早的陽光温柔地曬落在兩母子身上,她們緩緩走在飛鵝山的山脊,從山上往下望,可以俯瞰市區一望無際的高樓大廈。無需言語,導演和攝影師都知道這是一個完美的鏡頭,不枉他們劇組凌晨四點登上飛鵝山,吹著冷風,也只為捕捉清晨最柔和的陽光。
「沒有人這樣拍過飛鵝山。」導演感嘆道:「那是一個很有詩意的畫面。」由楊卓娜飾演媽媽, Hanna Chan 陳漢娜 飾演女兒趙雨婷,兩母子一同登山的片段,是《G殺》導演李卓斌在整部電影中最喜歡的一幕,與導演合作多年的攝影師譚家豪更因為一幕幕出色鏡頭,而入圍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攝影」提名。
「小時候本來是想畫漫畫的。」導演笑道。可惜後來發現沒有天份,便毅然放棄漫畫轉而投身電影圈,「我始終有故事想講。」他自2005年入行,2009年拍出首部試作電影《潛入戲院》,十四年後的2019年,首部商業劇情電影《G殺》終於能在大銀幕正式上映。《G殺》故事圍繞一宗兇殺案,並以非線性方式叙事,看似跳脫無序的劇情以各個由G字開頭的詞語連接。《G殺》因其暴力和血腥鏡頭被人標籤為日系電影,甚至有人覺得與中島哲也的《告白》相似,但導演坦言與其說他們走日系路線,他們反而是刻意避免讓《G殺》像日本電影。
「根本一點也不像中島哲也,硬要說的話,可能更像園子温吧,不過大家都不認識園子温就是了。」要定義的話,導演會將《G殺》視為懸疑推理電影,甚至帶有些黑色幽默味道,而導演正是黑色幽默愛好者。「我心目中的人生三大電影,分別是《搏擊會》、《迷幻列車》和《狂牛》⋯⋯或者《2046》吧。」
「我們劇組既想拍一部香港市場少見的電影,同時又想忠於自己,拍出自己關心的議題。」李卓斌自命為年輕世代,很多電影都是由網絡出發,他最想關注的是社會議題,而不只是講政治:「我想中立地紀錄香港現況,而不是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場。本來世事就不是二元對立,黑白之間有很多灰色,只是要講現代香港的話,又不可能不提及中港融合。」
《G殺》在第三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中得獎,「首部」是一個由政府策劃,有意培育香港電影人才的比賽,得獎團隊將獲資助一筆資金來拍攝其首部劇情電影,而《G殺》所在的專業組,獎金只有以電影製作標準來說絕不算多的550萬元。
「既然是用政府錢,又不用還,那就應該將自己最獨特一面呈現給觀眾。當你擁有可以任性的條件時仍不任性的話,那要等到何時呢?」導演坦然:「我覺得自己算是善用到「首部」的資金。既然人人都說香港電影圈青黃不接,那演員就多用新面孔吧。」《G殺》七個主要角色,除了杜汶澤之外都是鮮見於香港大銀幕的演員,而《G殺》也獲得了金像獎最佳攝影、剪接和音響效果提名,無疑肯定了《G殺》幕後人員的努力。
《G殺》開首的配樂,是巴哈的No. 1 in G大提琴無伴奏組曲,這首樂曲之所以會誕生,是因為當時巴哈覺得大提琴一直被視為配角,於是便寫成了以大提琴為主角的No. 1 in G,希望將大提琴推上舞台。No. 1 in G因為與G有關所以被放入《G殺》,同時,也巧合地呼應了導演希望將電影圈配角推上鎂光燈正中央的想法。
「『首部』這個獎是很折磨人的,當然得獎當下很興奮,但那只是痛苦的開始。當你得奬後,你就要放棄手頭上一切你正在做的事走去拍電影,而拍攝期間不會有人幫助你,那是一個人的戰鬥。為了在拍攝《G殺》期間維持生計,我花光了過去那麼多年的所有積蓄,這可能是很大的犧牲,但我又會想,也許我過去儲下的錢就是為了讓我能在這刻拍出《G殺》吧?如果這一次不盡全力做的話,日後只會後悔。」導演說。
導演相信,《G殺》沒有標奇立異,只要打開netflix看看外國的電影,就會發現這類型題材在外國普遍得很,相較起來《G殺》根本算不上大膽。世界變得很快,只不過是香港落後於人,而《G殺》則試圖將香港和世界拉近距離。
「不會去想甚麼香港電影業衰不衰退的問題,反正我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最輝煌的一刻。
電影是娛樂,同時又是藝術,就算形式再改變也始終會有人看電影。做導演,其實一定『揾到食』。」導演笑道:「就算是去到《飢餓遊戲》的世界,也需要有導演去幫女英雄Katniss Everdeen拍攝革命宣傳片吧。」
無論世界如何改變,人類總是需要故事,而拍故事拍成映象,就是電影導演的工作了。
StoryTeller 說故事 Text by Wong Yue Hang.
Illustration by Keo Chow.
圓 山 音響 藝術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注意!注意!耳機戴起來~音響打開來~
2021 MAKER PARTY 當代創客天團互動展搶先曝光!
創客界天團成員MOMAKER帶來「木馬機關城」,4個互動發射裝置、20個機關、6條不同的滾球軌道 ,一起來玩超大型彈珠臺!
還有神祕角色出沒,你知道他是誰嗎?到 MAKER PARTY 一探究竟!
https://cplink.co/XU19uGSM
【活動展期】
4/09 (五) 09:30-18:00
4/10 (六) 09:30-18:00
4/11 (日) 09:30-18:00
【活動地點】
臺北圓山花博爭豔館(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捷運圓山站1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活動票價】
4/8前 早鳥優惠
單日票150 元/張(原價250元)
三日通行票 250 元/張(原價450元)
★立即購票→ https://cplink.co/9Bt5dOy5
【展區介紹】
分齡分區、跨界探索,展區包含:
1. 主題展區:通過「過去」、「現在」、「未來」三大軸心,讓你來一次就100% GET關於創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1)創客始祖團特區:
「Just DO it!」和「We will make it!」的踐行者,要知道創客為什麼是創客?要知道創客精神的實踐可以帶來什麼樣劃時代的劇變?絕對不可錯過本區
(2)當代創客天團互動展:
創客界你不能不知道的天團大神,聯手打造「夢幻機動樂園」,讓你和孩子看見創客不只是夢想,興趣也能當飯吃!
(3)未來創客天團秀:
「科學玩具自造王徵選」活動成果展,見見那些創客界的「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找到夢想,就從現在開始動手創造,下個天團就是你!
2. 想像力舞台:熱力帶動跳、故事分享會、小行星生日會、音樂派對...一個大人小孩都會瘋狂沉迷的想像力舞台!
3. 創客展區-「3~6歲小小MAKER區」:創客精神的萌芽,從專為小小孩設計的專區開始
4. 創客展區-「7歲以上STEAM區」:結合學科的多元體驗,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等,開啟孩子更多的可能
5. 線上預約「99%創客工作坊」:專屬教室,90分鐘完整課程,嚴選專家達人帶孩子一步步完成作品,線上預約免排隊
★更多精采活動內容→ https://cplink.co/wlrBD8Yh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圓 山 音響 藝術 在 郭耀仁 Youtube 的評價
CS監製作品5號
Holy Crab!異鄉記
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作品
大閘蟹造成生態浩劫 名牌紙紮觸犯專利權
有事嗎?
導演 楊景翔
編劇 朱宜
主演 郭耀仁 蔡佾玲 林家麒 許雅雯 王靖惇 何瑞康 林玟圻 張念慈 趙欣怡 李梓揚
音樂設計 陳建騏
燈光設計 黃諾行
舞台設計 林仕倫
服裝設計 林秉豪
舞蹈設計/動作指導 陳武康
歌唱設計/指導 黃建為
新聞事件一:曼哈頓中國城喪葬禮儀用品店主販售LV、法拉利及iPAD紙紮,創新點子讓傳統華人產業與時俱進,卻遭紐約市警以侵害專利權逮捕。
新聞事件二:大閘蟹入侵哈德遜河過度繁殖,華人瘋搶的珍饈美味卻讓紐約州環境署發布生態危害警報。
移民社會異文化衝撞真實而荒謬,劇本以現代華人移民角度,以黑色喜劇手法,從十六世紀美國原住民與新住民的衝突,到現代人的非法居留與大閘蟹的偷渡,挑動我們不自覺的文化偏見及自身文化源頭。今與昔、故鄉與他鄉、現實與奇幻在劇中跳躍交織,展現當代異地求生的風景。
導演楊景翔與上海旅居紐約青年劇作家朱宜首度合作,以「扮演」概念點描移民處境,十位演員熱鬧串演劇中三十多個角色(&海產);部分劇中非寫實場景以仿歌舞劇及古典戲劇歌隊形式並置呈現,在文化融合與文化拼裝的不安中擺盪。
第一屆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本競賽由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與南京大學共同主辦,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浙江大學等合辦。本屆投稿來源非常多元,包含台灣、中國大陸、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保加利亞創作者,以中文或英文劇本投稿。《Holy Crab!》以英文寫作,自198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榮獲首獎,首演製作將以中文版本演出。
決審評語摘錄
非常原創生猛,語言掌握精密,跨文化雙關語運用得機巧妙趣。......作者在展現多文化衝突之際,又往往能巧妙地避開刻板印象的陷阱,展現新的跨文化視野,非常有趣新奇。--周慧玲
非常具有現實感,幽默天成,不使用庸俗的笑話,卻又讓我笑的樂不可支,......流暢性特別值得一提......。--平路
製作群
製作演出 創作社劇團
製作人 李慧娜
戲劇顧問 周慧玲
執行製作 卓麗梅
平面設計 許銘文
攝影 唐健哲
舞台監督 張仲平
舞台技術指導 蘇俊學
燈光技術指導 林致謙
音響技術指導 顏行揚
行政經理 張令嫻
企劃宣傳經理 藍浩之
舞監助理 周賢欣
排練助理 潘俞廷 黃昱嘉
宣傳助理 李文
主辦單位 創作社劇團
指導單位 文化部
贊助單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文化局
劇本授權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異業合作 ESCENTS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SONNENTOR CAFE日光大道健康廚坊 COYUCHI優居生活 一日茶事
宣傳行銷協力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台新銀行 台北富邦銀行 玉山銀行 印刻文學生活誌 永豐銀行 國泰世華銀行 誠品書店 聯邦銀行 藝文票券折扣網 廣藝基金會 Qbo藝文頻道 YOURART藝言堂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社劇團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487號(圓場 O space)(台北市文化局藝想空間)
Tel 02-23397528 Fax 02-23397518 E-mail creativ1@ms16.hinet.net
網站 creative.indextw.com 部落格 creativedrama.blogspot.com
FB 創作社粉絲專頁 Youtube頻道 創作社

圓 山 音響 藝術 在 11/17-20號台北圓山飯店音響展 的八卦
第38屆台北國際音響暨藝術大展」即將於11月17至20日,在圓山大飯店展出,150多個展房涵蓋Hi End音響、AV影音產品、家庭劇院、專業舞台燈光音響、影音 ... ... <看更多>
圓 山 音響 藝術 在 聆聽饗宴!國際音響展圓山飯店盛大登場-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八卦
【民視即時新聞】眾所期待的 音響 盛事,台北43屆國際 音響 大展,週四在 圓 山大飯店,盛大開跑,活動為期4天,世界知名 音響 品牌,這回首度跨界攜手與布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