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件事,有點害羞😊⋯⋯)
我上個月開始學畫,這是我去年說好要做的事,因為一直不知道怎麼找老師,所以沒有開始,直到與國中同學再聯絡上,她介紹他們台師大美術系到班上幾乎是第一名的同學張三上老師,第一時間就報名了!
上了兩堂素描課,上次畫球體,這次畫圓錐體,都挺難的。畫得不三不四的,但是搞得全身髒兮兮,自己看了都好笑!
晚上要上課,老師說要交作業,找了一個咖啡店,陣仗擺開來,也不管其他人的異樣眼光,就開始畫。這種感覺,很像小時候暑假的前一天,趴在桌上趕作業。
雖然蠻困難的,而且預期學習的時間應該要花幾年的功夫,但是我看畫室裡面的其他同學,都畫得有模有樣的,老師也鼓勵我說:
「你也可以做得到,重要的是學到方法。」
我的畫畫老師很有趣,今年拿到了全國水彩畫第三名,但是他最開心跟我談的事情不是畫畫,而是種的花,以及學八年的唱歌,最近甚至報名比賽。千萬別以為他是學聲樂,錯了,他是學流行歌,認真到隨身帶錄音機,隨時錄自己的歌唱,隨時改善修正。
他會種櫻花,總共十多種,而且他還自己插枝水蜜桃,甚至果園旁邊的農舍也是他自己施工,包括鋪地磚。每當我露出驚訝的表情,他都會像沒事人一樣,跟我再三強調一個道理:
「你只要學會方法,沒有什麼事是辦不到的!」
上星期上課的時候,他切了三個火龍果,全都是他種出來的成品。張三上老師這個無所不學、無師自通的習慣,給我很大的激勵和啟示,其實所有事情就是去學,學了就會,會了就精通。不過學到皮毛就好了,精通有什麼意義呢?
這兩天我看Ted短講,其中有一則教人學外國語言,講者本身會說四種語言,他說學語言有三種結果:
1、基本:能說能讀能寫能聽。
2、流利:能用外國語言自然思考、說話。
3、精通:到了這個地步,就是一個很棒的層次,不僅僅可以進入到另一個文化,了解他們的思維觀念,還等於多了一個腦袋,用另一個世界的腦袋來思考事情,這是一個突破大腦框架的做法。
學習過去不會的新事物,表示多了一個腦袋!多了一個世界!還有這麼便宜的好事嗎?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
圓錐體素描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那些年,他們都在普羅旺斯】
去年乍聞英國暢銷作家彼得.梅爾(Peter Mayle,1939-2018)逝世的消息著實感傷,感慨之餘也讓人憶起上世紀末因他而興起的普羅旺斯熱。
彼得.梅爾曾任職紐約廣告公司高層,於1980年代移居南法,以他幽默詼諧時而讓人忍不住笑場的文字,生動描繪了鄉間有時荒謬卻悠閒自在的生活,也因此讓許多人心生嚮往,而帶起一陣南法旅遊熱潮。就連敝人我也是受梅爾趣味風雅浸染,還真的因此探訪南法尋覓扉頁蹤跡,雖然沒那膽量跟著眾多觀光客,直衝向他老人家敲門拜訪。
普羅旺斯地處法國東南,臨著地中海,全年至少有300天沐浴在燦爛陽光中,地形起伏景色多樣,也就是如此明媚風光與豔陽,讓彼得梅爾就此駐足;但其實百年前,這兒耀眼的陽光和自然色彩便已啟發許多藝術家,如塞尚、梵谷、雷諾瓦、高更、馬諦斯、畢卡索等人在此麇集,開展現代藝術史重要的進程。
其中個人覺得非常有意思的對照組便是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塞尚原來就是普羅旺斯當地人,反抗銀行家父親意志,拒絕成為律師改而學畫;雖然在藝術專業養成路上,老爸還是不情不願地支付了所有費用,但父子倆的關係始終緊張。直到1886年老塞尚去世,塞尚繼承了一大筆遺產,此後原來便孤僻的塞尚更是離群索居,窩在南法鄉間研究自然、色彩、光線拼命做畫,專心追求自己的藝術主張,也讓他的成就比同儕高出一大截,甚至被同輩稱為〝艾克斯大師〞(Master of Aix)。
梵谷則是截然相反。
梵谷來自天候詭變轉瞬翻臉,偶爾晴空萬里但時而狂風陰雨的荷蘭,這樣的生長環境多少也影響了他最初的藝術表現。梵谷是牧師之子,最早是成功的藝術經紀人,也曾經是牧師,歷經鬱悶和挫折後,在弟弟西奧(Theo van Gogh,1857-1891)的鼓勵下走上畫家之路,先是在荷蘭學畫五年,1886年才來到巴黎。
巴黎時期之前的作品,已經可以看出梵谷處理構圖的野心,他這時的用色雖細膩卻陰暗。直到認識了巴黎印象派,色彩突然如炫麗花火般,繽紛熱鬧地在眼前綻放:藍、黃、紅、綠等對比色調如此濃郁極端,中間色調的和諧效果又這般迷人,即興、厚塗技法加上廣受巴黎前衛藝術家愛戴的浮世繪影響,讓畫面從陰鬱暗沉變得多彩豐富。這段時間,他的創作主題圍繞在肖像畫、靜物畫、蒙馬特景象、塞納河風光,還有仿作浮世繪練習上。
兩年後到了普羅旺斯,梵谷的震撼教育再度上演,南歐炙熱的陽光對來自北歐的他簡直有如神啟,即使在巴黎已經接觸過印象派,但是強烈光線下展現的色調變化與明暗對照,都讓事物更加立體突出。光是在阿爾(Arles)的十四個月裡(1888年2月~1889年4月),他便畫了超過200幅作品,包含風景、花草、人物和自畫像等,即使中間歷經高更來訪、割耳事件,後來還被強制住進醫院等連續狀況。
對於塞尚,又是另外一回事。
地中海夏日的炫目陽光和燠熱氣候總讓當地人躲進屋裡避暑,刻意陰暗的室內常有一道光線滲透進來。陰影裡的這道光,在黑暗背景襯托下,顯得更加明亮強烈,形成明暗對比,這就是塞尚童年視覺的重要背景。又因在強光照射下,色彩相形失色,只剩下體積讓物體顯得真實,由此塞尚透過明暗對比將體積表現於畫中。
為了呈現嚴謹觀察後的真實映照,塞尚不追求印象派或當時新興攝影技術所捕捉的瞬間影像,他以主觀篩選題材;為了追求〝觀看〞的真實→左眼和右眼成像不同,塞尚提出『雙視角』作畫觀點。他也簡化物體輪廓,將風景如樹木、山脈等轉變成一系列的幾何形狀,就像我們觀看風景時多半只會看到輪廓而不會一下子看到細節一樣。
除了重複畫蘋果、橘子等靜物表現質量、空間感,以力求觀看的寫實,雄踞於普羅旺斯,高大壯闊的聖維多瓦山(Mont Sainte-Victoire)也是塞尚體現藝術堅持的重要主題。
他以圓柱體、球體、圓錐體的組合反覆呈現這座山脈,竟達87幅畫作之多。雖然塞尚在1870年代因與〝印象派之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交好而一度印象派,開始到戶外寫生(之前多半都在畫室內),用色變得較明亮,但是不同於印象派表現大自然四季變化的美感,塞尚一再描繪家鄉景色卻是求取永恆的特質。
塞尚的影響力之大,讓畢卡索也跟著練習類似主題:水果、桌巾、小丑、浴者等,後來甚至在聖維多瓦山北面買下城堡(Château of Vauvenargues),自稱“我買下了我的塞尚之山”。
塞尚與梵谷曾經有幾年的光陰一同待在普羅旺斯,梵谷後來住進的聖雷米(Saint-Rémy)精神療養院就在塞尚家不遠處,兩人稱不上有私交,但藝術表現形式都是對於印象派的反動。
塞尚覺得印象派缺乏結構和穩定性,不夠客觀顯得輕薄;梵谷認為印象派只描寫現世生活讓題材大受限制缺乏感情。所以塞尚革命性的觀念技法,啟發立體主義和抽象藝術,也讓塞尚被尊為〝現代藝術之父〞;而梵谷的扭曲線條、厚重油彩,讓畫作簡直如3D立體雕塑般的效果,以表達主觀感受與更深刻的真實人性,則引動了表現主義。
這兩位偉大的畫家處在同一環境,眼見類似景物,想法與表現卻大不相同,但是對於藝術的堅持卻很一致。只是塞尚有著老爸遺產照拂,可以任性執著追求理想,不需要像其他同輩得畫些討喜題材以符合中產階級市場的平庸口味;而梵谷有好弟弟西奧的資助和支持,即使生前只賣出一幅畫和兩張素描,多半時候也是清風兩袖,亦被當時視為古怪且不夠寫實,但幸好他繼續堅持,才得以留下許多精彩作品。
突破傳統,引領革命從來困難重重,得承受非常人所能忍,但是塞尚與梵谷都做到了,並且成就非凡。尤其在美術館看到他們描繪普羅旺斯景物的作品並列,更讓人對於兩者間的重疊、關聯及差異性更有興趣。
雖說兩人與高更、秀拉一同被高明的英國藝評家兼策展人Roger Fry名為『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sionism)或『後印象派』,1910年在倫敦籌畫了一場這四位風格迥異畫家的展覽,使得『後印象主義』一詞從此流傳,但這都是他們身後的事了。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更多關於塞尚與梵谷都在講座裡
#2019春季講座
#名畫裡的酒飲
#報名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06464783075806/
圓錐體素描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八卦
<巨無霸泡芙>
剛跟家母視訊, 她說最近在社區教一些地方媽媽做甜點.
家母渾身藝術細胞, 喜愛古典樂, 繪畫(油畫, 水彩, 素描都來), 書法, 陶藝, 退休後一直活動很多.
但是我只有遺傳了她的外貌. 內在細胞沒有複製到.
結果她竟然說下次要教地方媽媽, 我三年前貼過的這個泡芙!! 🍩🍩
我自己是三年前做過之後, 就再也沒有動手了. 典型的射手三分鐘熱度....什麼都愛沾, 什麼都不專😅😅
這個泡芙真的很簡單. 我是甜點白癡都沒失敗喔(除了搞錯尺寸😂)
https://www.facebook.com/712039448838630/posts/718126218229953
第一次做(巨無霸)泡芙就上手!
泡芙chou是法國人很愛的甜點,通常結婚或重要人物生日時,會買一個泡芙塔.用小顆的泡芙堆成圓錐體,再淋上焦糖凝固.
還有chouquettes, 一種灑糖粉的無內餡泡芙,也是我很愛的. 但是現在很少有麵包甜點店在賣了!
泡芙還可以變化為不同的甜點,比如paris-brest, 或者religieuse修女泡芙. 做成長條形就是eclaire閃電泡芙.
上網看了一下泡芙的做法,大家都說很簡單,害我心癢癢蠢蠢欲動,
剛好家裡的庫存材料都有,就擇日不如撞日開工了!
從備料到烤完,大概還不到一小時喔~
然後打開烤箱那一瞬間....哇!!!!!! 我的天啊!
烤成菠蘿麵包了! 哈哈!
我的泡芙size有XXL吧?
還好中間還是成功的中空狀態,灑花!!!
材料:
水跟牛奶(也可以全部用牛奶)一共 125 ml
奶油(有人用橄欖油) 75 g
麵粉(我家只剩低筋)100 g
蛋 兩顆
做法:
(嫌囉嗦的,就看這裡就好: 水,牛奶,奶油,麵粉全部倒入鍋子煮開,攪勻, 稍微不燙之後, 拌進蛋液攪勻即可擠團進烤箱,中火15分鐘! )
水,牛奶,奶油先全部倒到鍋子裡,邊攪拌邊煮開(我開中火),
所以奶油不用先放室溫融化,直接冰箱拿出切塊就可以直接下鍋,
煮開之後慢慢灑進麵粉一起攪拌, 我拿木頭飯匙攪, 也可以用筷子.
攪到麵粉沒有結塊就可以關火囉!
等麵團降溫的同時,打兩顆蛋先放旁邊. 然後預熱烤箱.
用手摸摸麵糰確定不燙手之後,慢慢把蛋液加進麵糰攪拌,
蛋液會被麵糰吸收, 等吸收之後再加進新的蛋液,
這時候麵糰是有點黏,需要用點力氣攪拌的喔!
攪拌到拿起飯匙,麵糰往下滴垂成三角形片狀,就可以了!
然後我用跳蚤市場買的擠花器(買了兩年,今天第一次用!)
把麵糰擠到到烤盤上, 大小隨意~我擠太大坨了~"~
用中火烤大概15分鐘就好了!
超簡單!
#泡芙 #chouquette
圓錐體素描 在 圓錐體素描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