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柴不廢! 園林廢物 轉廢為材】
仲記唔記得上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令到大量樹木倒塌?
香港堆填區每日接收約160公噸園林棄置物,在整體都市固體廢物中約佔1.5%😱。但向前看 ,有危就有機,政府跨部門加強協作,反思園林棄置物多元回收出路💪🏻!
環保署早前添置大型工業級木材破碎機加工,至今,已將共約1,300公噸的「山竹」相關園林棄置物,變成堆填區覆蓋物,又或是轉廢為能用作燃料👏🏻。
想了解更多園林廢物如何「轉廢為材」?咁就一齊嚟睇睇星星局長嘅影片同網誌啦!
網誌全文:https://bit.ly/2Rv3gnz
#園林廢物轉廢為能 #轉廢為材 #豈止堆肥
#星星話 #有危就有機
【豈止「化作春泥」】
上年「山竹」之後,政府跨部門加強協作,反思園林棄置物多元回收出路,豈止「化作春泥」! 剛剛聖誕節及農曆新年,政府加強回收天然聖誕樹及桃花,轉廢為材;今年花展,環保署新猷「轉廢為材 園藝三寶」首度同場,並免費贈予市民同享;明日之後,再加強減碳減廢,造福社羣,同行應對氣候變化。今月,香港社會經歷風雨,政府誠意反思,以市民福祉為先,但願「雨後樹更青」。
網誌全文:http://bit.ly/2NbfLWE
#回收 #園林棄置物 #轉廢為材 #園藝三寶 #減廢減碳 #願雨後樹更青 #黃錦星 #wongkamsi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兩星期前襲港的超強颱風「山竹」,為香港帶來三十五年來最強的十號風球,幸好沒造成人命傷亡,但全港至少18000棵樹卻被「山竹」吹斷樹幹,甚至連根拔起!到底是颱風太猛?抑或是樹木不夠強壯? 大樹也住「劏房」 「平時樹木嘅根係四方八面咁延伸,但香港啲樹好慘地,只有『四方格』嘅範圍,根本無咩能力抵禦強風...
園林廢物轉廢為能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兩星期前襲港的超強颱風「山竹」,為香港帶來三十五年來最強的十號風球,幸好沒造成人命傷亡,但全港至少18000棵樹卻被「山竹」吹斷樹幹,甚至連根拔起!到底是颱風太猛?抑或是樹木不夠強壯?
大樹也住「劏房」
「平時樹木嘅根係四方八面咁延伸,但香港啲樹好慘地,只有『四方格』嘅範圍,根本無咩能力抵禦強風。」熱愛大自然的環保達人Kelvin無奈地說。
風災過後全城返工
十號風球過後的第二日,全港幾百萬「打工仔」要照常上班。「嗰日其實都覺得幾慘,出入好唔方便,要跨過啲樹先去到,喺咁嘅狀況下,係唔係唔應該返工?」
在港大做研究助理的Kelvin,17號當日決定不上班,除了收拾自己的家,更幫鄰居去處理門前倒塌的大樹:「我哋嘅社區好需要大家去幫手收拾、整理,就算唔係你受災,可能你鄰居都好需要幫忙,做一啲簡單清潔,但係嗰日大家都要湧去返工。」
環保生活是一種態度
是否需要上班,或許不是每個「打工仔」可以自己決定的事,但是我們對待環境的態度,是可以控制在大家的手:「我們太習慣方便,而忽略咗我們喺享受呢啲方便嘅同時,背後其實係有一啲人或者動物、環境,承受咗嗰個傷害。」Kelvin嘆息,我們要善待大自然,否則人類最終會自食其果:「杏花邨二十年前巨無霸嘅發泡膠兜,依家被沖返嚟,終有一日係會返嚟。」
冧樹用處多多
畢業後去澳洲修讀過一年永續農業(Permaculture)的Kelvin,日常生活都非常環保,家裏九成物品都是執拾回來,或朋友轉贈的,他很提倡生活和大自然的融合,除了在元朗家門前的空地,栽種不同的植物外,平時亦會執拾樹枝生火煮食:「除咗用嚟煮食之外,啲灰都可以用喺農地上,當營養補充劑咁樣。」
堆填區為「歸宿」?
但今次冧樹實在太多,Kelvin和朋友幾經努力,都只能「消化」三分一棵大樹,雖然政府事後有在啟德開設「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但空間有限,大部分的冧樹,最終都是被送去堆填區棄置。「如果有大啲嘅農地,再加上適合嘅配套或機器,香港係有能力消化更多樹枝、樹木,甚至其他園林廢物。」Kelvin說。
被忽略的農業
但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地少人多,還有多餘的空間去做農地嗎?耕田和香港是否格格不入?
根據漁護署的調查,截至2016年底,香港約有3700公頃的荒置農地,相等於大概195個維園面積,其中屬於私人的荒置農地佔約八成:「有唔少地產商將呢啲農地收購,然後囤地,希望有機會改變土地用途,起樓、起國際學校之類等,如果可以將呢啲農地復耕,其實香港都可以做到一個相對嘅糧食自給率。」曾經做過一年全職農夫的Kelvin娓娓道來。
在家也可做「農夫」
要做農夫或許不容易,但Kelvin鼓勵大家,如果有在家種開一些觀賞植物的話,不妨可以試下種些可觀賞又可吃的植物,例如蘆薈和香草類等,令種植和生活的關係更緊密。
「山竹」雖然已離我們而去,但它為香港帶來了不少「手尾」,今集《港。故》用8分鐘,由一位環保達人來分享,生活除了返工、賺錢和買樓之外,其實更可以做一些調整,去令我們跟大自然不再對立,相處得融洽一點。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4snezPjpr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