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日晚間針對近日學生運動召開中外記者會,並回應學生四項訴求】
馬英九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媒體朋友、各位部會首長,以及在電視機前、收音機旁,以及網路上正在看轉播的各位國人同胞,大家晚安,大家好!
這段時間,學生為服貿議題占領立法院,讓臺灣社會上出現了重大爭議。網路上,不同看法的民眾相互激烈謾罵、要求表態;甚至因為容納不下他人意見,臉書上也出現互刪好友的情況,我想很多民眾都跟我一樣,覺得既難過又痛心。3月23號民眾違法攻占行政院,遭警方驅離,那一夜,我們都感到震驚、心痛不已,整夜難以入睡。
此時此刻,我們所面對的關鍵問題是:原本可以在國會殿堂討論處理的服貿議題,演變成國會議事全面癱瘓的僵局。這兩天,不同主張的群眾分別走上街頭,情勢動盪,身為總統,我必須說出我的憂心與期待。服貿當然應該討論,但臺灣必須團結!社會必須安定!
這幾天透過新聞畫面,我們都看到了許多青年朋友們走上街頭,以理性的方式展現堅定的意志力。同學們犧牲正常的生活,來表達自己的信念,單憑這一點,就讓人動容,這是臺灣民主化的明證,這段路年輕朋友們走得辛苦,但不是全無收穫。
學運,是青年朋友關心社會、參與民主的具體實踐。我對學運一向是抱持肯定的態度,四十多年前我念大學與留學美國時,也有參與過學運。民國79年的野百合學運,我還到中正紀念堂廣場去跟靜坐的學生對話。我對學運的立場與態度,我從來沒有改變過。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要向過去十二天來,在立法院場外理性靜坐的學生致意,大家在靜坐時仔細閱讀服貿的資料、聆聽學者專家的演講、同時利用多元創意的文宣表達意見、並組織維持秩序的糾察隊,這些表現都值得肯定,也讓全國民眾看到年輕世代的活力與潛力。
但是另一方面,對於部分占領議場的學生,我還是必須要表達,不管同學們的主張反映了多少民眾的心聲,但占據國會議場癱瘓議事、破壞公物,卻是不恰當的。
尤其是3月23號晚上,當部分學生與民眾,強行攻占行政院時,我相信社會大眾一定很震驚,心裡想抗議活動怎麼怎麼會失控了呢?當晚違法失控的行徑所導致的衝突,讓全臺灣的民眾都非常憂心,臺灣好不容易建立的民主,會不會走樣?解決重大公共政策爭議的民主機制,會不會失靈?很多人也擔心,如果任何公民團體,都可以因為自己堅持的公平正義原則,而以霸占政府機關為手段,要求大家一定要接受他們的訴求,那麼未來其他的公民團體也可以群起效尤,以霸占國會為達成目的的手段,臺灣的民主政治要如何運作呢?
這一連串疑問,那天晚上瀰漫了全臺灣,讓全國父老鄉親同感憂心。我們肯定學生參與的熱情,但任何政治訴求,都必須要有法治作基礎,323那天晚上攻占行政院的行動,我們很不希望再度發生,否則臺灣將面臨難以彌補的傷害。我在這邊要呼籲明天要帶領同學走上街頭的學生領袖,希望大家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意見,我想這也是全體國人的共同期待。
這一段時間,總統府多次公開表示,希望在不預設任何前提下,邀請學生代表來總統府,在全程公開的情況下,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進行對話,希望化解僵局,協助國會早日恢復正常運作,可惜學生沒有正面回應,這場會談仍然無法實現。昨天我與全臺11位大學校長座談,他們也很願意扮演平臺,協助雙方對話,對這點,我們由衷感謝。
面對目前國會被占領的僵局,以及國人同胞心中的疑問,我身為總統,經過長期的思考,與多方徵詢請教,要在這裡正面回應四項訴求。
學生們的第一個訴求,「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
昨天江宜樺院長已經在記者會上明確的宣布,政府對於這個議題採取開放的態度。在這裡,我要進一步明確承諾:支持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的法制化。我也呼籲立法院朝野黨團,希望盡可能在本會期結束前,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
事實上,立法院國民黨黨團在今年2月19號,已提出四階段的監督溝通機制,行政院也表示願意接受。這個機制,就是兩岸協議在進入立法院前公眾監督的標準作業程序,包括四個階段:議題形成、業務溝通、協議簽署前、協議簽署後。目前陸委會已研擬具體的法制化措施,將在下週對外公布。
第二個訴求,「先立法再審服貿」。
目前服貿協議已經回到爭議前的原點,也就是在立法院進行逐條討論與表決,這是去年朝野協商的結論,也是同學們 3月18號所提出的第一項訴求。總統府的立場,是在國會自主原則下,尊重立法程序與進度。
我剛剛已經承諾,要促請朝野立委盡速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的法制化,未來尚未簽訂或簽訂後尚未送到立法院的兩岸協議,都可藉由這個監督機制受到更周延的監督;但對於已經簽訂並且送到立法院審議的協議,可以同時進行審查,並行不悖,以免再走向委員會專案報告或召開公聽會的回頭路,這是我們的基本立場。
學生們的第三個訴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對於服貿協議,這次社會上討論的深度和廣度,在臺灣歷來公共政策的討論上是前所未見的。對於社會各界不同的看法,要如何進一步促成例如「國是會議」、「公民憲政會議」、「經貿國是諮詢會議」等等的舉行,我已經要求行政院進行整體評估,廣徵社會各界的意見,盡速將評估的結論告訴大家。
學生們的第四個訴求-退回服貿。
從去年六月兩岸服貿協議簽訂以來,到今天已經超過九個月,在法定程序上已進入國會審查階段,我們支持立法院進行逐條討論與表決,但我們不贊成行政院撤回服貿協議,否則這對臺灣造成的傷害太大了!
我們推動服貿,是為了振興臺灣服務業、確保臺灣經濟活力的動能,以及為了創造臺灣加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有利條件。這三點對臺灣都非常重要。我想先引用這幾天一些專家與業界的看法。例如,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說:「臺灣要走出去,臺灣不能被邊緣化,服貿協議可幫助臺灣融入世界經濟」;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說,「希望在立院的學生回到學校,讓立院恢復運作,並能讓服貿協議逐條審查」;而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說;「服貿對臺灣企業不會造成影響,不能延誤太久,應趕快通過」。根據今週刊最新的調查,國內13個大學經濟系主任,就有12個都支持服貿協議,因為他們認為這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是有利的。
這些都說明了服貿協議對臺灣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分析與評估,兩岸服貿協議簽訂後,未來我國服務業對大陸的出口可增加37%,總產值估計將增加約120億臺幣;就業人數將可增加約12,000人,挺服貿,就是挺臺灣的服務業、挺臺灣的就業市場、挺臺灣的經濟。會不會有產業受到影響,需要政府來關心呢?政府已經匡列982億元預算,針對受到不同情況影響的廠商,提供不同程度的輔導協助。
兩岸服貿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的一部分,而ECFA又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之下的一個雙邊貿易協議,如果服貿協議不通過,將嚴重傷害我國國際信用與貿易自由化的努力,也一定會影響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機會。這會傷害到整個臺灣經濟的未來,如果明知對臺灣有利卻裹足不前,我身為總統何以對臺灣人民交待?
以上就是我對學生們的四個訴求的回應。
英九要向各位同學說明,這幾天政府很努力與相關單位研商和回應各位的訴求,有的我們做得到,有的需要時間,無法一步到位;有的對臺灣經濟不利,確實難以辦理。做得到的,我們都願意做,的確是難以做到的,我們也會誠實說明,希望大家了解,我們不能不負責任地誤導民眾。對這些回應,一定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會有不同意見,這都沒關係。民主本來就是一個「服從多數,尊重少數,容忍歧見」的過程。我衷心期盼,對任何意見不盡相同的人,一定要以理性與和平的態度去討論與尊重。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民主與法治的精神下,和衷共濟,學習與不盡相同的意見共處,逐漸達成共識。
我也要懇切地呼籲在野黨,學生運動有它的純潔性,明天凱道活動,政黨趁機大幅動員,如果激化對立,絕非人民所樂見。立法院王院長已經主持多次朝野黨團協商,還沒有達成共識,目前民進黨團已經宣布退出協商,我特別要請王院長盡全力,整合朝野意見,發揮國會自主力量,也呼籲朝野黨團重返協商,朝野黨團在王院長領導與主持下,儘速達成共識,我也希望,王院長能幫忙協調學生早日退出議場、恢復國會正常運作。
昨天晚上,我和11位大學校長座談,向他們請益,傾聽他們的寶貴意見。校長們告訴我,學生們的想法很單純,除了服貿協議的審查要透明、程序要正義之外,他們也關心未來的工作機會、自身的前途、乃至於整個大環境。而這也是我們政府深切體認、努力追求的目標。
我要對立法院議場的年輕朋友、以及準備在明天走上凱道的國人同胞們,表達我內心最深刻的感受:各位的聲音,我聽到了!各位的憂慮,我充分了解。這更是政府的責任,我希望未來有機會能跟大家坐下來深入討論,包括薪資、就業、住宅、生育等各項議題,以及臺灣未來經濟的走向,我們都可以交換意見、積極尋求對策。我誠懇的希望,年輕的朋友們,不僅要以你們熱誠的心,來為臺灣發聲,更要用冷靜的腦,來為臺灣找出路。
各位同學,國人們都已經看到,由於大家這段時間的努力,使得服貿協議的重要性更受國人重視,讓兩岸監督機制更加周延,大家的堅持與熱情,國人不會忘記。現在,應該可以考慮,把議場還給國會了。
各位親愛的國人同胞,我們都關心臺灣,可以對公共政策有不同意見,但我們畢竟都在同一條船上,我們都傳承著臺灣要往前走的使命與責任。此時此刻,我們必須為臺灣而團結,相信民主機制,是最好的解決爭端的機制。唯有這樣,臺灣才能繼續不斷地向前走。
天佑臺灣,讓我們一起為臺灣而奮鬥!
「國際經貿情勢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國際情勢、國際經貿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國際情勢、國際經貿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問國際經貿情勢分析許舒涵- 淡江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國際情勢分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遊戲基地資訊站-2022年4月 的評價
- 關於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國際情勢分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遊戲基地資訊站-2022年4月 的評價
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世界的危機、台灣的轉機】
經濟學人撰文「台灣,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分析掌握世界晶片科技心臟的台灣,在美中競爭間的角色。
在我們看來,這分析還不夠精準,事實上,台灣最危險的時刻不是2021,是7年前的2014。
當時台灣正在親中無上限集團的統治下,朝向「中國和平併吞」之途上邁進,而歐美渾然不知。因為一個看起來溫和、可以跟歐美做生意的獨裁中國,和平吞併一個民主小國,跟中國殖民香港一樣,看來絲毫無害。
但是很明顯,世界都錯了。
中國不只要台灣,中國要的是征服世界,改變文明秩序,鎮壓盡可能多的人類。
而最早發現這一切的,就是你、我,是我們台灣人。當然不包含極少數自認中國人的賣台中國黨高幹。
世界會覺得危機,是因為中國已經兵臨城下。
這是世界的危機,也是台灣的轉機。
而從幾次各國首相、官員的發言,以及聯合軍演,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到世界對中國的態度明顯轉變。中國政府當然抗拒,於是嗆了美日搞小圈圈。
「小圈圈」這個詞,用得很巧妙,不明就理的人,可能以為只有兩個國家在搞。
但事實上:
2021/03/28:印度與美國針對中國海軍在印太地區的挑釁活動,在印度洋東部展開聯合軍演。
2021/03/29:澳洲總理進行內閣改組,任命內政部長杜登轉任國防部長,杜登被外界普遍認為屬於抗中的鷹派,曾批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非常真實」的威脅,並曾痛批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
2021/04/19:歐盟理事會通過印太區域合作戰略表示,印太區域自由、開放且符合國際法的航道是歐盟戰略利益關鍵,成員國認知在印太區域建立歐盟海軍勢力的重要性。
2021/04:為制衡中國勢力,法國海軍從2月開始為期5個月在印太地區的部署,並與澳洲皇家海軍在南海舉行聯合訓練,下個月再前往日本聯合軍事演習。
2021/04:美國、日本、澳洲、印度、法國,五國在孟加拉灣舉行三天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以加強制衡中國的能量。
2021/04:法國記者波孟挺新疆言論,引起法國各界批評。
2021/04/20:美日峰會聯合聲明提及台灣,明載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52年來首次在聯合聲明中提到台灣,談及台灣情勢。美國國防部並表示,致力協助台灣自我防衛。
2021/04/20:日本學界成立 「台灣日本研究院」,深化台灣相關研究議題、建立智庫、作為台日公共議題交流合作平台。
各類發言、新聞,無法一一詳載,而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已經結成四方同盟的美、日、印、澳,近期歐洲強國也紛紛重返亞洲。從官方到媒體,大動作明確寫出台灣,其背後的意義,只要有點國際敏銳度的人都可以理解,且對台灣或者是南海議題,從戰略模糊態度漸趨清晰。對周遭國家來說,尤其是印太已經形成同盟的此刻,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們要加入世界最大圈,還是要親中跟中國成為被世界各國針對的小圈圈,這樣的選擇,只要了解國際情勢的,一點都不難。
最明顯的,即先前日本首相菅義偉於日本時間 4月17日,在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日美首腦會議。會後發表的日美共同聲明中,出現「日美兩國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全之重要性」等文字,刻意將「台灣」明記於共同聲明之中。這是從1969年後,52年來美日的聯合聲明第一次提到台灣安全的重要性。
聲明中值得注意的另一重點,則是美國再次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尖閣諸島(釣魚台),換句話說美國對於尖閣諸島有防衛義務。儘管只是無人小島,確保每一任美國總統重申安保條約適用尖閣諸島,卻是日美關係裡最為重要的一環,美國也願意為了這個小島付上戰爭的風險,那麼戰略意義遠超尖閣諸島的台灣,對日本安全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聯合聲明中特別提及台海和平的重要,其實也是美國和日本再次確認共同防衛台灣的決心,儘管沒有條約明文宣示,但已經是從模糊轉向更清晰的一步。
中國正在頑強的抵抗,特別是當世界各國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也表示,中國會將視此為嚴重破壞穩定。
從過去一帶一路,介入世界各國經貿,與港口、鐵路據點,到現今的疫苗操作,經貿手段、外交威嚇,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情,而認知作戰等灰色地帶,更是每天上演,食安、肺炎、抹黑、謠言,都以無形的手法持續滲透這個世界,作為資訊戰搖滾第一排的台灣,已是世界各國研究假訊息攻防的首要戰略位置。
中國越掙扎,台灣的認知戰就越劇烈。
但世界的浪潮已難回頭,以美中對抗為開端,疫情推波助瀾,台商回流、資金回流的狀況很明顯,當然,錢、人回來了,台灣也面臨能源是否能穩定供應,與綠能開發、環境永續的問題。但這些問題都是甜蜜的負擔,這代表台灣發展的潛力。國際間很現實,講求實力,而台灣應對國際疫情的穩當能耐,也讓世界驚訝台灣的實力。
當世界終於發現有危機,這就是台灣的機會。
世界各國終於開始了解,中國政權真實的一面。
而我們終於不再孤單。
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台灣為何躍升四小龍之冠?
#高雄恐被假市長耽誤錯過這波榮景
主計處7月31日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台灣(2.41%)贏過韓國(2.1%)、香港(0.6%)、新加坡(0.1%),勇奪亞洲四小龍第一名!
忙於代表中國黨競選,偶爾兼任高雄市長的韓國瑜最近說,「#台灣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如今沒有任何長進,在經濟上整整鬼混了20多年」,實際上,台灣從來不曾是「四小龍之首」,根據「人均固定購買力平價GDP」顯示台灣自1980年至2017年一直處於第三名。如今在各項經濟成長數據上躍居四小龍之首,實屬難得,也等於重重打了臉已經很腫的說謊慣犯,鬼混20年的韓國瑜一巴掌。
#在美中貿易戰中台灣站穩方向
到底台灣為什麼能有這樣的表現呢? 我們進一步分析數據發現,主要原因在美中貿易戰後各國出口都遭受考驗,但台灣因轉單效應有明顯支撐。根據以美元計價的第二季實質出口成長率,剔除物價因素後顯示,台灣年成長 3%,南韓 -0.2%、新加坡 -4.4%,香港 5、6 月平均為 -4.6%,台灣仍為四小龍第一。
一一分析各國情況,我們可以發現,韓國第一季GDP萎縮0.4%,第二季經濟成長雖然上升,但大部分來自政府投資,國內需求持續維持低檔。再加上,日本宣布對南韓進行科技制裁,重創三星等大型財團,近期情勢難稱樂觀。這也讓今年以來台灣股市以12%的漲幅大勝南韓的1%,彭博社就表示:南韓的科技競爭力不再!
我們再看倚賴國際貿易的城市型經濟體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小龍狀況都更慘,第二季經濟成長均不到1%,兩者都是十年來最差。
其中,四小龍的王者新加坡這季經濟成長遠低於預期,主要原因在於製造業嚴重衰退6%,其中6月電子產品出口銳減31.9%,最大產業半導體業也普偏縮減產能與裁員,是拖累發展主因。
至於香港,服務業比重遠高於製造業,主要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進出口雙減,香港政府硬推送中條例造成反彈,卻鐵齒鎮壓,造成社會動盪,連帶影響投資信心。
#蔡英文政府政策正確
回到台灣國內,第二季經濟情勢顯著好轉,是因為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台商大幅回流及轉單效應,帶來正面效益;其中轉單效應在四小龍都有發生,但台灣受惠最多。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受產能回流影響年增 20.15%,占比最高的電子零組件則因半導體好轉,減幅收斂至-0.37%,狀況優於產業別較類似的南韓與新加坡。
這樣的成績不是偶然,顯示台灣在關鍵技術研發上仍佔優勢,政府也有因應美中貿易戰衝擊的措施,從去年起積極協助企業回台投資,今年台商回流投資已超過5000億,超過全年目標兩倍!
雖然亞洲四小龍對美國出口都增加,但台灣成長17.4%,排名第一;上半年「台灣製造」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出口美國大增90%,這也是台美經貿互動良好下,讓台灣成為美中貿易戰中的獲益者。
#全國經濟表現好那高雄呢?
全國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反而號稱要幹掉五都+新竹成為「全台首富」的高雄,經濟表現與政府作為卻非常平庸。
上半年一開始,市府忙著計畫賣水果、擺夜市,絲毫未對台商回流與重點產業做規劃。四月以後,整體經濟政策與招商活動更隨著市長落跑選舉而逐漸陷入「無人領導」的僵局。
我們昨天提到,今年來高雄存活企業大減1530家,資本額總額六都唯一衰退,這種「#千商倒閉」的狀況,和其他縣市受惠台商回流的榮景相比相差甚遠。高雄市府官員忙著搞非法小三通等邪門歪道,卻不好好招商,怠忽職守的打混行為也令人氣憤!
事實上,去年市府已經洽談好3350億的華邦電投資,今年行政院也協助迅速核定橋頭科技園區,並協助日月光加碼投資高雄。市府在重大投資與經濟政策上,努力遠不如中央政府,還整天抹黑「卡韓」,挑撥民眾與政府齊心拼經濟的努力。這樣「經濟零分」的打混高雄市長,面對美中貿易戰挑戰,很可能就會讓台灣、高雄走錯路而沈淪,到時候蔡政府辛苦努力而來的「#四小龍之冠」,就真的要被混了20年的韓國瑜破壞了!
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國際情勢、國際經貿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國際經貿情勢分析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tw01也提到作者: ctw01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台北國際書展閉幕疫情下6天吸引25萬人時間: Wed Jun ... ... <看更多>
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問國際經貿情勢分析許舒涵- 淡江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我是外系的,想選許舒涵老師的國際經貿情勢分析,但有點怕怕的,想知道他上課方式跟人怎麼樣呢? - 淡江大學,課程,全財管,選課. ... <看更多>
國際經貿情勢分析 在 國際情勢、國際經貿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國際經貿情勢分析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tw01也提到作者: ctw01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台北國際書展閉幕疫情下6天吸引25萬人時間: Wed Ju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