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鄉文集《靠岸》第十二章 工人首部曲
如果沒有國共內戰、沒有1955年大陳島的撤退,我想父親應該會追隨祖父農耕打漁,繼承家業,在浙江外海九平方公里的上大陳島,生兒育女,終其一生。如果,我註定要成為父親的兒子,那麼我勢必也會跟著父親下田耕種,春播秋穫;跟著父親操作單帆漁船,視四季漁訊,在無常的大海上討生活,一如父親追隨祖父、祖父追隨曾祖父一般。然而時代的巨變,不僅僅改變了父親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整個家族的命運。來台後,既無學歷,亦一技之長的父親,只能成為當時台灣社會中最底層的工人,用自己的勞力糊口,撐起一家的生計,和母親一塊,孖孖勤勤撫育兒女長大成人。工人生涯期間,父親曾被高處墜落的貨物砸中送醫,險些喪生;亦曾因長期忍飢挨凍,罹患三期胃癌,全胃割除,雖又從鬼門關逃過一刼,但過去八十幾公斤的壯碩身體,一場大病下來,只剩下四十公斤的嬴弱身子;這是我如今的父親,雖髮蒼齒搖,卻自在澹泊,他滿足於過去一生苦力的經歷,並在娓娓道來時,面露恬淡的微笑。
父親到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政府的召募下,由政府在花蓮美崙撥出的一塊地,和一群老鄉建造自己的家-大陳新村,當時是1956年,父親18歲。
「那時候的工錢一天六塊台幣,大鍋飯菜吃到飽,大家共睡自搭的工棚,也算包吃包住了。」父親回憶。
雖然錢少工苦,但這是一份幫鄉人親人重建家園的工作,越快蓋好房子,鄉親們就能越快在花蓮這塊新的土地上,重新扎根,開展新的人生,於是每個參與這份重建工作的老鄉,莫不全力以赴,不消幾個月,全新的大陳新村已然落成,鄉親依照政府的配置,逐一遷入新居,人口少於四口的分六坪房,人口多於四口的,分十坪房,雖然只是水泥砌磚、柏油澆頂的平房,人人卻喜上眉梢,這群被戰爭逼著棄園毁家的人們,終於停止飄泊,在台灣東岸這塊瑰麗的新天地,重新落地生根。
幾個月沒日沒夜在工地蓋房子,父親從一個工地生手,竟也練就了當個工人的基本功夫,從扛磚挑砂、攪拌水泥、劈柴鋸木、板模砌牆,乃至水電接管、隔間裝潢,父親從生疏到熟練,而持續付出的苦力,亦讓父親鍛練出強健的體魄,為一生的工人生涯,奠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幾個月的辛勞,父親攢下他人生中第一筆小小的積蓄,年輕氣盛的父親,把一半的錢交給祖母,一半的錢拿去買了一套卡其服和一雙球鞋,以滿足當時追求時尚的虛榮心,向同儕炫耀他努力工作的成果。
「花起來很心疼,但穿起來很拉風!」父親為他這段工人生活的初體驗,下了這麼個總結。
不再有土地可以依附、不再有大海可以依存;曾祖父羅洪亮開拓的家業已在戰火中毁於一旦,而曾祖母羅李氏堅毅的身影,也和年少快樂的記憶,一塊留在那座只能在夢裡回去的島嶼。如今18歲的父親,既無學歷,亦無專長,面對茫茫前程,若要自立自強,除了販賣自己的勞力謀生,似乎別無出處了。
新村的工作告一段落後,父親又找了一份鋪馬路澆柏油的工作,一天15塊錢,在烈日曝曬、地面烘烤下,全身烏漬,汗流浹背,但父親甘之如飴,因為這份工作的工資,是建造新村的一倍,可惜一條馬路很快就完工了,父親開始到處尋求其他打零工的機會,但是時有時無,父親心有餘,卻機會不足,漸漸閒置在家的時間,遠遠大於出門打工的時間,而且根本賺不了什麼錢。
父親愈來愈感覺惶惑茫然,他不怕吃苦,但必須賺錢,尤其身為長子,他有義務分擔祖父母的家計,讓底下四個弟弟、二個妹妹,能有飽食足衣的生活,但時不我予,父親對於未來,充滿了憂慮。
1952年9月,政府決定重建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木瓜溪北岸的「銅門發電廠」,那是座建於日據時代台灣第一座地下水力發電廠,設有八千瓩發電機三組,但在1944年間被大水沖毁。1956年,時年18歲的父親在朋友的介紹下,參與了重建工程。
這是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卻異常辛苦。父親一報到,先擔任水泥挑夫,論斤計酬,一公斤水泥一塊台幣,須徒步從銅門把水泥挑到奇萊,約莫35公里的崎嶇山路。這個工作看似報酬豐厚,但真的去做,才知道非常難賺。力氣大有經驗的挑夫,一趟可以挑50公斤,一天挑一趟賺50塊台幣。父親有自知之明,第一天挑,只挑30公斤,盤算由淺入深、從輕到重,體力應該可以負荷,而另外一位和父親年紀相當的表哥想賺多一點,決定挑35公斤。
他們二個表兄弟從清晨四點多就摸黑出發,起初還算輕鬆,肩挑30公斤的水泥,尾隨其他挑夫,循著上坡山路,一路疾走,期間倆兄弟還能有說有笑,但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過後,逐漸覺得雙肩愈來愈沈,兩腿越來越重,其他的挑夫雖然挑得比他們重,腳程卻比他們快,沒多久就遠遠拋開他們,在七轉八折的山間,消失了身影。在這人湮罕至的深山裡,兩個表兄弟心裡叫苦連天,但又不能半途而廢,只能硬著頭皮,舉步維艱地向前走。父親的表哥尤其痛苦,因為多背了五公斤,簡直快把他的背脊給壓斷了,途中倆人還嚎啕大哭了一場。
好不容易終於把水泥挑到目的地,已是晚間八點,山區黑影幢幢,倆人還得就著星光摸黑走山路回家,待回到家中,已不知是凌晨何時了。事隔幾天,兩個表兄弟心有不甘,又上山挑戰這份挑夫工作,發現真的是挑不動,這才決定放棄。
所幸工頭又把這二個少年,安排去做攪拌水泥的工作。工班一組四個人,都是大陳老鄉。
「一包水泥、二畚斗沙、四擔粗沙,倒水,攪拌!」那時可沒什麼預拌混凝土機,打水泥全靠人工,一遍一遍、一輪一輪的打,通常打個三遍,打好了,就有輸送帶把打好的水泥送到別處。父親等人再繼續打其他的水泥,此期間不能中斷,一定要打到好才行,所以有時候一打就24小時,不眠不休地打,打完一番可以休息好幾天。
在銅門發電廠工作期間,雇主並沒有提供伙食,三餐要自己打點,父親通常就是白飯配辣椒,只要把辣椒烤一烤咬著就飯吃,再加點梅甘菜,就打發了一餐飯。也不知道是不是當時辣椒吃太多了,父親後來一直有胃痛的毛病。
過了一段時間,工頭要父親這個工班改去木瓜溪挖沙、洗沙。這是一個糟糕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容易做白工。工班先到河裡挖沙淘洗,再用流籠把挖洗好的沙運到山上。但麻煩是,溪況並不穩定,有時候大水一來,好不容易挖好、洗好的沙就會被沖走,遇到這種情形,一毛錢都領不到,倘若山洪暴發,還有生命危險。父親做了一個多月,因為賺不到錢,才決定放棄。
而後透過朋友介紹,父親爭取到銅門路段,道路保養維護的工作,一天工資22元,一個工班約十七、八個人。當時花蓮銅門一帶的山路,土質鬆軟,極易坍方,一旦發生土石崩坍掩埋路面,保養班就要立即出動,清除路面土石,以確保道路暢通。這好比現在的蘇花公路坍方,立刻會有工班到現場日夜搶通,所差別者,現在都是用怪手、推土機搶通道路,父親那時候卻是一鏟一擔地清運土石,倘若又有土石在同地點落下,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無論如何,這已是相當輕鬆穩定的工作了,父親做了近三個月後,工班解散,又回復四處打零工的窘境。
此後,父親曾到木瓜溪運木頭、太魯閣建小鐵路、豐濱鄉開墾農地,所有大大小小的工程,父親幾乎無役不與。
有一次強颱來襲,蘇花公路坍方,父親接到工頭的通知去清運道路,因為交通中斷,無車可坐,只好頂著狂風暴雨,徒步走進災區。父親隨著臨時工班,冒著風雨,日以繼夜挖石搬土,颱風雖已離去,但外圍環流仍然強大,海風呼嘯,海邊巨浪拍岸,沖起一道道飛天的水花,父親一直做了一個多禮拜,終於搶通蘇花公路,然而工作的報酬,是視土方清運的體積來計算,這一個多禮拜到底清了多少土石,又全由工頭說了算,結果父親只領了完全不符工作所得的少許工資回家,而且因為受了風寒,大病一場。
父親當時雖然年少,但早已對工人辛苦危險的工作處境,瞭然於心,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是拿自己的生命拚生計就是了。但是最讓父親難以隱忍的,就是遇到刻薄的工頭,不但苛扣工人的工資,甚至在工人完成工作後,工頭領到雇主的酬勞就跑了,可憐的工人連一毛錢也沒拿到,尤其父親年紀又小,有些工頭會故意欺負父親,令父親無可奈何。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經常遭到苛扣工資的工人們慢慢懂得提防不肖的工頭,要求工資必須每週結算一次,不會等到工作完工才算錢,這才稍稍有了一點保障。
父親記憶裡,也有隨著其他年輕工人們刻意戲弄工頭的趣事。曾有個工頭戴一只手錶,他規定工人們一天中要扣除中餐及午休的時間,做滿八小時的工,並按照他的手錶來計算大家的工時。有天早上,工人們趁工頭不注意,偷偷把工頭放在工寮的手錶調快半小時,到了傍晚再調快半小時,結果那一天,大家就少做了一個小時的工,稍稍滿足內心的反抗的快感。
至於父親提及當年的工人,是拿生命拚生計,並非戲謔之言,父親隨口就舉了好些例子。
「中橫剛開路時,我們大陳新村裡有個新婚的年輕少婦,每天定時上山幫工人們燒飯,有天就在她上山時,山腰剛好在炸山,大批土石滾流落下,當場就把她埋了,家屬連屍體都找不到,也沒有任何的賠償,死了就死了!」父親回憶。
父親還有個同齡的結拜兄弟,和父親一起去山上開路,同時幫忙運送土方,工程地點四周都是懸崖峭壁,稍一不慎就會跌落山崖。當時也是事發突然,父親那位結拜兄弟在前面推著車,不知怎地瞬間向前滑衝,父親眼睜睜看他連人帶車掉到百公尺的山崖下,當場摔死,時年才20歲。活生生的人出去,變成一具冷冰冰的屍體回來,令家屬肝腸寸斷!
在花蓮近三年打零工的生活,直到父親20歲接到兵單才暫時告一段落,二年的兵役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少在保家衛國的同時,足以讓父親沈澱思索未來的人生,該何去何從?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8萬的網紅Show Lo's Official Channel羅志祥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鬧翻天》邀來珍妮花執導 砸重金搭120坪實景大玩特玩 「亞洲舞王」羅志祥2012年度精選大碟『舞極限』甫發行即空降五大金榜、G-music排行榜雙榜冠軍,抒情主打《空中飛人》MV感人連帶影響歌曲受歡迎度,奪下KKBox冠軍、中華電信emom來電答鈴冠軍,果真魅力無法檔。最新主打MV《鬧翻天》...
國農拉風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懷鄉文集《靠岸》第十二章 工人首部曲
如果沒有國共內戰、沒有1955年大陳島的撤退,我想父親應該會追隨祖父農耕打漁,繼承家業,在浙江外海九平方公里的上大陳島,生兒育女,終其一生。如果,我註定要成為父親的兒子,那麼我勢必也會跟著父親下田耕種,春播秋穫;跟著父親操作單帆漁船,視四季漁訊,在無常的大海上討生活,一如父親追隨祖父、祖父追隨曾祖父一般。然而時代的巨變,不僅僅改變了父親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整個家族的命運。來台後,既無學歷,亦一技之長的父親,只能成為當時台灣社會中最底層的工人,用自己的勞力糊口,撐起一家的生計,和母親一塊,孖孖勤勤撫育兒女長大成人。工人生涯期間,父親曾被高處墜落的貨物砸中送醫,險些喪生;亦曾因長期忍飢挨凍,罹患三期胃癌,全胃割除,雖又從鬼門關逃過一刼,但過去八十幾公斤的壯碩身體,一場大病下來,只剩下四十公斤的嬴弱身子;這是我如今的父親,雖髮蒼齒搖,卻自在澹泊,他滿足於過去一生苦力的經歷,並在娓娓道來時,面露恬淡的微笑。
父親到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政府的召募下,由政府在花蓮美崙撥出的一塊地,和一群老鄉建造自己的家-大陳新村,當時是1956年,父親18歲。
「那時候的工錢一天六塊台幣,大鍋飯菜吃到飽,大家共睡自搭的工棚,也算包吃包住了。」父親回憶。
雖然錢少工苦,但這是一份幫鄉人親人重建家園的工作,越快蓋好房子,鄉親們就能越快在花蓮這塊新的土地上,重新扎根,開展新的人生,於是每個參與這份重建工作的老鄉,莫不全力以赴,不消幾個月,全新的大陳新村已然落成,鄉親依照政府的配置,逐一遷入新居,人口少於四口的分六坪房,人口多於四口的,分十坪房,雖然只是水泥砌磚、柏油澆頂的平房,人人卻喜上眉梢,這群被戰爭逼著棄園毁家的人們,終於停止飄泊,在台灣東岸這塊瑰麗的新天地,重新落地生根。
幾個月沒日沒夜在工地蓋房子,父親從一個工地生手,竟也練就了當個工人的基本功夫,從扛磚挑砂、攪拌水泥、劈柴鋸木、板模砌牆,乃至水電接管、隔間裝潢,父親從生疏到熟練,而持續付出的苦力,亦讓父親鍛練出強健的體魄,為一生的工人生涯,奠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幾個月的辛勞,父親攢下他人生中第一筆小小的積蓄,年輕氣盛的父親,把一半的錢交給祖母,一半的錢拿去買了一套卡其服和一雙球鞋,以滿足當時追求時尚的虛榮心,向同儕炫耀他努力工作的成果。
「花起來很心疼,但穿起來很拉風!」父親為他這段工人生活的初體驗,下了這麼個總結。
不再有土地可以依附、不再有大海可以依存;曾祖父羅洪亮開拓的家業已在戰火中毁於一旦,而曾祖母羅李氏堅毅的身影,也和年少快樂的記憶,一塊留在那座只能在夢裡回去的島嶼。如今18歲的父親,既無學歷,亦無專長,面對茫茫前程,若要自立自強,除了販賣自己的勞力謀生,似乎別無出處了。
新村的工作告一段落後,父親又找了一份鋪馬路澆柏油的工作,一天15塊錢,在烈日曝曬、地面烘烤下,全身烏漬,汗流浹背,但父親甘之如飴,因為這份工作的工資,是建造新村的一倍,可惜一條馬路很快就完工了,父親開始到處尋求其他打零工的機會,但是時有時無,父親心有餘,卻機會不足,漸漸閒置在家的時間,遠遠大於出門打工的時間,而且根本賺不了什麼錢。
父親愈來愈感覺惶惑茫然,他不怕吃苦,但必須賺錢,尤其身為長子,他有義務分擔祖父母的家計,讓底下四個弟弟、二個妹妹,能有飽食足衣的生活,但時不我予,父親對於未來,充滿了憂慮。
1952年9月,政府決定重建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木瓜溪北岸的「銅門發電廠」,那是座建於日據時代台灣第一座地下水力發電廠,設有八千瓩發電機三組,但在1944年間被大水沖毁。1956年,時年18歲的父親在朋友的介紹下,參與了重建工程。
這是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卻異常辛苦。父親一報到,先擔任水泥挑夫,論斤計酬,一公斤水泥一塊台幣,須徒步從銅門把水泥挑到奇萊,約莫35公里的崎嶇山路。這個工作看似報酬豐厚,但真的去做,才知道非常難賺。力氣大有經驗的挑夫,一趟可以挑50公斤,一天挑一趟賺50塊台幣。父親有自知之明,第一天挑,只挑30公斤,盤算由淺入深、從輕到重,體力應該可以負荷,而另外一位和父親年紀相當的表哥想賺多一點,決定挑35公斤。
他們二個表兄弟從清晨四點多就摸黑出發,起初還算輕鬆,肩挑30公斤的水泥,尾隨其他挑夫,循著上坡山路,一路疾走,期間倆兄弟還能有說有笑,但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過後,逐漸覺得雙肩愈來愈沈,兩腿越來越重,其他的挑夫雖然挑得比他們重,腳程卻比他們快,沒多久就遠遠拋開他們,在七轉八折的山間,消失了身影。在這人湮罕至的深山裡,兩個表兄弟心裡叫苦連天,但又不能半途而廢,只能硬著頭皮,舉步維艱地向前走。父親的表哥尤其痛苦,因為多背了五公斤,簡直快把他的背脊給壓斷了,途中倆人還嚎啕大哭了一場。
好不容易終於把水泥挑到目的地,已是晚間八點,山區黑影幢幢,倆人還得就著星光摸黑走山路回家,待回到家中,已不知是凌晨何時了。事隔幾天,兩個表兄弟心有不甘,又上山挑戰這份挑夫工作,發現真的是挑不動,這才決定放棄。
所幸工頭又把這二個少年,安排去做攪拌水泥的工作。工班一組四個人,都是大陳老鄉。
「一包水泥、二畚斗沙、四擔粗沙,倒水,攪拌!」那時可沒什麼預拌混凝土機,打水泥全靠人工,一遍一遍、一輪一輪的打,通常打個三遍,打好了,就有輸送帶把打好的水泥送到別處。父親等人再繼續打其他的水泥,此期間不能中斷,一定要打到好才行,所以有時候一打就24小時,不眠不休地打,打完一番可以休息好幾天。
在銅門發電廠工作期間,雇主並沒有提供伙食,三餐要自己打點,父親通常就是白飯配辣椒,只要把辣椒烤一烤咬著就飯吃,再加點梅甘菜,就打發了一餐飯。也不知道是不是當時辣椒吃太多了,父親後來一直有胃痛的毛病。
過了一段時間,工頭要父親這個工班改去木瓜溪挖沙、洗沙。這是一個糟糕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容易做白工。工班先到河裡挖沙淘洗,再用流籠把挖洗好的沙運到山上。但麻煩是,溪況並不穩定,有時候大水一來,好不容易挖好、洗好的沙就會被沖走,遇到這種情形,一毛錢都領不到,倘若山洪暴發,還有生命危險。父親做了一個多月,因為賺不到錢,才決定放棄。
而後透過朋友介紹,父親爭取到銅門路段,道路保養維護的工作,一天工資22元,一個工班約十七、八個人。當時花蓮銅門一帶的山路,土質鬆軟,極易坍方,一旦發生土石崩坍掩埋路面,保養班就要立即出動,清除路面土石,以確保道路暢通。這好比現在的蘇花公路坍方,立刻會有工班到現場日夜搶通,所差別者,現在都是用怪手、推土機搶通道路,父親那時候卻是一鏟一擔地清運土石,倘若又有土石在同地點落下,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無論如何,這已是相當輕鬆穩定的工作了,父親做了近三個月後,工班解散,又回復四處打零工的窘境。
此後,父親曾到木瓜溪運木頭、太魯閣建小鐵路、豐濱鄉開墾農地,所有大大小小的工程,父親幾乎無役不與。
有一次強颱來襲,蘇花公路坍方,父親接到工頭的通知去清運道路,因為交通中斷,無車可坐,只好頂著狂風暴雨,徒步走進災區。父親隨著臨時工班,冒著風雨,日以繼夜挖石搬土,颱風雖已離去,但外圍環流仍然強大,海風呼嘯,海邊巨浪拍岸,沖起一道道飛天的水花,父親一直做了一個多禮拜,終於搶通蘇花公路,然而工作的報酬,是視土方清運的體積來計算,這一個多禮拜到底清了多少土石,又全由工頭說了算,結果父親只領了完全不符工作所得的少許工資回家,而且因為受了風寒,大病一場。
父親當時雖然年少,但早已對工人辛苦危險的工作處境,瞭然於心,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是拿自己的生命拚生計就是了。但是最讓父親難以隱忍的,就是遇到刻薄的工頭,不但苛扣工人的工資,甚至在工人完成工作後,工頭領到雇主的酬勞就跑了,可憐的工人連一毛錢也沒拿到,尤其父親年紀又小,有些工頭會故意欺負父親,令父親無可奈何。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經常遭到苛扣工資的工人們慢慢懂得提防不肖的工頭,要求工資必須每週結算一次,不會等到工作完工才算錢,這才稍稍有了一點保障。
父親記憶裡,也有隨著其他年輕工人們刻意戲弄工頭的趣事。曾有個工頭戴一只手錶,他規定工人們一天中要扣除中餐及午休的時間,做滿八小時的工,並按照他的手錶來計算大家的工時。有天早上,工人們趁工頭不注意,偷偷把工頭放在工寮的手錶調快半小時,到了傍晚再調快半小時,結果那一天,大家就少做了一個小時的工,稍稍滿足內心的反抗的快感。
至於父親提及當年的工人,是拿生命拚生計,並非戲謔之言,父親隨口就舉了好些例子。
「中橫剛開路時,我們大陳新村裡有個新婚的年輕少婦,每天定時上山幫工人們燒飯,有天就在她上山時,山腰剛好在炸山,大批土石滾流落下,當場就把她埋了,家屬連屍體都找不到,也沒有任何的賠償,死了就死了!」父親回憶。
父親還有個同齡的結拜兄弟,和父親一起去山上開路,同時幫忙運送土方,工程地點四周都是懸崖峭壁,稍一不慎就會跌落山崖。當時也是事發突然,父親那位結拜兄弟在前面推著車,不知怎地瞬間向前滑衝,父親眼睜睜看他連人帶車掉到百公尺的山崖下,當場摔死,時年才20歲。活生生的人出去,變成一具冷冰冰的屍體回來,令家屬肝腸寸斷!
在花蓮近三年打零工的生活,直到父親20歲接到兵單才暫時告一段落,二年的兵役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少在保家衛國的同時,足以讓父親沈澱思索未來的人生,該何去何從?
國農拉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Netherlands On Line 10/20
* 別的國家領導人出門進行外交訪問都是坐專機,荷蘭國王卻不一樣,他自己開飛機,見印度總統。
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和王后馬克西瑪抵達印度進行為期五天的國事訪問。這本來就是一條尋常的外交新聞。然而,從荷蘭王室發佈的照片上仔細觀詳,「國王」竟然坐在駕駛艙中。原來飛行中,國王是這架政府專機的副駕駛!
實際上,國王曾經說過,他如果沒有生在王室,他的夢想就是駕駛一架波音747大飛機。過去23年,他一直有一份兼職工作——當航班的副駕駛,每個月飛兩次。怪不得KLM是荷蘭皇家航空。
荷蘭國王把飛機開到印度後,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國際機場,接受簡短音樂和舞蹈歡迎儀式。荷蘭大使馬丁·範登·伯格(Marten van den Berg)等出席了歡迎儀式。
星期一早上,印度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Ram Nath Kovind)和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於總統府Rashtrapati Bhavan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隨後,荷蘭國王和王后前往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紀念碑前敬獻花圈。
* 荷蘭人:我的自行車必須和我一起上火車!
最近,荷蘭Fietsersbond自行車協會和Rover旅行者協會紛紛批評:火車上留給自行車的空間太少,無法跟上荷蘭騎車人數的增長速度。他們呼籲荷蘭鐵路公司NS採取措施,改善問題,畢竟如今騎自行車的出行方式,已成為一種新風潮。
根據Fietsersbond的說法,每年想要攜帶自行車上火車的旅客數量正以10%到20%的速度增長。然而,目前火車上針對自行車的專屬停車位非常短缺。負責人克魯伊特(Saskia Kluit)說,「經常有家庭或一群騎自行車的人在火車站台苦惱該如何停放自行車。在這個自行車廣受歡迎的時代,這種現象讓人難以接受。我們提倡在通往熱門景區的火車上設置單獨的自行車車廂。」
Rover的負責人弗里克·波斯(Freer Bos)表示:「我們收到的投訴與日俱增,不僅來自騎自行車的人,還有負責在火車站台上預防危險情況的指揮員。」
NS認同用火車運輸自行車需要大的解決方案。一位發言人說:「我們將與Rover和Fietsersbond協商,研究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我們還將向旅客詢問他們的想法。」NS首席執行官羅傑·範·博克特爾(Roger van Boxtel)表示,在2021年至2023年之間,NS將在新一代城際列車中制定有關自行車、輪椅、靈活座椅和工作空間的調整計劃。
*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全球每年有價值約4000億美元的糧食甚至在運到商店之前就被浪費,而糧食浪費被認為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原因,此外全球每天超過8.2億人挨餓。
荷蘭人解決食品浪費的獨特方法,對全世界都極具參考價值。
近20年來歐盟有一個顏值即正義的「新鮮瓜果市場規範」,長相比較奇葩的水果是禁止上市的,這造成了很多生產出來的蔬果被白白浪費。於是,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現了一家名為(BuurtBuik)的非營利組織。
每天早上,組織的志工都會騎自行車到餐廳、咖啡廳、超市、蔬果攤等地方,收集即將被丟棄的食品或「長得醜」的蔬菜瓜果、罐頭、果醬和快硬掉的麵包等等,再藉由餐廳志願者的巧手,根據當天的食材,烹煮成各式料理,並且免費請市民享用。這樣的美好食物循環,可以讓一些經濟狀況欠佳的民眾得以溫飽。目前BuurtBuik每周可以提供約500份晚餐。
此外,四位來自荷蘭艾伯特連鎖超市(Albert Heijn)不同部門的員工也對這一浪費現象忍無可忍,從而創立了「存貨」連鎖餐廳(Instock),該餐廳利用超市沒有售出或售完的食物做成美味佳餚。
聰明的荷蘭人從「剩食」中淘出「美食」。
* 今年8月,由荷蘭名校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學生製造的「Forze VIII」氫燃料電池車在荷蘭阿森的TT賽道創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奇跡:氫能汽車擊敗傳統汽油車,獲得超級跑車挑戰賽的第二名。
氫能超級跑車聽起來非常超前、拉風。然而,氫能汽車早已不局限在概念車範圍,而是進入商業化量產,開始行駛街頭。
* 塑料袋設計者初衷為挽救地球!你知道嗎?近年來「聲名狼藉」的塑料袋在問世時被人稱贊為「了不起的發明」,原因是它的製作成本只有幾美分,卻能夠讓人輕鬆拎起重物,還能夠防水,以至於80年代的消費者都不太相信輕如羽毛的袋子能裝得下他們沈重的罐頭和盒子。
發明者斯滕·古斯塔夫·圖林設計這款一體式聚乙烯購物袋的初衷是為了拯救地球,即通過消耗更少資源的塑料袋來取代耗費大量資源的紙袋,他認為塑料袋:「應該被重復使用」,而不是用了就扔。
但現在塑膠袋的優點也變成了它的缺點,因為塑料袋不可分解,它們或是卡在樹上、殺死鯨魚,又或者是永遠留在垃圾填埋場。
有毒化學物質從塑料中滲出,透過飲水等方式接觸到人體,就很有可能會導致癌症、出生缺陷、免疫力受損或其他疾病。
為解決塑料帶來的環境問題,許多國家已實施塑料禁令,目前至少有60家化學公司正在競相研發分解塑料的技術。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由不同種類的海藻發酵製作塑料的方法。
去年2月,荷蘭阿姆斯特丹開設了全球第一家「無塑料超市」,其中超過700個商品都沒有使用塑料包裝。
荷蘭人用自己的創意智慧為解決塑料問題提供了經驗。
國農拉風 在 Show Lo's Official Channel羅志祥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鬧翻天》邀來珍妮花執導 砸重金搭120坪實景大玩特玩
「亞洲舞王」羅志祥2012年度精選大碟『舞極限』甫發行即空降五大金榜、G-music排行榜雙榜冠軍,抒情主打《空中飛人》MV感人連帶影響歌曲受歡迎度,奪下KKBox冠軍、中華電信emom來電答鈴冠軍,果真魅力無法檔。最新主打MV《鬧翻天》邀來演藝圈裡炙手可熱的珍妮花導演拍攝,是小豬首次舞曲MV與女導演合作,珍妮花發揮一貫在視覺上鮮明色調處理方式,砸重金租棚打造近120坪實景拍攝,顏色繽紛、完全符合「鬧翻天」全民一起跳的熱鬧感,2人首次合作卻完全不尷尬陌生,珍妮花笑稱:「在〝玩來玩去〞的時候就突然拍完了,大家都玩得跟瘋子一樣!」
MV拉風獻寶新入荷未來車 小豬騎上信義鬧區 連法拉利車主也瘋狂
他在MV裡獻寶自己新入荷的電動科技單車「YikeBike未來車」,這是他在國外花10萬台幣購入的戰利品,台灣非常少見,在現場他還大方出借讓工作人員試騎,但因方向控制有難度,燈光師試騎時不穩摔倒,新車刮花他完全不在意,淡定直呼:「挑戰失敗,下一位。」因是電動控制,無法用來健身,小豬坦誠純粹因為「外型很炫」情有獨鍾就買了,但在台北騎得機會不高,現在成了他去家中附近便利商店的代步車,某天他跟PartyBoys騎到信義鬧區,停車位置恰巧是一整排法拉利名車,因外型特別,瞬間引起路人圍觀拍照,連法拉利車主都跑來問他「這車是什麼?」讓他覺得挺拉風。
爆紅騎馬舞高中原住民 裸上身靠張嘴膽大向「亞洲舞王」下戰帖
演唱會第四場熱銷9成 小豬積極練體能 惜肉如金 不脫就不脫!
MV故事描述小豬去到一個頒有「禁舞令」的未來星球,最後靠他舞蹈的感染力,吸引王子隨之起舞,全民鬧翻天,是一隻充滿趣味、無厘頭的MV。珍妮花導演也特別找來幾位〝極具喜感〞的演員演出,日前因只穿一條小褲褲在教室裸跳騎馬舞而躍上台灣新聞的布農族高中生邱凱倫,飾演大王子;搞笑戲精杜詩梅飾演皇后。MV拍攝現場,笑料不斷,邱凱倫上半身全裸露出精壯身材,一看到小豬就跟他下戰帖尬舞,立刻就來個大風車秀絕招,還大玩B-Box口技,表演慾非常強。小豬演唱會秒殺,加開第四場也熱銷9成,他近日為演唱會積極練體能,但卻惜肉如金不輕易脫,緊管被邱凱倫在一旁猛刺激也不為所動,小豬大讚他:「這年輕人不錯,好好培養會是原住民之光!」
KKBOX收聽http://kkbox.fm/Os0AFq
myMusic收聽http://www.ezpeer.com/song/song.php?song_id=p000007-a0160539-s000067-t002-c4
OMUSIC收聽http://music.fetnet.net/albumpage.php?album_id=1041433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60→按1→輸入713976
遠傳用戶: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247458
台哥大用戶:手機直撥803→按4→輸入713976
大眾用戶:手機直撥500→按1→輸入713976
威寶用戶:手機直撥500→按1→輸入713976
亞太用戶:手機直撥560→按2→按6→選擇快速點歌輸入71397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_QNKur4LU/hqdefault.jpg)
國農拉風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評價
如今許多人都忍不住對豪車産生無限向往,且不說勞斯萊斯,保時捷,就算是奔馳寶馬奧迪等也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不過這些都是超跑或者家用車型,而農用車方面一直存在空缺,即便是外觀上也都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山東五征最近推出了新款農用車型3MX,讓人覺得農用車也是可以有滿滿逼格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qKwNWD8u4/hqdefault.jpg)
國農拉風 在 陪沈團 Youtube 的評價
* 此為財沈到影片,今日財沈-農委會 *
09:51 夏季巨好吃清爽醬料 謝謝艾克無私分享
這週日是豚教大家做剝辣雞湯,
怕大家想我今天來一支姨戶外教學+分享一款清爽醬料的影片。
農委會大心臟邀傳市大使的我去CAS驗證的豬肉加工廠參觀,
史上第一開箱豬肉加工廠的頭銜實在誘人於是我就去了,
(上一個女明星只有去拍MV,所以我算第一人哼哼)
從小在市場長大的我一直覺得市場的豬肉比較好吃,
比較普通的肉才會出現在超市冷冰冰的櫃子裡,
但長大後遇到租屋處附近沒市場漸漸開始會去超市買肉,
老實說沒特別比較是也沒覺得哪有差異,
但根深蒂固的我還是比較愛在市場買肉,
加上所有肉裡面我最愛豬,
所以今天有機會能去一探究竟豬肉加工廠內到底在幹嘛,
當然是一口答應(且頭銜拉風),
順便看能不能解開一些我對他們的迷思。
影片最後我買了兩派的豬肉來盲測到底是否有差異,
邀請一些挑嘴雞來測試,總之今天就看阿姨耍瘋吧。
參觀後的結論就是如果去超市買肉,我會好好認CAS驗證標章,至少申訴有門。
最近去市場的改變是我會認國產生鮮豬肉追溯標示牌QR Code,到時要申訴也有門。
中元普渡後在市場看到大強躺在豬肉上,我陰影中。
看影片的你不管是市場派或是超市派,
希望我們都可以吃得健康吃得安心,不要買到壞豬豬,一起支持台灣豬。
✿這次的豬豬抽獎大家參加起來,只要你留言就有機會抽中,
獎品我們自己都超愛,現在去市場都背這個帆布袋。
隨機抽出六名,獲得豬豬撲滿一個或豬豬帆布包一個。
開獎日期:10/4晚上九點,留言直接回覆得獎者。
#沈嬤玩意兒 #CAS驗證標章 #台灣豬
想許願更多心臟很強的財沈來找我們這群叔叔阿姨合作!
✿歡迎財沈有合作需求可寄信至:ssyuss00@gmail.com
✿精彩幕花都在臉書追起來:https://reurl.cc/vDr9l1
✿追蹤沈IG :https://www.instagram.com/yuus2.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X7EzGoPSW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