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智庫成立
為實現深耕高雄、關懷故鄉之諾言,前立法委員陳其邁今(29)日成立高雄智庫,他本人擔任召集人,國立高雄大學曾梓峰教授擔任執行長。集結來自產官學的學者專家,著眼於產業及城市發展,深化政策研究及提供政策建議,舉行公共政策論壇,擘劃高雄未來發展願景。
陳其邁表示,高雄當前最重要的課題是城市轉型與經濟升級,包括氣候變遷、少子化、環境、產業等議題,都是在相同的脈絡下產生。因此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來自知識界的政策智囊,轉型為高雄智庫,將持續關心高雄發展、提出政策建言。
高雄智庫由曾梓峰教授統籌,智庫內分設五個政策組。
分別為都計交通組由台灣建築中心楊欽富董事長召集、產業財經組由資策會黃國俊前副執行長召集、文化教育組由國立中山大學陳以亨教授召集、社福衛生組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洪富峰教授召集、科技組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周至宏教授召集。
陳其邁盼智庫的學者專家繼續發揮所長,為高雄發展提出建言。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56981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3565143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5048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1812290198.aspx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politics/realtime/20181229/…/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巴哈姆特電玩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創作人員:方仲瑋、林子元、蔡嘉榮 指導老師:張弘毅...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八卦
高雄智庫成立
為實現深耕高雄、關懷故鄉之諾言,前立法委員陳其邁今(29)日成立高雄智庫,他本人擔任召集人,國立高雄大學曾梓峰教授擔任執行長。集結來自產官學的學者專家,著眼於產業及城市發展,深化政策研究及提供政策建議,舉行公共政策論壇,擘劃高雄未來發展願景。
陳其邁表示,高雄當前最重要的課題是城市轉型與經濟升級,包括氣候變遷、少子化、環境、產業等議題,都是在相同的脈絡下產生。因此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來自知識界的政策智囊,轉型為高雄智庫,將持續關心高雄發展、提出政策建言。
高雄智庫由曾梓峰教授統籌,智庫內分設五個政策組。
分別為都計交通組由台灣建築中心楊欽富董事長召集、產業財經組由資策會黃國俊前副執行長召集、文化教育組由國立中山大學陳以亨教授召集、社福衛生組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洪富峰教授召集、科技組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周至宏教授召集。
陳其邁盼智庫的學者專家繼續發揮所長,為高雄發展提出建言。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56981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3565143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5048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1812290198.aspx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politics/realtime/20181229/…/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在 賴清德 Facebook 八卦
今天我受邀參加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微電子系舉辦的「微電子技術發展與應用研討會」,會中就各項微電子議題和學生對話,期待大家在工業4.0的時代,掌握在學校學習的機會,未來出社會抓住契機,貢獻社會。
科技產業對人類的生活習慣與社會型態改變極大,生活中大量使用電晶體、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電子產品,將工程材料科學上顯示技術與微型化技術統合在一起,產生了「小而複雜」的效果,產品也出現了「短、小、輕、薄、功能多」的樣貌。
這些變革,也替台灣帶來契機,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有舉足輕重的角色,未來進入工業4.0時代,隨著AI、物聯網、5G等技術興起,這些技術都需要半導體產業做基礎,如果未來能持續在半導體產業維持優勢,結合創新產業,台灣經濟動能將再度起飛。
過去擔任公職生涯內,我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鬆綁不合時宜的法規,並從實質面解決五缺問題,希望讓台灣在面對快速變動且高度競爭的國際環境中能保持彈性及競爭力,進而帶動國內外投資經濟發展,也能進一步創造就業機會。
值此中美貿易大戰,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及供應鏈的嚴苛競爭,台灣能否吸引更多的投資,其成敗關鍵在於對於產業用地、水電、人才等需求要能供應無虞,產業發展是國家的命脈,我將持續關心推動台灣新一代的產業發展,加速產業升級,為台灣產業儲備下一個世代的競爭力。
#賴清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在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文 楊士鋒
圖 蔡昀臻
審閱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林俞佑 助理教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林怡利 教授
出版單位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
本影片拍攝之繪本經出版單位同意使用
適合閤家觀賞的親子共讀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WsG0_8Jbcg/hqdefault.jpg)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評價
911外洩,3天才測出乙烯!
這次前鎮氣體外洩在9月9日就有民眾通報,環保局稽查人員和經發局OPS管線辦公室晚間都到現場測量,測不出「揮發性有機物」與「爆炸下限」的數值,但看到數據圖譜異常,所以把採樣送至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實驗室分析,最後到11日晚上依實驗室分析結果再去擴大檢測,才測出乙烯數值。
保局到底要如何強化檢測有毒有害氣體能力?
731氣爆經過6年,環保局還是沒有現場就檢測出有毒有害氣體的能力,還是像6年前一樣,碰到不明氣體就要採樣送實驗室,要好幾天才有答案,這樣的效率如何保帳人民安全?
麗娜在陳菊市長時,就多次要求高雄市政府不要大量代燒外縣市垃圾。2015年再提這件事,當時的陳金德副市長不但同意,還罵我要「多讀書」。當時民進黨議員也都站在花媽那一邊,沒有反對市府的代燒政策。
經過5年,藍綠議員終於有了「不應大量代燒外縣市垃圾」的共識,仁武資源回收廠招商也喊停了。現在陳其邁市長上任,在環保局的施政報告書講到仁武招商的部份是這麼寫的:「原訂於109 年 6 月份辦理招商公告,惟因本案涉及垃圾處理之市政重大政策,將向新市府團隊報告後續行辦理。」代燒垃圾,不分藍綠的議員都反對,都要求要減燒,這個原則不希望因為政權交替而改變。
底渣再利用率達100%?
高雄市代燒外縣市垃圾數量龐大,占所有焚化量的4分之1,因此環保局前幾天發新聞,內容說高雄底渣產量是全國最多,這就不令人意外。環保局還說,高雄推動底渣再利用成效也最好,底渣再利用率達到100%,搭配掩埋場活化工程,有效改善掩埋空間不足問題,可延長使用年限4年。我們樂見相關工作的進行,但成效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好?德國最早推動底渣再利用,現在只做到60%,法國也才64%,我們高雄市真的做到了100%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uI1NY2eeQ/hqdefault.jpg)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在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板,一個能讓你暢所欲言的地方。在這裡,卡友們可以盡情討論校園裡的大小事,舉凡課程資訊、教授教學評價,又或是學校活動,只要是你想要知道的資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