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的一個晚上,我一個人在家附近夜市吃晚餐,手機響了,是姐姐打來的,電話那端傳來的是:媽媽跌倒了!ㄧ時還沒回過神:什麼意思?姐姐說:媽媽站不起來了。
顧不得碗裡才吃了幾口的米粉(我知道事情不對了),衝的趕回家,跑回去的那短短幾分鐘,我的心情從驚嚇、錯愕、恐懼、難過,到告訴自己要冷靜、理智、沈著、樂觀,我必須要很平和的面對,才不會影響到媽媽已經受傷的身體與情緒,也要讓姐姐弟弟妹妹知道,我們會一起渡過這難關。
回到家,看著媽媽倒坐在飯廳地上,痛到無法起身的這一幕,十多年前也曾發生在爸爸身上,當時是晚餐後爸媽在住家附近散步,經過一個灰暗的騎樓下,踢到路面的斜坡,瞬間失去平衡摔倒,當場斷了大腿骨。
此時救護車已趕到,兩位救護人員再次確認媽媽的狀況(我們也告知,意外發生後,家屬沒有嘗試移動她的身體,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他們拿出一台(可折疊、直立)的輪椅,迅速地把媽媽抬上去,送往離家最近的國泰醫院。
途中我跟在救護車上陪伴媽媽,看著她痛到不行又忍住哀嚎的模樣,真希望自己可以代替她承受,希望這一切沒有發生,她人還好好的在家裡看韓劇。
抵達醫院,拍了X光片,急診室值班醫生診斷這是老年人髖部常見的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建議應盡快執行手術,由於當時已經來到晚上將近11時,值班醫生詢問我們的意願,是否會留下or想要轉到平時自己比較熟悉的醫院。
由於多年前爸爸開刀的經驗並不順利,因此媽媽這次的手術我們格外緊張,擔心跟爸爸一樣的結果,但又不能拖,必須趕緊做出決定,那個壓力之大,當時站在急診室外的走廊,我的腦中閃過好多問題,好多的不確定,深怕做錯了一個決定,影響接下來很多的狀況。
這時姐姐不停地上網查相關資訊,弟弟透過各種關係打電話,遠在美國的妹妹24小時與我們連線,我也趕緊發line給我的經紀人、朋友,詢問哪家醫院?哪個醫生最好?
接下來開始有訊息湧進、好多人推薦,我有點慌了,不知道該採用誰的建議,必須一個人好好靜一靜,才能有正確的判斷。
我跟自己說,與其把心思放在去拜託誰、透過關係找到哪個名醫,那只是圖個安心,假使手術有任何不盡理想的地方,與原本的期待落差很大,我們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且讓被拜託的人感到莫大的壓力與責任,這都是不必要的。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吧!跟著自己的心走,我們都是成年人,有足夠的判斷力,假使連夜把媽媽再送到另一家醫院,重新來過整個入院流程,再折騰她老人家,不如就留在原地,接受現況,相信這是老天的安排。
做了決定之後,一切變得很順利,我們查到最快的手術是隔天中午,等於讓媽媽好好休息一晚,醒來就進行手術,避免時間拖太久而延誤了治療。
更幸運的是,出現了一位好醫生,骨科的吳醫師,手術當天一早8點他來到病床探望媽媽,握著她的手說:別擔心,這個比開盲腸還多,且現在已經都是微創手術,傷口不大,術後幾天你就能下床,拿著助行器慢慢開始練習走路,放心交給我就行了。
這宛如一劑強心針,給了在病床上痛苦又幾乎絕望的母親重生的力量,身為家屬的我們,亦是很大的幫助,原本對於這個手術的疑慮與擔憂,都因為他的鼓勵而有了信心。
中午我們來到了術前準備室,吳醫師早已在那裡等候,麻醉醫師也來確認媽媽的狀況,我們都在一個很平和的氣氛中,媽媽的心情很正向,當下我就知道會很順利。
一個半小時候,我和弟弟來到恢復室看媽媽退麻藥的情形,又過了一小時的觀察,就回到病房休息。
原以為手術結束,一切就結束了,沒想到真正的考驗才要開始,正式進入術後恢復期,就像一對熱戀的男女,蜜月期結束後,終將要面對現實,看到彼此最赤裸與真實的一面。雖然隔天就請到一位有愛心與耐心的阿姨,但我們三個姐弟還是親力親為,凡事都是自己來,輪流照料媽媽。
她整個人疲憊無助地躺在病床上,插著尿管,還在打止痛針,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人協助,從翻個身、微微地移動雙腿、想喝一口水到大小便、包尿布、擦澡、換衣服,都無法像過去那樣行動自如,而她也必須拋下自尊,從原本的害羞、緊張、尷尬到願意接納旁人的協助,這對我們和媽媽都是全新的學習。
當年爸爸有媽媽照顧,而這一次輪到我們子女盡孝道,我想照料家中年邁的親人,是每一個家庭都將會面臨的,不要去埋怨逃避,因為它是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有很多身體心理的糾結拉扯,是病人與家屬要共同面對的長期抗戰,但也是人生在不同的階段要學的課題,接受它,才會看見相互間的包容與體諒,懂的去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個片刻。
在醫院那一週,吳醫師每天都會來病房觀察媽媽恢復的情形,給媽媽加油,復健師也會來指導媽媽做雙腿的運動,營養師亦會提出更好的飲食規劃,讓媽媽吃的健康。記得術後第三天,媽媽便急著想嘗試下床走一小段,才踏出去幾步後,整個人太興奮竟然吐了,當時我們是既開心又擔心,囑咐她別急著走,身體要完完全全的好,走得穩當才重要。
醫生也提醒,手術雖然成功,但回到家之後,還有漫長的康復期,媽媽無法像過去一樣活繃亂跳,需要長期依賴助行器之外,還有可能再次跌倒的機率,這對於病人的心理都會造成影響,所以要格外小心。
一週後終於出院了,或許因為回到家,媽媽整個人放鬆自在多了,也從原本在醫院的昏沈沈到漸漸元氣滿滿,除了還無法自行沖澡(傷口貼人工皮,不能碰水,因此需要協助擦澡),媽媽都是自己扶著助行器一步一步走,走去刷牙、洗臉、上廁所,走去飯廳,走去房間休息,除了阿姨之外,我們姐弟三人很有默契,不推託責任,不重疊工作量,依照各自的時間規劃把媽媽顧好。
這也是媽媽在住院期間,我們發現的問題,因為每個子女都想盡一份孝,都想要付出所有的愛給媽媽,但假使沒有規劃,只會事倍功半,到頭來大家都累垮了、都在瞎忙。這是一個長期的陪伴,需要很理性,需要同心協力去完成,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也無需把所有責任一身扛下,一頭栽進去,最後只會身心力疲,照顧者反而累出病,需要被照顧。
雖然如此,你問我累不累 、煩不煩,我必須很誠實的說,媽媽的個性跟以前不一樣了,有時候她的情緒會突然來個大翻轉,或是低落到說出負面的話,好幾次我都快崩潰,想轉身甩門走出去,
但是我沒有,我會停下來跟她說:媽媽,我愛妳勝過於一切,我比任何人都希望、都相信妳會好,等疫情結束,我還等著再帶妳出國去玩,無論妳能不能自己走,還是杵著小拐杖、扶著助行器,就算是全程坐輪椅,我都會履行承諾,每年帶妳出去。
還有十多天即將滿2個月,過去這50幾天看著媽媽經歷了身體與精神的折磨,再站起來,雖然每一步走的很吃力,但她強大的意志力與求生慾望,很難想像這是一位80多歲的老阿嬤,只能說,身為女兒的我為她感到驕傲。
上週傷口拿掉了人工皮,她已經開始自己沖澡、洗頭,我知道媽媽怕給我們負擔,執意什麼都要自己來,但是我也會告訴她別急別急,你要穩穩地走到90、走到100歲。
最近她開始迷上把報紙、雜誌上喜歡的衣服、包包、珠寶剪下來,整整齊齊的堆了一疊,還要我幫她買筆記本,準備把它們都好好的貼起來,這是她過去不會做的。另外,還叫我去誠品幫她買幾本梁實秋的書來看,或許因為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反而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沈澱、療癒,與其把注意力全放在身體的傷、怨天怨地,媽媽的康復之路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
至於我自己,前期我的創作因此而停滯一段時間,也有過整整一週沒有踏進畫室,創作節奏突然被打斷,當然很擔憂,但是媽媽只有一個,而我隨時都能拿起筆畫畫,現在透過手機監控,我也能夠一邊畫一邊看著媽媽,無論幾點、在哪裡,習慣在夜間工作的我,剛好勝任大夜這個職位,只要媽媽起來上廁所,我一定會在她身邊,確保每一步走的穩穩的。
每天晚上我們姐弟都會看著媽媽走回房間,直到她入睡,最近睡眠狀況也越來越好,夜裡打呼咕嚕咕嚕。昨晚我突然想到一首曾經是婚禮熱門必播的歌,我想用裡面的幾句歌詞,送給媽媽當作母親節的話: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您一起變老
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
留到以後坐著輪椅慢慢聊
您永遠是我手心裡的寶
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福全天下的媽媽
#母親節快樂
#謝謝經紀人柏柔送的愛心滴雞精
#媽媽每天早上都要喝一碗
#感謝國泰醫院細心照料的醫護人員
#希望每個人家裡的長輩都健健康康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p.s. 出院那天的母女自拍
「國泰學習網模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曲家瑞 Facebook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Re: [疑惑] 壽險考試準備方式- 看板Licen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國泰學習網模考、國泰金控、國泰員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國泰學習網模考、國泰金控、國泰員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國泰人壽pa模擬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國泰人壽pa模擬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論持久戰,與積極的理由:梁文道的盲點,「結局之路」不會由此開始
香港運動持續至今,不少朋友不斷問:「然後呢」?然後,負面情緒就開始出現。畢竟在主流媒體,現實主義論述最深入民心:中國國力強大,香港人無力抗衡,外國勢力也不會真的幫忙,假如港人再不「散水」、繼續抗爭,北京完全可以犧牲香港,推出更多高壓,邁向一國一制,來維持國家穩定。梁文道先生的文章「結局之路由此開始」備受討論,可謂箇中代表。
與此同時,不少溫和建制派則憧憬另一個「結局路線圖」,希望為自己退休前的收成期buy time。他們相信北京權衡輕重後,會對「五大訴求」作出一系列讓步:林鄭月娥下台,新特首成立不完全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有限度特赦雙方,部份越線警察(如光頭劉Sir)被割蓆祭旗,重啟政改;由於這些依然不能解決真正問題,當局同時也會加速「鬥地主」,以房屋問題轉移視線,加強輸入新移民和內地專才,推廣國民教育、信用評級,施展暗黑兵法在民間挑撥矛盾、內鬥,令有心人心灰意冷,放任傳統精英移民離開,期望儘快換血、「留島不留人」,到了換血成功,真普選就迎刃而解。
對真香港人而言,以上結局都是悲劇,分別只是急性還是慢性而已;但由於上述分析看似不能撼動,不少人都有強烈無力感。然而,難道現實主義框架無懈可擊?世界日新月異,每一套範式都會因為時代進步,而被修正。以共產主義為例,曾幾何時,不少左翼知識份子都真心信奉,他們後來覺醒,除了眼見共產政權出現種種問題,還因為理論不能與時並進:心理學量化論證了人類不可能接受完全共產,而量子力學對世界存在隨機的假設,又根本顛覆了馬克思主義對結構的教條演繹。
經過過去數年觀察,坦白說,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也改變了很多。認為目前運動是通往悲觀「結局之路」的前輩,大多以現實主義為背景,忽略了近年世界各地,都已經出現了廣義的「時代革命」。當然,這不是說香港人的訴求明天、明年或後年就能達成,但「結局之路」要成功,只怕更困難。那香港人究竟希望甚麼?每人心底深處的訴求並不一樣,但從反《逃犯條例》的初心可見,無論形式如何,鞏固中港兩制之間的防火牆、減低北京和國家資本對香港內部事務和日常生活的不合理干預,可謂最大公約數。2016年開始,世界出現連串黑天鵝,昔日理所當然的立論,例如另類候選人不可能當選、全球化不可能逆轉,都已被顛覆。真香港人為什麼有堅持到底的理由?我們且看這六點趨勢:
1. 由大數據、演算法主導的互聯網3.0,雖然被利用作威權管治,但同時也催生脫離威權政府的新經濟體;某程度上,這是比《基本法》賦予更有意義的高度自治。網絡的去中介化現象,已經取代傳統產業,充權了無數新生代成為slashers;他們的權力架構,只需回應點對點需求的另一端,通過科技,連結成整體,例如現在正催生的「黃店網絡」、人力資源互助網絡,再連結海外同路人,配合自己的加密貨幣獨立交易,減低直接賦予政府的稅收,就能大幅減低對失信於民、僵化建制的依賴。假如參與遊行的200萬香港人為「泛黃」基本盤,無論他們對目前街頭衝擊態度為何,只要平均每人每年願意付出二萬元支持同路人(包括現金、也包括勞力),這就是400億的龐大經費,再加上海外港人捐獻,已經是中上規模的世界級經濟體,甚至逐漸出現淡馬錫那樣的香港人基金,亦未可知。
2. 傳統現實主義認為,理想必須服膺現實;但目前科技除了令理想化作現實,還改變了對「現實」的認知。昔日我們還是相信存在非黑即白的事實,但隨著5G出現、Deep Fake普及,每人都深信自己懂得「事實」,不會有意識離開自己的安全網。商業主導的演算法永遠有利兩極思維,國民教育一類舉措只會出現反效果,而有了全國小粉紅,香港身份認同只會堅如磐石。對講求意念戰勝強大對手的運動而言,新科技是重要推手;當新世代每一刻都與智能手機共存亡,那才是他們的靈魂,對理念堅持的持久力,超乎昔日想像。
3. 現實主義的unit actor只有主權國家,「香港人」作為一個玩家,被認為不入流。但隨著全球化催生越來越有實力的非國家個體(non-state actors, NSA),國際棋局早已變得立體;香港人的國際對口單位,不是北京或華府,而是世界各地不同NSA。各國政府支持港人,自然受制於大國博弈的局限,但美國政府畢竟控制不了Facebook、NBA;至於全球企業,縱然受制於中國龐大市場威逼利誘的「sharp power」,但也不像國泰那樣沒有議價空間,而且也受制於工會、NGO等NSA。香港人只要懂得「NSA外交」,在全球層面,盟友無窮無盡。就像香港最有國際視野的企業長和系,早在「一帶一路」推出前數十年,就鎖定投資全球港口,這樣的視野,正是真香港人的強項。
4. 香港人身份認同經過這場運動,急速強化,而且已成功輻射到海外。和中國強調以血統定義的愛國不同,香港身份認同是「大熔爐」,由一系列核心價值定義。從前我們覺得「香港核心價值」很虛,但經過這場運動,真香港人意識到已置身文明衝突的斷層,只要想想自己是否接受內地的信用評級系統、是否支持六四事件以開槍解決政治問題(或靠香港警察對政治問題「止暴制亂」)、是否認同新疆再教育營打壓文化多元,就很清楚甚麼是香港核心價值。這套價值觀的融合力是驚人的,香港回歸22年,累積新移民極多,然而民情不但未有根本改變,還比回歸前更抗拒中國,連新一代本土派領袖梁天琦也是新移民,南亞裔等少數族裔同樣以身為香港人自豪。更甚者,香港核心價值很容易得到外國人支持,所以「香港人」並非只有七百萬的絕對少數。一旦海外香港社群結成整體,在不同地方出現小香港、或參考我們介紹過的chartered city,這會不同於唐人街大媽的內向型退休樂園,變成配合核心價值論述、融合不同族群友人、輔以真正產業的全球社群,令「香港」遍地開花,母體這個香港特區也會有更多槓桿,屆時再也沒有「移民」與「非移民」的概念。
5. 現實主義相信大國憑經濟資源影響一切,但目前世界經濟早已脫離了資源年代,例如各國都以量化寬鬆延緩危機,結果從傳統工作得到的薪金增幅,永不能追上實體資產的價格增值,而且這個鴻溝越來越大。這就造成幾個全球後遺症:一方面,像香港政治問題那樣,永不可能以經濟手段解決;另一方面,在無限QE時代,即使全民就業、全民上樓,貧富懸殊,卻依然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令永遠有一半以上人口觀感上認為自己是時代輸家,進一步加強了兩極化,也就是連經濟問題也不可能經濟解決,所以美國、英國、智利的群眾運動,都是異曲同工。政權要維穩,鬥地主、土改只是幌子,最後始終要釋放建基於真正自由、免於白色恐佈的創造力,才能減低「觀感輸家」的反作用力,例如北歐正嘗試以人工智能維持基本經濟運作,賦予人民無償工作收入(UBI),釋放機械不能取代的創造力。否則到了發展瓶頸,政治、經濟問題同步發酵的政權,可能出現難以想像的危機;而這方面看,香港的長遠韌力,其實不一定不及內地。
6. 梁文道認為:「儘管所有人都曉得,香港特殊的國際地位對整個中國而言極端重要,但是我兩年前仍然在此大膽推測,終有一天,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這道門戶其實是可以合起來的」;但世界正式進入新冷戰,這道門戶要「合起來」,代價比兩年前只會更大。香港作為一個對中國非常有用的融資、洗錢、協助國產「走出去」的金融窗口,又有國際社會認受其兩制,本來就不易取代;當反華逐漸成為美國跨黨派共識,一旦選上列根那類意識形態主導的領袖、而不是做deal的特朗普,很容易作出打散「中美經濟共同體」的決定。由於各國經濟在全球化時代相互依賴已深,不同於舊冷戰壁壘分明,絕對分家是不可能的,香港這窗口的重要性,奇貨將更可居。北京也明白不能完全複製香港,國策是以上海、深圳、澳門等局部取代之,再依靠「一帶一路」海外港口取代另一部份。假如有五十年時間,也許未嘗不可,但新冷戰下,卻時不我予。說白點,就算北京有一天研判香港失控、連解放軍也出動,希望掏空其內涵,也難以放棄「一國兩制」這副招牌;而一天北京需要香港的國際身份,無論怎樣收緊,以真香港人的智慧,依然充滿迴旋空間。
無論香港未來特首是誰、街上衝突如何、特朗普或Soloman Yue明天twitter說甚麼,經過這場運動,香港已經結構性的不一樣;任何有違真香港人認知的一國兩制大小危機,也必然會觸發抗爭;但真正的root cause就像佛地魔,權貴根本不敢去談。由於上述「時代革命」修正了現實主義的缺憾,真香港人只要毋忘初心、本土和勇合一、海內外香港人也合一,把握大趨勢,足以學習毛主席的智慧,進行一場持久戰。變幻原是永恆,然後,「然後呢」這個消極問題,會成為充滿積極的探索;而每一個有價值的探索,總會伴隨新一代希望的曙光。
明報筆陣2019年10月28日
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論持久戰,與積極的理由:梁文道的盲點,「結局之路」不會由此開始
香港運動持續至今,不少朋友不斷問:「然後呢」?然後,負面情緒就開始出現。畢竟在主流媒體,現實主義論述最深入民心:中國國力強大,香港人無力抗衡,外國勢力也不會真的幫忙,假如港人再不「散水」、繼續抗爭,北京完全可以犧牲香港,推出更多高壓,邁向一國一制,來維持國家穩定。梁文道先生的文章「結局之路由此開始」備受討論,可謂箇中代表。
與此同時,不少溫和建制派則憧憬另一個「結局路線圖」,希望為自己退休前的收成期buy time。他們相信北京權衡輕重後,會對「五大訴求」作出一系列讓步:林鄭月娥下台,新特首成立不完全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有限度特赦雙方,部份越線警察(如光頭劉Sir)被割蓆祭旗,重啟政改;由於這些依然不能解決真正問題,當局同時也會加速「鬥地主」,以房屋問題轉移視線,加強輸入新移民和內地專才,推廣國民教育、信用評級,施展暗黑兵法在民間挑撥矛盾、內鬥,令有心人心灰意冷,放任傳統精英移民離開,期望儘快換血、「留島不留人」,到了換血成功,真普選就迎刃而解。
對真香港人而言,以上結局都是悲劇,分別只是急性還是慢性而已;但由於上述分析看似不能撼動,不少人都有強烈無力感。然而,難道現實主義框架無懈可擊?世界日新月異,每一套範式都會因為時代進步,而被修正。以共產主義為例,曾幾何時,不少左翼知識份子都真心信奉,他們後來覺醒,除了眼見共產政權出現種種問題,還因為理論不能與時並進:心理學量化論證了人類不可能接受完全共產,而量子力學對世界存在隨機的假設,又根本顛覆了馬克思主義對結構的教條演繹。
經過過去數年觀察,坦白說,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也改變了很多。認為目前運動是通往悲觀「結局之路」的前輩,大多以現實主義為背景,忽略了近年世界各地,都已經出現了廣義的「時代革命」。當然,這不是說香港人的訴求明天、明年或後年就能達成,但「結局之路」要成功,只怕更困難。那香港人究竟希望甚麼?每人心底深處的訴求並不一樣,但從反《逃犯條例》的初心可見,無論形式如何,鞏固中港兩制之間的防火牆、減低北京和國家資本對香港內部事務和日常生活的不合理干預,可謂最大公約數。2016年開始,世界出現連串黑天鵝,昔日理所當然的立論,例如另類候選人不可能當選、全球化不可能逆轉,都已被顛覆。真香港人為什麼有堅持到底的理由?我們且看這六點趨勢:
1. 由大數據、演算法主導的互聯網3.0,雖然被利用作威權管治,但同時也催生脫離威權政府的新經濟體;某程度上,這是比《基本法》賦予更有意義的高度自治。網絡的去中介化現象,已經取代傳統產業,充權了無數新生代成為slashers;他們的權力架構,只需回應點對點需求的另一端,通過科技,連結成整體,例如現在正催生的「黃店網絡」、人力資源互助網絡,再連結海外同路人,配合自己的加密貨幣獨立交易,減低直接賦予政府的稅收,就能大幅減低對失信於民、僵化建制的依賴。假如參與遊行的200萬香港人為「泛黃」基本盤,無論他們對目前街頭衝擊態度為何,只要平均每人每年願意付出二萬元支持同路人(包括現金、也包括勞力),這就是400億的龐大經費,再加上海外港人捐獻,已經是中上規模的世界級經濟體,甚至逐漸出現淡馬錫那樣的香港人基金,亦未可知。
2. 傳統現實主義認為,理想必須服膺現實;但目前科技除了令理想化作現實,還改變了對「現實」的認知。昔日我們還是相信存在非黑即白的事實,但隨著5G出現、Deep Fake普及,每人都深信自己懂得「事實」,不會有意識離開自己的安全網。商業主導的演算法永遠有利兩極思維,國民教育一類舉措只會出現反效果,而有了全國小粉紅,香港身份認同只會堅如磐石。對講求意念戰勝強大對手的運動而言,新科技是重要推手;當新世代每一刻都與智能手機共存亡,那才是他們的靈魂,對理念堅持的持久力,超乎昔日想像。
3. 現實主義的unit actor只有主權國家,「香港人」作為一個玩家,被認為不入流。但隨著全球化催生越來越有實力的非國家個體(non-state actors, NSA),國際棋局早已變得立體;香港人的國際對口單位,不是北京或華府,而是世界各地不同NSA。各國政府支持港人,自然受制於大國博弈的局限,但美國政府畢竟控制不了Facebook、NBA;至於全球企業,縱然受制於中國龐大市場威逼利誘的「sharp power」,但也不像國泰那樣沒有議價空間,而且也受制於工會、NGO等NSA。香港人只要懂得「NSA外交」,在全球層面,盟友無窮無盡。就像香港最有國際視野的企業長和系,早在「一帶一路」推出前數十年,就鎖定投資全球港口,這樣的視野,正是真香港人的強項。
4. 香港人身份認同經過這場運動,急速強化,而且已成功輻射到海外。和中國強調以血統定義的愛國不同,香港身份認同是「大熔爐」,由一系列核心價值定義。從前我們覺得「香港核心價值」很虛,但經過這場運動,真香港人意識到已置身文明衝突的斷層,只要想想自己是否接受內地的信用評級系統、是否支持六四事件以開槍解決政治問題(或靠香港警察對政治問題「止暴制亂」)、是否認同新疆再教育營打壓文化多元,就很清楚甚麼是香港核心價值。這套價值觀的融合力是驚人的,香港回歸22年,累積新移民極多,然而民情不但未有根本改變,還比回歸前更抗拒中國,連新一代本土派領袖梁天琦也是新移民,南亞裔等少數族裔同樣以身為香港人自豪。更甚者,香港核心價值很容易得到外國人支持,所以「香港人」並非只有七百萬的絕對少數。一旦海外香港社群結成整體,在不同地方出現小香港、或參考我們介紹過的chartered city,這會不同於唐人街大媽的內向型退休樂園,變成配合核心價值論述、融合不同族群友人、輔以真正產業的全球社群,令「香港」遍地開花,母體這個香港特區也會有更多槓桿,屆時再也沒有「移民」與「非移民」的概念。
5. 現實主義相信大國憑經濟資源影響一切,但目前世界經濟早已脫離了資源年代,例如各國都以量化寬鬆延緩危機,結果從傳統工作得到的薪金增幅,永不能追上實體資產的價格增值,而且這個鴻溝越來越大。這就造成幾個全球後遺症:一方面,像香港政治問題那樣,永不可能以經濟手段解決;另一方面,在無限QE時代,即使全民就業、全民上樓,貧富懸殊,卻依然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令永遠有一半以上人口觀感上認為自己是時代輸家,進一步加強了兩極化,也就是連經濟問題也不可能經濟解決,所以美國、英國、智利的群眾運動,都是異曲同工。政權要維穩,鬥地主、土改只是幌子,最後始終要釋放建基於真正自由、免於白色恐佈的創造力,才能減低「觀感輸家」的反作用力,例如北歐正嘗試以人工智能維持基本經濟運作,賦予人民無償工作收入(UBI),釋放機械不能取代的創造力。否則到了發展瓶頸,政治、經濟問題同步發酵的政權,可能出現難以想像的危機;而這方面看,香港的長遠韌力,其實不一定不及內地。
6. 梁文道認為:「儘管所有人都曉得,香港特殊的國際地位對整個中國而言極端重要,但是我兩年前仍然在此大膽推測,終有一天,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這道門戶其實是可以合起來的」;但世界正式進入新冷戰,這道門戶要「合起來」,代價比兩年前只會更大。香港作為一個對中國非常有用的融資、洗錢、協助國產「走出去」的金融窗口,又有國際社會認受其兩制,本來就不易取代;當反華逐漸成為美國跨黨派共識,一旦選上列根那類意識形態主導的領袖、而不是做deal的特朗普,很容易作出打散「中美經濟共同體」的決定。由於各國經濟在全球化時代相互依賴已深,不同於舊冷戰壁壘分明,絕對分家是不可能的,香港這窗口的重要性,奇貨將更可居。北京也明白不能完全複製香港,國策是以上海、深圳、澳門等局部取代之,再依靠「一帶一路」海外港口取代另一部份。假如有五十年時間,也許未嘗不可,但新冷戰下,卻時不我予。說白點,就算北京有一天研判香港失控、連解放軍也出動,希望掏空其內涵,也難以放棄「一國兩制」這副招牌;而一天北京需要香港的國際身份,無論怎樣收緊,以真香港人的智慧,依然充滿迴旋空間。
無論香港未來特首是誰、街上衝突如何、特朗普或Soloman Yue明天twitter說甚麼,經過這場運動,香港已經結構性的不一樣;任何有違真香港人認知的一國兩制大小危機,也必然會觸發抗爭;但真正的root cause就像佛地魔,權貴根本不敢去談。由於上述「時代革命」修正了現實主義的缺憾,真香港人只要毋忘初心、本土和勇合一、海內外香港人也合一,把握大趨勢,足以學習毛主席的智慧,進行一場持久戰。變幻原是永恆,然後,「然後呢」這個消極問題,會成為充滿積極的探索;而每一個有價值的探索,總會伴隨新一代希望的曙光。
明報筆陣2019年10月28日
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國泰學習網模考、國泰金控、國泰員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在國泰學習網模考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irbs69也提到☆職業類別:餐飲業(團膳)行政助理☆年資:4個月☆年齡:25 ☆申請卡片:國泰世華CUBE COMBO ... ... <看更多>
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國泰學習網模考、國泰金控、國泰員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在國泰學習網模考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irbs69也提到☆職業類別:餐飲業(團膳)行政助理☆年資:4個月☆年齡:25 ☆申請卡片:國泰世華CUBE COMBO ... ... <看更多>
國泰學習網模考 在 Re: [疑惑] 壽險考試準備方式- 看板Licen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iphone18hey (eatlala)》之銘言:
: 不好意思
: 想詢問版上考過壽險的前輩們
: 我8月多有去考一次
: 但差5分沒過
: 我已經把題庫讀到都快爛掉了(包含南山、國泰等)
: 但考出來感覺好多都不太像尤其是實務的部分
: 想詢問說 應該如果如何重新調整準備
: 謝謝
我是七月份一次考過的,
法規95
實務94
共同科目 85
上課:
建議能上就去上,大樹考前兩週的一、四有開班兩個整天,可以上到四天,但需要先考過
線上模考,才能參加。
F的話是一天。另有考前猜題班
大樹的教的很廣泛。注重理解,非死背。會提醒考題會怎麼出、怎麼變化。
F的比較像把內容帶一遍,講義表格化及圖表的方式比較好讓人吸收。聽說考猜班比較會
教解題。
書籍:
大樹上課講義:沒去上課的話根本不知道重點在哪
F上課講義:會讓你覺得世界很單純。但事實上考試題目沒那麼簡單。
百貨講義:考前一天去買的,內容很豐富,可考前快速看過。注意紅字部分。
金榜筆記:整本做好做滿
模擬試題:
大樹學習網:題目比較老,而且很多錯誤答案
大樹app題庫:題目多,寫到想哭
共同科目準備方式:(注意是現行新版題庫)
把公會題庫印出,金融常識先做一遍,把錯的背下來。有時間再看道德的部分,一樣是先
做一遍,把錯的打星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77.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cense/M.1599740052.A.2A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