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個打拚的日子,感謝有您】
「如果總統阿姨連任,媽媽安心了,就可以回家陪你。」今年大選前夕,我把我的決定告訴了我五歲多的孩子及家人。今年初,蔡總統順利連任,我曾於1月16日向蘇院長提出辭呈,報告我希望卸下職務,在孩子上小學前專心陪伴他一段時間。不過,後來肺炎疫情爆發,由於掛心疫情對藝文產業及藝文工作者帶來衝擊,防疫及紓困工作迫在眉睫,因而暫延了離開的時程。
這段時間以來,我跟文化部同仁全力投入防疫工作,逐步建立各式場館的防疫措施,近日也配合指揮中心,提出分階段開放建議辦理原則;另一方面,我們積極爭取預算,推動歷來規模最大且難度最高的藝文紓困補助。如今,藝文紓困1.0已審查完竣,藝文紓困2.0預算提升,也推出線上申請,並已接續上路,持續不斷電支持藝文產業工作者。
去年一月內閣總辭,原打算去職,感謝蘇院長誠摯邀請,後來決定留下來繼續服務。這一年多來,在院長的支持下,又推進了許多重要的工作。轉眼間,擔任文化部長已屆四年。回想五年多前,我還是在野黨立委,孩子尚未滿月,我便趕赴立法院開議,開始忙於工作。四年前,我曾為了孩子年幼而掙扎是否入閣,但我告訴自己:「拚一下吧,或許可以為更多孩子預約一個不一樣的台灣。」因此,我以「服兵役」的心情接下文化部長職務,帶著文化政策白皮書,希望為台灣文化發展建立文化治理體系。只是,身為母親,眼看孩子一天天長大,心裡的掙扎與日俱增,對於自己無法送他上下課,沒能幫他做晚餐,沒能在他成長關鍵期多陪伴,心裡總是感到遺憾。
台灣文化多元而美麗,感謝蔡總統及林院長、賴院長、蘇院長讓我有機會擔任文化部長,為人民服務,這是一件幸福而光榮的事。這一次,謝謝蘇院長的成全,讓我可以遵守與家人的約定,把人生中的一段時間留給家人,專心陪伴孩子一段時光,以盡為人父母的責任。
衷心感謝這四年來社會各界的監督、鼓勵與合作,讓我們一起見證許多重大的里程碑。我相信,在文化部一千多個為理想而努力的日子,將會是人生中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刻。深深感謝文化部上千位同仁、相關法人機構的各位先進、監督惕勵我們的所有立委,以及更多長期灌溉文化的諸多前輩與夥伴,一起開拓了文化治理的新視野。
這四年來,我們共同相信,文化是國家的內涵,是每個人的事,文化部的使命不在治理文化,而在建立「文化治理」的架構,為文化長遠發展立下基礎。因此,我們以「文化民主化」為核心理念,召開全國文化會議,訂定「文化政策白皮書」、成立「行政院文化會報」、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並推動文化平權,尊重多元差異。我們完成了《文化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等重要立法;提出「公共媒體法」草案、「行政法人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正草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草案、「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以及「文化科技施政綱領」、「社造3.0願景與策略」、「博物館發展願景與策略」等政策藍圖。我們讓文化預算突破政府預算1%,更加支持人才與創意,透過「以軟帶硬」發展文化內涵。
我們推動「歷史扎根、教育扎根、在地扎根」等基礎性文化扎根工程,讓文化像大樹一樣,從土地、歷史與生活裡自然成長。為此,我們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大規模文化保存運動,將文化視野融入城市的發展,並倡議「文化資產保存2.0」新思維,啟動公有文資的跨部門治理;我們成立「公視台語台」,和原民台、客家台成為本土語言新三台,讓孩子們可以以母語為傲;我們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重建台灣美術、音樂、工藝、攝影、建築等藝術歷程;我們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我們讓「史前南科考古館」開幕、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在地知識學」、「傳統藝術接班人與開枝散葉」、「文化體驗教育」等計畫,讓下一代更認識自己,更有自信講自己的故事,不再做「故鄉的異鄉人」。
我們重建「藝文發展生態系」,強化藝文專業治理,完備「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台中歌劇院、衛武營三大劇場,並結合前瞻計畫推動地方中小型場館軟硬體升級並導入專業治理;我們讓「傳藝中心臺灣戲曲中心」開幕;我們讓「台博館鐵道部園區」完成修復、啟動「台北機廠」修復並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啟動「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建構計畫、透過「華山2.0內容產業聚落計畫」帶動文創園區轉型。我們落實臂距原則,充實國藝會預算,並擴大支持青年藝文創作,透過試辦公共出借權、藝文採購改革、藝術產業及圖書銷售營業稅減免等法規革新,持續優化藝文發展環境。
我們整備「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以前瞻計畫支持多元內容產製並加速文化科技應用、爭取國發基金百億投資帶動民間投融資、首創漫畫輔導金及漫畫基地、推動台北國際書展及文博會等展會升級轉型、改革金音獎、設立台北時裝周、推動電影票房透明化、與戲院建立「國片映演協商機制」(國片排片率三年內從10%倍增為20%)、完成國家影視聽中心法制化並成立影像資產修復實驗室、提出「國家典藏片庫及影視聽博物館計畫」等。我們也加速文化內容跨平台、跨國合資合製及國際傳播,從台片、台劇大爆發,以及文創產值逆勢成長,都讓我們相信文化新經濟正在形成,文化台流指日可待。
往下扎根,優化環境,台灣文化的大樹,必能往世界展現自己的樣貌。我們推動國際文化交流體系化,增設駐外文化組、簽署多項合作協議、開拓文化合作與傳播通路等。我們讓「越在地,越國際」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將讓世界看見最自由、多元、包容且創新的台灣文化。
我知道,朋友們一定會說,許多工作還是未竟之功。的確,有些政策剛起步,還有法案及計畫正在行政院審查中,有更多工作仍需時間才能看到成果。但是,我有信心,文化治理的基礎已經打下,個人何其渺小,唯有眾人的理想才能一起拓寬台灣文化的道路。因此,我想我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了,是時候讓新繼者有更嶄新的作為。公共事務的本質就是一棒接一棒,每一棵前人種下的樹,未來都將開花結果。感謝蔡總統四年來力挺文化發展,蘇院長亦始終全力支持文化施政,我深深相信,文化,一直都會是政府施政的重要核心。
過去四年來,我所獲得來自土地與人文的滋養,其實遠比我的付出更多。我所遇見的每一位藝術文化耕耘者、學習的每一段歷史、走過的每一個地方、聆聽的每個樂章、閱讀的每個故事,都讓我的人生與台灣有了更緊密的連結。年輕時懷抱文化理想,原以為只是個人浪漫情懷,豈料人生有幸擔任文化部長,往後我不會停止對文化的關懷,亦將持續盡一己之力,和大家共同努力。也希望接下來能有時間沉澱學習,以這些年從事智庫工作、立委及政務官等經驗,對於台灣的民主治理,整理一些省思。
最後,容我分享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說過的一個小故事:將一塊石頭放在一塊石頭上面,一塊接一塊,這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曾經有一位異鄉人問工匠:「你們在做甚麼?」工匠回答:「我們在堆石頭。」接著在稍遠處,他又問另一位工匠同樣的問題,對方卻回答:「我們在蓋一座大教堂!」 這正是理想與願景所帶來的差異。從事公共事務者,只要心中懷抱理想與願景,不論在政府或民間,不論堆的是哪一塊石頭,終將能合眾人之力,一起起造心目中的大教堂。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們會再相遇,一起成為起造理想國度的快樂工匠!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 侯友宜 Facebook 八卦
中央及地方不分你我,共同推動 #新北市 成為全台影視重鎮。
今天 蘇貞昌 院長視察「#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我特別到場表達謝意。這是中央與地方合作,送給 #影視圈 和新北市民的一份禮物。新北市政府提供市價60億的土地,出資4億440萬興建主體建築,目前文化部也委託新北市代辦內裝,預定明年中啟用,看著這棟充滿藝術氣息的建築即將完工,我非常開心。未來「#新北市協拍中心」也將進駐,一起為台灣影視產業努力。
至於大家關心的 #臺灣電影文化園區 第2期工程,文化部也很積極地爭取興建 #影視聽博物館 的建設預算,我與新北市民都很期盼能夠順利推動,早日讓臺灣電影文化園區,不只是 #影視聽中心、#博物館,將來像是 #金馬獎、#金鐘獎,這些影視音從業人員的重要盛會,都可以移師來新北市。平日也能成為民眾休閒好去處,新莊地區新的地標。
#新北大工程 #安居樂業 #侯友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 鄭麗君 Facebook 八卦
2019年的最後一天,充滿感恩與豐收。努力三年的「公共出借權」,今天終於與教育部正式宣布自2020年元旦開始啟動試辦;努力三年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也在今天由總統正式頒布。
歷史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這兩件事情背後,都有許多朋友的共同努力,以及三年來各界不斷討論形成共識,才能在今天跨出這歷史性的一步。
公共出借權代表的,是國家對於創作和出版的一份尊重,也是一份感謝。我要感謝許多出版公協會代表在2016年提出這項政策建議,我們在2017年著手進行調查研究。我最要感謝行政院蘇院長和教育部潘部長的大力推動,以及蘇巧慧委員一路以來對於本案的關心與支持,讓我們今天能夠有付諸實踐的契機,讓臺灣成為東亞第一個推動公共出借權試辦的國家。公共出借權由教育部成立試辦專案小組,更另外編列預算,在不影響圖書館採購預算的前提下,首先在國臺圖、國資圖推行試辦;文化部則負責制度設計,成立諮詢小組整合各種意見,並持續進行試辦評估。期待公共出借權在經過明年試辦後,能夠早日進入全面實施的階段!
我也要感謝所有捲起袖子一起參與搶救老電影膠卷、電視節目帶及珍貴廣播文物的各界人士,以及無私將珍貴影視聽文物捐贈給國影中心的導演、收藏家、電影及戲院業者、沖印廠等先進。《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在今天正式發布,是大家共同努力爭取來的,也是國影中心四十周年最好的生日禮物。另外也要感謝一路上參與國影中心法制化諮詢的人,感謝大家提供寶貴意見、凝聚共識!
未來,國影中心將轉型為行政法人「國家電影及視聽中心」,不僅強化影視聽文化影音資產典藏修復,也將持續推廣經典作品,讓國人及世界更了解臺灣的影視聽文化史。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台語電影史 #毋甘願的電影史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1 當時的電影都在演什麼?
04:16 當時的台語片有多紅?
06:28 起起伏伏的台語片人生
07:56 過去學界的說法是?
09:23 台語片消失的真正原因!?
10:23 我們的觀點
11:38 問題
11:5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臺語童星的逆襲!為何臺語片在我們的集體記憶完全消失?──專訪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https://bit.ly/3dq44p8
→傷心有話的台語電影史:張亦絢讀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https://bit.ly/2PMGASQ
→【台語片60週年】關於台語片13:台語片女神系列之三-白虹:https://bit.ly/3ugDAx6
→「辛奇.很新.奇」全臺巡迴影展總預告:https://bit.ly/3wv6efU
→【2015看見台灣經典電影】《大俠梅花鹿》數位修復預告 “The Fantasy of Deer Warrior” digitally remastered Trailer:https://bit.ly/3uk7659
→從動物森友會到家庭倫理劇:從台語片《泰山寶藏》談泰山電影在台接收與演變:https://bit.ly/3dkNaYI
→【電影小百科】台灣也有拍泰山電影!?而且比迪士尼早30年!|《泰山寶藏》數位修復版:https://bit.ly/3ugqsYC
→《危險的青春》2014數位修復預告片 “Dangerous Youth” digitally remastered Trailer:https://bit.ly/3fAq6YM
【 本集素材CC授權相關資訊 】
→《台北之夜》壽星戲院上映盛況/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者: 郭南宏/來源:https://bit.ly/3fwC1a8
→薛平貴與王寶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導演:何基明/編劇::陳守敬/來源:https://bit.ly/31DRGMu
→《大俠梅花鹿》印刷海報/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來源:https://bit.ly/3sNOaLM
→《大俠梅花鹿》劇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來源:https://bit.ly/31GwDsM
→《青山碧血》劇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者:何基明/來源:https://bit.ly/3wmvqFi
→青山碧血/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導演:何基明/編劇:洪聰敏/來源:https://bit.ly/2Pv5oPx
→《青山碧血》劇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者:何基明/來源:https://bit.ly/39yAbSe
→《青山碧血》工作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者:何基明/來源:https://bit.ly/31ERvkb
→露天戲院 Outdoor Theater/典藏者:Lafayette College Libraries/編者:Paul D. Barclay/貢獻者::Ikegami Naoko, Li Guo/來源:https://bit.ly/39zaCAH
→桃花過渡/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導演編劇:郭柏霖/來源:https://bit.ly/3mbST7g
→小艷秋(明星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來源:https://bit.ly/3cF2y3c
→林摶秋/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來源:https://bit.ly/2Pkn3JP
→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來源:https://bit.ly/3wnetKC
→《台北之夜》戲院上映盛況/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者:郭南宏/來源:https://bit.ly/31ERBZ5
→中影攝影師與攝影機/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者:華慧英/來源:https://bit.ly/3rGmMOd
→中製廠於碼頭搬運器材(1948)/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者:中國電影製片廠/來源:https://bit.ly/3ufaxK9
→連燕石/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來源:https://bit.ly/3sKkHSO
→第一屆台語片影展(1957)/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來源:https://bit.ly/3fB0zyW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Bk7JPcxePY/hqdefault.jpg)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光臨臺灣吧 #辰間時光 #媽祖 #遶境 #covid19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的名單更新至 4/20
00:00~00:3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臺灣吧製作影片
00:30~00:55 老湯開場
00:55~01:04 辰間時光是什麼節目?
01:04~01:10 本集新聞摘要
01:10~05:37 2020媽祖遶境取消,損失上億元
05:37~09:17 媽祖飛到空中繞境
09:17~10:34 平安蔬菜箱,保平安兼做公益
10:34~12:12 老湯:媽祖遶境的各種意義
12:12~12:30 媽祖信仰對你的意義?
12:30 花絮:老湯進龍山寺哭了
--
宗教生活是許多臺灣人的生活日常,
但就在2020年,受covid-19的影響,許多廟宇活動被迫取消,
其中「宗教性濃厚的遶境」的取消與否更是熱門話題。
到底這些傳統信仰從何而起?
而當傳統信仰遇上現代生活,有二選一之外的路嗎?
--
《大甲媽祖回娘家》將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放映!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時間|4/30(五)~5/9(日)
地點|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票價|單場票100元;套票10張500元(ibon售票)
►►售票網址:http://bit.ly/TIDF_TICKETS
►►TIDF官網:http://www.tidf.org.tw/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官網:https://www.tfi.org.tw/
►►TFAI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FilmAndAudiovisualInstitute
--
☕️ 臺灣吧《辰間時光》☕️
從過去看現在,從世界看臺灣,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顛覆對世界的理所當然!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TUf4TEUzKY/hqdefault.jpg)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評價
2021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頒獎典禮現場|陳淑芳自稱兩歲⁉️(國家影視聽中心 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
【第一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得獎名單總覽】
▶楊士琪紀念獎
得獎者:鍾孟宏導演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 第一屆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得獎者:郭南宏導演
▶電影導演協會 2020最佳新導演獎
得獎者:廖明毅導演
▶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 終身貢獻獎
得獎者:林贊庭攝影師
▶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 年度影視傑出工作者獎
得獎者:楊志龍動作導演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如文末)
➤最佳影片:《阿紫》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阿紫》電影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影視聽遺產保存貢獻獎
得獎者:井迎瑞教授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
➤最佳影片:《阿紫》
樸實的鏡頭描繪出一個異常堅忍的台灣新住民,她隻身遠嫁異鄉,勇敢為自己打造新家,也為故鄉的家人蓋新屋,她面對全新且充滿歧視的文化和語言並不退縮,為人妻與人媳的心酸只能往肚裡吞。《阿紫》的平凡與勇敢讓人理解台灣新住民的悲喜苦樂,影片同時也捕捉到台灣經濟轉變的樣貌,北漂族面對產業外移只能返鄉種田,經濟弱勢的台灣男性在國際婚姻市場也能迅速變身為條件好的婚配對象,《阿紫》呈現的不僅是一個台灣農村的平凡外配家庭,還是這個世代許多國家跨國婚姻的寫照。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少數很成功的可愛的喜劇片,笑鬧之餘,也兼顧了角色性格深度,喜劇難度高,讓人又哭又笑更困難。陳玉勳對小人物的觀察細膩,就連對於故事裡的渣男都能拍出極其可愛又可狠的一面,男主角的古意古錐,純情傻氣,某種程度上也與變態只有一線之隔。但陳玉勳的角色建立就是有趣,凝結時間的魔幻時刻,創意十足。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台灣女性女性在婚姻、家庭與自身命題中的矛盾迷惘,最後上演一場能否與自己的過去和解的習題考驗。看似一場不可置信的荒謬情節,戲外確實導演的自身親自經歷。在描繪眾多女性身影都有細膩之處,三姊妹身上的命題,既是故事裡的設定,也是你我在傳統社會不可避免的壓力。劇本多處都有神來一筆的幽默台詞,不管是變身蟑螂或是喪禮Battle,都能見出劇本的調理神采。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精準內斂的演技令人動容,悲苦與犧牲,為了愛人付出,更要照顧愛人的家人。與小童星白潤音合作默契十足,展現生活日常的各種細節,讓人佩服。身為劇中的靈魂人物,莫子儀詮釋這角色需要付出的苦難與罪惡感,最後爆發力十足,絕對是男演員們的年度表演之最。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能收能放還能唱歌的好演技,一甲子的功力全在這個角色身上展露無遺。既是一肩扛起家計,表面上的強人,她所飾演的女主角,在觸動內心多年的怨懟之後,結局甘願與丈夫情人小三和解,也圓滿了自己數十年來的糾結,成就自己真正海闊天空的心境。每一場戲都有細節,陳淑芳把握了這場近乎量身打造的角色,成就了自己表演的新里程碑。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全片的動作設計生猛和開創性,這對台灣製作的作品來說十分珍貴,而且面對活屍可以打出想像力與趣味,還帶了點電玩對打的歡樂。這部片最讓人看到血脈賁張的主因,就在於女主角賴雅妍居然變成摔角選手,與她平常的形象反差很大,全片拳拳到肉,摔得荒謬,打得痛快,這讓台灣本土新一代的動作設計更加值得鼓勵。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TXgAXJT6r4/hqdefault.jpg)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 TFAI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與完整 ... 的八卦
TFAI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YouTube最新網紅行銷頻道可视化數據分析報告,即時追蹤和瞭解YouTube觀看量、頻道收入、網紅報價以及每日最熱YouTube影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