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次生命殞落之所
#景色依舊人事全非
迷戀歷史與藝術的我,住在日本佛寺聖地高野山不動院的第二天午後,步行到了金剛峯寺。
金剛峯寺是高野山真言宗的總本山寺院,由弘法大師開創,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原名 「青嚴寺」,最初是豐臣秀吉為了弔念亡母而於1593年建的菩提寺,到了明治時期設為 「金剛峰寺」,我身後高達25公尺的大山門,現在已是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然而過去大概只有天皇與皇族,或是在寺內重要職位的人可以從此進出。
視覺上和壇上伽藍的華美、奧之院的鬱鬱蔥蔥不同,這𥚃有著莊嚴沈穩的靜謐。我很喜歡來日本的寺院尋求心靈的平靜,可以暫時讓我拋開煩瑣,更何況這兒和豐臣秀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熟讀日本戰國史和山岡荘八筆下秀吉的我來說,更成了來高野山必定造訪的重要理由。
進入主殿可以看到鍍金拉門上狩野探幽所畫「松上群鶴」的「廣間室」,是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大廣室」旁邊依序是依拉門上之畫而命名的「梅之間」和「柳之間」。
「柳之間」正是豐臣秀次自殺的房間。
豐臣秀次是豐臣秀吉姊姊的兒子,當年秀吉的獨子鶴松夭折後,年邁的秀吉認為自己應該不會再有孩子了,便收秀次為養子,將「關白」的職位傳給了他,萬萬沒想到,淀君竟又幫秀吉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豐臣秀賴,依照父親的天性,秀吉自然想要把政權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於是對秀次的感情產生了微妙變化,兩人漸行漸遠。
得不到秀吉關愛的眼神,秀次開始自暴自棄做出許多不人道的行為,1595年,秀吉以秀次有謀反之嫌,將他流放高野山,最後命令他切腹自殺。
秀次結束自己生命前,眼睛看到最後的世界,現在就在我的眼前,秀次死前應該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從天下第三人落得如此下場,悲傷的歷史場景在眼前交錯,有種不勝唏噓之感。
秀吉處決了秀次之後,擔心他的後人會報復,便同時將他的妻妾子女共三十九人,集中在京都的三条河原,一併處死(我竟然曾經住在那兒過)。
至親又怎麼樣?曾經飛黃騰達又怎麼樣?我慶幸自己不是活在那個唯利至上的紛亂年代,靜靜凝視著這個美麗卻憂傷的小房間,靜靜想著秀次坐在這裏走向生命最後一刻的心情。
金剛峯寺中只要有壁畫的房間都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我只放了其他寺內的照片,來睹物思人。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曾寫道:「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而睹物思人的後半句,永遠都是人事全非。
#旅行和寫文章是我紓發情緒與壓力的方式
#也只有難得假日的零碎時間可以提筆
#如果你喜歡遠離塵囂高野山是值得的
#金剛峯寺 #高野山 #Koyasan #Japan
#終わりなき旅
#MyLife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群旅 #旅行的意義
同時也有3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8年赤壁之戰後,原先短暫領有荊州的曹操只保住荊州北部南陽郡、江夏郡,而中南部被孫劉聯軍佔據。曹操之後從南陽郡中分出襄陽郡、南鄉郡,荊州成為三分割據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江夏、桂陽、長沙歸孫權,南陽、襄陽、南鄉歸曹操。一般認為這階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荊襄九郡」一詞的來源。 張家界是著...
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在 日本旅遊活動 VISIT JAPAN NOW Facebook 八卦
【香川】到日本最古老劇院體驗復古日式風情-舊金毘羅大芝居.金丸座
金丸座於1835年建造至今,日本現有最古老的日式劇場,同時也被納入國家重要文化遺產。金丸座的建築與劇場內都依舊維持著舊時的設計,讓參觀的旅客都能感受到傳統日式劇場獨有的風味。劇場內不定時也會有歌舞伎的演出,也因此全國各地喜愛歌舞伎的人們都會到此地朝聖。舞台裝置也仍維持全手動,向觀眾們傳遞復古文化的魅力。
相關情報(僅日文):https://www.kotohirakankou.jp/spot/entry-55.html
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在 日本旅遊活動 VISIT JAPAN NOW Facebook 八卦
【香川】到日本最古老劇院體驗復古日式風情-舊金毘羅大芝居.金丸座
金丸座於1835年建造至今,日本現有最古老的日式劇場,同時也被納入國家重要文化遺產。金丸座的建築與劇場內都依舊維持著舊時的設計,讓參觀的旅客都能感受到傳統日式劇場獨有的風味。劇場內不定時也會有歌舞伎的演出,也因此全國各地喜愛歌舞伎的人們都會到此地朝聖。舞台裝置也仍維持全手動,向觀眾們傳遞復古文化的魅力。
相關情報(僅日文):https://www.kotohirakankou.jp/spot/entry-55.html
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208年赤壁之戰後,原先短暫領有荊州的曹操只保住荊州北部南陽郡、江夏郡,而中南部被孫劉聯軍佔據。曹操之後從南陽郡中分出襄陽郡、南鄉郡,荊州成為三分割據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江夏、桂陽、長沙歸孫權,南陽、襄陽、南鄉歸曹操。一般認為這階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荊襄九郡」一詞的來源。
張家界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美譽。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為世所罕見,1992年12月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因旅遊建市,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賦予了張家界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全市擁有國家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境內最為重要的景區為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它由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楊家界四大景區組成。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8月,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被列入國家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張家界武陵源旅遊區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武當山景區總面積312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武當山主要景區有金頂景區、南岩景區、太子坡景區、福壽康寧園景區、玄岳門景區、瓊台景區和五龍宮景區。
金頂景區位於天柱峰周圍,由朝天宮、一二三天門、太和宮等組成。
太和宮建於明永樂14年(1416年),現在為全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宮中主體建築金殿位於峰頂,為銅製仿木結構建築。
南岩景區
南岩景區位於山腰,由紫霄宮、南巖宮、榔梅祠等景點組成。
紫霄宮在展旗峰下,是武當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整個建築採用皇家建築法式,現為全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武當山道教協會所在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L3MUwux4w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wR5r1nfd4hTuhcALrROKCCerT4Q)
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重慶市,簡稱巴、渝,別稱山城、渝都、霧都、橋都,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首批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航空樞紐、長江中上游航運中心,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內陸開放高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中國著名三大火爐城市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屬地。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簡稱九寨溝,位於中國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原南坪縣)。因溝中有樹正、荷葉、則查窪、盤信、黑果、盤亞助、故窪、彭布、尖盤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水系流經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最後流入長江。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處在青藏高原東南的尕爾納山峰北麓,主要由岷山山脈中呈「丫」字形分布的日則溝、則查窪溝、樹正溝三條溝谷所構成,海拔在2000米至3106米之間,屬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在冬季,九寨溝所有海子均會結冰,唯獨五花海因為湖底的泉眼影響,令湖水在冬天仍能保持在攝氏6度。 九寨溝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以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溝內可分五大景區:樹正景區、日則景區、長海景區、寶鏡崖景,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山、藏情「五絕」馳名中外,被譽為「夢仙境」和「童話世界」。
黃龍風景名勝區,是位於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的一個風景名勝區,在1992年與九寨溝共同登錄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黃龍與九寨溝毗鄰,僅相距100千米。因溝中有許多彩池,隨著周圍景色變化和陽光照射角度變化變幻出五彩的顏色,被譽為「人間瑤池」。由黃龍溝、丹雲峽、牟尼溝、雪寶頂、雪山樑、紅星岩,西溝等景區組成,主景區黃龍溝位於岷山主峰雪寶頂下,面臨涪江源流,長7.5千米(黃龍溝),寬1.5千米。其中的巨型鈣華岩溶景觀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地貌。黃龍風景名勝區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也有說法在此基礎上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該風景區海拔3000米以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達到7座,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這一地區還生存著十餘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包括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1992年12月,黃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牟尼溝風景區位於中國四川松潘縣西南牟尼鄉鏡內,其中的鈣化池瀑布可與黃龍「瑤池」比美。
牟尼溝現有兩大景觀:扎嘎瀑布,二道海。扎嘎瀑布,海拔3166-3270米,瀑布高104米,寬35-40米,既是液體瀑布,又是固體鈣化流瀑,為中國最高的鈣化瀑布。冬天時結冰,潔白形如哈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96SYFe8kl4/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Cg9SHV69ZHD5mVY9Y4fHrKe6HFg)
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山脈面積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約160.6平方公里,主體以花崗岩構成,最高處蓮花峰,海拔1864米。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改為「黃山」。黃山徽派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明朝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次登臨黃山,讚嘆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徐霞客評黃山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岳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峨嵋之清秀」。並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清朝人趙士吉曾說[來源請求]:「黃山之奇,信在諸峰;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雲霧之奇,信在鋪海。」
奇松1979年鄧小平遊覽黃山,說「這裡是發展旅遊的好地方,是你們發財的地方,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黃山1982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黃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且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1990年12月黃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一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2015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首批最佳管理自然保護地綠色名錄。
南京市簡稱「寧」,別稱金陵,建業,建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中國東部暨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長三角城市群為201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成立的城市群。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樞紐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長期在政治人文與教育的發展投入,使南京近來擠身於新一線城市的發展之列。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2.31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843.62萬,其中城鎮人口695.99萬人。南京為政治文化名城,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後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朝代或政權定都於此,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1月12日上海淪陷後,國民政府和在京的學校、工廠等陸續西遷。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對平民和戰俘展開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罹難者有30萬人之多,史稱「南京大屠殺」。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9日,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作為中國戰區代表在南京接受侵華日軍的無條件投降。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11月,制憲國民大會在南京國民大會堂召開,12月通過《中華民國憲法》。歷史上南京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長期被視為華夏之正朔所在,為國家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觀光資源十分豐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i9eCJZESHk/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HVd11v8UjDJSg1Q30daT4_xua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