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偉:川普上台後 台灣政府應趕緊動起來
邱志偉/立法委員
川普在今年年初正式上任美國總統,隨著國務卿、白宮幕僚長、國防部長及國家安全顧問等重要國安幕僚就位,美國的亞太及全球政經布局慢慢浮上檯面。本人因為國際關係背景出身,有感於台灣在國際處境之艱難,我希望政府部門能針對川普上台後的局勢有更多積極作為。
我認為台灣最需注意的面向有三。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敵我關係。台灣最大的威脅是中國無誤,絕不能以國家認同因素而有疑慮。我們最大的盟邦則是有台灣關係法及六大保證的盟友美國。蔡政府上台至今,我們在美日雙方的夥伴關係,都有相當亮眼的表現。確保如何加強與美國的聯盟關係,攸關台灣的生存基礎。
再者,必須清楚我們最大威脅中國及美國盟邦的人事布局。畢竟,人事布局牽動政策內容走向。像美國白宮幕僚長蒲博思(Reince Preibus)據了解就主導了2016年版共和黨黨綱納入台灣六大保證的條文。川普商人出身,美國應更有意願賣給我們更多武器,但政府發展國機國造同時,則又該如何面對美國壓力。另外我們最大威脅中國,近日正逢19大人事布局將有可能大變動。
中國國安部背景的社科院台研所,和全國台研會人事更已先更動。社科院台研所長由具軍事國安專業出身,長期於反恐及軍控安全等單位歷練的楊明杰出任。而全國台研會長是由前國務委員戴秉國擔任。
從中國的布局,我們可以發現到中共對台政策將會更為強硬,但仍會不失務實彈性。中國表面說台灣是國內層次議題,但從無忘記台灣必須放在國際框架來看。中國對於自己在國際的處境上是有一定的危機感,尤其在南海議題幾乎與東南亞國家關係變趨緊繃。例如中國與新加坡關係日益趨緊,上次來台訓練的新加坡戰車即被中國扣押於香港多時,在美國退出TPP之後的時代裡,東南亞國家必須持續維持自己穩固的安全狀態。而東南亞諸國在南海議題裡,和台灣有來自相同的威脅,配合新南向政策,我們也應積極和東南亞國家建立安全關係。
最後,我們要關注的是要加強與我們美日友邦的經濟合作,以及布局新南向。為了擺脫中國一再以經濟要脅台灣,放緩西進轉趨南向是我們國家找到出路的關鍵點。
川普總統一再強調的美國優先,政府應該鼓勵我國企業投資美國,甚至可以在賦稅等優惠上,提通企業更多誘因。我們國家的發展與美國關係息息相關,中國的政策態度更和我們生存安全密不可分。台灣在這些變局中,必須更彈性積極,找到最適合我國國家利益之路。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蔡蘇體制」陷執政困境!49%民眾對土製疫苗沒信心 各位,今天又到了上課的時候啦,除了了解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之外,在傳統電話民調中,年輕族群抽樣較不容易,所以會使用年輕人加...
國家認同因素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蔡蘇體制」陷執政困境!49%民眾對土製疫苗沒信心
各位,今天又到了上課的時候啦,除了了解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之外,在傳統電話民調中,年輕族群抽樣較不容易,所以會使用年輕人加權來解決,年輕人加權是如何執行與衡量的呢?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有近59%民眾擔心台灣太早解除三級管制,48.3%不支持蔡政府通過高端疫苗緊急授權使用,48.7%對國產疫苗沒信心。而對於排除萬難引進BNT疫苗的郭台銘好感度則是高達75%。另外民眾對蔡政府紓困的評價則有47.6%感到不滿意。
民眾被問到是否贊同蔡英文處理國家大事、人事安排及政策,結果顯示,34.9%還算贊同,26.1%不太贊同,19.1%一點也不贊同,9.4%沒意見、不知道或拒答。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歷經過去1個月辛苦的總統聲望保衛戰,蔡英文仍在奮戰中,未脫離執政困境,陷入一種膠著的狀態,回升可歸因於疫情趨緩及疫苗有著落,不過隨著疫情演變,疫苗爭議也將成為蔡英文總統聲望及歷史定位的關鍵因素,目前她的民意支持度也是2020大選以來次低,未來如何演變不容樂觀。
關於蘇內閣的整體施政表現,最新民意顯示,在二十歲以上台灣中,四成四基 本上滿意蘇內閣的整體施政表現,五成的人不滿意。不滿意的人比滿意的人多 6 個 百分點。這項發現透露,台灣社會內部正持續展現對蘇貞昌內閣整體施政表現的強烈不滿。
這次各黨各派的支持度在民調裡面出現了不同的版本,台灣民意基金會的這個版本,在疫情之中各政黨的支持度為,民進黨為28.3%,國民黨21.9%、民眾黨11.3%、時代力量3.1%、台灣基進1.4%、其他政黨合計0.5%。32%表示沒特別支持哪一黨,1.6%表示不知道或拒答。和6月時的民調相比之下,民進黨的支持度增加了5.7%,國民黨也增加3.5%,民眾黨則是下降4.3%,時代力量減少3.2%,基進黨下滑2.1%。但也有另外一個版本是:【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最新民調顯示,民眾黨支持度從4.9%下降至為4.1%,時代力量則從2.4%下降至1%,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從長期趨勢來看,這份研究「對小黨支持度不敏銳、不精準」】,但七月初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又有另外一個民進黨的版本,【根據民進黨7月初的內部民調,國民黨支持度並沒有因此攀升,反而由台北市長柯文哲領導的台灣民眾黨支持度從4月約10%上升至15%成為大贏家。黨內人士認為,民眾黨在本土疫情爆發期間收割了「淺藍」及中間選民,是民眾黨民調上升的主因。該民進黨民調的調查時間是7月5至6日,結果顯示,在政黨認同方面,民進黨支持度為26.8%,排第一;國民黨為17.3%,排第二;民眾黨為15%,雖排第三,但與國民黨差距極小;時代力量為3.5%;基進黨則為1.9%;另有中間選民22.7%。】
三家數字差異這麼大,之中又暗藏哪些玄機呢?
最後還有,今天中段要跟大家報告待用餐實際執行和訪問的結果狀況如何,還有之前網友要求我們代捐的鄭州水災捐款也已經請馮子紜小姐姐捐出去啦~~~~等下跟大家報告十方財來十方去~~~
最後還有跟一位海外歸來的賴博士連線,之前他還因為在海外跟藍營支持者開扁上了新聞,結果這次卻對民進黨政府相當失望,是怎麼搞得啦~~~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解析疫苗&疫情對蔡英文民調影響
24:00 政黨支持度變化原因?
32:00 民調與現實狀況的時間差
33:00 解析民進黨7月初內部民調
38:00 國民黨支持度上升暗藏隱憂
43:00 郭台銘好感度75% 下一步?
01:22:00 來自地方的聲音 - Call Out Dr.賴
國家認同因素 在 好听的歌曲 Youtube 的評價
Phỉ Nhi|菲儿| 好听的歌曲| part 6| yy 4823|best china song 2015 2016
Phỉ Nhi|菲儿| 好听的歌曲| part 6| yy 4823|best china song 2015 2016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紀錄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E8%8F%B2%E5%84%BF-608451902626545/?ref=notif¬if_t=page_fan 要是大家喜欢,请订阅,并分享 , 谢谢
█► Google Plus : https://goo.gl/hlOCPa
█► Fanpage facebook: https://goo.gl/LfHZzB
█► Subscribe : https://goo.gl/SBIL3r
國家認同因素 在 好听的歌曲 Youtube 的評價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紀錄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8%8F%B2%E5%84%BF-608451902626545/?ref=notif¬if_t=page_fan 要是大家喜欢,请订阅,并分享 , 谢谢
█► Google Plus : https://goo.gl/hlOCPa
█► Fanpage facebook: https://goo.gl/LfHZzB
█► Subscribe : https://goo.gl/SBIL3r
國家認同因素 在 原二公民答案.doc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八卦
( D ) 目前臺灣社會內部存在著「國家認同」的分歧,有些人認同的是主權及於中國 ... 主權爭議主要來自歷史因素,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我國為主權國家」的局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