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第一天,虹安在線上參加了第十屆工程、技術與STEM教育研討會,今年主辦單位是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協辦單位是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IEEE台北分會 Young Professionals Group,研討會主題為「結合跨領域的工程教育」。虹安從資訊學碩士再到機械博士,現今又在立法院服務,橫跨了三個領域,當天的演講主題是「數據科學與國家治理」,由於疫情的關係,只能在線上跟各位老朋友、學界伙伴相見。
💡 科普時間:什麼是STEM教育?
✒ STEM,是四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結合而成--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是近年相關產業最喜歡用的關鍵字,歐美也有許多STEM教育的相關計畫,希望未來教育能從「知識傳遞」進化為「學以致用」,著重於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的跨領域資訊整合,使知識成為可用資源的思維。
虹安首先以自身的學習、工作經歷作為開場,就讀資訊工程系所時的虹安,也跟你我的學生時期一樣,熬夜寫程式debug、拼命K書📚、做研究;到了機械博班的階段,要在博士班的過程一口氣弄懂機械系學生四年學到的內容,結合自身的資工背景,激發出insight 💡變成博士論文。過程中也曾經怨嘆過為什麼想不開,為什麼要跨領域讓自己這麼累;再到了科智的創業時期,獲得了 #全球創業賽第一名 的殊榮,跨領域的學習逐漸展現出成果;接著又到了鴻海集團擔任工業大數據辦公室主任貢獻所學,同時也擔任郭台銘創辦人的特助,命運的際遇讓我來到了立法院擔任第十屆立法委員。這次跨離了工程領域,虹安仍然戰戰兢兢,但過往累積的經驗與能量,使我能把立委的角色擔任好,虹安的大數據專長讓我問政時更能以事實和邏輯分析為根據,以數據避免政治口水,也為立院帶來了不同的科技思維。
#而且立院的同事跟科技業的很不一樣
接著,虹安以「數據思維的重要性」作為切入,說明了零售業龍頭Amazon建立了「線下」實體通路的用意是什麼、又如何決定什麼商品該在架上展示,現今的一切,不再用經驗法則決定,而是 #大數據驅動的結果,「妥善用數據分析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價值」。在2011年,發源於辛辛那提的奇異(GE)公司,發表了GE Industrial Internet System,舉例說明了 Product (or Service) Data Life Cycle,強調了數據收集、數據比對與分析、決策改善等三個要素的Life cycle,這Life cycle適用於各領域的大數據分析和應用,重點是,以數據驅動需求的首要原則是:From gut feeling To data agility,將主觀意識下有限的數據來源,轉變到客觀心態下更大更完整的#開放式數據來源,如此一來,養成數據化的工作模式,就能得到洞察數據敏感力,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價值。
而在 #國家治理方面,虹安舉了去年質詢陳時中部長的 #口罩地圖 為例,說明了大數據分析用於口罩分配的成果😷,並可解決城鄉口罩用量不同的物流輸送問題,使每個需要的人都可以買到口罩。各縣市的口罩分配不應該只是齊頭式平等;而我用的方式,就是上述的「數據收集、數據比對與分析、決策改善」三要素;虹安才能以明確的數據質詢蘇院長,7600萬片口罩到底去了哪裡。除此之外,虹安在立院密切關注的,還有 #數位發展部 的成立。數位發展部源自國家對於數位科技產業及發展的重視,成立數位發展部以進行國家數位發展政策之規劃、協調、推動與法規擬定及執行,並著重國家資通安全政策、法規、重大計畫與資源分配之擬定、指導及監督,這會是虹安在立院第四個會期的重要工作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會後教授們的提問十分精闢,虹安大致整理如下:
①女性工程師的教育環境、社會支持的情況
②科研成果的產出,凝聚成政策推動的的能量,再從政策回到高等教育的增進,形成正向循環的方式
③數位發展部的角色對於高等教育的影響,是否與科技部/國科會有所不同
很謝謝學界朋友的交流,這次的演講讓我暫離政治圈回到本業,虹安將會從這些面向進行研議與推動,希望我的分享也能給予學界跨領域的交流與互動。
#回歸自己的本業既熟悉又開心
#跨領域最難的是要花很多時間讀書
#想了解虹安的歷程可看面試郭台銘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老外看中國,我是郝毅博。大家知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上大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和孔子有關的課程。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中國古代官員是按照儒家六德「智、信、聖、仁、義、忠」來辦事。可惜的是,在1949年以後,這些傳統的中國儒家思想和道德觀念持續被中共政...
國家治理方面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 這是一篇不少中國知識份子轉載的理論核彈,作者許章潤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年前因為言論過份自由化被整肅,代表作名叫《我們的恐懼與期待》。這次武漢肺炎危機,他的續集文章就是《憤怒的人民已不再恐懼》,內容直線抽擊當今中國體制的九大結構性問題:
1. 政治敗壞,政體德性罄盡。
2. 僭主政治下,政制潰敗,三十多年的技術官僚體系終結。
3. 內政治理全面隳頹。
4. 內廷政治登場。
5. 以“大數據極權主義”及其“微信恐怖主義”治國馭民。
6. 底牌亮出,鎖閉一切改良的可能性。
7. 由此順流直下,中國再度孤立於世界體系,已成定局。
8. 人民已不再恐懼。
9. 敗象已現,倒計時開始,立憲時刻將至。
文章極長,但建議全篇閱讀。例如第五點,就很警世:
//第五,以“大數據極權主義”及其“微信恐怖主義”治國馭民。過往三十多年,在底色不變的前提下,官方意識形態口徑經歷了從“振興中華”的民族主義和“四化”的富強追求,到“三個代表”和“新三民主義”,再至“新時代”雲雲的第次轉折。就其品質而言,總體趨勢是先升後降,到達“三個代表”拋物線頂端後一路下走,直至走到此刻一意赤裸裸“保江山”的“大數據極權主義”。相應的,看似自毛式極權向威權過渡的趨勢,在“奧運”後亦且止住,而反轉向毛氏極權回歸,尤以晚近六年之加速為甚。因其動用奠立於無度財政汲取的科技手段,這便形成了“1984”式“大數據極權主義”。緣此而來,其“微信恐怖主義”直接針對億萬國民,用納稅人的血汗豢養著海量網警,監控國民的一言一行,堪為這個體制直接對付國民的毒瘤。而動輒停號封號,大面積封群,甚至動用治安武力,導致人人自危,在被迫自我審查之際,為可能降臨的莫名處罰擔憂。由此窒息了一切公共討論的思想生機,也扼殺了原本應當存在的社會傳播與預警機制。由此,“基於法日斯主義的軍功僭主政治”漸次成型,卻又日益表現出“組織性失序”和“制度性無能”,其非結構性與解結構性。職是之故,不難理解,面對大疫,無所不能的極權統治在赳赳君臨一切的同時,恰恰於國家治理方面居然捉襟見肘,制造大國一時間口罩難求。那江夏城內,鄂省全境,至今尚有無數未曾收治、求醫無門、輾轉哀嚎的患者,還不知有多少因此而命喪黃泉者,將此無所不能與一無所能,暴露得淋漓盡致。蓋因排除社會與民間,斬斷一切信息來源,只允許黨媒宣傳,這個國家永遠是跛腳巨人,如果確為巨人的話。//
國家治理方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609紐約時報
*【抗議後,行政部門重新研擬警察的預算和紀律】
美國非洲裔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員警壓頸致死事件,引發的反種族歧視鬥爭從街頭轉向行政部門,案發地點明尼亞波里斯的市議會星期天宣佈,將解散該市員警部門,以一個由社區主導的新公共安全模式取而代之。這是至今為止,美國國內針對改革警務體系所提出的最重大舉措。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us/unrest-defund-police.html
*【川普不認同是因為警察系統引起抗議,並稱員警是”偉大的人民” 】
川普總統不認為美國警察部門存在系統性問題,拒絕譴責在遊行示威中執法的員警,他說,美國99.9%的員警是“偉大的”。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us/politics/defund-police-trump.html
*【紐約立法者不顧員警工會反對,要求禁止窒息式擒拿】
受到席捲整個州和國家的抗議活動的影響,紐約州立法者不顧包括員警工會在內的團體長期反對,批准針對員警不當行為的一系列法案。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nyregion/floyd-protests-police-reform.html
*【這次的抗議活動與其他爆發過的示威運動情況不同】
比起其他時漲時消的抗議運動,佛洛伊德事件引發的大規模集會,橫掃全美甚至全球,其規模和勢頭達到了幾十年來未曾見過的程度。這場運動不僅改變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也在國家治理方面產生了實際影響,包括紐約市承諾削減員警預算、明尼亞波里斯市議會同意解散警察局,以及國會擬提出員警改革法案等。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7/us/unrest-protests-minneapolis-ending.html
*【拜登不認同刪減警察預算,但走謹慎路線】
隨著壓制佛洛依德的殘忍影像曝光,以及嚴正抗議有關種族歧視的輿論,拜登試圖平衡抗議者要求進行執法改革的要求,同時又不疏遠溫和的選民。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us/politics/biden-defund-the-police.html
*【股票收復2020年損失】
#隨著華爾街的反彈繼續,標準普爾500指數消除了全年虧損。標準普爾500指數週一上漲逾1%,延續了為期一周的反彈,其原因是人們對經濟快速復甦的希望,美聯儲的重大干預以及無視企業和消費者仍然面臨的嚴重風險的推動。
#3M在面具上起訴亞馬遜上的第三方賣家。
#勞工部稱,雇主在5月增加了工作,失業率出乎意料地下降了,經濟學家對此感到驚訝。外界對報告產生質疑,但詳細探究可得說明,這是因為有些工人被不當算為受僱而不是失業。如果對這些工人進行了正確的分類,那麼5月份的失業率將約為16.4%,而不是官方的13.3%(儘管仍低於4月份)。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business/stock-market-today-coronavirus.html#link-753d7254
*【美國經濟在今年2月開始進入衰退期】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經濟週期測定委員會宣佈,美國經濟在今年2月正式進入衰退。隨著新冠疫情導致經濟活動急劇放緩,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結束。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這次衰退將會特別嚴重,但隨著各州重新開放,其週期也會特別短,可能只有幾個月。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business/economy/us-economy-recession-2020.html
*【全球病例數超過700萬】
世衛組織稱,全球每日新增病例于周日觸及歷史新高。該機構秘書長譚德塞指出,過去10天中,有九天報告的病例超過10萬例,周日的新增病例更是超過13.6萬例。 世衛組織警告稱,疫情似乎正在惡化,並敦促已經有所好轉的國家保持警惕。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world/coronavirus-maps.html
l
*【紐西蘭全面結束封鎖,但仍保持謹慎】
在現存新冠患者清零後,該國幾乎所有剩餘的封鎖限制均在週一午夜被解除。紐西蘭是包括冰島在內的幾個似乎已經完全根除病毒的國家之一,但官員們表示不可掉以輕心,目前該國邊界仍未開放。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world/australia/new-zealand-coronavirus-ardern.html
*【各國航空解禁的時刻,英國宣佈防疫隔離】
大多數西歐國家和美國正在放寬限制,英國政府推出了一項計劃,要求所有進入該國的人必須自我隔離14天。此舉引起該國旅遊業的憤怒,也引發了對新規定實用性的質疑。乘坐飛機、輪渡或火車進入英國的人必須提供一個隔離位址,違規者將被處以最高1000英鎊的罰款。批評者認為,新規則只是首相強森對疫情管理不善的許多例子之一:一堆草率的,過分樂觀的提議,通常是在曲線後面,並且更多地是由政治驅動,而不是他經常引用的科學。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world/europe/uk-quarantine-johnson.html
*【紐約市重新開放】
週一紐約市正式恢復營業,多達40萬人重返建築、製造業和部分零售業等工作崗位。這是四階段重新開放計劃的第一階段,重新開放仍然挑戰重重。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nyregion/coronavirus-nyc-reopen-phase-1.html
*【如何捍衛美式民主?美國外交官陷入尷尬困境】
外交官們表示,佛洛伊德事件以及川普政府的應對削弱了他們對外國獨裁者的批評,令美國的道德權威遭到質疑,還為中俄等國提供了宣傳工具,用以描繪美國的陰暗面。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608/protests-diplomats-coronavirus/
*【朝鮮稱將全面切斷與韓國通訊管道】
朝中社表示,兩國間的所有通訊管道將於週二中午被切斷,並稱這一決定是由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以及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金英哲作出的。朝韓兩國關係近日來因脫北者在邊界地區散發反朝傳單而日趨緊張。
https://www.nytimes.com/aponline/2020/06/08/world/asia/ap-as-koreas-tensions.html
*【洛磯山脈價值200萬美元的寶藏被尋獲】
收藏家Forrest Fenn宣佈,有人已經找到了他在2010年埋藏的青銅箱,裡面裝有金塊、硬幣、藍寶石、鑽石和古董手工藝品,歷時十年的尋寶熱潮宣告結束。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8/us/treasure-chest-rocky-mountains.html
國家治理方面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評價
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老外看中國,我是郝毅博。大家知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上大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和孔子有關的課程。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中國古代官員是按照儒家六德「智、信、聖、仁、義、忠」來辦事。可惜的是,在1949年以後,這些傳統的中國儒家思想和道德觀念持續被中共政權攻擊和破壞。
目前儒家思想除了在台灣外保存的比較完整外,亞洲其他國家一樣也有人還按照著孔子的哲學來生活,最近我就採訪了這樣的一位韓國學者金正奎,他寫了一本叫大同的書,另外我也採訪了台裡的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笑談風雲的節目主持人章天亮教授,請他也聊聊對於這方面的一些看法。首先,金先生認為儒家重視道德的這種思想可以解決當前中國的很多問題,比如說腐敗的官員等等。
《大同》作者 金正奎:
「內心的道德是一個儒家的概念,就是沒有人監督你,自己也會做好。」
當然一個有道德的官員不一定代表他很有能力把事情做好,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一個沒有道德感的官員肯定不會把百姓的幸福當成他主要的一個任務,所以這邊我也想問章教授的是,中國這種傳統的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還有沒有重要性?那另一方面,中共做為一個文化的摧毀者,他們真的有可能去復興文化,甚至是讓官員們重視道德,學習儒家思想嗎?我們知道這幾年中共一直在推廣著所謂的「孔子學院」,我們一起聽聽章教授怎麼說。
我個人很喜歡中華傳統的政治哲學和理論,我完全不同意共產黨的口號「打碎舊世界,創立新世界」,現代和傳統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英國有民主的議會,也有女王;日本有首相,也有天皇,當年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可是他也尊重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刻意去破壞。很多學者也說過他們認為中國以前的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為什麼?
《大同》作者 金正奎:
「西方與儒家的方式不同,遇到社會問題,西方主要通過制度約束:修改法律,改變獎懲制度,讓人自己衡量利弊。儒家的方式不同,儒家是領袖風範,在道德上起表率作用。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管理社會,教化社會。不只是說說正確的言論,而是給出正確的表率和示範,喚醒社會大眾內心的善念。」
不過假如清朝沒被推翻,中國以前的政治制度還存在,那會怎樣?你會看到這個國旗,這裡大概有一個皇帝的圖片,官員可能這樣說話...
開玩笑的。我覺得儒家思想對中國社會會有很正面的影響。如果官員都重視仁他們一定會照顧民眾。當然用儒家理論來改革中國的政治制度是個很複雜的事,可是我覺得金先生和章教授的想法都很有意思,謝謝他們接受採訪。最後跟大家分享金先生說的一句話:
《大同》作者 金正奎:
「中國的未來不僅關係到中國人,中國的未來關係到全人類。」
我覺得這句話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中國的未來怎麼走,肯定影響著全世界,不過中國現在雖然擁有龐大的市場和生產力,但往往輸出給大家的印象,卻是人權狀況很糟糕、暴力腐敗的官員和山寨或黑心食品等等,大家是害怕中國,而不是尊敬、喜歡中國,這和古代這種禮義之邦的形象差得很遠,所以對我來說,不管是儒家或是其他政治理論,如果中國的人民能有權利,自己選出對中國人最好的政治體制,那對全世界肯定都是好事。好的,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到我的 YouTube、Facebook、微博或 Twitter 留言,我們下次再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BowVhTlbeE/hqdefault.jpg)
國家治理方面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評價
被認為存在於古代日本的邪馬台國的女王。
傳說她操縱被稱作鬼道的魔術,用蠱惑治理好人民。
她是在被分裂成多個小國、長久持續著戰亂的倭國中
突然出現的,用神諭之力統一國家的謎一般的女王。
身高/體重:161cm・52kg
出處:魏志倭人傳
地域:日本
屬性:混沌・善 性別:女性
「欣賞邪馬台國第一代女王的力量吧!」
卑彌呼居住於巨大神殿的最深處,
不在人們面前露面,
她的話由其無名的弟弟向民眾傳達。
從向魏國大陸派遣使者、被封為親魏倭王等方面看,她也很擅長外交。
但在卑彌呼死後,以弟子壹與的記錄為終結,邪馬台國忽然從歷史的舞台中消失了。
被稱作邪馬台國的國家至今充滿了謎團,就連其所在地都不明確。
「成為女王之後就不能自由外出了,說實話我一點也不明白呢~」,她本人這麼說。
看起來是個活潑、喜怒無常的女孩,她體內隱藏的神秘力量是無愧于光之裁定者這一名號的可怕之物。
有時施展神諭,有時充滿活力…,不,沒什麼。就這麼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治亂吧。
雖然不能察知她作為女王時是怎樣的作風,但她本來就是一個喜愛太陽公公的光芒、大地的果實和人們的笑臉,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溫和女子。
另外,她不知怎麼地帶著異常的雨女體質。
只要一出門就會下雨,因此她最後被人們當作求雨的巫女為人所求。
「……嗚嗚,又是大雨。為什麼我剛要出去就會下傾盆大雨呢……。哈?稻子生長了?好好,高床式高床式。」
順帶一提,擅長的技能是通過割骨占卜鍛煉出來的揮拳,這可是邪馬台國最大的秘密。
「必殺!卑彌呼拳!」
鬼道:A
原始的魔術,據說它也是神道的原型。
與立足於系統的魔術不同,它的詳細充滿了謎。
光之神諭:A
獲得將大家領至光輝未來的神諭的技能。
多少會因為打瞌睡導致把看見的東西當成錯覺。
巫女的魅力:B
具有指揮軍團的天生才能。在團體戰鬥中,可令我軍的能力提升。
由於領袖氣質是個稀有的才能,對一國之王來說B等級就可以說是足夠了。卑彌呼的領袖氣質是靠神諭來統治眾人。
天然的肉體:A
無災無病不知傷痛的超天然健康肉體。
蘊含著原始人般旺盛生命力的真真切切完美健康優良兒童。
此外,一旦懈怠,軀體就會鬆散下來,吃多了的話體型也會變化。從這種意義上看也是種天然。
『象徵星辰的久遠鏡』
等級:B 種類:結界寶具
範圍:50 最大捕捉:300人
Seishintadoru Kyuuenkyou。
與非人之物相連,獲得人類智慧無法觸及到的領域的睿智。真名解放時,將無數鏡子在周圍展開,將不同時間和領域的信息多重投影,以自身為媒介觀測近未來發生的現象。
而且,在寶具展開過程中,也會發生將周圍我方原始人之力活性化的謎之波動。
最大解放時,也可以微微地變更預知的結果。
她本人認為“這就是天之聲吧!”,但其被稱為神諭的行為到底是什麼,連她本人都沒有真正理解。
此外,據說從天之聲也未曾提及過與命運之人有關的事。
「哈~啊~……,明明無所不知,卻連自己的事情都渾然不知,是誰造就了這樣的卑彌呼啊。」
星辰顯現深淵,深淵象徵星辰的久遠鏡。
某夜,她聽見了「那個」。
聲音忽遠忽近,忽大忽小。
又若隱若現。自身像倒影一般,倒影又加深自身。最終,久遠的睿智將可視的悠久的彼方連至此方。
她是作為映出非人睿智的久遠鏡生於現世,將人體內殘存的力量映照在自身的原始異能者。
她拋棄對人來說重要的生命,為人們的歡笑而獻上了自身。即使自己對生命無悔地迎接盡頭的黑暗,最後消失在時間的彼岸——
「哎呀,我沒有特別要向聖杯許下的願望啦……不! 開玩笑的! 有! 我有願望。事實上,如你所知,聖杯親也是生前促使我完成女王的義務的,那什麼,命運之人?我與那樣的存在應該說是無緣還是怎麼著?嗯,“能占卜人的愛情,雖不想預見卻一直能預見,好的,祝你們幸福! ”這種程度能很完美很確切地預見,可當談到自己時卻又無能為力的卑彌呼,簡稱卑迷糊。所以,與Dramatic又Exciting的命運之人的一場邂逅!我想要! 想要! 」
——沒錯,她正是光之裁定者,同時也是邪馬台國第一任女王,卑彌呼。
#FGO #卑弥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hzQ92maAdc/hqdefault.jpg)
國家治理方面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美中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達到40多年以來最低點,也從部份領域的爭端和挑戰變成體系和價值的衝突。這兩個加起來經濟產出總和佔全球40%的超級大國分裂,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許多外國媒體已經用「新冷戰」來形容美中發展。我們這就來看看歷史的教訓還有新冷戰對科技造成的的結果。
既然提到新冷戰,不得不稍微介紹一些冷戰的背景。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因為意識型態不同,相互對抗長達半個世紀。最後西方資本主義壓過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在1991年解體,美國也成為世界超級強國,可以說我們今天世界的樣貌也是冷戰過後的結果。
中共領導的中國去年70年週年,比我們正統的中華民國還少38年。重點是現在的中國就是靠冷戰的時候,在蘇聯和美國之間遊走,最後在美國聯中抗蘇的策略下,因為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挹注還有自身的經濟發展成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蘇聯垮台後中國就成為共產主義的代表,但是西方當時就有,到底是要跟中國交往還是圍堵,要和緩還是強硬的討論,後來很明顯西方是採取以經濟發展帶動中國民主和自由的做法,結果如何?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狀況。
中國現在變成全面控制的超極權社會,還用科技向外輸出治理模式,其實什麼天網監控、人臉辨識、大數據分析整合、機器學習還不是都跟歐美學的。所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7月25號的演說才會這麼受到大家關注,在經濟改革無法帶來政治改革的同時,就像過去冷戰時期,他再次點名中國共產黨,不是中國人喔,說他過去在冷戰期間的軍隊記錄告訴他,共產黨人總是在撒謊。還把雷根20世紀80年代對蘇聯「信任但要驗證」的口號改了一下,說對付今日極權的北京得要「不信任且要驗證」才行。
這幾乎就是顛覆了70年代尼克森跟中國接觸還有中國會改變的理論,可是現在如果美中要走上新冷戰這條路有難度,特別在經濟發展上已經水乳交融。以華為當作例子,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在美中科技冷戰的最前線。要知道在19年前,華為剛開始到德國法蘭克福郊區和英國小鎮設立歐洲銷售辦事處的時候,還只是眾多來競標建設電信網絡,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到了今天華為就是中國崛起的代表。
雖然美國從2018年開始以各種法律強力防堵華為,它在2019年銷售額還是有1230億美元。因為華為過去利用價格優勢搶攻市佔率,在市場已經幾乎是無法取代的存在,全球190幾國有170國都用華為的產品跟設備。但是在美國遊說各國封殺華為後,本來許多國家還在觀望,現在都慢慢選擇站在美國這邊。像是英國7月14日宣佈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現有華為產品2027年前全面拆除。這代表由英美澳紐加組成的「五眼聯盟」中,僅剩加拿大未宣佈禁用華為。不屬「五眼聯盟」的法國也在22日宣佈不續購華為設備,間接在2028年前讓華為退出該國5G市場。
而華為也把自己比喻為70年代的日本企業東芝。當時東芝專攻半導體和晶片領域,後來就開始面對美國強勢的攻擊。某一方面這種說法沒錯,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差很多。東芝當初是因為對美國禁運對象蘇聯出口技術先進的設備,華為也有孟晚舟違反伊朗禁令的事件。但是跟華為不一樣的是,沒有人指責東芝剽竊技術,違反智慧財產權,而且當時日本的經濟體制與今天的中國不一樣,日本的企業是建構在自由經濟的基礎之上,國家的介入不是很深,但中國則是國家資本主義。
華為風暴不是單純的貿易戰、科技戰,背後有美中兩大陣營政治體制之爭。從華為的崛起也看得出西方對於如何看待中國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態度,而國際政治不是數人頭的,面對極權專制的中國,開放的社會要有連貫的戰略,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還是有很多人受不了中國市場的誘惑。這個世界會因為新冷戰就發展出一個新的貿易架構或體系嗎?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ftqLeBw3k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