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限量發行500套,典藏饋贈兩相宜,欲購從速***
總統府國史館正式出版
《陳水扁總統照片集》一套3大冊(開創新局、外交出擊、國政推展),每套定價1000元,各大書店銷售。
這是從總統府移交10萬張照片中精挑1500張的歷史照片,記錄8年總統重要施政與活動。阿扁總統也特別寫序《聽見相片在說話》。
國史 館 相片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八卦
風傳媒突然在3小時前,突然丟出一篇去年的文章,這個用意到底是什麼?
.
放下新疆 勿忘日本侵台嗎?
.
日本侵台是事實,但是中國自己的歷史,就是侵略別人跟自我相殺的歷史。
.
所以日本人在台灣殺異己獲的統治權我不意外,但是至少他們滾了,但是中國國民黨殺台灣人呢?
.
新聞媒體小編這樣引述帶風向,我真的覺得很奇怪。
.
而且是徐宗懋啊 很有名的大統派,常常在那邊靠北轉型正義不正義。這種擁有大量資源(圖片、中時出身),通常都會很有一套自己的立論基礎,因為相片會說話,但是話是編寫人工加上去的。
.
這才是台灣人最要小心的。
點進去才發現,原來是要建立中國史觀的台灣歷史圖書館啊。應該是廣告服務吧?
國史 館 相片 在 藍莓媽咪【日文繪本親子讀書會】 Facebook 八卦
我在牛津大學
今天一樣睡飽飽九點起床後,讓小朋友一邊吃早餐,一邊利用早上頭腦清醒的時候晨讀,十一點室友簡單煮了麵,我們吃飽後就往大英博物館出發了,剛出去等公車時氣溫只有15度,而且還大雨如注。等到65號公車來了,我們逃難似地上了公車,這時鞋已經濕了一半,過了十分鐘,到了地下鐵車站時雨勢已緩,烏雲漸漸散去,風勢也沒那麼強了,丘山丘下彷彿是兩個世界,丘上是讓人想高歌哼唱的宜人秋天,而丘下則是讓人縮著身子的陰冷寒冬!
等我們再轉了幾次地鐵從地下出來準備要步行去大英博物館時,居然雷電交加,頃刻間傾盆大雨,宛如翻臉無情的倫敦天氣般詭譎多變,我們撐著雨傘趕快躲入路邊的一間小書店,雖然外面濕答答,但是在下個轉角,居然遇上了歐美電影中才會出現的那種街角書店,讓我們心情馬上聰狼狽的落湯雞昇華為文青旅人。
午後到了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時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跳過比較熟悉的中國/日本/韓國文化區,直接去看在台灣比較少見的非洲/埃及/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拜占庭文化區,其中最讓小朋友為之瘋狂的就是4-5000年的側身葬木乃伊和埃及艷后木乃伊了,這也算是呼應了今天台灣農曆七月一日鬼門開的民俗行程吧,哈哈。我們還看到了巴比倫文化中人類最早的鍥形文字,剛好藍莓升上國二是中國史地、國三是世界史地,室友講得興味盎然、口沫橫飛,但小孩聽到哈欠連連,唉。
出了大英博物館後身邊好多韓文此起彼落,我趕快請韓國歐妮幫我們照全家福作紀念,韓國歐妮們都很會照也很會取景,我們總算擺脫了手抖手滑阿公斷頭存腳的全家福宿命。旅行一週多,我們的全家福相片都是請路人甲乙丙丁幫忙的,我的首選是韓國人,因為他們會幫忙照許多直的橫的近的遠的,還會等路人走過再照。其次是日本人,日本人也會負責好好照,但因為客氣只會照個1-2張,再者是對岸同胞,因為對岸幾乎都是旅行團,所以照得比較匆忙,可能有路人入鏡或閉眼照出現。至於自願幫忙的當地人通常都是日行一善,照相成果只能接過笑容可掬說聲謝謝,然後低頭一看,頭頂有很多烏鴉飛過,當然最好的就是遇上老鄉台灣同胞啦,要站要蹲都有求必應,四海之內一家親,可是我們旅行至今還沒剛好有遇上台灣老鄉幫我們照相的呢,嗚嗚。
離開大英博物館後又開始傾盆豪雨,本來想去搭船遊泰晤士河看一些主要的戶外景點也不適合,所以我們就掏出口袋名單,轉往一個室內的購物行程,因為我的黑色長夾錢包已用了好多年,快不堪使用了。所以我想趁機幫自己挑一個斜背錢包當生日禮物,這樣我去買菜時,可以在錢包裡放手機,這樣騰出的手就可以好好拿菜了!我們決定轉了購物行程,在地下轉轉繞繞換搭了好幾班地下鐵後,出來地上一看戶外天氣,居然又變成豔陽高照的大晴天,真是難以捉摸的倫敦天氣呀!
晚餐我們先到牛津街轉一圈,然後再走到萊斯特廣場附近吃大家推薦的炸魚薯條,炸魚又香又酥,薯條既大根也有口感,連續吃了兩天真的很過癮,但炸魚薯條變成像義大利及比薩一樣,近半年也謝謝再聯絡了,噗。
要去搭地下鐵回飯店前剛好遇到倫敦唐人街,劇說這裡是全歐洲最大的中國城,本想進去繞繞,但在牌樓兩樓看到一大堆店家丟出來的垃圾,加上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垃圾味,有種夜市裡垃圾東倒西歪的熟悉的「中國味」,所以我們看了幾眼菜單上的價錢就離開了,豆漿台幣160、雞排240、蒜苗炒肉550⋯⋯,如果我日文課倒店了,以後我來倫敦開一間彰化肉圓+碗粿+菜頭粿好了!肉圓500、碗粿500、菜頭粿500,搶錢均一價500,噗!
今天我的心得有二:
心得1:昨天因下雨無法去劍橋撐篙遊船時,內心確實有怨。今天轉個心境,以前地理課本就學過倫敦典型天氣終年陰雨綿綿,少有陽光。想到在義大利的高溫熱浪,英國的低溫和陰雨也算是另一種不同的歐洲風情,夏天來歐洲卻提早體驗秋冬,就像健達出奇蛋,一種體驗兩種享受!
心得2:我覺得在台灣學校英文太重視腔調,語文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不是要一個東方的外國人講得多像紐約老鄉或倫敦老鄉,這次從義大利到英國,遇到各式各樣種族的人,雖然我覺得英語能力不足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但更讓我深深感受到的是把語文溝通的核心在於尊重彼此的文化,更甚於過於拘泥腔調。若學習外文只有空殼美麗的發音,而沒有實在的內容,這樣就無法達到更深入且更生動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