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獎狀》~ 1
.
特殊學生升高中有三個升學管道,
蔡傑國中畢業時,雖然成績不好,
他還是有錄取到…
公立高職的食品加工科、公立高職的機車修護科、特殊學校。
.
有三個選項時,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
我們當家長的….
要向人家介紹自己孩子讀什麼學校?
.
「我的小孩讀…公立高職」
這句話一定會比….
「我的小孩讀….特殊學校」好聽多了。
.
當家長的也是要做人,
這有社會上…【面子】與【尊嚴】的問題。
.
最後我會勇敢選擇「特殊學校」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的親身經歷…..
.
記得讀小學時,我們班上有50位同學,
每次段考,我都是考35~40名,
算是後段班的程度。
.
升國中時,
剛入學有智力測驗,或許我運氣不錯,
猜對機率很高,我被編到了A段班。
.
我父母是很驕傲跟人家介紹…
「我孩子是讀A段班喔」!
.
但,
我在A段班的日子並不快樂,
幾乎每天都有不同科目的小考,
每天都讀得很晚,
為了晚上讀書不要睡著,
我國一就開始喝即溶咖啡了,
.
可是我再怎麼努力,
也掌握不到讀書的要領,
怎麼考,都不會及格,
.
那個年代流行...打罵教育,
只要考不及格,一定會被老師打,
每位老師會依照自己的體型、興趣、喜好,
選擇不同形狀與材質的…
竹鞭、藤條、塑膠管、木棍,
我常常被老師打,
所以我很熟悉這些武器要怎麼使用。
.
成績不好的人待在A段班,
痛苦,自卑,沒自信,
也沒有人想跟你做朋友,
.
班上有47位同學,
每次段考,我都是第46名,
也就是全班倒數第二名,
.
上學就是很痛苦的事情,
我每天都想著要逃學。
.
當時我已經知道一件事情了….
會讀書的,就是會讀,
不用人家特別的教,自己就會讀了,
隨便讀,都能考高分,這是天分,
在A段班裡面大部分都是這種人。
.
而不會讀書的人,就是不會讀,
就算是請天才來教,
就算你把他打死了,他還是學不會,
腦袋駑鈍是很難逆轉的,就像我這種。
.
什麼樣的人,
就應該要待在什麼樣的環境,
待在看起來【最優秀】的環境,
【超乎能力】的環境,
把人壓到連呼吸都困難,
當一個永遠都是班上最差勁的人,
有什麼好處?
.
忍了一學期,
我終於可以被下放到B段班了,
也就是俗稱的….放牛班。
.
放牛班,就沒有功課壓力了,
考題也不一樣,簡單多了,
.
或許之前在A段班那段痛苦的磨練,
讓我在放牛班,
隨便讀、隨便考也能前幾名,
.
就是在這樣放牛的環境….
我才開始慢慢可以正常呼吸,
慢慢恢復自信,
往後的兩年直到畢業,
無論課業上或是體育方面,
我都是班上的佼佼者,
.
所以自由自在的日子,
基本上是充滿自信與快樂的,
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
【剛剛好】,才是適合成長的環境。
.
國中階段,
雖然是A段班~不好的開始,
但,
B段班可以有~快樂的結束,
.
只是我沒想到升上高職時,
又碰到相同的命運….
.
當年聯考結束,
15歲的年紀哪有什麼人生目標,
放榜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
只能大人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當時爸爸要我選跟哥哥一樣的學校,
只選校,不選科,
就看分數是落在哪裡?
就去讀哪一科。
.
這樣的選擇方式是會...得到報應的,
我的分數是落在機械科,就進去讀了,
讀了之後,才發現沒有興趣,
.
我只讀半年,就讀不下去了,
加上犯錯的事情不斷…...
(抽菸 + 打架) x N + 翹家 = 退學!
.
後來,搬家到南部,
我必須重考,
有了之前錯誤的經驗,
這一回爸媽也不敢再指揮我要選什麼學校了,
我才可以自己選。
.
小時候我喜歡畫畫,
看到高職有「製圖科」的選項,
我以為「製圖科」就是...畫畫,
當時嘉義地區的製圖科只有兩間學校,
我考不上好的學校,
只能考進較差的學校。
.
但,後來我才發現,
其實喜歡畫畫的人,應該要選「美工科」才對,
我選「建築製圖科」,主要是學建築的,
製圖只是輔助的技能而已。
.
都是在讀之後,才發現....我又選錯了,
唉~ 都幾歲了,
我還要再重考第二次嗎?
.
這回是自己選的,我就認命了,
不能怪父母了。
.
既來之,則安之~
我們這所學校學生的素質並不高,
每年畢業後能夠應屆考上二專的頂多就1~3位,
錄取率大約就是1~3%而已,
.
我是重考生,或許年紀比同學還大,
多讀人家一年的書,
所以我很幸運,
我就是後來學校1~3%應屆可以考上二專的學生。
.
高職,雖然讀了2間,
一開始是很丟臉,還好浪子回頭,
有個完美的結束,
我是推甄考上的,也算是光榮畢業吧!
.
命運的輪迴就是這麼奇妙,
考進二專之後,
相同的事情居然又第三度發生!
.
一開始我是選擇建築科,
讀了3天,很快我就發現班上同學的程度都很高,
至少都比我高出一個等級以上,
那種待在A段班的感覺…..居然又回來了,
.
很明顯.....
我跟同學們是不同世界的人,
因為同學都<講國語>,
只有我一個人習慣<講台語>。
.
除此以外,
建築科學生常常要做模型,材料的費用很貴,
我打工賺的錢常常買不起做模型的材料,
只能用便宜簡陋的方式完成模型,
每次要成果展的時候,
我都很不想把自己的作品端上去,
.
因為我跟同學的作品…
材質 ~ 差很大,比較起來就是...
《小學生的作品》跟《專業級》的差別,
真的很丟臉!
.
當時家中負債很高,
我寄宿在親戚家,上學要轉3班車,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
放學後,我要去打工賺錢,
晚上11點下班後,還得熬夜設計,
做建築模型做到天亮,
.
沒時間睡覺,天亮了還要再搭3班車去上學,
到了學校,就是趕快補眠,睡覺,
惡性循環,我當然趕不上同學的進度,
勉強撐了一年,體力真的是受不了了,
.
我不想讀了,
我真的覺得….我不應該來讀二專的,
應該20歲就直接去當兵才對。
.
後來還是有找到變通的方式,
轉科系就好了!
家中雖然負債很高,
父母一聽到我不想讀了,
還是到處借錢硬湊出生活費,
說我好不容易考上了,
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學業。
.
後來二年級我申請轉到土木科,
終於可以不用設計,也不用做模型了,
頓時!覺得輕鬆多了,
.
而且,
土木科的同學都會<講台語>,
相處上,也親切多了。
.
但,轉科系之後,
還是需要將之前沒修的學分補完,
除了白天上課,
晚上我也要到夜間部去補學分,
等於是…日間部、夜間部,我都要去上課,
.
當時,我還有加入社團 - 國樂社,
所以我幾乎整天都待在學校裡面,
早上7點 到 晚上10點。
.
我已經很努力補學分,但因時間有限,
排課也有衝突,有些科目時間錯不開,
最後還差一個科目,我沒補完,
就是為了那一個學分,
我必須延畢一年,二專也讀了三年。
.
「讀書」這條路….對我而言,
真的是很坎坷又辛苦的事情,
.
高職,多耽誤一年,讀了4年,
二專,又延畢,讀了3年,
二技,根本就考不上,
如果考上了,我是否能順利畢業?
.
因為智商不夠高,
所以我完全能體會那種….
肯上進,想讀書,卻讀不上去的痛苦。
.
在求學的過程,
讀書,這一塊我是比較吃力的,
還好我在社團是很活躍的。
.
我喜歡摸索與自學樂器的感覺,
高中參加了吉他社,二專參加了國樂社,
如果當時我沒有這些興趣來排解求學過程的苦悶,
我想….
我的最高學歷應該就是 - 【國中】吧!
.
我的成長經驗套用在蔡傑身上其實也是適用的,
待在比較優秀的環境與學校,
我得到的只有….挫折與失敗,
.
反而是在....比較差的環境與學校,
我才能找到....自信與方向。
.
蔡傑在小學、國中,
都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
永遠都是最後一名,
.
因為障礙別是 ~ 智障 + 自閉症,
所以,學業,我不會要求,
我只希望孩子去學校,
可以跟同學【一起玩】、【一起聊天】就好了,
.
經過多年的實驗,
小學的低年級會有一起玩、一起聊天的機會,
可是到高年級,
蔡傑就要開始體會現實不公平的生態了,
到了國中,大家都叛逆期,
就更不用說了。
.
我總是會想….
不能讓孩子太早待在安逸的環境,
偶爾吃一點苦頭,被欺負,也沒有關係,
我們就當作是…磨練,
如果熬得過,挺得過去,
以後出社會,應該就比較沒問題了。
.
我也知道蔡傑在普通學校一直都很辛苦,
所以我堅持每一天,無論刮風下雨,
我都要【親自陪他】一起運動,
.
每一天!
都一定要一段「快樂的時光」才行!
.
雖然我的童年充滿了滄桑,
我還是希望我的孩子童年可以是快樂的!
.
所以,
無論他在學校要受到多少的鳥氣,
每天放學後他看到爸爸的第一眼,
一定都會保持著....招牌的笑容!
.
我也期待他一定要挺過去。
.
待續……
國中入學智力測驗 在 元毓 Facebook 八卦
好文分享,幾個重點從經濟學角度來看:
1. 美國公立學校的學區制度,表面上要追求equality,其實恰恰產生了最discriminative的結果!
美國無論東西岸,好壞學區的房價天差地遠,這與公立學校的財政來源自property taxes制度有關。而對父母而言,以我比較多朋友的加州來說,據稱沒有個5千萬以上台幣準備買房,你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好學區」。
進入好學區並不保證你的兒女飛天鑽地可以進入常春藤;但進入壞學區大概可以確定你的兒女很高機率染毒、受罷凌甚至加入幫派販毒。
2. 美國公立學校體系的教師工會政治勢力龐大,積年累月地形成如同「大鍋飯」的教師制度 -- 近乎不淘汰不適任教師。
此外,教師工會過高的索取教師薪資(例如Bronxville的小學教師年收入高達$350萬台幣,退休後每年可領$240萬台幣),造成過去我們談過的經濟現象:資源排擠。當多數資源被錯誤地扭曲地過度投資在低生產力的要素上時,真正需要資源且可以提供較高生產力的要素反而被擠壓而枯竭。范記者文中的「連粉筆都要家長樂捐」就是一例。
簡單說,美國公立教育體系完全就是個政治凌駕市場,造成整體敗壞的制度。
3. 至於美國人自信心爆表這點,我心有戚戚焉。不過美國人很崇拜英雄,我自己的經驗:在美國法學院LLM時,暑期課程教授剛好是法學院院長,而第一次期考我考了滿分,院長當眾稱讚我是幾十年來第一位考滿分的學生,尤其我還是外國學生。
美國在地同學對我的態度立刻親切不少。
我們學校LLM與JD是混合上課,許多課程的確就是傳說中法學院的「蘇格拉底式」震撼教法 -- 此教法基本上就像各位看哈佛知名課程「正義」那位Sandel教授的授課方式一樣。(台灣人有些大驚小怪此種授課方式,其實在法學院只是基本配備)
而我在多堂蘇格拉底式的課程,用不如人的英文但遠強過學生甚至教授的思維狠狠地一人戰全班地辯論,慢慢地有一兩門課從頭到尾只有我跟教授在對話。幾次下來,很多當地同學就主動要當朋友,也有幾位教授邀至辦公室長談。甚至有後來被幾位白人女同學找去寢室脫光引誘的插曲,那是題外話了。
我在美國還有位哈佛好友,是Facebook創辦人的同學兼室友,也是在狠狠地辯論後成為好友,熱情邀我至他賓州匹茲堡老家度假,讓我見識了純白人世界是怎樣。
重點是,美國人自信心爆棚是事實,但也很英雄主義。如果你敢表現,且肚子真的有料,他們也是很願意與你當朋友。畢竟現實問題:誰有料以後對我才有利益。這種友誼來得快去得快,但乾脆俐落。
在孫安佐案後,有媒體,是複數不是單數,直接就把我在"買槍,養馬,呼大麻“裡的一些章節全文照登。我是有點傻眼,但想別人可以全文照登,我還不如自己登一兩篇在這裡給朋友們看看。這是其中一篇:生個美國人。
PS: 媒體刊登書中文章一事,有答案了。應是出版社主動提供給媒體的。我跟出版社的默契,真的要好好加強一下。這次是我白目,造成困擾不好意思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15年台灣最大的新聞之一,就是一個台灣媽媽想來美國生美國人,結果小baby不聽話,提早在華航機上誕生, 國際法上一般規定,飛航器視為國土延伸,小baby仍是中華民國國籍的機會很高.我看此新聞時,感慨可能與大家不大一樣.讓孩子成為美國人,一定在立足點上領先,有爭議;但父母為孩子做最好的打算,沒有爭議.全世界各地,都有這種對美國抱著憧憬,想盡辦法突破移民法令限制來美的合法或非法移民.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南韓,都有父母來美國坐月子中心生小孩;中美洲的父母,則讓孩子冒著生命危險,自己走過美國邊界;大家路徑不同,結論一樣:小孩當美國人,受美國教育,將來機會比較多,發展比較好.
孩子長大過程很多變數,我不敢打包票,但我對這些父母們最大的疑問,是他們做此重大決定之前,有沒有做足功課.
首先,很多人直覺覺得,美國受教育又便宜又好.關鍵字是,”便宜”,跟”好”.我覺得這個想法完全錯誤,在美國受好教育,”便宜“很難,”好“,不一定.
拿紐約做例子:我的朋友楊小姐,十多年前移民美國,住在紐約市曼哈頓.由於美國義務教育從五歲開始,所以女兒五歲前要去上托兒所,每個月1,500到3,500美金,也就是45,000到105,000台幣.為何有價位的分別,一來明星托兒所收費當然就比平民托兒所高,另一個關鍵是時間.1500美金,通常表示孩子只能上到下午兩點半,3500美金孩子上到六點.所以雙親都要上班時,就要上3500的那個.這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會選擇一人在家帶孩子,因為出來上班可能還賺不到孩子的托兒所費用.
到了五歲孩子上了小學,公立學校學費全免,但美國公校教育品質參差不齊,差距極大,有些壞的公校畢業率一半都不到,所以一定要選好的公立學校去上.好的公立學校一般以住家地址決定,所以孩子還不到四歲就要去買房子買在好學區裡.好學區的房價當然就高很多,在曼哈頓兩房一廳動輒近兩百萬美金(六千萬台幣),每月租金則在4500美金(135,000台幣)上下.但美國公校因為差得實在太多,大家都想盡辦法要去擠明星學校,結果造成很多明星小學自行招生,也就是你住在學校隔壁也不一定進得去,一樣要去抽籤.在紀錄片“等待超人”裡,有一段就在描述父母孩子一起去參加抽籤,抽到的,欣喜若狂,沒抽到的,如喪考妣,一家人抱頭痛哭。我一點不覺得他們反應過度,在美國待久了就知道,資本主義的美國,沒有上好學校,未來孩子脫貧的機會很小,誤入歧途的機會很大,孩子的將來很黑暗。
如何判斷好學校呢?就是看學生考試成績在全美的排行如何.是的,美國學校也考.楊小姐的女兒,四歲開始就要考智力測驗;楊小姐說她當時沒經驗,於是只是用政府出的範本幫孩子自行補習,結果考了95分,意思是打敗了95%應考人. 此時她才發現,要申請到前五名的學校得要考到99分,所以就去念了另一個普通公校.但才一年半,楊小姐就發現學校教得太慢,孩子的學習興趣己經減低,於是想辦法轉學.這次楊小姐花了一千美金(30,000台幣),讓孩子去補考前衝刺班,這次考到了99分,順利進了楊小姐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不要以為錢只花到這裡,就可以鬆一口氣.美國公立學校普遍經費緊繃,所以常常要家長捐款.楊小姐告訴我,學校甚至連粉筆都要家長捐.聯絡簿,紙筆都要自己準備不說,有時老師想新加個教材,要3.5美金(105元台幣),也要捐. 課後要學習才藝,每個孩子通常會有兩到三樣,每個星期要上兩到三小時,不管學什麼,基本上一分鐘一美元,以每周三小時計,每個月要花720美金(21600台幣).
楊小姐在接受我訪問時,正在傷腦筋,因為孩子隔年要上國中,要換學校,又要考了.她為了孩子考試,也不敢出遠門旅行.說孩子現在只是符合她學校進度,但如果要進好學校,必需要超前進度兩年才有可能.
訪問中,楊小姐多次提及,美國的學校教得太慢,比亞洲學校的進度慢太多.但她也強調,美國的學校比較重視均衡發展,不像亞洲學校只重課業表現.(我聽過很多亞洲父母有一種吊詭情結,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美國受教育,嫌亞洲學校只重課業,看上美國教育的均衡發展.但來了以後,又去跟美國老師抱怨課業教得太慢)
父母的壓力也不是只在考試的時候,美國學校非常要求父母參與,平常要注意功課,家長會不能缺席,學校的慈善活動要參加不說,很多移民父母抱怨最多的,是還要想辦法跟其他家長社交.要知道跟其他家長的關係,對孩子在學校交朋友至為關鍵.孩子生日party找那個同學來,可是大學問呢.也就是說,不只孩子要學習美國文化,家長也得學習美國文化.
楊小姐夫妻在紐約算中產階級,但即使是富有階層,在紐約要進好學校也很頭痛,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解決.美國私立小學學費動輒一個學期兩三萬美金,很多比念常春籐大學還要貴。付得起,還不一定進得去呢,從幼稚園起就要到處拜託找關係,因為進了明星幼稚園,兩年後,才有進明星小學的履歷表,一路才能上明星中學,血統一定要正確。除此外,小朋友還要學外語,學才藝,才有競爭入學的本錢,因為很多明星學校從幼稚園起就要考入學考了。我有位牙醫朋友在紐約己小有名氣,但因孩子在紐約擠不進理想的私立小學,只好舉家連診所一起搬到舊金山。(此部分請參考”豪門保母日記”,很寫實)
在鄉下地方,孩子進好學區的壓力沒那麼大,也不會像城市那麼貴,問題是這些學校在當地排名也許不錯,但在全美排名卻不怎麼樣,教學品質有沒有亞洲好是很大的疑問.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工作通常都在都市裡,孩子念書,但父母要不要工作?美國現在對外來移民越來越仇視,外國人沒有合法身分在美國找工作非常辛苦,我聽到那些有點小積蓄,就為孩子移民來美的中年父母,都捏一把冷汗.因為小積蓄在美國叫做微積蓄,光健保現在一個月就要一個人六百美金左右,小積蓄很快就燒光了,美國是非常嚴酷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錢在這個社會裡,很容易就會掉到社會的底層,真的對孩子的未來比較好嗎?我的先生Roberto來自一個非常窮困的背景,他說小時候同學問他暑假去那裡夏令營,他每次都要撒謊,因為去一個夏令營是媽媽兩個月薪水,根本去不起.但當所有同學都在說,泛舟多好玩,露營蚊子真夠多時,他常覺得很自卑.
所以又有那種專門來美生小孩的父母,生了,拿到孩子的美國護照就走.在美國待的時間,不會超過六個月,孩子還是一樣在母國長大,父母在身邊,一直到上高中,才再回到美國來.我們叫這樣的孩子叫小留學生.小留學生比在亞洲土生土長的孩子有競爭力嗎?我也很懷疑.基本上,這些孩子在來美之前,除了多了本護照,一樣是台灣/中國/韓國人.十多歲就要進入完全不同的環境,接受文化衝擊.美國高中是個很高壓的社會,孩子英文說得差一點,好的狀況是被排擠,於是只跟亞洲人混在一起,壞的狀況則是被霸淩;青少年時期又是最反叛的時候,父母在身邊盯得緊緊的,都不一定管得好,更何況小小年紀就要自己照顧自己.我訪問過一些小留學生,很多都反應在美國的前幾年,常常覺得很孤單,不知爸媽為何把他一人丟在美國.我自己在二十五歲時來美,己經有八年的英語教育,頭七八年還都很鬱卒,很難想像這些孩子要如何一人應對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
我個人覺得到美國來上大學,年紀比較剛好.但要上美國大學,實在不用搞得那麼複雜.現在一大票中國留學生,不都在美國上大學上得好好的?沒錯,有本美國護照上美國公立大學的確是便宜一些,但現在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也在往上調,孩子的美國護照能省多少學費,算盤可得打精一點.至於要進哈佛這些知名長春籐學校,這可不是一本美國護照就搞定的事,大把美國人花大錢一樣進不去.
拿美國護照最大的差異,我反而認為是在念完書,要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那時美國人的身分,的確比外來移民要有優勢得多.只是現在是全球化的環境,很多大公司也到其他國家徵才,也就是說好工作不一定只在美國國內,以全球的戰略角度來看,美國人的身分不會讓你有更多優勢,能力強,才是重點.
我不是全盤否定美國的教育制度,美國好學校重視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培養出來的孩子,的確有特殊的氣質.一般來講,自信心超強.大部分美國人不管能力如何,自信心一百分,這造成美國人過度自信,好處當然就是很樂觀,有衝勁,但有時候也做出很恐怖的事,比如伊拉克戰爭。我要強調的是真的要生養一個”好”美國人,成本絕對不低,絕對不是花個三五萬美金來美國坐月子中心六個月可以搞定的.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其他太多要付出.比如就算是一切如願,真的生了個美國人,孩子也真的受了美國教育,長大以後,成了一個道地的美國人,我很想問這父母們,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美國人“嗎?當你生了一個美國人,讓孩子在美國受教育長大,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跟你這個台灣人/中國人完全不同.你在亞洲長大的經驗,將完全派不上用場.孩子在美國長大的經驗,是你完全無法想像的.美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跟在亞洲的親子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知道你跟你的孩子,不但有代溝,還將有文化差異的問題嗎?
所以亞洲媽媽們,想來美國生孩子,我希望你錢要帶夠,功課要做足,還要有心理準備,你的孩子可能完全不像你.如果這是你要的,Welcome to USA!
國中入學智力測驗 在 小米麻糬愛旅遊(Showme100 Love Travel) Facebook 八卦
大家有算過命嗎?🙄
小米麻糬沒算過,也從不想,你呢?🤨
.
因為工作性質接觸很多人的關係,認識來自四面八方不同人馬.
#人生要怎麼過是由自己去掌控不是別人説你什麼就照著走照著做
♥️♥️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是由自己掌控,
人生如爬山有高有低時,
當跌落谷底時,有人要扶你一把,
也要你主動伸出手,
自己用腳走上來才能脫離谷底!♥️♥️
.
👉講小米麻糬自己親身的故事:
我在國中時不儘遇到壞的英文啟蒙老師,
看這一篇辛酸史:😭
https://showme100.blogspot.com/2019/02/51.html
除了這個,還有另一個傷心史:🤧
#我如果相信智力測驗那我現在是個低能兒了聽你在放屁
在入學時學校為每一位學生做智力測驗,我是個“以思考導向閱讀”的人,也就是説:我很討厭死背,我學習什麼都是從“理解-消化-過濾-轉化我為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去學習,因此,也比較花時間,但得到後卻比一般人還不容易忘.
.
我閱讀智力考題很慢,但考試時間是固定的,於是時間到了,我還很多題沒時間看沒時間寫答案.
考後智力成績結果,老師還特別找小米麻糬私下會面:“小米,你的智商分數很低,很不好....”.
.
在當時國一小小十多歲小孩的心靈,我當下很受傷,也晴天霹靂.
.
如果你是我,你後面會如何做?.....
https://showme100.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41.html#more
#小米麻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