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小四年級,十歲那年,是我有記憶以來初次見到親生母親。那是我與她相隔八年後,第一次見到她。相聚之後,我們再度分離,因為她已是另一個家庭的女主人,其他孩子們的母親。
那次重聚,母親送了我一盒美麗鉛筆,和一些書卡,至今我收藏了三十多年,不僅早已離開會使用鉛筆的小學年齡,也已遠離蒐集書卡的時代(如今一切都是手機功能快速提供)。而母親更是已在十年前過世。但那幾支美麗鉛筆和幾張書卡,卻始終占據我屋子內某個抽屜裡的某個位置。
當然,我的生命已成長到有太多類似的情感故事,有著不同的物品,象徵紀念某段特別的關係,及某份特殊的情感記憶。所以,物品總是一盒一盒、一箱一箱、一落一落地散布在屋內的不同角落、不同櫃子。
連續好幾年,我一直在面對及處理「我的人生」所留下的各類物品,也反覆思索物品與記憶的關連,還有物品與依戀情感的關係。我更用了不同的策略,從認知信念檢視、行為技術練習、對情感依戀進行探索,來學習割捨及接受失去事實(過去已然過去)的勇氣。
然而,我也明白,當一個人的生命失去愛的來源,失去活在當下的能量時,割捨及收拾,都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不論是心理空間裡的事,還是物理空間裡的物。無法否認的,情況已超過我們可以負荷的,我們卻無能為力去停止,及整理它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囤積者實際上無法處理的,是關於「分離」。任何人、事、物的終止及分離,都會引發強烈道德的罪惡感,或精神上的痛苦,不得已只能囤積、塞滿。
失去割捨的能力,也將失去建構秩序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欲望及依戀的失序表現。
囤積症並非只是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及習性,更非以這是一種收藏嗜好來看待之。囤積症,是一個人失能的徵兆,往往合併強迫症、憂鬱症及雙極性情感疾患,或是腦傷的可能。如果輕忽以待,不但無法協助囤積者改善生活,也將延遲了治療時機,更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憾事。
囤積症患者往往缺乏自覺,因此對其囤積行為,不僅無法發現已造成生活不便、人際關係的阻礙,也未能了解這無形間已使社會累積隱憂,造成公共災害的危險。
當然,如果我們以人文關懷角度切入,關心囤積者的生活,其實不難發現他們的生命都承受著難以承擔的失落及喪慟。他們的身上,都發生了許多哀傷及無助的遭遇。
囤積,其實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感阻礙。只有透過囤積,囤積者以為自己並未失去什麼。又或者,透過滿滿「舊物」的囤塞,囤積者不需要經歷必須與某段重要關係,告別、分離。這種「恐懼再被剝奪」的反應,不正是經歷重大失落後,最恐慌的反應嗎?
處理我們的心理空間,和整理我們的物理空間,都來自我們對秩序的安排、分化及歸納的能力。若是我們失去處理混亂苦痛的情感經驗能力,我們也將毫無能量整理這些,由情感意義外化出的物質東西。
基於對人心理,及生命健康的關注,讓我們能夠真正自覺,並且決心改善自己的生活。你值得告別及割捨生命裡過於沉重的負擔,為自己的生命擁有新空間,找到新秩序,允許自己的生命,真的過得好!
(本文登載在《囤積解密》一書推薦序)
#終止囤積的傷害,還給自己生命新的空間
#推薦璞心學苑《輕盈人生》系列課程—飲食篇、環境篇:楊聰財醫師、飲食專家Mia 、黃政昌教授、筆記女王Ada
課程連結:
11/13(日) 飲食篇👄http://goo.gl/aw1fyi
12/03(六) 環境篇👄 http://goo.gl/RPA9Q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囤積也是一種病?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
囤積解密 在 零雜物:讓生活輕盈,讓心更自由 Facebook 八卦
看到這篇文章,我想起我的外婆。
爸媽離婚後,判給媽媽輔養的我,被丟在台東跟外公、外婆生活。外婆有嚴重的囤積行為,她的房間被層層疊疊的行李箱所環繞,而且每個行李箱內,都有她用麥克筆直接寫在箱蓋內側的內容物清單。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翻箱倒櫃、打開行李箱清點內容物,確認無誤才能安心度日;萬一清點之後有所出入,則免不了又會和外公爆發一頓爭吵,質疑他把東西「偷去送給壞女人或是隔壁的寡婦」。
從小旁觀失序的日常,然後看著媽媽、舅舅、阿姨相繼複製同樣的囤積行為,甚至媽媽又複製了同樣荒謬的婚姻生活(而且還兩次),我只覺得悲傷和無力,悲傷的是他們無法跳出這個迴圈;無力的是,等到我認知到囤積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時,他們都已經離開了我的生命。外婆和媽媽過世了,母系親戚則因為成功盜領我媽的數百萬遺產,而全數消失無蹤。
雖然我被母系親戚「斷捨離」,但光明面是我從此切斷這些與囤積相關的負面連結,活成了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樣子。我是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小孩,因此我看待「囤積」這件事情,絕非抱著膚淺的「窺奇」角度,而是真真實實地感同身受。
順道一提,前幾天,有人留言罵我消費高姓立委,我很難過。這些留言者,多半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版上罵人,會在別人心裡留下多大的陰影。
簡單講,是網友和粉絲一直傳新聞給我看,問我可以怎麼處理,是別人在她的臉書上 tag 我的粉專,導致她主動來我的臉書留言,怎麼變成是我在消費她了呢?
後續之所以有媒體採訪我,並不是因為我兼具整理師身分,而是因為我是《囤積解密》這本書的作者。這是華文界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探討囤積症的專書,高姓立委聲稱自己有囤積症,媒體因此採訪寫過囤積症專書的研究者,也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我是因為2015年寫了這本書,不斷有人問我家中有囤積者該如何進行協助,我才會在事隔兩年多之後持續進修,並拿到了「美國專業整理師協會」的專家資格。只因為媒體採訪我關於囤積症的事,就暗指我是個蹭熱度、沒品德的整理師,邏輯是不是太怪、也太自以為是了呢?
我能做的,就是在有媒體採訪機會時,讓大眾了解真正的囤積症究竟是什麼,因為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研究,而且還有切身之痛。但媒體會斷章取義,寫出來的未必是我的本意或受訪時所表達的完整意思,所以當廖哥找我做相關直播時,我也欣然同意,如此而已。
我從粉專上刪掉媒體採訪我的那篇文章,並不代表我心虛,而是我懶得再看到類似的垃圾留言。我真心想告訴這些酸民,「時間很寶貴,你們留言酸我的時間,不如拿去清理你家的雜物。」
囤積解密 在 Facebook 八卦
身為《囤積解密》這本囤積症研究專書的作者,只要社會上出現囤積或垃圾屋的相關議題,記者通常都會找上我。昨日午後,壹電視的資深記者阿雅到我家採訪,訪談結束,她提及下個行程要去某影評人家中拍攝屋內的囤積狀況,我說該不會是已改名為「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的李幼新老師吧?她有點驚訝我竟然知道,隨即問我要不要跟?於是我穿上外套火速地跳上了採訪專車。
李老師的屋況並非首次曝光,今年九月下旬,中時就曾已獨家姿態入內拍攝。但一到他家門口,我還是被占據電梯門、鐵門和住家外牆的各種照片和剪貼給震懾住,那些影像包括他自己的裸照。我對裸照並不感到訝異,因為2017年他便曾全裸接受鏡週刊李桐豪先生的專訪。我驚訝的是他的過度客氣、坦白、對那些影像來歷的仔細描繪,以及鄰人出乎意料之外的包容(?!)。畢竟能長期接納或忍受樓梯間被紙張和雜物給囤滿,甚至出現屋主被踩屌的表演藝術側拍照,可不是常人能辦到的事。
我在屋內待了近兩個半小時,聽了很多乍聽缺乏主軸又被無限延伸的小故事。其中有三個小故事我想轉述:其一是,他提到採訪當天他直到清晨六點才睡。由於長期熬夜,他曾懷疑自己肝腎功能受損而跑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肝腎都沒問題,他無法接受,因此他問醫師:「如果我的肝腎沒有問題,為什麼我的頭髮會打結?」醫生回答,因為你的頭髮太長。
其二是,他說他也想整理堆積如山的報紙,但他每天都買四大報,舊的還沒讀完,新的又來了。而舊報紙裡可能有可用或有價值的資訊,在他讀完前暫時不能丟,所以他不是不丟,只是沒空整理。「以前是電影都看不完了,哪有時間整理,」他說,「現在的狀況又變成,光是好電影都看不完了,哪會有時間整理。」把時間用在最重視的事情上,對他而言或許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其三是,他的冷氣、冰箱和洗衣機都故障許久。他曾請水電師傅到府修理後者,但師傅說要回去拿工具,就從此沒了下文。他認清對方或許不想在如此環境下工作,後來索性去自助洗衣店洗衣。洗衣店內有一瓶洗潔劑,上頭貼著寫有「這瓶東西受到詛咒」的貼紙,意思是不要亂拿、禁止幹走。但他的解讀是,這位老闆有魔法,因此某次巧遇時他直呼對方是巫師,還因為對方長得有點帥而聲稱想喝下對方的「瓊漿玉液」,弄得對方是啼笑皆非。
我先前讀過不少關於李大師的訪談,對於他囤積背後的心理原因自有一番解讀,但那只是我個人的推論與揣測,我不認為應該公開寫出來,所以僅向各位客觀呈現我見到、聽到的部分就好,其餘請見壹電視一月初的專題報導。
******************************************************************
《囤積解密》電子書:https://bit.ly/2FxbjOL
★東西只進不出、捨不得丟,是一種病。
★每25人,就有一人是囤積症患者。
★華文界第一本深入探討囤積症的專書。
囤積解密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囤積也是一種病?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32 囤積症的定義
02:42 出現囤積症的原因
04:08 如何與囤積症患者溝通?
05:48 如何協助囤積症患者收拾?
06:42 我們的觀點
08:09 提問
08:26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維基|囤積病:http://bit.ly/2sGp0Va
→ 風傳媒|東西捨不得丟,房子堆得凌亂不堪,可能已經得了一種名為「囤積症」的精神疾病!:http://bit.ly/2M86Qm8
→ 50+|父母有囤積症好不了? Phyllis:不勉強老人的「節源開流」法:http://bit.ly/2PYiUY4
→ 愛・長照|伊佳奇:婆婆囤物塞爆家 該怎麼辦?:http://bit.ly/36QO4HC
→ 《囤積解密:用愛減量,告別雜亂人生》:http://bit.ly/2M9NLQo
→ 哇賽心理學|囤積症是強迫行為嗎?:http://bit.ly/2tqvrvJ
→ 《歐普拉秀》雪倫.朵夫曼
→ 紐約時報中文網|告別囤積癖,簡潔你的生活:https://nyti.ms/2r8oz5z
→ 維基|Collyer brothers:http://bit.ly/393ptS2
→ phyllis productions|消滅囤積,清理教練Go!:http://bit.ly/2PFaeXT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