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們一起走到這裡了。
剛剛,我們在板橋,也就是四年前我們接受敗選結果的地方。從那裡出發,我們來到了這次選舉活動的終點。現在,我們站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在我的身後,就是總統府。
過去八年,在這個廣場發生了很多事。
野草莓運動的時候,年輕人在這裡主張集會遊行的權利。
反核遊行的時候,二十萬人在這裡,呼籲能源的安全。
洪仲丘事件的時候,二十五萬人在這裡,抗議政府公然說謊、掩蓋真相。
太陽花運動的時候,我們有五十萬人在這裡,捍衛民主、反對黑箱。
但是,人民的聲音,不管怎麼大聲,到凱道就停住了。我身後的總統府,離廣場上的人民,只有幾百公尺的距離,不過,總統府裡面的人,就是聽不到人民的聲音。
政府無能、政府無心、政府無感、政府對人民的痛苦麻木不仁。這就是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普遍的感受。
不過,台灣社會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在於,即使過去八年,我們有這樣的政府,但是,民間社會正面的能量,從來不曾消失,而且一天比一天大。
明天,我們就要把這股能量釋放出來。我以及民主進步黨,只是這股能量的一部分。我說過很多次,這次選舉,我們不是要打敗任何人,而是要打敗這個國家的困境。
如果你也認同這股正面的能量,如果你也希望看到台灣社會的改變,我拜託大家,明天,走進投票所,展現你的意志、展現你的決心。
出來投票,不只是相信蔡英文可以帶來改變,也不只是相信民進黨會帶來改變。出來投票的意義,就在於,我們親手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個國家。
站在我身旁的,有百工百業的代表,有我這次的競選團隊,有我平時跟他們開會討論政策的智庫學者專家,還有,我這些年來,深入基層,在民間社會所結識的好朋友們。
他們今天站在我身旁,還有,我看到現場有這麼多的鄉親陪我走最後一里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能表達我心中對大家的感謝。
這次選舉,一路走來,我的心中充滿了感謝。我感謝人民的支持,我也感謝這個國家成熟的民主。
當我的對手恐嚇說,不投給他們,台灣的社會就會動盪。台灣人民選擇相信我,相信我可以用具體的政策,來解決社會的不安。當我的對手威脅說,不投給他們,中華民國就要滅亡。台灣人民選擇相信我,我可以用決心和毅力,把這個國家真正團結起來。當我的對手訴諸抹黑、訴諸對立,千千萬萬的台灣人民,就用行動來支持我。他們拒絕國民黨用這種方法來選舉,他們也拒絕任何政黨用這種方式來撕裂台灣。
這就是沉默的大多數。這就是沉默的力量。
對立牌已經沒有用,因為我們相信對話。恐嚇牌也沒有用,因為我們相信改革。中華民國更不會因為誰當選而滅亡,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有民主,這個國家會比以前更強大。
明天,我們就會用選票證明,恐嚇和對立的舊政治會走入歷史。台灣人追求新時代的決心,終將戰勝一切。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新時代就差這麼一步了。跨過這一步,就是改革的第一里路。
我希望,全體台灣人民用快樂的心情來迎接,台灣民主史上的第三次政黨輪替。這是新政治的起點。我會用五大政治改革,來讓台灣真正走向團結。
黑箱會成為過去。民主國家,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如果我當選總統,我會讓人民的聲音,透過民主程序,來變成決策的基礎。民主不只是選舉,民主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未來,在團結的基礎上,我們一個一個的來推,我們要的改革。
跨過這一步,也是我們台灣新經濟的第一里路。我會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以及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讓產業轉型的機制馬上啟動,讓勞工的薪水和企業的利潤同時成長。跨過這一步,更是新社會的第一里路。我們會推動五大社會安定計畫,我們會建立食品安全的管理系統、發展社區照顧制度、辦理社會住宅。我要讓台灣的社會真正走向安居樂業。
這個新時代,就在我們眼前了。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政治的一票。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經濟的一票。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社會的一票。
明天,不管天氣再怎麼冷,我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回家的路有多遠,我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
選舉活動再過幾分鐘,就要正式告一段落。我要特別把這最後幾分鐘,留給年輕人,尤其是首投族。
我是民主進步黨主席,我以這個身分為榮。這個黨的基因裡面,有著台灣人永不放棄的精神。這個黨的血液裡面,流著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渴望。
我從來不會掩飾,我所領導的政黨曾經跌倒、曾經失敗,曾經失去人民的信任。過去這些年來,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讓這個黨重新再站起來。民進黨沒有黨產,我們只有一顆堅定改革的決心。
我再一次拜託大家,去看一看我們這一次所提名的不分區立委的名單。藍綠沒有一樣爛。在十八個政黨裡面,我有信心,民進黨的名單,絕對是最好的。
現在這些人,都站在我身後。他們是食安專家,他們是人權律師,他們是第一線的社會運動者,他們是長期以來,為了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不斷奮鬥的知識份子。他們每一個人,都
代表民進黨改革的決心,他們每一個人,也都代表民進黨打開大門,走出去,跟社會進步力量結合的努力。
如果你在意這個國家沒有是非,這些人在立法院裡面,會幫大家把是非找回來。如果你在意這個社會沒有正義,這些人會在立法院裡面,幫大家把正義找回來。
前年九合一大選,各位回去投票,不只讓故鄉重新燃起希望,你們的努力,還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因為你們,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明天,我拜託大家,這個國家,還需要各位在後面推它一把。如果你還在猶豫,請不要再考慮。坐上巴士,坐上火車,坐上高鐵,用任何方式,明天一定要回家投票。
請相信這些年來大家的初衷,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現在,就是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
請投給最好的,請投給最專業的,請你投給陣容最完整的,請你投給,最有能力改變這個國家的政黨。
這個禮拜,我們的車隊從南到北,來回掃了兩次。這一路上,有很多人給我們加油,給我們打氣。我站在車上,看到有年輕人,特地拿著上一次我參選總統的旗子,來幫我加油。
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們拿錯旗子了。不過,在我心中,那些四年前的旗子,卻讓我最感動,也最感激的。
謝謝你們把四年前的旗子還留在身邊。謝謝你們願意相信,四年前我所說的,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
蔡英文做到了。而且,這一次我帶著更多的台灣人民回來了。現在,站在這裡的我,是一個更堅強的蔡英文。我要帶領台灣人民,走向未來,走向新時代。
明天,就是我們的最後一步。漫長的等待,就要結束。我要拜託所有的人,把你們對台灣的熱情,把你們對改變的盼望,把你們這幾年來的不滿,全部轉化成改革的動力。
出來投票,我拜託大家,就差你這一票。明天走進投票所,在選票上蓋章,把最後一里路走完。
總統票,投給②號蔡英文、陳建仁。政黨票,投給①號民主進步黨。立委票,投給民進黨支持的立委候選人。
改變台灣,一票都不能少。
明天,人民把權力拿回來。
明天,我們把台灣贏回來。
明天,我們一起用選票,讓這個總統府,真正屬於台灣人民。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偉俐醫師現在雖然是身心科診所的院長,但他的職業範疇以前就是做生技顧問,臨床實驗設計,也曾在輝瑞、AZ任職,所以對於這樣的專家而言,高端的實驗設計跟食藥署的的規範簡直難以想像,世界怎麼追得上台灣這麼量身打造就是要讓他過的實驗規範?! 更進一步的是,這樣的規範要怎麼獲得世界認可?WHO給的規範是最底...
因為我們相信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終於,我們一起走到這裡了。
剛剛,我們在板橋,也就是四年前我們接受敗選結果的地方。從那裡出發,我們來到了這次選舉活動的終點。現在,我們站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在我的身後,就是總統府。
過去八年,在這個廣場發生了很多事。
野草莓運動的時候,年輕人在這裡主張集會遊行的權利。
反核遊行的時候,二十萬人在這裡,呼籲能源的安全。
洪仲丘事件的時候,二十五萬人在這裡,抗議政府公然說謊、掩蓋真相。
太陽花運動的時候,我們有五十萬人在這裡,捍衛民主、反對黑箱。
但是,人民的聲音,不管怎麼大聲,到凱道就停住了。我身後的總統府,離廣場上的人民,只有幾百公尺的距離,不過,總統府裡面的人,就是聽不到人民的聲音。
政府無能、政府無心、政府無感、政府對人民的痛苦麻木不仁。這就是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普遍的感受。
不過,台灣社會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在於,即使過去八年,我們有這樣的政府,但是,民間社會正面的能量,從來不曾消失,而且一天比一天大。
明天,我們就要把這股能量釋放出來。我以及民主進步黨,只是這股能量的一部分。我說過很多次,這次選舉,我們不是要打敗任何人,而是要打敗這個國家的困境。
如果你也認同這股正面的能量,如果你也希望看到台灣社會的改變,我拜託大家,明天,走進投票所,展現你的意志、展現你的決心。
出來投票,不只是相信蔡英文可以帶來改變,也不只是相信民進黨會帶來改變。出來投票的意義,就在於,我們親手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個國家。
站在我身旁的,有百工百業的代表,有我這次的競選團隊,有我平時跟他們開會討論政策的智庫學者專家,還有,我這些年來,深入基層,在民間社會所結識的好朋友們。
他們今天站在我身旁,還有,我看到現場有這麼多的鄉親陪我走最後一里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能表達我心中對大家的感謝。
這次選舉,一路走來,我的心中充滿了感謝。我感謝人民的支持,我也感謝這個國家成熟的民主。
當我的對手恐嚇說,不投給他們,台灣的社會就會動盪。台灣人民選擇相信我,相信我可以用具體的政策,來解決社會的不安。當我的對手威脅說,不投給他們,中華民國就要滅亡。台灣人民選擇相信我,我可以用決心和毅力,把這個國家真正團結起來。當我的對手訴諸抹黑、訴諸對立,千千萬萬的台灣人民,就用行動來支持我。他們拒絕國民黨用這種方法來選舉,他們也拒絕任何政黨用這種方式來撕裂台灣。
這就是沉默的大多數。這就是沉默的力量。
對立牌已經沒有用,因為我們相信對話。恐嚇牌也沒有用,因為我們相信改革。中華民國更不會因為誰當選而滅亡,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有民主,這個國家會比以前更強大。
明天,我們就會用選票證明,恐嚇和對立的舊政治會走入歷史。台灣人追求新時代的決心,終將戰勝一切。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新時代就差這麼一步了。跨過這一步,就是改革的第一里路。
我希望,全體台灣人民用快樂的心情來迎接,台灣民主史上的第三次政黨輪替。這是新政治的起點。我會用五大政治改革,來讓台灣真正走向團結。
黑箱會成為過去。民主國家,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如果我當選總統,我會讓人民的聲音,透過民主程序,來變成決策的基礎。民主不只是選舉,民主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未來,在團結的基礎上,我們一個一個的來推,我們要的改革。
跨過這一步,也是我們台灣新經濟的第一里路。我會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以及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讓產業轉型的機制馬上啟動,讓勞工的薪水和企業的利潤同時成長。跨過這一步,更是新社會的第一里路。我們會推動五大社會安定計畫,我們會建立食品安全的管理系統、發展社區照顧制度、辦理社會住宅。我要讓台灣的社會真正走向安居樂業。
這個新時代,就在我們眼前了。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政治的一票。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經濟的一票。
明天,你的一票,就是投給新社會的一票。
明天,不管天氣再怎麼冷,我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回家的路有多遠,我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
選舉活動再過幾分鐘,就要正式告一段落。我要特別把這最後幾分鐘,留給年輕人,尤其是首投族。
我是民主進步黨主席,我以這個身分為榮。這個黨的基因裡面,有著台灣人永不放棄的精神。這個黨的血液裡面,流著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渴望。
我從來不會掩飾,我所領導的政黨曾經跌倒、曾經失敗,曾經失去人民的信任。過去這些年來,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讓這個黨重新再站起來。民進黨沒有黨產,我們只有一顆堅定改革的決心。
我再一次拜託大家,去看一看我們這一次所提名的不分區立委的名單。藍綠沒有一樣爛。在十八個政黨裡面,我有信心,民進黨的名單,絕對是最好的。
現在這些人,都站在我身後。他們是食安專家,他們是人權律師,他們是第一線的社會運動者,他們是長期以來,為了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不斷奮鬥的知識份子。他們每一個人,都
代表民進黨改革的決心,他們每一個人,也都代表民進黨打開大門,走出去,跟社會進步力量結合的努力。
如果你在意這個國家沒有是非,這些人在立法院裡面,會幫大家把是非找回來。如果你在意這個社會沒有正義,這些人會在立法院裡面,幫大家把正義找回來。
前年九合一大選,各位回去投票,不只讓故鄉重新燃起希望,你們的努力,還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因為你們,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明天,我拜託大家,這個國家,還需要各位在後面推它一把。如果你還在猶豫,請不要再考慮。坐上巴士,坐上火車,坐上高鐵,用任何方式,明天一定要回家投票。
請相信這些年來大家的初衷,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現在,就是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
請投給最好的,請投給最專業的,請你投給陣容最完整的,請你投給,最有能力改變這個國家的政黨。
這個禮拜,我們的車隊從南到北,來回掃了兩次。這一路上,有很多人給我們加油,給我們打氣。我站在車上,看到有年輕人,特地拿著上一次我參選總統的旗子,來幫我加油。
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們拿錯旗子了。不過,在我心中,那些四年前的旗子,卻讓我最感動,也最感激的。
謝謝你們把四年前的旗子還留在身邊。謝謝你們願意相信,四年前我所說的,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
蔡英文做到了。而且,這一次我帶著更多的台灣人民回來了。現在,站在這裡的我,是一個更堅強的蔡英文。我要帶領台灣人民,走向未來,走向新時代。
明天,就是我們的最後一步。漫長的等待,就要結束。我要拜託所有的人,把你們對台灣的熱情,把你們對改變的盼望,把你們這幾年來的不滿,全部轉化成改革的動力。
出來投票,我拜託大家,就差你這一票。明天走進投票所,在選票上蓋章,把最後一里路走完。
總統票,投給②號蔡英文、陳建仁。政黨票,投給①號民主進步黨。立委票,投給民進黨支持的立委候選人。
改變台灣,一票都不能少。
明天,人民把權力拿回來。
明天,我們把台灣贏回來。
明天,我們一起用選票,讓這個總統府,真正屬於台灣人民。
因為我們相信 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Facebook 八卦
📝酈英傑處長給台灣人民的道別信
「隨著我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日子即將畫下句點,我也即將離開台灣,我想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一番歷練對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當我說擔任AIT處長其實是我這輩子的榮幸,也讓我得以實現長期職業生涯中的抱負與理想,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我19歲時第一次離開家鄉,就是來台灣。對年輕的我來說,從那時起,台灣就成了交流與理解、探索與冒險的同義詞。台灣不僅有著讓人眼花撩亂的異鄉風情,也代表著意想不到的嶄新機會。我在這裡嘗試新奇的食物,像是水餃和臭豆腐,並且學習如何在擠滿單車和機車的大街小巷穿梭自如。一方面,我努力用我粗淺的中文,讓別人聽懂我說的話;但同時我也發現,無論走到哪裡,迎接我的都是滿滿的親切友善與熱情好客。
因此,在成為美國外交官後,能夠以台灣作為我派駐海外的第一站,真是再適合不過了。畢竟,是台灣首先點燃了我對亞洲、尤其是台灣的畢生興趣,也激發了我對跨文化理解和共享目標——也就是外交工作——的終身熱忱。此後,我也曾派駐其他地點,多數是在大中華區域,但我的台灣經歷與回憶始終常存我心。最終我能以美國駐台最高層級外交官的身分回來這裡,可說是我多年職涯的高峰。顯然,我這一生注定與台灣有著深刻的連結,或者也叫作「緣分」吧,才會讓我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回到台灣。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這麼喜歡台灣。我總覺得:「答案不是很明顯嗎?」不過如果一定要我從個人與專業的角度,解釋我對台灣的喜愛與敬佩之情,我通常會提到以下幾個領域:
首先,台灣兼具活力與穩定、進步與延承、還有創新與傳統。每次回到這裡,我都對台灣社會在各個方面日新月異的進步感到驚艷不已。台灣的民主更臻成熟,經濟益加蓬勃,環境保護更受關注,藝術文化發展也生生不息。
台灣在許多最先進的科技產業上持續為全球創新樹立標竿,但與此同時,台灣的社會穩定和文化傳承依舊令人欽羨佩服。儘管生活充裕且形象良好,台灣人民卻依然謙虛樸實、平易近人。在台灣,最古老的傳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文化和歷史古蹟受到妥善的修復與保護;年輕人也可以學習代代相傳的書法技巧,接著再把作品秀在Instagram上。
再者,對美國來說,台灣正是共享利益與共享價值交集的典範。美台夥伴關係的重點在於確保科技發展能夠嘉惠、而非傷害我們雙方的經濟,科技突破則應被用於鞏固、而不是破壞我們的原則。美台之間自由、多元、平等及透明等共享價值,時時激勵我們努力在世界各地打造民主社會的韌性。而我們也持續尋求新的方式,為解決全球問題做出貢獻,這麼做不僅是因為能夠造福我們自己的人民,也是因為我們相信,身為21世紀敦親睦鄰的好夥伴,就是該這麼做。
最後,每當我想到台灣、以及整體美台關係,我總會想到希望、光明和成長。美台的情誼在過去40年來不斷拓展與茁壯。我相信每任處長都會同意,他們離開台灣時的美台夥伴關係,比起他們剛上任時都更上一層樓。同樣的,當我向AIT告別的那一天,我的心中將充滿肯定與成就感,因為我知道,美台夥伴關係比以往都更加深刻和強健,我也對自己能為美台關係今天亮眼的進展小有貢獻,而深感驕傲。
但是,比起這些事情,我想我更難忘的是台灣在我生命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記。我永遠會記得我在台灣度過的第一個聖誕節,還有第一個農曆新年。我永遠會記得台灣朋友的真摯與溫暖、教會同伴堅定的信仰、炎炎夏日來一碗芒果冰的沁涼、資源回收車沿街播放《給愛麗絲》的回音,還有巷弄中撲鼻而來的茉莉花香,這些都會是我畢生珍藏的美好回憶之一。我也會記得好友間的餐聚、充滿歡笑和故事的夜晚、以及一路以來我受到過的無數的善意與關懷。我更會永遠記得,是各位台灣朋友們,你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讓我和我家人的生命更加地豐盛美好。對此,我要衷心地謝謝大家。
雖然我將離開台灣,但台灣不會離開我。」
—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酈英傑
✅信件全文亦可至AIT官網查看:https://bit.ly/2TSkLDF
📝A Farewell Letter from AIT Director W. Brent Christensen
"As my time as AIT Director draws to a close and I prepare to leave Taiwan, I want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ell you what this experience has meant to me. It is not an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this has been the honor of my life and the fulfillment of a career-long aspiration.
The first time I left my hometown at age 19, it was to come to Taiwan. From that early age, Taiwan became synonymous for me with the ideas of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exploration and adventure. Taiwan represented both disorienting foreignness and unexpected opportunity, as I tried new food – like shuijiaos and qiu doufu – and learned to navigate my way through streets crowded with bicycles and scooters. And struggled to make myself understood with my rudimentary Mandarin. But all the while discovering the kindness and generosity that welcomed me wherever I went.
It felt appropriate for me to serve my first tour as a U.S. diplomat in the place that first sparked in me a lifelong interest in Asia – and in Taiwan in particular – and in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shared purpose, or in other words, diplomacy. After that, my career took me to other places, but mostly still in the China region. But the memories of my experiences in Taiwan stayed with me. And finally having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as the top U.S. diplomat to Taiwan was the culmination of all the years that came before. It is clear that I have a lifelong connection to Taiwan, or “yuanfen,” that has led me to return again and again.
People often ask me why I have such a fondness for Taiwan. “Isn’t it obvious?!” I always think. But when forced to explain my affection for and professional fascination with Taiwan, I usually come back to a few themes.
First, dynamism and constancy; progress and preservation;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 Every time I return to Taiwan, I am immediately struck by the many ways Taiwan has advanced as a society. Taiwan’s democracy grows more mature, its economy more prosperous, its environment more cared-for, and its arts and culture more vibrant.
Taiwan’s industry continues to set the benchmark for global innovation in som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aiwan society is remarkable for its stability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Taiwan’s people, despite their relative wealth and stature, continue to be modest and unassuming. Taiwan’s most ancient traditions are alive and well. Cultural and historic sites are restored and preserved. Young people may learn calligraphy techniques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but then share their work on Instagram.
Second, for the United States, Taiwan exemplifies the intersection of shared interests and shared values. Our partnership is about making sure our economies are beneficiaries rather than casualtie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nsuring tha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dvances rather than undermines our principles. Our shared values of freedom, diversity, equality, and transparency inspire our efforts to build the resilience of democrac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we continue to find new ways to contribute to global problem solving, both because it benefits our own peoples and because we share the belief that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be a good neighbor in the 21st century.
Finally, I associate Taiwan – and the broader U.S.-Taiwan relationship – with hope, promise, and growth. This friendship has expanded and flourished over the past 40 years; I believe every person who has done this job walked away knowing they left this partnership better than they found it. I will similarly leave AIT with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success, knowing that the U.S.-Taiwan partnership is deeper and stronger than ever, and feeling immensely proud of my small role in getting us there.
But more than any of these things, I will remember the ways that Taiwan has touched me personally. I will always remember my first Christmas in Taiwan – and 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 I will remember the warmth of Taiwan friendship, the faith of my fellow church members, the taste of a mango bing on a hot summer day, the echo of “Fur Elise” from the recycling truck, the fragrance of jasmine blossoms in village alleyways – these are just some of the memories I will treasure. I will remember the long dinners with dear friends, full of laughter and stories. And I will remember their many kindnesses. I will remember all the ways big and small that you, the people of Taiwan, touched my life and the lives of my family. And for that, I thank you.
I may be leaving Taiwan, but Taiwan will never leave me. "
-- AIT Director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
✅Read the letter: https://bit.ly/3hUrsgw
因為我們相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黃偉俐醫師現在雖然是身心科診所的院長,但他的職業範疇以前就是做生技顧問,臨床實驗設計,也曾在輝瑞、AZ任職,所以對於這樣的專家而言,高端的實驗設計跟食藥署的的規範簡直難以想像,世界怎麼追得上台灣這麼量身打造就是要讓他過的實驗規範?!
更進一步的是,這樣的規範要怎麼獲得世界認可?WHO給的規範是最底限,實在沒辦法也要三千人,但我國的食藥署把這個最底限變成【這樣就可以打在人民身上了】,這在邏輯上是不是差太多了啊?
二期期中報告解盲就EUA
這個到底在科學上要怎麼解釋
這個東西沒有科學的解釋這叫無賴
那台灣的食藥署又更好笑了
他說只要AZ抗體的67%
你不會覺得很奇怪嗎你知道嗎
我知道三分之二這數字怎麼抓出來的
75%乘以三分之二是多少
75%乘以三分之二是50
就是他剛好就是抓一個
above WHO的防護力標準50%
那個剛好低空飛過了所以才這樣子做
答對啦 bingo啊
你不覺得這是無賴嗎
不是這也...
這個兜數據也兜得太誇張了吧
不會啊你根據WHO的指引啊
他所有東西都是根據WHO的指引啊
二期要做多少人是WHO說的啊
那都是底線
就是WHO跟你說狀況最爛最爛也要這樣
但是在我國的規劃裡面就變成那就這樣就好了
這不是一個高標的開發標準
我為什麼說是無賴你知道嗎
你想想看如果你今天是一個藥廠
那已經有一個疫苗出來了
比如說證實是75%
然後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我只要50%就好了
那大家都不用做三期啦
每個都做免疫橋接就好啦
所以像輝瑞 莫德納他們是白癡大傻瓜
我丟個幾億美金幾十億美金去做三期
然後呢我就直接做免疫橋接就好啦
所以為什麼我估算世界不會
任何大國家比如說歐盟或美國的FDA食藥署
或歐洲講的藥物管理局
這不可能通過它的EUA或者它的藥證的啊
因為他一但發行這樣子的藥證的時候
他在鼓勵別人投機跟無賴啊
目前CDC主張是先救一劑覆蓋率
就是大家盡量打拼命打
反正大家盡量都打到一劑
那可是有很多的公衛或是免疫專家認為
應該要拚弱勢者就是容易重症者的兩劑覆蓋率
請問黃醫師你覺得
以防疫來看你比較認同哪一種做法
我們要捨老救關鍵
其實我們後來的做法也很多是這樣
比如說防疫人員先打對不對
醫護人員先打 為什麼
如果今天是醫護人員跟老年人你要先救哪一個
你要先打哪一個
那沒辦法應該就是醫護人員
為什麼因為你今天老年人死了就死了
或者哪一個年齡層的人一樣
你死了就死了你不會傳染給別人
但是醫護人員會傳染給別人對不對
那你如果今天是關鍵的東西
你今天如果台灣的晶片廠掛了
請問台灣的經濟會怎樣會死多少人
應該我國整個GDP會崩潰
然後國際間就想說原來我這麼缺台積電
它的確會造成今年以來的
幾乎所有的GDP成長都變成飛灰
會灰飛煙滅
而且這是世界性的混亂
但是如果一但這樣很好
因為保證疫苗絕對幾千萬劑就立刻過來
馬上源源不絕的來
我不打他可能都強迫我要打
所以公衛政策有些時候必須是殘忍的
所以在一劑跟二劑之間
我們來講的是這種殘忍度的問題對不對
今天是要想辦法保護一群人不受感染
那你要保護誰
我在想的是怎樣保護我們台灣的關鍵的東西
跟怎樣保護這個社會不要受到大規模傳染的情形
我覺得最大的議題是陳時中先生必須
為台灣疫苗不夠而下台
這個我同意
他應該要負責而且至少要道歉
但到現在沒道歉還把他吹成一個神
這我不能接受
這不是道歉可以解決的問題
你今天購買的只有1500萬的疫苗
你是要怎麼道歉
聯亞掛了高端做不出來你是要怎麼道歉
總共數字是1505萬劑
也就是你1505萬劑連2350萬人
二分之一的人打一劑都不夠
那就是疫苗採購有問題
所以一直在吵一劑二劑不是很好笑嗎
你應該要陳時中下台
不要讓他每天去接機對不對
台灣變成無賴跟乞丐
有一個無賴的生技公司
再加上乞丐的衛生官員
這不是很好笑嗎
我覺得很奇怪啦
台灣自己政府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做無賴的行為
可是卻允許生技公司一天到晚在無賴
黃醫師我們剛剛都指控了都說了已經講了很多
你覺得高端這種沒有真正第三期臨床
也沒有防護力數據的疫苗在台灣硬是推動
會產生的最壞想定是什麼
我覺得最壞的想定是政府認為高端有1千萬
然後聯亞有1千萬結果只買了1505萬
這是最糟糕的事情
所以一開始就糟了政策錯了
因為次蛋白的技術其實之前有很多的驗證
免疫臨床橋接也沒有問題
但是對於整個全世界的生技跟醫藥行業來講
這一家公司叫做無賴
我講的很清楚了嘛
如果大家都這樣子那我幹嘛花幾億美金
我就等別人的我再做免疫橋接
花個幾億台幣就好啦
那這不是無賴嗎對不對
那你今天明明沒有Delta的資料
你就說它會對Delta很有效這不是無賴嗎
你今天只有做三千個
只知道千分之一的副作用沒有問題
然後你說你這支疫苗沒有問題
那這不是無賴嗎
所有所有的行為都是無賴啊
但是我覺得這個東西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不是說這一支疫苗真的會打死人
不是的
最大的問題也不是這支疫苗沒有效怎麼樣
最大問題是因為我們相信高端有效
然後可以給我們1千萬劑
結果他只給我們幾十萬劑
然後我們的政府只買了1505萬的疫苗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我們這個國家最大的危機
所以我們不要搞錯重點
我覺得國民黨常常畫錯重點
你的重點是在
你的政府為什麼只買了1505萬劑疫苗
這才是最大的重點
這東西是難辭其咎的
今天你如果真的要去追究這些事情
你覺得陳時中或是蔡英文有什麼說詞
沒有嘛
你今天是靠別人捐嘛
這世界上我覺得我們社會領袖
我們這些企業我們為什麼會沒有人出來
願意像我一樣
難道這些企業主是笨蛋嗎 不是吧
他們應該都看得很清楚才會去捐
那為什麼大家不站出來
去反對這個政府這樣無良的做法
我不明白的是這個
我認為重點絕對不是在高端
而是在我們政府為了高端跟聯亞
只買了1505萬劑我再講一次
連給大家打一遍都不夠的1505萬劑
然後每天在那邊沾沾自喜的
跑去迎接別人施捨給我們的疫苗
這東西叫做什麼
我們的全民是笨蛋
我們的企業主是白癡
不可能吧
全世界做這麼大的生意
這些企業主不是白痴吧
只是沒有勇氣吧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RsD15hMC-E/hqdefault.jpg)
因為我們相信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評價
獻給每一個人❤️
12年前的今天,我從8千公里距離遠的地方,帶著夢想來到這裡。其實不只是我,很多有才藝的外國人因為這塊土地有活力,熱情,和生命力,決定留在台灣打拼。
因為我們相信這塊土地,我們看到希望。
這首歌叫做【我住在台灣】獻給所有珍惜這塊土地的每一位。
歌的形成法國音樂家DavidDivyns 狄文斯譜曲,我和加拿大的歌手 阿龍 Dallas Waldo一起填詞。特別感謝愛玩客團隊的畫面提供,及藝人朋友 雷艾美 Emmie Ries一起共舞。This is a song about dreams and this beautiful place we call our hom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UPeK_Gd69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lW1_C-HlKWOcN9-N5MC0LHOq-EA)
因為我們相信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評價
創作《台北的夢》這首歌的音樂人,不僅以自己的故事為主軸,寫出離鄉背景,來到這座大城尋找舞台的心歷路程,歌詞也透露在台北生活的點滴酸甜。《台北的夢》開門見山寫出這座繁華城市的冷漠與虛華,但因為每個人的改變,使得這片繁華逐漸有了真實可靠的希望;而在這裡奮鬥的人們,即便面對接踵而來的挫敗,都仍無可救藥的愛著這座城市,因為相信台北可以變得更好,這樣的信念,也支持著每個人努力為每一天而戰。
MV中三位主角的故事,都是我們最熟悉的情境,也是這座城市的寫照,我們都知道生活在台北並不容易,但卻不曾放棄在台北做夢,因為相信這座城市雖然問題不斷,但就是因為人們想改變的決心,最終總是能讓這裡變得不一樣,讓台北超越台北!
2010城市概念專輯【Open Taipei】一推出就受到熱烈的回響,不僅是在各大銷售榜上都有亮眼的成績,陸續推出的每支mv在網路上也都短時間內累積很高的點擊率,每一次現場演 出,總是讓民眾深深感動。
現在,邀請對這城市有夢想的市民們,到城市夢想音樂會聽音樂人唱出對這城市無可救藥的愛。
【Open Taipei 城市夢想音樂會】巡迴演出中! 詳情請至 http://0rz.tw/OQuub
【創作理念】
這首歌是嘗試用簡單的日常生活點出我看到的台北問題 .
我想傳遞的是,即便台北現況如此,但大家還是努力的為每一天而戰
相信台北會不一樣,台北人應該期待著改變..
【歌詞】
台北的夢 台北的夢 我有一個 台北的夢
台北的夢 台北的夢
有個年輕人從台南來到了台北 他說他要來發唱片 讓全世界都聽見
他認識一個妹妹每晚在夜店喝醉 她說有一天會有一輛好車載她回家
妹妹坐上了計程車司機把車窗拉下 對著動彈不得的路口破口大罵
經過的路人沒有表情理都沒理 他們只是頭低低的繼續趕往下一個會議
他們經過了火車站那有很多外勞 路過的人看外勞的眼神不是太好
旁邊有個老婆婆在那賣口香糖 她說她要照顧植物人兒子但沒人幫忙
有個小朋友想去買但媽媽忘了放開他的手 媽媽正煩惱著房價又漲了說
小朋友抬起了頭看不到天空 他用彩色筆在紙上來回畫出了白黑的台北
台北的夢 有一些茫 有一些痛 有一些不捨
有一些歹志 有一些日子 告訴我 那改變了什麼
台北的夢 有一些茫 有一些痛 有一些不捨
有一些歹志 有一些日子 告訴我 那改變了什麼
那個年輕人的唱片還是沒得發 但他還是很用力的唱 你聽到了嗎
那個妹妹還是等不到那輛車 但今晚她不想再喝 她在台下聽著那個年輕人唱歌
路上超塞的 但司機沒有幹譙 乘客電話響了 他貼心的把收音機轉小
救護車也被塞著 沒表情的路人突然 衝到馬路幫忙指揮起交通會議先不管
口香糖老婆婆今天沒生意上門 但是有電視台幫忙報導了這個新聞
然後有個外勞走到了老婆婆前方 蹲下身 把所有的口香糖買光光
媽媽把小孩的手拉了拉 這次他告訴了他 看 這是我們的家
小孩抬起頭天空出現彩虹 還沒 但他用鉛筆在紙上來回畫出了彩色的台北
台北的夢 有一些茫 有一些痛 有一些不捨
有一些歹志 有一些日子 告訴我 那改變了什麼
台北的夢 有一些茫 有一些痛 有一些不捨
有一些歹志 有一些日子 告訴我 那改變了什麼
這是我們的台北 我們引以為傲的都市 每個角落都有一個故事
但那故事總像那陰陰的天空 有點憂傷 怎麼唱這歌總還是有點惆悵
我們的神情應該帶著驕傲 但我們卻不自覺透露出些許焦躁
這裡有太多我們痛恨的問題 但我們無可救藥的愛著這塊我們痛恨的盆地
在這個城市裡生存不簡單 大家痛苦指數一樣 煩惱指數也都一樣
但我們還是努力的為每一天而戰 原因也一樣 因為我們相信這裡會不一樣
加油 我們一定能 你聽 現在唱歌的就是那個南部來的年輕人
沒錯101不會是台灣的最高點 沒錯 台北可以超越台北
台北的夢 有一些茫 有一些痛 有一些不捨
有一些歹志 有一些日子 告訴我 那改變了什麼
台北的夢 有一些茫 有一些痛 有一些不捨
有一些歹志 有一些日子 告訴我 那改變了什麼
台北的夢 台北的夢 我有一個 台北的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QZKkzWYf9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