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的今天,德國魯蛇改變世界]
是的,剛好就是在150年前的今天(1867年9月14日),一個德國人用筆改變了整個世界。
那個時代的英國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大量工廠的設置
讓剝削與貧富不均都來到了歷史的頂峰。就在這時候
一個德國小魯魯在漢堡出版了一本書。
這本德文磚頭書剛出版的時候沒有隆重的發售儀式、沒有作者的現場簽名,根本沒什麼人想看
但到最後這本書卻改變整個世界的歷史軌跡:150年前的今天,
出身普魯士的卡爾·馬克思出版了他這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學術成果----
.
《資本論》(das Kapital,德文念法「打死-卡痞踏」)第一冊。
.
[那個狗屎終於要完成了!]
這本書花了馬克斯整整20年的時間,當他看完《資本論》最後一張校樣之後
便馬上興奮的寫信給好基友恩格斯感謝他的幫助。
「沒有你為我作的犧牲,我是決不能完成這巨大的工作的!」
.
不過從現今角度來看,當時的馬克斯其實就是個魯魯的魯蛇
現在中國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有個下崗待業的青年,回到自己在北京五環外的地下違建屋
躺在彈簧完全爆掉的床上、點起一根最便宜的菸
然後開始思考:中國該怎麼突破西太平洋美日的圍堵困境?
.
這種「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其實還蠻符合當年馬克斯的寫照
馬克思傳記作者之一Francis Wheen說,「馬克思此時已經完全破產,他若不是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裏,就是在當鋪裏。」
在一本被發現的馬克斯手記裡,就發現筆記本一邊是《資本的生產過程》裡
大量的政治和經濟理論的思考筆記,包括馬克思對當時一些歐洲最著名的經濟學家的理論的摘抄和他對摘抄內容的批註評論。
另外一邊則是他去當鋪典當獲得的金額,抱怨肉鋪、鞋匠和書匠的收費,以及牛奶、煤球、麵包、藥品甚至防蛀衛生球的價錢。
當時的他整個一窮二白。傳說大英博物館閱覽室他常坐的位置地板上有個坑
有人說,那就是因為他太窮,焦躁的一直用腳磨地板給磨出來的.....
.
[命途多舛的出版過程]
不過這本書的出版計畫並不順利。馬克思後來寫信給他女兒說
書商原本已出版書訊,並在各報刊宣佈上市日程。
但是在看到馬克思寄給他那多達一千多頁的手稿後整個暴炸,就算連夜趕工也趕不上發售日
此外,馬克思自己還三不五時寄信給書商
希望能夠訂正修改書的內容。以至於《資本論》的發售日期一延再延,才終於拖到9月14日。
.
[有夠哀喪的出版數字]
馬克思原本希望他出了這本書之後就能一夕爆紅,之前他還興致勃勃的打算出法文版
他認為,「這勢必可以將法國讀者從普魯東的『唯心主義化的小市民思想』中解放出來,並對抗在國際工人協會具有影響力的普魯東主義。」
最重要的是他也希望能藉由這本暢銷書,能夠讓他獲得豐厚的版稅來改善一下生活。
……我說,馬克思阿……
.
雖然我不是生活在您老人家那時代,但你為什麼會認為
可以藉由出一本磚頭書能讓自己一夕暴紅阿??!
想暴紅去露出胸部阿!去喝大冰奶加珍珠阿!首先你就不應該花20年寫書好嗎??
總之非常不意外的,這本書的銷售數字有夠難看。
面對當時大部分德國人都覺得《資本論》是寫英國情況的這種看法,他還用拉丁文發出警語:「De te fabula narratur!(這說的正是閣下的事!)」
.
最後《資本論》終於被翻成外文,不過不是法文
而是俄文版,當時的帝俄其實對各種共產主義風聲鶴唳
但是當帝俄審查機構看到《資本論》之後竟然就直接讓此書出版,原因是「矮油不是共產主義書籍啦~~就只是一本純科學論文而已。」
馬克思知道這件事,應該也有點被侮辱的港覺吧?
#結果就這樣俄國變成第一個共產主義國
#因為太無聊所以才得救的資本論
#我只要資本不要論
因為太無聊所以才得救的資本論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八卦
150年前,一本重要的書出版了!
[150年前的今天,德國魯蛇改變世界]
是的,剛好就是在150年前的今天(1867年9月14日),一個德國人用筆改變了整個世界。
那個時代的英國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大量工廠的設置
讓剝削與貧富不均都來到了歷史的頂峰。就在這時候
一個德國小魯魯在漢堡出版了一本書。
這本德文磚頭書剛出版的時候沒有隆重的發售儀式、沒有作者的現場簽名,根本沒什麼人想看
但到最後這本書卻改變整個世界的歷史軌跡:150年前的今天,
出身普魯士的卡爾·馬克思出版了他這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學術成果----
.
《資本論》(das Kapital,德文念法「打死-卡痞踏」)第一冊。
.
[那個狗屎終於要完成了!]
這本書花了馬克斯整整20年的時間,當他看完《資本論》最後一張校樣之後
便馬上興奮的寫信給好基友恩格斯感謝他的幫助。
「沒有你為我作的犧牲,我是決不能完成這巨大的工作的!」
.
不過從現今角度來看,當時的馬克斯其實就是個魯魯的魯蛇
現在中國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有個下崗待業的青年,回到自己在北京五環外的地下違建屋
躺在彈簧完全爆掉的床上、點起一根最便宜的菸
然後開始思考:中國該怎麼突破西太平洋美日的圍堵困境?
.
這種「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其實還蠻符合當年馬克斯的寫照
馬克思傳記作者之一Francis Wheen說,「馬克思此時已經完全破產,他若不是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裏,就是在當鋪裏。」
在一本被發現的馬克斯手記裡,就發現筆記本一邊是《資本的生產過程》裡
大量的政治和經濟理論的思考筆記,包括馬克思對當時一些歐洲最著名的經濟學家的理論的摘抄和他對摘抄內容的批註評論。
另外一邊則是他去當鋪典當獲得的金額,抱怨肉鋪、鞋匠和書匠的收費,以及牛奶、煤球、麵包、藥品甚至防蛀衛生球的價錢。
當時的他整個一窮二白。傳說大英博物館閱覽室他常坐的位置地板上有個坑
有人說,那就是因為他太窮,焦躁的一直用腳磨地板給磨出來的.....
.
[命途多舛的出版過程]
不過這本書的出版計畫並不順利。馬克思後來寫信給他女兒說
書商原本已出版書訊,並在各報刊宣佈上市日程。
但是在看到馬克思寄給他那多達一千多頁的手稿後整個暴炸,就算連夜趕工也趕不上發售日
此外,馬克思自己還三不五時寄信給書商
希望能夠訂正修改書的內容。以至於《資本論》的發售日期一延再延,才終於拖到9月14日。
.
[有夠哀喪的出版數字]
馬克思原本希望他出了這本書之後就能一夕爆紅,之前他還興致勃勃的打算出法文版
他認為,「這勢必可以將法國讀者從普魯東的『唯心主義化的小市民思想』中解放出來,並對抗在國際工人協會具有影響力的普魯東主義。」
最重要的是他也希望能藉由這本暢銷書,能夠讓他獲得豐厚的版稅來改善一下生活。
……我說,馬克思阿……
.
雖然我不是生活在您老人家那時代,但你為什麼會認為
可以藉由出一本磚頭書能讓自己一夕暴紅阿??!
想暴紅去露出胸部阿!去喝大冰奶加珍珠阿!首先你就不應該花20年寫書好嗎??
總之非常不意外的,這本書的銷售數字有夠難看。
面對當時大部分德國人都覺得《資本論》是寫英國情況的這種看法,他還用拉丁文發出警語:「De te fabula narratur!(這說的正是閣下的事!)」
.
最後《資本論》終於被翻成外文,不過不是法文
而是俄文版,當時的帝俄其實對各種共產主義風聲鶴唳
但是當帝俄審查機構看到《資本論》之後竟然就直接讓此書出版,原因是「矮油不是共產主義書籍啦~~就只是一本純科學論文而已。」
馬克思知道這件事,應該也有點被侮辱的港覺吧?
#結果就這樣俄國變成第一個共產主義國
#因為太無聊所以才得救的資本論
#我只要資本不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