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今天看雲,撩亂如春愁
2012年夏天,和雲門在奧地利茵斯布魯克演出。茵斯布魯克是奧地利著名的滑雪聖地,有纜車直上山顛滑雪場。我們去的時候不是雪季,但是山上也依然是白雪皚皚,大片冰河雪原,間雜著松柏檜等寒帶高地叢林,草地上有群羊低頭吃草,風景大氣磅礴。
演出之後,因爲沒有行程,舞者和工作人員三三兩兩去探訪附近不同的景點。我有學生住在瑞士巴塞爾,從茵斯布魯克坐火車往西行,在蘇黎世換車,前後大約四小時就到巴塞爾。久聞這一段阿爾卑斯山區的峽谷湖泊山脈變化萬千,我因此決定走一趟。
火車一直沿著河谷邊走,有時是陡峻懸崖,有時忽然出現明如鏡的湖泊,有時激流奇岩交錯,山村農舍點綴田野,雲嵐煙霧繚繞,時聚時散,現實風景也如夢幻。火車在山路上走得很慢,慢到彷彿引誘人即刻就要動手速寫眼前畫面。
我隨身帶了一冊日本買的康熙綴線裝筆記本,手掌大小(16x11.8公分),行囊中只有針筆。不確定在類似棉紙上畫畫是否合適。但是,心裡想畫,往往不在意材料。我開始一段一段畫下窗外的景緻。用細點,也用線,不知不覺沿途畫了十六張小畫。回台灣後用水墨稍加渲染,覺得沒有這樣畫過畫,沿途的風景都還難忘,就想裱成冊頁收存。
最初交給清水蘇彬堯先生,他看了針筆點描,擔心裱褙時洇開,不敢動手。後來經蔡舜任介紹交給日本回來的林煥盛先生,用乾裱法做成一函冊頁,裝在桐木盒中,因爲不適合展出,僅跟少數朋友展玩過。這一組作品對開冊頁,就陸續在空白頁題字,純粹自己玩賞遊戲,很隨意,印章也有蓋顛倒的,沒有再蓋。
2018年為了亞大展覽,冊頁又重新拆開,由青雨山房整理成單幅可以懸掛的小作品。原來是自己留在身邊的實驗紀念,拗不過喜歡的朋友要求,讓出五件給北京設計的朋友,另一件,惠美、旭原喜歡,由大尺建築收藏,剩餘十件,確定可以不再失散,就一起送到池上穀倉,準備立春後在「私藏展」跟大家分享。
蔣勳線上美術館完整內容
https://pse.is/QD5HF
因斯布魯克滑雪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八卦
10月精選 » 斯瓦內堤:中世紀最後堡壘
斯瓦內堤位於喬治亞的高加索山區,在這裡的偏遠山村中,擁有數百年歷史的防禦塔樓昂然挺立。
斯瓦內堤約有200座像圖中這些位於烏希古里的石塔。這些石塔大多建於9至13世紀間,作為躲避戰爭、外敵來襲和血仇的避難處。現在則用來貯存乾草和穀物以提供包括豬在內的家畜食用。
撰文:布魯克‧拉瑪 (Brook Larmer)
攝影:艾倫‧休伊 (Aaron Huey)
在歷史洪流中,許多強大的帝國如阿拉伯、蒙古、波斯和鄂圖曼,都曾派兵侵略位於歐亞之間的邊疆之地:喬治亞。但斯瓦人的故鄉是隱身在高加索山谷中的一小片狹長土地,從未被征服,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落入俄羅斯的控制。
斯瓦內堤的與世隔絕塑造了它的特性,也賦予了它歷史價值。在不安定的年代裡,喬治亞的平地人會將宗教圖像、珠寶和手稿送到山上的教堂和塔樓保管,斯瓦內堤因而成為喬治亞早期文化的寶庫。斯瓦人對自己身為保衛者的角色嚴肅以對:竊取宗教圖像的小偷會被逐出村莊,甚至受到神靈詛咒。
喬治亞在地理上屬於亞洲,但以歐洲國家自居。報導中的主角「上斯瓦內堤」從未被外來者征服。當地人口比下斯瓦內堤多,但隨著許多人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而離開,人口已見下滑,現在大約為1萬2000人。不過,有愈來愈多觀光客造訪此地,他們主要為了健行、登山和滑雪而來,而這裡的原始地貌之美也透過他們的口耳相傳逐漸為人所知。
10月號精彩內容:
【白堊紀巨獸:棘龍】地球上最大最兇猛的掠食者
(內附精美棘龍雙拉頁海報)
【南方四島】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綠色革命】基因改造食品與下一次綠色革命
【核災觀光客】車諾比的意外遺產
【斯瓦內堤】喬治亞中古世紀山村
了解更多10月號精彩內容:
http://smsbp.cloudapp.net/BP_Web/Product.aspx?bokId=M0155
《國家地理》雜誌週年慶優惠:
http://smsbp.cloudapp.net/BP_Web/BookList.aspx?k=4
-\-\-\-\-\-\-\-\-\-\-\-\-\-\-\-\-\-\-\-\-\-\-\-\-\-\-\-\-\-\-\-\-\-\-\-\-\-\-\-\-\-\-\-\-\-\-\-\-\-\-\-\-\-\-\-\-\-\-\-\-\-\-\-\-\-\-\-\-\-\-\-\-\-\-\-\-\-\-\-\-\-\-
現在,您還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追蹤《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最新消息!
訂閱電子報:http://goo.gl/EBWZ3C
google+ :http://goo.gl/bdQaN8
filpboard: http://flip.it/QKfmY
#國家地理 #natgeo
因斯布魯克滑雪 在 蔣勳 Facebook 八卦
〈雲淡風輕〉
2012年夏天,和雲門在奧地利茵斯布魯克演出。茵斯布魯克是奧地利著名的滑雪聖地,有纜車直上山顛滑雪場。我們去的時候不是雪季,但是山上也依然是白雪皚皚,大片冰河雪原,間雜著松柏檜等寒帶高地叢林,草地上有群羊低頭吃草,風景大氣磅礴。
演出之後,因爲沒有行程,舞者和工作人員三三兩兩去探訪附近不同的景點。我有學生住在瑞士巴塞爾,從茵斯布魯克坐火車往西行,在蘇黎世換車,前後大約四小時就到巴塞爾。久聞這一段阿爾卑斯山區的峽谷湖泊山脈變化萬千,我因此決定走一趟。
火車一直沿著河谷邊走,有時是陡峻懸崖,有時忽然出現明如鏡的湖泊,有時激流奇岩交錯,山村農舍點綴田野,雲嵐煙霧繚繞,時聚時散,現實風景也如夢幻。火車在山路上走得很慢,慢到彷彿引誘人即刻就要動手速寫眼前畫面。
我隨身帶了一冊日本買的康熙綴線裝筆記本,手掌大小(16x11.8公分),行囊中只有針筆。不確定在類似棉紙上畫畫是否合適。但是,心裡想畫,往往不在意材料。我開始一段一段畫下窗外的景緻。用細點,也用線,不知不覺延途畫了十六張小畫。回台灣後用水墨稍加渲染,覺得沒有這樣畫過畫,沿途的風景都還難忘,就想裱成冊頁收存。
最初交給清水蘇彬堯先生,他看了針筆點描,擔心裱褙時洇開,不敢動手。後來經蔡舜任介紹交給日本回來的林煥盛先生,用乾裱法做成一函冊頁,裝在桐木盒中,因爲不適合展出,僅跟少數朋友展玩過。這一組作品對開冊頁,就陸續在空白頁題字,純粹自己玩賞遊戲,很隨意,印章也有蓋顛倒的,沒有再蓋。
2018年為了亞大展覽,冊頁又重新拆開,由青雨山房整理成單幅可以懸掛的小作品。原來是自己留在身邊的實驗紀念,拗不過喜歡的朋友要求,讓出五件給北京設計的朋友,另一件,惠美、旭原喜歡,由大尺建築收藏,剩餘十件,確定可以不再失散,就一起送到池上穀倉,準備立春後在「私藏展」跟大家分享。
「私藏展」原訂展到二月底,因參觀人數很多,決定延長至四月下旬,增加這十件小風景畫,「私藏展」就更有個人私密的意義了。
池上藝術村池上穀倉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