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2日,今晚想跟大家談一下 #伍克振 將軍的故事。
時間回到1980年代的台灣,當時,國軍在美國技術移轉下,展開新一代主力戰機的研發。這是中華民國空軍建軍史上最大規模的自製武器開發計畫,代號 #鷹揚計畫。成果就是1988年出廠、1989年首飛的 #IDF經國號戰機。
為了研發這架主力戰機,空軍、空軍航發中心(漢翔公司前身)和中科院,都投入了最頂尖的人才。同時,也因為這是一架超音速戰機,需要有經驗最豐富、技巧最高超的飛官,來擔任第一批的試飛員。空軍官校54期畢業的伍克振上校,於是奉命出任試飛組的副組長。
1991年7月12日,伍克振副組長親自駕駛編號10002的原型機,從台中清泉崗基地起飛,進行低空高速安定性試飛,希望找出戰機在穿音速時,機體發生不明震顫現象的原因。這也是10002原型機第199次試飛。
當戰機加速到一馬赫時,戰機突然發生劇烈抖動,甚至讓右水平尾翼解體斷裂。但為了爭取讀取飛航參數的時間,伍克振副組長繼續勉力操控飛機。最後10002原型機飛入海面,他則在跳傘時不幸殉職。
事故發生後,伍克振副組長被追晉為少將。因為他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努力,讓研發團隊可以透過戰機回傳的數據和後續不斷的嘗試,解決了震顫現象,IDF經國號戰機終於能夠順利量產。
一直到今天,在漢翔公司沙鹿廠區大門前,依然矗立著伍克振少將的銅像,每一架經國號戰機出廠時,都會先來到銅像前,讓伍克振少將檢視,向這位奉獻生命的試飛官致敬。
去年,在新式高教機 #勇鷹 首飛典禮後,我也來到伍克振少將的銅像前,向他獻花致敬。沒有當年勇於駛向未知的前人,就沒有今日國機國造的成果。這股不畏艱難、奮勇向前的精神,如今我們傳承下來了。
7月12日這一天,我們緬懷伍克振少將的事蹟,也要一起向投入國機國造的團隊、日夜守衛空域的空軍弟兄姊妹們致謝。是因為這麼多人的付出,和平與繁榮才因此成為台灣的日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映初圖書館」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艾庭 內容簡介: ◎十年磨一劍,用十年的生命時光寫下直入人心的初試啼聲之作,今夏倍受矚目的新銳無冕作家。 ◎十個章節,九個角色,獨特的敘事方式,編織出跨越世代的動人故事。 ◎與同類型的《流》放在一起,擁有絲毫不遜色的故事張力! 我們渴...
回到1980年代的台灣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憶羚羊100(人間福報專欄)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石橋機車羚羊100」的照片,車旁站著一位留披肩長髮、著迷你裙、一雙長腿蹬著馬靴、手持太陽眼鏡的八〇年代美女,廣告的文案,強調機車擁有最豪華完美的設備和性能,我仔細閱讀了其中的說明:
1、 採用劃時代的旋轉活門進氣系統,可獲得高速、平穩而舒適的加速行駛。
2、 裝有新反衝式起動方式,無論在任何變速齒輪位置,均可獲得迅速而易行之啓動。
3、 化油器完全封閉於引擎之內,防止灰塵及水之侵襲。
4、 採用堅固的油壓式簧衝設備,穩重安全,乘騎舒適。
5、 使用大型車燈及方向指示燈,完全防水超大型剎車鼓,以確保有效的制動與安全。
讀著的同時,忽然勾起許多兒時回憶。
在1973年以前,我們一家還住在花蓮美崙的大陳一村,靠著父親打零工,母親做家庭手工來維持生活經濟,當時我三歲,哥哥六歲,收支是入不敷出的。尤其那個年代,缺乏保障勞工權利與安全的相關法規,父親以臨時工的身份,在參與中橫開路、花蓮銅山電廠整建、颱風天蘇花公路搶通、國軍英雄館建造等等過程中,工人因意外造成的傷亡,司空慣見,也毫無賠償的機制,傷亡勞工的家屬,只能自嘆造化弄人,自吞苦果。
為了徹底改善經濟,爭取穩固的家庭收入,已經35歲的父親參加基隆碼頭工人的徵試,並獲錄取,於是我們舉家遷到基隆中山區一個叫太白里的地方住了一年,一家四口擠在四坪左右的分租屋間過日子,直到媽媽在太白里生下了妹妹之後,才又搬到居仁里租了一間較大的木房,對我們孩子而言,終於有了可以鑽進竄出的活動空間了。
1980年,父親在當了七年的基隆碼頭工人後,終於買了第一輛機車,成為我們一家五口出遊的代步工具,它就是「石橋機車羚羊100」,其實在當時的基隆碼頭工人,只要省吃儉用,不涉賭博惡習,普遍都能擁有一輛代步的機車。
記得父親剛將嶄新的機車牽回家時,我們三兄妹雀躍不已,好像家裡降落了一部飛碟似的,感到特別新奇,圍著機車前觀後看,伸手觸摸冰冷的油缸、皮質的座椅、橡膠的輪胎,感到驚奇不已。哥哥立刻央求父親讓他跨坐在機車上面,兩手緊握龍頭把手,嘴裡喊著:「嘟!嘟!嘟!」,一付飛馳奔行的樣子,逗得父親哈哈大笑。
據父親回憶,他這輛新機車在第二次騎行時,就因不慎擦撞路邊分隔島導致車體磨損,還讓他心疼了好一陣子。
過去父親都是踏腳踏車去碼頭上工,偶爾父親因為順路的緣故,用力踩著腳踏車,把我載到位於坡度40度以上的小學校門放下,每見父親吃力地踩著腳踏車,後背滲出汗水,心裡總是覺得歉疚。而今父親換騎機車了,長約100公尺的斜坡,父親油門一摧,一下子就到了斜坡頂端的校門口,覺得拉風不已,那種興奮的心情,至今仍能感受餘溫。
自從家裡有了這台石橋羚羊100後,全家也多了許多出遊踏青的機會。每逢假日,父親碼頭沒有派工,我們一家五口就開始整裝出遊,這時7歳的妹妹、10歲的我坐在機車前汽油缸的位置,再來是父親,父親後面坐著13歲的哥哥,母親則坐最後頭,一路風馳電掣,我總忍不住興奮大喊,有一種在天空飛翔的感覺。我們的足跡由近而遠,遍佈基隆外木山、金山、萬里、野柳或往東北角方向等海岸,我們也經常去台北探訪親友,一趟往返,往往需要騎上三、四小時,從不覺得勞累,只是回到家裡,滿頭臉的灰塵污垢,總要母親特別為我和妹妹仔細清洗,總算才能一身清爽。
誠然,一輛機車全家五貼,已違今日交通安全法規,也會遭到交警的嚴格取締,但在八0年代的台灣,這成為當時買不起車的台灣勞工家庭,普遍的出遊方式,並成為我童年歡樂記憶的一部分。
而今再度回想起兒時騎乘父親機車的情形,這輛機車被命名為「羚羊100」,我忽然恍然大悟,對兒時的我而言,那真像是騎在一隻非洲草原奔跑的羚羊背上,在童年的時光中任性飛馳。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49834
(照片攝於2016年3月亞歷桑納洲)
回到1980年代的台灣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憶羚羊100(人間福報專欄)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石橋機車羚羊100」的照片,車旁站著一位留披肩長髮、著迷你裙、一雙長腿蹬著馬靴、手持太陽眼鏡的八〇年代美女,廣告的文案,強調機車擁有最豪華完美的設備和性能,我仔細閱讀了其中的說明:
1、 採用劃時代的旋轉活門進氣系統,可獲得高速、平穩而舒適的加速行駛。
2、 裝有新反衝式起動方式,無論在任何變速齒輪位置,均可獲得迅速而易行之啓動。
3、 化油器完全封閉於引擎之內,防止灰塵及水之侵襲。
4、 採用堅固的油壓式簧衝設備,穩重安全,乘騎舒適。
5、 使用大型車燈及方向指示燈,完全防水超大型剎車鼓,以確保有效的制動與安全。
讀著的同時,忽然勾起許多兒時回憶。
在1973年以前,我們一家還住在花蓮美崙的大陳一村,靠著父親打零工,母親做家庭手工來維持生活經濟,當時我三歲,哥哥六歲,收支是入不敷出的。尤其那個年代,缺乏保障勞工權利與安全的相關法規,父親以臨時工的身份,在參與中橫開路、花蓮銅山電廠整建、颱風天蘇花公路搶通、國軍英雄館建造等等過程中,工人因意外造成的傷亡,司空慣見,也毫無賠償的機制,傷亡勞工的家屬,只能自嘆造化弄人,自吞苦果。
為了徹底改善經濟,爭取穩固的家庭收入,已經35歲的父親參加基隆碼頭工人的徵試,並獲錄取,於是我們舉家遷到基隆中山區一個叫太白里的地方住了一年,一家四口擠在四坪左右的分租屋間過日子,直到媽媽在太白里生下了妹妹之後,才又搬到居仁里租了一間較大的木房,對我們孩子而言,終於有了可以鑽進竄出的活動空間了。
1980年,父親在當了七年的基隆碼頭工人後,終於買了第一輛機車,成為我們一家五口出遊的代步工具,它就是「石橋機車羚羊100」,其實在當時的基隆碼頭工人,只要省吃儉用,不涉賭博惡習,普遍都能擁有一輛代步的機車。
記得父親剛將嶄新的機車牽回家時,我們三兄妹雀躍不已,好像家裡降落了一部飛碟似的,感到特別新奇,圍著機車前觀後看,伸手觸摸冰冷的油缸、皮質的座椅、橡膠的輪胎,感到驚奇不已。哥哥立刻央求父親讓他跨坐在機車上面,兩手緊握龍頭把手,嘴裡喊著:「嘟!嘟!嘟!」,一付飛馳奔行的樣子,逗得父親哈哈大笑。
據父親回憶,他這輛新機車在第二次騎行時,就因不慎擦撞路邊分隔島導致車體磨損,還讓他心疼了好一陣子。
過去父親都是踏腳踏車去碼頭上工,偶爾父親因為順路的緣故,用力踩著腳踏車,把我載到位於坡度40度以上的小學校門放下,每見父親吃力地踩著腳踏車,後背滲出汗水,心裡總是覺得歉疚。而今父親換騎機車了,長約100公尺的斜坡,父親油門一摧,一下子就到了斜坡頂端的校門口,覺得拉風不已,那種興奮的心情,至今仍能感受餘溫。
自從家裡有了這台石橋羚羊100後,全家也多了許多出遊踏青的機會。每逢假日,父親碼頭沒有派工,我們一家五口就開始整裝出遊,這時7歳的妹妹、10歲的我坐在機車前汽油缸的位置,再來是父親,父親後面坐著13歲的哥哥,母親則坐最後頭,一路風馳電掣,我總忍不住興奮大喊,有一種在天空飛翔的感覺。我們的足跡由近而遠,遍佈基隆外木山、金山、萬里、野柳或往東北角方向等海岸,我們也經常去台北探訪親友,一趟往返,往往需要騎上三、四小時,從不覺得勞累,只是回到家裡,滿頭臉的灰塵污垢,總要母親特別為我和妹妹仔細清洗,總算才能一身清爽。
誠然,一輛機車全家五貼,已違今日交通安全法規,也會遭到交警的嚴格取締,但在八0年代的台灣,這成為當時買不起車的台灣勞工家庭,普遍的出遊方式,並成為我童年歡樂記憶的一部分。
而今再度回想起兒時騎乘父親機車的情形,這輛機車被命名為「羚羊100」,我忽然恍然大悟,對兒時的我而言,那真像是騎在一隻非洲草原奔跑的羚羊背上,在童年的時光中任性飛馳。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49834
(照片攝於2016年3月亞歷桑納洲)
回到1980年代的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映初圖書館」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艾庭
內容簡介:
◎十年磨一劍,用十年的生命時光寫下直入人心的初試啼聲之作,今夏倍受矚目的新銳無冕作家。
◎十個章節,九個角色,獨特的敘事方式,編織出跨越世代的動人故事。
◎與同類型的《流》放在一起,擁有絲毫不遜色的故事張力!
我們渴望未來,沉湎過去,
在能做什麼與想做什麼之間,
被現實逼迫做出抉擇。
泊一
「贈與映初圖書館予陳小銳……。」
我打開父親鎖在生鏽信箱裡的遺書,發現父親將名下一座荒廢封存二十幾年的「映初圖書館」指定贈與一位自己完全陌生的女孩,於是我在阿水伯的引導下鑿開圖書館的密室,試圖從父親遺留在裡頭的信件、日記中找出關於女孩的蛛絲馬跡……當我看著一張背面寫著「小銳,泊一,一九八七年。」的兒時舊照片時,才發現好像有些埋藏在深處卻未曾遺忘的記憶在我腦中漸漸甦醒……於是我寄出了一張又一張的邀請函。
小銳
「將過去,還給擁有它的人。」
最初收到時,看到上面寫著「時空膠囊邀請函」,我以為是廣告手法,可是看到裡頭的舊照片,卻發現小時候的自己竟然在上面,所以我按照邀請函的資訊前往映初圖書館一探究竟,那裡有個人說他叫泊一,說要聘請我當館長,說是他父親的遺願,還說我的Bachan跟他父親是好朋友,可是他說的我全都聽不懂……Bachan已經不在了,瑪爾得也失蹤了,這世上愛我的人都離我而去,胡安,你也是。
Bachan
「小銳,Bachan走了,妳要好好照顧自己……。」
我給小銳留了遺言,把我這輩子隱瞞她的事情都寫下來,想讓她知道,Bachan最疼愛的是她,最放不下的也是她。我不太清楚那個男孩叫什麼名字?可是我知道他一定是個很不錯的人,才會讓我聰明的乖孫女這樣喜歡,可是我很不忍心,常常看著她為了他累到莫名其妙昏倒,每次看她這樣受罪,我心裡就很難受……所以我為她做了一些安排,也去見了江教授最後一面,把這些年來埋藏在心底的話都告訴他,不想帶著這些祕密一起進棺材。我希望最後跟她說這些,能讓她原諒她的阿姨,我的女兒地心。
陳地心
「別想了,誰沒有過去。」
那天艾娜對我這麼說,我沒想過會再見到她,就像我沒想過映初圖書館會死而復生,所以我跟方哥把那張邀請函給擱下了。我痛恨過去,因為那造就了現在痛苦不堪的我,可是當我再次見到艾娜,我禁不住想起自己與她初次相遇時,那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自己。但我永遠不可能回到那個時候,只要小銳還在,這輩子我只能不斷憎恨別人,也憎恨自己,所以我告訴她,妳不適合和瑪爾得那樣的女孩子交朋友。
瑪爾得
「妳說,什麼樣的母親會背叛自己的女兒?」
小鋭問我的時候,我說,「很多母親都會背叛自己的孩子的。」沒錯,我的母親艾娜,她背叛了我,我和她的關係因為一個身上流著中國北方血液的男孩小金而決裂。我痛恨她的滿口謊言,看到他們,我就快要不能呼吸,所以我必須逃跑,越遠越好。小銳對不起,我只能先離開妳,我需要找到我的爸爸,還有另一個我。
小金
「有些人,冒險一次就毀了一輩子,你不是瑪爾得人生該出現的角色……。」
一開始我不太懂艾娜對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可是當她激起了我另外一種慾望時,我開始懂了。分開那一天,我用最惡毒的話,狠狠地侮辱貶低瑪爾得,然後看著她崩潰、跪在地上大哭,向我道歉乞求原諒。她是真的愛我嗎?我不知道。在艾娜的公司上班,跟著她四處旅行,開展了我的眼界,我依戀她,不同於瑪爾得,她讓我學會了及時行樂。
艾娜
「媽咪妳知道,人是很孤單的……。」
和瑪爾得在一起大約有一半的時間,我不得不承認,我討厭自己的孩子。我年輕犯下的錯,唯有自己扛下,也因此一直活在懊悔裡,因為我在那個年代把愛情和人生的自由畫上等號,所以只能是個悲劇人物。幾年下來,我從未原諒自己對父母親的背叛,竭盡心力地與爸重建江山,想以瑪爾得向爸證明,我這輩子或許不是個成功的女兒,但會是個成功的母親。可諷刺的是,瑪爾得說得沒錯,我是個失敗的母親,我背叛了她。
雪倫媽
「妳不要碰我!」
到頭來,我和琳達一樣,都是用熱臉去貼她的冷屁股。小銳的怒吼,讓我想起她離開公司那天,最後對我說,「謝謝雪倫媽。」然後便走出辦公室,急忙從後門消失了。那一刻我發現,我對她的這份感情,原來在小銳心中,也不過是按下一個刪除鍵就消失了。我一直對初次見面時自己那句「我不相信七年級生說的話」耿耿於懷,或許我欠她一個道歉,才讓她對我有所誤解,即便現在這樣令人心疼的告別時刻,她也還是無法相信我們。
胡安
「我發誓我死前都不會離開妳的,傻瓜。」
我在小銳去西班牙留學前這樣對她說,我告訴她我會等她回來,可是我真希望她可以不要走,不要浪費我們可以在一起的一分一秒,因為我們最寶貴最無價的,就是時間。小銳對我一無所知,她為什麼和我在一起我也不知道,遇到她我第一次知道,愛一個人,這麼困難。我還沒聽到她說她愛我,也還沒看到她寫的第一個故事,可是我沒時間了。
作者簡介:
吳艾庭,出生成長於1980年代的台灣台北,在紐西蘭、美國、西班牙留下追求外語的足跡,最後於英國倫敦大學取得大眾傳播碩士學位。畢業後返回城市偏郊,開發英文創意教育,2010年移居他鄉,開始在書寫的國度裡創作故事,目前居住於新加坡。
回到1980年代的台灣 在 社會篇:後80年代,與張哲生的青春歲月| 文化+ | 中央社CNA 的相關結果
張哲生說,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經國形象親民,政府的角色在安定民心,不虞擔憂生計,「社會自然漸漸沒有感受到壓力」,隨著台灣貿易昌榮、解嚴、股價狂飆 ... ... <看更多>
回到1980年代的台灣 在 1980年代臺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1980年代 臺灣,即是指民國69年至民國78年,這10年間在臺灣歷史上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臺灣經濟快速起飛,也成為能與南韓、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區並稱的地區之一,當時這四 ... ... <看更多>
回到1980年代的台灣 在 真實記錄!日本攝影師帶你重返「1979年的台灣」 的相關結果
談到復古,你知道1980年代的台灣是什麼樣貌嗎?一張張由日本攝影師拍攝的照片,記錄著40年前台灣人的生活情景與街景面貌,將濃濃的懷舊氛圍扣在相片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