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故宮開嘉門】
挹注朴子4年6億4千萬 日式洋風小鎮再發光
故宮南院開幕後,如何藉此帶動周邊景點的觀光旅遊,行銷嘉義自然與人文之美?縣府上下籌劃許久的各項規劃,正準備一一上菜,其中,朴子的「日式洋風小鎮計畫」,堪稱最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道美味佳餚!
早於5年前,文化部文資局以及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就針對朴子進行了一項「嘉義縣區域性文化資產環境整合計畫」,當時對選定朴子進行了全面性文化資產清查,結果調查出120多個文化潛力點,各個精彩無比,這個調查結果也成為「朴子日式洋風小鎮計畫」的主軸。
縣府以朴子市醫生館群、老宿舍群等日式洋風建築資產為基礎,提出「日式洋風小鎮」計畫,在今年7月通過內政部營建署核定,匡列4年6億多經費,將花4年時間打造全新朴子市形象,讓具深厚歷史文化背景的風情小鎮重新翻轉。
目前內政部已提撥4000萬經費,第一期將整合水道頭園區、舊日式宿舍群及刺繡館等建築,同時將老街區打造成漫遊街區,再配合故宮南院,建構都心軌道等綠色交通網絡,讓朴子這個充滿歷史文化魅力的小鎮再現風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515《一日議會》市長總質詢 嘉義市,沒有產業,沒有就業,導致青年外移,人口老化,嬰兒出生率每況愈下,嘉義市的城市發展,正在面臨不斷鄉村化的困境。 從比較城市發展的角度,和嘉義市同步升格為省轄市的新竹市人口,由28萬8千,37年後,成長為44萬5千, 嘉義市...
嘉義縣區域 計 畫 在 張花冠 Facebook 八卦
【相招來嘉.朴子】走出蜈蚣陣 來一趟小鎮振興之旅
大家都知道朴子是個地靈人傑的好地方,雖然隨人口外移老化而日漸沒落,但這幾年卻在一群朴子子弟的努力之下,開啟了朴子小鎮的振興風潮。
5年前,文化部文資局以及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針對朴子進行了一項「嘉義縣區域性文化資產環境整合計畫」,委由也是朴子子弟的雲科大蘇明修助理教授進行了全面性文化資產清查,結果調查出120多個文化潛力點,各個精彩無比,這個調查結果也成為「朴子日式洋風小鎮計畫」的主軸。
此期間蘇明修成立「朴子田野學校」,與許多朴子子弟們一起以此為基地,陸續進行了「發現朴子蜈蚣陣僅剩 10隻腳的珍貴」、「東亞大旅社修繕成背包客棧」、「和小屋的誕生」、「日新醫院保存運動過程」、「朴子日新醫院保存協會成立」等一連串保存與活化文化資產的行動,也讓更多人了解到朴子的美好與豐富。
這個週末(11/21),朴子田野學校將於和小屋(朴子市中正路一號警察宿舍)舉辦『走出蜈蚣陣看見新希望』的成果展,回顧這五年來所努力的軌跡,現場除了展覽之外,還特別設計了一連串以刺繡、蓪草花、剪紙等傳統匠藝的DIY活動,非常適合所有熱愛朴子的朋友一同前往參加。
「走出蜈蚣陣,看見新希望」成果展
開幕日期:104/11/21(六) 10:00-11:00
展覽地點:和小屋(嘉義縣朴子市中正路1號,水塔對面)
展覽期間:104/11/21(六)-11/29(日) 每日10:00-16:00
更多活動內容請參考 朴子の田野學校
或洽日新醫院保存協會賴秘書0918333471。
*照片由朴子田野學校提供
嘉義縣區域 計 畫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Facebook 八卦
一日議會 市長總質詢(701)
嘉義市,沒有產業,沒有就業,導致青年外移,人口老化,嬰兒出生率每況愈下,嘉義市的城市發展,正在面臨不斷鄉村化的困境。
從比較城市發展的角度,和嘉義市同步升格為省轄市的新竹市人口,由28萬8千,37年後,成長為44萬5千, 嘉義市人口,從25萬2千,到26萬8千人。
嘉義市的都市發展計劃,是以36萬人口做設計, 現在嘉義市人口,目前只有將近27萬,導致都市計畫變更,工業或產業需求的土地變更,面臨結構性的限制。
為了突破現況,縣市合作,在牛稠溪兩岸,爭取中央重大國家政策規劃,將中部科學園區的分區,或電動車產業特區,設在嘉義縣市牛稠溪沿岸。
嘉義市的都市發展困境,可以透過縣市合作,爭取中央級的科學園區,運用嘉義縣區域發展的彈性,來彌補嘉義市都市發展的限制,把牛稠溪兩岸土地,重新規劃,提供產業特區的需求,解決嘉義縣市產業投資嚴重不足的困境。
讓嘉義有產業,有就業,縣市共榮,青年可以返鄉就業,替孩子找一條回家(嘉義)的路。
嘉義縣區域 計 畫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評價
20190515《一日議會》市長總質詢
嘉義市,沒有產業,沒有就業,導致青年外移,人口老化,嬰兒出生率每況愈下,嘉義市的城市發展,正在面臨不斷鄉村化的困境。
從比較城市發展的角度,和嘉義市同步升格為省轄市的新竹市人口,由28萬8千,37年後,成長為44萬5千, 嘉義市人口,從25萬2千,到26萬8千人。
嘉義市的都市發展計劃,是以36萬人口做設計, 現在嘉義市人口,目前只有將近27萬,導致都市計畫變更,工業或產業需求的土地變更,面臨結構性的限制。
為了突破現況,縣市合作,在牛稠溪兩岸,爭取中央重大國家政策規劃,將中部科學園區的分區,或電動車產業特區,設在嘉義縣市牛稠溪沿岸。
嘉義市的都市發展困境,可以透過縣市合作,爭取中央級的科學園區,運用嘉義縣區域發展的彈性,來彌補嘉義市都市發展的限制,把牛稠溪兩岸土地,重新規劃,提供產業特區的需求,解決嘉義縣市產業投資嚴重不足的困境。
讓嘉義有產業,有就業,縣市共榮,青年可以返鄉就業,替孩子找一條回家(嘉義)的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oB6Uo0WW0k/hqdefault.jpg)
嘉義縣區域 計 畫 在 嘉義縣府「溪計畫」 找回50年代溪口鄉【客家新聞20200307】 的八卦
嘉義縣 溪口鄉是一個偏鄉農村,當地有一半以上,是不會說客家話的福佬客,近幾年在溪口鄉公所,及社區共同努力下,消失己久的客家文化逐漸被看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