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McLaren 570S 迴旋紅鏢
4K UHD: https://youtu.be/pPHyRhoi0sQ
提到F1賽場上的常勝軍,McLaren的威名車迷肯定不陌生!
而說到McLaren公路車款,強悍、稀有且昂貴,絕對是十足貼切!
也因此,擁有一輛McLaren跑車,既顯得品味獨具,更是令人稱羨!
與570S相遇的這天,我們就來看看,這輛Mclaren初級車款,將會帶來什麼體驗,又會打破什麼樣的入門級距框架!
優雅鬥士
自推出MP4-12C後,McLaren便毫無不保留的嶄露了進軍公路車款之決心!
短短幾年間,P1、650S、675LT接連現身,而在2015年,McLaren更首度推出隸屬Sports Series入門級距車型,也就是本次我們的試駕主角 - McLaren 570S。
也因McLaren 570S並非其他車款之繼任者,570S有著與同門老大哥們截然不同的外型,好比它的頭燈設計依舊源自於廠徽造型,但面積較650S大上不少,且570S尾燈雖與P1同樣採用廠徽造型燈條,下方也有著為增加高速行駛穩定性的氣流擴散器,但排氣尾管改為左右單出設計,與其他同門車款相較,可說是設計風格相似,但整體造型迥異!
或許是因車輛頭尾的曲線設計,若未由車側望去,或許各位會很難想像,其實570S是輛標準長車頭、短車尾的跑車,而說到車側最引人注目之處,那便是結合上、下進氣口,與簍空門把的黑色導流槽,還有那簍空的C柱設計。
打開較650S更為上挺的前掀式車門,坐上570S時,不難察覺其門檻雖同樣寬厚,但降低後的門檻高度確實使出入車輛輕鬆了些,此外,570S雖是強調日常使用的車款,但車內依然保有McLaren一向簡約的陳設風格,再加上較650S更略侷促的腿部、肩部空間,在車內,不論駕駛或乘客都絕不可能忘記它是輛彎道機器的本質!
也正因此,我們此刻所關注的,已並非中控台上7吋螢幕可觸控操作冷氣的功能,或是Active Dynamic Panel操作是否繁瑣依舊,而是撥動換檔片、踩下油門後,到底570S會帶給我們何等的驚艷!
越級實力
570S的引擎採用型號M838TE,這具引擎與650S的M838T相較,有30%經過改造,雖然引擎動力數據下修至570hp/61.2kgm,但以其1313kg的車重設定,馬力重量比仍僅有2.3kg/hp,搭配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原廠0~100km/h加速仍可於3.2秒達成,0~200km/h成績為9.5秒,極速更上探328km/h,性能表現依然強勁。
570S的車體結構依然以碳纖維單體座艙為主,這個車體重量比650S略重80kg,且雖進入座艙的門檻降低,它依然有著很棒的車體剛性。570S的前後雙A臂懸吊結構是由650S修改而來,除了保有主動調節阻尼的功能,原廠為其增設前後防傾桿的設計,再加上車體更小巧,實際駕馭的感受竟然比650S更棒!
雖然原廠將這輛跑車設定為McLaren的入門跑車,但實際駕馭感受一點都不入門,相反地,它能帶給駕駛者更高層次的駕馭樂趣,人車的互動感更為直接,那種感覺就是,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加速、過彎…
我們試車當天,很不巧,又是一個霪雨綿綿的日子,570S在濕滑的山道上奔馳,不會讓人有絲毫的恐懼感,即使在抓地力下降的情況下,大腳油門加速,M838TE引擎狂放的動力,讓後驅動輪不斷地出現打滑,但坐在駕駛座上,雙手握住方向盤,還是可以清晰地接收車體的慣性變化。
具體的描述駕馭精進的程度,在Normal的模式下,懸吊阻尼的收縮回饋比650S硬,通過連續S彎劇烈操駕時,懸吊支撐調節要比650S精準,當然,這也是前後懸吊增加的防傾桿發揮了功效!此外,雖然570S前42%、後58%的車體配重與老大哥相差無幾,但體積較小,纏鬥能力相對提升!當然,或許全油門衝刺的時刻,貼背感沒有650S那麼宏大,但在山道上無論出彎再加速,或者轉向的指向性,都不會亞於售價更高的650S,尤其這輛入門跑車仍配置碳纖維陶瓷煞車,制動效果同樣優異,整合上述優點,即使雨天急馳,也不會讓人心生畏懼,反而有種易於掌控的駕馭樂趣產生。
TCar短評
570S的造型雖然沒有650S搶眼,但性能表現差異不大,加上操控性能提升,對於講究駕馭樂趣的玩家而言,開過後會有更高的評價。可惜,這款車的Active Dynamic Panel操作開關仍然過於繁複,少了簡潔的操作感,再加上新的碳纖維車體門檻雖然降低,適合穿著窄裙的女伴進出座艙,但腿部空間更小,車室肩部空間的壓迫感也較為明顯,較不適合體型壯碩的駕駛者操駕。
McLaren 570S
引擎型式 3799c.c. V8 DOHC 32V + Twin Turbo
最大馬力 570hp/7400rpm
最大扭力 61.2kgm/5000~6500rpm
長寬高 4530x2095x1202mm
軸距 2670mm
車重 1313kg
驅動模式 MR
煞車結構 四輪碳纖維陶瓷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雙A臂
輪胎規格 前225/35 ZR19 後285/35 ZR20
國內售價 1168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尾燈
輕量化鍛造輪圈
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
行李箱12V電源供應孔
7吋中控多媒體觸控顯示幕
4揚聲器音響系統(標配)
車頭揚升系統
McLaren Taiwan TCar 葉明德
#mclaren #570S #supercar #tcar #葉明德
同時也有5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TechTel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藍牙耳機cp值推薦 #AirPodsPro以外的選擇 #spinfit耳塞 ‼️ 影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科技說社群】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echteller_3c/ 【影片快轉】 00:00 前言 00:48...
單體 規格 在 Facebook 八卦
和大家分享最近陪我玩音樂的新夥伴
SoundPeats TW 旗艦款無線耳機 #TruengineH1
主打「圈鐵雙單體、超低延遲、頂級規格 」
以及 SoundPeats 品牌最大特色 #震撼低頻!
.
我本身就很喜歡重低音的快感🤣
第一次聽到本尊覺得很喜歡
聽起來是有空間感的低音~
樂器與人聲的層次表現也非常棒
.
耳機配戴的舒適感對我來說 100% 重要
畢竟長時間的配戴音樂一聽就是幾個小時跑不掉
H1 標配 3 種不同尺寸柔軟矽膠耳塞
更附贈 1組 Comply 惰性海綿耳塞
隔音效果讓沈浸感超提升
.
高達 40hr 續航力這個功能我超喜歡!
耳機操作方面使用全觸控操作指令
連線、使用反應回饋都真的蠻快
還有 #超低延遲遊戲模式 造福了愛玩手遊的大家
大愛他們人性化的設計 ❣️
.
對了,那今天晚上九點 KKBOX 先線上一起聽!
我就戴著 SoundPeats Truengine H1
和你們一起空中見了!
#請大家告訴大家
🎧 Truengine H1 這裡買 🎧
➤ https://soundpeats.cc/Yvonne
單體 規格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Lamborghini Aventador S 自信延展機
4K UHD: https://youtu.be/elsrwenvk7M
Aventador誕生後,無庸置疑的,它完美的演繹了新世代狂牛的形象!
然而,令人跌破眼鏡的,車系發表後短短四年,Aventador SV竟已早產問世!
免於癡癡等待牛王登基的我們雖然鬆了口氣,不過,卻也不禁懷疑,這代大牛該如何抵擋往後多年的競爭,又該如何刺激小改款車型銷售呢?
就這樣,抱著疑問,飛抵西班牙,我們就來看看,到底Lamborghini端出了什麼上好牛肉!
搶眼猛牛
Lamborghini在1963年創廠時,第一輛搭載V12引擎的GT跑車是350GT,但將Lamborghini推上超跑製造廠的,要稱得上是1966年推出的Miura,這輛MR跑車過去有著世界最美超跑的稱號。但要是提到大牛,也得從1974年問世的Countach說起!為何? 當然是因為那經典的鍘刀式車門!
Aventador S為了紀念Miura以來開發中置引擎的經典歲月,特地在車輛的鈑件進行修改,同時,又巧秒地將輪拱、前氣壩融入當年Countach的設計元素。
老實說,若以薄紗將Aventador與Aventador S蓋上,再將其二並列,或許兩車車體未有極大差異,但看見實車後,Aventador S的面貌可是與基礎版本有著不小的變革,好比增加導流翼片的前保桿、擁有更大分流器的後保桿,以及修改後的側裙與側進氣壩,此外,就連B柱上,也增設了與LP750-4 SV相似的外露式進氣口,甚至,就連排氣尾管也改為了六邊形!
看到了這些改變,那個懷疑Lamborghini已難端出搶眼新作的念頭早已不再,確實,Lamborghini的設計功力,可真遠勝於我們的想像力呢! 而此,也正是這等頂尖超跑該帶給車迷們的新鮮及興奮感,不是嗎?
智慧動力
相較於一眼即可看出的外觀造型變化,Aventador S的車內則並未擁有大幅度的改變,不過,有趣的是,Aventador S的駕駛還是會記得他擁有一輛異於其他Aventador的車款,因為,這輛車的儀錶可切換為類SV與賽車式樣的條狀式轉速錶,並在中央增設了四輪狀態圖像讓駕駛輕易掌握,畢竟,Aventador S可是輛兼具四輪驅動與四輪轉向的機種,每個車輪是否處於適當的工作狀態,可是馬虎不得!
至於本車車名中的S,可以是Suffix,也可以是Special,原廠雖未冠上Sport之名,但性能表現經過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也提升至740hp,行車模式也從原本的Strada、Sport、Corsa,增加了Ego,而這個模式可說是個人化調整模式,能夠針對方向機轉向反應、變速箱換檔及懸吊阻尼進行調整。
但在動力傳輸表現讓我覺得進步最大的,要算是重新調校的ISR七速自手排變速箱,Aventador問世時,我曾就原廠為了採用單離合器自手排提出疑問,原廠的解釋是,為了輕量化及小體積,於是他們選擇ISR的組合,這樣的理論也曾出現於Pagani Huayra之上,然而單片式離合器變速箱換檔速度雖然不亞於雙離合器,但市區行走低速蠕動,升降檔的震動較大,舒適性略受影響,但如今Aventador S卻調校得開不出來,順暢度媲美雙離合器機種。
靈巧巨獸
Lamborghini的賽道體驗,一直是我相當喜歡的方式,原廠會指派教練駕著一輛車前導,後方試駕媒體只要依循教練駕駛路線即可,在大直線自動靠左讓後車跟上,調整順序!
在一片渦輪化的浪潮下,Aventador S的V12缸高轉速引擎,轉速極限由8350rpm拉升至8500rpm,強大的震撼音頻,連同Aventador S前導車競逐的聲浪,一併迅速將音波傳遞至天際,在試駕全程,尾燈上方的小尾翼幾乎都維持著揚起的狀態,且依車速不同可揚起4度及11度,以提升車尾下壓力,再加上後期款車型B柱後方導孔經過重新設計,不僅霸氣十足,還能搭配車尾的分流器有效導流,空力效應較Aventador進步了130%!
前43%、後57%的車體配重,雖然重心仍然壓制於後軸,駕馭感覺,彎道中靈活反應超乎想像,幾乎前導車能過的彎,Aventador也能等速過彎,過程中,高速通過小夾角U型彎,雖然聽見新配方P-Zero跑胎的哀鳴聲,但車體推頭的現像微幅,整體感覺還是相當精準地劈彎,低趴的界面加上優異的懸吊支撐力,幾乎感受不到側傾,只有從被腰靠強力擠壓的身驅,以及閃動的ESP警示燈,才略微感受到入彎的激烈! 感覺上,Aventador S這般大型超跑,藉著四輪轉向,尺碼就像在無形中縮小了幾吋,出入彎道幾乎能夠追上Nurburgring北賽道創下6分59秒紀錄的Aventador SV教練車,顯見主動後輪轉向系統已經發揮應有的效果,尤其在前輪通過U型彎時,仍可持續加速,而車體並未出現甩擺或偏移,顯見側向應力消抵的幅度極大!
犀利的出彎,左手手指扳動換檔撥片,右腳再度全油門加速,每一次咆哮起伏的聲浪、每一次揚起的貼背感,都教人沈醉。這樣專注地緊咬住前導車,很快地便進入神馳狀態,彷彿時間靜止,腦海裡只有速度,還有用身體駕馭Aventador S的酣暢,好幾次教練入彎前提前煞車,我都有種想要Late brake的衝動,直到無線電響起,教練表示賽道濕滑,要我表持安全距離而做罷!
雖然ISR變速箱換檔時的扯動感已被抑制得很好,手排操作時的車人互動還是高了些,引擎轉速隨著升降檔起伏,競速的心情仍教人亢奮,但我覺得Aventador S操控性能提升最大的密技,除了多了主動後輪轉向,其實四驅系統的分配力道改變也助益頗大,不同於先前可以維持前0%~後100%的極限狀態,新的四驅系統最大的改變在於,街道模式下,四驅系統將維持前40%、後60%的動力分配行駛,Sport模式則為前10%、後90%,Corsa狀態則為前20%、後80%,讓前輪保有些許動力的設計,劈入彎道的駕馭感受接近MR,但出彎時又可以感受到前輪出現的牽引力,能夠縮短進出彎道的時間,因此每次大直線加速完畢,煞車、急降二檔後,入彎時都還感覺不到後軸的極限,後輪在承受慣性移轉的同時,傳輸強大的動力將車體推出彎道,之後前輪再發揮牽引力,迅速的將車帶入下一個彎道,十足暢快!
TCar短評
說真的,Aventador在超跑之中已經算是相當好開的機種,當初擁有700hp的強大動力,卻能讓人掌握於雙手之間,在帥氣之餘,還易於駕馭,少了癲狂的駕馭風險。
如今,Aventador S推出,在性能感受上,雖然沒有比Aventador快很多的躍進感,但操控靈活度又向上提升幾分,且針對車輛特性,後軸的極限提升,駕馭樂趣也同時精進。
Lamborghini Aventador S
引擎形式: 6498c.c. V12 DOHC 48V
最大馬力:740hp/8400rpm
最大扭力:70.3kgm/5500rpm
長寬高: 4797x2030x1136mm
軸距: 2700mm
車重: 1575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碳纖維陶瓷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雙A臂推桿式
輪胎規格: 前255/30 ZR20 後355/25 ZR21
國內售價 約3000萬起
主要配備
主動式擾流尾翼
Aventador S專屬式樣前、後保桿
Aventador S專屬式樣側裙、側進氣壩
Aventador S專屬式樣排氣尾管
B柱上進氣口
碳纖維單體式車艙
後輪主動轉向系統
四模式駕駛模式
Gama 嘉鎷汽車 Lamborghini Taipei TCar 葉明德
#Lamborghini #AventadorS #TCar #超跑試駕 #葉明德 #海外試駕
單體 規格 在 TechTeller Youtube 的評價
#2020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藍牙耳機cp值推薦 #AirPodsPro以外的選擇 #spinfit耳塞
‼️ 影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科技說社群】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echteller_3c/
【影片快轉】
00:00 前言
00:48 SONY WF-1000XM3
02:35 Apple AirPods Pro
03:35 TaoTronics Duo Free ANC(Purecore)
04:49 Aukey Key series EP-T18NC
06:16 Nuarl N6 Pro
07:38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
08:48 XROUND Versa
10:15 TaoTronics Duo Free+
11:11 Anker Soundcore Life Dot 2
12:08- SAMSUNG GALAXY Buds+
12:56 Monster Clarity 101 Airlinks
13:56 AVIOT TE-D01g
14:52 Monster Achieve 100 Airlinks
15:57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Air 2
17:05 TaoTronics SoundLiberty Free
18:23 Soundcore Spirit X2
19:40 funcl Pro
20:42 戶外通話實測-音質評比
22:57 音樂音質-主編評比總表
23:16 綜合評比總評分表
1. SONY WF-1000XM3
軟硬結合的科技調試與功能性最強就是這款了。SONY就是有一堆黑科技與專利應用在耳機上。經過360 Reality分析耳朵形狀與app調試後,是我聽過的耳機中定位感、清晰度、以及環繞感非常top的耳機。如果你預算夠有品牌意識,重視美感與音樂播放音質、使用者體驗、降噪的話,這款不會讓你失望。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eHfow4
2. Apple AirPods Pro
蘋果生態系不動腦的首選!與Apple相關裝置的連線穩定性、延遲性、使用體驗都是最佳的。採用波束成形獨家技術,所以通話效果很優秀,不過音質方面一直是蘋果耳機的短板。跟其他比它低價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比較,就會覺得在音質方面比較沒有特色中規中矩。不過這個部分見仁見智,如果你需要一副體驗好、通話棒、降噪深度夠的耳機又不想傷腦的蘋果使用者,選AirPods Pro就對了
👉購買連結 - https://apple.co/2BoA8KF
3. TaoTronics IEM監聽系列Duo Free ANC(Purecore)
音質的部分,你能聽到低中高音的細節與音場輸出的一致性帶來溫暖的感受。降噪耳壓感是我評測TWS耳機以來最舒服的,大概連續佩戴2小時都不會有什麼感覺。不像AirPods Pro雖然降噪效果好,但戴AirPods Pro的話大概1個小時最多就會感到不適需要休息,這是我的個人感受。
暫時沒有app可以調整降噪深度,也沒有通透模式,更沒有入耳感測。不過總結來說音質會是最大賣點,通話效果也表現水準以上,雖然比AirPods Pro差一些些,溫暖耐聽、包覆性高的音色是這款耳機最大的特色與武器,而且又搭配ANC降噪的功能CP值極高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01pyDv
4. Aukey Key Series EP-T18NC
搭載13mm的動圈單體,讓音量開到50%就會非常大聲,細節就會跑出來,跟Aukey T10來比音場與推力會有蠻大的提升。EQ的Sound Signature偏於中音與低音一些,當耳機煲開的時候會感受到非常清透而且punch感十足,是音質非常有水準的一副耳機。而缺點就是這副耳機佩戴的接入點是硬塑膠,如果你耳朵小一點會有點不舒服。另外就是keyseries app還沒有把這款耳機列入,所以還無法做降噪深度、eq的調整,希望後續有改善機會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U4co54
5. Nuarl N6 Pro
跟台灣品牌Xround Versa 一樣,都有跟台灣耳塞品牌大廠Spinfit合作,出廠就有搭配Spinfit的可撓式耳塞,舒適的耳塞也是很多用戶買單的關鍵。音質部分在中音比較飽滿,音場的定位感與精準度夠,5K以下絕對可以考慮音質優先的耳機。連線穩定度與配對問題比較多,需要常常手動排除連線問題,在意連線問題的話就要考慮一下了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6RmU4B
6.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
得力圈鐵同軸單體的設計,這款耳機可以在低中高音都有很清晰與突出的表現,戴到耳朵中各種樂器,高中低頻的交匯融合,很像在耳朵開演唱會一樣很有臨場與環繞感。新版app還可以直接採用Grammy Awards 10名製作人配好給你的EQ。以音質為主要考量的話,這副耳機是我心目中想到音質排名No.1沒有之二的選擇!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cpQ7ok
7. XROUND Versa
附上Spinfit的可撓式矽膠耳塞,所以佩戴起來還蠻舒服的。音質的punch感也十足。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很均衡的音色、舒適的spinfit耳塞與內耳耳翼固定。缺點的部分就是實體按鍵直接做在耳機上面,要按壓會感到耳朵不舒服。剛購買還出現連線問題,這些小問題要注意一下。不過總體而言它的音質、舒適度,已經讓它擁有了一些支持者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BoNCWM
8. TaoTronics IEM監聽系列 Duo Free+
3500元左右CP值非常高的耳機,以音質三頻均衡聞名,聽Acoustics或是vocal的首選。雖然沒有ANC主動降噪,但他的IEM耳機外形,可以帶來很好的監聽級的被動抗噪效果,能帶來的很好沉浸感與絕佳被動抗噪感受。所以你想要一副音質好、續航不錯、皮革外觀,價格不錯的耳機,這副耳機真的很值得考慮,若要聽Vocal為主的unplugged音樂我就會選擇它,真的很過癮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cmB5Qw
9. Anker Soundcore Life Dot 2
續航力+充電艙續航力有100小時,續航力超強。這副旋渦狀可以直接插入耳廓很舒服。推力表現非常優異,音量設定開到一半就比大多真無線耳機還要大聲。Thumping Bass單體帶來的推力真的實至名歸,一半音量與物理隔絕的抗噪效果就很好了。2500元以下這個價位段性價比超高,有著超強續航力、超強防水、很好的封閉抗噪性,這副耳機是最佳選擇。但如果要通話的話,就要再思考一下了
👉購買連結 -
10. SAMSUNG GALAXY Buds +
音質特色就是比較乾監聽感覺有AKG的EQ特色,音場感不廣比較集中在中音部分。前端不是非常入耳的關係,所以隔音就沒有一般入耳式這麼好,嚴格來說只能說算是半入耳式,所以被動抗噪效果就沒有入耳式來得好。不過這副的整體外觀,跟廣大三星手機的體系連線穩定度與用戶體驗不錯,三星用戶可以考量去選購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Xq1Pv7
11. Monster 真無線系列 Clarity 101 Airlinks
魔聲經典的Pure Monster Sound美國調音職人款,除了出色重低音以外,在中音、低音、高音也都富有顆粒度與穿透力,是非常還有辨識度的。不會像以往Monster Beats時代只有含糊不清的低音,很適合聽美國搖滾、鄉村類型的曲風。SecureFit的耳翼佩戴非常穩固,是評測中從側面看最服貼,最不容易被察覺的耳機。採取斜入耳式的佩戴,被動抗噪效果也相當不錯。通話效果以入耳式耳機也有中上水準,是一副綜合水準及CP值很高的耳機。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XlyIJo
12. AVIOT TE-D01G
近期在日本崛起的日本新創耳機品牌,很專注在女性市場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品牌,產品線整體的特色都以女生比較喜歡的顏色為主。它的外觀有著小巧正方形的充電艙外觀。它的入耳式設計沉浸感不錯,所以物理抗噪效果不錯。除了AAC還支援aptX算是蠻全面的一副耳機,如果你追求設計感且比較喜歡潮流配色,不可以錯過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00iFT8
13. Monster Achieve 100 Airlinks
不錯的規格但超殺的價格,50年大廠超高的CP值,不到2000元就能入手。產品特色是承襲了美國Monster魔聲大廠的EQ特色-重低音。剛佩戴的那副耳塞不夠服貼,後來換上Spinfit XL耳塞整個音質就提升了好大檔次,佩戴舒適與穩固性也提升了很多。如果你預算只有2000左右希望有動次打次的EQ,這絕對可以入手的預算先決耳機!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XMTGzQ
14.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Air 2
完美相容了cVc 8.0軟體降噪技術+4個高階硬體降噪mic,通話效果是評測以來真無線藍牙耳機中最好的,甚至在戶外還些許超過AirPods Pro的表現。音質表現另一大亮點,在清晰度Clarity與Mids,Trebble表現特別突出,駕馭disco , funk曲風很適合。雖然Air 2沒有ANC降噪,但是就在音質、通話方面做到了雙工的極致,對於同時有通話與聽音樂需求,是綜合考量的首選!
*官方已取消入離耳偵測功能*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XTraMW
15. TaoTronics SoundLiberty Free
Soundliberty 53的升級款 Liberty Free。音樂音質、通話音質、連線速度整體都上升到另外一個層次。升級不加價非常有誠意,很適合有預算追求CP值的你購入。它是入耳式的所以也比AirPods 2那種半入耳還要再安全穩固。音質部分音場寬廣,有種監聽乾的感覺,EQ會集中在低音多一些,就是bass音的下潛力比較充足,中音唇齒音清晰。1副AirPods Pro可以買個5副Liberty Free耳機,即便壞掉了也不會心疼。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NVAWd5
16. Anker Soundcore Spirit X2
直覺側邊實體功能按鍵,長按功能鍵開啟bass up,設計上真的有為運動者想到,相當貼心。入耳式的卡榫也比較深,我戴久會有一些不舒服,不過有可能是我自己耳朵的關係啦。這副耳機對我來說都比beats pro好很多,首先是很實惠的價格,與他的bass up 的重音質再強化,IP68防水防塵也超級穩固,如果你有在運動可以考慮這副耳機,真的很讚。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yTq3V4
17. funcl Pro
覺得最舒適的運動耳掛耳機,矽膠耳掛很軟。整體來說價格+音質 total package,都適合喜歡運動、跑步、健身的人佩戴。之前影片有介紹過,缺點就是空隙大空氣比較容易進去,推力相對弱,音量要開到3/4才比較有感覺,而且還是使用micro USB連線口。不過瑕不掩瑜,我心目中cp值最高的耳掛運動耳機。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2Mi1FQ4
【SPINFIT耳塞 可撓式真無線必備】
👉 Spinfit CP360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eJpXPk
👉 Spinfit CP350 購買連結 - https://bit.ly/305DIU2
【必讀好文!】
2020年 真無線藍牙耳機選購與推薦指南 - https://www.techteller.com/sci/best-t...

單體 規格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評價
The new Audi Q3承襲全新世代Audi家族設計語彙,車頭造型以更寬大的八角型單體式水箱護罩,運用八道垂直鍍鉻飾條加以點綴,營造出醒目大器的俐落氣勢和細緻的都會休旅風格,內建極線 LED 識別燈和LED 極光頭燈組,以及含動態指示方向燈功能的LED 尾燈組,巧妙融入前後保桿線條中,凸顯四環品牌SUV車款的家族樣貌。前方兩側的大型進氣壩設計,象徵The new Audi Q3與生俱來的運動化個性與充沛動能演繹,AUDI原廠設計團隊更以鮮明的quattro blister特徵線於輪拱上方刻劃出俐落的車身肩線,展現剛勁而銳利的車身肌理;而下移的車身腰線,營造重心更低、更具跑格的視覺感受。
相較於Q3車系,The new Audi Q3 Sportback則擁有更具運動化跑格的迷人線條,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包括車頭的八角型單體式水箱護罩設計改採蜂巢狀格柵式樣,車側曲線從B柱之後向下消切的車頂,完整勾勒出Audi Sportback車系四門跑旅獨有的動感身段,車尾後行李箱上緣微幅揚起的鴨尾設計,以及後保桿下緣採消光銀配色的刀刃狀飾板造型,展現出十足的運動休旅氣息,
新一代Audi Q3 | Q3 Sportback全面採用最新Audi MMI數位化車艙設計,不僅操作使用上更為直覺化,其八角形控制面板輪廓,也與車頭單體式水箱護罩的經典設計相互呼應,創造俐落科技氛圍。另採用以駕駛導向為中心的感官設計,全車系標配智慧便捷的10.25吋全數位儀表板,中控台則內建8.8吋觸控螢幕,其採用與家族旗艦Audi A8同概念之最新世代的MMI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透過觸控和下方的快捷鍵控制可輕鬆操作各項資訊娛樂功能,直覺化的操作感受提供極佳的便利性。
為提升車室內裝質感,AUDI 原廠設計團隊將複合材質融入車室內裝設計中,其更特別將Alcantara麂皮材質運用至車內如前後門把扶手與車內飾版,亦提供琥珀棕、珊瑚橘、鋼鐵灰、月光銀註 四款不同色彩選項,讓駕駛除了能於車艙中享受優質的視覺氛圍與柔和皮質觸覺感受,更可依自身喜好打造專屬個性化的座艙風格。
The new Audi Q3 | Q3 Sportback全車系規劃35 TFSI與40 TFSI quattro兩種動力規格,共計五款車型,其中四款35 TFSI車型,均搭載最新世代的1.5升直列四缸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其所配備的Audi主動式汽缸管理系統 (CoD) 及48V 輕型複合動力系統 (MHEV) 等二大先進引擎科技更是最大亮點!
而搭載2.0升直列四缸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的Audi Q3 40 TFSI quattro S line車型,透過缸內直噴技術及渦輪增壓科技的奧援,擁有190 hp和320 Nm最大動力輸出,搭配S-tronic七速自手排變速箱以及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共同打造出色的性能演繹和精準的操駕表現。
更多影片盡在Go車誌官網:https://www.buycartv.com/
-----------------------------------------------
音樂出處:
ong: Atch & MusicbyAden - Sunrise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CcjiVefqbvU
Song: LAKEY INSPIRED - In My Clouds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R0wq3ZtAuJ4
Song: LAKEY INSPIRED - In My Clouds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R0wq3ZtAuJ4
Song: MBB - Bora Bora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53ZjQWNfBcI
Song: Sappheiros - Lights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dfL3jM6Pt_4
-----------------------------------------------
chapers:
0:00 片頭
0:24 車輛介紹
3:20 外觀介紹
8:46 動力規格
10:52 空間機能
14:26 內裝配備
20:57 Q3 Sportback 試駕心得
26:55 Q3 試駕心得
31:05 特別感謝

單體 規格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評價
Galaxy Watch3 / Galaxy Buds Live 實測 完整開箱評測實測、評價、推薦、值不值得買。
Galaxy Watch3 深度開箱評測、 Samsung Health 使用教學,支援血氧濃度偵測、女性健康,台版不支援 ECG 心電圖及血壓偵測功能,支援 Samsung Pay , 支援 IP68 / 5ATM 防水防塵、睡眠偵測(深眠、淺眠、快速動眼期) ,支援 Always On Display 永遠顯示。本集將帶來 Galaxy Watch3 外觀設計,實體旋轉錶圈、訊息回覆、語音通話,搭載 Exynos 9110 + 1GB 的 RAM + 8GB 的 ROM,採用自家 TIZEN 系統,並且擁有 Galaxy Store 能夠下載更多應用程式,包括:氣壓計、PPT 控制、相機控制,支援 Note20 , S20 PowerShare 無線電力分享。 本集邦尼將帶來包括實際體驗、充電速度、續航力等超完整實機實際測評。
本集 Buds Live 三星真無線藍牙主動式開放降噪耳機將透過對比 Galaxy Buds+ 進行 外觀介紹、實際體驗、聽感分析、通話收音實測對比等超完整測試,除了告訴你 Galaxy Buds Live 值不值得買外,更讓你能夠一窺 Galaxy Buds Live 採用的全新 12mm 單體,支援 ANC 主動降噪以及三顆降噪麥克風以及語音擷取單元所達成的降噪通話。邦尼將實測包括 聽感體驗、APP 體驗、 Galaxy Buds+ vs Galaxy Live 降噪通話測試實測。Galaxy Wearable App 當中支援 EQ 調整,連接上支援 Scalable Codec , AAC , SBC ,擁有觸控板,支援上下首音樂切換、啟動智慧助理,耳機本體續航,充電艙支援快充,邦尼將帶來 Galaxy Buds Live 超完整實機實際測評。
立即加入邦尼頻道會員計畫:https://www.youtube.com/c/isbonny/join
(#你的恐龍會隨著你的會員等級一起成長哦!)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
邦尼找重點:
0:00 邦尼幫你 開場
0:13 Galaxy Watch 3 外觀設計 星幻黑
1:50 IP68 防水防塵 / 軍規認證 / 5ATM
2.05 縫線皮革
2:18 Galaxy Watch 3 螢幕
2:22 螢幕規格 1.4” Super AMOLED
2:35 永遠顯示 Always On Display
2:44 康寧大猩猩玻璃 DX
3:15 錶盤 / Galaxy Wearable
4:48 自動記錄
5:02 8PD PPG 光學新率感測模組
5:10 血壓 / ECG心電圖
5:25 血氧飽和度測量 / 心率趨勢圖
6:02 運動自動偵測
6:18 跌倒偵測 / SOS
6:45 運動分析
6:50 睡眠紀錄 / 快速動眼期
7:08 手動紀錄 / Samsung Health 食物
8:12 女性健康 / 追蹤月經週期
8:22 接聽手機來電
8:38 行動支付 / Samsung Pay
9:00 通知提醒
9:26 接收通知/ LINE / Messenger / WhatsApp / Telegram
10:46 Spotify / 遠端模式 / 獨立模式
11:21 性能續航Exynos 9110
11:35 電量 340mAh / 磁吸充電器
12:44 Galaxy Buds Live
12:55 Galaxy Buds+ / Galaxy Buds Live
13:00 Galaxy Buds Live外觀設計
13:25 Galaxy Buds Live 配戴方式
14:48 主動式降噪 / 等化器
15:20 開放式降噪
16:07 聲音表現 / 12mm單體 / 低音管
16:26 AKG 調校
16:45 支援編碼 SBC / AAC / Scalable Codec
17:08 Bixby 語音喚醒
17:33 電力續航
17:50 通話收音測試
18:23 遊戲模式
立即加入邦尼社團挖好康: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評測:超深入 3C 科技使用體驗
#邦尼LOOK:3C 科技產品開箱快速動手玩
#邦尼LIFE:屬於邦尼幫你團隊的私密生活玩樂
#邦尼TALK:有內容的聊聊科技資訊吧!
你訂閱了這麼多頻道,就是少了一個幫你評測幫你了解科技生活的科技頻道,立即訂閱「邦尼幫你」吧!
訂閱邦尼幫你:https://lnk.pics/isbonnyYT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幫你 FB:https://www.fb.me/isbonny
邦尼幫你 IG:https://www.instagram.com/isbonny/
邦尼 Telegram:https://t.me/isbonny
邦尼Line官方帳號:@isbonny(http://line.me/ti/p/%40isbonny )
邦尼信箱:service@iwaishin.com
邦尼評測(產品合作):me@iwaishin.com
快來找我們玩!!!!
本期卡濕:
露點的:Samsung Galaxy Watch3 / Galaxy Buds Live , 憨娜 , 卡爾
主謀(製作人):邦尼
內容創造者:威信
影像創造者:驢子
麥聲人:歐登
內容夥伴:IWAISHIN 愛威信 3C 科技生活
特別感謝:Samsung Taiwan & 每一個看影片的「你」
邦尼老實說:本影片係由 Samsung Taiwan 有償委託測試,並由邦尼幫你秉持第三方評測的客觀事實,衷心製作消費者體驗報告。
我們是邦尼幫你:
以「邦尼幫你」為出發點,秉持著「科技很簡單,新奇可以好好玩」的初衷,以更多實境使用場景及戲劇內容豐富以往艱澀難懂的科技資訊,回歸消費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並以「幫你玩、幫你測、幫你試」等實測內容給予產品評價,此外更期許能夠成為「更貼近消費者觀點」的內容創作者及具有媒體影響力的科技內容創造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