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八個月,仍然有一種盡忠職守叫保安]
香港人過農曆年,愛說一個關於保安的笑話。話說住客常投訴,一年三百六十日樓下保安服務態度麻麻,一到農曆年之前那幾天就忽然變殷勤,為的就是搏取住客新年派發的利是。保安在香港人心目中,未必是受到尊重的專業。
但年初八的晚上,有一位保安叔叔讓人見識了膽色和擔帶。
這個年初八,在九龍老牌屋村美孚新邨,忽然變得「勇武」起來。美孚新邨落成於1970年代,住客不少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屋邨裡最多的商號是診所,其次就是銀行。這裡的住客,年紀大,坐擁資產豐厚,不少人性格溫和保守,今天起來抗爭,皆因燒到埋身。
話說武漢肺炎疫症之下,政府宣佈把與美孚一街之隔的饒宗頤文化館改為隔離營,表示要在此把與確診者接觸過但未有病徵的人進行隔離之用。消息一出,街坊群起反抗,下午集會後,晚上又聚集起來,在邨口百老匯街的樓梯口聚集:「反對美孚隔離營!」「封關!」的口號此起彼落。
晚上10時許,約一百名街坊聚集在邨口,大部份是中年人,有人穿了拖鞋,有人抱了小狗。區議員宣讀了政府最新的聲明,並表示已收集了居民簽名,有個別街坊不滿:「簽名沒用的!我們要時限!」
年輕人按捺不住,11時許,有數個少年人衝出馬路,以發泡膠盒、雪糕筒、路牌、垃圾筒堵路,有人用噴漆把兩駕巴士車頭玻璃噴花,巴士司機唯有讓乘客下車。
老牌屋苑的園藝功夫出色,農曆年裝飾用的一盤盤年花,被抗爭者整盤借用,菊花連根帶泥被挖出、金色布藝包着的膠花盤,散落一地,成為了美孚獨有的懷舊味而有新年氣氛的路障。馬路上留下了塗鴉:「封關救港」「反對MF隔離營」。
附近的巴士站葵涌道天橋底,一直有幾位軍裝警員在監視,果然,堵路之後,防暴警察極速出現,湧出馬路清理路障。居民回到屋苑範圍內叫口號,罵警察。
隨後的一個半小時,警察站得遠遠,以大光燈照射邨民,邨民回罵,有中年婦女以電筒回射警察,也有少年人氣憤地踢一下路邊的雜物。大批居民站在平台上眺望警方,警察也不斷以電筒照射。
至凌晨一時前,警察的人數忽然大量增加,多輛警車到場,站在街頭的防暴警最少達到100名,並在交投接耳,好像有所盤算。我旁邊的尼泊爾裔記者採訪了半年,預告着事態:「警察正計劃如何衝過來呢,有可能繞路。」部份邨民感應到事情不妙,退到樓梯頂部。
12時50分,警方多方包抄,兩輛警車兜路入邨,在多多餅店、車輪餅小姐後面的吉利徑下車,然後同時派人衝上第三期平台。凌晨時分,百計防暴警在地利亞學校旁邊、滄浪亭、新上海飯店一帶的平台疾走。
有住戶聽到吵耳聲,開燈查看,邨民憤怒得從四方八面回罵,有人從樓上扔下水瓶,警方一度向樓上站在騎樓的女住戶舉起雷明登布袋彈槍。
防暴警衝入邨期間,截停多名居民搜身,又向最少三名男女噴射胡椒。面對百計裝備精良的防暴警,一名身型高大,微胖,但頭髮半秃的保安叔叔,一直跟隨。警察衝入邨之前,我已見到他和一兩位同事在樓梯底待命。我跟他說:「警察隨時也可能衝進來。」他說知道,會盡力做。
整個反修例運動出現過不少勇敢保安的身影,在去年7月,我還在沙田小商場看過保安嘗試阻擋警察;及至10月初,馬鞍山新港城商場的名5保安因嘗試阻止警察入商場而被拘捕;再加上這半年來,警察公開表示,不論是街道、商場、學校、屋苑,任何地方他們都有權進入。「私人地方」這種概念,對警察行動,已經沒有禁忌了。
我記得站在樓梯口的警察嗌咪:「你這裡有非法活動,我們警告了你們兩次了,不要逼我們警察進來執行職務!」有穿着睡衣與外傭落樓下散步的阿伯,看到警察在平台橫衝直撞,光火回罵。女住客扯高嗓子:「這裡是我屋企!甚麼叫非法集結?」有人諷刺說:「你們一世也買不起美孚新邨的了!」(美孚千呎住宅樓價過千萬)
但是警察不為所動,在平台隨意走動,對美孚居民來說,平台平日是孩子學習騎單車的地方,坐輪椅的老人被外傭下午推着曬太陽的地方。這個凌晨,成為了警察暢通無阻長驅直進的地方,個別警察遊走時態度甚差,唬嚇記者:「你說追就追?退後!」「保持距離!」記者經過多個月訓練,都懂得忍着後退。
反而是那位微胖高個子保安,一直緊緊跟着警察,並舉高手指,一夫當關,態度堅定地理論:「叫你們的指揮來見我!我有禮貎問你誰是指揮官!你地兇我有甚麼用?找個人跟我談吧!」保安叔叔說,當時有警員諷刺他只是「保安仔」,叫他「走開!」但他仍是不肯離開。
保安叔叔以一敵眾,他只是穿了一件寫了美孚邨名英文字的「MFSC」風褸,螢光帶在暗黑中閃閃發亮,防疫口罩也給他扯到下巴了,方便說話。
他站在一排防暴警前面,眼睛被警察的大光燈照着,他還是鎮定地回話:「樓上的居民全部給你們吵醒了!你們走吧!」理論一陣子,警察暫時撤退。警察下樓梯之前,胖叔叔還勸說後面憤怒的居民別站太前。
凌晨1時20分,警方再度衝進屋苑平台,拘捕數人。有一對中年夫婦後來下樓,他們表示,兒子說去找朋友,不久後才得悉兒子在樓下被拘捕,他們語氣憂心地聯絡律師及議員協助。紥根美孚多年的區議員伍月蘭亦被捕。而這位胖保安亦在第二次行動中被警察抄下了身份證資料。
後來,這位表示在美孚做了八年保安的叔叔說:「我希望讓你們居民明白,美孚的保安是做嘢的。」
他澄清:「我亦不是代表公司,我是代表美孚,我只是保安。可惜是,警察始終沒有派指揮官出來跟我對話。」
居民忍不住拍手喝采,有男街坊熱情回應:「叔叔我愛你呀!美孚保安好嘢!」
他有點害羞:「一句說話,我只是盡番保安的責任。」
叔叔繼續解釋,早預料警察衝入平台,也曾與同事舉手嘗試攔一下,但警察人多,照衝入邨:「警察有權逗我(截查我),有權噴我(胡椒),有權說我阻差辦公。但我們作為保安,又要維護街坊又要維護同事,好難做,無辦法,我們人丁單薄,我們不想被街坊榨型,投訴我們做保安不做事。」
保安薪金微薄,這樣做值得嗎?保安叔叔說得豁達:「我不怕被拘捕,若被拘捕,最多唔撈囉!(丟掉工作也沒所謂)」街坊聽到報以掌聲。
已經8個月了,警察的行徑有目共睹,最初有人仍然抵抗或許是天真,今天仍然不妥協,那就是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膽色了。
保安叔叔仍腰板挺直地說:「我不怕警察,怕他們甚麼?我甚麼風浪未見過?我年紀又比他們大,工作丟了也沒所謂,一個人最緊要有實力,丟了工作也有容身之地。我有的是自信,但卻不是自負。」
不怕被公司怪罪?「寫字樓那邊可能不滿意,也不知道後果如何,但他們是文職,我是武職,大家的想法會有不同。」他說,清楚知道,自己這樣做,或許會有後果,但他仍然沒有退縮。
不少街坊上前多謝他,說不怪責他沒法阻止警察:「你做了你可以做的事,那已經很足夠。」又有居民說笑,說一定要給他一封很大的新年利是。他有點靦腆地雙手作揖說:「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真係覺得自己井底之蛙,自己生於香港,卻不知道香港彈丸之地,竟有如此美景之單車路,英文有一句說話"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know I don't know",人面對大自然,相當渺小,更要學懂謙卑! 在大水坑地鐵5號出口行5分鐘,租單車一日70蚊,加20蚊運費(到大...
單車徑英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過了八個月,仍然有一種盡忠職守叫保安]
香港人過農曆年,愛說一個關於保安的笑話。話說住客常投訴,一年三百六十日樓下保安服務態度麻麻,一到農曆年之前那幾天就忽然變殷勤,為的就是搏取住客新年派發的利是。保安在香港人心目中,未必是受到尊重的專業。
但年初八的晚上,有一位保安叔叔讓人見識了膽色和擔帶。
這個年初八,在九龍老牌屋村美孚新邨,忽然變得「勇武」起來。美孚新邨落成於1970年代,住客不少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屋邨裡最多的商號是診所,其次就是銀行。這裡的住客,年紀大,坐擁資產豐厚,不少人性格溫和保守,今天起來抗爭,皆因燒到埋身。
話說武漢肺炎疫症之下,政府宣佈把與美孚一街之隔的饒宗頤文化館改為隔離營,表示要在此把與確診者接觸過但未有病徵的人進行隔離之用。消息一出,街坊群起反抗,下午集會後,晚上又聚集起來,在邨口百老匯街的樓梯口聚集:「反對美孚隔離營!」「封關!」的口號此起彼落。
晚上10時許,約一百名街坊聚集在邨口,大部份是中年人,有人穿了拖鞋,有人抱了小狗。區議員宣讀了政府最新的聲明,並表示已收集了居民簽名,有個別街坊不滿:「簽名沒用的!我們要時限!」
年輕人按捺不住,11時許,有數個少年人衝出馬路,以發泡膠盒、雪糕筒、路牌、垃圾筒堵路,有人用噴漆把兩駕巴士車頭玻璃噴花,巴士司機唯有讓乘客下車。
老牌屋苑的園藝功夫出色,農曆年裝飾用的一盤盤年花,被抗爭者整盤借用,菊花連根帶泥被挖出、金色布藝包着的膠花盤,散落一地,成為了美孚獨有的懷舊味而有新年氣氛的路障。馬路上留下了塗鴉:「封關救港」「反對MF隔離營」。
附近的巴士站葵涌道天橋底,一直有幾位軍裝警員在監視,果然,堵路之後,防暴警察極速出現,湧出馬路清理路障。居民回到屋苑範圍內叫口號,罵警察。
隨後的一個半小時,警察站得遠遠,以大光燈照射邨民,邨民回罵,有中年婦女以電筒回射警察,也有少年人氣憤地踢一下路邊的雜物。大批居民站在平台上眺望警方,警察也不斷以電筒照射。
至凌晨一時前,警察的人數忽然大量增加,多輛警車到場,站在街頭的防暴警最少達到100名,並在交投接耳,好像有所盤算。我旁邊的尼泊爾裔記者採訪了半年,預告着事態:「警察正計劃如何衝過來呢,有可能繞路。」部份邨民感應到事情不妙,退到樓梯頂部。
12時50分,警方多方包抄,兩輛警車兜路入邨,在多多餅店、車輪餅小姐後面的吉利徑下車,然後同時派人衝上第三期平台。凌晨時分,百計防暴警在地利亞學校旁邊、滄浪亭、新上海飯店一帶的平台疾走。
有住戶聽到吵耳聲,開燈查看,邨民憤怒得從四方八面回罵,有人從樓上扔下水瓶,警方一度向樓上站在騎樓的女住戶舉起雷明登布袋彈槍。
防暴警衝入邨期間,截停多名居民搜身,又向最少三名男女噴射胡椒。面對百計裝備精良的防暴警,一名身型高大,微胖,但頭髮半秃的保安叔叔,一直跟隨。警察衝入邨之前,我已見到他和一兩位同事在樓梯底待命。我跟他說:「警察隨時也可能衝進來。」他說知道,會盡力做。
整個反修例運動出現過不少勇敢保安的身影,在去年7月,我還在沙田小商場看過保安嘗試阻擋警察;及至10月初,馬鞍山新港城商場的名5保安因嘗試阻止警察入商場而被拘捕;再加上這半年來,警察公開表示,不論是街道、商場、學校、屋苑,任何地方他們都有權進入。「私人地方」這種概念,對警察行動,已經沒有禁忌了。
我記得站在樓梯口的警察嗌咪:「你這裡有非法活動,我們警告了你們兩次了,不要逼我們警察進來執行職務!」有穿着睡衣與外傭落樓下散步的阿伯,看到警察在平台橫衝直撞,光火回罵。女住客扯高嗓子:「這裡是我屋企!甚麼叫非法集結?」有人諷刺說:「你們一世也買不起美孚新邨的了!」(美孚千呎住宅樓價過千萬)
但是警察不為所動,在平台隨意走動,對美孚居民來說,平台平日是孩子學習騎單車的地方,坐輪椅的老人被外傭下午推着曬太陽的地方。這個凌晨,成為了警察暢通無阻長驅直進的地方,個別警察遊走時態度甚差,唬嚇記者:「你說追就追?退後!」「保持距離!」記者經過多個月訓練,都懂得忍着後退。
反而是那位微胖高個子保安,一直緊緊跟着警察,並舉高手指,一夫當關,態度堅定地理論:「叫你們的指揮來見我!我有禮貎問你誰是指揮官!你地兇我有甚麼用?找個人跟我談吧!」保安叔叔說,當時有警員諷刺他只是「保安仔」,叫他「走開!」但他仍是不肯離開。
保安叔叔以一敵眾,他只是穿了一件寫了美孚邨名英文字的「MFSC」風褸,螢光帶在暗黑中閃閃發亮,防疫口罩也給他扯到下巴了,方便說話。
他站在一排防暴警前面,眼睛被警察的大光燈照着,他還是鎮定地回話:「樓上的居民全部給你們吵醒了!你們走吧!」理論一陣子,警察暫時撤退。警察下樓梯之前,胖叔叔還勸說後面憤怒的居民別站太前。
凌晨1時20分,警方再度衝進屋苑平台,拘捕數人。有一對中年夫婦後來下樓,他們表示,兒子說去找朋友,不久後才得悉兒子在樓下被拘捕,他們語氣憂心地聯絡律師及議員協助。紥根美孚多年的區議員伍月蘭亦被捕。而這位胖保安亦在第二次行動中被警察抄下了身份證資料。
後來,這位表示在美孚做了八年保安的叔叔說:「我希望讓你們居民明白,美孚的保安是做嘢的。」
他澄清:「我亦不是代表公司,我是代表美孚,我只是保安。可惜是,警察始終沒有派指揮官出來跟我對話。」
居民忍不住拍手喝采,有男街坊熱情回應:「叔叔我愛你呀!美孚保安好嘢!」
他有點害羞:「一句說話,我只是盡番保安的責任。」
叔叔繼續解釋,早預料警察衝入平台,也曾與同事舉手嘗試攔一下,但警察人多,照衝入邨:「警察有權逗我(截查我),有權噴我(胡椒),有權說我阻差辦公。但我們作為保安,又要維護街坊又要維護同事,好難做,無辦法,我們人丁單薄,我們不想被街坊榨型,投訴我們做保安不做事。」
保安薪金微薄,這樣做值得嗎?保安叔叔說得豁達:「我不怕被拘捕,若被拘捕,最多唔撈囉!(丟掉工作也沒所謂)」街坊聽到報以掌聲。
已經8個月了,警察的行徑有目共睹,最初有人仍然抵抗或許是天真,今天仍然不妥協,那就是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膽色了。
保安叔叔仍腰板挺直地說:「我不怕警察,怕他們甚麼?我甚麼風浪未見過?我年紀又比他們大,工作丟了也沒所謂,一個人最緊要有實力,丟了工作也有容身之地。我有的是自信,但卻不是自負。」
不怕被公司怪罪?「寫字樓那邊可能不滿意,也不知道後果如何,但他們是文職,我是武職,大家的想法會有不同。」他說,清楚知道,自己這樣做,或許會有後果,但他仍然沒有退縮。
不少街坊上前多謝他,說不怪責他沒法阻止警察:「你做了你可以做的事,那已經很足夠。」又有居民說笑,說一定要給他一封很大的新年利是。他有點靦腆地雙手作揖說:「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單車徑英文 在 環球膠報 Facebook 八卦
激烈的海胆:我愛香港
中文名5個字,還以食物海胆為名的「胆哥:激烈的海胆」確有其人,《巴士的報》早前更確認到「胆哥」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本網再為大家披露更多有關「胆哥」怪名因由。
「胆哥」接受《星島日報》獨家專訪,透露中文名原來是香港帶給他的其中一個深刻印象。20歲的「胆哥」真為 Humphrey Dupont,在法國南部城市出生,與父母於巴黎長大;高中畢業後,帶着冒險精神成為當年唯一一名到亞洲升學的學生,現於香港科技學攻讀計算機科學。
兩年前初次到港,「胆哥」對香港第一印象除了高樓林立,就是在科大附近的海灘奇遇,意外地踩中「海洋地雷」-海膽!被海膽刺傷的他靈機一動,為自己改中文名。
Humphrey 說:「有人英文名竟叫 Lemon (檸檬),那我可以叫海膽吧!」認為那粒刺傷他的海膽天性兇猛,在不懂中文的情況下唯有 Google Translate,誤打誤撞打進「Fierce Urchin(兇猛的海膽)」,最終譯成簡體中文「激烈的海胆」。他申請香港身分證時毫不猶疑地抄在申請表「中文姓名」一欄,料豈職員並沒有提問,令這位「激烈的海胆」順利獲得身分證。
想起當時幽默的行為藝術成為網絡熱話,獲得網民瘋狂 like,「胆哥」很興奮:「完全出乎意料!」開朗大方的他卻不介意身分證於網絡曝光,也不介意自己中文名成為笑料,認為這是結交本地朋友的破冰方法:「他們都會笑得很開心!」
「胆哥」又說很多法國人一輩子都不願離開,來香港讀書更是一個瘋狂想法,父親一度勸阻建議他選擇傳統的法國大學,但母親卻義無反顧支持他飛越半個地球來港體驗不同文化:「她總是說我是她的驕傲。」
「胆哥」媽媽更親身演繹法國人的浪漫情懷,特別在「胆哥」去年十二月生日突然現身香港為他慶生:「真的讓我很驚喜!」從浪漫之都到東方明珠,「胆哥」感受到不少文化衝擊,但令他感觸最深卻是在遠離家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從稚嫩的高中生蛻變為獨立的大學生,既要平衡學習與娛樂,更要管好銀袋,甚至學會享受孤獨。對於有人揭露他是皇室成員,他卻不置可否:「父母與弟弟都在巴黎,哥哥在倫敦,有時會很想他們。」
到港讀書兩年,直言「我很愛香港!」指繁華與自然之美相映成趣的香港,讓「胆哥」領略到法國古堡之外的美麗,他更於課外與好友結伴徒步跨越麥理浩徑,或到大浪灣露營,飽覽海天山色。但他卻略微抱憾香港的高樓密集及人潮洶湧,令他無法腳踏最愛的單車,邊踏單車邊欣賞香港風光。「我以前經常踩單車周遊巴黎,還在十天內從柏林踩到哥本哈根,太美妙啦!」
身證上的「海胆」爆光,都是因為代表學校參加越野賽。一向熱愛運動的他是校內田徑隊的猛將,多次與本地學生一起比賽,他更計劃大學畢業後用半年時間從上海騎回到巴黎,一嘗周遊世界的心癮,再立另一個瘋狂夢挑戰世界紀錄。
外國人果然是外國人,完全沒有擔心被起底的後果。在接受訪問期間,另一名「鬼佬」同學問:「身分證被人發布在網上的是你嗎?」「胆哥」大方回答:「是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m0z7WZQX8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plastic-post/%E6%B5%B7%E8%83%86?r=w
單車徑英文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我真係覺得自己井底之蛙,自己生於香港,卻不知道香港彈丸之地,竟有如此美景之單車路,英文有一句說話"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know I don't know",人面對大自然,相當渺小,更要學懂謙卑!
在大水坑地鐵5號出口行5分鐘,租單車一日70蚊,加20蚊運費(到大尾督人家車行幫我還車),首經科學園,再到大埔汀角路到大尾督,6點半前還車,再去吃個38蚊的下午茶餐,再去大尾督看日落。
好好珍惜,活在當下。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zC9wB4fjJ4/hqdefault.jpg)
單車徑英文 在 小徑車的英文是甚麼? - Mobile01 的八卦
自行車之魂在熱情與速度之間倏然而生........ ... 小徑車名稱應該是日本先用的,但日本人大部分用來歸類為小車。 把small bike歸為不可折小車。 ... <看更多>
單車徑英文 在 除咗Staycation,還有「路Cation」!香港虛擬單車之旅第一集 ... 的八卦
本視頻以廣東話旁白並配以中文字幕/Video with Cantonese Narration & Chinese Subtitles** 英語旁白版本請轉到這裡- https://youtu.be/tXyNEXvfFB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