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月,我人生第一本小說《貪杯客》出版了,那是關於一個肥宅孤身拯救世界的熱血故事。
接著我就跑去當兵,把這些事情拋諸腦後。
軍中的生活枯燥乏味,我只能在腦中胡思亂想聊以解悶,放假時再把想到的故事用鍵盤刻下來。
兵役結束後,故事也完成了。
我於是把編輯約了出來,告訴她我又寫了一篇肥宅為愛奮鬥的溫馨故事。
我進到咖啡廳時,編輯正在煮小火鍋。
「編輯大人,好久不見。」我僵硬地擠出笑容。
編輯沒有理會我,逕自涮著肉片。
我尷尬地坐下,戰戰兢兢地打開筆電,把螢幕轉向編輯。
「這是我line上面說的那個故事……」
「為什麼要寫蛋蛋?」編輯連頭都沒有抬。
「痾……什麼?」我假裝沒聽清楚。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編輯專注地盯著鍋中的肉片。
早就熟透的肉片在鍋內翻騰,被滾燙的高湯煮到皺摺萎縮。
我面色嚴肅地坐了下來,清了清喉嚨。
「您有所不知,其實我的故事從來就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
「喔?」編輯漫不經心地應了聲,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貪杯客》的重點不是尻槍,而是描述一個青年成長蛻變的過程,主角原本是個缺乏自信、生活毫無目標的廢人,卻在手淫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我,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也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只可惜這故事寓意太深,大家都沒看出來。」
說到這裡我頓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觀察編輯的反應。
編輯又夾了一片肉放入鍋中,她從剛剛到現在一口也沒吃,似乎只是單純享受著烹調的過程。
我嚥了口口水,繼續大放厥詞。
「而《蛋蛋的高度》要講的也不是關於蛋蛋,而是主角對一個族群從相互排斥到彼此接納的過程,是個體融入團體的故事。如果說《貪杯客》是要教大家怎麼跟自己相處,《蛋蛋的高度》就是要教大家怎麼跟社會相處。這個系列絕對不只是想寫胯下那麼膚淺而已。」
我用哀愁的眼神眺望天花板上的吊扇,想要營造一些高處不勝寒的蕭索氛圍。
「我原本以為,就算世上所有人都不明白,妳也一定能理解的。」我多愁善感地嘆了口氣。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編輯還是淡淡地問,一點都沒有被我的誠意感動。
「請您住口!」我義正嚴詞地說道:「如果覺得這部作品講的只有蛋蛋,是對我人格的嚴重貶低!我絕對不會接受這種汙辱!」
編輯靜靜地瞅著我,一手托腮,一手操作筷子夾起盤中剩下的所有肉片,唰的一下插入鍋中,汁水飛濺。
我氣勢頓消。
「我說二師兄,你還記不記得,我一開始為什麼要找你?」編輯輕聲問道。
「……妳想要出版育景的故事。」我回答。
「然後呢?你給了我什麼?」編輯又問
「貪杯客。」我心虛地低下頭。
「我幫你出版了貪杯客,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嗎?」編輯看著我。
「當然沒有,我非常滿意。」我猛搖頭。聽過我演講的人都知道,這本書對我而言意義重大。
「很好,接著呢?貪杯客出版後我說什麼?」
「您說想出版育景的故事。」
「然後呢?這次你給了我什麼?」
編輯的語氣還是那樣溫柔,卻使得我整個人不寒而慄,雞皮疙瘩悄悄爬上臂膀。
「……蛋蛋的高度。」我艱難地回答,豆大的汗珠滾滾而落。
「那麼,親愛的作者大人,我現在只有一個問題。」
編輯淺淺地勾起嘴角,眼中卻完全沒有笑意。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
真是個好問題,我也想知道答案。
「蛋蛋……蛋蛋不好嗎?」我心虛地問。
「我不知道,我沒有蛋蛋。」編輯收起笑容,神情冷漠。
小火鍋終於滾完了所有湯汁,軟爛的菜葉與熟到不能再熟的肉片一起黏在鍋底乾燒。
我鼓起勇氣,試圖做最後的反抗。
「這不是有沒有蛋蛋的問題!是心胸開不開闊的問題!用下流眼光看待蛋蛋的人才是真正低俗的人!」
編輯大人點點頭,從包包中拿出一張紙。
「我幫你掛了明天早上的精神科,不管有沒有空,我覺得你還是去看一下比較好。不用感到不好意思,很多作家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她把紙攤平壓在桌上,推到我面前。
「我的精神很健康,完全沒有問題。」我揮手將那張紙掃落在地。
編輯又點點頭,抽出另一張紙。
「我早就猜到你會這麼說,所以我也順便幫你預約了明天下午的泌尿科,如果你故事裡的情節屬實,我建議你還是去看一下比較好,大頭小頭,割以永治,兩種疾病,一次搞定。」
「割什麼治什麼?動不動就割來割去的對身體不太好吧?」我有點慌。
「不用感到不好意思,很多作家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才沒有!才沒人有那種問題!」
「我早就猜到你會這麼說。」編輯第三度點點頭,熟練到像是事先演練過一樣。
「也就是說,你是在身心健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寫完這個故事的。」
她慢條斯理地從包包中拿出手機,把畫面亮給我看,裡頭是我們用line討論劇情的對話擷圖。
「這樣一來,光憑這些對話紀錄我就可以告你性騷擾。」
我大吃一驚,瞬間五體投地,跪趴在地上。
「對不起,我承認我就只是想寫蛋蛋而已,因為我是個低俗又沒水準的人,覺得寫蛋蛋就會很好笑,簡直跟小學生一樣幼稚。我感到很抱歉,也很後悔出生在這個世界上,請您大發慈悲,手下留情。」
我把額頭貼在冰冷的地板上。
在性騷擾的罪名面前,我毫不猶豫地放低姿態,把自己的尊嚴踩在地上踐踏。
「平身。」編輯拉著我的手,把我扶起來。
「謝娘娘。」我誠惶誠恐地站起身,以為這件事就會這樣落幕。
不料編輯繼續抓著我的手,緩慢而堅定地探向桌上的小火鍋。
「大、大人?」我心中不好的預感閃過,編輯已經按著我的手掌平貼在鍋底。
滋滋滋。手掌瞬間燙得發紅。
我瞪大雙眼,痛得幾乎發瘋,卻愣是咬緊牙關,一動也不敢動。
「我不喜歡吃火鍋。」編輯突然開口。
「是。」我面色蒼白,汗如雨下。
掌心冒起水泡,倏又破裂,膿血跟死肉糊成一團悲哀的黏稠物質。
「雖然我不喜歡吃,但我很喜歡煮。」編輯用聊天般的口吻,不疾不徐地說道。
「每次我審稿審累了,總是會去煮火鍋。說來神奇,僅僅只是看著肉塊慢慢燒熟、燒爛、燒焦,我千瘡百孔的心靈就能獲得療癒,重新獲得元氣。」
「是。」我雙腿無力顫抖,胯下一片濕濡。
「但是二師兄,每次看你的稿都讓我覺得心很累,真的很累很累,那是煮再多肉也無法消除的疲憊,你能理解嗎?」編輯幽幽問道。
「是。」手掌由紅轉黑,難聞的焦味從鍋中傳來。
好痛,真的好痛。
我覺得自己可能不會再醒過來了。
如果現在測我的心電圖,鐵定是慘絕人寰的直直一條線。
「所以我在想,以後收到的稿件裡面,如果再出現什麼莫名其妙的器官,我乾脆就把它割下來,丟到鍋裡煮,消除一下壓力。」
編輯的視線有意無意地飄過我的胯下,淡淡地說:「你覺得怎麼樣?」
「是。」我雙眼上翻,嘴角溢出白沫,。
「合作愉快,改天見。」編輯滿意地點點頭,終於放開我的手,站起身離開。
我抱著柴魚昆布口味的手癱軟在地上,視線逐漸模糊。
失去意識之前,我想起電腦中另一份來不及打開的文件,腦海中閃過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人類就算沒有奶頭,應該也活得下去吧?
□
以上的記述內容,本來是新書上的後記。
但是在新書出版之前,編輯大人離職了。
也許是受不了連續做兩本這麼低級的書,也許是找到了更好的人生方向,編輯大人就這樣消失在我的生命中。
無論如何,我仍然很感謝她願意在PTT上找一個亂發癈文的肥宅寫書。
後來,新的編輯大人一臉不悅地接手了這本書,我們之間的恩恩怨怨當然又是另一段故事了,有機會我再說。
順帶一提,今天晚上12點,就是《蛋蛋的高度》上市的時間,請多多指教。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407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630132075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3032812836
讀冊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4529.html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蔡阿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Ttoday| 蔡阿嘎9歲時相繼失去至親 對父母的回憶只剩一張照片 訂閱蔡阿嘎Youtube頻道:http://ppt.cc/3lup 蔡阿嘎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ithGaLoveTaiwan 蔡阿嘎Instagram:http://instagr...
喜客咖啡 ptt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八卦
【真正超前部署的,是1995年創立的PTT】
和杜奕瑾的咖啡,剛好約在台灣連續14天零本土病例的這一天,還是 #零確診 的一天。新聞這幾天開始討論豬揚撕破臉各種道歉與破折號究竟在說什麼;或討論嚴重疏失而奪走性命的KTV惡火歸責...。套句歐美最喜歡的:#我們的曲線剷很平了。台灣真的走到「後防疫時代」了嗎?戒心可以稍微放鬆嗎?或是稍微喘口氣的同時,還有什麼可以做更好的?
「用國際標準來看,台灣這次防疫應變做的又深又快又好,很多人覺得因為SARS時期我們學到了經驗,我不覺得這是全部的原因」。
第一次專訪杜奕瑾,是這位創世神剛回來台灣創AI Lab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團隊在忙器材和現場設定,我在讀腳本,杜大大他就一個人忽然間出現在我的攝影棚。沒人去接他,他也沒有用一種飛天的氣勢降臨:就是安靜,就是觀察。開播前我們閒聊一下,開播後,我發現他鏡頭前後的人設完全沒差別,冷靜、溫和又清晰。3年來,我們陸續在各種演講碰面也都是一樣。而今天同一個人,#熱忱地跟我聊起社交距離APP。
簡單來說,#社交距離APP 是運用手機 #偵測藍芽訊號強度 的原理,讓你只要過去28天內,有和確診病患接觸超過15分鐘,就能立刻知道自己是高危險份子,得趕快去做檢查。這個APP會每15分鐘,針對每一個人隨機產生一個Hash ID。在完全匿名狀態下,精準紀錄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社交距離和社交時間。但這裡的重點是 #距離 和 #時間,誰是誰?誰跟誰?在哪裡跟誰?這些與特定個人有關的隱私資訊完全不重要。APP單獨篩選出有曾和確診病例相處超過15分鐘案例本身,過程完全匿名。 (#酒店女公關 再有難言之隱,再 #玫瑰瞳鈴眼 的劇情,擔心 #疫調 掀出多角與家庭革命這一類的,全不用擔心,社交距離APP用科技反而能填補疫調漏洞。)(針對這題歡迎留言發問,#我請神來答。)
因為一個APP就能精準掌握和確診病患的接觸史,所以誰需要去快篩這件事,能被用最科學的方式定義出來。好處有二:1) 大家不用成天擔心自己有沒有中標、要不要去快篩,#具體減少焦慮或恐慌 2) 政府不用有嫌疑就全面封鎖店家、行業或城市,#經濟活動能盡可能維持正常。這一切只要你下載APP,並且一鍵同意公佈自己的ID就好。這是便民護民、標準的科技防疫。
「國際不需再用代工製造大國來理解我們,那是一個基礎,但我們還有更多。」。杜奕瑾解釋目前APP已經在進行多版測試,會逐漸GA。我想他講的是台灣在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機點,結合了研發、數據、平台整合,在防疫上敏捷行動,水到渠成。但我想跟他討論關鍵原因是什麼?是因為SARS我們嚇到了嗎?為什麼這次從口罩地圖、販賣機、群眾集資、Covid謠言查證,到AI Lab馬上要推出人工智慧醫生,協助判讀肺部X光片,判斷是否新冠肺炎確診...這一切成績的核心關鍵是什麼?
我們發現,#PTT鄉民精神功不可沒。
PTT鄉民精神不是在說站上的酸言酸語、推噓、八卦或資訊互通,這是PTT的一部分,但是拉大格局來說,PTT是 #專屬台灣的精神與文化習慣:開放,討論,碰到問題就 #上站集體解決,高手鐵定在民間,群眾力量無論從科學、醫學、設計、創新、闢謠、查證或任何角度,都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群策群力,討論結晶再交由 #民間專業 或 #第三方非營利組織發起,(蔡)#政府從旁聰明地整合資源、#尊重專業 #加碼推動,於是 #公民駭客 遍地開花:實名制口罩地圖、LINEBot、疫情數據網站、社交距離APP等等,都是最好的例子。
這些作品在網路上不斷被分享討論、又再不斷被優化或二創,彼此互相增強,不斷正向循環:台灣不僅有今天平坦的疫情曲線,更有大家共識一心、互相尊重的團結。
外媒可以分析說台灣有100多項超前管控,有公衛流行病學的部會首長,蔡總統理性溫柔,但雖然都是原因,但也都有點沒搔到癢處。如果把最底層的PTT精神抽開,另一個國家就算有上述條件,也不一定有台灣的成績。
#PTT精神是我們的汎金屬,#我們是Covid19世界中的瓦干達。
其實新冠肺炎不會是世界最後一場需要全力對抗的大流行病,台灣在詭局變化多端之金正恩到底在哪的世界角力中,也很有可能繼續被誤會、被忽略、被打壓。但只要我們的公民汎金屬儲量夠,一直很團結、很尊重專業(與專業的鄉民),那未來實在不用過度擔心緊張。
PTT精神是真正的超前部署,創立時間:1995年,當時讀資工系大二的杜奕瑾,在宿舍用486電腦和Linux及開放原始碼軟體架設完成。集體鄉民和那些上站看八卦吃滷味的夜晚完全融合在一起,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
喜客咖啡 ptt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PTT marvel板長篇小說連載
《一線三的日常—相機》
為遵守偵查不公開原則,本篇以創作為標題,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請別吉我。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複製、引用,謝謝。
---
風和日麗的午後,咖啡廳室外的露天雅座,
一個皮膚黝黑、梳著短油頭、戴圓框眼鏡的男子,
啜飲著咖啡,一邊滑著今天的新聞,時不時皺著眉;
很快的,遠方出現一名個頭嬌小的身影,
穿著皮卡丘圖案套裝的女子蹦蹦跳跳的進入男子的視線,
開心的對著他揮手。
那是對皮卡丘有著狂熱喜愛的小六,
也是我的大學同學兼前同事。
大學時她便對攝影展現高度天分及興趣,
但一個小女生時常喜歡拍些鳥啊魚啊蟲子的屍體,
坦白說,是個怪咖,旁人無法理解的,
越是獵奇、越是血腥的她越喜歡,
不置可否,眼光獨特的她,作品受到不少教授的青睞,
安靜乖巧個性卻也讓她形同班上的隱形人。
在一次機緣之下與她分到同組報告而有所接觸,
發現她其實就是個很單純的女孩,平時很文靜,
只是做起自己喜歡的事情會過度認真而忽略其他人罷了。
小六在大三時休學,考上警專,當上警察。
也許是身為警察世家的她註定的宿命吧,
爺爺、爸爸、伯父、舅舅、每一輩都有人當警察,
身為家裡的獨生女,踏入警界似乎也是可預期的結果。
好死不死,我在退伍後也考上警察,
完成受訓後分派到了小六所屬的四季分局,
而她也沒有辜負自己的天賦與當初教授對她的期望,
在我還是小菜鳥時,她已經是鑑識小隊的資深學姊了。
一般情況下,鑑識小隊編制於分局偵查隊內,
與收案小隊和機動小隊一樣,大概五六個人一組,
負責刑案的現場拍照蒐證與事後建檔等,
除非是重大刑案、直接交由縣市警局鑑識中心的那種,
鑑識小隊基本上會經手該分局所有需要鑑識的刑案。
要我說,這也算是緣分吧,
看著當初在班上形同陌路的女同學,
如今成為案發現場負責蒐證指揮的學姊,
五味雜陳的同時也是滿替她高興的。
「等很久了嗎?」皮卡丘女子絲毫不帶歉意的寒暄,
「不會啊,大概一小時吧,跟紅貴賓那一次差不多久。」
男子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
和她合作的案子中,
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三件現場。
第一次是個悶熱的晚上,地點是轄內某間豪宅,
在外租屋的兒子報案說房東向他表示媽媽積欠房租,
打電話給媽媽都轉入語音信箱,便到租屋處敲門,
發現大門被反鎖,只好請消防來破門。
門一撞開就發現臭氣沖天,滿地都是狗大便,
但空氣中瀰漫著除了屎味之外的另一個味道……
屍臭味。
不愧是豪宅,樓中樓格局,二樓還不用彎腰,
在一樓客廳旁的乾濕分離浴室地板,躺著一具乾屍,
乾涸的屍水旁邊地板放著電鍋、炭爐、木炭等用具,
在一旁瑟瑟發抖的紅貴賓解釋了到處都是狗屎的原因。
打電話給勤指後,我們先封鎖現場,等了很久鑑識才來,
原來是他轄有一件跳樓案,但假日只有一人執勤,只好掛號,
大概快一小時才看到小六揹著單眼相機姍姍來遲。
死者應該死亡超過三周,屍體很僵硬,
整個臉部的肉都沒了,像是海盜船旗幟上的骷髏頭,
左手臂因為靠著洗手台,有一層薄薄、橙色的皮黏在上面,
像是撕開漫畫封模一樣脫落,但其他部位的肉依舊清晰可見。
但右手手掌不見了。
擔驚受怕的紅貴賓獨自一狗在這活了將近一個月,
飼料袋空空如也,豪宅內找不到其他食物,
為了活下去,啟動最基本的求生意志,
頓時不難想像屍體的右掌到哪裡去了。
至於臉部,有一說是因為人的臉部只有一層皮膚,
脂肪跟肌肉組織相較其他部位來的薄很多,
加上屍體腐爛的程序無跡可尋,可能從任一部位開始,
但判斷了一下,臉部的腐敗程度與四肢實在相差過大,
所以大概也是被紅貴賓給……
詭異的是,看起來主人是打算跟狗狗一起自殺的,
但我們到場時,案發現場浴室的門卻是半掩的狀態,
狗狗才可以活動自如地在一樓與樓中樓穿(拉)梭(屎)。
浴室內部貼滿了封箱膠帶,將整扇門所有縫隙都封死,
假設主人帶著狗在浴室燒炭,狗是怎麼推開門跑出去的?
若門是主人打開的,那祂又怎麼會死在門縫半開的浴室...。
「到底要怎麼解釋發現屍體時,浴室的門卻是開的?」
畫面轉回街角的咖啡店,皮卡丘女子攪拌著手中的咖啡思索著,
「我到現在還想不通耶.…..啊啊,還有那個,小孩的你記得嗎?」
怎麼會不記得?
第二次共事,是一件震驚社會的案件,
雖然網路上找得到新聞也大概看得到判決書,
但這篇是創作文,還是對內容稍做修飾。
不是最噁心,也不是最血腥,卻是印象最深刻,
小六也說處理這一件是她至今心裡最難過的。
僅僅學步兒年齡的幼小身軀,臥倒在滿是糞便的浴室地板,
周圍只有一個手機皮套,還有一罐喝空的鋁箔飲料包,
像骷髏般的皮包骨、雜亂稀疏的頭髮,眼神空洞沒了生氣,
不到一坪大的廁所內充斥著絕望的氣味。
第一眼看到就心痛萬分,好難想像祂生前受到怎樣的對待。
死者的生母有輕微智能障礙,職業是八大,
每天與同居人夜夜笙歌,對小孩完全疏於照顧,
甚至當祂因為餓肚子哭鬧時,將祂鎖在廁所內眼不見為淨,
猜測那個手機皮套是送給祂打發時間的「玩具」。
最後因為長期未進食而脫水死亡。
就像是一個沒有人要玩的布娃娃一樣,
靜靜地躺在滿是穢物的磁磚上,慘白的肌膚與瓷磚同色調,
沒有機會發育的纖細四肢像是四支蠟燭一樣,僵硬詭異,
腹部因為細菌增長的關係已經腫脹呈現黑綠色,
難以抹去的是那雙瞪大卻混濁無神的雙眼,
似乎在離開人世前一瞬還不明白發生甚麼事。
當下我無法控制內心激動的情緒把臉別了過去,
眼角餘光發現小六在現場蒐證時是邊拍照邊落淚。
生母在現場激動的表示:
「早上我還看祂站著啊!怎麼可能死一個禮拜了!」
本來很想嗆回去,卻看見小六被偵查隊的學長叫住:
「小六,妳來站這邊。」
學長賊頭賊腦的向她招手,
指示小六移動所站位置,
來到生母的左側,一邊看她荒誕不羈的表演。
「唔…...好臭!」
她忍不住掩住口鼻,看到偵查隊的學長似笑非笑的看著她,
「那妳移動來我這個位置看看。」
跨了兩步,繞過生母,來到她的右側,
神奇的是,這裡一點味道都沒有。
「有發現齁?」學長悠悠一笑,
那臭味……怎麼有點孰悉,跟廁所的味道好像,
糞便混雜嘔吐物、體臭,加上一點點絕望的味道,
看到床頭櫃上一張雙親與小孩的合照相框,
照片上小孩掛著天真爛漫的笑容,站在媽媽的左側。
被帶回去做筆錄時,生母馬上一改現場的態度,
變成一位唯唯諾諾、貌似不擅應答的小女人,
垂頭喪氣地做筆錄。
事後這案件開庭小六剛好有出席,她跟我說,
她永遠忘不了,當法官裁定不羈押、僅限制住居時,
生母像是如釋重負一般對著法警大吼「幹你娘機掰啦!」的表情。
「是啊,幹你娘機掰。」
短髮男子雙手抱胸,露出苦笑的表情,
「最痛苦的是我們好像什麼也做不了。」
「不是耶,我覺得最痛苦的,還是阿翔那件事.…..」
皮卡丘女子說道,眼神黯淡了下來,短髮男也陷入沈思。
第三次遇到她,也是工作上碰面的最後一次,
原本以為是很單純的A2受傷車禍,到場趕緊疏導交通,
搭擋的學弟分工合作確認傷者狀況,撥打119,
機車騎士搶快左轉,被直行的公車擦撞。
看著機車騎士動也不動地躺在地上,
頭上戴著看似昂貴的全罩式安全帽,
反光的遮光罩因為是彩色的,看不出他的表情,
只見越來越多鮮血從安全帽下汩汩流出,
學弟趕緊給我打pass,學長這個不太妙啊……
靠近一看才發現安全帽稍微變形了,所以罩子無法完全打開,
用力扳開罩子一看,映入眼簾是個稚氣未脫的微笑,
但無論怎麼拍打,騎士都沒反應,只好想辦法把罩子再往上拉,
接著,兩顆紅通通的眼球就這樣從面罩噴了出來.…..
依照目擊者的說法是,
騎士在被擦撞後,被公車的後輪碾了過去.…..
整顆頭顱嚴重變形,當場死亡。
圍上圍幕,依照死亡刑案現場做處置並通知鑑識,
小六夯不啷噹的背著單眼晃到現場,
一邊語帶輕鬆地和大家打招呼準備上工,
沒想到一掀開帷幕,她先是倒退幾步,
接著跌坐在地上,開始放聲大哭,
無論怎麼勸依然無法停止。
我先帶她到旁邊休息,安撫她的情緒,
平復了一會,小六才向我開口,
那是她前陣子和朋友出去玩認識的朋友。
---
鑑識小隊每個人都會配發一台單眼相機,
大概就是台可以外接閃光燈的中高階單眼,
平常會讓隊員自行保管,屬公有財,
按照規定是不能夠攜出外用的。
但,規定是規定,總有不小心打破的時候。
大約一週前,小六自己一人加班到很晚,
在處理某件震驚社會大眾分屍案的存卷與照片,
因為內容太過龐大,她打算在隊部過夜,
打開外送app叫了麻辣燙來吃。
(沒有綽,鑑識小隊每個對於屍體的腥羶早已習慣,
一邊處理被大卸八塊的照片,一邊用餐是家常便飯)
半夜實在敵不過睡意,趴下睡了一會,
結果一不小心就被刺眼的陽光所吵醒,
低頭看錶發現已經九點半了,她猛然驚醒,
距離與閨蜜們約好要出遊的時間早過了半小時,
媽呀,今天約好大家要去白沙灣跑車的!
小六趕緊傳了訊息表示自己會晚到,
慌慌張張的盥洗完,抓起桌上的單眼相機便匆匆出門。
到達現場果然大家都在等了,
加上她四男四女,共五部重機的大陣仗,
體諒她的職業,閨蜜們沒有對她生氣,
反而跟她說,今天特地找了個男生一起同行,
就叫他阿翔吧,也是位重機愛好者,對小六揮了揮手。
三位閨蜜們分別都讓自己的男友載,
由於小六個性使然,對於閨密們刻意的配對感到彆扭,
卻也與阿翔一前一後騎著自己的重機墊後著。
一群人沿途欣賞沿途風景來到目的地,
最後要求小六幫大家拍一張大合照做為紀念,
小六拿起單眼,找了個平坦的基石設定倒數,
拍了張海天一線、風景絕美的大合照,
接著去附近的小餐車坐著看海景喝咖啡聊是非,
也在眾人的起鬨下與阿翔交換聯絡方式,
阿翔笑起來給人一種小男孩純真的感覺,
講話時會盯著小六的眼睛看,十分誠懇,
小六發現靦腆的阿翔其實滿可愛的。
返程後小六回到辦公室繼續整理照片,
整理物品時瞥見抽屜裡她個人的單眼相機,
才覺得有些奇怪,一比對才發現剛剛帶出門的相機上,
貼著「四季分局公有財」的貼紙。
「原來今天我把公務相機帶出門了啊……」
沒想太多的小六,把記憶卡插進電腦裡檢視照片,
因為天氣很好,照片不用後製調色就很美,
唯獨剛剛的大合照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排在最後面角落的阿翔,臉怎麼有點模糊,
不知道是不是沒對到焦,抓進電腦放大一看,
才發現阿翔的臉是爛掉的。
整張臉血肉模糊,白色紅色的肉塊覆蓋在原本俊俏的臉龐,
只剩原本應該是嘴巴的部位依舊掛著稚氣未脫的微笑,
雖然嚇了一跳,但身為老江湖的小六立刻安慰自己,
大概是iso值或對比沒有調好的關係導致相片曝光了,
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直到今天來處理車禍才想起來,
那一天出遊合照裡阿翔那張爛掉的臉,
就跟車禍現場那頂昂貴安全帽裡面的慘狀一模一樣。
---
傳說在清朝時期,西方攝影師曾經想幫皇帝拍照,
在百般無奈之下皇帝同意了,卻只接受閉著眼睛拍,
當時有個傳聞,外型像一台大砲的古董相機會轟掉你的腦袋,
或者另一說是,相機會攝取你的靈魂,
一旦你的雙眼與它對視,靈魂便遭吸取,
永世不得超生。
平時大多時間都在拍屍體的公務相機,
除了大觀外,屍體的特寫與傷口細節是少不了的,
長年累月下來不知道與多少具死不瞑目的屍體四目相交,
是因為這樣而累積的過多的負面能量嗎?
亦或是,阿翔就是單純的地獄倒霉鬼而已呢……
處理過上千百件死亡案,練就了麻木的專業身手,
畢竟那些屍體即便死狀再難看,都是素昧平生的菩薩,
無論是被復合不成的前男友由愛生恨大卸八塊棄屍、
或是男女吵架一時情緒過不去選擇在警方面前跳樓的小飛俠,
只要帶著為民服務的心態,即可心安理得地做事。
直到那一天,處理的當事人是自己認識的朋友,
那張記憶中的臉,伴隨著外力的擠壓、衝撞,
變成白色、粉色、肉色的膏狀不明物體時,
當下崩潰的心情大概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__
「所以妳現在還好嗎?」短髮男子將咖啡一飲而盡,打趣的問,
「很好啊,我找到新工作了。」皮卡丘女子露出微笑。
小六在處理完阿翔的死亡案後就辭職了,
說也奇怪,這些日子沒見好像整個人都變開朗了,
她應徵上一家知名寺廟編輯的工作,不但可以繼續拍照維持興趣,
在寺廟內似乎也不用怕會拍到怪東西……
「我現在拍的,都是祂們的老大哦。」
短髮男子拿出一本銀色封面的書遞給皮卡丘女子,
作為交換,女子拿出一本XX寺100週年紀念專刊,
雙方看了一眼手中的空杯相視而笑。
「你呢?調偵查隊了沒?」小六問,
「沒有欸,依然在派出所,」一線三回答,
「 比起在辦公室批公文,我寧可跟神經病或刁民相處啦。」
看著逐漸西下的夕陽,時間差不多了,兩人起身,往反方向走去。
「生而為人,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加油吧,無論如何。
- -
#一線三的日常
Edited by Mo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Refine by Jun、Pika
Special thanks 淵哥
這一篇歷時蠻多時間才寫出來,
同時應該也是字數最多篇幅最長的一篇,
創作期間受到不少人很多的幫助,
真的是萬分感謝!
希望各位喜歡!
喜客咖啡 ptt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評價
|ETtoday| 蔡阿嘎9歲時相繼失去至親 對父母的回憶只剩一張照片
訂閱蔡阿嘎Youtube頻道:http://ppt.cc/3lup
蔡阿嘎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ithGaLoveTaiwan
蔡阿嘎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yga0721
[公視新聞] (2014.09.26)
以搞笑愛國影片打響知名度的部落客蔡阿嘎,日前上公視「誰來晚餐6」,到愛露營的粉絲家庭共進晚餐,透露想當周星馳第二進軍大銀幕拍電影,更欽羨九把刀從素人、網路作家轉型成電影導演,這兩位都是他的偶像、學習的對象。該集節目將於9月26日週五晚上九點公視播出。
玩心很重的蔡阿嘎,躲在分身大頭佛身後,意外現身粉絲林華江家門口,他那人來瘋的誇張演出,化解了林家迎接晚餐佳賓的緊張氣氛,很快就與林家玩成一片。
蔡阿嘎拍攝的第一支影片是中華棒球隊加油!因中華棒球隊在奧運輸球,中華隊輸給加拿大,於是燒了寫上Roots(加拿大品牌)的衣服洩憤,被網友po在ptt分享,而打開知名度。後續又製作力挺跆拳道選手楊淑君、抵制韓貨的那支片子,而聲名大噪。除了批判時事,他也拍攝『食尚玩嘎』、『台語教學』,以逗趣的方式傳達濃厚的人情味,凸顯台灣正面的特質,與主流媒體系列相抗衡。
擁有百萬粉絲的他謙虛地說:「因為那時候網路拍影片的比較少,我算第一批,也是有堅持下來到現在的,才小有成績這樣。」
林華江稱讚蔡阿嘎的影片:「每次看吃東西的影片都很過癮,感覺都很好吃。」也問蔡阿嘎拍攝影片要達成什麼願望?蔡阿嘎說:「一開始拍其實沒有什麼願望;到前幾年就想如何把影片越拍越好,質感越來越好;現在就想拍電影,躍上大銀幕發表自己的作品。」林華江的露營好友問:「像周星馳第二?」蔡阿嘎點點頭說:「嗯。他是我的偶像耶!」
現在蔡阿嘎努力提昇影片的製作品質,一步步朝實現電影夢邁進。他說:「我希望像周星馳做喜劇,畢竟,要讓人哭比較容易,要讓人笑比較難,希望把歡樂帶給大家。」
他也十分欽羨九把刀從素人、網路作家轉型成電影導演、編劇,創作出叫好又叫座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等。他更以九把刀為榜樣,累積靈感及題材,加強影片製作的專業能力,培植專業製作團隊、充實專業設備,他說:「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聽到林華江一家愛露營,他也十分羨慕。九歲前,蔡阿嘎相繼失去父母,對父母的回憶只剩下一張照片,親子出遊成了他最嚮往、卻永遠做不到的事。
他也以自己親身的例子開導不再喜歡與家人一起露營的林家女兒:「要好好珍惜每天可以在家裡吃飯,出去自己生活過就會覺得生活不簡單。」

喜客咖啡 ptt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博客來全館折價券: https://bit.ly/3dAwcY5
購買連結: http://bit.ly/3aM8DtT
上帝似乎丟出這樣的問題
來懲罰重視短期後果的人
獎勵看重後續後果的人
(好沈重的一段話啊,原來是我從書上抄來的)
這本書在我書櫃裡
躺了兩年
它像一本字典
每當我想到生活中的某些問題
書中曾經提到時
就會去翻翻它
然後
通常會睡著。
艱澀難懂是這本書的特質
作者像個嚴格的教練
督促著讀者一定要貫徹自己建立的原則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喜客咖啡 ptt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單書連結: https://bit.ly/3CCQyJz
全館25元不限商品折價券: https://bit.ly/2XYpk1B
博客來五分鐘閱讀計畫版本: https://bit.ly/37QkV16
你愛過嗎?是否受傷了?從這傷痕中學到了什麼?
是開始自我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嗎?
還是認為自己還沒找到適合的人
如果作者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
當你向他詢問感情問題時
真不知道是該說他夠智慧而誇獎他
還是會因為他講得太尖銳而討厭他
幾年前看過這本
封面真的不起眼
書名也不夠吸引人
但讀了前幾頁之後
你就會被作者細心的觀察而感到驚訝(!!)
他像是個摸透愛情故事的智者
句句都在講著我們在愛裡面容易誤解的事情或感覺
這種愛包含了父愛、母愛、大眾的愛、情愛
這本書對我來說
就像一本該放在身邊的小冊子
時常的拿出來複習一次
並希望自己
能慢慢培養如何去愛的能力
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