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24年前香港玫瑰園基建進展航拍
1989年由香港政府宣佈,由於此份計劃描繪將來像玫瑰園般美好,故此又稱為「玫瑰園計劃」。
計劃原預算逾2,000億港元,當計劃公佈時,香港社會譁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擔心新機場的造價過高,將會影響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財政儲備而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計劃最後經過多次修改(包括將青馬大橋主塔之間的距離縮短)以降低成本,最後中英兩國就興建新機場問題於1991年達成諒解,工程啟動。新機場原訂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落成,最終延遲至1998年啟用。整個計劃建築工程歷時8年,耗資1,553億港元,是香港歷史上至啟德發展計劃前,規模及耗資最大的一份基礎建設發展計劃。
#歷史時空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塘海濱花園又稱觀塘海濱長廊(Kwun Tong Promenade),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觀塘海濱道183號,於2010年1月16日啟用第一期,2015年5月28日第二期亦啟用,觀塘海濱長廊長逾1000米,北至順業街以南,南至駿業街(觀塘公眾碼頭之北),面積約7,340平方米。觀塘海濱花園由康樂及...
啟德發展計劃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八卦
這次搬樹事件,是值得讚賞的補救措施,好有心機去做
當然,若幾年前該範圍的道路若規劃得好,就唔駛今天要搬樹了
讓路予啟德發展計劃
新蒲崗70年樹齡波波樹終遷移
2016 年政府應「啟德發展計劃」,將新蒲崗近采頤花園,橫過太子道東啟德方向道路一株樹齡約 70 年的細葉榕原株遷移,其位址讓位予高架園景行人道及行車走線。環保觸覺(本會)在過去兩年一直向土木工程署爭取,改善行車走線向外拓展,避免搬遷樹木做成傷害、以及耗費過百萬公帑移植。遺憾政府最終並無修改行車走線,堅持移植做法;本會今日到現場視察工程動工。
上址細葉榕(T285)屹立區內多年,樹冠生長茂盛呈巨球形狀,被街坊稱為「波波樹」陪伴市民成長。政府方案為興建一條長約 290 米的高架行人道,通往啟德發展區,而走線偏與波波樹位置重疊。工程自 2016 年 12 月展開;當局及後在 2017年 6 月方提出保育方案,決定將波波樹遷至原址 10 米外的空地。
當時的計劃文件清楚指出,波波樹的健康狀況僅屬「普通」,即使移植後的存活率只屬中等,並非理想的移植狀態。
波波樹樹身粗壯,高 10.5 米、樹幹直徑達 1.6 米。土木工程署表示移植工程在一年前準備,參考外國移植做法,探勘樹根並建造一個 10 米乘以 10 米 的泥膽;另外分三階段「切根」,將樹根控制在泥膽範圍,事前施肥催生幼根。再用鋼板支撐樹幹、圍封泥膽四邊定型、在泥膽底部加入鋼樁撐起。最後設路軌,以油壓唧千斤頂升起泥膽,緩慢移動至新位置。完成移動後,再拆除所有鋼材,整個泥膽植在新址。
然而遷移、切根無可否認對樹木是巨大的傷害,如同一場大手術,樹木日後能否牢固紮根生長,無人能作保證;特別是增加樹根切口容易令樹木受真菌感染,樹木愈老、恢復能力愈差。有份參與遷樹計劃的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則強調,波波樹根部下本來有一層舖路瀝青,根部環境受困,相信可以在相對較好的新位置讓根系自由生長。對此本會持觀望態度,冀波波樹的生命力可以配合今次移植工程。
移植後,空地上將會建成休憩公園,政府也有意將波波樹和附近另一棵大樹塑造為園內一對「景點樹」。對於今次工程動用人力物力購買鋼材、聘請顧問等,耗資逾百萬。本會重申其實只要在一開始規劃時,將工程範圍的行人天橋位置往外(即景泰苑方向)稍移,既不會阻擋行人視線,亦無需大興土米移植 10 米之遙。須明白相比於斬樹,移植只可說是兩害取其輕之法;未來一年是波波樹關鍵的恢復期,儘管署方承諾會定期由康文署監察,本會亦會繼續關注波波樹生長情況。
環保觸覺
二〇一八年七月十六日
啟德發展計劃 在 胡孟青專頁 Facebook 八卦
即日專欄:啟德Smart City大都會
香港社會正經歷50年一遇的動盪歲月,更淪為2019年擾動環球政經變局其中一隻黑天鵝,實在始料不及。生於斯,長於斯,滄海成桑田,沙粒成大地,想當年赴英求學,父母帶著依依不捨眼神目送自己推著行李車進入離境大堂禁區一幕,至今歷歷在目。今天舊啟德機場,盛載著香港經濟從起飛到騰飛的集體回憶,見證著這個從亞洲四小龍升級到國際金融市場的進化。物換星移,啟德依舊,人面全非,捨不得啟德。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港督衛奕信倡議、九十年代初啟動的「玫瑰園計劃」、十大基建工程上馬前,期間曾惹來不少爭議,連中方也曾擔心項目造價過高,結果證明項目是極具遠見之舉,當年耗資的千五億元,帶動了香港經濟持續發展,縱使期間經歷了幾輪經濟危機,卻證明了政策前瞻性的意義,同一筆資金,今天只足夠起一條跑道。
舊機場雖留不住,同一個啟德,不同的時空,已搖身一變,成為城中最炙手可熱的領先地標式建築群,從土瓜灣馬頭圍駛進啟德城中心,必經位處前身為北面停機坪、佔地28.2公頃、耗資300億元建築費、將於2023年落成的啟德體育園,設有5萬個座位的主場館,將來又是另一城中重點地標。
從小在市區長大,慶幸每天從上學到上班,所花在路程上的時間都不會超過30分鐘,交通工具可視乎趕時間程度作選擇,不少每天要往返市區的朋友,每月花在交通費與舟車勞頓時間,難以用金錢衡量。Location地理位置絕對是置業首要考慮,尤其上班族,小數怕長計,遠離市區的代價,是每月不菲的交通費開支,一個人事小,一家人的開支可不是小數目,是以近年不少本已歸田園居的好友,均陸續回歸市區,足以解釋市區每有新盤推出應市均迅速獲上車客、換樓客及投資客追捧,理所當然,當中還未計及擁有靚靚校網的一批家長客。
自1998年開展的「啟德發展計劃」,全區坐擁達320公頃土地,前臨維港,地理位置優勢無可置疑,真正位處九龍正中心,港鐵沙中綫之屯馬綫,將於明年首季啟用,當沙中綫全綫通車,啟德將成為連接港九新界重要交通樞紐。完善規劃布局,配合國際級基建配套及最重要的環保綠化空間,是現代建築必須賦予的布局。高達100公頃、佔整個發展區1/3的綠化面積及休憩空間,擺脫現時市區因建築物過分密集及綠化不足而出現的熱島效應,非常人性化的居住環境,結合創新科技個完美嘅生活環境規劃,智慧型住宅羣,為香港首個Smart City,面向動感之維港,啟德城中心的大都會氣息,堪稱建築界之藝術品。
原文: https://cutt.ly/Iw7bn0L
圖片:am730
===================================
想了解我更多的投資心得及個人動向,請立即讚好我的專頁 胡孟青專頁
啟德發展計劃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觀塘海濱花園又稱觀塘海濱長廊(Kwun Tong Promenade),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觀塘海濱道183號,於2010年1月16日啟用第一期,2015年5月28日第二期亦啟用,觀塘海濱長廊長逾1000米,北至順業街以南,南至駿業街(觀塘公眾碼頭之北),面積約7,340平方米。觀塘海濱花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觀塘海濱花園的前身是海事處觀塘公共貨物起卸區,該處於2000年代被納入《啟德發展計劃》,發展成為休憩用地。經過香港政府與觀塘區議會磋商後,有關部門於2009年3月率先在起卸區其中200米範圍興建觀塘海濱花園第一期,至2011年整個起卸區停用後才繼續餘下750米的第二期工程。第一期工程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撥款,由建築署負責設計及興建,耗資約1,860萬港元,於2010年1月11日竣工,於同月16日啟用。第二期工程佔地逾34,000平方米,於2013年2月展開,於2014年年底竣工,並於2015年5月27日開放。新增眺望台、感官花園、長者健身角、觀景亭和海濱樹木徑等。整個觀塘海濱花園全長約1000米,面積約3.4公頃。花園已成為了不少市民休憩、跑步及野餐的好去處,更是近年的不少電視、電影、以至婚紗照的拍攝熱點之一。遊人在步道上不但可以近距離欣賞東九龍新地標 ── 啟德郵輪碼頭和跑道公園,更可遠眺港島東的璀璨夜景,飽覽維多利亞港和鯉魚門的風光。園景區設有配備特別燈光和音響效果的噴霧水景裝置。入夜後,海濱樹木徑和特色塔樓光影舞動,配合地上彌漫的水霧,以及步道地燈映照的繽紛色彩,遊人置身其中,將感受到賞心悅目的夢幻氣氛。海濱花園其設計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2011年年獎「全年境內建築大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uilkNAsUo/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fgzliWPmQUnKI6MD-XkM1KlrFHQ)
啟德發展計劃 在 2021-09-04 啟德發展區Kai Tak Development - YouTube 的八卦
KAI TAK. 2021-09-04 啟德發展 區Kai Tak Development. 2.2K views 1 year ago. G Aerial. G Aerial. 146 subscribers. Subscribe. 21. I 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