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取西經原來始於偷渡? 丨 歷史驚奇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唐三藏)與《西遊記》中所描述的玄奘分別差天共地,到底這位在《西遊記》中接受帝王委託,以「御弟」身份出發到西天取經的僧人,真實的寫照又是如何?
玄奘,原名陳褘,生於公元600年,卒於公元664年。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記載,他生於隋朝的官宦之家,父親陳惠曾任江陵縣令,及後辭官隱居,潛心研究儒學。玄奘幼年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誦讀先聖先賢的經書,不結交童蒙稚友,亦不曾到訪市井之地。後來,陳惠因病去世,玄奘幼年成孤,以10歲之齡隨哥哥到洛陽寺廟當「小沙彌」。三年之後,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的玄奘從數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年紀最小的僧人。公元618年隋朝滅亡,玄奘踏上飄泊之路,先後到過成都、趙州、揚州等地,與兄長分道揚鑣。
窮盡各家學說的玄奘發現,多年來在各地所聞異說不一,故渴望得到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達到「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因而向唐朝政府要求發放過所,到天竺那爛陀寺(Nalanda,古代東印度最高學府)求法。玄奘「西遊求法」的申請得不到回應,於是年僅27歲的他決定偷渡。在唐朝的刑法中,私自出國屬於死罪。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逃至甘肅武威,曾在沙漠中迷路,經高昌國遇高昌王麴文泰禮重供養,並賜了他「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及30匹 馬、30個隨從。最後在穿過凌山(今帕米爾高原)時,隨行人員只剩下不足十人,而玄奘亦已經到達天竺。
玄奘在天竺展開長達十年的學習,先在那爛陀寺跟隨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還遍訪了整個印度次大陸二十多個國家,直到公元641年,按原路返回長安。太宗皇帝得知此事後,赦免了玄奘偷渡之罪,並為他提供極大的禮遇。自此之後,這位高僧就寫出了《大唐西域記》,更以「計時分業」的方式翻譯佛經1335卷。
公元664年,玄奘圓寂,結束他精彩的一生。
思考問題:
以玄奘的經歷為例,解釋佛教能夠促進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封神演義 #封神榜 #姜子牙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中國有很多名著,可能以前在秦朝的時代很多書被燒毀了,但是還有一些保留下來了。其中四個名著就是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和三國演義,但是還有一部沒有被列入在四大名著裡面,那就是封神演義。這本書出現於明朝時代...
「唐朝滅亡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大唐滅亡的根源- 精華區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唐朝滅亡原因、唐朝種族、唐朝人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唐朝滅亡原因、唐朝種族、唐朝人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問卦] 不知道唐朝怎麼滅亡的算歷史很爛嗎? 的評價
- 關於唐朝滅亡原因 在 唐朝和東漢的滅亡很相似,宦官專政與藩鎮割據有何關係? 的評價
唐朝滅亡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唐三藏取西經原來始於偷渡? 丨 歷史驚奇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唐三藏)與《西遊記》中所描述的玄奘分別差天共地,到底這位在《西遊記》中接受帝王委託,以「御弟」身份出發到西天取經的僧人,真實的寫照又是如何?
玄奘,原名陳褘,生於公元600年,卒於公元664年。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記載,他生於隋朝的官宦之家,父親陳惠曾任江陵縣令,及後辭官隱居,潛心研究儒學。玄奘幼年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誦讀先聖先賢的經書,不結交童蒙稚友,亦不曾到訪市井之地。後來,陳惠因病去世,玄奘幼年成孤,以10歲之齡隨哥哥到洛陽寺廟當「小沙彌」。三年之後,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的玄奘從數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年紀最小的僧人。公元618年隋朝滅亡,玄奘踏上飄泊之路,先後到過成都、趙州、揚州等地,與兄長分道揚鑣。
窮盡各家學說的玄奘發現,多年來在各地所聞異說不一,故渴望得到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達到「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因而向唐朝政府要求發放過所,到天竺那爛陀寺(Nalanda,古代東印度最高學府)求法。玄奘「西遊求法」的申請得不到回應,於是年僅27歲的他決定偷渡。在唐朝的刑法中,私自出國屬於死罪。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逃至甘肅武威,曾在沙漠中迷路,經高昌國遇高昌王麴文泰禮重供養,並賜了他「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及30匹 馬、30個隨從。最後在穿過凌山(今帕米爾高原)時,隨行人員只剩下不足十人,而玄奘亦已經到達天竺。
玄奘在天竺展開長達十年的學習,先在那爛陀寺跟隨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還遍訪了整個印度次大陸二十多個國家,直到公元641年,按原路返回長安。太宗皇帝得知此事後,赦免了玄奘偷渡之罪,並為他提供極大的禮遇。自此之後,這位高僧就寫出了《大唐西域記》,更以「計時分業」的方式翻譯佛經1335卷。
公元664年,玄奘圓寂,結束他精彩的一生。
思考問題:
以玄奘的經歷為例,解釋佛教能夠促進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
唐朝滅亡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阿房宮是項羽燒毀的嗎? 丨 歷史驚奇
一直以來有不少人相信,阿房宮是項羽進入秦首都咸陽後他下令燒毀的。這種說法的根據之一是唐朝詩人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當中精描細繪阿房宮倚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宏大壯麗的外觀、載歌載舞的宮廷及美女充盈宮室的景象。賦的中後部寫了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意指後來自稱西楚霸王的項羽以一把大火燒毀了整個阿房宮,豪華的宮殿化為一片焦土。
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寢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項羽率軍抵達秦都咸陽後的確放火燒毀過咸陽的宮殿,但史料並無提及項羽所燒毀的是否就是阿房宮,更不知阿房宮到底在秦朝滅亡前是否已經建成。
直到2002年,考古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掘,發現阿房宮遺址並沒有大規模被火焚燒過的痕跡,更沒有留下大量的草木灰,當中只有數個小型的火燒土遺址;相反,在咸陽宮遺址中就有多片大面積的火燒土遺址。考古學家據此推論,阿房宮在被毀之時還在興建中,僅完成了地基。
其實不難想像,由公元前212年到秦朝滅亡的前207年,秦二世即位之時,阿房宮仍然「室堂未就」,隨即七十萬的勞力就要轉移至修建秦皇陵。短短五年間經歷起義、多場戰事、多項大工程,興建阿房宮的進度顯然因財力人力不足而受阻。杜牧筆下阿房宮金碧輝煌的形象只是出於詩人豐富的想象力。
思考問題:
1. 阿房宮被項羽燒毀的說法,雖然是出於詩人豐富的想象力,但卻反映了秦朝滅亡的一些原因。試提出兩個並加以解釋。
2. 項羽進咸陽之前,劉邦已攻入咸陽並與民眾「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你較認同項羽還是劉邦進咸陽城後的做法?他們的考慮因素有何不同?
唐朝滅亡原因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封神演義 #封神榜 #姜子牙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中國有很多名著,可能以前在秦朝的時代很多書被燒毀了,但是還有一些保留下來了。其中四個名著就是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和三國演義,但是還有一部沒有被列入在四大名著裡面,那就是封神演義。這本書出現於明朝時代,傳說中他的作者是明朝的許仲琳,也有說是道教學者陸西星寫的。而西遊記也是在明朝時代出版的,兩者雖然是在同個朝代裡面,但是裡面講的人物有重疊,感覺像先有封神榜然後才有西遊記。
我不明白為何以前的明朝君王可以讓他們出版這本書,因為封神榜裡面有摻入一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例如周武王,蘇妲己,紂王,姜子牙等等,其實是講著造反的,順便宣傳道教成仙的一些神話,而西遊記則是宣揚佛教,我們姑且相信明朝時代的皇帝比較沒有那麼小心眼,但是為什麼作者會寫這一本書呢?其用意又是什麼呢?可能就是為了賺錢吧!
你可能以為他還在一本一本寫吧?放心~那個時候已經有印刷術了,所以大量印刷沒有問題,而且還保留至今,我去看了一下封神演義的原本,哎喲,全部都是文言文,看了頭都大了,不過還好我看過TVB的封神榜,所以大概故事是知道的。
真實歷史人物
中國的神話起源於伏羲和女媧造人,然後就是三皇五帝,三皇就是指軒轅,伏羲和女媧,神農氏炎帝和祝融赤帝,而五帝就是堯(yao),舜(shun),少昊(hao),顓頊(zhuan xu第一聲)帝喾(Ku第四聲)。
開始於黃帝,軒轅,傳說中他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和蚩尤大戰九次,終於在逐鹿上殺了他,創立了夏朝,華夏中國也。古人認為他們乃世界的中心,所以稱之為中華,中央之國,簡稱中國。
然後在公元前1555年,商朝滅夏。經歷了大概五百年,到了商朝最後一個皇帝,叫帝辛,也就是封神演義裡面的紂王,傳說中他說荒淫無度的皇帝,在【史記】和【國語】裡面有記載,他有個非常美的妃子,叫蘇妲己,在紂王討伐有蘇氏後,有蘇氏把他的女兒妲己嫁給紂王,深得紂王寵愛,立為王后,很多人都將商朝滅亡的原因賴在女人身上,但是自己的國家被你毀滅,還被逼嫁給你,迷惑他讓他的朝代滅亡,不就是正好報仇了嗎?
那麼紂王那時有多淫亂呢?根據史記裡面有記載,紂王為了討妲己歡喜,把酒添滿進去池裡面,還讓三千男女裸體追逐其中,所以才有那句:酒池肉林的成語,而且更用了很多人民的錢修建鹿台,裡面收藏了奇珍寶物。
那麼在封神演義裡面,紂王就是應文武百官,在女媧聖辰當天,去到女媧殿為百姓祈福,但是這個紂王沒有見過美女,看到女媧的聖像,竟然起來色心,石像而已哦~紂王,你有多dry哦?
他就說我的后宮裡面,都找不到那麼美的女子,彷彿仙女下凡,月殿嫦娥一樣。如果可以帶回去享受,那就最好了。
於是就在女媧殿裡面,寫上:鳳鸞(luan2)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區區遠山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shao2)籠煙騁(cheng3)媚狀,但得妖嬈(rao2)能舉動,取回長樂代君王,前面的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出事的就是後面那兩句,意思是最後可以帶女媧回去陪他就好了。這是對於女媧的褻瀆(xiedu),所以千萬不要得罪女人哦。尤其是最大的那個。
女媧看了非常生氣,自己保護了商湯600年,然而這個紂王昏庸淫亂,不修身立德,於是就召喚天下群妖去到她的行宮,在當中選了在軒轅墳中的叁妖,那就是千年狐狸精妲己,白蘭氏雞精,啊不是,是九頭雉(zhi4)雞精,還有玉石琵琶精。
女媧就和她們說在西周已生聖主,商朝氣數已盡,天意已定(是你自己定的吧?)你們三人去迷惑紂王,讓他沉迷酒色,迷惑君心,等待周武王討伐紂王,以助其成功,不可殘害蒼生。事成過後,你們就可以修成正果。哦~~原來是臥底來的。。。
現實的歷史當中,妲己在商朝滅亡的時候,被斬首了。
裡面還有一個主要人物,就是封神的姜子牙。姜子牙,又名呂尚,字子牙,也叫姜太公,在歷史裡面,姜子牙是在兵法,管理,天文,政治上都有涉獵,但是到了72歲還沒投靠任何君王下面,只因他要等待明君,知道周文王姬昌會經過渭水之濱,蟠溪(panxi)於是就在那裡釣魚等待他來~
但是他沒有放魚餌,周文王就問道:沒有放魚餌怎樣可以釣到魚呢?
姜太公就說:我老人癡呆。。。忘了放魚餌。
不是:姜太公就說:願者上鉤。過後就和周文王討論國家大事,周文王看過履歷表,覺得不錯,就聘請他為太師,而在封神榜裡面也有提到姬昌,還有提到姬昌的次子,姬發,也就是周武王。
比干也是真實人物來的,他是紂王的親叔叔,是三大忠臣之一,他因為直諫而被紂王剖心而死,到了唐朝被最封為太師,忠烈公。在道教裡面稱之為財祿真君,就是財神爺啦~
在封神榜裡面,他發現了妲己是狐狸精,就特地讓紂王穿上狐狸毛衣刺激妲己,妲己看到很多子孫的毛皮被披在身上,非常的憤怒,就設計詐病,說需要一片玲瓏七竅之心來煮羹湯才可以醫治她的病。於是就傳召比干,說需要借他的玲瓏心一用,比干知道這一去一定是兇多吉少,於是想起姜子牙曾給過他一個簡帖,如果有什麼進退兩難的時候,打開來看看,裡面有個符印,吩咐燒了放進水里面,喝了可以保護五臟,於是他去見紂王,紂王就要他剖開他的身體,取出心臟給他。於是比干用刀掏心出來給他,然後就下台騎馬離開了。由於是姜子牙的符印的關係,沒有心還可以活著,但是他走到一半,見到一個婦人買無心菜,就問她說:為什麼是無心菜,婦人就說:就是無心的菜咯~然後他又問道:人無心又如何?婦人就說:人無心必死!然後比干聽了,就吐出鮮血,死了。原來這是崑崙法術,如果那個婦人回答:人無心還可以活,比干就不會死。
哎喲,不問就可以了吧~為什麼一定要問呢?雖然故事內容和歷史有點不一樣,但是結果是一樣。
還有周文王的大兒子伯邑考,在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過後,他被當成質子,幫紂王駕車,紂王把他剁成肉醬,煮成肉湯給周文王吃,而在封神演義裡面,伯邑考就被描述為俊男,為了父親,他獻上七香車,白面猿猴和美女十名給紂王,並且要代父贖罪,當他的車夫,妲己非常喜歡他,一直借學琴來勾引他,但是他就拒絕了她,,我心托明月,明月照溝渠。於是妲己就因愛成恨,就誣陷伯邑考說他性騷擾她,紂王就把他剁成肉醬,做出餡餅給毫不知情的周文王吃下去。
雖然過程不同,但是伯邑考還是一樣給剁了。
封神演義裡面除了這些真實歷史的人物之外,真實發生的戰爭也有改編進去,好像是牧野之戰,就真實記錄在歷史書裡面,這個戰爭是周武王和紂王的戰爭,周武王就大獲全勝,而紂王知大勢已去,就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封神榜裡面一個封了365個神,但是姜子牙就是忘了自己,(都講他記性不好的啦)而在封神榜裡面是沒有哪吒,楊戩(二郎神),雷霆子,他們是肉身成仙,而妲己也被封仙,因為她是臥底來的。
哪吒的爸爸,李靖是真實的唐朝名將,雖然時間點有點出入,一個是在商朝,一個是在隋唐時代,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剛好同名同姓。
過後的西遊記好像是延續這些設定,但是卻加進來如來佛祖,感覺就像宣傳佛教的如來是比任何的道教封的神仙都厲害,感覺就是一個就是道教的宣傳小說,另一個則是佛教的。
如果大家有興趣,下一集我就說西遊記裡面的真實存在人物。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280UY0oZw/hqdefault.jpg)
唐朝滅亡原因 在 唐朝滅亡原因、唐朝種族、唐朝人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唐朝 (中古漢語:dang - IPA/*d(ʱ)ɑŋ/,618年-907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3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李渊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 ... ... <看更多>
唐朝滅亡原因 在 唐朝滅亡原因、唐朝種族、唐朝人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唐朝 (中古漢語:dang - IPA/*d(ʱ)ɑŋ/,618年-907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3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李渊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 ... ... <看更多>
唐朝滅亡原因 在 大唐滅亡的根源- 精華區historia 的八卦
唐的滅亡實際上是在唐初就注定了!唐隨隋制,而隋的一個重大變化便是壓
制士族,擴大皇權,主要的手段便是科舉制、六部制、均田制。隋朝也獲得了成
功,這主要得益於(一)改革的長遠意義還沒有呈現;(二)作為統治核心的關
隴貴族,以騎射為本,並且可以通過統治地位保有利益,地位優於崔盧鄭王等在
北方統一戰爭中失勢的一等士族,對此改革故而缺乏敏感性。在隋統一中國後,
新制度推廣於南方,南方的世家大族因此幾乎全部叛亂,隨後被鎮壓。唐建立後
,這趨勢沒有改變,更有利的是士族在隋末農民起義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故而
唐太宗可以頒布其可笑的<氏族志>,而沒有遇到類如北齊『謗史』那樣激烈的反
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治的需要激增,崔盧鄭王等山東士族借助科舉制或其他
手段重新進入統治核心,並為此自得。中國沒有再一次出現貴族與皇帝聯合執政
的局面,是因為此時士族已無實力於皇帝抗衡:如李世民所說“其子孫才行衰薄
,官爵陵替,而猶然以門地自負,販鬻鬆颖,依托富貴,棄廉忘恥,”,喪失了
經濟實力,沒有了可迅速組成軍隊的大量依附民,也失去了強悍果敢的精神,甚
至由於長期的和平宗族的向心力也消弱了!有幾位清流認識到這些?又如何有效
的對抗皇權?士族代表的地方勢力衰落了,以專制皇權為主要內容的中央集權從
未有過的擴大了,初次掌握了從未有過的國家力量──這便使唐王朝擁有了給以
人深刻印象的機會!可惜在封建時代,專制皇權是無限集中為目標的,於是宦官
專權便又一次作為皇權專制的延伸出現了,而無龐大宗族背景的寒族武人尤其是
蠻夷武人也讓皇權青睞,處與弱勢的官僚也隻有結黨才有某種安全感,士族的地
位再一次下降,皇權進一步擴大。皇權的唯一勁敵──士族呢?或許是由於士族
因為大唐的長期存在,可以有做官的機會,或不能做官的也可以因有地位有影響
有超出小地主的生活而自得,又一次近乎積極的放棄了他們的一切。具有諷刺意
義的是南北朝的可怕混戰不能消滅的,能幹的少數民族暴君不能消滅的,在甘露
之變時卑賤的宦官做到了,黃巢的叛亂與朱溫的殘殺實際上不過是在棺材上釘上
釘子而已。
不這樣解釋,我們便不能理解何以區區契丹在大唐國力如日升天的武則天時
代橫行河北,而大唐軍隊的表現則令人扼腕。這不是某人的愚蠢,是制度所致─
─在冷兵器時代,對付遊牧民族,最有效的不是明英宗的傾國大軍,而是豪族的
塢堡、宗族子弟兵──這便是以腐敗著稱的晉朝可以抵抗無數兇惡的野蠻人輪番
進攻,而高度集權的宋朝、明朝和羅馬滅亡的原因──打敗了皇室,便擊敗了整
個帝國!
在古代,有了真正的貴族,便可以制約專制,民主便有脫胎的機會,科學與
平等與自由便可能誕生,民族的活力便不會喪失,可惜中國喪失了機會!英、法
則抓住了機會,歷史的新篇章產生了!至於唐朝,在專制的惡果──安史之亂發
生後,雖有無數偉大的人來挽救,但專制日甚,朋黨日興,士族日衰,藩鎮日盛
,民族活力日失──大唐成功的原因反過來變成了滅亡的原因!在令人驚奇的長
久衰亡了150年後,滅亡了!
--
雖無艷色驚群木
卻有清香壓九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48.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