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也重新開張嘍,想被負能量炸死的歡迎進入:https://www.instagram.com/hateworldphilosopher/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個「自責型人格」的故事——西漢名臣.賈誼的故事。
在司馬遷《史記》中,他把屈原與賈誼的傳記放在同一篇,名為〈屈原賈生列傳〉。為什麼司馬遷要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顯然這兩個人的性格或遭遇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今天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聽過屈原的故事(還有個肉粽節來紀念他),卻很少有人知道賈誼是誰,由此可見賈誼真的是個挺邊緣的人物,就算跟屈原放在同一篇傳記裡,大家在紀念屈原的時候也不會記得要同時紀念一下賈誼。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講完屈原投江而死的故事之後,緊接著是這樣寫的:
「自屈原沈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弔屈原。」
在屈原投汨羅江死掉之後過了一百多年,漢朝有個年輕人叫做賈誼,他當時在擔任長沙王太傅,經過湘水,想到自己的遭遇跟屈原十分相似,就寫了一篇〈弔屈原賦〉來紀念他。
這個賈誼是誰?他為什麼會經過湘水?又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遭遇與屈原很相似?這就是司馬遷接下來要詳細討論的故事了。
簡單整理一下,《史記》中對賈誼的敘述是這樣的:
賈誼是個洛陽人,非常有學問,年紀才十八歲就已經名聞江湖。
那個時候漢文帝剛剛登基,也是個想要「大幹一場」的皇帝,他聽說賈誼是洛陽地區最有學問的青年才俊,立刻召見了他,讓賈誼擔任「博士」官。
賈誼那個時候才二十幾歲,竟然就可以在朝廷擔任博士官,這是多麼崇高的成就與榮譽!
在擔任博士官的過程中,每次只要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其他老博士都還沒來得及回答,賈誼就滔滔不絕地說起了自己的觀點,賈誼說完之後,所有博士都心服口服,認為賈誼說出了自己心中最佳的答案。
賈誼的學問本來就天下無雙,又被皇帝提拔到博士官的位置,讓他可以盡情發揮所長;由於賈誼實在太過優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皇帝「破格升遷」為太中大夫,又是無數冠冕加身。在那個時候,賈誼真是整個漢朝最意氣風發的少年了。
同時,提拔他的漢文帝也非常欣慰,因為自己也算是慧眼識英雄,真的提拔到了一個賢才;只要有賈誼的輔佐,必定可以成就聖君賢相的神話,創造新一波的漢朝盛世!
然而,就在一切都順風順水的時候,漢文帝與賈誼都有點得意忘形了。賈誼竟然提出了「改革」的意見,建議漢文帝趁這個時候「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而且賈誼連具體的改革草案都擬定好了,整個漢朝的憲政體制都要進行根本的大改革,「悉更秦之法」。
換句話說,賈誼這是要「變法」的意思啊!他要用儒家的「禮樂」那一套,來取代掉原本秦法的那一套。賈誼認為,只有用儒家的仁義禮樂來治國,天下才有可能長治久安,漢朝將成為重現「王道」大一統的朝代,漢文帝也將會成為如堯舜一般行「仁政」的聖君。
漢文帝聽了賈誼的建議,自己也感到有點飄飄然。
如果賈誼的改革真能成功,漢朝真能轉變為王道大帝國,那自己也必然會成為名留青史的聖君典範呀!
《史記》這樣說:「於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
漢文帝想要讓賈誼名列公卿之位,這樣賈誼即將躋身上層統治階級,握有真正的權力與地位,他想怎麼變法,就怎麼變!
想不到消息一出來,漢文帝身邊的那些「老臣」不幹了!
在劉邦臨死之前,曾留下了許多老臣來輔佐漢文帝,漢文帝才剛剛登基,羽翼未豐,國家大政實際上都操控在這些老臣手裡。這些老臣發現這位年紀輕輕、沒有經驗的皇帝,竟然想要重用一個二十幾歲的「洛陽才子」,把整個國家憲政體制徹底翻新,這根本是在說夢話!國家大政豈是能如此兒戲,隨意改革?
在所有老臣的聯署抗議之下,漢文帝感到「壓力山大」。漢文帝冷靜一想,覺得改革這件事確實需要更長遠的籌謀,賈誼這樣「釜底抽薪」式的改革真的很容易造成國家的動蕩不安。冷靜思考過後,他也只能說:
「賈誼,你就先去其他地方磨練一下經驗再說吧。」
——於是漢文帝就把賈誼調職到湖南長沙去當長沙王太傅了。
—
對賈誼來說,被調職到湖南長沙,他心中的憂鬱,不只是「理想無法實現」這麼簡單而已。
他原本是那樣的意氣風發,有無數冠冕加身,「整個漢朝都看我一個」,他只差一步就要登上頂峰,成為出將入相的的典範人物,將自己的人生價值完整地實現出來。想不到就只差最後這一步,他一踩出去就從頂峰墜到谷底,摔得只剩下一灘肉泥而已。
過往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光環,一切榮華富貴,人人爭相巴結的畫面,一瞬間全沒了,所有人都等著看這位「洛陽才子」落魄後會鬧出什麼笑話。
什麼聖君賢相的傳說,什麼王道政治的理想,什麼君子兼善天下的價值,現在看來都只是一場夢,是那樣的虛幻,難以企及。
賈誼被貶長沙,經過了湘水,想到屈原當初也曾經來到這裡。
屈原曾經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後來卻因小人讒毀,被懷王疏遠,被貶長沙。
賈誼與屈原走在同樣的一條路上,突然覺得自己體會到了屈原的心情,於是寫了〈弔屈原賦〉。
在這篇文章中,賈誼責怪屈原,你何必這麼傻呢,楚懷王不要你,你就離開楚國,去其他國家發展嘛!像屈原你是一個這麼有才華的人,這個世界上什麼地方容不下你?你何苦將自己困死在楚國,最後竟還跳江殉國,屈原啊,你真的是太笨了。
大家可以輕易看出,賈誼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講屈原,實際上是在自我寬慰。賈誼是在告訴自己,既然人家漢文帝不要你,你不如就自己選擇離開,找個地方隱居起來,世界何其遼闊,何必因為被皇帝疏遠就如此鬱鬱寡歡呢!
賈誼這個時候就是個遍體鱗傷的孩子,他傷得很重,但是卻沒有人能為他療傷。
既然如此,就只好自己為自己療傷了。
在這篇文章中,賈誼說得無比灑脫,我們可以知道,他其實是在自我安慰,說得有多灑脫就表示他有多麼想不開。
賈誼這篇〈弔屈原賦〉,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自我療癒」文章之一,關於「自我療癒」類的文章,以後我們還要找時間詳細談論。
—
總之,賈誼是在長沙那個地方過了一年多。這一年多,賈誼是怎麼過的,《史記》沒有記載,我們也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想像賈誼必然是過得非常迷惘而痛苦的。
一年多之後,賈誼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準備再次調職。
那個時候,漢文帝剛好結束了宗教祭祀典禮,正在思考有關於「鬼神禍福」的問題,他知道賈誼是當時學問最淵博的人,便請教賈誼是否懂得「鬼神」之道;賈誼不愧才高八斗,竟然針對「鬼神」這個議題滔滔不絕講了一整個晚上,漢文帝聽得如癡如醉,對賈誼的學問佩服得五體投地。
經過這次討論,漢文帝心中特別的明白,賈誼確實是本朝學問最好的人,沒有之一。
只可惜,賈誼的錯就錯在他學問太好了、理念太超前了,在這個時代,注定是沒辦法讓賈誼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因此,漢文帝安排賈誼擔任一個新的職務——「梁懷王太傅」。
梁懷王是誰?
《史記》特別補充一句:「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粱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最受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他老師。
漢文帝叫賈誼當老師,去教導自己最疼愛的兒子梁懷王。
大家看出來了嗎?梁懷王既然是文帝最疼愛的兒子,將來,梁懷王是必定會成為太子、當下一任的皇帝的。
漢文帝叫賈誼去當「下一任皇帝」的老師。這是說,他要賈誼等待時機,把自己的理念都傳授給下一任皇帝,讓下一任皇帝去實現這個理想。這樣一來,賈誼雖然無法在當下這個時代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也不必感到太遺憾,他的理想終究會由下一任皇帝來實現的。
—
我相信,賈誼是了解漢文帝的這一份用心的。
在漢文帝的時代,真的太多權臣把持朝政,文帝雖然是名義上的皇帝,但根本沒有實權。
生在這樣的時代,就算賈誼被漢文帝如此重視,終究是沒有發揮的空間,所以只能隱忍,隱忍到下一個時代。
真的,賈誼相信一切都會變好,他相信那些「老臣」總有一天會死,
而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總有一天會走上政治舞台的重心,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創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輝煌安定的太平盛世真的是指日可待的。
他非常的感激漢文帝的賞識與提拔,也盡力去教導梁懷王,想把自己的學問都傳授給他。
在賈誼的盡心教導之下,只要梁懷王能平安順利的長大,將來等到他登基了,成為新的皇帝,必定是一位仁君。
真的,這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賈誼真的是這樣相信的啊。
—
在賈誼的細心照顧與教導下,梁懷王平安健康的長大,到了九歲那一年。
一個新時代的曙光正要乍現的時刻,梁懷王某天在騎馬的時候,
竟不慎被馬兒猛然衰落在地上,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我們都相信明天會更好的,
但明天似乎永遠不會來了。
太陽
忘記升起,
從此
只有黑夜。
在梁懷王的葬禮上,漢文帝哭得很傷心,而賈誼躲在暗處低著頭,他不敢聽不敢看,不敢面對漢文帝。
對不起,對不起。
像我這樣的一個人,不管是誰,只要跟我扯上關係,似乎就會被噩運纏身。
像我這樣的一個人,竟然還以為自己真的有能力匡扶天下,竟然以為自己有機會可以成就聖君賢相的神話。
像我這樣的一個人,根本沒有資格再說任何一句話,沒有資格再期待明日的陽光,沒有資格再活在世上惹人嫌。
像我這樣的一個人,活在世界上,真是給大家添麻煩了呢。
對不起,對不起。
我不是故意的,
我不是故意要活著造成大家的困擾的啊。
《史記》是這樣說的:「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餘,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幾年之後,粱懷王因騎馬不慎,
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有留下後代。
賈誼認為這是自己作太傅沒有盡到責任,
非常自責,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
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三歲。
—
屈原與賈誼的人生遭遇雖然十分相似,
但從結局來看,這兩個人還是有著明顯的不同。
屈原活著的時候轟轟烈烈,連死都要轟轟烈烈。
綁著一顆石頭自沉汨羅江,震撼了全楚國,喚醒了楚國知識分子的良心。
而賈誼活著的時候曾經轟轟烈烈,
但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他只想默默地從世界上消失,
完全沒有想要驚動任何人的意思。
對不起啊,活著的時候已經造成大家太多的困擾,
最後這一段路,我就算哭,也不會發出任何聲音,
不會驚動任何人,也不會讓任何人發現,
我會徹底的默然消失——
這大概是我這一生,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貢獻了。
西漢名臣,曾經的洛陽才子,
他落下了最後一滴淚,
旋即蒸散而逝。
那是他曾經來過這個世界上的證明。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空姐愛七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Vlog18【瑞士篇】藍湖公園Blausee那個水底的傻女人! 🍑這次來藍湖有兩件哭哭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藍湖傳說的故事 幾百年前有一個傻女人 因為太癡情等不到她男人歸來一直哭一直哭 哭成了這一整片眼淚形成藍湖 根本就是一個悲淒傻女人的故事 基本上我不鼓勵年輕女孩子這麼做😆 因此石頭雕刻師便...
哭泣湖傳說 在 太太先生 Facebook 八卦
[揪心走心]
帶孩子的每一天
從一早起床
都是一場硬仗
從叫不起來開始賴床
然後不換衣服、不會穿襪子鞋子
吵著要看卡通還是不想出門
而最近小馬修最常發生的是
明明會刷牙又說不會刷
感覺他很像是所謂江湖上傳說中的
"二寶產後之大寶退化症"
然後陸陸續續的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只要小孩其中一個步驟拖延太久
離我上班的時間也就越來越近
然後我的心情也就越來越急
有時候漸漸的就沒有耐性
對孩子的口氣也就開始嚴厲了
因為不論是孩子的習慣
或是他的觀念
我真的想好好從小教育好
但小孩有時候就是喜歡耍賴皮
感覺就是想測試父母的底限在哪
而最近的早晨
我也常常被小馬修逼到極限
但我的底限其實都在於嚴厲的口氣
還不至於打小孩
因為我和太太的教育方式
都是希望能讓孩子理解為最重要
但可能最近常常上班時間都快到了而被逼急
我的口氣往往會讓他難過甚至哭泣
前天騎車載著他上課途中
他還突然一直喊著想要麻麻帶他上課
到了學校後還一臉哭泣的繼續喊著
老師把他帶進去後
轉頭看到我鐵青的臉
然後說"把拔~這是過渡期,別揪心啊"
我跟老師點了點說"我知道"之後
然後趕緊騎車離開了
因為我也快遲到了
在騎車到公司的途中
我一直很難過
我打了電話給太太
跟她訴苦還一度難過到想哭
因為我真的是屬於
罵了孩子之後
自己也會一直難過的那種爸爸
但有時候教育孩子真的不得不嚴格執行
其實我常常跟別人分享
如果孩子願意好好學習好好聽
應該沒有一個人
是會想當個罵人還是打人的父母
一直以來我都盡心盡力的想當個好爸爸
也不想兇孩子和打小孩
但孩子漸漸的長大
才讓我開始發覺教育真的不容易
我也相信和我一樣的父母一定很多
罵了孩子之後也會難過一整天
畢竟大家都是愛著自己的小孩
所以老師叫我別揪心的那時
其實我很想回應老師說
"老師~我不止揪心,我還走心了.."
#教育好難
馬修太太
哭泣湖傳說 在 Facebook 八卦
澎湖三日遊爸爸抱系列~
幾乎每次上遊覽車或上船,下來時都會有一隻呈現睡昏的狀態,這時候就是爸爸展現臂力與耐力的時刻了。
兩小樂得享受爸爸抱,到後來明明是醒著也一直說要爸爸抱,根本上癮。最好笑的是今天下午咪哈重跌一跤之後嚎啕大哭、泣不成聲,不肯走也不肯坐,陷入大~崩~潰~最後被爸爸公主抱起來立刻破涕為笑,爸爸只好一路抱回車上。
老公這趟稱得上是重訓之旅,辛苦了老公,這就是傳說中甜蜜的負擔😆
#咪哈多嘿
哭泣湖傳說 在 空姐愛七桃 Youtube 的評價
旅遊Vlog18【瑞士篇】藍湖公園Blausee那個水底的傻女人!
🍑這次來藍湖有兩件哭哭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藍湖傳說的故事
幾百年前有一個傻女人
因為太癡情等不到她男人歸來一直哭一直哭
哭成了這一整片眼淚形成藍湖
根本就是一個悲淒傻女人的故事
基本上我不鼓勵年輕女孩子這麼做😆
因此石頭雕刻師便雕刻一位跪著的傻女人的雕像丟入水中
為這則湖中傳奇增添不少哭哭的氣息
第二件事情就是
「🚫不能使用空拍機🚫🙅🏻」
嗚嗚 其實歐洲很多景點都不能使用
一來人多怕飛機失控砸到人
二來它本人嗡嗡聲很吵像一隻大蒼蠅還有隱私的問題
好吧好吧 只好又白帶了躲一邊哭泣
🍑兩件開心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終於把藍湖Blausee的景點打勾✔️了
而且還是跟愛人室友一起來,跟著她的六天班一起飛來好爽
有她貼心小幫手照顧我好舒服😚
第二件事情就是姑丈開車花一個小時開車過來
一個人省了來回的火車票約80~100瑞郎左右,台幣約3000多塊左右,省了轉輕鐵再轉火車再轉公車的不方便,歐耶😆😆😆爽爽der
拍攝器材: iPhone7+
手機廣角鏡頭:Bomgogo L6
https://www.bomgogo.com.tw/pages/i77peach
♥訂閱愛七桃 每週看新片♥點我訂閱☞https://goo.gl/OC4in1
♥空姐愛七桃人氣影片♥
・飛機上的15個小時是怎麼渡過的? 商務艙, 國泰航空 By 空姐愛七桃 https://goo.gl/CL3V6o
・空姐愛七桃 [空姐怎麼睡?] 波音777-300H 飛機Crew Bunk 空中休息室/空姐閨房/空姐怎麼睡?by 空姐愛七桃 https://goo.gl/xZRiLX
・Vlog#8 當空姐遇到亂流時...!?【Amaszonas Airline 】飛往玻利維亞的航班 https://goo.gl/RLCo41
♥影片關鍵字♥台灣空姐/crew/cx/cathay pacific/國泰/國泰航空/空姐愛七桃/瑞士/藍湖/Blausee
♥聯絡空姐愛七桃♥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goo.gl/7z3f95
・Blog: http://www.i77peach.com
・Youtube頻道訂閱:http://goo.gl/OC4in1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i77peach
跟我一起加入World youtuber school➡︎ 詳情點這裡 http://goo.gl/2BP2U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hUuS3jNKG8/hqdefault.jpg)
哭泣湖傳說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在屏東有個神秘的原住民部落,據說,
人真的可以在水上漂,台灣唯一的水上草原,
草就長在水面上,但是這一片美麗的草原,
卻是排灣族的惡魔之地,
想要進去參觀,必須要有部落的領袖,
做法祈禱才能夠進入…帶您看看我們獨家報導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IcUTYEtuE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DSJj3mJhgZDXT2JEzqs4tVIINFQ)
哭泣湖傳說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咖啡王子許書銘 七家店各有風情
被稱為咖啡王子的許書銘,從小只愛咖啡,
騎著腳踏車去亞里士、波麗路喝一杯咖啡,
身為食品企業家第二代,為了咖啡離家出走,
放棄家族事業向朋友借了100萬開了第一家店,
從油漆到裝潢全自己來,現在擴展到7家店,
年營業額破億,他是怎麼做到的?!
☞張安平打造五星飯店 歷史藝術激盪中西美學
用駿馬雕像迎賓,六千多年前人類馴養馬匹,
開始了旅行才有旅館,他說要超越極限,
而不是世界的盡頭,他的旅館就是旅行的開始,
到更遠的地方去!
老闆張安平,外界對他既熟悉又陌生,
他是嘉泥創辦人張敏鈺最小的兒子,
也是辜振甫小女兒、辜懷如的夫婿,
三十多年的商場生涯,來看他的飯店哲學。
☞埔里的玫瑰戰爭 堅持不放棄 夢想終開花
章思廣和女友郭逸萍,原本是在餐廳當廚師,
因為很愛玫瑰花,兩人回故鄉埔里當花農,
當年辦小額信貸,章思廣甚至把舅舅的房子,
拿去抵押租地、蓋溫室,就為了玫瑰發財夢,
因為堅持有機不灑農藥,結果第一年沒賺到錢,
所有的心血和成本,都快被毛毛蟲給吃光…
☞台灣1001個故事 尋訪排灣族神秘部落
在屏東有個神秘的原住民部落,據說,
人真的可以在水上漂,台灣唯一的水上草原,
草就長在水面上,但是這一片美麗的草原,
卻是排灣族的惡魔之地,
想要進去參觀,必須要有部落的領袖,
做法祈禱才能夠進入…帶您看看我們獨家報導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BuGvtCrsh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VDTqmnv1Mh2imTYVOvpvkTFVnsA)
哭泣湖傳說 在 哭泣湖餐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東源關於水的故事不只是哭泣湖,另一個知名景點「水上草原」,因為四周高山環繞,屬於部落裡的一個角落,因此排灣族語稱為Pudung,意為「角落、邊緣之地」,傳說過去 ... ... <看更多>
哭泣湖傳說 在 水上草原- 原住民東源聚落 - Mobile01 的八卦
就是這裡「哭泣湖」除了美麗傳說哭泣湖外,這邊有幾個著名的景點,東源水上草原以及原住民特有造型的石板屋.從滿州前往東源聚落,一到東(屏東縣第1頁) ... <看更多>
哭泣湖傳說 在 哭泣湖餐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東源關於水的故事不只是哭泣湖,另一個知名景點「水上草原」,因為四周高山環繞,屬於部落裡的一個角落,因此排灣族語稱為Pudung,意為「角落、邊緣之地」,傳說過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