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家書🌍】Patreon的網友建議這篇文章完全Public,供多些朋友思考。
「應該移民嗎?」——真正的答案,在這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有非常複雜的答案。在過去十年,每次都想長篇大論的答,總是被斷章取義。也難怪,本來在太平盛世,稍具思考型答案已經顯得很離地,但在此情此景的新香港,朋輩間,坦白說,沒有人不在想這問題。但與此同時,也沒有人不在尋找「是」與「非」之外的答案。
因為,大家經過過去一年,都成長了。都知道香港的出路,只有在重重矛盾、悖論、衝突中,跌跌撞撞地尋找。
我真心的答案是:this is not a question。非黑即白的「移民」概念,早已在冷戰結束時,已一併終結,正如中美就算出現新冷戰,也不會有一道圍牆,而是全新型態、互為表裏的衝突。不少人提起「移民」,往往有出於情緒的反應,就是因為假定了一種either / or 的對立。
從前,或許是的。但現在,還是嗎?
我們不妨先梳理提起「移民」,往往出現的對立式dichotomized情緒:
1A. 假如移居別處,就等於放棄我城,促進換血,這是不負責任。
1B. 假如留守我城,但君子不立危牆,連累人犧牲得毫無價值,同樣不負責任。
2A. 假如移到他方,天天圍爐取暖,只會成為蝗蟲,成為別人的排外對象。
2B. 假如移到他方,成了由內至外的美國人、英國人,豈非數典忘祖。
3A. 假如離開香港,沒有了熟悉的土地承載,再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3B. 假如留在香港,換血急速進行,社會大手術,同樣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4A. 假如到了海外,找不到和現有待遇同級的工作,就是二等公民,代表無能。
4B. 假如到了海外,只靠私人儲蓄過世,那是階級特權,是為自私……
「移民」的偽對立:住這裏Vs住那裏,融合Vs排外,上流Vs下流
凡此種種,一堆負能量。但這些對立,從來都是偽對立來的。
1. 在過去一年運動,明顯有大量工作,都是海外香港人積極參與的:捐款,文宣,後勤,乃至專門回來,反映他們始終心繫香港,港人對他們,不應有事鍾無艷;某程度上,國安法甚至也是要專門打擊他們,從現在通緝美籍港人Samuel Chu,即可見一斑。同理,生活在香港的不少人,其實早已「精神移民」,只在乎物質層,卻也不見得可以有何貢獻,則大可無事夏迎春。在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有不少工作,即使不談政治,也100%肯定海外比香港適合,例如教育、文化、藝術、創作、創科等,都必須無邊界的創作力,才能成功;而通過互聯網和社區網絡,即使身處海外,影響也依然能輻射本地,甚至更能輻射本地。
就像疫情期間的教學,甚至香港、紐約還是剛果,又有何分別?而且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不少家長都覺得此刻的香港,不可能是理想地方:只要問有多少表面上支持政府的「藍絲」,讓孩子在非海外學校、非國際學校、非直資、非IB的本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最好的指標。但另一類工作,卻是必須在地才能見效,例如社工、醫護、工程、本土經濟等,他們令香港人活得體面、尊嚴,同樣有時代選中的機遇。台灣民進黨創黨時的金主們,大都在戒嚴時代白手起家,對台灣自然有貢獻;猶太人保存血脈的大腦,二戰時都在美國,自然也對手足有貢獻。貢獻不在身在何方,而在心在何方。
2. 假如「移民」的定義,就是昔日的唐人街,時光停滯,與外界隔絕,連當地語言文化也不懂,自然非常糟糕,也值得被排斥;等而下之的酷愛炫富,乃至反客為主影響當地核心價值,更是大忌。至於昔日不少二、三代移民,以和母體割裂為榮,滿口比本地人更造作的口音,同樣叫人吃不消。但香港人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全球化時代出現後,不少到了海外的香港人,都奉行「engagement」策略,一方面積極融入當地圈子,另一方面在當地建立的社會資本,能對香港有幫助,例如進入當地經濟高端層,或把香港文化融入當地、自成fusion,都是功德無量,兩者兼顧得如魚得水,因為認同從來不是排他性的。這完全不涉及政治,但也是「國際線」的真諦。同一道理,留在香港的,同樣可以建構本地國際網絡,單是一間重慶大廈,就是由下而上國際線的寶庫。
3. 甚麼是「香港身份認同」,自然每人都有不同定義。林鄭月娥、李柱銘、梁天琦的定義,就全不一樣,但都會存在,就算是2020年的林鄭月娥,也不會說自己不是香港人吧。所以無論怎樣定義,香港身份認同從來都是外向型的,是很有效的大熔爐,信奉的是公平競爭、相信法治但靈活變通、專業精神而超然政治、東西文化共融、不依靠被規劃而相信由下而上,屬於典型的港口身份:例如梁天琦、羅冠聰也是新移民港人,南亞裔Jeffrey Andrews是土生土長港人,猶太人盛智文也是歸化港人。假如說離開了香港,就再也沒有身份認同,那怎解釋在過去一年,不少海外港人二代、甚至不懂地道廣東話,就像剛談及的美籍港人Samuel Chu,也完全被connected?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對身份認同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昔日理論,顛覆了上世紀對地緣政治的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加速劑。且看今天香港青年認為與英國同齡港人屬同一社群,還是感覺隔壁藍絲長老更似同一屋簷下?
4. 說到海外的生活、工作,這從來不應使用香港的同一基準:人不應該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在這層面,處於不同崗位的香港人,完全可以發揮2+2=5的作用。香港人的資產相當豐厚,能力也高,人均GDP接近五萬美元,甚至高於不少人的移民目標德國、加拿大、日本;總GDP的規模,也可比愛爾蘭、馬來西亞、以色列,而且還未計算海外港人在內。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人毋需大規模聚居在某一地方,也可以結成互助經濟體:英國港人可以支持住在台灣的黃秋生拍電影;台灣港人可以建立網上教室教美國港人中文;美國港人可以請被打壓失去工作的本地港人當freelance designers、editors;本地港人則可以從英國網購當地港人製作的日用品……李嘉誠在英國建「香港城」,固然是由上而下的例子;無數可以出現的虛擬香港村,則是由下而上的例子。香港百年前起家之時,華商全球網絡的匯款,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讓香港成為一體兩面、內外合一的概念,日本濱下武志教授對此有詳細研究。百年前,未有現代科技,尚且如此,何況2020年後的世界?
這些,自然都是理念層面的討論。重點,還是如何執行。
真正的「移民」,其實是減少任何單一依賴的一個「Package」
十年前,我就真心相信每一個香港人,無論今天廣義的黃、藍,都應該有一個足以在全球生活的package。無論是最本土、還是最建制的人,萬一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想離開,都不應該受限。建制派有一個觀察是對的:不少vocal的本土派輿論領袖,都不在香港。不願離開時,也應該擁有實力。這對人對己、大局小局,都有好處。這個package,不是由純粹物質的check list組成的,而是由能力主導的check list 組成的:
1. 我們需要有被其他地方接受的能力。這不一定等同外國護照,可以是一種後備身份(例如擴權後的BNO),可以是一種聯繫身份(持外國護照的家人讓你離開),可以是一種能力身份(擁有其他地方高認受的專業資格),也可以是一種社會身份(外地朋友願意和有能力在必要時協助離開)。對香港人而言,這是不少人想到「移民」時真正所指的:對現狀感到不安,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希望馬上走,這在黃、藍營當中,都非常普遍。
2.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開工的能力。這不等於高薪厚職,甚至恰恰相反:在未來slashers世代,任何工作反正都保障不了終生收入、也再沒有到死的長糧這回事,真正能保障生活的,再不是擔驚受怕地保住一份工,但到了退休還是繼續擔驚受怕,而是要有到死也能開源的能力。很多人不敢發聲、犧牲一生的自由,不外出於這種恐懼,因為很擔心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能力。
至於這能力是甚麼,總會與時並進,更重要的,還是「學習的能力」。我們常對新一代說:能夠好好與人溝通(須知陪月、幼稚園老師才是最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與持不同語言者溝通(例如瑞士人那樣有四種語言),與電腦溝通(例如掌握編程語言、能隨手寫網頁和app等),基本上,就可以保障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無論現在是否依靠單一僱主,我們都必須有第二、第三收入,可以是某種嗜好,可以是某種投資,而且應該是geographically friendly。到了要走要留,地域就不是限制。
3.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適應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十年,常推廣的「文化智商」(CQ),一方面了解國際關係宏觀的基本倫理,另一方面要在最「落地」的日常生活,培養多元品味,例如兼容咖啡與烏龍茶、印度電影與台灣文藝片、Rap與古典樂等,那樣到了任何地方,都不會成為異鄉人。而這能力和我們珍愛本土文化和生活,從來不是對立的。即使足不出戶在香港,只要有能力,也足以建立personalized的獨家國際網絡,這可以圍繞你的興趣(例如電競)、技能(例如投資)、研究(例如找到愛好哥德式建築的全球同路人)、工作產生,到頭來,才容易在不同地方都有接頭人,讓網絡和現實世界虛實相間。至於出國留學、working holiday,除了增值,也是獲取上述網絡和能力的理想中介。
海內外香港人,不分黃藍,也是命運共同體
只要香港人、特別是中生代和新生代,能做到上述各點,兄弟爬山,各自選擇,自然不應再有「移不移民」這疑問。目前有大約150-200萬港人和後代散居海外和中國內地,單是主張加拿大的60多萬香港人、已比在沙田的香港人多,香港人已經是一個散居全球的命運共同體。今天藍黃高度對立,其實除了20%酷愛天天鬥爭的深藍無可救藥,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思維都是很一致的,在共同體內部,到了海外,反而大可以拋開政治分歧,就像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在香港,反而變成buddy,因為他們有共生能力。例如不少(表面上的)藍營商人,捐了很多資源支持香港(大多是黃營的)新一代創業、學習,這種資源流動,屬自然發生的默契,這就是真正的香港;現在很多僱主也在讓資金、公司先移到海外,也製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予香港下一代。我們面對大時代,應該改變停留在數十年前「是否移民」的過時思維,內外合一,這才是香港人生存下去的最大憑藉。
在過去十多年,每次被訪問,都有記者問我「是否移民」。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只期望最簡單的答案。而作為國際關係學者和近年的創業者,我大多時間,都不在香港。於是,有人以為我在新加坡,有人以為我在台灣,有人以為我在葡萄牙,有人以為我在英國,有人以為我在美國。其實,我全都在,one way or another,因為我成長以來,就是如此追求,也許是預視了全球大趨勢如此,也許是預視了狹義香港的出路如此,也許是futures studies和國際關係令我不能自拔。
至於未來,作為父母,讓下一代在這樣的香港接受教育,無疑是不負責任的,因此一定會讓她們到海外讀書,也會花多些時間和她們一起,但除非有不能入境的一天,否則斷不會改變保留香港為根據地之一,而且無論在香港、還是海外,適逢亂世,都應該開拓更多業務。朋友們,即使以往不理解,難道到了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還不理解嗎?身體力行讓香港人有落地的國際視野,無論身在何方,一直都是我的崗位,過往如是,未來也如是。
但願我們不會成為最後一代香港人。
經濟一週,2020年8月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9959046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Gary蓋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鍵加入蓋幫:https://pse.is/39yj5c 喜歡這集影片也別忘了幫我按讚+分享喔❤️ FB:https://pse.is/38dmvd IG:https://pse.is/39jf5q Podcast:https://pse.is/38kzfd 贊助Donate:https://ps...
「哥德爾教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Garena 傳說對決 Facebook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做作的Daphne Facebook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Gary蓋瑞 Youtube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乘號 Youtube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MOBA數據姬 Youtube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傳說對決】哥德爾,坦克,法師,輔助,觀念,細節,技巧,內附,出裝 ... 的評價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哥德爾教學|傳說對決|暴力魔傷出裝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唐哥遊戲】哥德爾超痛裝備,你沒見過的神級出裝!!!【傳說 ... 的評價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傳說對決】哥德爾,法師,輔助,觀念,細節,技巧,攻略,內附,出裝 ... 的評價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心得攻略1# 哥德爾–輔助出裝 - 傳說對決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哥德爾教學 在 [心得] S4哥德快打旋風-攻速暴擊流登場- 傳說對決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哥德爾教學 在 Garena 傳說對決 Facebook 八卦
再過幾天就是傳說對決四周年生日囉~
大家準備好跟我們一起慶生了嗎🥳
這段時間有許多傳說名人陪著我們一起走過
無論是直播、教學影片、比賽現場、粉絲見面會都能見到你們的身影。
謝謝你們,是你,一直都在,才讓傳說對決更加精采❤️
【特別感謝】
Raby 瑞比 聶小倩 Sherry 小饅頭Mantou GHOT 很熱 林口地產 電競傳說 林阿罵ArMor Vic米克 傳說對決 凱特 芳小如 林茉晶 阿尺YR *Tsuki*月希 小綠先生 班尼 Benny HKA 陸瑤-LuYao 喵少Athena Cosplayer Hong Kong Attitude 香港態度 - HKA MAD Team Samsung Taiwan Esports ONE Team Esports Flash Wolves 閃電狼職業電競隊 MOP Team Esports
--
【傳說四周年慶活動懶人包】
-10/23-11/5 十日簽到領新造型 #哥德爾飛翔夢之隊
-10/25-11/1 完成任務領限時 #萬聖節特效
-10/29-11/8 擊殺小怪獸領 #聯動表情
-10/31 登入領 #洛里昂 或 #4周年永久英雄箱
-10/31-11/1 完成任務領奧義碎片
-10/31-11/1 全模式開啟+全英雄限免
-10/31-11/23 全新聯動造型降臨
-10/31 #傳說之巔 開啟
-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MdWmWW
哥德爾教學 在 做作的Daphne Facebook 八卦
徵得出版社同意來快速翻書給你們看囉!得到三本書,拿來抽獎!(抽獎結束囉)
《花體美字戀習書:日本花體字天后為您帶來最美的英文書寫技法與生活應用藝術!》
我會開始學習西洋書法,是因為國中的時候看到了小田原真喜子的教學書。而這本花體美字戀習書,是目前台灣出版品中,收錄她的字帖最齊全的一本。
她的文字細膩工整,耐看易學,很適合初學者臨摹。
書中收錄了六種字體:義大利體、哥德體、銅版體、哥德式義大利體、安修爾體,以及德文尖角體。
書中還有大量卡片、裝飾花邊的範例,照著練習,就可以繪製典雅的卡片。
書的最後還有附上格線紙,可以自行影印下來練習。
留言告訴我,你最喜歡書中的哪種字體,就有機會抽中這本書唷~
碁峰資訊 出版
博客來試讀頁面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015
哥德爾教學 在 Gary蓋瑞 Youtube 的評價
一鍵加入蓋幫:https://pse.is/39yj5c
喜歡這集影片也別忘了幫我按讚+分享喔❤️
FB:https://pse.is/38dmvd
IG:https://pse.is/39jf5q
Podcast:https://pse.is/38kzfd
贊助Donate:https://pse.is/38u4mt
工商合作信箱:insistj13@gmail.com
_
#傳說對決 #真的不誇張 #薯酥差點打到中風
#傳說 #歌德爾 #傳說哥德爾 #傳說對決哥德爾 #哥德爾出裝 #哥德爾教學 #哥德爾奧義
#哥德爾傳說 #哥德爾傳說對決 #哥德爾蓋瑞 #蓋瑞哥德爾 #哥德爾輔助 #蓋瑞輔助
#蓋瑞教學 #蓋瑞解說
#蓋瑞 #傳說蓋瑞 #傳說對決蓋瑞 #傳說對決直播蓋瑞
#傳說教學 #傳說出裝 #傳說觀念
哥德爾教學 在 乘號 Youtube 的評價
#哥德爾 #哥德爾教學
🦁這是我們的自創品牌叫「SoFe」
希望大家可以幫我們點個讚
SoFe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Fe2502/
SoFe電商網站:https://www.so-fe.com/
感謝大家收看我們的影片
有甚麼想告訴我們的都歡迎私訊喔~
🐱YouTube 頻道
https://youtu.be/q8ASkFcCNkE
🐱IG粉絲專頁 https://bit.ly/2m8832y
哥德爾教學 在 MOBA數據姬 Youtube 的評價
哈囉,這是MOBA數據姬的頻道。
主要內容是關於MOBA遊戲內的-
觀念、數據、開箱、實測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幫我們按個喜歡👍👍
🔸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可以看到更多影片哦!❤️❤️
🔸如果有關於影片上的意見或是想看的內容也都歡迎在下方留言。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badatahime/
🔸工商或合作邀約請來信✉✉:mobadatahime@gmail.com
#ArenaofValor #펜타스톰 #LiênQuânMobile #伝説対決 #Garena
哥德爾教學 在 哥德爾教學|傳說對決|暴力魔傷出裝 - YouTube 的八卦
哥德爾教學 |傳說對決|暴力魔傷出裝,超痛超硬超控!|Potato 薯仔————————————————————————————————————————————————————夜神模擬器:用電腦也能玩 ... ... <看更多>
哥德爾教學 在 【唐哥遊戲】哥德爾超痛裝備,你沒見過的神級出裝!!!【傳說 ... 的八卦
大家好我是唐哥主玩傳說對決我要活下去部落衝突有興趣可以關注我歡迎追蹤我 : FB:唐哥遊戲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765334... ... <看更多>
哥德爾教學 在 【傳說對決】哥德爾,坦克,法師,輔助,觀念,細節,技巧,內附,出裝 ... 的八卦
【传说对决】 哥德尔,坦克,法师,辅助,观念,细节,技巧,内附,出装,奥义,魔纹,版本神辅【Arena of Valor】AoV,Gildur,Attributes,Stats,Abilities王者荣耀 ... ... <看更多>